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三国演义学术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

三国演义学术论文1500字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题记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品读《三国演义》时的兴奋与激动,以至现在对《三国演义》还有一种念念不忘之情,最后一次品味后的领悟与感受还记忆犹新……奸绝——曹操第一次读完《三国演义》后,印象最深的便是曹操。再读完后,便毫不犹豫地把曹操定位于反动派角色这一范围内,尤其在看到他怒杀亲戚一家时,更是厌恶到极点。但后来自己细细品味时,方才明白其中内涵。 如果站在曹操的立场上想想,在那样情况下,听到要杀什么的时候,心中想到的一定是杀自己。这样的话,失手杀自己亲戚一家也情有可原,假如是我的话自然如此。其实,我在这里也很佩服曹操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一点值得肯定。 想通这一点,后面曹操所做的事便值得理解。作者罗贯中曾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也是我对曹操的评价。所谓“奸雄”就是曹操性格最全面的概括,他有奸诈的一面,但又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因为他还有谋取霸业、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有时,他却很狭隘,甚至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有时却具有宽容的态度,当刘备、关羽屈居于他之下时,他都曾以礼相待。这样看似矛盾的言行,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典型人物。 智绝——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后,伴随着的便是诸葛孔明的出山。他的出山,意味着三分天下的局面拉开了序幕;他的去世,则意味着三国局面的瓦解。 诸葛亮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因此,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也深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却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 其实,我认为诸葛亮并不是“智绝”,而应该是“恋绝”。纵观诸葛亮一生,诸葛亮对刘备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隆中决策,拉开三分天下的序幕;舌战群儒,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三气周瑜,稳定荆州根据地;刘备伐吴,白帝托孤于孔明。诸葛亮忠心耿耿,为蜀南征北伐,七擒孟获,大出祁山以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进一步充实了他的智慧形象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人格。 还记得当自己看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时,自己哭了很久,对诸葛亮既感到可怜,又感到可悲。还记得诸葛孔明病逝前的那段话:“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不禁让我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神而思,或许作者取名《三国演义》是有一定涵义在内的。仔细想想,又觉得实在意味深长。“义”字谐音“绎”,即“演绎”。或许作者这样写便是为了“演绎”出一个道理,那便是——“义”。而这种“义”就是一种源于社会下层的团结互助、肝胆相照的高贵品质,温润的兄弟之谊和手足之情。“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作者反复强调着这句话的思想,实在令人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我至今还未理解这句话,但我知道,我会继续探究下去的。

还需要吗,需要的话可以联系

三国演义论文学术网

1.讲述历史,虽然只有七分实,但是别忘了,那些自称为正史的书并不一定是史实,加入了一些统治着自己的观念,甚至歪曲了历史。2.启迪人们的思想,教人忠,义和做人。读书必先明版本,这是学术研究的常识。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一部作品,弄清其版本源流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对于研究者整体而言,如果缺乏正确的版本知识,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就会受到局限。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人常常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来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分析罗贯中的思想;其实,这只是一种顺口的、省事的说法,虽然方便,却并不准确。首先,此说的基础是毛本《三国》开头的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明代的各种版本却根本没有这句话,不能随意用它来表述罗贯中的创作意图。其次,在罗贯中的心目中,“分”与“合”并不具有同等地位。尽管作品表现了东汉末年由“合”到“分”的过程,但这只是全书的发端,是对既定的客观史实的叙述;这种“分”并不反映作者的愿望,恰恰相反,作者对这一段“分”的历史是痛心疾首的。作者倾注笔墨重点描写的,倒是由“分”到“合”的艰难进程,是各路英雄豪杰为重新统一而艰苦奋斗的丰功伟绩。由此可见,如果要全面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就必须了解不同版本的区别;要从总体上提高研究的水平,就必须打好版本研究这个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对《三国演义》版本的研究是比较粗浅的。一些学者虽然知道《演义》的重要版本除了清代康熙年间以来流行的毛纶、毛宗岗评改本(简称“毛本”)之外,尚有明代的嘉靖元年(1522)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本”)等多种版本,但基本上都接受了郑振铎先生在其名作《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中的论断:“这许多刊本必定是都出于一个来源,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的。”①由此形成这样几点普遍的误解:(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作;(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3)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本和毛本。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各种文学史、小说史论述《三国演义》时,一般都主要针对毛本,附带提及嘉靖本,而对《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等其他明代刊本几乎不屑一提。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三国演义》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开始重视对嘉靖本的研究;不过,对《三国》版本源流的基本认识,仍大致与以前相同。因此,尽管这一时期初步打开了研究的局面,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八十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87年1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举行《三国演义》版本讨论会以后,有关专家对《三国》版本的源流演变的认识大大深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新观点:(1)《三国演义》的各种明代刊本并非“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诸本《三国志传》是自成体系的;(2)从版本演变的角度来看,诸本《三国志传》的祖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作,甚至有可能就是罗氏原作(当然,不同的志传本的刻印者可能都有所改动),而嘉靖本则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同时又颇有错讹脱漏的版本;(3)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可以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三国志传》系统,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三是毛本《三国志演义》系统②。按照这些观点,既然嘉靖本并非“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更不是“罗贯中原作”,那么,根据它和其中的小字注来考证《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便是靠不住的。这些见解,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冲击了旧的思维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三国》研究的发展,并在某些问题上有所突破。不过,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三国》版本的研究仍然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的。对于诸本《三国志传》,人们至今研究得不多;对于《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志传》两大版本系统内各本的递嬗关系,以及两大系统之间的互相吸收,人们已有的掌握还相当粗略;对于不同版本中一些内容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如一些版本中关于关索和花关索的情节,究竟是罗贯中原作就有的,还是在传抄刊刻中增加的,有关专家的看法就大相径庭。这些问题若不解决,直接影响到对《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和罗贯中原作面貌这两大问题的研究;而这两大问题的研究,又直接关系到对一系列问题的定位。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化对版本的研究,以版本研究的突破来促进整个研究的突破。二、必须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从宏观上看,《三国演义》研究在新世纪里要想取得新的进展,新的突破,就必须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这里只想提出三点。1.在大文化的广阔背景下深入开拓。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人们对《三国演义》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观照,文学的研究日益拓展到文化的研究。这既是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研究热”在《三国演义》研究中的反映,又是《三国演义》研究自身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必然要求。一部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象《三国演义》这样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巨著,更是如此。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以其对小说体裁的历史性开拓、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宏大严密的总体结构、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同时,《三国演义》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积淀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因此,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既可以从纯文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例如:对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何满子先生超越纯文学的分析,从群众的历史感情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三国演义》确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第一部成功之作……但是,它之所以拥有这样深广的影响,却不能完全系之于小说自身的艺术能力,不能把三国故事如此广传,书中人物如此深入人心的功劳,一古脑儿记在罗贯中、毛宗岗的账上。”这里更重要的因素,是南朝以来要求理解历史的人民对于三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的特别关注之情,还要加上各种文艺形式帮助传播之力③。这样的认识,比之仅仅从《演义》自身的艺术成就来找原因,显然更为全面和深刻。又如: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对《三国演义》的文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一些学者从人才学、谋略学、管理学、领导艺术等角度观照《三国演义》,出版了多部“应用研究”的著作,就是把《三国演义》当作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当作人生的启示录来进行研究。这完全是可以的。当然,这种“应用研究”不是《三国》研究的主体,更不是《三国》研究的全部。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更应在大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对《三国演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这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演义》的文学特征和成就继续进行精深的探讨;二是将《演义》置于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三是全面总结《演义》对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广泛影响。这样,《三国演义》研究的天地将是无限宽广的2.积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学术研究的历史证明,研究方法的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问题不只是一般的工具问题,还有一个哲学上的方法论层次和认识论深度问题。古代小说研究的每一次历史性进步,都与研究方法的变革有关。二十一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发展的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对于诸葛亮形象,许多学者都作过精彩的论述,丘振声先生的论文《万古云霄一羽毛》、陈翔华先生的专著《诸葛亮形象史研究》④便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代表;而黄钧先生则独辟蹊径,从母题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指出诸葛亮作为一个悲剧英雄形象,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精神,欲与天公试比高而终遭失败的悲剧结局,其实是我国的包括神话、传说、小说在内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永恒的母题。诸葛亮从历史人物到艺术形象的演进过程,必然受到远古神话中悲剧英雄,特别是夸父所留下的“种族记忆”的影响和制约。“夸父、诸葛等英雄与自然、天命所开展的这一场极其庄严壮烈的竞赛,只能以薪尽火传的方式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⑤这样的论述,颇能给人新的启示。在新的世纪里,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新的文艺理论、新的研究方法将不断涌现。我们应当以开放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认真鉴别,选择吸收,推动《三国演义》研究的继续深入。3.勇于提出新的见解。学术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永远需要突破陈说、提出新见的勇气。二十一年来,许多研究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独立思考,或对陈说提出质疑,或对前人的观点予以发展,或提出新的观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例如:八十年代初,有学者根据欧洲叙事文学理论中“从类型化典型到性格化典型”的人物塑造规律,提出了“《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的光辉范本”的观点⑥,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对此,一些学者予以驳议,认为“类型化典型”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刘上生先生则进一步提出新的范畴,认为《三国》人物是特征化的艺术形象以至典型,代表了特征化艺术的高峰⑦。这就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当更好地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取无愧于时代的新的成就。三、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研究史的研究二十一年来,《三国演义》研究中思想深刻、观点新颖、具有独到见解的优秀论著固然不少,而题目陈旧、内容浮泛、缺乏新意的平平之作也相当多。一些文章,一望而知是“炒冷饭”的货色,作者既无卓异的见解,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他人的启示意义。类似情况,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中也普遍存在。平庸之作之所以频频出现,原因当然很复杂:有的是由于思想水平不高,有的是由于学术功力不足,有的是由于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或为了评职称而临时拼凑,或为了取得某次学术会议的入场券而草草应付,或对论题浅尝辄止率尔为文);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了解。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只有充分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才谈得上发展和创新;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前人看得更远。因此,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应该首先把握其研究史,了解别人已经研究了多少,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些什么观点,存在哪些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选取适当的研究角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治学之道。如果对一个课题的研究史很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仅凭一时的“读书有感”去闭门造车,往往会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尴尬境地。如果对研究史缺乏了解,在论题的选取上就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常常是什么“热”就研究什么,什么容易着手就抓住什么,极易形成“炒冷饭”的毛病。当然,这并不是说别人研究过的课题便不能再研究,只要在材料、观点、方法诸方面能够出新,老题目照样可以写出好文章。不过,在思想、艺术功底不足的情况下,论题的重复极易导致内容的重复。反之,一些很有研究价值的论题,由于研究者不了解研究史,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例如,对于《三国演义》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诗赋谣谚的作用,数十年来仅有寥寥几篇专题论文;对于《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不少论著只是顺带涉及,而专门研究的论文却仅有一两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如果对研究史缺乏了解,在观点的提炼上往往会有较大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起点可能偏低,二是思路可能偏窄,三是见解易与他人雷同。例如,对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五十年代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一些人简单化地斥之为“封建正统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重新讨论,许多学者已经指出: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嘲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而是由于刘备集团一开始就提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家的一统天下而不懈努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追慕;而这个集团的领袖刘备的“仁”、诸葛亮的“智”、关羽等人的“义”,也都符合广大民众的道德观。罗贯中之所以“贬曹”,是因为曹操作为“奸雄”的典型,常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而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业和非凡胆略,则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未随意贬低。由此可见,“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评判和选择。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三国》研究界的普遍认同。如果今天的某位研究者仍然用“封建正统思想”来解释《三国演义》的“尊刘贬曹”倾向,那最多不过是重复五十年代早已有之的看法,根本谈不上是什么“新观点”了。常常看到一些研究者,费了很大力气写成一篇文章,自以为颇有见解,其实却是在重复别人早已论述过的观点,原因就在于不了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聪明 狡猾 善于分析 赤壁之战反映了他的能言,冷静,祁山之战表明了他的机智,执着,忠心.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三、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四、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与他同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虽然,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不仅自谦,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说明愿得别人诲教之诚心。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 六、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一、志存高远自比管乐

一个人如果想有所成就,那么首先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即理想。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中原豪强并起,诸侯割据。他经常和当时的青年才俊,如博陵的崔州平、颖州的徐庶、石广元、汝南的孟公威等,交往甚密,畅谈古今,研究学问,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一次他们谈到军阀割据,董卓作乱时,诸葛亮曾尖锐地指出:像董卓、袁绍这些人和颠覆秦国的赵高、篡权窃位的王莽是一丘之貉,不消除这些家伙、国家就不得安宁。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表达了它改变国家割据混战局面的政治抱负。正是以这种理想为动力,才使诸葛亮成长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精炼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在品德操守方面追求的最高境界。刘备未见其人,而先观其行,不免感慨:“此行不枉然”,而亮从出世至死,一生不慕虚荣,不求富贵,安贫乐道,朴素严谨,克己奉公,知恩必报,忠贞不二,鞠躬尽瘁,严于律己。这些高贵的品格着实令人佩服。

三、善于言辞谈吐潇洒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诸葛亮为联吴抗曹,游说孙吴,首先与孙权麾下张昭、顾雍等一般文武二十几人进行了唇枪舌剑的交锋。诸葛亮以其出众的睿智,无与伦比的外交辞令,驳得众人无言以对,这就是人人皆知的诸葛亮舌战群儒。

罗贯中给我们塑造的这个智慧的化身真够有雄才大略的,样样出众,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确值得我们赞颂。

四、严于律己克勤克俭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中蜀国与魏国在街亭作战,诸葛亮派马谡为先锋,不料,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的作战布署,致使蜀军大败,诸葛亮不惜把马谡斩首,也要明军纪。

诸葛亮的严于律己,充分体现其品德的高尚,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布署,自作主张舍水上山孤守,结果被魏将张郃打败。马谡当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是从用人角度看,身为主帅的诸葛亮用人不当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军事上,他自律如此,在政事上,他不因身为“相父”而个性张扬,辅政约己爱民,处处自律,堪称表率。在生活上,他克勤克俭“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五、人才凋零后继乏人

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可惜智者千虑,总有一失,虽然诸葛亮在三国后期一心专著于恢复汉室、统一中原,但常年发动战事,导致国库空虚,人才凋零。而最大的过失便是忽略了后备干部的教育。

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据记载都是有天赋之人,其才智虽不及其父,在当时也算是鹤立鸡群。可惜诸葛亮一心灭魏,专著于朝政,而忽视了子女的教育,白白浪费了一块璞玉。虽然后来诸葛瞻、诸葛尚都领兵抗敌,但其谋略却远逊于魏军的邓艾和钟会之辈,被打的落花流水。而除了姜维之外,便乏善可陈,他事必躬亲,后辈却失去了培养和锻炼的最佳时期,致使酿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

六、愚忠迂腐壮志难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造成这个悲剧的关键是诸葛亮一直太迂腐,没有自立之心,赢得了历史美名却让自己遗憾终生。

刘备死后,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礼遇还历历在目,孔子先师的教诲还萦绕心中,这让诸葛亮怎样也狠不下心来将“扶不起”的阿斗废掉而自立为王。尤其是刘备死前还叮嘱他可以取代阿斗,面对先王的大仁大义,诸葛亮更是没有了篡位之心。可以说刘备这一招用得很绝,他就抓住了诸葛亮的命门,将他收于鼓掌之间。刘备的驾驭之术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难怪诸葛亮对他死忠。足见“良禽择木而栖、择其善者而从”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诸葛亮艺术成就

《前出师表》,是中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一篇表。当时为建兴五年(227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表文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

《后出师表》,是蜀建兴六年(228年)十一月诸葛亮二次伐魏前给蜀后主上的表章,为了与建兴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区别,后人题曰《后出师表》,此表始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习氏谓“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于是,自清代始,出现了关于此表真伪问题的争辩,至今莫诀。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除上述作品外,诸葛亮还有《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等著作。诸葛亮的著作编成《诸葛亮集》,又名《诸葛氏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论曹操的功过得失内容还是要自己写的你再想想有什么好的命题

三国演义学位论文

写自己喜欢的例如自己喜欢的电影、小说诗集等有关文学语言类的探讨,提出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拙著《明代民歌研究》第十二章《明代民歌文献辑要》,开头是这样表述的:

除了冯梦龙的《山歌》《挂枝儿》(《夹竹桃》是拟民歌作品)外,集中收录民歌作品的专门的集子,在明代少有见到。明代民歌更多地是以“寄生”于各种戏曲选集的形式,被无意识地保存下来。所谓“寄生”,是指在戏曲选集刻本中,刊刻者将版面分成上、下两栏或上、中、下三栏,其中一栏(多是中栏或上栏)辑录时调小曲或其他体裁的作品如灯谜、歇后语等,用作人们案头阅读时的消遣,众多的民歌,即因此而流传下来。

《明代民歌研究》是我的博士论文,出版于2005年,写作则始于2002年甚至更早。今年,我指导研究生做明清小说与时调小曲研究的学位论文,有一篇送交的论文初稿,其中也提到了“寄生”一词。小说中羼杂诗词曲(散曲)一类韵语,本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惯常做法,对其历史的溯源、现象的描述、内容的整理、功能的归纳等等研究可谓多矣。我是希望学生能在诗词曲之外,额外关注时调小曲即民歌继诗词曲之后以自然而然的状态进入小说,与小说由浅表层次的接触直至全面深度融合这一情形,并试图从这一情形中寻找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换言之,论文是在互动关系、文学嬗变与文化意义的爬梳上用力,而非简单地介绍分析明清小说中民歌的内容。学生在行文中借鉴了近年来其他学者著作中“寄生词曲”的概念。我示其多年前的旧作,就“寄生”一词说了几点看法,并且由“寄生”延伸说到了“共生”。

何谓“寄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养分,维持生活”。明代万历年间刻印的《大明春》《乐府玉树英》一类戏曲选集,收录的主体是各种戏曲,刊刻者选择以另栏附录的形式,汇集当时流行的《挂枝儿》《劈破玉》等民歌,主要还是用作读者阅读过程中的消遣,除了这些民歌,书前、书中还会配以若干图画,其用意亦大致如此。此类民歌,与整本戏曲选集在内容上并无直接的关系,民歌只是借戏曲选集得以流传,也即词典所说的“维持生活”(生命)。这种“寄生”,是一种单向的形式上的相对消极的依附。

明清小说中诗词曲的“寄生”情况则较为复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一首《临江仙》,放在《三国演义》的开头,与小说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没有它,整部小说的叙事仍然成立,因此两者是一种松散的关系。同样的例子还见于其他小说,如《西游记》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的开头是这样的:

诗曰:大有唐王降敕封,钦差玄奘问禅宗。坚心磨琢寻龙穴,着意修持上鹫峰。边界远游多少国,云山前度万千重。自今别驾投西去,秉教迦持悟大空。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本寺住持上房长老,带领众僧有五百馀人,两边罗列,接至里面,相见献茶。茶罢进斋,斋后不觉天晚,正是那:

影动星河近,月明无点尘。雁声鸣远汉,砧韵响西邻。归鸟栖枯树,禅僧讲梵音。蒲团一榻上,坐到夜将分。

……早又是竹敲残月落,鸡唱晓云生。那众僧起来,收拾茶水早斋。玄奘遂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礼拜,道:“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今愿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留传东土。”祝罢,回方丈进斋。斋毕,那二从者整顿了鞍马,促趱行程。三藏出了山门,辞别众僧。众僧不忍分别,直送有十里之遥,噙泪而返,三藏遂直西前进。正是那季秋天气。但见:

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路途烟雨故人稀,黄菊丽,山骨细,水寒荷破人憔悴。白红蓼霜天雪,落霞孤鹜长空坠。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嘹嘹呖呖声宵碎。

小说中“大有唐王降敕封”“影动星河近”“数村木落芦花碎”云云,与“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用相差无几,或是作者为了炫才,或是为了传播的需要,便于当时熟悉传统韵文的普通读者能够更快更容易地接受小说这一文体,也即诗词曲在小说与读者之间,实际上可以起到过渡性的阅读桥梁的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此类人为嵌入的诗词曲与小说的关联度较弱,是一种松耦合的关系。往细了说,《大明春》等戏曲选集中的民歌与文献主体之间,是形式上的“寄生”,小说中“有诗为证”“词曰”“赞曰”式的韵文,是内容上的“寄生”,两种“寄生”的共同点,是“松散”。“松散”是小说中“寄生”韵文的早期也是最主要的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裁去这些韵文,小说的情节推进、人物塑造、故事架构与主题表达均不受影响。于小说而言,这些韵文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向的依附的关系,是一种被动的可有可无的存在。

至《红楼梦》,诗词曲“寄生”的情形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书中各式人物所作的诗词,虽多出自作者之手,却各具特色,无不契合不同人物身份,此时小说中的诗词,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寄生”,而是与小说深度融合,成为小说文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林黛玉所唱《葬花吟》,通识以为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这种软款哀怨、直抒性灵的做派,天然地非孤标傲世的潇湘妃子莫属。此时此处的诗词曲,已经与小说完美地融为一体了。我以“共生”一词来形容此种关系。与“寄生”的最大不同,在于“共生”是双向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也正因如此,有关《红楼梦》中诗词曲的研究,才能成为一个专题,其成果才能蔚为大观。

同样地,小说中的时调小曲即民歌也存在这种现象。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之《时尚小令》云: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入心腑。其谱不如从何来,真可骇叹。刘永济《词论》云,文学之事,言派别不若言风会。有明一代,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在小说创作中引入民歌,其时间节点亦与《野获编》的记载基本同步,此即“风会”使然。如早期《三国演义》中的韵文,是诗词唱主角,在随后的“三言”“二拍”中,开始逐渐出现沈氏所说《银纽丝》《挂枝儿》《打枣竿》等的身影,但那仍是一种“寄生”式的存在,是小说叙事的辅助手段,是锦上添花式的点缀——因为有了它们,结合《野获编》等关于时尚小令如何流行的记载,人们能够轻易地认同小说描写的现场感与真实性。

与“三言”“二拍”的短篇散制、重点仍在迎合一般民众口味、主要演绎市井故事不同,问世更早的《金瓶梅词话》属于真正意义上有美学意涵和启蒙色彩的文人长篇创作,作者对诗词曲包括时调小曲的规模化应用,有着相当清醒的指向,小说所着力营造的现场感与真实性,即借助小说中人物所唱的鲜活的《山坡羊》《十段锦》《锁南枝》《罗江怨》与《闹五更》,得到了明显的强化。尤其是郁六姐夜间所唱套曲《闹五更》,对于后来者联系“嘉隆间乃兴《闹五更》”云云的记载,推定小说的作者与成书年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问世于清雍正年间的章回小说《姑妄言》,所写乃明万历至清初百馀年间发生在南京的世情故事,其一回“总评”云:此一部书内,忠臣孝子、友兄恭弟、义夫节妇、烈女贞姑、义士仁人、英雄豪杰、清官廉吏、文人墨士、商贾匠役、富翁显宦、剑侠术士、黄冠缁流、仙狐厉鬼、苗蛮獠猡、回回巫人、寡妇孤儿、谄父恶兄、逆子孝弟、良朋损友、帮闲梨园、赌贼闲汉,至于淫僧异道、比丘尼、马泊六、坏媒人、滥 *** 、娈童 *** 、污官脏吏、凶徒暴客、淫婢恶奴、佣人乞丐、逆珰巨寇,不可屈指。世间所有之人,所有之事,无一不备。由是可知,此书所写历时既久,场面也大,人物复杂,堪称“全景”。而此一时间如前所说,正是明人辑《挂枝儿》《山歌》与清人辑《万花小曲》《丝弦小曲》所收民歌最为繁盛的段落。《姑妄言》是如何通过民歌凸显这个时代背景的?请看第五回《谄协小人承衣钵为衣食计 膏粱公子仗富势觅富贵交》的描写:

那日,他走到丹芍二人处坐下。丹姨道:“今日姐姐满脸喜气,有什么好事,携带妹子也好。”腊姨笑道:“明日是妹妹华诞,我备了几色薄礼,明午请你到我那里去祝寿。有一个礼单在这里,你请看。”袖中取出一个红单来,笑嘻嘻的递过。丹姨忙接着一看,原来是一只《挂枝儿》,上写道:

贤妹妹我是来与你上寿,礼匪薄全望你一并都收。有一匹卷心绸,还有两匹核桃核绉。青棍子鱼一双,眼大蒸卷儿裂破了头。送进了你的门儿也,外边厢还倒提着一瓶酒。

另第十回《狂且乘狂兴忆高官 美妓具美心讥俗客》云:

邬合被他们带着,只得说道:“晚生不会大套,只知道几句小曲。”宦萼道:“管他小呀大的,是个曲儿就罢了。”邬合要奉承他众位,说道:“晚生唱个《劈破玉》带‘三掉湾儿’罢。”以箸代拍,就唱起来,道:

青山在绿水在我那冤家不在,风常来雨常来你的书信儿不来,灾不害病不害我的相思常害。春去愁不去,花开闷不开。小小的鱼儿粉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头动尾巴摆,头动尾巴摆,小小的金钩挂着你腮。小乖乖,你清水不去浑水里来。纱窗外月影儿白。小乖乖,你换睡鞋,哎哟,你手拿睡鞋把相思相思害。相思病,实难捱,倒在牙床起不来。翻来覆去流清泪,好伤怀。眼珠泪珠儿汪汪也,冤家,滴湿滴湿了胸前的奶。

前一例中,竟以“挂枝儿”曲的形式,罗列了诸种寿礼的名称;后一例中,《劈破玉》“青山在绿水在”云云,又见于冯梦龙辑《挂枝儿》,《三掉湾儿》“小小的鱼儿粉红腮”云云,在清末民初扬州鸿文堂所刻小曲本《新刻八段景》中,仍可见到(第十八回人物所唱《三调弯儿》中“一根竹子节节高,送与冤家做管箫”,亦见于《新刻八段景》)。联系《万历野获编》等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小说作者在时调小曲使用上的匠心——无论是日常礼单的《挂枝儿》,还是随口“唱个《劈破玉》”,都验证了其时确实有着“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喜习、人人喜听这些民歌的爱好,依着这些民歌的参与,小说写实、 *** 的功能,也得到了事实上的加强。与《姑妄言》创作时间相近、同样标称描摹明季各色人等生活场景的小说,尚有短篇《醉春风》《别有香》等,其中同样有数量不少的《劈破玉》《挂枝儿》等标志性的明代民歌。和《姑妄言》一样,这些民歌与小说的内容契合度较高,二者的关系,已经较《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等又进了一步。

考诸实际,明清、近代民歌之“民”,其主体是城市居民,因此在被韩南称为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的晚清作品《风月梦》中,时调小曲即民歌的功用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果说《姑妄言》中的民歌还未能完全脱却“寄生”的痕迹,那么到了《风月梦》,民歌与小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共生”。与《红楼梦》中诗词各具人物个性因而构成小说整体的情形稍有不同,晚清小说《风月梦》中的时调小曲即民歌,成为小说中所有韵文的主角,整部小说中,以往习见的诗词曲在小说史上第一次退居次要地位,民歌成为主打,数量多,质量高,它是以整体而非个体的阵势,与小说文本结成亲密无间的共同体,甚至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这些民歌,《风月梦》的地域色彩与时代风貌,即无从体现。谓予不信,请看书中第七回《吃花酒猜拳行令 打茶围寻事生风》的一段描写:

话说贾铭们正在桂林房内闲谈,只听得房外笑语、脚步声响,门帘启处,步进一个男妆女妓。众人见是月香,忙道:“请坐,请坐。”月香请叫过众人,又与桂林、双林、文兰彼此问名招呼,就在陆书旁边坐下。房里老妈赶忙献茶、装烟。……桂林唱了一个《软平调》,其词曰:画梁对对翻新燕,桃红似火,柳绿如烟。对菱花,不觉瘦损如花面。盼归期,雁杳鱼沉书不见。满怀春恨,愁锁眉尖。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桂林唱毕,众人喝彩。吴珍道:“这些台面小曲,我们都听厌了,回来那个再唱,罚他一大杯酒。”众人道:“有理。”

轮到贾铭说令,贾铭道:“圣手书生,威而不猛,笔尖儿横扫五千人。”大众赞好。凤林喊人递过琵琶,将弦和准,唱了一个《叠落》,其词曰:我为你把相思害,我为你把相思害。哎哟我为你懒傍妆台,伤怀,我为你梦魂常绕巫山、巫山外。我为你愁添眉黛,我为你愁添眉黛。哎哟我为你瘦损形骸,悲哀我为你何时了却相思、相思债。

凤林唱毕,众人喝彩。有人将琵琶取过。吴珍道:“凤相公可算善灌米汤了,不晓得将为那个害的相思,今日在我们贾大哥跟前卖虚情。”凤林道:“吴大爷,你不必在这里瞎挑眼,有句话我若告诉桂姐姐,只怕同你就不得好开交了。”贾铭道:“不必说这些敲弓击弦的话了,袁兄弟快些说令。”袁猷道:“花和尚先修其身,不礼梁王忏。”众人赞好。双林唱了一个《满江红》,其词曰:

俏人儿,我爱你风流俊俏,丰雅是天生。我爱你人品好,作事聪明,说话又温存。我爱你非是假,千真万真,夙世良缘分。易求无价宝,真个少,难觅有情人,何日将心趁。我有句衷肠话,欲言我又忍,不知你肯不肯。欲言我又忍,不知你肯不肯?

双林唱毕,众人喝彩。吴珍道:“双林相公你不必烦,我们袁兄弟肯而又肯,包你今日趁心就是了。”

《风月梦》又名《名妓争风全传》《扬州风月记》《风月记》,从书名即可看出描摹的是晚清扬州士子与青楼女子交往的情景。以上《软平调》《满江红》之类,在清代笔记《扬州画舫录》及曲集《晓风残月》中,都有确切记载,如《扬州画舫录》卷十四《冈东录》云其时扬州有唱小调的风气:

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最先有《银钮丝》《四大景》《倒扳桨》《剪靛花》《吉祥草》《倒花篮》诸调,以《劈破玉》为最佳。有于苏州虎丘唱是调者,苏人奇之,听者数百人,明日来听者益多。唱者改唱大曲,群一噱而散。又有黎殿臣者,善为新声,至今效之,谓之“黎调”,亦名《跌落金钱》。二十年前尚哀泣之声,谓之《到春来》,又谓之《木兰花》,后以下河土腔唱《剪靛花》,谓之“网调”。近来群尚《满江红》《湘江浪》,皆本调也。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于小曲中加引子、尾声,如《王大娘》《乡里亲家母》诸曲,又有以传奇中《牡丹亭》《占花魁》之类谱为小曲者,皆土音之善者也。

毫不夸张地说,张口即来的“我为你把相思害”“俏人儿,我爱你风流俊俏”,就是彼时扬州市面上贾铭、桂林、月香这些特定人群日常生活的“标配”,同时也很好地验证了李斗所记的唱曲世风。设想一下,假如缺失了这些活色生香的时调小曲,韩南有关《风月梦》是“城市小说”的定义,是不是就要落空了?答案是肯定的。“寄生”与“共生”根本性的不同,恰恰就体现在此处。

综而言之,诗词曲到《红楼梦》,民歌到《风月梦》,明清小说中的韵文,实现了由“寄生”到“共生”的“转型”。而由诗词曲到民歌,由“寄生”到“共生”,既是小说与韵文这两种文体各自发展又相互融合的结果,也是民歌从逐渐贴近到广泛介入民众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的结果,更是小说这一“百科全书”式文体发展日臻成熟的显著标志。

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废都》,除了为引人注目而设计的一行行“□□”外,还充斥着相当数量的各种“段子”。这些摹写当下社会实景的“段子”,也可视作是诗、词、曲、民歌之后,与小说“共生”的又一个时新品种。从这个角度看,贾平凹的确算是一个有着清晰的文体意识的小说高手。

(作者单位:江苏邮电报社,南京师范大学 *** 硕士研究生导师)

罗贯中,陈寿

历史论文800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读三国演义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三国演义心得800字1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中国历有一段三家分汉的 故事 ,这段故事不后各朝各代的文人都知道,就连现在的人们也不忘那分汉壮观的场面——这就是“三国”。

说起《三国演义》,大家便会想起胸怀大志,仁义之至的刘皇叔——刘备;想起智谋超群,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先生——诸葛亮;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的关云长——关羽;还会想到武艺高强、正气凛然的张飞……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胜。无论是“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还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无不叫读者拍手叫好。

其中,在读到“诸葛亮三气周公瑾”时,我再一次佩服诸葛孔明的计谋,而为周公瑾虽然才智出众,但因心胸狭窄而气绝身亡感到惋惜。这是告诫我们做人不能心胸狭窄,更不能瞧不起别人,如果想方设法去陷害别人,自己终会尝到苦果的。

三个国家的君主——刘备、孙权、曹操,为了争夺霸王,个个互不相让,经常出兵攻打别的国家,各国都伤亡惨重。关羽英雄无比,曾与刘备张飞三人战吕布;张飞虽性暴如火,但武艺惊人,曾一人在葭萌关大胜马超。

赵云跟随刘备,不让刘备受伤,曾独自伤五十员曹将,单骑救阿斗;张辽伤敌无数,曾和李典、乐进杀吴兵几十万人;陆逊武艺不佳,可身怀妙计,曾助吴兵,击退刘备七十万大军。

其次,里面的情节更为精彩。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并一起报效国家,斩黄巾首立功。后来,董卓夺取王位,他们三人战吕布。过了几十年,魏、蜀、吴成立,各国君登基。又经过征伐,司马昭、司马炎二人统一华夏,自立晋国,结束了多年的三国之争,使之成为历史。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我仿佛就在三国时代,我为其中的英雄豪杰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学习英雄们的英勇,继承他们的精神,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读三国演义心得800字2

三国演义大家并不陌生吧,他可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啊。而每个人心中都有经典,我心中的经典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主要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东汉末年,汉灵帝腐败无能,老百姓们抱怨连连,于是就引起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而三国演义就是讲了黄巾起义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人物,如:知人善任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生性多疑的曹操,沉着冷静的孙权……这些人为我们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悲欢离合、生死较量。

在三国演义里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火烧赤壁了。因为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显得更机智了,黄盖也体现出了他忠诚、勇敢的高尚品质,诸葛亮和周瑜都想到了用火攻曹营,随后周瑜在众大臣前打黄盖,然后黄盖假装向曹操投降,诸葛亮又请法师作了个法,要求后天刮东风,而到了后天,黄盖带来了二十条船放火烧了曹营,这时又刮起了东风,使火势越来越大。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计谋很完美呢?可是我并不觉得这个计划天衣无缝,因为当时曹操再谨慎一点,也许就不会造成这样大的损失了,这太使我感到惋惜了!

我虽然最喜欢的故事是火烧赤壁,但是给我最大感触的是诸葛亮气死周瑜的故事。也许你们不知道,其实周瑜是中了毒箭,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就是不能生气。诸葛亮一共气了周瑜三次,而我在第一次看见周瑜生气时我就觉得不值得了,他明明知道自己不能生气还偏偏和自己过不去,凡事都要看开点,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还不是自己的损失?如果周瑜把一切切都抓得那么紧,到头来还不是在增加自己的负担?在周瑜在死前,大喝一声:“既生瑜,何生亮。”可见周瑜含怨而死,死时只有36岁。我可真替周瑜感到可惜。

这场“游戏”的结局是魏、蜀、吴三国统一了。可是,在我看来,这场游戏并没有最后的赢家,因为他们在尔虞我诈的过程中都有在身体或心灵都有所损失。他们争皇位太像皇宫中的妃子们勾心斗角了,只不过皇宫中的妃子们每天是想着怎么讨皇上的欢心,当上皇后﹔而他们则是想着怎么打败对手,当上皇上。

三国演义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感触了,让我明白了人世间的许多真谛。如果你也要选择一本经典来读的话,你也来看三国演义吧!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感悟成长!

读三国演义心得800字3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直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可以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读三国演义心得800字4

我在这个寒假期里读了《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逐鹿中原,三足鼎立,天下归晋……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 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是忠、勇、义的化身。

诸葛亮:旷世之才,是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多智而近妖”。

赵云:三国中一流的武将,为人刚正耿直。

在《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

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 反思 。

读三国演义心得800字5

三国啊,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时代,是一个盛世,也是一个乱世。是中华民族由盛转衰的时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东汉末年分三国,这是一个需要领袖的时代,也是一个诞生领袖的时代。在董卓废帝时,有多少人的野心重新复活,还有多少自持世家贵族的大夫欣喜若狂,觉得乱世来了,也意味这机遇到来。“这江山,有能者居之。”也催生了战争。

在三国里,我要敬佩的是刘备的坚毅性格。坚毅的性格让刘备每逢绝境都不放弃,是什么支撑这刘备呢?我想也有这那争霸一方的志气吧。还有曹操和孙权,这二人皆有相同之处,就是厚黑。其实在这三人之中,我最敬佩的是曹操。在曹操一生中,能够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大局,在对待异族的态度是无情,不讲什么圣人道理。虽然说曹操做过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但是曹操是一个真性格的人。“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不足二十岁却执掌一方,可以说年少有为,虽然不是自己打的基业,但也是子承父业。只是守成之君而已。

刚看三国时,看到貂蝉一个弱女子让董卓尸首分家是,也没什么了不起,在上高中以后,仔细研究了一下三国历史,却猛然发现貂蝉的舍身为国的勇气是那么的让人敬佩,那么的让人惭愧,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士大夫一个响亮的耳光,巾帼不让须眉,只是伊人已逝,我们只能缅怀,让这一 事迹 永远的流传下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三国。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统一天下,只能不断的内耗,不断的消耗中华民族的底蕴,以至于,在晋连灭三国后,却发生了五胡乱华的悲惨事件,只能躲在南方苟延残喘。幸运的是出现了

冉闵大帝,发出着名的杀胡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凡我汉人,皆可杀胡人”这不得不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三国有太多的着名武将和文臣。武将如吕布,赵云,关羽,张飞,张辽,甘宁,颜良,文丑。典韦,夏候渊等。文臣如诸葛亮,郭嘉,庞统,荀攸,田丰,周瑜,法正,钟繇,贾诩,张昭,鲁肃,陆逊等。三国的人才太多了,导致三国的局面始终不能打破。

三国啊,你让人着迷,却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重回三国。三国时一个盛世,也是一个乱世。

读三国演义心得800字5篇相关 文章 :

★ 2020三国演义读书心得800字5篇

★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

★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读书心得范文5篇

★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2)

★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中800字作文精选5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

★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

★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3篇

★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800字

《三国演义》深刻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五篇

《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大作家罗贯中用他手中的笔,把一个个人写得栩栩如生,描写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深刻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拿起三国,感觉与其他的名著不同,那画面深深吸引了我。翻开它,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三国演义》,没有《红楼梦》的凄婉哀怨,也没有《西游记》的神奇缥缈,这是一首凡人用血肉之躯谱写的历史悲歌。

当我看到一个个早已从书中熟悉的人物活生生地在荧屏上出现,当我看到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残墙断壁,血流成河,就会感到心灵的震撼,那种开天辟地的气势,又岂是我们能想象的。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细致而又生动地描绘了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到三国最终晋统一的历史画卷。其生动地展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

作者的文笔生动而犀利刻画了 “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阴险狡诈的曹操……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使人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是过目不忘,即使抛开了书,它们也充塞天地,深入我心。

三国里的英雄层出不穷,不管哪一位都那么英勇无谓,气贯长虹。

最值得我欣赏的,是曹操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在书中,我还知道了有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样恶贯满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样小心眼的人。还有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的诸葛亮。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完成用兵之计。而且,他还是一个大度惜才的人,曾经七次生擒孟获,而每次都因孟获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而最终投靠了诸葛亮。

有时间的话,来读一读这本书吧,你会从中学到很多很多,除了文学价值外,三国演义更有助我们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更加让我认识什么叫做肝胆相照,什么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叫做英雄!英雄应该聪明透顶、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如刘玉儒、任长霞,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短短的一首诗就梗概了《三国演义》中物是人非,变化莫测的局势,但在这短暂的辉煌消匿之后,留下的则是他们永恒的情。

还记得当年桃园酒后,三兄弟结拜吗?也许后人早已忘却,可他们三却刻骨铭心,好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言壮志!

他们共同征讨四方,血战沙场,面对强敌毫无畏惧,传唱了“三英战吕布”的佳话,面对诱惑毫不妥协,谱写了“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

可最后的结局却不尽人意,关羽因大意而失掉荆州,张飞愤愤不平,在准备替二哥复仇的一天夜里惨遭迫害,刘备聚集的百万大军也被陆逊火烧七百里。

“情到深处,红笺为无色”他们的故事只有不尽的悔泪才能诉说的罢。

寒门出生的徐庶可谓王佐之才,与三国中那些泛泛之辈不可同日而语,早年辅佐玄德(刘备),为其出谋划策,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可,在这战事纷纷的年代,实在是无法忠孝两全,无奈之下,走马荐诸葛,为刘备光复汉室的事业做出了最后一笔巨大的贡献,随后奔赴曹营,原本想好好尽孝,可是母亲不堪耻辱,自缢而亡,最终落得“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结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军阀割据的东汉末年,收到一封家书是何等不易!徐庶即使明知可能一去不返,但却义无反顾地去了曹营,落幕虽不华丽,但一片诚挚的孝心不知感动了后世多少孝子,让多少背井离乡的游子潸然泪下!

在这百年的混战间,天下无安定之所,就连军营里都危机重重——当时曹操在立嗣上犹豫不决,时间一长,其下属就分为两派,一派拥曹丕,一派拥曹植,他们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弄得军营乌烟瘴气。

终于,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曹丕成功登基,不过,在继位后竟步步相逼曹植,残害手足,以除后患!被曹植悲愤欲绝的七步诗堵得哑口无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许在多年后的某天,曹丕会为自己当年的残忍而忏悔吧,毕竟血浓于水,这惺惺相惜的手足之情,又怎抵不过所谓的江山社稷呢?

一代英雄终成幻梦,一代情谊铸造永恒。罗贯中笔下纷纷扰扰的情使人物无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演义了一场流传千古的三国传奇。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文学圣殿中的隗宝,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声誉。毛泽东曾说过“生子当如仲谍,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四大名著都"啃"完了,然而让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

《三国演义》描写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全国这段时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在这一时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英雄辈出,自宋朝始,三国故事已成为说书人最好的素材,通过他们的口耳相传,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

出个题给你们猜猜,他二十八左右,长相奇特,身长七尺五寸,五朵垂肩,长臂过膝,而且少言寡,喜怒不形于颜色,他威武雄壮,身长八尺,豹头环眼,说话如同打雷,振聋发聩,他身高九尺,须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犹如天神下凡。这三位就是刘备,张飞,关羽,其中关羽最让人佩服他的坚强,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有刀子划开肉,把骨头上的毒一刀一刀地刮下来。,虽然这让人十分痛苦,但是,他依然一边强忍着剧痛,一边专心致志地和谋士下围棋,关羽降汉不降曹,秉烛达且,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觉得他虽然降了敌,但是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此外我还喜欢诸葛亮这个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十分简单,身长百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壁,他的所作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在我眼里曹操是个实干家,他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曹操伟大之处。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而关羽,张飞二人是在刘备纠合徒众时所结交的好朋友好兄弟,他还很看不起志向不高的人,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者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读完《三国演义》让我感觉到三国时期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又是一个浪淘英雄很快的时代,多少英雄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今年暑假,我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一书,颇有感慨,故作此篇。

《三国演义》是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作。小说写的是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小说取材于像《三国志》之类的史书和民间的三国故事。《三国演义》前八十回叙述东汉末年,各个军伐之间的混战,后四十回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他们之间互相吞并,明争暗斗,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曹操、刘备、孙权在这段时间里招兵买马,广纳贤才。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从而统一了北方。孙刘联军又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之间尔虞我诈、互相争斗。后来,司马懿夺取魏国政权,他的儿子司马昭建立了晋,相继灭掉蜀吴两国。

《三国演义》的作者通过对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忠义仁慈,诸葛亮足智多谋,吕布有勇无谋,曹操阴险狡诈,周瑜气量狭窄,司马懿诡计多端,关羽忠诚正直,张飞脾气火爆,刘禅昏庸无能等等。我认为在故事中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人物描写最具有特点。

刘备是一个爱民、仁慈、忠义、能任用人才的人。他爱戴人民,也深得人民的尊重,他始终坚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与曹操作战失利后,他带着满城百姓一起出逃,百姓也很愿意跟着他。刘备待人仁慈、宽厚,在刘表病危,想把荆州让给刘备时,刘备却不忍接受。由此可见刘备的爱民和仁慈之德。在刘备几十年的征战中,他打的都是兴复汉室的旗号,只要有人投靠,他基本上都接受,人们对此都感慨万分。由此可见刘备的忠义之道。刘备求贤若渴,在第二次去诸葛亮的草庐之后,他的部将都以为诸葛亮没有才能,认为诸葛亮不敢见刘备,劝刘备不要去了,但刘备执意要去,才得到这个百年不遇的奇才。由此可见刘备的任人唯贤之心。刘备不愧为一代贤君。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典型的反面人物,被写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大家都称他为汉贼。曹操一生干尽了坏事,但他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去掩盖自己,把自己装成一个好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是为了得到天下,取代汉朝,但他却说自己是为国家除害。他为了防范别人行刺,在侍者给自己盖被子时,杀死了侍者,却假装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奸诈的人,他的军队因粮少而抱怨,就把仓官杀了,并说他盗窃官粮,就此来安定军心。这些都体现了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思想。但从历史上看曹操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后来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曹操堪称为一代枭雄。 我们现在虽然距三国时期将近有20__年,但三国的历史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仍然值得我们去借鉴。

我用一个寒假的时间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改编的,主要讲了刘备、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故事。在以前读少儿版的《三国演义》的时候,我只觉得曹操很奸诈,很不喜欢他。但是读完原著以后,我对他的认识有了“180°的大转弯”,觉得他身上也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曹操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乐观对待。在曹操打败仗后走华容道时,他在每一个险要的关卡都笑诸葛亮没有想周全。但是在他每一次笑完之后,都会出现一员大将,将他打的落花流水。虽然自己在最后因为关羽的忠义而放了他,但只能说算他走运。在华容道上,曹操差点丧命,也折了很多兵马,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认为败兵乃兵家常事,非常乐观。正是因为这份乐观,才使得他在每一次失败后都东山再起,赢得一分天下。

曹操一生非常爱人才。曹操在长坂坡之战中不让手下伤害赵云,只擒住他,是因为他想收服赵云,让他为自己效力。曹操为了让徐庶成为自己的谋士,也费了不少心思。曹操知道徐庶是一个孝子,父亲自幼去世,便处处都听母亲的。曹操便先把徐庶的母亲请来,然后每天给她送礼,徐母便写信答谢,然后曹操再让手下模仿徐母的字迹,给徐庶写信,叫他来为曹操效力。这两件事说明了曹操非常喜欢有才华的人,即使以前曾是敌人也无所谓,所以很多能人都聚集到了曹操的帐下,使得自己的队伍渐渐壮大了起来。

曹操身上虽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他也有很多缺点。

曹操非常多疑,不听取别人的劝告。曹操在晚年脑袋里长了一个瘤子,经常头疼,并且疼起来就生不如死,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这时曹操请神医华佗为自己医治,华佗说要用锋利的斧头把脑壳撬开,然后去除脑瘤。这也就是开颅手术,现在说来很平常,但是在古代没有这样的医治方法,也只有神医华佗可以做。但是曹操认为华佗要害他,就放到监狱里严刑拷打,华佗年迈,便死在了狱中,不久曹操也死了。虽然曹操的多疑让他打了许多胜仗,但是也误杀了许多能人,还把自己的命搭上了。

曹操特别的奸诈。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的情况下,与陈宫一起逃难到了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里。晚上吕伯奢到远处去打酒,家里人则准备杀猪招待他们,正当他们磨刀商量怎么杀猪的时候,被曹操听见了,以为要杀他,然后杀了吕伯奢一家老小。再后来,他到厨房里看见了绑在门上了猪和一锅开水,才恍然大悟,是主人要杀猪款待他。这时他逃出吕伯奢家中,正与打酒回来的吕伯奢相遇,也将他杀死。与曹操同行的陈宫愤怒不已,弃他而去,而曹操却说:“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

曹操的性格是复杂的,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成败,使他与刘备、孙权、三分天下。

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1

怀着激动的情绪,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一样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资料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但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以前煊赫一时;蜀,以前功成不居;吴,以前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能够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卧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庞统、姜维、徐庶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发奋,最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但是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联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坚信成功必须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2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向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十分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必须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必须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齐去找刘备,最后最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述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能够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能够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正因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带给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透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好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3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第一次接触是在孩提时代,是老版的电视剧。小孩子理解东西很简单:就是谁是是非,正义一方与_一方。那时候的观后感就是刘备是好的他应该赢,曹操是坏的。其他的就什么也记不住了。这里强调一下我是极讨厌看的,你知道孩子脑中只有动画片。但是我爹不许啊,非紧紧抱着我跟他一起看,然后一个一个给我讲解人物,我哪听得进去。枉费了他的一番苦心,只记住了刘备曹操。

再后来,识了几个字,大概四年级吧,尽管脑中还是只有灌篮高手,光明使者,龙珠等一系列动画片。但是有一天在帮学校打扫图书馆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插画版的《三国演义》,里面大刀长矛,刀光剑影,黑白画把人物画得很搞笑,真是太有趣了。然后我就决定借了去看了,接着一发不可收拾,没日没夜的看,最激动的莫过于又有新的厉害人物出现这种情节对故事情节也有了一点了解,就是一帮英雄帮着曹操刘备打天下,很奇葩的是我居然还记住了一段时间内牛b闪闪的董卓。读后感:赵云,关羽,张飞,诸葛亮,厉害的蜀将全记住了,还有吕布,周瑜。现在想想那时候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我心底占了主导地位。为什么?因为我记住的全是能打会说的,连孙权这种大人物都被我忽略了,还有司马懿,全然记不下他这个人。对我影响还是挺大的,所以那时就觉得我要么要非常能打,要么就像诸葛亮一样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打就算了,用不上,况且照我当时又瘦又小的,完全是没机会做武将了。那就做诸葛亮吧,什么都懂一点,说得小伙伴们一个个全仰视着我,多爽。我想就是那时候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吧。读的越多汲取越多。以至于六年级的时候聊到各种历史人物我都能跟老师夸夸而谈,上生物课也能跟老师大论clone,我还记得老师居然不会念这个单词,跟我说就是克隆技术,不用关心他怎么,小伙伴都惊呆了,然后当时班主任定义我以后读历史系肯定特牛b。好吧,如果你的孩子是七八岁,那赶紧给他买本有趣的插画版三国演义吧。

再后来一次读就是初中时代了,读的是原著。虽然情节还是一样吸引人,但是你能想象得到读半古半现的文字是多枯燥。这一阶段思考方式也变了,所以记住了一些高光镜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空城计,诸葛亮北伐……这一阶段教给我的是:为人臣者必将尽心尽力,对事的态度上一定的尽全力,这样也许才有一个好归属。当然个人英雄主义仍然存在,比如这阶段我就看到了孙权其实还可以,然后曹操已成我偶像了,他看到人才时的那种兴奋,对待事情那种方式反正还对我影响蛮大的。你也会为那些人物的心路历程所吸引,包括他们制定的对战术。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4

狼烟纷起,战鼓擂响。箭在弦上,男儿为何不拔?

塞北秋风,江南杏雨。江山如画,英雄为何不争?

佳人乱世,笑靥如花。倾城倾国,你却为何不得?

书中最令人扼腕的是刘关张这三兄弟。从桃园结义到赤壁破曹,从千里单骑到败走麦城,从长坡一吼到夜战马超。云长说:“即使大哥什么都没有,我也要去投奔他。”不论做什么都以他大哥为准,他可以对谁都不好可唯独要对大哥好。只因为他有义。他桀骜不驯却只对大哥忠诚,当知道自己的二哥被杀,就算打也好骂也好,这个仇我也要报。结果被手下所杀。这三人从书之头却没有走到书之尾。败走麦城,心不甘;身首异处,恨无奈;兄弟相死,泪满行。塞北风,吹散了他们的呼吸;古筝曲,叹不完他们的一生。他们兄弟之情所融合成的那一缕英魂。依旧是那么的有情有义,生死不分。忠诚之魂,永久不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诸葛孔明,人称卧龙先生,被刘备所感动,拜为军师。为表忠心,献出隆中对;为得赤壁之赢,孤身犯险,舌战群儒;为对抗司马懿,冒险一搏,演唱空城。统一全国是他毕生之梦,当刘备临终托孤时,他发誓定会辅助刘禅,完成统一大业。这个人,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最终油尽灯枯,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即使身已死,可他对蜀汉之忠,对刘备之忠,永久不止。

他是英雄,有胆去刺杀董卓;他有志向,只为一统天下。雄心之魂,传古至今,但凡有志者,皆全有之。曹操,一位传奇之人,在三国之中,个个有雄心,可唯独他的雄心是那么雄厚,直抒扑面而来杀陈宫,灭吕布,就连袁绍,汉献帝之妃都成为了他的踏脚石。怎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壮志却未酬,可时间是公平的,最后他的壮志化成一缕英魂,永久不灭。

大梦方醒,百年长,不过弹指一挥间。罗贯中以情为墨,以义为纸,拾起“人生壮志”这支笔写出了人物百叹。关羽的忠,为后人叹;诸葛的智,为后人敬;孟德的雄,为后人佩。他们有壮志,有情义,只最终逃不脱命运。罗贯中不禁写出了人物姿,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缕英魂,或忠或义,或智或才,不过是这其中无数人的结合体罢了。

爱无痕,情无边。欢笑泪眼共床眠。

人已去,情却在。一寸离肠千万结。

时已逝,间无隙。一缕英魂到永久。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5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灿如星河的古诗词文化里有不少文人雅士,他们书写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名作。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很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在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着许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吕布、忠心耿耿的关羽、威猛忠心的赵子龙、谦卑有礼的刘备……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让人读罢不能忘怀,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尘已久的历史故事。

心怀天下的贤者刘备,他为了能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老百姓而三顾茅庐,以为一段佳话,这是多了不起呀!虽然前两次的拜访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他仍旧坚持去了第三次,室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一些都没有使他退却,他还是耐心谦逊地站在门口等待,毫无怨言,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鼎力协助,成为三国中的一方霸主。而文中里另一个主人公我就更加欣赏和喜爱了——诸葛亮,字卧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君爱国,是一位十足的智者。书中他似乎无所不能,令人钦佩。空城计过狡诈多疑的司马懿,设计取曹操败走华容道,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七擒七纵孟获大块人心,一计连一计,一环套一环,让人不得不连连称赞,拍手叫绝!可当我看到诸葛亮病死的那一段时,眼泪又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所感动,为他的忠君忠主所敬佩,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并没有功高夺主,自立为王,而是选择尽忠于新主,哪怕这个新主庸庸无碌……这让我想起诸葛亮呕心沥血所写的《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攘除_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多么得可歌可泣,多么得感人肺腑!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刘备的仁、关羽的忠、张飞的义和诸葛亮的智。那些层出不穷的智慧谋略、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英雄主义的人格精神,都展现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亲爱的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愿意和我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吗?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三国演义论文文献

[1]蒋正冶: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述评2007(1)[2]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3]陈 辽:智谋精粹古为今用--读《“三国”智谋精粹》1993(4)[4]边 勋:论《三国演义》中智谋描写的历史影响和社会价值[5]郭百秋:《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相关范文:论《三国演义》中美女与政治的关系【内容提要】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诸侯与诸侯之间连年争霸,为了实现政治和军事上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美女成了统治者攻击和防御的肉器,美女在改变历史的同时,同时也造成了绝代佳丽自身的不幸遭遇。笔者从当今人们感兴趣的“美女”入手研究《三国演义》中放映的美女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揭露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关键词】 《三国演义》;美女;研究《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男性为主的长篇历史小说,根据《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1989年6月份版本)的介绍,小说中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其中有姓名可考证的大约有1000个,出现的女性却只有50人,50人中绝色美人占15人。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美女在《三国演义》中的生活情况。在宏观方面,一方面从美女对《三国演义》中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影响入手研究;另一方面,从《三国演义》中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变化对美女的影响入手研究。在微观方面,分别从“门当户对”封建婚姻本质,美女的个人素质,与其他文学作品美女形象的比较来展现《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描写美女的独特性。一、从宏观角度看美女1、 美女对《三国演义》政治、军事的影响三国时代的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卷入了战争,各种事情几乎都与政治色彩沾上了边。《三国演义》叙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接近一个世纪的政治风云。其中数名美女“以纫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盼睐为戈矛,以颦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以统治者达到政治目的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美女的介入,政治格局为之一变。首先说貂禅。貂禅出山前,董卓权势熏天,不可一世,鸩酒杀少帝,白练绞唐妃,奸淫宫女,夜宿龙床。汉献帝完全成了他的傀儡,自号“尚父”,兄弟宗族皆封列侯,别筑楣坞收刮钱财。对内实行残暴统治,“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大臣对之都是敢怒不敢言,有敢怒敢言的丁原、伍孚、周蓖、任琼、丁管等人全都死于非命。董卓掌握军政要权,更有吕布帮助,一代枭雄曹操刺之,十七路诸侯伐之,都没有成功。司徒王允有报国之心,看穿董卓吕布二人好色,以貂禅之色离间而人。貂禅果然不负所望,成功导致父子二人反目,吕布一枪戳穿了董卓的喉咙,结束了董卓的统治。正是读书人说云: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再来说孙尚香。在刘备的众多夫人中,论对蜀国的功劳,当属孙尚香最高。刘备借了荆州不还,让有勇有谋的关羽守之,孙权千方百计想讨要回来都没有结果,最后用“美人计”——让妹妹孙尚香当诱饵引刘备入赘。眼看大耳朵沉醉温柔乡不知返之时,赵云用了诸葛亮先前给他的三个锦囊,刘备才有回家的准备。孙权知道若放刘备回家无异于放虎归山,毅然授剑于蒋钦、周泰二人,并说:“汝二人将这把剑去取吾妹与刘备头来!违令者立斩。”是孙尚香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三次挡回了吴国的追兵,使刘备得以安全返回。没有她的得力相助,哪有后来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当时曹操势力如此强大,各路诸侯都被他消灭,最后只有吴蜀两国走联合路线跟他相持多年(从赤壁之战到吴蜀联合,两国虽有矛盾,但没有战争打响),但两国为什么能够联合这么多年呢?除了战略上的需要外,另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孙尚香的功劳。我们可以举例子对比说明:第六十一回写顾雍进计趁刘备远行,未易往还,差一军先截断川口,断其归路,后尽起东吴之兵,一鼓而下荆襄。正当孙权准备用此计时,屏风后闪出来孙尚香的亲生母亲,吴国太大喝:“进此计者可斩之!欲害吾女之命耶?”大骂孙权狼子野心而不念骨肉亲情,孙权是至孝之人,只好依着国太。而当孙尚香回国以后,孙权要对蜀国用兵就全然没有顾虑,一个小小的周善被杀都成了战争的借口,正如孙权所言:“今吾妹已归,与彼不亲,余周善之仇,如何不报!”从这两个事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孙尚香对两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性。最后来说说甄氏。曹操大破袁绍之后,曹丕在袁绍家发现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斩之。忽见红光满面,发现了甄氏,身边袁绍之妻刘氏为了保全家姓名,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儿媳妇让给了别人:“非世子不能保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后家长曹操见了甄氏后,十分满意,发出:“真吾儿媳也!”的感慨,并令十八岁的曹丕纳下为妻。《三国演义》中甄氏未发一言而全家命运甚至河北命运为之一变,可见她的魅力是多么大。袁绍与曹操交战多年,自是有不共戴天之仇。袁绍战败后,按照“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袁家老小要么被杀头,要么被冲军,要么被塞到厨房当丫鬟用,曹操却没有动袁家一根毛,而是把持着怀柔政策,后来曹丕进位,甄氏还当了皇后。曹操可不是什么心胸广阔之人,当年为绝后患董妃肚子里的六个月孩子都没有留下,足见其心胸狭窄。要不是出现了甄氏,曹操必视败军之命如同草芥。2、《三国演义》政治、军事对美女的影响首先,政治婚姻导致了个人爱情缺失。在统治者的眼睛里,政治利益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美女只是他们的一件得力肉器:在遭遇政治危难时,美女就是防御的盾;在处于政治优势时,美女就是进攻的矛。一切围绕的政治利益转的婚姻导致了真爱的丢失。孙尚香自是少有的痴情女子,吴国的郡主,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的择偶观念是“非天下英雄不事之”,当嫁给天下英雄刘备后,便是对刘备忠贞不二:“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当相随。”与刘备生死与共,逃回荆州,苦苦追随多年,当听闻刘备军中而亡,她望江西遥哭,投江而死。为他所忠守的爱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无所后悔。在后人看来,孙尚香俨然成了一个悲剧人物。他只不过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已,他苦心追随的大英雄也在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时,放弃了吴蜀两国重新联合,共灭曹魏的大好时机,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便放弃了他们的结发之恩。貂禅与吕布,美女配英雄,所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女中貂禅”刚好是般配的一对。吕布杀董卓,英雄和美女走到了一起,结局本来足够告慰人心。实际上,貂禅只不过是吕布的小妾,家中地位很低。曹操包围吕布,吕布入告貂禅,貂禅害怕吕布死后自己无所依靠,劝吕布“将军与妾做主,勿轻骑自出”。结果吕布命殒白门楼,貂禅果然成了寡妇。相传曹操念其杀董卓有功,封其为“护国圣女”,修圣女殿终日奉养。又相传貂禅后来被关羽所获,但关羽不近女色,怕她成人间祸水,把她头砍了。赵范之嫂樊氏算是最有爱情观的人——她宁愿当寡妇也不愿意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樊氏对赵子龙一见钟情,委托小叔子赵范传达自己的择偶标准:1、文武双全,名闻天下;2、相貌堂堂,威仪出众;3、与赵范同姓——这明摆着是非要你赵云不可了。这樊氏也不是寻常角色,书中记载其“有倾国倾城之色”、“丹阳太守赵范之嫂”,然而这桩连诸葛亮都称作“此亦美事!”的婚姻却被赵子龙拒绝了:“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又道:“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刘备听后发出:“子龙真丈夫也!”的感慨。我们可以看出并非赵云不喜欢大美女樊氏,也不是嫌弃人家是寡妇,而是咱们的大英雄为了忠君之事,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人类婚姻的目的,本为结二性之好,应以人的感情欲望、爱情要求为基础。然而三国美女们的婚姻都是由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任由政治利益摆布,个人意愿完全被扼杀,从而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的悲剧是彻底的。其次,政治关系的尔虞我诈,决定了美女们的命运悲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这种政治婚姻作了精辟的论述:“在封建社会里,对于骑士和男爵,以及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事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结婚违背个人意愿倒也算了,导致命运不幸才叫大悲大惨。貂蝉的命运传说纷纭,有的说是自刎而死,有的说曹操为笼络关羽连同赤兔马一起把她送给了关羽,关羽留下骏马却让貂禅走了。民间有不少戏剧、评书和传说述说着的貂禅命运结局都不尽如人意。倒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的貂禅结局,倒是最好的: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禅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孙尚香疼过的阿斗在即位后对先主的几位夫人也进行了封缢:皇后吴氏为皇太后,甘夫人为昭列皇后,靡夫人也被追封为皇后,但独独落下了孙尚香。论功劳,孙尚香远远在三位夫人之上,没有她刘备当年早死于乱刀之下,安能有后来进位汉中王。没有她,吴蜀两国或许早已战火不断,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究其原因,我们细读《三国演义》便可知晓:阿斗即位是章武三年,当年吴国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先主白帝托孤,正是吴国和蜀国关系发展到最低谷之时——这种情况下,孙尚香没有被封是必然的。甄氏自被曹丕纳下为妻,深得曹丕宠爱,更兼生下曹睿,自幼聪明,夫妇俩喜欢得不行,这样的结果自是夫荣子贵,足慰人心。然而郭永之女出现后,与甄氏争宠,郭贵妃买通近臣张韬。“时丕有疾,韬乃诈称于甄夫人宫中掘得桐木偶人,上书天子年月日时,为魇镇之事”,丕大怒,遂将甄夫人赐死,立郭贵妃为后。把两个美人放在后宫争斗中是多么一件残忍的事情,洛神就此烟消云散,可悲,可怜。吕布的女儿,当年吕布为了保住徐州,欲把女儿送到袁术处成亲,但后来曹操从中作梗,袁术父子丧命,她连夫君的面都没见着就成了望门寡。曹操女儿,当年曹操为了取河北之地,不顾“仇家不婚”之大义,许配给袁谭,后来袁谭被曹洪杀死,也成了寡妇。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女儿远远没有当代社会达官显贵子女般万千宠于一身,她们只是父王的一件礼物,父王有用,随时可以送给别人。我们曾经痛声疾呼刘兰芝被婆婆强行夺走了恩爱,赵五娘被丈夫抛弃,林妹妹没有嫁给贾宝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才子佳人不得善终,唐明皇身为皇帝与杨贵妃也不得善果,却忽略了三国女子们更悲惨的命运。他们连起码的感情欲望,爱情要求都被扼杀,他们不是有情人难成眷属,而是连选择自己向往对象的权利都没有,甚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都得不到,三国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的惊滔巨浪下不可能有他们平静的婚姻生活。二、从微观上分析美女1、 倾城倾国的美丽佳人。美女之所以招人喜欢是因为她们的审美价值高,《三国演义》中的美女被罗贯中放置于英雄豪杰审美取向和群雄逐鹿的政治斗争中显得格外突出。美人不同体而皆悦于目,罗贯中刻画美人形象入木三分,寥寥数笔便使形象栩栩如生。貂禅。《三国演义》中描述美女着墨最多的莫过于貂禅了。“闭月修花”一词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则“闭月”典故就出自貂禅。有词赞道:“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婉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王允见了貂禅以杖击地曰:“谁想天下却在汝手中耶!”;吕布见了貂禅“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禅”;董卓见了貂禅,笑曰:“真神仙中人也!”,纳貂禅后更是“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真也难怪,人家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大乔和小乔。都说这一对姐妹花漂亮,《三国演义》里面却没有具体的描述,二人之绝色有何依据?《三国志》中《吴书·周瑜传》里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裴松之作注,跟二乔有关的也只有一句:“桥公二女虽流离(理解为光彩焕发),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曹子建《铜雀台赋》表达了曹操的想法:“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1、孙策和周瑜对大小乔这对姐妹花是满意的;2、曹操对这对姐妹花也是很有想法,更有人曹操说曹操进攻江南只是为了夺取这对姐妹花——以曹操、孙策、周瑜之类的大英雄何愁天涯无芳草?但对这对姐妹花情有独衷,足见大小乔的魅力。甄氏。甄氏绝对是惊艳型的女子,这点从曹氏三父子对甄氏的觊觎之心可以看出。袁绍新败,曹丕见二妇人啼哭本欲杀之,但看到甄氏的脸“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就决定做下英雄救美的事;曹操视之曰:“真吾儿妇也!”遂令曹丕纳之。如果不是甄氏美貌,曹操会让曹丕娶一个没有了依靠的寡妇,当时曹丕只有十八岁,常人父母善不肯,更何况神通广大的曹操!曹植对甄氏完全是小弟弟对神仙姐姐的崇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直接把甄氏写成了洛水女神,通篇充满了曹植对洛神的向往和爱慕,堪称世界上最优秀的情书。孙尚香。相比之下,《三国演义》描写孙尚香就只字没有提及其外表,但周瑜先前有言,用的是“美人计”,可见孙夫人姿色应该不会太差。还有两点是《三国演义》中其他美女所没有的:首先,孙尚香家庭背景好,孙氏家族三分天下有其一,古代女性很少有字,然而却在历史上留下全名,足见其贵重;其次,孙尚香十分尚武,闺房内“刀枪簇满,侍女皆佩剑悬刀,立于两傍另外”,足见其个性十足。第五十五回中有一句话:“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刘备可是作梦都想收复汉室江山的人物,此番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惊人之举,全仗孙尚香的美丽姿色。步夫人。《三国志·吴书》有记载:“吴主权步夫,临淮淮阴人也。与丞相荹同族。汉末,其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幸于权,宠冠后庭。”步夫人是孙权众多夫人中最漂亮的一个,她的最大优点就是不爱吃醋(《三国志·吴书》中有记载“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近,故久见爱待。”),经常介绍女孩子给孙权认识,孙权也因此最宠爱她,后来还追封她为皇后。甘夫人。刘备的偏房太太。《三国志·吴书·甘皇后传》记载:“(兴平元年194)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其时纳为妾则尚应有嫡室夫人)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据说甘夫人皮肤甚好,刘备夜晚喜欢把她与一座羊脂玉做的人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怜一代美人跟随刘备东奔西走,四处逃亡,寸福未享。刘备打起战来老婆乱丢,被吕布、曹操夺了去。刘备刚刚安顿下来,她就香消玉殒了。邹氏。张济之妻,在宛城攻略战中被曹操看上,结果送了典韦一条性命,可见红颜祸水,为害之甚。书上说:"昨晚小侄窥见馆舍之侧,有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问之,即绣叔张济之妻也。”推算一下,那曹操也是个好色之人,天下美色又任其取舍,想必品位不会差,而这邹氏,从年纪上算至少也有三十岁了,居然还能迷住曹操,可见一是平时保养得好,二是确实貌美。这个是成熟型的。胡氏。胡氏为后蜀大臣刘琰之妻,极有颜色。因入宫面见皇后,后留在宫中,一月方出。琰疑其妻与后主刘禅私通,将妻绑缚,令军以履挞其面,几死复苏。后主闻之大怒,令有司议刘琰罪。有司议得:“卒非挞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当弃市。”遂斩刘琰。这是《三国演义》第一个因为打老婆被杀的,都怪他老婆太漂亮了。两个少数民族的美女:祝融夫人和马云璐。一个是南王孟获的老婆,一个大将赵云的老婆。祝融夫人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后裔,世居南莽,善使飞刀,百发百中,看样子是个野性十足的大美人;马云露是马超的妹妹,汉胡混血健美女郎,个子应该是很高的模特身材,白马王子赵云舍弃倾国倾城的樊氏不要,娶了她过门,模样儿自然难以用言语形容。其他诸如芙蓉娇艳般的樊氏,被张飞看中的夏侯氏,后宫之争逼死甄氏的“女中之王”郭永之女,第一才女蔡文姬等等,三国美女何其之多。2、 男权世界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显然是没有地位的。封建社会的男性作家习惯于以男权价值为中心,站在自我性别的立场去描写女性形象,命名女性的文化符号——伟大的罗贯中也不例外。在他笔下,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三国演义》第一回议郎上疏,将种种不祥天象归咎于“霓堕鸡化,乃妇寺干政所致”,到第十九回猎户刘安杀妻取肉以食刘备,再到一百三回诸葛亮以巾帼女衣羞辱司马懿,无不体现着对女性的歧视。虽然用墨不多,但《三国演义》中女性的出场对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故事完整性,对推动情节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小说中出现的美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肉体为男性消灭政敌;二是成为英雄本色的试金石。笔者在写作之前,试图在《三国志》、《后汉书》这些正史上找些关于貂禅的资料印证观点,但没找到关于貂禅的一言一语。只有《三国志·魏书·吕布传》里头提及“布与卓侍婢私通”,但也并没有指明是貂禅。罗贯中大胆采用了“于史无征,采用传说”的写法,并且根据情节需求,舍弃了貂禅原本为吕布妻子,于战乱中失散,流落他乡,被王允收容,她之所以接受王允的连环计是与远在长安的吕布团圆的艺术真实。这位年方二八、色技俱佳的小女子为报王允的教养之恩,毅然决定出山平乱,冒一身事两男的失贞之污,巧妙地周旋于两个好色男人之间,出色完成了“令布杀卓,以绝大恶”的任务。一个自幼养在幕府,涉世未深的少女何以如此老练成熟,风尘味为杜十娘,宋引章,赵盼儿之流所不能及?其不合情理处显而易见。其实,罗贯中的艺术处理从根本上源自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误解。在男性的眼中,天生丽质的大美女具有祸水的一面,会瓦解男性的权利和事业,也可以随时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这首赞歌,明白无误地表现了罗贯中的立场:维护男性的权益,男性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女性的美貌和肉体。《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写曹操欲乱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后关公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服侍二嫂。却又三日一次于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此处十名美女完全被当作礼物送来送去,作为曹操拉拢关羽的工具,另一方面表现关羽一世英雄,非女色所能征服。又如有倾国倾城之色的樊氏倒追白马王子赵子龙,赵子龙拒绝了,表现了赵子龙“真丈夫也”的气概。孔明之妻黄氏,其貌甚丑,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之学,夫人多相赞助焉。娶个丑老婆并没有显得诸葛亮品位低,相反让读者看到了他智慧的一面。罗贯中的原版《三国演义》本来就很强的“尊刘贬曹”思想,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尊刘贬曹”思想更加突出。像关羽、赵云、孔明这些人就没有性格缺陷。与这些正面人物相对,董卓则是一副反派的逆贼嘴脸:残暴、贪婪、专权、外表上也是胖子一个,不如关羽、赵云这班正面人物般气宇轩昂(《三国演义记载“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三国演义》第八回写董卓离长安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万人筑只;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囤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同样写美女,此处又表现董卓好色,横征暴敛的罪行。对待这样的人物,作者也给了他一个很差的结局:财产被没收,美女都被释放,全家被杀光,自己死后“百姓过者,无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甚至无法下葬,“临葬之期,天降大雷,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就塑造人物形象而言,好色与否实际上已成为罗贯中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和臧否人物的重要标准。《三国演义》塑造的类型化人物形象都是有很深的高度的:写英雄豪杰则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的曹操、孙权、刘备等人;写大将之才则有勇冠三军,武艺高超的关羽、赵云、张飞等人;写贤臣良相则有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孔明、姜维、司马懿等人。写美女娇妻则有貂禅、甄氏、大小乔这些绝世美人,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后人只可观赏,无超越可能。参考文献:①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出版,2001年9月②陈寿,《三国志》③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④《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1989年6月份版本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喜欢赵云和诸葛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