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皖南医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皖南医学院学报

1、论著限4000字左右,综述和笔谈不超过48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报道1500字左右。正文前请列出关键词3~5个,应有200字左右的中文和(或)英文摘要。文题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字。英文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以15字为限,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2、作者署名单行排序,应以主要参加工作并对本文有答辨能力者为限,协作人员可书写“致谢”列于文末。正文首页左下角列出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通讯作者亦请标明),有基金资助者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相应的批文复印件。3、正文的专业术语,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且应全篇统一。不用非规范的简化字和已简化的繁体字。文中计量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4、图、表应有序号和中英文标题,标题不超过15字(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表格按统计学要求用三线式(不用边线和纵线);插图要清晰,线条图应用计算机绘制,照片要用黑白或彩色原始文件,线条图和照片均用JEPG或其他图像文件格式单独作为附件发送,显微摄影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5、文末应列出8篇以上参考文献,应以近3~5年内的国内外文献为主,并且是作者亲自查阅过的,如未查到原文或未阅读,则应在参考文献前加“引自”。正文引用的文献按中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在引用处用方括号注角码[]标于右上角。

在同类院校中属于中等水平。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

1981年学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学校成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1年8月,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300余人(含直属附院),其中专任教师1087人,高级职称1021人,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有7 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4名教师荣膺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和技术带头4人、后备人选11人。1个教师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2个教师家庭荣获“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

以上内容参考:皖南医学院-学校简介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机构6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定量药理学实验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机构:定量药理研究所、蛇毒蛇伤研究所、医学遗传研究室、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医学蜱螨研究所、优生优育研究室。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文献达万册,其中,纸质文献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文报纸70种。同时,拥有多个文摘型或全文型数据库,并建立了镜像站点,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卫生为主,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补的馆藏文献体系。学术期刊《皖南医学院学报》由皖南医学院主办,于1974年创刊,是一份综合性的医学类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旨在传播医学信息,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推动教学、科研、医疗工作。设有专家笔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技术交流、文献综述、专题讲座、调查研究、临床护理、短篇报道等栏目,既可为高等医学院校师生的科研、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又可指导基层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

皖南医学院坐落于安徽的江城芜湖,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长江之滨的芜湖市铁山北麓,东邻风景秀丽的赭山公园,校园占地面积近670亩。前身是芜湖医学专科学校,建于1958年。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其皖南分院。1974年国务院批准独立建院。该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确定的具有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之一,于1998年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价。如今,皖南医学院已发展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大学。 学院设有附属医院2所,教学、实习医院23所。 直接领导的附属弋矶山医院,始建于1888年,是安徽省第一家西医院,批准病床844张(实有床位921张)。 非直接领导的附属二院(宣城地区医院,现地处安徽芜湖市,宣城地区二院在安徽宣城,现已更名为宣城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医院,批准病床401张(实有床位532张)。 教职医护员工(只含直属弋矶山医院)共计1800余人,其中有正、副教授(含正、副主任医师)310人。自1987年以来,先后有15余人荣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有40余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我省及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共设有56个教研室、20个实验室和10个研究室(所)。还设有人体解剖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中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等。我院设有临床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应用心理学、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本科专业和若干培养方向;还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美容医学、计划生育医学、护理学等5个专科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药理学、生理学、法医学、病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外科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定量药理、细胞电生理、时间生物医学、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蛇素蛇伤、中医内经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还承担有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系,并选派了几十名专家学者出国访问、考察和研修,扩大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部现有教职工523人,有282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95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及优秀教师13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6人。从1971年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7101名医学专门人才(其中本科生4144人,专科生2847人,硕士生110人),为我省及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皖南医学院正式出版发行《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图书馆实用面积达3250平方米,藏书30万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册。近年来,皖南医学院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江南地区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相信皖南医学院的未来更加美好灿烂。 学院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卞国忠 党委副书记、院长:宋建国 学 校 概 况 皖南医学院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0年并入安徽医学院,1971年成立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并命名为皖南医学院。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的本科教学评议;2002年通过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 学校是以医学为主体,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现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医学等17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涵盖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室。设有10个实验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在职教职医护员工2102余人,其中有正高职称120人,副高职称3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9人。 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层次逐步提升。至2007年8月底,全日制在校生8672人,其中本科7135人;专科438人;硕士研究生245人。毕业生就业率均处在省属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万名医疗卫生人才。1984年至1997年与原地质矿产部联合办学14年,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服务设施完备。占地936亩,各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设施及多功能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建有完备的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 学校重视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主办《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两种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校有教学(实习)医院58所,其中附属医院8所(直属附院1所)和46家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附属弋矶山医院创建于1888年,是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为皖南及皖江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中心.学校不错,环境很好。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里的学风蛮好的。

皖南医学院学报在皖医几号楼

皖南医学院有3个校区,地址分别为滨江、赭麓、银湖,滨江校区最好。

皖南医学院(Wannan Medical College),简称“皖医”,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高校。

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2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各类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5790人,专科生352人,研究生973人,成教学生9000余人;有教职医护员工4840余人(含直属附院)。

办学理念:

构建学习型学校,建设书香校园,以科研兴校为龙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使课题研究校本化,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在解决广大农村孩子有书读的同时,也努力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凸现优质学校平民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皖南医学院

在芜湖凤凰美食街和赭山公园旁边

解释如下皖南医学院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校址为芜湖市高教园区文昌西路22号。一般滨江校区较好。老校区宿舍比较破。

芜湖市芜宁路2号皖南医学院老校区

皖南医学院学报电话

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全称:安徽医科大学二、 校址:校本部: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邮编:230032;南校区:安徽省合肥经济开发区翡翠路15号,邮编:230601三、 层次:本科四、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五、 录取原则:1.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最新文件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精神执行,实施招生工作“阳光工程”。2.以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依据,从高分到低分,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3.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办的规定加分进档。4.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各省份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录取。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严格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不满时,再考虑第二志愿考生。5.投档采用“专业清”和“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对所报专业均不能满足且填“专业服从”的考生,可随机调剂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6.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对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必测科目等有报考等级要求的,按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有关报考等级要求执行。7.考虑到我校外语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及以后就业,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不要报考我校。8.高考成绩要求:考生各科目成绩一般要求达到及格线,不要求加试其他科目。9.考生健康要求: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关于医学类学生体检的要求为依据。对色觉异常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10.我校各专业不受男女生比例限制。11.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各有关专业的专业方向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报考指南及我校招生网,请考生报考我校时务必注意自己报考专业的备注。六、 学费标准:本硕连读:7000元/年,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生物技术等五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学费为4800元/年,其他本科专业学费为4290元/年。各专业具体学费标准以我省物价局核定为准。七、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安徽医科大学”,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八、 以上内容如有变动,以教育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最新文件为准。九、联系方式及网址:电话:(兼FAX)、5165542(兼FAX),招生网址: , E-mail: 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普通专升本计划发布的通知 2009-03-03 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专升本招生信息 2009-03-02学校概况 皖南医学院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0年并入安徽医学院,1971年成立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并命名为皖南医学院。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的本科教学评议;2002年通过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 学校是以医学为主体,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现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医学等18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涵盖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室。设有10个实验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在职教职医护员工2102余人,其中有正高职称120人,副高职称3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9人。 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层次逐步提升。至2007年8月底,全日制在校生8672人,其中本科7135人;专科438人;硕士研究生245人。毕业生就业率均处在省属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万名医疗卫生人才。1984年至1997年与原地质矿产部联合办学14年,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服务设施完备。占地936亩,各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设施及多功能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建有完备的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学校重视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主办《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两种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学校有教学(实习)医院58所,其中附属医院8所(直属附院1所)和46家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附属弋矶山医院创建于1888年,是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为皖南及皖江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中心。谢谢参考 希望你能用上

一、皖南医学院在哪个区 皖南医学院是在芜湖市高教园区,具体地址在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区文昌西路22号,该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皖南医学院简介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学校建于1958 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 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 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 年学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赠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是一代代皖医人的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学校现有滨江、赭麓、银湖三个校区,占地万平方米,各类建筑面积40 余万平方米。滨江校区濒临长江,绿水环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也是学校办学的主校区。学校设有16 个二级学院、2 所直属附院、6 所非直属附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始建于1888 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的中心。该院于1926 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 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 学校本科教育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 个学科门类,设有26 个专业。研究生教育涉及医学、理学2 个学科门类,其中,一级学科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 个,二级学科授权点29 个(含一级学科覆盖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 个、省级特色专业9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 个,省级重点学科2 个、“十三五”省临床优先发展重点专科1 个、省临床重点专科3 个、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2 个。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56人,包括高级职称276人。近年来有7 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3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有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 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 人、后备人选13 人。 学校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省级教学团队8 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 项,省级精品资源课程23 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 个。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4 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4 个,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 种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学术合作交流;与美国Barrow神经病研究所、安徽海关(原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先声药业集团等国内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实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近六万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继续秉承优良办学传统,坚持“以本为本”,坚持“四个回归”,坚持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皖南医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皖南医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皖南医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皖南医学院是几本学校 皖南医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皖南医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皖南医学院教务处电话 皖南医学院有几个校区 皖南医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皖南医学院招生办电话 ;

1、论著限4000字左右,综述和笔谈不超过48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报道1500字左右。正文前请列出关键词3~5个,应有200字左右的中文和(或)英文摘要。文题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字。英文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以15字为限,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2、作者署名单行排序,应以主要参加工作并对本文有答辨能力者为限,协作人员可书写“致谢”列于文末。正文首页左下角列出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通讯作者亦请标明),有基金资助者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相应的批文复印件。3、正文的专业术语,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且应全篇统一。不用非规范的简化字和已简化的繁体字。文中计量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4、图、表应有序号和中英文标题,标题不超过15字(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表格按统计学要求用三线式(不用边线和纵线);插图要清晰,线条图应用计算机绘制,照片要用黑白或彩色原始文件,线条图和照片均用JEPG或其他图像文件格式单独作为附件发送,显微摄影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5、文末应列出8篇以上参考文献,应以近3~5年内的国内外文献为主,并且是作者亲自查阅过的,如未查到原文或未阅读,则应在参考文献前加“引自”。正文引用的文献按中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在引用处用方括号注角码[]标于右上角。

皖南医学院学报稿费

教学水平看自己学,不过普遍阴盛阳衰,意思是成绩男的比不过女的。

如果分数够,蚌埠医学院欢迎你。当然皖南医学院也很不错的

皖南医学院坐落于安徽的江城芜湖,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长江之滨的芜湖市铁山北麓,东邻风景秀丽的赭山公园,校园占地面积近670亩。前身是芜湖医学专科学校,建于1958年。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其皖南分院。1974年国务院批准独立建院。该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确定的具有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之一,于1998年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价。如今,皖南医学院已发展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大学。 学院设有附属医院2所,教学、实习医院23所。 直接领导的附属弋矶山医院,始建于1888年,是安徽省第一家西医院,批准病床844张(实有床位921张)。 非直接领导的附属二院(宣城地区医院,现地处安徽芜湖市,宣城地区二院在安徽宣城,现已更名为宣城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医院,批准病床401张(实有床位532张)。 教职医护员工(只含直属弋矶山医院)共计1800余人,其中有正、副教授(含正、副主任医师)310人。自1987年以来,先后有15余人荣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有40余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我省及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共设有56个教研室、20个实验室和10个研究室(所)。还设有人体解剖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中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等。我院设有临床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应用心理学、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本科专业和若干培养方向;还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美容医学、计划生育医学、护理学等5个专科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药理学、生理学、法医学、病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外科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定量药理、细胞电生理、时间生物医学、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蛇素蛇伤、中医内经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还承担有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系,并选派了几十名专家学者出国访问、考察和研修,扩大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部现有教职工523人,有282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95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及优秀教师13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6人。从1971年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7101名医学专门人才(其中本科生4144人,专科生2847人,硕士生110人),为我省及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皖南医学院正式出版发行《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图书馆实用面积达3250平方米,藏书30万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册。近年来,皖南医学院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江南地区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相信皖南医学院的未来更加美好灿烂。 学院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卞国忠 党委副书记、院长:宋建国 学 校 概 况 皖南医学院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0年并入安徽医学院,1971年成立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并命名为皖南医学院。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的本科教学评议;2002年通过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 学校是以医学为主体,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现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医学等17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涵盖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室。设有10个实验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在职教职医护员工2102余人,其中有正高职称120人,副高职称3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9人。 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层次逐步提升。至2007年8月底,全日制在校生8672人,其中本科7135人;专科438人;硕士研究生245人。毕业生就业率均处在省属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万名医疗卫生人才。1984年至1997年与原地质矿产部联合办学14年,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服务设施完备。占地936亩,各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设施及多功能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建有完备的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 学校重视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主办《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两种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校有教学(实习)医院58所,其中附属医院8所(直属附院1所)和46家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附属弋矶山医院创建于1888年,是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为皖南及皖江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中心.学校不错,环境很好。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里的学风蛮好的。

不错的,芜湖是个不错的城市,皖医也不错,分数上不了一本的话可以考虑,比一些末游的一本学校毕业后的整体就业情况要好,要上临床蚌医较好,其他专业二者相差不大,预祝考个好成绩!

皖南医学院学报网站

皖南医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学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濒临长江,绿水环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也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检验学院、医学信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 个二级学院。 学校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2个,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 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 个、省级特色专业9 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 个。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5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中西医结合基础、应用心理学2个二级学科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和应用心理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优先发展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病1个。现有各类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5790人,专科生352人,研究生973人,成教学生9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840余人(含直属附院),其中专任教师1393人,高级职称 798人,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有7 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1名教师荣膺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和技术带头4人、后备人选11人。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献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是一代代皖医人的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学校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 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4个、省级精品类课程41 门、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2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有国家疑难病提升工程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1个,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报刊1073种。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组织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陆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先声药业集团等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现有直属附院2所、非直属附院6所、教学医院10所。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 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的中心。该院于1926 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 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实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左右,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六万多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聚焦“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发展导向,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引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战略,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如果你想要赚钱多,那你就要选择一个有前景的专业。比如商科、IT专业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起薪。如果你不确定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合适,那么你可以咨询专业咨询机构。这样你就可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皖南医学院联系方式地址:滨江校区: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文昌西路22号;赭麓校区: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银湖南路34号 联系方式收集于网络,如果错误,联系本站修改 皖南医学院概况皖南医学院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和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坐落在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 学校现有滨江、赭麓、银湖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其中滨江校区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四周绿水环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条件完备,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5千余人。2021年面向全国12个省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3500人。 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多年来,学校坚持品德与专业兼修,理论与实践并重,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输送了近7万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数的75%以上。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他们当中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并荣获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称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的李济仁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赠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等。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和《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两种学术期刊。近年来,我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开放办学的新格局。 皖南医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医学影像学医学2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3中药学医学4医学信息工程工学5麻醉学医学6护理学医学7药物制剂医学8医学影像技术医学9临床药学医学10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11预防医学医学12口腔医学医学13智能医学工程医学14药学医学15保险学经济学16临床医学医学17医学检验技术医学18应用心理学理学19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20制药工程工学皖南医学院周边环境皖南医学院地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安徽省芜湖市。芜湖自古便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等风景名胜的北大门。奇瑞汽车、海螺型材、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芜湖,有力带动了芜湖经济的快速发展。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