中医认为紫癜性肾炎属于“紫癜”、“血证”、“尿血”及“水肿”的范围,多因外感六淫,或食鱼、食虾等腥腻之品,酿成湿热,或感受药毒,或被毒虫叮咬,药毒、虫毒浸淫,以致风热、毒邪内侵,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关节、内迫胃肠,伤及肾脏而出现紫癜、关节肿疼、腹痛、尿血或蛋白尿等。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阻络,血不归经,加重出血。故认为“紫癜”为感受外邪,血分伏热,瘀血阻滞及脾肾阴阳气血失调,本病早期,外邪和瘀血是主要病因病机,以实证为主;病情反复发作,阴阳气血失调、脏腑虚损则成为主要病理,常兼瘀血、外邪,为本虚标实。此为临床上早期以驱邪为主,采用祛风清热解毒;中后期以扶正为主,使用养阴或益气或健脾益肾,全程兼以活血化瘀等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小儿紫癜性肾炎辨证治疗经验(一)注重袪邪安络:本病早期以风、热、瘀为主要病机,以邪实为主。邪热伤络是主要病理环节,故袪邪安络是基本治疗大法。早期临床多表现为大量皮肤紫癜的同时伴有肾损害,常见证型有:风热伤络型、血热妄行型。本病后期由于病程较长,易于反复,随着外邪的侵入,机体抵抗力日渐下降,从而出现虚实互现之证。故治疗应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此期临床多表现为皮肤紫癜消退后,仅留有肾脏损伤,辨证可分为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气虚等三型。(二)善用活血化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不去,血不循经,可以导致反复出血,因此在治疗时不能单纯依靠止血药,而当化瘀止血。常用活血化瘀药有丹参、川芎、当归、益母草、桃仁、红花、大黄、水蛭、三七粉等。活血化瘀是本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另外也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的原则。 1.风热伤络:其特点为病程较短、皮肤紫癜兼咽红、脉数、苔薄黄等外感症状。或发病前曾有外感、发热史,或关节痛、腹痛,大便干,尿血。治法:清热解毒、祛风活血。银翘散合小蓟饮子加减。药物选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生地、当归、丹参、红花、赤芍、紫草、小蓟、荆芥、防风、甘草等。皮疹明显加徐长卿、地肤子、蝉蜕;血尿明显加旱莲草、白茅根;关节肿痛者,加秦艽、牛膝、制乳没;腹痛者可加广木香、芍药;黑便加地榆、槐花;大便干结可加大黄。 2.血热妄行:其特点为起病较急,皮肤紫癜多,斑色鲜红,或伴腹痛便血,尿血等出血倾向。或有发热,心烦,口渴,舌质多红、脉细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物选用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丹参、小蓟、蒲黄、炒山栀、生石膏、知母、黄芩、当归、生甘草等。便血者,加地榆、槐花等;便秘者,加大黄;血尿明显者,加旱莲草、茜草等。 3.阴虚火旺:其特点以血尿为主。肉眼血尿或大量镜下血尿,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活瘀。二至丸合小蓟饮子加减。药物选用旱莲草、女贞子、生地、丹皮、丹参、当归、小蓟、蒲黄、白茅根、竹叶、栀子等。 4.气阴两虚:特点为蛋白尿、血尿并见,易反复感邪。症见少气乏力,面色无华,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手足心热,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或弱。尿检或以蛋白尿为主,或以血尿为主,或蛋白尿、血尿并见。治法:益气养阴。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物选用黄芪、太子参、白术、生地、知母,山茱萸、丹皮、女贞子、旱莲草、丹参、益母草、连翘等。若尿中红细胞较多者,可另吞三七粉、琥珀粉。 5.脾肾气虚:特点为病程较长,以蛋白尿为主。症见面黄乏力,腰膝酸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脉沉缓。尿检以蛋白尿为主,可伴有镜下血尿。治法:健脾补肾。大补元煎加减。药物选用党参、黄芪、枸杞子、杜仲、山药、白术、茯苓、熟地、当归、丹参、川芎、甘草等。若尿中红细胞较多者,可加茜草、蒲黄、三七粉;尿蛋白不消失者可加益母草、芡实。三、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中医研究现状小儿紫癜性肾炎近5年相关中文期刊57篇,其中西医结合论文8篇,涉及病例381例。其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益气活血中药加雷公藤多甙111例(占),随机对照5篇,其中中药与西药对照3篇[22-24],中西医结合与西药对照2篇[25,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专法专方论文14篇,涉及病例531例。其中以清热活血解毒法182例(占%)和化瘀止血法177例(占%)应用最多,其他方法还有益气健脾补肾法126例(占%),疏风清热法86例(占%)。应用以上治法的专方有十余种,例如:三草止血汤(茜草、仙鹤草、益母草、白茅根、牡丹皮、大小蓟、地骨皮、黄柏、连翘)[27]、参芪藤草汤(红参、黄芪、雷公藤、坤草)[28]、紫癜肾炎汤(生地、旱莲草、茜草、丹皮、紫草、荆芥、蝉衣、地肤子、黄芩、茯苓、山药、苡仁、黄芪)[29]、祛风凉血滋肾饮(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生地黄、牡丹皮、小蓟、鲜柏叶、三七粉、茜草、鲜茅根、石斛、旱莲草)[30],益气活血汤(黄芪、茯苓、白术、丹参、当归、川芎、炒蒲黄、杜仲、葫芦巴、白茅根)[31]、玉屏风散[32]、川芎嗪[33]、复方丹参液[34]、云南白药[35]等等,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辨证分型研究论文10篇,因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标准,故分型纷繁复杂,笔者总结发现,以血热妄行型为最常见,其次为阴虚火旺型,再次为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湿热蕴结型,(多数论文未明确分组,不便于统计例数),还有个别医家将其辨为热毒型,阴虚型,脾虚气弱型,风热偏重型,脾肾不足型等等,说法各异,但多有重复。实验研究5篇,因迄今紫癜性肾炎无法造模,故其实验研究多集中在对紫癜肾患儿的临床观察上,观察指标多为患儿甲皱微循环和免疫功能检测(T细胞亚群、IgG、IgA、IgM等)[24,25,36],近两年来,开始有人尝试用IgA肾病模型鼠替代紫癜肾模型进行研究[37]。存在问题:首先是对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过于繁杂、重复、辨证标准有待统一。二是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分级,各家不尽相同。三是回顾性报道多,采用严格的科研设计方法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的论文较少。四是机理探讨中以引用中医文献进行论证推测多,而运用现代实验手段深入研究其治疗机制更少,实验研究的水平还处于低水平状态。
导读: 中草药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的药用价值、徐长卿的副等,要更多徐长卿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徐长卿简介
徐长卿,中药名,为萝蘑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阴干。本品根茎呈不规则柱状,有盘节,长0。5~3。5cm,直径2~4mm。有的顶端带有残茎,细圆柱形,长约2cm,直径1~2mm,断面中空;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根。根呈细长圆柱形,弯曲,长10~16cm,直径1~1。5mm。表面淡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或棕色;具微细的纵,并有纤细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
徐长卿图片
徐长卿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解毒;去痛止痒;消肿。主胃;牙痛;风湿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听候扑任痛;小便水利;泄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
1、《本经》:主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主注易亡走,啼哭,悲伤,恍惚。
2、《别录》:益气。
3、《生草药性备要》:浸酒,除风湿。
4、《简易草药》: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5、《岭南采药录》:治小儿,青筋出现。又治癫狗咬伤。
6、《中国药植志》:治一切痧症和肚痛,胃气痛,食积,霍乱。
7、《南京民间药草》:苗,浸酒漱口,可治牙痛。
8、《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红崩,白带。
9、《福建民间草药》:益气,逐凤,强腰籐,解蛇毒。
10、《吉林中草药》:利尿,强壮,镇静止痛,驱寒散瘀,解蛇毒,通络和血。治脚气,水肿,腹水,胀满,寒性腹痛。
徐长卿的药用价值
中医学认为,徐长卿性味辛、温,无毒。具有止痛、止咳、解毒、利水消肿、活血之功,可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等症。
研究表明,徐长卿内含黄酮甙、丹皮酚、挥发油、糖类、氨基酸及少量生物碱、维生素和等成分。其药理作用如下: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并能软化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血压;能净化血液,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能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功能。
近年来研究发现,徐长卿尚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该品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淋球菌等,以及肝炎毒和皮肤真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徐长卿的药用附方
1、治恶庄心痛,闷绝欲死:鬼督邮一两(末),安息香一两(酒浸,细研,去滓,慢火煎成膏)。上药,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醋汤下十丸。(《圣惠方》)
2、治腰痛,胃寒气痛,肝硬化腹水:徐长卿二至四钱。水煎服。(《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3、治:徐长卿三钱。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吉林中草药》)
4、治牙痛:徐长卿根(干)五钱。洗净,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也可将其根制成粉剂。痛时服水剂90毫升,服时先用药液漱口1~2分钟再咽下;如服粉剂,每次五分至一钱,均每天二次。(《全晨选编·》)
5、治风湿痛:徐长卿根八钱至一两,猪精肉四两,老酒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6、治经期腹痛:对叶莲根三钱,月月红二钱,川芎一钱。切细,泡酒四两,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7、治痢疾,:痢止草一至二钱。水煎服,每天一剂。(《全展选编·传染》)
8、治:徐长卿适量。煎水洗。(《吉林中草药》)
9、治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牛皮癣:徐长卿二至四钱。水煎内服,并外洗患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楫》)
10、治跌打肿痛,接骨:鲜徐长卿适量,捣烂敷患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楫》)
徐长卿的
1、气管炎:取徐长卿l两,制成煎剂或片剂,分2次服,10天为一疗程。有一定的消炎、化痰、止咳、平喘作用。对单纯性的效果较好,喘息型较差。加用鱼腥草后,疗效有所提高。个别病例服药后有口干、咽干反应。
2、用于镇痛:将徐长卿制成100露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ml。一般注射5-后,即有镇痛作用,能持续2小时左右。治疗、胆道蛔虫症、溃疡病、肠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手术综合征等所致的此外,行穴位注射可治疗风湿性疼痛
3、治疗皮肤病对湿疹、等麻疹、接触性皮炎以及顽癣等均有效果。用法:每次用徐长卿2-4钱,水煎服,亦可外洗。或制成注射剂、配剂等应用。
4、此外,以徐长卿内服或外用,可治疗毒蛇咬伤、带状疱疹。配合金雀根〔豆科植物锦鸡儿〕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试治l例口、眼、生殖器三联征,获得一定效果。
徐长卿的副作用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以上就是一些徐长卿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徐长卿】、【】、【徐长卿图片】、【】、【】
徐长卿内含黄酮甙、丹皮酚、挥发油、糖类、氨基酸及少量生物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其药理作用如下: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并能软化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血压;能净化血液,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能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徐长卿尚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该品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淋球菌等,以及肝炎病毒和皮肤真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徐长卿的作用镇痛镇静。徐长卿、丹皮酚以及去掉丹皮酚的煎液,均有镇痛作用。因此认为除丹皮酚有镇痛作用外,尚有其他成分也有镇痛作用。丹皮酚有镇静作用。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丹皮酚及其糖苷有免疫抑制作用;对变态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血管炎、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扩冠和降压。徐长卿煎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的作用,但不能消除兔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T波抬高的变化。丹皮酚和徐长卿去丹皮酚煎剂均有降低动物血压的作用。降脂。徐长卿对高脂血症兔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3-N'蛋白的作用。给药组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解痉。丹皮酚对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的强烈收缩有显著的对抗作用。抗菌。徐长卿全株煎剂对多种杆菌和多种球菌有抑制作用。抗炎作用。丹皮酚磺酸纳对大鼠甲醛性足肿有明显抑制作用.丹皮酚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以及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5-HT、缓激肽所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内毒素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治过敏。治疗过敏可以试试隔徐长卿灸。徐长卿治过敏性哮喘亦有效,故可能具抗过敏之直接作用,固虽其性辛温,均可用于临床寒热不同辨证之患。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摘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关汉卿的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元明清三个朝代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对关汉卿的人物评价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丰富的成果,在关汉卿文学创作方面取得如此成就的深层原因还有待研究。关键词:关汉卿;戏剧;关学引言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元明清三代都有人对其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非常零散。如果说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书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戏剧研究的标志的话,那么现当代关汉卿研究也正是在此时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在王国维、吴梅等第一批学者的努力下,对的关汉卿研究己经初具规模。自兹以降,胡适、王季思、孙楷第、冯沉君、郑振铎等一大批学者力图把考据学和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尤其重视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关汉卿,为当时的关汉卿研究领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在文学和文化学上,研究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或是对这个作家及其创作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它的意义都是远远超过作家、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的。特别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关汉卿研究也是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前行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来的作家形象和其作品的文化意蕴也是不同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对关汉卿的研究简单的梳理。本论一、元代对关汉卿的评价元代戏剧创作与表演为中国文学史上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种文学体式,它辉煌的成就让人震惊。但是在于戏剧理论研究方面,其发展则远远不如戏剧创作本身。元代对于关汉卿以及他的艺术创作的研究,是十分匮乏和片面的。一些零散的点评并没有达成系统全面地研究和论述。包括关汉卿本人也没有留下任何与文学创作有关的理论性言论,这也为后人的研究和学习留下了一种空白。元代对与关汉卿及其作品的评价多数是针对其才能方面,与理论相关的很少。元代对于关汉卿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主要是对关氏的肯定:(一)对关汉卿才学的肯定,以及对关汉卿戏剧语言风格的赞誉,确立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地位,肯定他戏剧的社会价值。熊自德在《析津志》中评说关汉卿为:“生而惆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元末贾仲明对他的挽词中云:“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武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贯云石在《阳春白雪.序》中对关汉卿的评说:“关汉卿、庚吉甫造语妖娇,适如少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殊。”杨维祯在《东维子集》卷十一《周月湖今乐府序》里说关汉卿语言“奇巧”;又在《沈氏今乐府序》中总结了关汉卿与庚吉甫的杂剧总体特征:“其于声文,缀于君臣、夫妇、仙释氏之典故,以警人视听,使痴儿女知有古今美恶成败之观〔劝」惩,则出于关、庚氏传奇之变。”杨维祯在这里对关汉卿等戏剧的社会价值做了评价,这一评价固然反映出论者对关汉卿戏剧思想意识的认识不足,但能给予关剧的社会作用以如此高度的肯定,在中国戏剧理论史上杨维祯还是第一次。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对杂剧创作特点的描绘是以“关、郑、白、马”(即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为例,即:“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又有“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贾仲明说他“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贾仲明高度概括了关剧本色、行当,妙在自然、真切、质朴,绝无藻饰、雕琢、斧削的痕迹的特点,也肯定了关汉卿为元曲四大家之冠的地位。关汉卿在元代戏剧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主要是他戏剧创作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意义最大的原故。(二)对关汉卿的人品性格方面的评价。对关汉卿的“风流”人格品性做了明确的概括,如郝经在《青楼集.序》中评说关汉卿云:“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熊自德说“生而惆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评说关汉卿为:“高才风流人也。”这些评价都可以认证关汉卿的风流品性。二、明代对关汉卿的研究明代对关汉卿的研究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关汉卿的评价有所降低。明代严格限制戏剧活动,《大明律·刑律杂犯》中明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明代大力推行功利主义的戏剧意识,封建君主专制将戏剧活动乃入到掌控范围之内,将戏剧变成教化人民的工具。这里要提到皇室的代表人物——朱元璋十七子宁献王朱权。朱权认为,论剧最高标准应为“治世”,最高艺术境界为“安以乐”与“心之和”为。他认为:“盖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他还要求剧作家“乐雍熙之治,欲返古感今,以饰太平。”在戏曲创作题材上,特别提倡和推崇“神仙道化”剧,并将其列在《杂剧十二科》之首。他极力主张剧作家应当“有不吃烟火食气”,而“无纤翁尘俗之气”,以阻隔剧作家与显示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戏剧观念必然使朱权在评价元代已经被推崇为戏剧大家并占有第一位置的关汉卿时,不得不说他是“可上可下之才”。(二)明代从“诗”的角度对元杂剧进行评价。如朱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又如明代刘揖《词林摘艳.序》云:“至元、金、辽之世,则变而为今乐府。其词擅场者,如关汉卿,庚吉甫、贯酸斋、马昂夫诸作,体虽异而宫商相宜,此可被于弦竹者也。”明代王世贞《曲藻.序》云:“曲者,词之变。……诸君如贯酸斋、马东篱、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声律,以故遂擅一代之长,所谓`宋词、元曲,’殆不虚也。”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马之词老健而乏姿媚,关之词激厉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以上均是从元杂剧“诗性”语言的角度对关汉卿及其作品进行的评价,所以,关汉卿在明代戏剧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三、清代对关汉卿的研究清代对于关汉卿的态度较为平和。有关记载如下:李玉《南音三籁·序言》中云:追至金元,词变为曲。实甫、汉卿、东篱诸君子,以濒瀚天才,寄情伴吕,即事为曲,即曲命名,开五音六律之秘藏,考九宫十三调之正始,或为全本,或为杂剧,各立赤帜,旗鼓相当,尽是骚坛飞将。凌廷堪《校礼堂诗集》卷二《论曲绝句》三十二首有云:时人解道汉卿词,关马新声竞一时。振俄长鸣惊万马,雄才端合让东篱。焦循《易余篱录》卷十五:词之体尽于南宋,而金元乃变为曲,关汉卿、乔梦符、马东篱、张小山等,为一代巨手。乃谈者不取其曲,乃论其诗,失之矣。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中有云:北曲名家,不可胜举,如白仁甫、贯酸斋、马东篱、王和卿、关汉卿、张小山、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其尤著也。诸家虽未开南曲之体,然南曲正当得其神味。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籍,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李调元《雨村曲话》卷上:王弃州云“宋未有曲也。自金、元而后,半皆凉州嚎嘈之习,词不能按,乃为新声以媚之。而一时诸君,如马东篱、贯酸斋、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声律,遂擅一代之长,所谓宋词、元曲,信不诬也”按:贯酸斋、张可久、宫大用工小令,不及马、王、关、乔、郑、白远甚,未可同年语也。综合以上记录,从研究关汉卿的角度讲,不仅肯定了关汉卿的文学地位与创作风格,也给后人进行关汉卿研究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清代另有两则记录对关汉卿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则是清代中后期的梁廷梢,他在《藤花亭曲话》卷二中有云:关汉卿《玉镜台》温娇上场,自[点绛唇]接下七曲,只将古今得志不得志两种人铺叙繁衍,与本事没半点关照,徒觉满纸浮词,令人生厌耳。律以曲法,则入手处须于泛叙之中,略露求凰之意,下文情散彼美,计赚婚姻,文义方成一串;否则突如其来,阅之者又增一番错愕也。在关汉卿众多的戏剧创作中,梁廷梢选择了不是关汉卿优秀之作的《玉镜台》进行评论,颇为新奇,他所说的“本事”应该是指戏剧创作的“立意”,而对于《玉镜台》的“立意”,他是认为没有新意、过于直白,或者说没有跳出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而对《玉镜台》的“结构”又有赞赏之意,表达了他个人对戏剧创作要讲究“结构布局”的观点。另一则记录为清代乾隆二十年修订的《祁州志》,其中卷八《纪事》中“关汉卿故里”条云:汉卿,元祁州之伍仁村(今属河北省安国县)人也。在现存的历史资料中,有关关汉卿的记载很少很少,其中关氏生平、籍贯的资料更是少而又少,现存的记录有:元钟嗣成《录鬼簿》中记有关汉卿“大都人”;元末熊自得《析津志》又称其为“燕人”的记录;清姚之胭《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三引元末明初人朱右所撰《元史补遗》云:“关汉卿,解州人。工乐府,著北曲六十本。”乾隆《解州志·人物》、光绪《山西通志·文学》及《蒲州志》、《解县志》等均有类似的记载。《祁州志》的记载,使研究关汉卿的籍贯又增添了一条新的信息,为后来的诸多学者研究关汉卿提供了比较有力的证据,开拓了研究的范围。四、20世纪对关汉卿的研究关汉卿研究在20世纪成为研究元代杂剧中的热点,对其在元杂剧创作方面的成就取得了充分的认识,肯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古代文学史乃至世纪文学、戏剧史上的“大家”和杰出地位。王国维是近现代开启中国古代戏剧,特别是元杂剧研究之幕的第一人,也是研究关汉卿的第一人,他对关汉卿的评价奠定了20世纪元杂剧研究中的崇高地位。与王国维大致同一时代的吴梅(1884—1939)在《中国戏曲概论》中,他肯定了关汉卿戏剧创作的地位和豪放的艺术风格,是很有见地的。郑振铎也是最早对关汉卿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的学者之一。从1930年1月开始,《小说月报》以近两年时间连续载郑振铎写的《元曲叙录》共75则,其中有15则介绍关汉卿的生平,评介关汉卿13个杂剧作品的版本、人物与情节。郑振铎很早就对关汉卿的生卒年进行研究,他在《中国文学史》第四十六章云:汉卿有套曲《一枝花》一首,题作`杭州景’者,曾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之语,借此可知其到过杭州,且可知其作于宋亡(1278)之后。《录鬼簿》称汉卿为已死名公才人,且列之篇首,则其卒年至迟当在1300年之前。其生年至迟当在金亡之前的二十年(即1214年)。后来,郑振铎又在1958年6月28日,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周年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人民的戏剧家关汉卿》的报告。胡适在20世纪30年代也关注元杂剧的研究,1936年发表了《关汉卿不是金遗民》一文,对关汉卿生平进行认真而有成效的考证。其结论为:郑振铎先生根据汉卿“杭州景”套曲,考定他到过杭州,在278年宋亡以后,是很对的。但他说汉卿的“卒年至迟当在1300年之前”,还嫌太早。关汉卿有《大德歌》十首,此调以元成宗的“大得”年号为名,必在“大德”晚年。大德凡十一年(1297一1307),而汉卿曲子中云:“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的歌”。这可见他的死年至早在1307年左右。此时上距金亡已七十四年了。故我们必须承认关汉卿是死在十四世纪初期的人,上距金亡已七八十年,他决不是金源遗老,也决不是“大金优谏”。平心而论,胡适对关汉卿生卒年的推断,虽然文字不多,却卓有成效,对当代的研究者很有影响,对他的推论也很难找到资料、证据进行质疑。孙楷第在《关汉卿行年考略》一文中认为,关汉卿生年在宋淳枯元年至十年(1241—1250),卒年在元延枯七年至泰定元年(1犯0—1犯4)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冯玩君在《孤本元明杂剧钞本题记》中提出了“两个关汉卿”的说法,“一个籍贯是解州”、“一个籍贯是大都”,表现了女学者大胆假设的另一面,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1958年的“关热”形成了1949年以后元杂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关汉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一是关汉卿生平事迹的考证。研究者对关汉卿的生平事迹提出了各种观点,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史料进行辨析,并发现了新的史料,通过讨论,学界对关汉卿的生平以及创作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文章有:赵万里《关汉卿史料新得》公布了他发现的《析津志·名宦传》中的关一斋小传;蔡美彪《关于关汉卿的生平》和《关汉卿生平续记》;戴不凡《关汉卿生平新探一一从高文秀是东平府学生员说起》等都是研究关汉卿的重要成果。二是对关汉卿作品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评析。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入手研究作品是这一时期关汉卿研究的特点。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关汉卿“当为元人第一”的观点后,研究者主要把关汉卿的曲辞和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从而忽略了作品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研究。自1949年至“文革”开始的17年里确实是元杂剧也是关汉卿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尽管有由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特别是政治思维定势的介入导致的学术讨论方向的偏颇,但总体上讲,对关汉卿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以后(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学术发展与繁荣起到了铺垫的基石作用,为当代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革”十年期间,大陆的学术空气凝滞,研究停止,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学者还是下工夫对关汉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香港梁沛锦与日本学者波多野太郎合著的《关汉卿现存杂剧研究》,该书对关汉卿现存杂剧进行了整理和校订,而卢元骏的《关汉卿考述》是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初步探讨关汉卿生平创作的专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带来的进步使研究者又获得了“科研”的春天,很多学者的心情与干劲像接受阳光与雨露的小草在科学园地里充满了勃勃生机。学术著层出不穷;尤其是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大量注入,使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受西方思潮的启发,打开并形成自己新的学术视野。这些同样给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气象,也形成了一个健康、科学、热烈的学术氛围,并推动了各项研究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继1958年后,关汉卿研究再度出现高潮。20世纪50年代末期,田汉、夏衍等人还倡导建立“关学”,此项工作虽然没有像他们期盼那样达到预期的效果。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关汉卿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学术界开展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成立了全国性的关汉卿研究会,出版、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文章,研究成果还是可观的。仅关汉卿的传论,就有野马的《关汉卿的生平及其作品》、谭正璧的《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等论著。多种选集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大都收集了关汉卿现存的18部全本杂剧(包括存疑的)3种残剧,并且在编注、注释、剧本存疑探讨等方面,作到了学术性和普及性兼顾。再有值得注意的就是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为宣传关汉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20世纪,关汉卿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起到了保存和宏扬中国古代戏剧的作用,也使人们包括整个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中国除诗歌、小说以外元代戏剧艺术的辉煌和关汉卿在此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结论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学界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及关氏的戏剧编演活动,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由于受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在关汉卿的研究中,未能立足于文学与戏剧艺术本身和作家本身,而仅仅是围绕“作者生平、籍贯”“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政治思维定势以其极大极强的优势侵占着人们的头脑,导致文学研究被“异化”,于是关汉卿就成为了反封建的勇敢“斗士”。这种研究的结果无疑是历史局限性的。纵观20世纪关汉卿及其作品的研究概况,大都是围绕着关汉卿的籍贯、生平以及杂剧(包括散曲)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等,争论虽多,但也基本有大致的看法。我们应该承认,研究性的文章、著作虽多,但问题也不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一是材料很少,除了已经被传抄摘引了无数次的《录鬼簿》、《青楼集》、《太和正音谱》、《南村辍耕录》、《宋元戏曲考》、《曲律》等以外,没有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材料;二是研究范围狭小,总是在作家生平、籍贯、活动地点、从事职业、是否遗民、入仕与不入仕等问题上打转转;三是受时代的影响,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评价关汉卿时仅注重其戏剧的社会性和思想性,把关汉卿拔高到一个彻底的反封建斗士形象上来。有识之士在中国近代的政治斗争中把文学当作了斗争的武器和宣传工具,文学在斗争中显示了非常的意义。在以政治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中,文学包括文学研究都沾染上了政治的色彩,甚至是绝对化了的政治的文学与文学研究,使文学作为与政治并行的一种人类存在的社会现象发生了变形,这种变形同样反映在关汉卿的研究上。这样研究的结果,必然导致关汉卿与其作品和他创作的初衷之间产生极大的距离。因此有必要重新对关汉卿及其作品进行新的探讨。关汉卿之所以能成为元代戏曲家创作所取得成就的顶峰,自有其复杂的客观环境,历史背景、创作深度和作家条件等原因。参考文献:1.论关汉卿的人生观与创作观林岳晋阳学刊2003年02期2.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李样林华夏文化2003年02期3.“铜豌豆”与“马神仙”—试论关汉卿、马致远杂剧创作倾向之不同李建武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4.关汉卿的民间情怀孙燕华上海戏剧2003年01期5.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南权本质张维娟戏曲艺术2003年02期6.试论关汉卿笔下的妓女形象张海燕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7.人文奥运为何要请关汉卿吴志根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8.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之比较何悦玲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2期9.“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窦娥冤屈的深层文化意蕴钱华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10.关汉卿的生卒年和里籍问题章宏伟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4期
吐槽一下,是《赵氏孤儿》,不是肇事孤儿
以《窦娥冤》和《赵氏孤儿》为例,通过对这两部戏曲的分析,认为《窦娥冤》与《赵氏孤儿》中的悲剧意识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悲剧的情境,其悲剧意识是非常鲜明的,而这样的悲剧意识在元杂剧中也具有普遍性。虽然,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悲剧意识虽然普遍带有一个大团圆的“尾巴”,但从整个剧情的大部分来看,“圆满”中仍透漏出悲戚的感伤情调。 本文认为,元杂剧悲剧意识主要从生命意识、苦难意识、和复仇意识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同时具有宏扬了斗争精神、传承了伦理道德和呼唤浩然正气的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价值~
颜真卿(公元709——785),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诸满村),字清臣,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历事四帝,官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曾与从兄颜杲卿联合起兵抗击安禄山叛乱,功勋卓著;后被叛将李希烈所杀,壮烈殉国。生前以功业节操获封“鲁郡开国公”,身后被追封为“司徒”,谥号“文忠”,世称“颜鲁公”。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唐代新书体“颜体”的创造者,世称“亚圣”。在书学史上“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苏轼曾有“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鲁公”一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曲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节有态,笔力雄强,沉着端庄”是其书法的独特风格,其墨迹有200多种,虽经千年沧桑,至今仍有大量流传。他那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年来深为海内外华人和汉学友人所共仰,其墨迹成为后人学书的典范样本,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为弘扬历史文化,继承颜真卿的爱国思想和书法艺术遗产,费县下大力气挖掘、征集、整理了费县琅琊颜氏发祥地、琅琊颜氏始祖和颜真卿的大量有关史料,县委、县政府于1994年2月成立了“费县颜真卿研究会”,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研究和对外联络活动。先后筹资在县城建塑了颜真卿大型汉白玉雕像,举办了两次颜真卿故里书画展,整理出版了《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帖,修复了《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修复了颜林、诸满“孝悌里”牌坊和“双忠桥”。1997年,费县又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颜真卿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翰墨忠烈颜真卿》,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颜真卿志》。自书告身《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是颜真卿晚年的名作。共386字。有人疑为伪托。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争座位帖《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又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时。“乡里上齿,宗庙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然而郭英又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为此颜真卿引历代及唐代成规抗争之,写下此长信。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许多字与行还写得豪宕尽兴,姿态飞动,虎虎有生气。似乎也显示了他刚强耿直而朴实敦厚的性格。宋代米芾在《书史》中说:“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苏轼曾于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楷书,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建中元年(公元780)七月立,碑存西安碑林。 碑四面环刻,碑阳24行,行47字。碑阴同两侧各6行,行52字。额篆书“颜氏家庙之碑”六字,为李阳冰书。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所立,记载家族世系情况。此碑是颜氏七十二岁时作,笔力雄健、结体庄密。隋代与初唐的楷书,多以运指为长、结字左紧右舒,呈欹侧之势。颜书则加强了腕力的作用,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又横轻竖重,似有立体感觉。颜真卿正书,横画端平,左右竖笔略呈向内的弧形,这不仅造成庄重感,而且使整个结构圆紧浑厚,富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这一切都是突破旧格局的创新。《颜家庙碑》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他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
这是古人,最美丽的一个扯
这个我觉得有点难,还是自己写的比较好,而且这个上面也没有人会帮你写的。自己写,百度一下,参照下,也很容易的
浅谈书法艺术的美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在欣赏和评价时把握不住就会产生移位,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自身的修养是分不开的。古往今来,有关书法艺术的审美著作、浩如烟海、今择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线条姿态美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偏在纸上留下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1、和谐美。这种美的要素,欧美艺术家讲究得极为精细,作张椅子,也要看长短、疏密、粗细、曲直,作得好就美,作得不好就不美。线的美,在美术中,最为高等,不靠旁物的陪衬,专靠本身的排列。而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2、动态美。对于线条,古来有两个美谈,即:“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这是表现线条力度的夸张说法,但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瘦能挺、壮能遒、摇曳生姿、似有飞动之态,那么力感与势态造成了线条的动态美。这种动态之美在书法作品中,你或许感到小桥流水,轻流慢淌,或如飞流瀑布,落于九天,或如林中老树,静谧安祥,或如骇雷惊电,震撼环谷……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书家通过用笔的控制,写出神态各异、丰富多变的动感线条,体现笔墨之外十分微妙的精神内涵。从优秀作品中不仅看出书家笔墨技巧的娴熟,更能看到对作品的“韵”的把握。即使人产生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旋于险滩之间,起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二、运笔节奏美 书法美与音乐美、戏剧美、舞蹈美的相似之处是,在于使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以至整幅作品中、富有旋律节奏和诗情画意的意趣。就书法作品而言,笔画的轻重缓急、字形的大小变化、字形的结构、广窄、开合、伸缩、倚正以及自然的牵连飞渡等等的巧妙运用,都能使整幅作品有种自然的运笔节奏感,使欣赏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这抽象的形象似乎很容易引发欣赏者各种联想,在优秀的艺术家笔下,能创造出使人感到旷远,博大、幽微、深沉、高逸,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就象优美的乐曲能激动人的心魄,激励人的情性、激发人的幽思。这抽象形象所表达的虽不是明确的什么,但它仍是和人的审美理想、人的情性修养肯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来自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情志,一种由时代精神折射出来的精神面目,所有这一切铸成的审美内涵,它寓于运笔中的点画、布白之中,让读者通过书家创造的总体形象观赏它,感受它,品味它。 三、形体组合美 书法的形体,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笔画上,视其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谈、方圆等用笔自然,变化流畅;结构上视其疏密、错落、承转、争让、欹正等照应周到、匀称生动;章法上,视其大小、高低、宽窄、黑白、虚实等协调统一、行气贯通。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字体有长有扁、有疏有密、有古朴有奇宕等等,字写得过于平正、则显得板滞拘瑾;结体过于险绝,又易涉怪迁俗。所以应努力做到“平中寓险,险中求平、中宫收紧、左右挥洒、倚侧有正、曲中求直”,才能别有情趣,这样方可称为艺术。人们追求的是真情流露、天趣盎然,符合于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张猛龙碑,点画多变,以点而言,几处无一相同,此碑结字外疏内密,忽大忽小,忽收忽放,欹侧取势,奇丑相生,结体精密有奇趣。《兰亭序》中21个 “之”字,各具情态,形象生动,上下浑然,似天然雕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品的形体极尽变幻,时整齐匀称,时参差错落,时空旷清朗,时密不透风、形随笔出,字随势生、呈观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真挚,强烈的感情贯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而感而动,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四、章法气势美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1、相呼相应,相承相接。就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说,整体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作品,从欣赏者的眼光来看,章法可以夺主先入,扑入眼帘,能给欣赏者第一眼的印象,能产生第一视觉效果,是关系列这幅字成败得失最关键的地方。在章法布局中,要照顾到每一点画,每一字的安排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和自然、天头地脚,题款用印,字与字相呼、相应,行与行相承相接、达到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浑然一体。整体布局是否自然生动,使人一眼望去,黑白分明,疏密有致、气势贯通、格调一致,令人有种统一感和整体感,达到相应的审美效果。 2、虚实相生,空灵相映。宋人姜白石《续书谱》曰:“必须下笔动静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气,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画,奇趣乃出”。由于汉字的自身特点,书法家们可凭借自己的艺术构思和笔墨技巧,创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来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同的书法作品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思维形式,有的作品重虚白,气势宽舒静谧,给人以空灵游逸感,有的作品雍容大度,有大气磅薄,纵横决荡之感; 有的作品苍古秀拔,奇崛危险,有种孤芳自赏感。书法艺术中注重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在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看来,虚白之处并非空洞无物,而“虚实相生,皆成妙境”的空间美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使人回味无穷。 五、内容情感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性灵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熔进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的作品,从而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书法欣赏者,面对一件书法作品,要力图窥见 作者的感情因子。作为形式艺术的书法,它不仅要求洞悉作品书写技巧、风格,又要领会作品的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修契事”时“群贤毕至”“流畅曲水”“惠风和畅”的环境中创作出的。就是用他风度超逸、墨彩飞动的正派书风,表现出东晋文人学士的风流潇洒姿态;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子家庙碑》等,则集中反映出他的端庄、厚重、雄壮的颜家气派。又如岳飞的《满江红》,周恩来的《大江歌》、毛泽东的许多诗词墨迹,从内容到形体都表现出伟人的气势和魄力。 大凡成功的书作,不单是形体秀美、清丽雄劲、峻拔、怡人眼目,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情怀志趣,作者凭着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力求使自己笔下的文字形态更有线条美、更和谐流畅、更变化多姿、更参差错落 , 使欣赏者心领神会,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六、心灵意境美 意境,是指人的思维境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们的意境是千差万别的, 同样的功底,不同程度的意境,就出现不同样的书法水平。意境美,是对书法作者的气势、骨力、神采、风味的高度慨括。唐太宗说:“夫字以神为精魂”;宋黄庭坚说:“书者能以韵观之”,清姚配中说:“以气为主”。历代书家所说的是“神”、“韵”、“气”。而我们继承了意境美的观点,把它概括为“精、气、神”。 字为心声。凡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如山水、云雾、日月、星辰、鱼虫、鸟兽、风雨、水火、雷霆、闪电、歌舞、战斗等等,无不给书家某些启迪。作者利用某种特殊的工具,通过书写用点画线条等一系列因素,将心灵中的某种情趣表达出来,这种心灵意境的情趣,往往能使书法作品取得某种神奇的效果。心灵意境美的体现,他决定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个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作者的“字外功”愈深、立意也愈高。他所追求的作品也愈真;愈真则愈美;愈美则愈雅,愈隽永、愈耐人寻味。心灵意境美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只有不断加强“字外功”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可见,意境美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修养的流露。思想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属性,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作者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从书法的内容、线条、结构、章法、体势等体现了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再如清代“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当时提倡馆阁体的书风下,在书法上大胆创造、锐意革新,创造出“板桥体”。他的章法如“乱石铺街”但“乱”出法度,“乱”出神韵、从中可以窥视他高风亮节的卓然傲世的精神;现代书家弘一法师,他的字充分体现了佛教精神,以上书家创造出不同的书法艺术意境美。由此而知,每一个有成就的书家总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意境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吸收和发展”。如清澈曲折的小溪,多姿多彩的花卉,滔滔不绝的江河,天空飞翔的雄鹰,葱郁有趣的山林等等,都有自身的个性美,同时也有相互间的共性美,那就是自然生动的天趣美,能在书法艺术的点画线条、字体结构、行列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同地比拟吸收,也能在意趣神采、自然韵律,风姿格调、骨力、气势、气脉相通方面,心须意合,若明若暗地从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书法艺术的佳作。用崭新的眼光去看,那些真正的作品中才有可能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作品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言。因为那是作品本身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内涵。任何人都很难说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待作品如果真的有了如对待人的一种心态,那么便能敏于捕捉作品的细节与内涵,洞见作品的妙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首先鄙视一下一楼的然后感觉这个问题很好编啊比如由其结构说明为何高分子具有粘弹性啊,具体点比如为啥会剪切变稀挤出胀大一类的编一遍呗
楼上的 真会复制粘贴啊~~~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范旭东“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唐敖庆 “中国高分子化学之父” 徐僖
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理论、高分子力化学、辐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开拓高分子材料徐僖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即明确提出要重视力学与高分子化学两个学科交叉领域,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化学过程和现象,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和改性开拓新的途径。当时国外在这一边缘领域的研究亦处于探索阶段。徐僖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首先受到美国著名专家和 的重视,在他们的专著《Polymer stress Reaction》(Academic Press,1979)中摘录转载了徐僖20世纪60年代的全部研究成果。在长期的工作中,徐僖和他的助手采用超声波、振荡磨、高速搅拌等多种手段制得了10余种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合成、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论点。研究成果“超声辐照下聚合物的降解和嵌段(接枝)共聚”被公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对三次采油所需高效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提供了新途径。采用共混和复合的方法开发多组分高分子材料,可以弥补单组分材料的缺陷,挖掘材料的潜在性能。在国内徐僖最早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理论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氧化乙烯、聚氯乙烯和丙烯酸类树脂等10余种共混体系的有关化学反应,结构形态和流变行为,提供了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理论依据。聚烯烃的世界年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3,但由于韧性较差,影响了在工程领域的使用。多年来,聚烯烃增韧成了国际高分子学术界注目的课题。通过加入弹性体可以实现增韧,但材料的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会大幅度下降。徐僖采用高聚物增韧聚烯烃,能在保持材料强度基本不变和良好加工性能的基础上,使韧性提高5~20倍。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导电性是高分子材料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徐僖借鉴结晶度对金属材料导电性能影响方面的报导,提出可以通过氢键复合降低结晶性聚电解质的结晶度,提高其导电率。他指导他的学生研究了聚氧化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体系的氢键复合,实现了这一设想,使材料的结晶度大幅度降低,导电率提高1~2个数量级。这项成果对推动快离子导体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先后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4种,申请专利2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20余项, 1982年至1992年间,徐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发表论文40余篇。1960年徐僖撰写出版了中国高等学校第1本高分子专业教科书《高分子化学原理》。该书成为当时国内各校高分子专业普遍采用的教材,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结束了该专业全部采用国外书籍,没有中文书可阅读的局面。“文化大革命”后,徐僖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担任化工卷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和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这两卷已相继于1987年和1989年出版。他还主译出版了《聚合物降解过程化学》和《聚合物加工流变学》。1988年他受聘担任美国Hanser出版社《国际聚合物丛书》顾问编委。1984年和1985年,他受石油部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委托,先后创办了《油田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两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且担任主编。1.徐僖,五棓子塑料,重庆人民出版社,1954。 2.徐僖,高分子物的回弹、回缩及抗冲击性能,高分子通讯,1959,3(5):278~282。 3.徐僖,高分子物化学原理,高等学校高分子专业教学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60。 Xu,Ye Shen et al,Studie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and Block/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mers,Joint Meet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IESC and AICHE,Sep1982,Beijing,China. Xu,Jiayao Zhao et al,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Ethyl Cellulose Based Lubricant for Cold Pressure Working of Ferrous Metal,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 Lubrication, Xu,Qi Wang,Huilin Li,A Study of the Compatibilizing Effect of High-Speed Stirring on Poly(Ethylene Oxide)/Polyacrylamide System,JMacromolSci-Chem ,1986,A23(12):1433~1441. Xu,Xiande Meng,Keqiang Chen,A Study on Poly(Vinyl Chloride) Blended with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and Polyethylene,PolymEngand Sci,1987,27(6): 391~396. Xu,Liwu Zhang,Huilin Li,A Study on Poly(Vinyl Chloride)Blended with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and Acrylic Resin,PolymEngand Sci,1987,27(6): 398~401. Xu,Xiaoyi Gong,Effect of Dispersion of Mica in Matrix on Youngs Modulus of Mica Filled Polyethylene,Acta Polymeric Sicina,1991,9(2):108~112. Xu,Zhiwei Xia,Huilin Li,A Study o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PP/SBR Blends,Polymers and Biomaterials,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1991,79~ 84. Xu,Qi Wang,Structure & Properties of P(MMA-MAA)/PEO Intermacromolecular Complex Formed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1,34(12) :1410~1417. Xu,Qi Wang,A Study in Ionic Conductivity of P(MMA-MAA)/PEO-LiClO4 System,Chinese Sicence Bulletin,1991,36(14):1171~1173. Xu,Shaoyun Guo,Huilin Li,A Study on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IPP/Zinc Neutralized Sulfonated EPDM Blends,Polym-PlastTechnEng,1991, 30(7):751~760. Xu,Qi Wang,Studies on Hydrogen Bonds in P(MMA-MAA)/PEO-LiClO4 Intermacromolecular Complex through FT-IR and XPS,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991,1(2):146~153. Xu,Xiangsheng Zeng,Huilin Li,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HDPE/ZincNeutralized Sulfonated EPDM Blends,JApplPolymSci,1992,44 :2225~2231. Xiao,Xi Xu et al,Spinnability of Ultrasonically Synthesized Poly(vinyl alcoholbacrylonitrile) Emulsions,PolymEngSci,1994,34(12): 957~980. Xu,Weiwei Xiao,et al,Morphology and Crystallinity of Particles Formed from Dilute Solutions of Poly(vinyl alcohol-b-acrylonitrile),Poly(Vinyl Alcohol) and Polyacrylonitrile,EurPolymJ,1994,30(12):1439~1442. Xu,Shaoyun Guo,Plasticizing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VC Prepared by Vibromilling Degradation on PVC,PolymPlastTechnEng,1995,34(5):679~688. Xu,Xiangsheng Zeng et al,Ionomer Toughened Polyolefine,JMaterSci & Technol,1995,11(6):391~397. Xu,Shaoyun Guo,Zeqiong Wang,The Effect of Machanochemical Degradation on Processability and Properties of PVC,JPolymer Research,1995,2(4):233~ 238. Xu,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Properties of Polymers during Mechanical Degradation,The 36th IUPAC Macro Seoul,Aug1996,Korea. 22Xi Xu,Qi Wang,Xiangan Kong et al,Pan-mill Type Equipment Designed for Polymer Stress Reactions,Plastics,Rubber & Composites Processing & Applications,1996,25(3):152~158. 23.曹亚、李惠林、徐僖,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胶束行为的研究,油 田化学,1997,14(4):361~364。 Xu,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Change in Properties of Polymers during Mechanical Degradation,MacromolSym,1997,118:189~194. Xu,Shaoyun Guo,Zeqiong Wang,Effect of Mechanochemical Degradation on Gel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VC,JApplPolymSci,1997,64:2273~ 2281. Xu,Effect of Irradiation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olefine,IUPAC 3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cromolecules,July 1998,Gold Coast,Australia. Xu,Synthesis of Some Innovative Block/Graft Copolymers through Ultrasonic Irradiation,The 15th Annual Meeting of 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May 1999,Netherlands. Xu,Stress-Induced Reactions of Polymers,The 16th Annual Meeting of 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June 2000,Shanghai,China. Xu,Irradi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Stress-induced Reactions Adopted for Making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 from Commodity Polymers,ISPMC, 2000,Beijing,China. 30.徐僖,废旧轮胎变“黑色污染”如黑金,中国粉体技术,2005,(01):34。 1959年,徐僖开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他创办了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1981年,他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87年,他率领的高分子材料学科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点。1989年,他负责筹建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建立高分子材料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中国高分子材料领域第一个四位一体的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在他主持下,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瑞典、捷克等12个国家的26个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 徐僖的这些学术活动,与他创建和发展学科、培育科技人才的事业相辅相成。通过将近50年的辛勤耕耘,徐僖主持的学科点累计已培养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7000余名,学生贵州大学校长郑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教授,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王琪教授,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邹华维副教授。 吴盛全。 徐老主持的学科点累计已培养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近8000名,可谓桃李满天下。 为学术交流,徐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除在国内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到有关单位讲学外,还常应邀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及瑞典、荷兰、法国、印度、韩国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和访问,还邀请许多国外同行专家来华参加学术会议。他每年邀请一些著名专家来华讲学。通过互访和学术交流,他与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工业材料研究院、多伦多大学、拉瓦尔大学、美国罗威尔大学、美国杜邦公司、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单位许多著名学者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生,进行科研合作,交流科技信息。
作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真的不容易,工作又累,又没人疼爱,董卿看上去大气知性感觉还挺好的,董卿年龄30好几了为了工作事业到现在还没结婚生子。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像谁说?但董卿又是何等的幸运敢于做最真实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这对于当代女性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董卿档案资料 姓名:董卿 性别:女 籍贯:上海市 出生年月:1973年11月17日 星座:天蝎座 身高:168cm 血型:A型 学历: 浙江艺术学校(现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表演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节目电视编辑专业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 2007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班(在读) 专长:主持 嗜好:读书 看碟 唱歌 语言能力:普通话、上海话、英语 家庭状况:母亲、父亲 界别:电视界 座右铭: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喜爱食物: 辣的 喜爱动物:狗 喜爱季节:秋天 喜欢的地方:人少的地方 喜欢的健身项目:跑步,游泳 喜欢的休闲:散步 喜欢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 书屋 喜欢的作家:钱钟书 喜爱颜色:蓝色 最爱电影:跳出我天地,生命因你而动心 喜爱歌手:罗大佑 喜欢的音乐:古典 职业:主持人 董卿个人简介 董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系电视编辑专业,从1995年初涉电视至今,逐步形成了清新大方,亲切自然,文化气息浓郁的主持风格,无论在专栏节目还是在大型晚会中都能体现出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准。 董卿,一个从春天里走来的女孩,如同三月清徐而不失绵厚的风,清纯靓丽中饱含着优雅与端庄。含蓄内敛的气质赋予了她收放自如的大气和沉稳,以及一份积淀了淡定与自信的美丽。 2002年5月,董卿走进中央电视台,当时西部频道成立,她应邀主持其中一档以民歌为线索的文艺节目《魅力12》。 她还先后参与主持了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全国金话筒颁奖晚会》、《2004CCTV-KBS中韩歌会》、《为我们喝彩—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开播特别节目》、《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等文艺节目。 还主持了2005春节联欢晚会,并在本年度的“国际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中一连捧得“最佳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及“最佳电视女主持人”两项大奖,当之无愧的成为继倪萍、周涛之后的央视新一代当家花旦。董卿成长经历 董卿主持经历 浙江有线台曾主持栏目:快乐大篷车 人世风情 上海东方电视台曾主持栏目:流金岁月 东方戏剧 相约星期六 上海卫视曾主持栏目:海风伴我行 视听满天星后改为从星开始 新上海游记 亲亲百家人 上海大剧院 中央电视台曾主持栏目:魅力12 音乐人生 综艺大观后改为欢乐中国行 董卿荣誉 主持作品《视听满天星》获一九九八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三等奖 2001年1月 “第三届上海十大文化新人”称号“上海新长征突击手” 2001年2月《上海-悉尼2000跨越》获得全国文艺“星光奖”音乐节目一等奖 2001年12月获得“第五届金话筒奖“ 2002年1月 上海时尚人物龙虎榜“电视主持人风光无限奖” 2003年3月专业论文《论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倾听艺术》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第十届优秀播音、主持论文二等奖 2004年“年度最佳电视女主持奖” “年度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2006年9月3日 主持人颁奖典礼 (上海 )获得荣誉奖,是25位主持人星获得者之一 2006年10月29日金鹰节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最佳奖 2006年10月,央视第四届十大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2005年度十佳播音员主持人 2006年11月25日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第七届金话筒奖在天津中华剧院揭晓,董卿荣获得金话筒奖! 2007年1月BQ2006年度主持人奖 2007年6月12日 上海乌镇 “华语节目风采主持”系列奖项最具知性风范主持:董卿 2008年12月董卿博客 获得“中国电视50年50人”称号
名字: 董卿 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主持节目: 《欢乐中国行》、《魅力中国》 董卿,一个从春天里走来的女孩,如同三月清徐而不失绵厚的风,清纯靓丽中饱含着优雅与端庄。涵蓄内敛的气质赋予了她收放自如的大气和沉稳,以及一份积淀了淡定与自信的美丽。《魅力12》,董卿找到了自己的舞台,美丽、智慧的她将在这里肆意绽放自己的无限魅力
姓名:董卿生日:1973年11月17日出生地点:浙江省嘉兴市籍贯:上海市星座:天蝎座学历:上海戏剧学院 电视系节目主持人专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上海戏剧学院 上戏2007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班(在读)专长:主持嗜好:读书 看碟 唱歌语言能力:普通话、上海话、英语家庭状况:母亲、父亲界别:电视界座右铭: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喜爱食物: 辣的喜爱动物:狗喜爱季节:秋天喜欢的地方:人少的地方喜欢的健身项目:跑步,游泳喜欢的休闲:散步喜欢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 书屋喜欢的作家:钱钟书喜爱颜色:蓝色最爱电影:跳出我天地,生命因你而动心喜爱歌手:罗大佑喜欢的音乐:古典所属公司:CCTV主持经历《流金岁月》、《相约星期六》、《视听满天星》、《海风伴我行》、 《上海大剧院》、《从星开始》、《新上海游记》、《亲亲百家人》、 《魅力12》、《音乐人生》、《欢乐中国行》曾主持的文艺晚会纪念上海解放50周年文艺晚会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文艺晚会上海市2000年新春音乐会上海市2001年新年音乐会跨越2000-上海•悉尼经典盛演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暨音乐会第十四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晚会第二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闭幕文艺晚会全国红十字总会、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关爱生命”公益慈善晚会上海大剧院-法国大剧院卫星双向音乐会第六届“金话筒”颁奖晚会2004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2005CCTV、MTV音乐盛典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还代表上海卫视多次到新疆乌恰县、九泉卫星发射基地等边远、艰苦的地区慰问演出2006年新年新诗会—我们的土地2005年财政部纪念《会计法》实施20周年文艺晚会2006年春节歌舞晚会2006千里寄相思-外交部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慰问六部委驻外外交人员及亲属联欢会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2006公安部春节晚会2006年元宵晚会2006走在春风里电视专题晚会聚焦两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2005CCTV年度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2006 “中国扬帆美洲杯”演唱会2006年杭州黄龙体育馆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式晚会2006年4月26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宝钢慰问演出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启动晚会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比赛颁奖晚会香港回归九周年综艺晚会唱响《永远》《永远跟你走》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歌满湘南”心连心-郴州2006《再说长江》开播特别节目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个人比赛颁奖晚会“情系宁德”的赈灾晚会第三届五台山佛教文化节开幕式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2006中国电视观众节------激情飞扬 美丽相约----浙江心连心-------心连朱德故里 唱响蜀水欢歌2006“踏着红军足迹 走进青春娄底”大型文艺晚会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暨武汉(新洲)首届蘑菇节2006“集善嘉年华”慈善晚宴《2007:新年新诗会》2007年牵手幸福-2006中国地产慈善之夜晚会2007 年“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07春节大联欢”2007年在香港举行、被称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的第一声礼炮”的祖海香港演唱会.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2007年公安部春节晚会2007年元宵晚会-“2007年我最喜欢的节目评选揭晓晚会”2007年三八晚会--”时代巾帼“CCTV第四届电视舞蹈大赛第6届CCTV小品大赛Marisfrolg(玛丝菲尔)2007夏装发布会2007《相逢皆是客——大路之子》客家组歌重庆市电力公司成立十周年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和谐阳光下”文艺晚会花开正十年——庆香港回归十周年深港青年联欢晚会2007中国舟山首届双拥文化节开幕式晚会《八一军旗红》——庆祝建军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2007年8月浪漫冰舞--为奥运加油文艺晚会2007年8月8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活动文艺晚会第五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颁奖晚会“心连心”艺术团赴山东莱芜慰问演出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开幕.闭幕式晚会2007年 反腐倡廉晚会繁花似锦-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2007 《山歌好比清江水》大型歌会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大地飞歌-2007”和谐揭阳2008新年音乐会第二届全国职工艺术节闭幕晚会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公安部春节晚会2008年“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大联欢”2008年“盛世颂中华——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获奖历程主持作品《视听满天星》获一九九八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三等奖2001年1月 “第三届上海十大文化新人”称号“上海新长征突击手”2001年2月《上海-悉尼2000跨越》获得全国文艺“星光奖”音乐节目一等奖2001年12月获得“第五届金话筒奖“2002年1月 上海时尚人物龙虎榜“电视主持人风光无限奖”2003年3月专业论文《论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倾听艺术》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第十届优秀播音、主持论文二等奖2004年“年度最佳电视女主持奖” “年度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2006年9月3日 主持人颁奖典礼 (上海 )获得荣誉奖,是25位主持人星获得者之一2006年10月29日金鹰节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最佳奖2006年10月,央视第四届十大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2005年度十佳播音员主持人2006年11月25日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第七届金话筒奖在天津中华剧院揭晓,董卿荣获得金话筒奖!2007年1月BQ2006年度主持人奖2007年6月12日 上海乌镇 “华语节目风采主持”系列奖项 最具知性风范主持:董卿很多拉 你去看看百度百科
姓名:董卿生日:1973年11月17日 出生地点:浙江省嘉兴市籍贯:上海市 星座:天蝎座学历:上海戏剧学院 电视系节目主持人专业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 上戏2007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班(在读)专长:主持嗜好:读书 看碟 唱歌 语言能力:普通话、上海话、英语家庭状况:母亲、父亲 界别:电视界 座右铭: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喜爱食物: 辣的喜爱动物:狗喜爱季节:秋天 喜欢的地方:人少的地方喜欢的健身项目:跑步,游泳喜欢的休闲:散步喜欢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 书屋喜欢的作家:钱钟书喜爱颜色:蓝色 最爱电影:跳出我天地,生命因你而动心喜爱歌手:罗大佑喜欢的音乐:古典 所属公司:CCTV 主持经历《流金岁月》、《相约星期六》、《视听满天星》、《海风伴我行》、 《上海大剧院》、《从星开始》、《新上海游记》、《亲亲百家人》、 《魅力12》、《音乐人生》、《欢乐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