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一年多怎么还不开庭
中国法治是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主办[1]的国家级法治类新媒体,致力于法律实践性研究、宣传、建言、监督。中国法治新媒体以关注国计民生、展开法学争鸣、促进社会公正、推动法治进程为现代传媒理念,本着知识、资讯、权威、全面的宗旨,致力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全面实施,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推动全国法治进程。[2]编委会编委会主任:[3]刘家琛副主任委员:马宝善 卓泽渊 江必新 李文燕 田明海 王建明 戴玉忠 樊崇义 付子堂马怀德 沈国明 何家弘 林喆编辑部顾 问: 马宝善 毛新宇 张树海王福如 刘德馨 苏毅然 赵志浩[4]孟庆丰段绪永 王瑞璞 黄孚京 李定坤 解海波总 编 辑: 谭振平副 总 编:苏 秦 毛文志 张一彬 翟瑞锋 孙昌文 谭成山[4]总 监:张爱武通联部长:曹卫国办公室主任:张春[4]办公室副主任:何乐通联副主任:陈哲外宣部长:陶丽秀艺术总监:陈恺良总编助理:王德臣 黄开堂编 辑: 廖曜中曾 义 李 威 左 浪 廖卫湘 廖伟明 高 山张蓥蓥 陈恒安[4]参考资料[1] 中国行为法学会简介.中国行为法学会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9][2] 中国法治简介.中国法治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6][3] 中国行为法学会下属机构.中国行为法学会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9]
据查,中国百姓法制网的副总编是孟庆国,曾任黑龙江省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党委政法办主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特刊部主任记者,21世纪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郭道晖出身湖南“世代书香”之家,父亲郭德垂是湖南著名的化学教员,郭德垂的祖父郭仑焘,与其大伯祖父郭嵩焘和二伯祖父郭昆焘,并称“湘阴郭氏三杰”。郭家世代的祖训是:“世家先立本,道德与文章。”郭嵩焘是晚清的进士、近代中国派驻英国和法国的首任公使,积极倡导学习西方政治法律制度,被当今学界评价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思想先驱,但也因此备受当朝保守人士的攻讦。至今讲起郭嵩焘,郭道晖仍然佩服他面对非议坚持真理,坚守德操,毫不妥协。“我后来的经历就和郭嵩焘有点像。”他若有所思地感慨道。郭嵩焘反对郭氏子弟“习为诗文无实之言”,认为只有“经世务实”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自郭道晖父亲郭德垂一辈起,子孙大都是工科出身。郭德垂是湖南教育界著名的化学教员。那时,家里七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完全依靠他菲薄的工资,兄弟姊妹都靠勤工俭学或奖学金,才得以升学,郭道晖回忆。家庭教育熏陶,养成了郭道晖正直耿介、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和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1944年夏,郭道晖和弟弟随家逃难至广西,为了不中断学业,同时也为了“找个有饭吃的地方”,双双考进桂林国立汉民中学。1944年秋,郭道晖在汉中刚读了一个月,日寇进逼,桂林大疏散。郭道晖的父母亲和妹妹急忙挤火车逃到贵阳,沿途尝尽惊恐苦楚和疾病折磨,他和弟弟则跟随学校去广西百寿。那时桂林车站人山人海,一片混乱。车厢上下左右,里三层,外两层(车顶上和车轮与车底之间),塞满了人。郭道晖和弟弟抢到了车顶的一块地方,坐在行李上。为防止夜里打瞌睡,掉下火车,他们在眼睛周围擦“万金油”提神,嘴里还唱着:“流亡到哪里,逃难到何方……”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的路程,既让年纪轻轻的郭道晖生活上得到锻炼,也使他看到了老百姓的苦难,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在思想上受到一次很大的磨练,从此立志要“拯救人民于水火”。“我的思想在那时就发生了变化,希望见到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郭道晖回忆,他中学时代主编壁报,抨击时局,揭露旧社会丑恶,在全校壁报比赛中获冠军,并获“笔扫千军”的锦旗。17岁的他开始以“斗非”(与“道晖”谐音)为笔名,给报纸写些杂文和政论。并同弟弟一起参与策划了1947年的湖南省立一中反内战、反饥饿大游行。由于郭氏家族倡导“实学”即经世致用之学的家训,虽然郭道晖自幼喜欢并长于文思,但还是坚持学理工,考取了清华大学电机系,以求实现“工业救国”的壮志。1947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后,学校严谨认真的学风让郭道晖刻苦自励、不敢怠慢。上课时,他总喜欢抢坐前排,认真听讲。解放前,清华大学实行“通才教育”,文理并重。郭道晖记住了建筑系教授梁思成著作中的一段话———只会理工,不懂人文,只能算“半个人”,要“反对半个人的世界”。在这里,郭道晖在“为学”与“为人”方面都努力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进入清华这个具有浓厚民主自由空气的学府,郭道晖却转入了另一段人生征途。一到清华,郭道晖就积极投入到学生运动中,每次游行与集会都必参加。他加入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壁报《清华人》,发表《论觉醒》万言论文,又与同室的湖南同学合编《晓露》油印报,意指在黎明前以它催花润草,而在太阳出来(意指解放)后,就完成历史任务,自行消失。“工业救国的幻想在当时革命风雨飘摇的时刻看起来是不可能了,只有革命才能救国”,郭道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与此同时,郭道晖上课听讲的位子,也一步步往后移,最后躲在一个角落里,一边似听非听地听老师讲课,一边却在偷看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等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1948年,郭道晖先后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和中共地下党组织,担任电机系党组织负责人之一和新青联分部书记,解放初任清华大学理工学院党支部委员和电机系党支部副书记。在1957年那场“反右”运动中,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和校报总编辑的郭道晖由于坚持抵制“阳谋”、反对“反右”,而被打入另册,沦为“贱民”。这一冤案一直延续到1979年,郭道晖在年过半百之时,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点,也迎来了他事业的第二个蓬勃春天。 半路遁入“法门”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刚建立,缺乏干部。时任办公室主任的王汉斌为把郭道晖调去,多次找他做工作。一开始,郭道晖对年届半百时改行学法“并不感兴趣”。最后郭道晖经不住多次劝说,加上他个人对中国缺民主、无法治所带来的痛苦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于是,下定决心前往一试,“要看看国家机器是怎么运转的”。“他只要转一行就能钻一行。”郭道晖的夫人张静娴这样评价他。郭道晖甚至发誓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追回自己被耽误了20年的青春,竭尽余力,做些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事。在法工委,郭道晖历任理论组处长、国家法民法室处长、研究室副主任。“开会的时候,我会把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案例记在卡片上,认真琢磨,日后备用。”他说。在法工委工作8年多,郭道晖“白天从事公务,晚上写作、学习”,夜以继日。他一边参加立法实务,一边关注与钻研一些有关民主与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撰写出版了两本专著。1987年9月,郭道晖被调往中国法学会,任研究部主任。1989年离休后,旋即返聘为《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编审,又干了9年。在这20多年中,著有个人专著7本,主编或与他人合著的书有10余本。在80高龄前后,他还接连出版了两部独著———《法理学精要》和《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我是一个爱动脑、勤动手、闲不住、不愿得过且过、好作杞忧、不平则鸣的人。现仍担任一些学术职务和学会工作,继续作些学术研究,力图‘写不断,理不乱’。老来还能赶时髦,写作不再是‘爬格子’,而是‘敲键盘’,学习在因特网上驰骋。”郭道晖如此评价自己。 郭道晖立论行文,中心思想只有一条:“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要竭力为人民的权力和权利鼓与呼。以“为人民争权利,为国家行法治,为社会求正义”,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初期,法学禁区林立,但郭道晖担任《中国法学》总编辑期间,以其特立独行的精神,敢于突破学术禁区,开展一系列有现实针对性但亦十分敏感性的问题讨论。《中国法学》也因此被称赞为“担负起了引导一个东方大国法学研究方向的重任”,“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办刊风格”。著名法理学家李步云教授如此评价郭道晖:“一是他的思想充满人文关怀;二是他的观念总是力求紧跟时代的步伐;三是他的观点大多是来自对社会生活与法制实践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而很少有土教条与洋教条;四是他的见解往往具有现实感,决不无病呻吟;往往具有针对性,决不无的放矢。”而敢说真话,敢说朴素的真理,白发的郭道晖在法学界仍然显得硬骨铮铮。“我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我也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夫人张静娴教授一直都是郭道晖的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并“给他把把关”。张静娴的稳重、细密与郭道晖的活跃、锋芒相得益彰。郭道晖在《法的时代精神》自序中说:“老而益坚,不坠上下求索志;桑榆非晚,犹献春蚕未尽丝。”他说既然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本性难移,此志不改。
法制日报1、法制日报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机关报,日常工作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管理,法制日报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向国内外发行、立足法制领域的中央级法制类综合性日报。1980年8月1日创刊于北京,时名《中国法制报》,为四开四版周一报;后改为周三刊、周六刊,进而又改为对开四版的日报;1988年1月1日更名为《法制日报》;1994年1月1日增扩为每日八版;2002年10月1日始,每周二、三、四的报纸由八版增扩为十二版。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计划单列市设立了三十六个记者站并建立了遍及全国的特约记者、通讯员网络,在亚洲、欧洲、美洲的十余个国家设立了记者站。建立完备的出版管理系统,在全国二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分印点,日发行量达到三十多万份。2、办报宗旨: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喉舌,为法律职业群体和其他关心民主法治人群提供高水准的、专业的法制新闻资讯,提供重要的法制思想观念,用民主法制视角观察一切。3、办报目标:民主法制领域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中国最大的法律资讯提供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律专业传媒集团。设有要闻版、立法政法版、司法版、政府法治版、经济版、视点版、国际版、公司法务专刊、法律人专刊、中国律师专刊。报社内设新闻编辑中心、新闻采访中心、专刊中心、子报子刊中心、网络影视中心、运营中心和管理服务部门,建立了本报网站和中国普法网站等立体媒体,出版了《法制文萃报》、《世界报》、《法制早报》及《法人》、《法制与新闻》杂志,受司法部委托主办了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4、社长贾京平,总编辑雷晓路;
人民法治网执行总编辑:陈平副总编辑:林平 黄贵耕 高铭人民法治网---人民法治杂志人民法治网是有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法治类新闻网站。《人民法治》(国内刊号:CN10-1277/D)杂志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一份法治类综合性期刊。《人民法治》充分利用中国法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聚合的权威专家资源,致力追求研究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读性,推进法治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促进法治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为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从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国内诉讼法学界的如常怡、樊崇义、陈卫东、左卫民、江伟、陈桂明 民法学界:佟柔 (已故) 王家福、梁彗星、江平、王利明、 刑法学界: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良 法理学界:沈宗灵、张文显、陈景辉、孙国华、葛洪义、王启富、李步云、谢晖 宪法学泰斗:吴家麟、许崇德、廉希圣 行政法学:应松年 经济法学泰斗:李昌麒 、 漆多俊、芮沐百 国际法:韩德培、王铁崖
同意一楼的看法
国内诉讼法学界的如常怡、樊崇义、陈卫东、左卫民、江伟、陈桂明 民法学界:佟柔 (已故) 王家福、梁彗星、江平、王利明、 刑法学界: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良 法理学界:沈宗灵、张文显、陈景辉、孙国华、葛洪义、王启富、李步云、谢晖 宪法学泰斗:吴家麟、许崇德、廉希圣 行政法学:应松年 经济法学泰斗:李昌麒 、 漆多俊、芮沐百 国际法:韩德培、王铁崖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
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
高铭暄()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1951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2、曾宪义:泰斗
曾宪义,山东济宁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港澳法律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中日法律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中方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师从著名民法学者佟柔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许崇德:泰斗
许崇德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宪法学泰斗。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今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80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
张新宝,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总编辑。1961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硕士学位(1987)(师从中国民法先生佟柔老师)。
1991年—1993年赴美国锡拉秋兹大学(雪城大学)进修美国侵权行为法,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研究。
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
杨立新,1957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197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91年因《半边楼》呼延东一角,正式踏入娱乐圈 。1999年,因《愁眉笑脸》获得小百花奖特别表演奖。2003年,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10年,参演《楚留香传奇》饰演左轻侯。2012年,参演《我家的春秋冬夏》饰演秦有天 。2013年,参演《正阳门下》饰演杨书记。
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
刘俊海,民商法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顾问。
兼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司法部与中国法学会“六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届上诉复核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主编、《资本市场法治网》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与河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
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
韩大元 ,男,朝鲜族,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
朱景文,男,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
男,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
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李姓历史有代表性的名人●李世民,李姓最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贤良,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悝,中国最早的法典《法经》的作者。战国初期著名政治家。●李时珍,是中国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明朝著名医学家。驰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其分类方法为世界分类学之创举,比欧洲公认的植物分类学家林耐的《自然系统》还早175年。其经27年艰苦劳动所著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李吉甫,中国最早撰写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唐宪宗元和年间的著名宰相。●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李姓最著名女词人。南宋人。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堪称中国女性的第一词人。●李诫,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科技书、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作者。北宋最杰出的建筑专家。●李善兰,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教授。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188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同文馆算学总教习。●李宝嘉,中国历史上最早创办小报的人。清末著名小说家,创作著名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1897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小报《游戏报》,以风趣的游戏文字来达到“觉世”的严肃目的。●李白,李姓最早成名的唐代大诗人。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再高峰。●李烛尘,李姓有骨气的名人。清末秀才,后从事民族工商业。华北被日本侵占而沦陷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轻工业部长,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68年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北京大学教授。十月革命胜利后,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党的工作。●巴金,原名李尧棠,一代文学巨匠,李姓历代名人中的寿星。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逝世。其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杰出的出版家、编辑家。20世纪30至40年代,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14年,培育了大批文学青年。晚年的大作是:5卷本的《随想录》和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从1981年起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百岁生日时,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李政道,李姓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杨振宁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李元哲,李姓著名化学家。美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与李政道同、杨振宁是当今世界一流科学家。●李之龙,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海军将领。●李夫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著名女画家。五代十国后期后唐谋士郭崇韬之妻。●李贞,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女将军。出生于客家聚居地浏阳县,18岁参加当地妇女组织,1927年加入中共。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保卫大西北的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汉,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最早击落敌机的人。1951年1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大队长李汉在战友配合下,击落侵略朝鲜的美军飞机一架,击伤一架。从此,年轻的人民空军揭开了战胜美国“空中强盗”的序幕。●李林甫,最著名的“口蜜腹剑”的唐朝宰相。任唐玄宗的宰相长达19年,为了保住相位,交结宦官,巴结嫔妃,探听皇帝动静,迎合唐玄宗意图,怂恿唐玄宗享乐奢侈。为了排斥异己,对人表面友好,而暗中加以陷害。重用安禄山等,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李鸿章,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代表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李先念(红安籍)●李济深(苍梧籍,原国民党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 达(汝城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李 涛,开国上将。●李天佑,开国上将。●李志民(浏阳籍),开国上将。●李克农,开国上将。●李聚奎,开国上将。●李德生,开国少将。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开国中将:李天焕(红安籍)、李成芳(麻城籍)、李作鹏(吉安籍。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委。因是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被撤职,开除党籍)、李耀、李寿轩、李雪三。●开国少将:李佐玉(兴国籍)、李致远(于都籍)、李良汉(兴国籍)、李士才(兴国籍)、李呈瑞(兴国籍)、李长暐(信丰籍)、李元(吉安籍)、李元(平江籍)、李平(上杭籍)、李改(茶陵籍)、李治(永新籍)、李信(浏阳籍)、李真(永新籍)、李贞(浏阳籍)、李基(平江籍)、李铨(吉安籍)、李夫克(莲花籍)、李木生(吉安籍)、李中权(达县籍)、李水清(吉水籍)、李世焱(红安籍)、李光辉(平江籍)、李庆柳(麻城籍)、李定灼(红安籍)、李俭珠(茶陵籍)、李桂林(平江籍)、李振声(茶陵籍)、李彬山(平江籍)、李梓斌(平江籍)、李辉高(浏阳籍)、李景瑞(吉水籍)、李道之(吉水籍)等98人。以上1/3强出自客家聚居地。《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李弥(国民党中将)、李之龙(原国民革命军中将)、李天柱(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李及兰(阳山籍,国民党中将)、李玉堂(国民党中将)、李世璋(原国民革命军少将)、李汉藩(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李仙洲(原国民党中将)、李延年(国民党中将)、李青云(红十五军军长)、李鸣珂(中共四川省委军委书记)、李宗仁(国民党一级上将)、李运昌(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司令)、李铁军(梅县籍,国民党中将)、李逸民(解放军少将)、李富春(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李超时(红十四军政治委员)、李默庵(原国民党中将)等23人。历史名人李利贞李姓得姓始祖李火德南方李氏大始祖李君怀泉州李氏始祖李耳,即老子,《道德经》作者、道家学说始祖李冰,战国时代都江堰建造者李悝,(生卒年待考),又名李克,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牧,战国时代赵国将军。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李斯,著名秦国政治家。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被称之为“飞将军”。李陵,西汉军事家。李广之孙,多次出击匈奴,后被俘与匈奴公主结为夫妻。被俘后众人皆指责李陵,唯有司马迁为李陵申辩结果触怒汉武帝,被宫刑。李儒,东汉三国时期董卓谋士。李傕,东汉三国时权臣、军阀;原本是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成为凉州军的首领。李登,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李春,隋朝著名工匠。设计修建了赵州桥。李密,隋末割据势力之一李渊,唐高祖,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唐太宗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贞观十年(636年)被封为魏王。李隆基,唐玄宗李商隐,晚唐诗人李贺,中唐诗人李靖,初唐将领李晟,中唐将领,平朱沘之乱李诉,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李白,盛唐诗人李煜,南唐后主,词人李元昊,即拓跋元昊,建立西夏与辽、北宋鼎立李栋,宋代官员,李氏入粤始祖李诫,宋朝著名的工匠。著有《营造法式》一书 。李师师,古代十大青楼名妓李清照,南宋时著名女词人李如松,明朝抗日名将李自成,明末起义军首领,建立大顺政权李时珍,医学家,《本草纲目》作者李鸿章,清末北洋大臣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李文茂,清未天地会领袖,攻广西建大成国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创立人之一李铁拐,八仙之一李祹,韩国世宗大王。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汝珍,清朝作家,著有《镜花缘》。李宝嘉,清朝作家,著有《官场现形记》。唐代还有诗人:李绅、李乔、李颀、李益、李贺、李商隐、李群玉,文学家、书法家 李阳冰,书法家李邕(YONG),画家李昭道、李思训,小说家李复言,史学家李百药,学者李筌、李善,军事家李靖。五代时有词人李对、李景(南唐中主)、李煜(李后主),画家李成。北宋有文学家李方,书法家李建中,画家李公麟,营造专家李诫,名臣李纲。南宋有学者李侗,史学家李心传,女词人李清照,画家李唐、李迪、李嵩,名将李显忠。元代有戏曲作家李直夫,画家李衍,数学家李冶,大将李恒。明代有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经27年艰苦劳动所着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分宝贵遗产。明代还有思想家、文学家李蛰,戏曲家、文学家李开先,文学家、画家李留芳文学家李梦阳、李攀龙,画家李在,诗人李东阳。明末清初有哲学家李颗,戏曲作家李玉。清代有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地理学家、文学家李兆洛,文学家李慈铭,画家李方膺、李鲜,小说家李汝珍、李宝嘉,数学家李善兰,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世贤、李秀成,义和团首领之一李来中。近现代,李氏更是人才济济,主要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水利专家李仪祉,地质学家李四光,植物学家李继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济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李先念等。作者/来源:百家宗祠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弟子规》是一本三言韵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作者简介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因而缺少传奇故事。史料记载,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300年后,和谐中国网总编辑、台湾孔子学院教授李耀君先生,对《弟子规》进行了现代修订,2006年以来,李耀君先生深入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监狱及传统文化论坛等讲授《弟子规》数百场。
弓克,教授,博士,新国学---《明学》创始人。中国文化书院国学院 “国学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明学》是什么?“明”, 源自于《易经》之“易” ,明为易明。《明学》,国学精华之精辟概括,为人办事之基本准则,人生纲常之深刻提炼,心灵生活之根本原理,人生信仰之独创观点,企业文化之核心理念。《明学》是对传统国学的创新,是对现代国学形态的新探索,是“新国学”。《明学》,延续传统纲常论,再造当代纲常论,构建心灵纲常,融铸人生信仰,建设心灵家园,引导人生成功,确保一生平安幸福。《明学》,做人做事的根本,成人成才必读,成功成家必读。弓克教授的一本书、一场报告能破解人们困惑多年的许多心灵误区,使人心灵遗憾,茅塞顿开。正如一高校党委书记所说,“弓克教授的一场报告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弓克教授,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实践经验、深刻的理论研究,令人信服地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试图回答人生、事业上的一些重大难题。弓克教授走上社会,曾“三次从零开始,形成三重本质”:当过农民,小学教师、副校长、村长,形成“农民”的本质;当过军人,战士、班长、文书、书记、排长、副指导员,形成“军人”的本质;当过教师,吉林大学哲学系教师(整10年),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形成“知识分子”的本质。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讲授过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黑格尔《逻辑学》。弓克教授现任吉林省人大常委,国际易学应用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华周易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吉林省孔子学院院长,吉林省周易学会名誉会长,长春市周易学会会长、吉林省作家企业家联合会名誉会长,吉林省东北亚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弓克教授为美国普来斯顿大学博士,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易经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弓克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宣传部长、校办副主任、党办主任,吉林省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付主席,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东城区委副书记。弓克教授勤奋刻苦,学识渊博,视野宽阔,思想深刻,理论功底深厚。他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提出很多新思想、新观点,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吉林日报》、《新长征》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有5篇论文为《新华文摘》转载,有1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奖;发表著作《主题论》等10多部。获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已结项,独立完成《现代生产理论研究》,两人合作完成《语言哲学研究》,正在独立进行一项《明学---“一元六本十德”》研究。弓克教授曾20多次在全国性或跨省论坛作专题报告:第二届全国县(市)改革论坛”、中国“三农”论坛、第二届全国民营企业家创新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学者学术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武夷山两岸三地国学研讨会,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哲学所中国企业家哲学管理研修班、清华大学长三角学院人力资源高级研修班、辽宁省百场名人系列报告起动仪式暨首场报告、山东青岛国学高级研讨班、河北邯郸政企领导干部国学高级研修班、全国经典诵读组委会国学专题报告会、沈阳市企业家国学高级研修班、世纪教育大讲堂、上海东晨集团、辽宁省桓仁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型东北企业家高端论坛、青岛“首届和文化高端论坛”等,作关于创新思维、国学概说、易经概论、纲常新论、明学、中国改革开放、企业文化、民营经济发展、“三农”问题、如何提升“二度一心”、情商与成功、国学智慧与女性成功、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国学智慧与企业文化、国学智慧与人本管理、“新国学”-《明学》等专题报告。弓克教授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业已走上国际学术讲坛。他已10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或跨国作专题报告:国际儒学联合会召开的“儒学、儒教与宗教学高峰论坛”、国际儒学联合会与德国联合举办的“孔子儒学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第十九届国际易学大会、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韩国京仁日报社、第三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孔子思想与和谐世界国际论坛、第三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经验交流会、2008科特勒(中国)战略营销年会等,在大会作专题报告---《易经》思维模式、《易经》原理、儒学的生命力与中国的现代化、现代人心灵的困惑与出路、明学---“一元六本十德”、和谐世界的心灵原理、国学智慧与成功、现代战略营销等。弓克教授被世界易经大会评为“世界易学文化和谐大使”(共17人)、“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易学人物”。《吉林日报》专门为弓克教授个人设一专栏---《白山晨语》,发表其人生哲学随笔,很受社会各界欢迎。 “党报” 为一个人设一专栏,弓克教授是全国第一人(《吉林日报》); “晚报”为一个人设一专栏,全国第一人是邓拓(《北京晚报》)。弓克教授被《和谐中国网》聘为“和谐文化大讲堂”首位“心灵导师”,被吉林大学聘为“人生导师”。弓克教授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行之有效的简明的修养心灵、树立信仰、塑造人格、成功人生的理论和方法。弓克教授受其恩师全国著名《易经》专家、先秦史专家、国学大师、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吕绍纲先生指导和影响,长期学习、研究《易经》及其他国学经典( 机缘巧合:弓克教授与吕绍纲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住过吉林大学解放大路学生宿舍正对门,各一间房米,吕家4口人,弓单身,多受吕老的教育、指点、引导、启发,结下深厚师生情义 )。弓克教授“国学概说”,吉林省国学大讲堂、河北邯郸党政干部国学高级研修班讲,发表在《国学大讲堂》一书,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易经》概说”,吉林省周易学会讲座;“《易经》思想原理初探”,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发言,“第六届中华易学大会暨全球华人易学学者泰山论易”论文集发表;“《易经》思维模式研究”,第十九届国际易经大会发言,新加坡易经学会论文集、《吉林大学学报》发表。弓克教授立足现实社会需要,从人性出发,在总结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传统美德精华、国学精华的基础上,多年独立思考研究,创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新国学”--“明学”---“纲常新论”---“一元六本十德”,为《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周刊》、《社会科学战线》、《新长征》、《新文化报》、《今日浙江》、《黑龙江经济日报》、《黑龙江人风采》、《文摘旬刊》等媒体刊登转载。“弓克教授《明论》研讨会”,于2008年8月28日在长春举行。研讨会由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吉林省哲学学会、吉林省孔子学会三家联合举办,80多人参加。发言者为全省、全国学术名人、领导干部、企业家--孙正聿、邴正、杨廷玉、郎毅怀、付佰臣、孙利天、陈秉公、胡海波、康学伟、张连良、韩秋红、赵超等12人。主持人和《新文化报》: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吉林省哲学学会为一个人、一个学术思想举办研讨会,这在吉林省还是第一人。”《吉林日报》、《新长征》、《新文化报》、《吉林省电视台》、《长春电视台》、《长春日报》等报道了这一消息。“弓克教授 ‘新国学’ -《明学》研讨会”,于2009年9月15日在长春举行。研讨会由吉林省伦理学会、吉林省孔子学会主办。弓克教授的《明学》已实现“八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军队、进特殊人群。“国学大讲堂”首场报告、第一百场报告,省纪检委、省委宣传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水利厅、省建设厅、地震局、省地税局、省森工集团、龙嘉机场、省网通公司、商业银行、省社保公司、省统计局、省政法委、延边洲、辽源市、长岭县、抚松县、省医药设计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省武警总队、省边防总队、46师、装甲兵4师等专场报告,社会反响热烈,反馈信400多封。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作出批示,一些专家学者作出评语,对《明学》充分肯定、支持,高度评价。应日本国外务省特别邀请(外务省次官会见),弓克教授到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讲学,作《明论》---“一元六本十德”专题报告。院长周玮生评价说:“《明论》---‘一元六本十德’是对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和总结,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听了弓克教授的报告,有相当多的共呜。”韩国《京仁日报》报道称:“新纲常论”是对断层的中华传统纲常思想的重建。”“弓克会长创立‘中国明学’。” “《明学》‘世界注目’。”“《明学》的创立是文化界的‘新的革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克立先生评语:“《明论》---‘一元六本十德’,是一个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人生哲学理论体系,它从大本大源处讲清楚了如何做人做事的根本道理,对于构铸新时代人的心灵纲常、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塑造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格,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正聿先生评语:“创新时代呼唤创新哲学。弓克教授的《明论》---‘一元六本十德’,立足现实需要,依托于丰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智慧资源之精华,以多维度思维方式,构建了一个集伦理、哲学、信仰于一体的独创性、综合性的哲学思想体系。这无疑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当代哲学思想新模式,是很有意义的新探索。”吉林省委副书记王儒林同志批示:“创新难,思想文化创新更难。弓克同志的《明论》——‘一元六本十德’,是难得的思想文化创新,而且是十分可贵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明论》是既根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而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创新思想;是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又具有严谨逻辑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既符合党和国家‘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大方向,而又具有广泛普适性的人生纲常。‘一元六本十德’,虽仅十七个字,然而其内涵却十分丰富深刻,为人们提供了人生纲常。人生应恪守心灵纲常——‘一元六本十德’。《明论》是面镜,能映照人心,心正、路正。《明论》应在全社会推广践行,以熔铸和谐心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吴鹏举:弓克教授的《明学》是大学问,大手笔,大突破。“明学”引发了我的思考,同时,也对弓克教授有了新的认识。有一天,我心中萌生了三个概念来评价弓克教授:哲学家、理论家、思想家。弓克教授以其《明学》,集哲学家、理论家、思想家于一炉,贯通历史,恢弘深邃,是对传统国学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我国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急需明学。《明学》是当代形态的新国学,是具有普世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国学。《明学》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历史与现实的融会贯通,是建设道德规范及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吉林省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扬廷玉:“我之所以对《明论》感兴趣, 是因为《明论》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示。我从《明论》中吸取了思想营养。《明论》中有最崇高的东西,有终极关怀,有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东西,有世界本原的东西。《明论》讲了人本身的问题,人心的问题,人性的问题,人的根本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结晶。《明论》是中西优秀文化结合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转换生成,是转换生成中的结晶。《明学》是中华文化重建的一种尝试,甚至于是卓有成效的一种可见的文化重建的伟大工程。”杨廷玉为弓克教授提词:“学贯中西, 融汇今古,德佩纲常,心游万仞。”时任吉林省省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郎毅怀在《新文化报》发表《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对接---弓克“纲常新论”刍议》,称之为“弓克体系”。“弓克《纲常新论》是有很大理论突破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纲常新论》的重大贡献就在于站在现时代的文化高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精要作一个总的概括,形成一个体系,‘一元六本十德’,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弓克体系’。有了这样一个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脉络、精神在我们的意向中就变得清晰起来,我们对它的学习、继承和研究也就有了‘抓手’。所以,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贡献。”时任吉林省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陈德才在《新文化报》发表《浅谈“纲常新论”的时代意义》:“弓克《纲常新论》是是一篇气势恢弘的力作。作者打开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经过一番苦心搜求、清理、剔抉与整合,形成了一个包容儒、道、释、异、法各家精华的独到体系,。这一体系是以现代的视角,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并对之加以科学的改造和提升,是一项高度复杂而艰巨的创造性劳动。”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那么历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呢?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 作为中国姓氏占据佼佼者的姓氏,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李姓名人吧。 1、李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 。 楚国苦县 (河南鹿邑)人。 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 孔子曾向其问礼。 著《道德经》五千言。 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史记》称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隐君子也”。 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 2、李斯: (?-前208),秦代政治家。 楚上蔡 (今河南上蔡西)人。 少时为郡小吏,后受业于荀卿。
简介:林海音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一九一八年生于日本,她的原名与之谐音相近,叫林含英。因为从小生活环境的原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一英子的视角不但描写了自己的生活,也描写了北京平民阶层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是台湾人,祖籍广东,出身书香门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也是林海音在后来成为优秀作家的原因之一。
林海音的父亲于一九三一年病逝,也有人说是被毒死。林焕文是著名爱国分子,而一九三一中日关系紧张,他很可能是为了破坏掉反日爱国势力的影响才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林海音的父亲去世后,使林海音变得更加独立有担当,间接地培养了一个优秀的作家。
林焕文离世后,林海音承担起家庭的部分重任,13岁的林海音早早地成为一个勇敢的小大人。从她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中,能够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城长变化。林海音的父亲虽然去了,但是留下了一位优秀的作家。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
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于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
参考资料:林海音-百度百科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1994,林海银被世界华人作家协会和“亚洲华人作家文学基金会”和“1998中国作家世界大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授予“中国高级作家奖”。他的自传体小说《南方的老故事》于1999年被授予第二届“五四”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被瑞士授予“蓝眼镜蛇奖”。她创办了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出版社,出版了许多名著。
林海音的创作特点:
林海因的作品显得特别,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因为她更固执地将题材局限于女性,用女性的心灵和精心观察来塑造一个世界;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世界的沧桑,无所不包。妇女的精神和身体找到表达。可以说,她笔下的女性几乎没有一个结局好,这意味着她笔下的所有女性都经历过失望,爱情中的大多数挫折都是不幸的。
没有一个女人是真正幸福的,尽管这些女人并不缺乏生活的乐趣和生活的爱,但她们仍然是不幸的。但是幸福是什么呢?它在哪里?幸福不过是幻觉。还是蓝知更鸟?这是值得深思的。
然而,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林海因笔下的女性都是在悲痛和痛苦中翻滚的女人,仿佛被命运的冰墙所包围,冷酷无情,显然是一群虐待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海音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擅长于表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旧交替时代女性的爱情婚姻问题。她的笔,近乎固执地游戈于这一领域,不断地挖掘、探索、思考,努力地从爱情和婚姻这一面古老的镜子里,反映历史的变迁与时代风云的起落,或正面、或侧面地映现出清末民初直到抗战以后中国社会的风貌,构成了一部近代以来中国妇女的婚姻史。
创作特点:
林海音的作品,显得特别,有其特质和与众不同的风格,是由于她更固执地把题材只限囿于女人身上,以女人的心眼和细致的观察来塑成一个世界;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蜕变,世事的沧桑,皆透过女人的心身来寻觅表现。
可以说,她笔下的女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善终的;这意思是说,她所描写的女人皆尝过失望,爱情的挫折,大都是不幸的。没有一个女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虽然这些女人并不缺乏生活上的欢乐或赖以生存的爱情,但她们仍是不幸的一群。
主要作品:
1,《绿藻与咸蛋》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选录像了“绿藻与咸蛋”、“伸会”等13则短篇小说,多是林海音搬到台湾后的生活小品。小题材孕育了林海音的大抱负,她伸展触角、多方取材,娴熟的挪用象徵每排情节,结构巧妙更成就了逗人进胜的戏剧性。在《绿类与咸蛋》中,一篇别开生面的教育小说,首开和类型先例,深切的人道关怀,通过洗鍊文笔,悲敏而不流於滥情。
2,《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该作品于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吴贻弓执导。
3,《春风》讲述女校长办学有成,化雨无数,却在婚姻上力不从心,致使文弱的丈夫于中部另筑爱巢,且养大一个乖巧伶俐的小女儿。
林海音 开放分类: 人物、文学家、编辑、林海音、林含英 目录• 林海音简介 • 林海音生平 • 已出版书 • 代表作:《城南旧事》 林海音简介林海音简介 名人姓名:林海音 出生年代:1918年3月18日 名人职称: 名人国家:日本大版 相关介绍: 姓名: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18年3月18日 出生地:日本大版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收集]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收集]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林海音生平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已出版书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代表作:《城南旧事》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浓浓的诗意。她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刊登在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长大了 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 “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 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 “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 “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很使我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和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答答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答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教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因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校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她教我跳舞。 啊!这样的早晨,一年年都过去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这学校里啦!当当当,钟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今年爸爸都没有给上麻渣,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节,石榴花没有开得那么红,那么大。如果秋天来了,爸还要买那样多的菊花,摆满在我们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厅的花架上吗? 爸是多么喜欢花。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我有四个妹妹,只有两个弟弟。我才十二岁…… 我为什么总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地说: “各位同学都毕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小学到中学去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你们回到小学来看老师的时候,我一定高兴看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圆也”,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心情紧张,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到银行去。等到从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城南旧事》出版序言(林海音)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带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城南旧事》主要内容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 ,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巡警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影片的结构颇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通常电影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的叙事结构,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三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创造出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城南旧事》是一部典型的文人电影样式。《城南旧事》主要内容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 ,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巡警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影片的结构颇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通常电影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的叙事结构,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三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创造出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城南旧事》是一部典型的文人电影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