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医药文化》杂志

发布时间:

《中医药文化》杂志

出版和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和译著:名称 本人承担部分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1.中医翻译导论 独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2.中医英语教程 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53.汉英中医药大词典 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74.中医英语翻译技巧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5.中医英语基础 第二作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6.医古文英语翻译技巧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7.中医英语初级词汇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8. 通过阅读学习英语精解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9.中医英语中级词汇 独著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10.医学论文英语翻译技巧 独著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11.简明汉英中医词典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2.中医英语翻译技巧训练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213.中医英语(中医院校教材)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4.汉英英汉医学英语构词法词典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515.中医英语高级词汇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516.译海心语 独著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17.黄帝译经 独著 中医药文化杂志社、中国生产力报连载18.养心 独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719.译海心悟 独著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720.汉英翻译理法探微 独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均为独立完成,大部分论文以笔名发表)1.论中医翻译的原则 中国翻译 19912.还是约定俗成的好 中国翻译 19923.中医翻译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中国翻译 19924.也谈科技英语的发展趋势 中国翻译 19935.中医名词术语的结构与英译 中国翻译 19936.论中医方剂的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19937.翻译中医名词术语应讲究信息密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8.关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思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9.再论几个中医基本术语的翻译问题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10.必须重视中医对外翻译的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199311.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传统医学的全球战略中医药管理杂志 199412.论中医文章标题的翻译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512.论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 上海科技翻译 199614.论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中国科技翻译 199615.重视中医对外翻译的理论研究 中国中医药报 199716.试论李约瑟的中医翻译思想 上海科技翻译 199717.应当建立中医翻译学 中国中医药报 199718.中医对外翻译三百年析 上海科技翻译 199719.亟待建立中医翻译学 健康报 199720.中药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健康报 19942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发展传统医药的全球战略 健康报 199522.重视中医药翻译理论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1997加快中医翻译学建设步伐23.呼吁关注中医翻译的研究与发展 文汇读书报 199724.几个医学概念的汉译英问题 中国科技翻译 199825.NigelWiseman的中医翻译思想评介 中国科技翻译 199826.中医英语——正在形成中的新学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27.TCM Translation: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Translato 1999(1999年发表于“国际译联”《翻译》杂志第一期)28.略论灸术在西方的传播史 中国针灸杂志 199929.WHO在针灸走向世界历程中的贡献 中医药学报 199830.论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以下各篇均以牛喘月之笔名发表在《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年第3期以来各期的“中医英译研究”专栏中)31.为什么要研究中医英语翻译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332.早期中医翻译的思路与方法 200333.从西方第一次“针灸热”看中医翻译对中西西传的影响 200434.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特点 200435.再论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 200436.谈谈中医英语翻译研究者的基本素养 200437.千岩万转路不定烟涛微茫信南求——谈《黄帝内经》英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20043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语翻译的原则问题 20043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工程正式启动 200540.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再谈《黄帝内经》英语翻译的方法问题 20054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中医”名称的英语翻译谈翻译中的“信”与“不信” 20054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满天作雪飞——从“中西医结合”之名的英语翻译谈起 20054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古今词意的演变及其对中医翻译的影响 200544.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谈中医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200545.法本法无法 无法法亦法——谈中医英语翻译的方法问题 200646.形与神俱 不可分离——从语义与语境的演变看中医翻译中的“常”与“变” 200647.仰观吐曜 俯察含章——中医英语翻译理法别议 200648.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翻译的局限性及其研究刍议 200649.列缺原为电神 丰隆系是云师——对中医翻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0065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论中医英语翻译及其规范化问题 200651.定静安虑 而后有得——《黄帝内经》英语翻译随想 上海翻译杂志 200652.咸宁万国篇——寻访传译之士 中医药文化杂志 200653.译史发微篇——翻译活动的起源 同上54.译名探微篇——翻译名称的演变 同上55.浅谈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56. 黄帝译经 中国生产力报 200657.译海廿载今与昔求其放心而已矣(2004年第11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58.论翻译中信息的耗散与重构(2006年第12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 优秀论文一等奖)59.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医静电文库》译者例言英译 中西医结合学报 .水之积也不厚,负大舟也无力——中医英语翻译研究中的几点反思 中西医结合学报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中医英语翻译句法漫谈 中西医结合学报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陈氏医学心悟》英语翻译心得 中西医结合学报 .何由换得银河水,净洗群生忿欲心——我的一份中医英语翻译检讨书 中西医结合学报 .论翻译中信息的耗散与重构 中国科技翻译杂志 2007265.言不过其辞,动不过其则——谈谈中医英语翻译中的音译问题 中西医结合学报 .中医英语常用语句翻译探析(一) 中西医结合学报 .中医英语常用语句翻译探析(二) 中西医结合学报 .中医英语常用语句翻译探析(三) 中西医结合学报 .中医英语常用语句翻译探析(四) 中西医结合学报 .中医英语常用语句翻译探析(五) 中西医结合学报 1.抗癌本草 合译 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22.中国手法治疗骨折 独译 外文出版社 20013.针刺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独译英国Donica公司 20024.循经自我按摩 独译 外文出版社 20025.新编英汉中医药文库(14册)执行主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6.手法治疗骨折 主译 外文出版社 20007.中国针灸 主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28.中医妇科学 主译 同上9.中医诊断学 主译 同上10.针灸手法图解 主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1.肺癌的中医特色治疗 主译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212.黄帝内经·素问(三卷) 独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13.推拿治疗常见病 独译 外文出版社 200414.钱伯煊医案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中医药学 主译 五洲出版社 200616.中医外治法 主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7.针灸处方学 主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8.中医推拿学 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9.岳美中医案 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0.针灸穴位精要 主译英国Donica出版公司 200721.中医保健图解 独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8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中医药文化》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核心期刊及重要学术刊物”,但不属于国家级核心期刊。 2010-2012年医学类核心期刊目录中国医学类: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国针炙 5.中成药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药杂志 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5.辽宁中医杂志 16.时珍国医国药 17.中医杂志 18.新中医 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中国天然药物

中兽医药杂志

各种省级期刊,举个例子:黑龙江畜牧兽医、山东畜牧兽医、广西畜牧兽医等,而且这些杂志对稿子要求也比较低某些期刊稿件不够,经常需要发动全院师生一块投,名字就不方便点了,你懂得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太多了 福建畜牧兽医 甘肃畜牧兽医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西畜牧兽医 贵州畜牧兽医 今日畜牧兽医 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 黑龙江畜牧兽医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湖北畜牧兽医 湖南畜牧兽医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吉林畜牧兽医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山东畜牧兽医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山西农业(畜牧兽医) 兽医导刊 四川畜牧兽医 现代畜牧兽医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杂志 畜牧与兽医 云南畜牧兽医 浙江畜牧兽医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兽医学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猪业科学参考资料:

中兽医医药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 周期:双月刊 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办并公开发行的唯一一家国家级中兽医学和兽医药物... 中兽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 | 周期:双月刊 本刊以介绍中国传统兽医科技及中西兽医结合内容为主,包括有:中兽医基础理论、兽医中(草)药及方剂、兽医... 浙江畜牧兽医 主办单位: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 | 周期:双月刊 本刊是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畜牧兽医技术刊物。主要刊登畜牧兽医研究... 中国蜂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中国养蜂学会 | 周期:月刊 本刊办刊宗旨为紧密结合养蜂科研与生产,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积极传播先进养蜂科技,促进我国... 中国蚕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周期:季刊 本刊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 中国兽药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周期:月刊 本刊是国家级兽药专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55年,1991年始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宣传国家的兽医... 中国养兔 主办单位: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 周期:双月刊

中医药文化杂志投稿须知

以下是可能需要的投稿要求,但每个期刊的具体要求可能不同,应当在投稿前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和要求: 1. 论文类型:期刊会接受原创研究论文、综述论文、案例报告、临床研究论文等。 2. 格式要求:一般要求提交的文章应为Word文档格式,具体排版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段落间距、页码等等。 3. 文献引用格式:期刊一般会要求引用文献的格式遵循相关标准,如APA、MLA、中国学术期刊排版规范等。 4. 语言要求:大多数的中文学术期刊要求文章必须为标准汉语,该语言表达方式应准确、规范。 5. 内容要求:期刊会对文章的研究设计、数据来源、结果呈现等方面提出特殊要求,并对相应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进行关注。 注意事项: - 确认文章内容对该期刊是相关和有意义的; - 建议先行提交征求意见稿,以了解文章是否符合期刊要求; - 文章的创意度和原创性将是文章被接受与否的关键; - 发送文章之前请注意拼写和语法错误,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文章被接受的几率。 以上是一些可能影响中国中药领域主要期刊投稿的因素,提交前请确保已经充分了解并认真考虑了这些因素,以免浪费时间。

中医药期刊投稿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文章的结构要求:文章应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应当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2、字数要求:文章的总字数一般需要在20000字以上;3、文章的完整性要求:文章内容要全面、完整、条理清晰,不能有错误;4、文章的发表要求:文章内容不能与本杂志已发表的任何文章内容重复,也不能与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已经投稿的文章重复;5、文章的格式要求:文章投稿时,应当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文章格式要求符合期刊的格式规范;6、文章的质量要求:文章的内容要求有科学性、学术性,要求论述准确、深入,观点独到、深刻,文字表达要求精确、流畅,参考文献要求准确、多样;7、文章的审核要求:文章投稿完成后,会经过期刊的专家审核,审核结果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反馈给投稿者;8、文章的版权要求:文章投稿完成后,版权归本杂志所有,投稿者不得重复发表或转载本稿件,但可以发表文章的部分内容。

中医药期刊的投稿要求严格规范,以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投稿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文章类型:文章类型一般分为综述性论文、研究论文、临床报告和临床案例报告等。文章的内容要清晰,完整,有说服力,且与期刊的主题相关。二、文章内容:文章内容要有创新,并且符合中医药学的原则,比如实验结果要准确可靠,关联性要强,所论证的理论要科学合理,提出的方案要实用可行,报社要求投稿文章的字数至少要达200字。三、文章结构:文章结构要清晰,具备明确的主次关系,一般分为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求准确,有权威性,要注明出处,以便评审专家能够进行查阅,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要以期刊文章为主。总之,投稿期刊的文章要求较高,需要包含规范的文章类型、内容、结构和质量高的参考文献,以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

1、稿件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应参照(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2、稿件请用电子版投稿(同时附打印稿1份)。稿件以5000字以内为宜(包括图表与参考文献)。3、署名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文章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4、来稿须标注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3-8个。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类论文正文前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5、稿件所用医学名词术语力求规范,可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及《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中药名以《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医古籍出版社)为准,草药应注明拉丁学名。稿件要使用规范字,简化字按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范书写。6、文章的图表应少而精,不与正文重复,图表应列出图题、表题,图表设计要合理,统计表请采用三线表,附图可以是照片或手工绘制图,绘图请另用碳素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图面力求清洁、清晰、准确。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7、文章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有关量和单位的一系列国家标准(GB3100-3102)执行。有关数字用法请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T/T15835-1995)执行。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规定书写。8、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以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稿件内容密切有关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近期文献为主,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9、取得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资金项目的来稿,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基金的名称及编号,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奖中获奖或被二次文献转载、摘录者,烦请作者通知本部。10、临床及实验类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证明(稿件资料的真实性及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负责)。来稿请注明单位所在地所属城市、街道、门牌号码及邮政编码,请勿投寄给个人,以免因故延误审稿。11、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刊具体情况,接到来稿后,即给作者寄回执,并在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意见通知作者。本刊拥有对来稿的独家首次刊登权。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若来稿不愿意入编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俟刊用,赠当期杂志1册。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该刊为双月刊,大16开,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办理订阅。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代号:BM6563。

由于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但是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所以要预防2019-nCoV感染,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隔离病毒的措施,以及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有效对抗病毒。 那么,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激活”机体免疫力,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桦褐孔菌是已被多项研究实验证明,确实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及抗病毒作用的药食两用真菌。 桦褐孔菌自身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作用 2007年 11月第 27卷第 6期《微生物学杂志》刊登的论文《桦褐孔菌不同提取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比较研究》记录了用桦褐孔菌不同提取成分影响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 “在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影响实验中 , 3 种提取桦褐孔菌成分的方法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巨噬细胞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具有吞噬与分解异物、杀死及消化病原体、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因此,可以初步证实桦褐孔菌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促进吞噬细胞功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 2016 年 5 月第 44 卷第 10 期《广州 化 工》刊登的《桦褐孔菌( Inonotusobliquus) 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记录了桦褐孔菌多糖抗病毒的研究实验。 “实验设立2组,分别为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的目的是观察药物能否进入到细胞中,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因此实验过程中先加多糖再加病毒,结果证明其多糖具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2012年2月第12卷第2期《中国食品学报》刊登的《两种基质桦褐孔菌菌丝多糖免疫功能研究》记录了桦褐孔菌多糖对小白鼠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实验: “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和药质菌丝体,采用超声波方式提取两种粗多糖,再将粗多糖分别作用于小白鼠。 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粗多糖和桦褐孔菌药质菌丝体粗多糖都可以提高小白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中发表的论文《俄罗斯桦褐孔菌研究概况》也明确写道桦褐孔菌具有免疫调节及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免疫调节:桦褐孔菌和恢复、提高机体防御和抗病能力,刺激机体T细胞生成及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纠正免疫紊乱状态。 增强抵抗力:桦褐孔菌可增加机体的反应性,提高抗病能力,是生理功能保持正常状态。” 俄罗斯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矢量研究中心对 10 种西伯利亚真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表明: 西伯利亚西南部生长的 44 种真菌的 82 种菌株中,对 HIV 病毒及流感和天花而言,最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是桦褐孔菌 桦褐孔可作为营养补充剂首选 近日协和医院专家编写的《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发布,建议坚持合理膳食,通过均衡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 同时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保健食品。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剂来适当提高营养储备。 桦褐孔菌作为最新一代保健品,能对身体进行全面调理,从根本上恢复人体器官和系统功能,对身体的各个器官有保健及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含有超过215种营养物质,包括桦褐孔菌多糖,高达 60%的桦褐孔菌酸、木质素纤维、黄酮类化合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多种抗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有机硒、有机锗、叶酸衍生物;还富含锰、钙、镁、钾、钠、铜、锌、铁等微量元素…… 其中能清除色斑,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修复细胞损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桦褐孔菌含量高达35000单位,是姬松茸的23倍,猴头菇的25倍,灰树花的31倍,灵芝的倍; 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多糖体含量是灵芝的14倍,猴头菇的7倍,姬松茸的5倍; 有效活化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增殖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是茯苓的10倍、灵芝的7倍。 桦褐孔菌扶正祛邪 古人曾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说,所谓的“正气"就是对病源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自身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即人体免疫力,“邪"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                               扶正祛邪能有效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J].2019,41(6) 多篇专业论文中表示:桦褐孔菌性偏凉,功效以扶正为主,体现在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健脾和胃、滋肝补肾、养心安神作用;兼以祛邪,体现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活血散结作用。 桦褐孔菌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可提高机体的适应性与自我保护能力。 疫情之下,每天早晚服用桦褐孔菌,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更多文章公号: 神奇的桦褐孔菌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当我们去医院看病时,有一个检查步骤就是医生会要求我们伸出舌头给他们查看,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等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身体的 健康 状况及病症的性质和轻重等。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舌诊”。

舌头被中医视为身体 健康 的“晴雨表”,也是他们在望诊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舌头不同的部位代表不同的脏腑,中医在舌诊时主要看两个部分:舌质和舌苔。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当身体出现状况时,就会引起舌苔、舌质所处微环境的改变,从而致使舌头表象出现变化。因此,学会“舌诊”之术,平常自己也可以大致判断出身体的 健康 状况,而对于本就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更可以通过舌诊及时发现病症变化进而送医诊察。

一般来说, 健康 的舌头呈淡红色,舌苔较薄,舌苔颜色微白且湿润。舌下静脉呈现淡紫色,表示血液循环顺畅 ,身体较为 健康 。而如若发现舌头颜色异常,舌体肿大甚至出现裂痕,那么一定是你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现代人不 健康 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想要拥有一个 健康 、漂亮的舌头可不是那么容易。多数人的身体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有的是体质过差,偏寒或偏湿,这些倒是不会有很大影响,注重调理即可;但有的可能已经患有某些慢性病而不自知,那便要多加注意以免疾病恶化。

三大舌质看体质:

一、裂纹舌

舌面分布着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即为裂纹舌。

(1)红绛舌有裂纹,多为热盛伤阴。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摄入热性食物,多吃滋阴降火的食物。

(2)淡白舌有裂纹,多为 血虚不润 。这类舌质多为贫血或者大病、手术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但是补血过程不可过于激进,应当循序渐进。

(3)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和裂纹,多为 脾虚湿浸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山药、薏米等补脾健胃祛湿的食物。

二、齿痕舌

舌体的边缘有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1)舌色淡白,湿润而有齿痕, 属寒湿内盛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暖,饮食上避免生冷食物,不能长期处于潮湿阴冷的环境。

(2)舌色淡红,边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党参、茯苓泡水冲服以益脾补气。

(3)舌色过红且舌体肿胀满口,边有齿痕, 多属湿热痰浊壅 滞 。这类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早去医院就医。

三、胖大舌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即为胖大舌。

(1)舌体胖大而嫩,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

表现:脸色苍白,气息虚弱,食欲不振,易疲惫,腹满便溏等。多为脾虚。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等。

(2)舌体胖大而嫩,色淡, 边有齿痕 。

表现:下半身易水肿,小便少,神色疲倦,四肢冰凉怕冷等。多为肾虚水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八种舌象提示 健康 隐患:

1、舌生横裂纹为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

2、舌苔厚且腻,舌上有“阻隔感”。多因脾虚湿重,常见于水肿、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

3、中风先兆、脑血栓、脑溢血,或者舌下神经麻痹者,当舌头伸出时常向一侧倾斜。

4、舌头颜色不红润,呈淡白舌,多见于各种贫血、慢性肾炎、慢性腹泻等。

5、出现黄褐色、灰黑色舌苔的患者,多见于滥服广谱抗生素后。

6、舌苔发黑,呈棕黑色、焦黑色等,常见于一些慢性疾病,如肝硬化晚期、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病情恶化时,会出现黑苔,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7、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红肿的舌刺会过于突出舌体表面,状如草莓表面。

8、“地图舌”:舌面上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没有苔,像地图似的。常见于某些慢性病,如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晚期肝炎、肾炎,以及长期营养不良等。

此外,自己在观察舌头前要注意光线、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如果一旦发现异常,还是要及时去医院就医诊断哦。

参考文献:

1、朱逢春:《浅议舌象观察在临床护理中的指导作用》,2019年,《名医》。

2、周晓凤、王晶晶、周岳君、邵牛、苏维洁:《特禀质人群常见舌象的应用探讨》,2018年,《中华中医药杂志》。

3、王晶晶、周晓凤、苏维洁、邵牛、周岳君:《阳虚质人群常见舌象特征探讨》,2018年,《中华中医药杂志》。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我知道有本《中医学》,是rccse核心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材新中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针刺研究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等等,太多了,在期刊导航网可以查到,而且一目了然。

现代 社会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结构也发生改变,加班熬夜已经成为都市人群必备技能,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胃病发病率的逐步上升,而且好发人群以20到50岁的青年男性为主,此病发病率高,治疗后复发率更高,消化性溃疡的1年自然复发率可达60%-80%,且发病常呈季节性交替发作,常在秋冬、冬春之交发病。随着西医西药的进步,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胃炎胃溃疡能够迅速愈合,但高复发率和西药的不良反应又时时困扰着我们,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医中药源远流长,我们常说胃病是三分靠医,七分靠养,因此, 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辅助治疗胃病,调节机体体质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讲3种常用的治疗胃病的中成药。

胃苏颗粒

肝气犯胃是由于生气引发肝气郁结,胃脘胀痛,胸闷烦躁。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胃苏颗粒主要成分有陈皮、佛手、香附、香橼、枳壳、紫苏梗、槟榔、鸡内金;此方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之效,对于生气引发的气滞胃脘痛,疗效颇佳,用法用量为一天3次,一次一包。

养胃舒胶囊

胃阴不足常由于天生胃功能弱,或是脾胃不调引发胃痛。治疗主要以养阴益胃为主。养胃舒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党参、陈皮、黄精、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此方滋阴养胃,可治疗胃脘灼热胀痛隐隐作痛者,用法用量为一天2次,一次3粒。

康复新液

瘀血阻络也可引发胃痛、胃溃疡或是胃出血。因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对于此类型的胃病效果甚佳。康复新液是来源于美国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之效。此药既可外用又可内服,治疗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时口服一天3次,一次10毫升。

总结

中西医结合对于胃炎胃溃疡的治疗更加科学全面,应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当以西医治疗为主时,中医按需治疗能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反应。对于年老体弱患者选择以中医治疗为主时,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诊断选择不同的中成药,一定切忌不要盲目服药! 也就是说,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辩证用药,才能保证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振华, 李保双, 刘启泉,等. 消化系统常见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34(11):7.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年26卷2期, 112-120页, ISTIC CA, 2018.

# 健康 明星计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