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浅析物流企业信息化论文

发布时间:

浅析物流企业信息化论文

副标题# 关于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二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探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技术,对我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作出了初步判断,以其为有关物流企业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提出努力方向。 关键词:物流 信息技术 应用 构成 一、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 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现代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物流信息基础技术。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例如,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子电子技术等。 2、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及物流信息控制技术。 3、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自动化分拣与传输设备、自动导引车(AGV)、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 4、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即确保物流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身份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 二、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在现代物流核心活动的各个层次中,高效率的物流活动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从物流设备的自动化到物流进程优化乃至整个供应链各项资源的可视化,信息技术成为贯穿所有物流活动的关键要素。 1、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定单、发票、物流信息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包含数据标准化(报文)、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硬件)、通信网络三个构成要素。以往由于通过VAN进行通讯的成本高及制定和满足EDI标准较为困难,造成EDI成本较高,只有大企业因得益于规模经济能从利用EDI中得到利益。近年来,Internet的迅速普及,为物流信息活动提供了快速、简便、廉价的通讯方式,为EDI发展带来了生机,大大提高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用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2、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条形码技术具有制作简单、信息收集速度快、准确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条码设备方便易用等优点,从生产到销售的流通转移过程中,条形码技术起到了准确识别物品信息和快速跟踪物品历程的重要作用,它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条形码技术在物流的数据采集、快速响应、运输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物流的发展。目前常用的几种条形码包括EAN条形码、UPC条形码、39条形码、交插25条形码和EAN128条形码。 3、无线电射频技术(RFID)。无线电射频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射频识别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且根据读写的方式,可以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同时,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仓库的双通道通讯选择指示、仓库循环点数核实和标签打印(如线路标签)和阅读包裹上的ZIP码。它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由于RFID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近年来,便携式数据终端(PDT)的应用就是利用射频技术将PDT存储器中的数据随时传送到主计算机,可以方便地获取客户产品清单、发票、发运标签、该地所存产品代码和数量等。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具有地理特征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以一个空间信息为主线,将其他各种与其有关的空间位置信息结合起来,整合成综合性的地理信息资料库,通过应用软件将相关信息以文字、数字、图表、声音、图形或配以地图的形式,提供给规划者及决策者使用。GI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国外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GIS为物流分析提供专门分析的工具软件。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5、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行动态定位的系统。GPS能对静态、动态对象进行动态空间信息的获取,快速、精度均匀、不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反馈空间信息。在物流领域运用GPS技术,用户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货物状态,包括运输货物车辆所在的位置、货物名称、数量、重量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了监控的“透明度”,降低了货物空载率,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有利于顾客通过掌握更多的物流信息,以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 三、我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化物流被业内人士称为“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因为其在集中采购、集中库存、运输优化等方面的作用,较其他形式的物流业占据有绝对优势,物流信息化就是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将电子信息技术: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讯(WAP)与互联网技术(Web)等集成一体,应用于物流管理信息技术领域,构筑专业化物流管理系统,减少物流黑洞,是增强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缩短与国际著名物流企业之间差距的可行方法。运用这种先进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理念,借鉴国际跨国企业的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建立即时、整合、精简的物流作业流程,才能帮助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满足企业客户需求,从而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沈昕.信息技术与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1期。 看了“关于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结合物流信息技术论文 2. 关于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3. 什么是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的组成 4.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2017届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1] 李闯. 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 陈辉雄,乐美龙. 基于SOA架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J]. 物流科技, 2008,(03) . [3] 黄浩,谢阳群.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J]. 冶金信息导刊, 2007,(01) . [4] 林敏,张福兴,刘勇彪. 信息化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2) . [5] 钱锋. 浅析三类企业物流信息化模式[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8,(02) . [6] 陈松,黄晓伟.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市场, 2007,(32) . [7]物流信息化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外物流, 2008,(01) . [8] 胡慧平.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未来战略模式[J]. 中外物流, 2006,(03) .

刚好前段时间去参加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培训中心的“IE亮剑”论坛活动,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大致是: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较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物流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起来,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物流成本较高。 我国物流业的改进思路:提高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和重要产业;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并建立企业联盟;建立统管物流业的政府机构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的运作;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运作效率;在高等院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抓紧培养熟悉现代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利用外资,重点引进跨国物流公司,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尽快建立信用制度,开展商业诚信服务。

浅谈企业信息化论文3000字

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_企业战略论文[摘要]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下,依然是传统的增长模式,技术装备、信息化水平、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虽然众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仍困难重重。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工作创新和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是以ERP为主展开的,利用ERP系统,能把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带来1个企业的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几千家企业系统运用ERP,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国有股份企业和合资公司,很多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项计算机的应用,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不高。虽然ERP实施成功率已提高到20%,但却都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居多,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的99%,却只有10%左右实施了信息化,而且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原因,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是1个企业提高运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营成本的手段,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冲破了人们原有的观念,更新传统的管理方法。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目前企业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上,都有许多不适应信息化的地方,管理的不规范,成为企业推进信息化的瓶颈。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对传统管理进行变革,否则,信息化管理难以推进。目前,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推动下,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潮流。企业信息化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去搞,怎样搞好,并如何加快进程的问题。但现在有许多中小企业对此认识不足,企业领导思想犹豫,认为信息化是1个很遥远的事情,态度不很积极。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当前效益好,不急于信息化;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基础差,人才缺乏,无法信息化。有了这些认识,推进信息化就缺乏力度,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深度。因此,改变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企业管理者要把实施信息化当作1个非常紧迫的事情,是关系到企业生死攸关的事情,只有实现管理信息化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企业信息化目标不明确信息化通过规范企业管理,加速信息的传递,参与企业决策,进行协同合作,以达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替代手工劳动,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而这些只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的目标。如果按照这样的初级目标进行信息化,势必会造成企业资金和人力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影响信息化的升级和发展。每个企业都要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需求确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的信息化要有长远经营战略。另外在具体实施时,企业还缺乏明确量化的信息化应用目标,大多数企业做得不到位,都是1些宏观定性的目标,微观量化的可操作的目标比较少,比如企业管理基础问题、管理模式问题、企业库存问题、企业生产问题、企业市场问题、企业战略问题等,还有同指标反映企业管理状况的目标,都没有去作深度研究和分析,从而失去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可操作性的目标。3.企业信息化仅限于会计信息化现在有1些中小企业已认识到信息化的价值,纷纷购置电脑,购买1些电算化软件,就认为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观点。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错误的观点,把办公自动化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看作企业的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信息化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覆盖面遍及整个企业和与企业有往来的各个单位。4.企业管理落后,创新力度不够中小企业长期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无法适应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比如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好的管理环境,无法在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企业创新力度不够,无法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来适应和满足ERP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企业即使目前暂时不进行信息化管理,也要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创新力度不够,还表现在企业领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整个中国的大环境的问题,还没有形成足以使企业的领导下决心去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的大环境。2、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进行集成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信息化是1个过程,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会计信息化逐步升级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据IT168的调查结果,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比率分别是:财务管理75%,办公自动化12%,协同管理1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高端应用普及程度较低。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有个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入。我国企业信息化走在前头的是会计电算化,所以许多企业都在会计领域率先实现电算化,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以会计电算化为切入点,然后逐渐增加其他模块,不断进行信息化的扩展和升级,使会计电算化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1个部分,和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断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2.选择适合企业的ERP软件面对全球化竞争,应用ERP提升竞争力成为我国许多企业的共识。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大量中小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现在面临的是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应用阶段。ERP作为当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先进技术、系统,在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历史性角色。企业要选择适用的ERP软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不是越先进就越好,先进的东西不1定适合所有企业。对于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业最好选择中等规模的国际化软件产品,这样不但从成本上有1个合理的投入,关键是实施难度相对小很多,软件对于企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产品的功能相对比较全面,可以满足企业管理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需求。另外企业选择的系统要有较好的扩展性,有友好的开放的技术平台,而且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与软件企业密切合作,有好的技术支持。3.加强数据的准备工作很多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和软件公司谈,购买软件就可以,而忽视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有人用“3分技术、7分管理、102分数据”来形容数据的重要性。有许多企业在最初实施时不以为然,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数据不全,数据不准确,只要有1个数据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局。企业要做好标准化和物料编码工作,这是实施信息化的1个基础工作,要结合国家标准和企业习惯进行编写,做到数出1家,数据共享。4.企业信息化可以由专家引路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是1个风险很高的项目,是1个系统工程,企业不能“闭门造车”,要借助外脑来帮助企业做好这个项目。因此企业要引入管理咨询。企业在没有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企业领导1般都心里没有底,没有实施过信息系统,不可能对整个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可以提出要求,至于如何做,怎样做,可以交给有经验专家或咨询顾问帮助考虑。在准备阶段,由专家协助企业做需求分析、信息化的管理方案、软件选型、计算机的配置、编码的指导、人力资金的投入计划等项工作。在实施阶段,要处理的问题更多,信息化系统是1个企业行为,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软件系统不是买来就能够使用的,从基础数据的建立开始,逐步推进系统的实施,处理异常情况,都有实际应用的问题,这时都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指导,这样能够缩短实施的周期,少走弯路,以便系统的成功实施。5.做好培训工作要求企业对所有员工进行ERP等先进管理思想的培训,使所有员工都能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新理论,进而转化为生产力。针对不同系统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组织培训是极其必要的。由于培训不足导致系统实施项目受阻、项目拖期、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经验教训比比皆是。培训要贯穿整个系统实施过程,每实施1步都要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同时要解决在实施过程中的“夹生饭”的问题,因为随着系统的实施,对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业务提出的新问题,都要通过培训来解决。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上课培训,开会讨论、分发学习资料组织阅读、带领企业有关人员到用户走访,了解其他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学习,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形式,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灵活进行。同时可以把培训纳入到部门考核当中,对于关键内容组织答卷考试、评分,人事部门记录在案,利用以上手段可以加强培训的效果。6.实施信息化建设要量力而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上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如有困难,也可以从解决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并不是高不可攀、神秘高深的事情,关键是因企制宜,对症下药。总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应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及时走上信息化之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参考文献[1]彭运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7):58-61.[2]刘谦.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进1步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5):14-18.[3]王钊.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3):33-35.[4]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ERP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50-156.

[1]田芬. 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联想信息化建设分析及其启示[J]. 经济师,2004,(5). [2]周应萍. 积极探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径[J]. 商场现代化,2005,(19). [3]林晖. 浅谈企业信息化中的标准化[J]. 福建分析测试,2004,(Z1). [4]孙娜娜,杨小力,傅月利. 光通信在县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 [5]计世. 信息交换联动业务协同 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J]. 电子政务,2004,(Z1). [6]张学平,杨仁超,贾玉成. 统一用户管理解决方案[J]. 信息网络安全,2005,(7). [7]丁卉. 关于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研究[J]. 大众科技,2005,(12). [8]陈芳. 电子政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 现代商业,2011,(5). [9]胡斌. 昆明中铁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现[J]. 铁道建筑,2009,(1). [10]杨小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 技术与市场,2007,(7). [11]郑祖起. 3G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4). [12]陈旭红. 从企业信息化 看企业竞争力——南大集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浅析[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23). [13]李如平. 电力企业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14]宋丽萍,路平,代美新.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15]荣威,张蕾,刘翠. 安徽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安徽科技,2006,(1). [16]汪浩,王元珑. 论西部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A]. 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C].: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7]王六凤,谢元荣. 纺织企业协同系统模型建设[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18]张卫东. 浅议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软件小组的作用[J]. 河北煤炭,2011,(1). [19]张萍,陈明.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之源[J]. 企业标准化,2006,(6). [20]解丽萍,张旭东,王中学.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 [21]宋慧勇,秦旭芳. 论企业如何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J]. 煤,2010,(10). [22]狄彩萍. 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些探讨[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3]李冰梅. 论当前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7). [24]王福霞. 企业信息化的理念[J]. 机械管理开发,2009,(S1). [25]楚军. 浅议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J]. 云南电业,2007,(8). [26]黄由衡,周凌云,周董文. 货运代理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再造[J]. 工业工程,2006,(6). [27]林丽娜. 中小企业服务器性能设计浅谈[J]. 广东科技,2009,(16). [28]陈秀君.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 今日科苑,2009,(12). [29]. 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标准研究[Z]. 浙江省: 杭州市审计局,. [30]周兴华. 论企业信息化的前期准备工作[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31]刘怡爽. 传统企业介入电子商务的风险分析[D].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2001. [32]刘永久. 企业信息战略规划及其信息审计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33]刘志勇. 敏捷虚拟企业及其管理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1. [34]周应良.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发展中小企业[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0. [35]. 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Z]. 浙江省: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36]周学勤. 信息化建设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37]温池洪.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38]. 杭州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Z]. 浙江省: 浙江大学,. [39]浦培根,王程,任仲倩. 浅析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 消费导刊,2008,(14). [40]李琪. 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1,(6). [41]李琪.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J]. 中国外资,2011,(10). [42]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2006. [43]李壮阔. 矿山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与矿山数据集成与分析基础平台开发[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5. [44]刘伟.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研究[D].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2007. [45]刘滨. 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些探讨[J]. 广东科技,2010,(8). [46]黄浩. 州信息产业局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建设[A]. 于竞进 主编.[C].: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80. [47]赵会强.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综合布线[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48]胡宏. 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2009. [49]胡林东. 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A]. 单东 主编.[C].: 中华书局,2005:316. [50]张小平. 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2006.

浅析企业物流发展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物流战略管理研究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搭上我国十大振兴产业的末班车,这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决策,体现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物流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物流战略管理 SWOT 战略控制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含义

物流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特征

1.目的性 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2.长期性 物流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就是在环境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发展未来,为现代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3.竞争性 企业物流战略必须面对未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使 企业战略 具有对抗性和战斗性。

4.系统性 任何战略都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并构建一个战略网络体系。

5.风险性 物流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就存在风险。要求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

(三)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

1.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与运输和存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通过寻找和评估备选方案,实现利润最大化。

2.减少资本 减少资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物流系统的投资回报最大化。可以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将辅助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服务 企业的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尽管提高服务水平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也可以使收入大于成本的增长。改进服务,制定差异化服务是必然选择。

二、物流战略的制定

(一)物流战略制定流程

物流战略的制定主要涉及三个战略层面: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操作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时间跨度分别是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二)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

战略的制定要受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必须对内外环境进行观察与评价,在制定物流战略时经常考虑的内外环境因素有:行业之间的竞争性、科学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结构、社会经济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企业 文化 、国家政策和法规等。

(注:通常用SWOT分析法对环境进行分析。SW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T指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WOT分析就是企业在选择战略之前先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三)物流战略选择SWOT分析

根据上面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表制定出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类战略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多种经营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1.发展型战略: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的内部优势。

2.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外部有机会,但是内部条件不好。

3.多种经营型战略: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

4.紧缩型战略:外部有威胁,内部状况又不好,应设法避开威胁,消除内部劣势。

三、战略的实施

(一) 物流战略实施的内容

1.对总体物流战略的说明

即说明什么是企业的总体物流战略,为什么做这些战略选择,实现此战略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重大发展机遇,以及总体的物流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2.企业分阶段物流目标

分阶段物流目标是企业向总目标前进时,欲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里程碑。分阶段的目标的计划和手段是和企业的总目标相联系的,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工具。

3.企业物流战略的行动计划和项目

行动计划是组织为实施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资源重组活动的总汇。各种行动计划往往通过具体的来实施。

4.企业物流的资源配置

企业物流资源的实施要配备相应的人员、资金、设备等。因此,对各种行动计划的物流配置的优先程度应该在战略计划系统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5.企业组织结构的物流战略调整及物流战略子系统的接口衔接协调企业物流战略需要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组织结构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态弹性。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还要包含相应的子系统。

6.应变计划

有效的物流战略计划系统要求企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就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计划做保障。

(二)物流战略资源的配置

1.人力资源的分配

(1)为各个物流战略岗位配备管理和技术人才。

(2)为物流战略实施建立人才及技能储备。

(3)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整体队伍综合力量的搭配与权衡。

2.物流资金的分配

(1)零基预算。即一切从零开始,将一切的经营活动都从彻底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始,防止预算无效。

(2)规划预算。它是规划项目而非职能来分配物流资源。

(3)灵活预算。它允许费用随产出指标而变动,有较好的弹性。

四、物流战略控制与绩效评价

(一)物流战略的控制的概念

物流战略控制是指对战略规划、物流计划实施的实际成效经过信息反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的评价,检验二者的差别,偏差并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 进行纠正以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这个控制过程包含四个体系: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战略绩效、反馈、纠偏。

(二)物流战略控制过程

1.确定评价标准

(1)物流战略内部绩效评价标准。有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管理、质量五类评价标准。成本,即完成特定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客户服务,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生产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总成本运费等;资产管理,是对资产使用率的衡量,如投资报酬率等;质量,这是整个评估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物流战略活动的综合效率。

(2)物流战略外部绩效评价标准。外部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客户认知度和制定最佳标准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评价物流战略实施绩效。客户认知度又称为顾客满意度,是企业通过调查,了解客户对系统绩效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制定最佳标准是通过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有关的成本、客户服务、质量、生产率等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优势与不足,以进行调整或改进。

一般物流战略控制过程图如下

(3)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标准。用于总体上对物流系统和绩效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时间、成本和资产四个体系。质量体系衡量的是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时间体系衡量的是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装运的时间,运输时间和客户接受时间;成本体系衡量的是物流战略实施的总费用,如仓储和库存成本等;资产体系衡量的是资产的利用率,如投资收益率,存货跌价等。

2.评价战略绩效

评价战略绩效是将实际绩效与确定的评价标准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发现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和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存在这样问题的关键阶段。绩效评价时也应当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确定合理的评价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将通过衡量和评价得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关决策者。对战略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偏差在允许的可控范围内。

4.纠偏

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完全没有偏差是不大可能的。当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但是如果偏差不在可以控制的误差范围内,就会给物流战略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碍物流略的实施,这时就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措施进行补救,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兰洪杰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2]邓海涛.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菲.王槐林 .物流管理. 科学出版社.2008、1

[4]王利 .许国银.黄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如今,网络通信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各个企业开始逐步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更大。物流是现代企业作用比较突出的部分,如果企业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大大提高效率。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理想化的选择。

一、企业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现在的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物流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国家针对这些问题为各个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不断发现问题,优化结构,不断发展。以下是企业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

就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传统的物流观念已经不能够全面应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管理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非常淡薄,并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管理仅仅是运用电脑数据库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信息化”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物流管理实行信息化,所以这带来的效益也是微小的。这些企业只是国内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由此可知,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意识在企业中如此淡薄,这对企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不利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建设就会收到影响,然后人才引进也会发生变化,信息化管理发挥的作用很小,最后收到冲击的就是企业的利益与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应当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努力学习,将物流管理信息化真正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2.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落后

对各行各业来说,技术问题都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言,信息化技术发展慢,水平低成为发展的瓶颈。第一,企业不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平时的管理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 方法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治标不治本”。第二,企业在资源配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设备的配备,还是流程的制定,只追求表面的利益,而未真正实行。其实,信息化的长期执行,节约的就是长期的成本,是利益的长久化,而不是去贪图眼前短暂的利益,却浪费了长久的人工资源,这时的成本则要远远高于信息化的成本了。

3.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而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信息化相关领域的了解很浅显,外部的专业人才又少,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制约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体系建设迫切地需要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这种专业人才却相当缺乏,导致很多信息化管理流程无法正常实施,就算实行了也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企业物流信息化问题解决方法

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尽快、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下是针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增强信息化意识,转变陈旧的观念

转变传统的观念,并不是摒弃传统观念,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方面,传统的管理观念也有着积极的一面,比如,顺“道”、人和、守信,求实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接受更多先进的管理观念。而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作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也应该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因此,企业应该多对外交流或组织培训,在企业内部树立新理念,并实践于管理中,让企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科学并客观地管理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可持续化发展,也能让企业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2.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 企业管理 者应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因为眼前进行信息化而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就放弃实行信息化。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体系。这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体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影响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过硬的技术。以前的那种大而全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现在物流管理的形势了,只靠着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在以前可能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但现在还是被淘汰掉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开发新技术,尽快将新技术利用到管理实践中。所以,革新技术,攻破技术难关,大力整合信息是企业向前发展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3.以人为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资源,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每一步实行中,无论是系统开发,调试还是最后使用,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我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信息也在飞速更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首先,国内各大高校应设置相关课程,注重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设置相关培训会。最后,政府也应当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实行物流管理现代化,紧跟国际潮流,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三、 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下的中国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将物流管理信息化做的更好,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资源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中国的各个企业要不惧挑战,积极改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观念,革新技术,吸纳人才,攻克难关,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从最早相对独立的纯粹仓储和运输起步,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在这个阶段,整体上处于行业及其分散,普遍规模小,竞争非常激烈,利润微薄。

目前,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也开始进入整合阶段,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等,也涌现出很多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目前已有优秀公司已经上市,因此某种意义上说,优异的具备非常高成长性的投资标的相对增多,因此更多的从行业驱动力来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现有的公司中发现未来能够突破的公司。

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步回落,降成本取得实效

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物流业近年来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整体运行效率仍然较低。我国该指标从1991年的下降到2019年的。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我国与美日相差超过8%。

2018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2017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比2017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

2019年1-11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为万亿元,同比增长,比2018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比1至10月回落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

2011-2019年,物流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下降至2018年的,降成本取得实效。由于截至2020年3月,2019年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尚未公布,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左右。

物流总额稳步增长,总需求趋缓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增速比2017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万亿元,增长;上半年万亿元,增长;前三季度万亿元,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需求呈趋缓趋稳的发展态势。

2019年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

注:图中增长率为可比价格计算增速

在产业转型、成本倒逼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物流行业成长性将好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受2020年中国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疫情影响,第一季度,我国物流企业开工较难,由于受疫情影响,物流行业的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货量都有所减少、劳动力短缺、路上严查有可能导致时效和利润受到较大影响,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物流企业逐步恢复开工,预计全年可逐渐回暖,恢复增长态势。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浅谈企业信息化与建议论文

[1]田芬. 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联想信息化建设分析及其启示[J]. 经济师,2004,(5). [2]周应萍. 积极探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径[J]. 商场现代化,2005,(19). [3]林晖. 浅谈企业信息化中的标准化[J]. 福建分析测试,2004,(Z1). [4]孙娜娜,杨小力,傅月利. 光通信在县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 [5]计世. 信息交换联动业务协同 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J]. 电子政务,2004,(Z1). [6]张学平,杨仁超,贾玉成. 统一用户管理解决方案[J]. 信息网络安全,2005,(7). [7]丁卉. 关于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研究[J]. 大众科技,2005,(12). [8]陈芳. 电子政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 现代商业,2011,(5). [9]胡斌. 昆明中铁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现[J]. 铁道建筑,2009,(1). [10]杨小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 技术与市场,2007,(7). [11]郑祖起. 3G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4). [12]陈旭红. 从企业信息化 看企业竞争力——南大集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浅析[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23). [13]李如平. 电力企业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14]宋丽萍,路平,代美新.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15]荣威,张蕾,刘翠. 安徽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安徽科技,2006,(1). [16]汪浩,王元珑. 论西部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A]. 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C].: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7]王六凤,谢元荣. 纺织企业协同系统模型建设[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18]张卫东. 浅议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软件小组的作用[J]. 河北煤炭,2011,(1). [19]张萍,陈明.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之源[J]. 企业标准化,2006,(6). [20]解丽萍,张旭东,王中学.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 [21]宋慧勇,秦旭芳. 论企业如何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J]. 煤,2010,(10). [22]狄彩萍. 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些探讨[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3]李冰梅. 论当前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7). [24]王福霞. 企业信息化的理念[J]. 机械管理开发,2009,(S1). [25]楚军. 浅议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J]. 云南电业,2007,(8). [26]黄由衡,周凌云,周董文. 货运代理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再造[J]. 工业工程,2006,(6). [27]林丽娜. 中小企业服务器性能设计浅谈[J]. 广东科技,2009,(16). [28]陈秀君.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 今日科苑,2009,(12). [29]. 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标准研究[Z]. 浙江省: 杭州市审计局,. [30]周兴华. 论企业信息化的前期准备工作[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31]刘怡爽. 传统企业介入电子商务的风险分析[D].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2001. [32]刘永久. 企业信息战略规划及其信息审计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33]刘志勇. 敏捷虚拟企业及其管理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1. [34]周应良.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发展中小企业[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0. [35]. 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Z]. 浙江省: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36]周学勤. 信息化建设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37]温池洪.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38]. 杭州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Z]. 浙江省: 浙江大学,. [39]浦培根,王程,任仲倩. 浅析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 消费导刊,2008,(14). [40]李琪. 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1,(6). [41]李琪.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J]. 中国外资,2011,(10). [42]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2006. [43]李壮阔. 矿山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与矿山数据集成与分析基础平台开发[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5. [44]刘伟.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研究[D].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2007. [45]刘滨. 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些探讨[J]. 广东科技,2010,(8). [46]黄浩. 州信息产业局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建设[A]. 于竞进 主编.[C].: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80. [47]赵会强.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综合布线[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48]胡宏. 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2009. [49]胡林东. 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A]. 单东 主编.[C].: 中华书局,2005:316. [50]张小平. 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2006.

浅析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信息化从本质上讲就是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也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企业领导应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在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现企业全面现代化与信息化,跟随时代的潮流,实现公司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整理的浅析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欢迎大家阅览。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通讯技术、网络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的普及深入,各国都将精力倾注于争夺全球市场经济的制高点,世界也由此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推动了市场竞争,知识促进了人类进步的优胜资源。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

企业中应该购置全面化的硬件设备,整体规划,布置数字化车间,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各种信息化技术、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高度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公司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如果这些有关部门都能够做到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公司将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但是当前有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清晰,实施工作不能到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1 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硬件设备不齐全

有些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金匮乏,不能很齐全的购置硬件设备,无法有效的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虽然说企业只要有硬件设备、能够连上网,那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就很完善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但是硬件设备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础,首先得有基本设施才能更好的建设企业的信息化。资金的短缺影响了设施的制备,也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企业的信息组建人员缺乏,力量薄弱,能力不足

许多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在招聘有关方面人才时没有注重点,导致技术人员缺乏,IT技术人员少,力量薄弱,能力不足,无法全力合作,共同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贡献,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有关专业人员也并没有一定的个人修养,没有一定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当老板认识错误时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给老板提供建议,影响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使它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企业管理不规范,信息化建设缺少规划

企业管理中领导管理不规范,常常会出现领导“一把手”,实行专制管理,领导自己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就不正确,但他还没有听取下层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议,在建设过程中仅靠自己的决定,自我感觉良好,制定的一些制度不符合企业的现状,对于信息化建设缺少具体的规划,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从实际出发,去实施工作,致力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降低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实数不该。同时也可能引起工人的不满情绪,使工人产生抵触心理。一个人的心情好坏决定他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工人不能全心全意去工作,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能就会降低了。这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2 针对问题采取解决措施

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企业领导应该加大对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购置完善企业硬件设备,分析企业现状,营造一个良好先进的工作环境,打造一个数字化车间,进行流动性的工作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快速发展,争夺市场经济的制高点,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大力培养公司IT技术人才,培养工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企业的信息组建人员应该具备各种信息化技术、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个人修养、一定高度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一定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紧迫感。现代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同行企业都不断出现,这样就导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力十分激烈。一个好的工作团队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在众多企业中屹立不倒,不断发展。所以公司应该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提高工人的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企业领导也应该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提高自身修养,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适当的招聘有关工作人员,促进公司的发展,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发展经济。

规范企业领导管理,改革创新

企业领导应该提升企业竞争战略,强化管理理念的创新,杜绝领导“一把手”,从实际出发,规范管理,制定一个合适的规划去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分析企业现状进行整体规划,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监督工人和催办,旁敲侧击,不断督促他们的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增加公司效益。还有就是科学技术数字信息化是不断进步的。社会人才在不断探究信息化技术,不断改革创新,所以企业应该不断引进新的科学技术,然后消化吸收,使之成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然后进行改革创新,根据企业现状增加自己的观点意识在里面,提高科学水平,应用在企业自身的建设当中。

3 结语

企业信息化从本质上讲就是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也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断改善企业硬件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领导应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这个概念,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化资源,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不断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现企业全面现代化与信息化,跟随时代的潮流,实现公司的全面发展。

拓展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管理已经渐渐成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财务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及时相关的'财务资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信息化技术规范了流程,降低了随意改变流程带来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企业规避风险,实现财务目标和企业的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目前电力企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财务信息化平台,但是在信息化建设深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不但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还会阻碍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目前电力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财务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以及专业化人员的缺乏

第一,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固定的工作方法,对于新引入的财务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认为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第二,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仅仅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财务数据的存储,而对产生的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程度不高。

第三,相对缺乏足够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全面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用电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电力企业的业务逐渐增加,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一切信息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被访问的,所以技术上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同时作为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的财务信息系统还主要强调的是会计核算职能和控制职能,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功能还有所欠缺,还不能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三)业务平台的集成亟待加强

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及时融合,可以形成内部资源信息共享。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的模块都有相应的接口,能够有机集成,但是目前电力企业还部分存在着财务业务平台一体化集成的困难。电力企业财务业务集成涉及人资、生产、营销、交易、基建等相关业务的信息集成。

二、如何改善存在的问题

(一)提升管理者的专业素质水平

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相应的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高度信息化的技术,这对于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财务数据的准确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通过一些重要和异常的财务数据的深度查询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经营风险,及时纠偏,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其次,可以外派人员学习或者聘请有关咨询机构、软件公司来进行授课的方式使更多人了解信息系统及其行业发展状况;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根据知识的不断更新持续进行后续教育,保证其始终具有与信息化管理相匹配的能力。再次,对领导层面的培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形成从上而下的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氛围,为财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第一,配置高效的硬件设施,对宽带的速度和计算机等的配置都有相应的要求;保障门户网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利用防火墙保护,传输企业的关键数据采取加密措施等,有效防止数据库受到威胁,加强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定期恢复功能,保护网络运行的稳定可靠;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实现对财务信息化有效的内部控制。

第二,财务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价值在于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这就需要加强包括战略决策、管理控制、业务处理3个层次在内的子系统的建设。战略决策所涉及的是企业财务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面向此层面的数据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不但包含企业的内部数据还要包括相当多的外部数据,主要体现了企业的投融资计划的决策。管理控制涉及的主要是分解总体财务目标,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数据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财务预算和财务报表,通过所提供的信息,以支持在管理控制活动中的对资源分配和计划完成情况的掌握。业务处理层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处理相关的信息,包括财务管理中的客户、供应商的基础数据、原始数据的录入,凭证的生成,资金的使用情况等,实现财务的核算和控制职能。

(三)业务平台与财务平台的有机集成

平台信息化的集成提高了工作效率,业务部门的信息输入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并生成总账、财务报表,减少了手工操作,及时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并可以穿透查询到具体的业务;同时自动集成减少了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快平台集成的建设,需要完善各平台的性能和功能,提高业务部门收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统一各平台集成数据的口径,进一步保证信息流动的畅通和有效性。当然,如果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仅仅是采用计算机提高速度,充其量只是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必须融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且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使财务信息化的作用最大化。

三、结语

完善的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强化企业决策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全面地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来采取一些有效的改善措施,打造完善且高效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_企业战略论文[摘要]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下,依然是传统的增长模式,技术装备、信息化水平、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虽然众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仍困难重重。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工作创新和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是以ERP为主展开的,利用ERP系统,能把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带来1个企业的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几千家企业系统运用ERP,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国有股份企业和合资公司,很多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项计算机的应用,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不高。虽然ERP实施成功率已提高到20%,但却都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居多,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的99%,却只有10%左右实施了信息化,而且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原因,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是1个企业提高运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营成本的手段,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冲破了人们原有的观念,更新传统的管理方法。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目前企业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上,都有许多不适应信息化的地方,管理的不规范,成为企业推进信息化的瓶颈。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对传统管理进行变革,否则,信息化管理难以推进。目前,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推动下,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潮流。企业信息化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去搞,怎样搞好,并如何加快进程的问题。但现在有许多中小企业对此认识不足,企业领导思想犹豫,认为信息化是1个很遥远的事情,态度不很积极。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当前效益好,不急于信息化;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基础差,人才缺乏,无法信息化。有了这些认识,推进信息化就缺乏力度,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深度。因此,改变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企业管理者要把实施信息化当作1个非常紧迫的事情,是关系到企业生死攸关的事情,只有实现管理信息化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企业信息化目标不明确信息化通过规范企业管理,加速信息的传递,参与企业决策,进行协同合作,以达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替代手工劳动,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而这些只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的目标。如果按照这样的初级目标进行信息化,势必会造成企业资金和人力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影响信息化的升级和发展。每个企业都要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需求确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的信息化要有长远经营战略。另外在具体实施时,企业还缺乏明确量化的信息化应用目标,大多数企业做得不到位,都是1些宏观定性的目标,微观量化的可操作的目标比较少,比如企业管理基础问题、管理模式问题、企业库存问题、企业生产问题、企业市场问题、企业战略问题等,还有同指标反映企业管理状况的目标,都没有去作深度研究和分析,从而失去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可操作性的目标。3.企业信息化仅限于会计信息化现在有1些中小企业已认识到信息化的价值,纷纷购置电脑,购买1些电算化软件,就认为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观点。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错误的观点,把办公自动化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看作企业的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信息化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覆盖面遍及整个企业和与企业有往来的各个单位。4.企业管理落后,创新力度不够中小企业长期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无法适应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比如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好的管理环境,无法在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企业创新力度不够,无法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来适应和满足ERP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企业即使目前暂时不进行信息化管理,也要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创新力度不够,还表现在企业领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整个中国的大环境的问题,还没有形成足以使企业的领导下决心去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的大环境。2、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进行集成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信息化是1个过程,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会计信息化逐步升级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据IT168的调查结果,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比率分别是:财务管理75%,办公自动化12%,协同管理1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高端应用普及程度较低。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有个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入。我国企业信息化走在前头的是会计电算化,所以许多企业都在会计领域率先实现电算化,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以会计电算化为切入点,然后逐渐增加其他模块,不断进行信息化的扩展和升级,使会计电算化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1个部分,和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断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2.选择适合企业的ERP软件面对全球化竞争,应用ERP提升竞争力成为我国许多企业的共识。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大量中小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现在面临的是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应用阶段。ERP作为当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先进技术、系统,在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历史性角色。企业要选择适用的ERP软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不是越先进就越好,先进的东西不1定适合所有企业。对于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业最好选择中等规模的国际化软件产品,这样不但从成本上有1个合理的投入,关键是实施难度相对小很多,软件对于企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产品的功能相对比较全面,可以满足企业管理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需求。另外企业选择的系统要有较好的扩展性,有友好的开放的技术平台,而且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与软件企业密切合作,有好的技术支持。3.加强数据的准备工作很多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和软件公司谈,购买软件就可以,而忽视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有人用“3分技术、7分管理、102分数据”来形容数据的重要性。有许多企业在最初实施时不以为然,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数据不全,数据不准确,只要有1个数据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局。企业要做好标准化和物料编码工作,这是实施信息化的1个基础工作,要结合国家标准和企业习惯进行编写,做到数出1家,数据共享。4.企业信息化可以由专家引路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是1个风险很高的项目,是1个系统工程,企业不能“闭门造车”,要借助外脑来帮助企业做好这个项目。因此企业要引入管理咨询。企业在没有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企业领导1般都心里没有底,没有实施过信息系统,不可能对整个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可以提出要求,至于如何做,怎样做,可以交给有经验专家或咨询顾问帮助考虑。在准备阶段,由专家协助企业做需求分析、信息化的管理方案、软件选型、计算机的配置、编码的指导、人力资金的投入计划等项工作。在实施阶段,要处理的问题更多,信息化系统是1个企业行为,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软件系统不是买来就能够使用的,从基础数据的建立开始,逐步推进系统的实施,处理异常情况,都有实际应用的问题,这时都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指导,这样能够缩短实施的周期,少走弯路,以便系统的成功实施。5.做好培训工作要求企业对所有员工进行ERP等先进管理思想的培训,使所有员工都能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新理论,进而转化为生产力。针对不同系统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组织培训是极其必要的。由于培训不足导致系统实施项目受阻、项目拖期、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经验教训比比皆是。培训要贯穿整个系统实施过程,每实施1步都要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同时要解决在实施过程中的“夹生饭”的问题,因为随着系统的实施,对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业务提出的新问题,都要通过培训来解决。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上课培训,开会讨论、分发学习资料组织阅读、带领企业有关人员到用户走访,了解其他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学习,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形式,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灵活进行。同时可以把培训纳入到部门考核当中,对于关键内容组织答卷考试、评分,人事部门记录在案,利用以上手段可以加强培训的效果。6.实施信息化建设要量力而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上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如有困难,也可以从解决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并不是高不可攀、神秘高深的事情,关键是因企制宜,对症下药。总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应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及时走上信息化之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参考文献[1]彭运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7):58-61.[2]刘谦.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进1步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5):14-18.[3]王钊.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3):33-35.[4]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ERP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50-156.

物流信息化研究论文

你要把你用的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讲出来,大家才好告诉你怎样解决啊

现代物流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 它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在现代物流中, 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 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 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 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并就如何加快我国物流产业信息化进程提出自己的建议。1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 1 互联网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 大大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 尽管物流管理同样具有一般企业管理的共性, 它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物流管理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因此, 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盲区和难点, 运作不好, 将导致企业物流效率乃至整个企业运作效率的低下。互联网技术则恰好为物流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在网络环境下, 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使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力, 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 为产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值。 1. 2 网络技术促使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 互联网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大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有关的物流商品信息。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定货, 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同时, 有些商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 如音乐、电影、游戏、图片、电子图书、计算机软件、教学节目和以标准的电子信息形式存放的商品等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 1. 3 物流信息系统极大地方便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由于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很容易得到富有价值的商业资讯和情报, 比如客户的定购数量、购买习惯、商品的需求变化特征等等, 这些资料对企业制定营运管理政策、商品开发和销售具有重要的价值。2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影响下, 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2. 1 全球化——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 当前的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风行, 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 往往将许多商品的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品组装、标志、包装和发运销售, 分别安排在国内外许多不同的地方进行, 并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交叉结合,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越来越成为当前和今后国际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 并成为物流业发展和竞争的焦点。这种全球化战略的趋势, 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 而物流企业则集中精力从事物流服务工作, 因此物流企业的业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都比原来有了更高的要求。 2. 2 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在电子商务时代, 要提供最佳的服务, 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在大型的配送公司里, 一般都建立了ECR 和J IT 系统, 通过对客户消费的科学系统分析就可做到在保证商品最低库存的情况之下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高仓库商品的周转次数。一般情况下仓库商品的周转次数每年 20 次左右, 若利用客户信息反馈这种有效手段, 周转次数就可增加到24 次左右。配送不仅实现了内部的信息网络化, 而且增加了配送货物的跟踪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降低了成本。 2. 3 多功能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在电子商务时代, 现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 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 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即, 就是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综合运作, 使物流达到最优化, 为客户提供超过客户本身期望的增值服务。3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3. 1 转变观念, 制定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纲要和规划 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带给整个物流行业的巨大机遇, 要做出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 要千方百计的把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激发起来, 这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快速稳健的发展, 国家有必要做出远景规划。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步伐, 从整体上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3. 2 突出重点, 推动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目前, 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首先是要统一标准, 政府应当积极倡导并尽快制定各行各业, 尤其是制造、批发、零售等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标准。其次是加快一些急需标准, 如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的研究制定, 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最后是加强物流信息标准的宣贯, 规范物流作业规程, 引导和组织好企业将流程进行数字化转换, 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扫清基础障碍。 3. 3 立足现实,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 ternet 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可以为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提供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 实现信息的共享, 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劳动, 节约社会资源, 又可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 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同时, 通过物流共享信息, 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3. 4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物流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应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开发, 因此, 国家要加大对物流技术、特别是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物流技术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管理和运营手段, 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将现代物流系统技术方面需要重点研发的项目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并作为鼓励及优先的研究的方向; 组织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全力发展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物流创新成果; 设立专项资金重点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信息化建设。 3. 5 重点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 物流企业必须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可借鉴国外的经验, 在物流行业中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学习、钻研物流的有关知识。此外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 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物流方面的培训班, 培养物流人才。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尽快制定统一的物流专业的评估标准, 规定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 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3. 6 实行强强联合, 增加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能力低, 在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国内有条件的中小型物流企业, 可以利用拥有国内网络及设施、人力资源成本低等优势, 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也可以相互收购、兼并, 进行战略性重组和改造, 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公司, 向综合物流发展。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要能正确把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下决心加大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 ] 靳 伟. 最新物流讲座[M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2 ] 吴 刚, 施 利. 经济增长的引擎—— 信息化[M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 3 ] 陈方建. 应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步伐[J ].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 (8) : 37~ 38. [ 4 ] 张 详. 电了商务与现代物流[M ]. 北京: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5 ] 赵 波. 信息技术与物流业[J ]. 中国商贸, 2000, (8) : 34. [6 ] 赵同庆.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J ]. 江苏商论, 2003, (5) : 19221

刚好前段时间去参加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培训中心的“IE亮剑”论坛活动,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大致是: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较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物流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起来,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物流成本较高。 我国物流业的改进思路:提高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和重要产业;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并建立企业联盟;建立统管物流业的政府机构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的运作;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运作效率;在高等院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抓紧培养熟悉现代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利用外资,重点引进跨国物流公司,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尽快建立信用制度,开展商业诚信服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