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病,是脑部的语言系统发育过慢,可以平时多教孩子说话。 家庭自测儿童语言能力量表年龄语言能力发展1岁~1岁半①能够理解简单的句子,如“好了吗?”“没有了吗?”等等。②能够开口说简单的话,如爸爸、妈妈、再见等等。2岁①能够认识并且指出两种以上的颜色。②能够认识并指出物品和身体部位等。③能够说动宾结构的、由三个字组成的句子,如在哪里、在这里、在那里等等。3岁①能够理解性别(这点根据不同的孩子略有所不同)。②能够使用表达时间的词,如过去、现在和将来等。③能够说自己的姓名。④会讲述简单的经历。3岁半掌握了一定的连词和关系词,能够使用“而且”、“因为”和“所以”等。4岁①能够理解各种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等。②能够认识抽象名词的概念,如动物、水果等简单抽象名词,并会进行归类。③基本能够发出母语中所有的音。④能够模仿句子,并且说长句子。4岁半能够认识名字和名称。5岁①能够理解反义词,如冷和热等。②能够比较自主地表达他想好的事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③会朗读句子。6岁①知道自己的生日。②能够阅读小人书。③会打电话。④会使用问候语。⑤掌握实用对话,而且与成人的用语接近。⑥对于听到的话感觉有疑问,便会主动提问。⑦具有用完整的疑问句提问的能力,比如“我为什么要去奶奶家?”6岁半能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7岁说话、讲故事等不再依赖图画书语言障碍是困扰幼儿智能发展的一大症结,而学前期又是儿童语言障碍的高发年龄段。患语言障碍的孩子一般在3岁左右才会表现出各种症状,而且,3岁之后也有发病的可能性。测试:您的孩子有语言障碍吗?如果您发现孩子说起话来总是语焉不详、结结巴巴;如果您总是找不到孩子为什么说不好话的原因,那么测试一下,看看孩子有没有以下的表现--□口吃;□说话时词汇贫乏、不丰富;□朗读时有困难;□经常混淆词语;□语法应用不规范。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那么孩子就可能患有语言障碍。不过,即使这样,也不用过于焦虑。因为语言障碍也分为两种:正常儿童的语言障碍。生理和心理都正常健康的孩子所患的语言障碍,通常都属于这一种,它是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逐渐得到矫治的。特殊儿童的语言障碍。这种语言障碍比较少见,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就需要带他去医院就诊。3种正常儿童的语言障碍正常儿童的语言障碍,常见的有以下3种:1.假性口吃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口吃,有真性和假性之分。通常来说,孩子因为模仿而引起的口吃现象,以及在他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间歇性口吃现象都是假性的。一般说来,孩子患真性口吃的比率非常非常低,通常都是假性口吃。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孩子却可能由假性口吃转变成真性口吃:心理有不安全因素,如父母离婚、被人欺负等,随着这种不安全因素的日渐加重,往往会造成假性口吃。如果大人不能够正确对待,久而久之,这种假性口吃就会逐渐转变成真性口吃。有的孩子因为假性口吃,被别人恐吓、威胁或者嘲笑讽刺等,使他对于语言表达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害怕说话,逐渐演变成真性口吃。小贴士:真性口吃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有口吃家族史的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患有口吃的人群中。孩子如果患有真性口吃就需要去医院对他进行矫治。2.轻度吐字不清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吐字不清现象,如果他的构音器官(如声带)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常常是因为孩子的本体感(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等等)比较差,大脑对声带、舌头、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使孩子的思维快于语言,从而出现吐字不清的现象。3.轻度词汇贫乏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孩子出现词汇贫乏的现象,不仅与他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关,同时也与孩子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有些孩子,虽然在理解语言上没有问题,但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反应比较慢,所以出现词汇贫乏的现象。有的孩子在理解语言上有困难,在语言表达时自然就会产生障碍,表现为词汇少、语法不正确,不能够完整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正常儿童语言障碍的家庭药方1.心理治疗法适用症:假性口吃对于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引起假性口吃的孩子,您只要找到并驱散孩子的心理原因,口吃现象就会得到缓解。●家庭气氛不和睦,或者家庭突然遭受变故,如父母离婚、亲人去世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巨大的阴影,孩子在这个时期往往容易出现语言障碍。但这种语言障碍实质上是暂时性的。这时,作为家长,您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改善家庭的气氛,并根据情况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有些孩子被老师批评后,羞以启齿,导致心理负担不断加重,从而出现间歇性的口吃。由于这些孩子多数胆小、内向,恐吓和打骂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不安全感。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势引导孩子,在心理上安慰孩子。您可以对他说我不会怪你的、想好了再说,慢慢来,通过温暖亲切的语言与行动,缓解孩子的压力,增强与孩子交流的亲切感。2.语言治疗法适用症:假性口吃、轻度吐字不清您是孩子的第一个语言老师。在和孩子用语言交流时,您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口齿清楚,有抑扬顿挫。●教育孩子时要心平气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话语,等他把话说完后,您再提问或发表意见。●平时经常鼓励孩子,当他说得又完整又流畅时,哪怕只是一个句子,您也要及时表扬。●尽可能引导孩子放慢说话的速度,语速不要过快。●教会孩子在说话时尽量放松。●孩子学说话时,教导他不要随便停顿,掌握说话节奏,不要随意说自然句或者破句。3.亲子说话法适用症:轻度词汇贫乏、轻度吐字不清知道吗,您对孩子说话的一大意义就是让孩子累积大量的语言。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他主要通过三种语言方式来累积语言:儿向言语在0~1岁这一年龄阶段,一般都是您讲得多,孩子讲得少。这个时候,您应该尽可能地对孩子多说话,给他一个尽可能丰富的输入和累积过程。目标言语在大人和孩子共处的场合,大人和大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比较方便愉快。但这个时候,您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应该让孩子也参与到大人的谈话中。儿童言语当您和孩子说完话,都应该给孩子一个单独思考、独处的空间。这个时候,孩子可以避免许多无关的刺激、干扰,一个人思考、回味。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育学家提倡让孩子睡前听故事的原因,这样可以让孩子没有后续干扰,直接加强孩子倾听后的记忆力。4.“人工合成伙伴”法适用症:轻度词汇贫乏如今独生子女众多,孩子往往缺乏沟通交流的同龄伙伴。因此,您要留心为孩子“人工合成伙伴”,换句话说,就是要尽可能制造机会,多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交流玩耍。比如,您在参加公众场合的宴会、聚会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在双休日,让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或者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您也可以带孩子去买东西、组织几个有孩子的家庭一起出游……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与人交流,消除胆小、害羞心理。5:强化纠正法适用症:假性口吃、轻度词汇贫乏、轻度吐字不清打拍子。您可以在孩子的身上或者手上有节奏地轻轻拍打,通过让孩子感受“节奏”,训练他掌握说话时的抑扬顿挫。让孩子练习绕口令。使孩子的吐字发音得以强化,并对容易发音混淆的词语进行辨析。给孩子阅读散文、文学作品和诗歌。这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多方面地感受文学作品中表达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通过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感受正确的发音,增强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孩子造句。让孩子经常性地进行口头造句练习,如让孩子用“动听”造句等,训练并强化孩子的叙事性描述(叙述能力)、说明性讲述(说明能力)和议论性讲述(思辨逻辑能力)这三种语言思维方式。让孩子接受电子文化、参与电子学习(E-learning)。其实,您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完全回避视听学习、录音电视、网络、画面和音乐等。只要您引导得当,就可以通过这些电子媒介,让孩子自己参与学习,成为学习主体,并在电子学习中接受情感的共鸣。注意:如果经过以上矫治,还是不能使孩子的情况得到缓解,那么请带孩子去医院,寻求专家的帮助。特殊儿童的语言障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一般都发生在以下几种生理或者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身上:有残疾的孩子。中度以上智力落后的残疾儿童一般都有语言障碍问题,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中,也有一些孩子有语言障碍问题。听力有障碍的孩子。自闭症的孩子。脑损伤的孩子。构音器官有问题的孩子。孩子常常出现吐字不清、错音、发不出声音来或者漏音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他的构音器官,如声带等有问题。有声音障碍问题的孩子。这些孩子经常出现声音异常、嘶哑、音调不正常、声音过高过低或者异常尖细等现象。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它主要表现为孩子的语言能力与同龄孩子相比,明显落后,比如6岁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只相当于2岁孩子的能力,不会说句子,只会说单词等等。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情况,应该尽早带他去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治。相关链接目前,在上海有专门诊治儿童语言障碍门诊,如果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疑问,可以去上海看看 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languagedisder)是指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并不是由于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本症有表达性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病因]目前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脑组织的某些感知觉功能,特别是精细的听觉分辨能力损伤有关。更有人提出,可能是由于听觉知觉、听觉记忆、听觉整合、听觉理解及听觉表达等脑功能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以语言发育迟滞为其主要表现。1岁多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感情和需要,常借手势、眼神及其他动作。??发育性语言障碍的患儿当其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显现出来。小儿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记不住普通的名词,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需要的东西,因此语句十分生涩难懂。患儿对语言的学习速度很慢,常比正常儿童慢2—3倍。??有表达性语言障碍者,语言理解尚好,但表达能力差。1岁半左右时可理解他人给他的简单命令,例如让他指出或去拿某种常见的物体时,小儿都可理解,并附之以行动。而感受性语言障碍的患儿则不能理解简单的命令,不能根据语言要求指出或拿到某种物体。这类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言语却无反应,包括父母的言语。但如给以手势、表情,或看电视时则有情绪反应。听力检查虽有轻度的听力减退,但与临床上所见到的对语言的毫无反应却极不相符。电测听检查的听力曲线常很不稳定,波动大。因而患儿平时似乎有点聋,有时又显得不聋。??入学后小儿有明显的学习困难,主要是阅读困难,其中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阅读能力更差,且常伴计算困难,常需接受特殊教育。表达性语言障碍者可在普通学校学习。??发育性语言障碍儿在学前阶段可无明显的情绪障碍,仍然活泼、愉快。入学后由于学习困难及其他种种不便常出现焦虑、注意短暂、多动、退缩或违拗等问题。但这类儿童内在语言发育正常,可参加一些带有创造性的游戏;也可以绘画;并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能很好地了解音乐的节律及音调;有完善的视觉感受及视觉—空间知觉。智力测验操作能力正常。??[诊断与鉴别诊断]发育性语言障碍的诊断可参考以下标准:??1。语言发育迟缓为最主要的症状。??2。听力正常,感受性语言障碍者听力可下降,但波动性大,与其语言发育迟滞的严重程度极不相称。患儿对语言可能毫无反应,而对其他声响可有探究反应。??3。内在语言功能发育正常,如可与布娃娃玩游戏。??4.人际交往正常,如能以眼神对人凝视,用表情或行动表示自己的情绪与需要,对母亲能表示依恋,能与其它小朋友一齐玩耍。??5.视觉及视-空间知觉正常,音乐的了解及模仿能力正常。??6.智力测验时,操作分常在正常范围内。??7.应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五官疾病。??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一)聋哑症早期严重失聪患儿,由于听不到任何语音,故无法学习讲话以致成为聋哑。由于这类患儿的智力、人际交往、运动功能以及操作智商等均可正常,因而常造成与发育性语言障碍在鉴别上的困难。主要鉴别点在于,聋哑儿对于语声及噪音均无反应;部分失聪者,仅对高频率声音丧失反应,而对低频率声音及噪音等可有反应。语言障碍儿对非语言的声音有反应。??(二)精神发育迟缓该症特点是智能低下,其中操作智商也明显降低。??(三)选择性缄默该症患儿有语言能力,但拒绝表达,在熟悉环境中可以正常交谈。??(四)发育性语言不清患儿有语言能力,仅对某些词发音不清,造成语词不通。其他方面无明显异常。??(五)婴儿孤独症患儿语言很少,或讲自己编造的生词使人无法理解,故需与严重的感受性语言障碍进行鉴别。本症除语言障碍外,尚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孤癖,对周围毫无兴趣,人际交往很差,无手势语言,对人很少凝视,不会用眼神与人交流感情,情感缺乏,对自己的母亲也毫无高兴的表示。内在语言丧失,有刻板的仪式性行为动作。??【防治】主要对语言进行特殊训练。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患儿模仿别人讲话,父母最好也参与训练。??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也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获得语言能力,但学习可能出现困难。感受语言障碍者预后较差,专门训练后语言能力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轻症患儿恢复较好,重度较差。严重者同时伴部分听力损害者,几乎不可能治愈。 儿童语言障碍妈妈关心的问题问题1:12~18个月的孩子只会说单词,不会说单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由于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增长地比较快,相对抑制了他的词汇增长速度,因此出现了表达慢、说话慢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问题2:13~15个月的孩子能听懂语言,但却不会说话,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称为短暂性的“相对沉默期”。孩子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种正常的发音紧缩现象,以前能发出的音在这一阶段都不能发出了,他往往只用手势和动作来表达自己。但这时,孩子的理解能力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他不仅能理解他不能说出的词语,也能理解大人发出的各种指令。在这个时期,您要给孩子沉默的时间,帮助他理解和思考,不要催促、逼迫他说话。同时,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您要给孩子提供具体的情景和物体,帮助孩子理解并记忆语言交流中所指的具体内容。问题3:有的孩子在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出现口吃现象,这要紧吗?有些孩子的语言在发育过程中相对迟缓,语言中枢的发育也比较慢,再加上遗传因素或者外界的语言刺激比较少,孩子很可能出现开口晚,并伴随假性口吃的现象。这样的孩子,如果能够在后期让他多接受语言刺激,马上就可以赶上其他的孩子,他的语言后期发展速度会非常快,超过前期发育速度,逐渐表现为正常,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问题4:3岁左右的孩子突然出现有时口吃有时正常的现象,该怎么办?这是一种短时期的间歇性口吃现象,一般是假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孩子已经具备了清楚表达意思、恰当使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但由于孩子的思维速度很快,语速却相对较慢,使他原先在大脑里组织好的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困难,表现为说话时结结巴巴,又加上孩子使用了不少无关的语气词,因而显得口吃严重。孩子的词汇贫乏,或者在表达时不能准确地使用词汇,在讲话的过程中想调整,但却没有这个能力,因而表现为语无伦次,说话结巴。孩子受到某些心理刺激而造成的口吃,比如孩子心理上受到刺激、惊吓或者恐惧等等。由于孩子生理上原因,说话时不应该换气的时候换气,又不会调整呼吸,所以说话结巴。这种现象在孩子3岁以前经常出现,4~6岁的孩子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您按照我们前面提到的方法,对症下药,很快就会消失的。问题5:孩子没有听力问题,但开口迟,2岁多了还不会说话,这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生长的环境中方言复杂,或者有双语现象,不同环境中要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因此尽管并没有听力障碍,也可能到了2岁还不会开口说话,这被称为“开口说话沉默期”。遇到这种现象,您应该尽可能排除孩子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和语言源头,让孩子重新辨别并发展语言能力。此外,国外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孩子的语言发展与家庭环境、居住环境等因素都有关。如今,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住房面积大了,常常是各人在各人的空间里做自己的事情,电视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您与孩子交流的机会。由于孩子的说话机会大大减少,阻碍了他的语言发展。遇到这种情况,您应该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
语言障碍又称为言语障碍,是指某些人群对口语、文字或手势的应用或理解发生异常的现象。它的基本特征是:
1、构音困难。由于某些组织结构的损害,或生理过程的失调,表现为口语的声音形成困难,严重者则完全不能发音。
2、失语。参与脑内言语阶段的各结构损害或功能失调即造成失语。它既同听觉障碍(言语感受阶段)无关,又同言语肌(言语表达阶段)的瘫痪或其他运动障碍无关,这些正是失语症与构音困难的区别所在。可分为运动性失语(anandia、感觉性失语(sensoryaphasia)、传导性失语等。
语言学家们普遍认定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的结构体系。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心理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得到发展和丰富。所以语言的发展状况不仅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幼儿的听力、发音器官的发育、掌握词汇量的多少、逻辑思维能力等。 现实中婴幼儿语言发育障碍(1anguagedisor‘der)发生率高居各种发育行为障碍之首。据国外有关报道,2岁时语言发育障碍的发生率为17%。许多研究表明,婴幼儿期语言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不仅将严重影响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使学龄期注意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1977年美国口语一语言~听力学会将语言障碍定义为:“语言障碍是个体在语言系统的知识上未能与预期的常模相称的情形。特别是当一个幼儿在语言的运用技巧上有缺陷,未达到同年龄幼儿的预期水准时,就称语言上有缺陷。”而我国著名学者范来波1978年给说话障碍下的定义为:“和常人的言语偏离甚远,以致惹人注意,干扰信息交往,甚至使说话人或听话人感到苦恼的言语异常。”一、语言障碍的类别1.构音异常构音异常指说话时吐字不清,也就是俗话说的发音不准确。在患交往障碍的学龄幼儿中,有70%~80%的幼儿属于构音异常。在这种语言障碍中,有单纯的构音障碍现象,也有构音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常见的构音异常有四种情况:说话时出现替换音、省略音、弯曲音和添加音。2.发声异常常人说话音调、音量、音质都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强弱有致,大小适中,让听的人不觉得刺耳或吃力。发声异常的人则容易在音调、音量、音质三方面偏离常态。3.语畅异常口吃属说话节律障碍或说话流畅障碍。说话者常在说话时不恰当地中断、重复、拉长一些字音或调。口吃在说话障碍中极为典型。对于造成口吃的原因,学术界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后,普遍服从多因素论。4.语言发展迟缓语言发展迟缓指幼儿说话语言产生较晚,在恰当的语言操作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同龄幼儿。如对词义的理解狭窄、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等。这是在期望的年龄中语言发育不理想的状况,可能由发育迟、听力障碍、脑损伤、智力落后、情绪障碍等问题造成。5.言语内容贫乏由于受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对词语的掌握有限,因而在表达上就欠丰富,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在一些幼儿身上这一现象表现得很突出,如言语内容极度贫乏,对常用词语都很难习得和加以运用,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6.言语能力丧失这是一类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的总称,包括由耳聋、大脑言语中枢发育不全或病变神经官能症、言语器官缺损或病变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哑、缄默症、失语症、喉病等现象。这类幼儿由于丧失了原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二、解决方法语言障碍类型众多,问题亦各不相同。既然语言障碍会影响幼儿的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人格发展、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有语言障碍的幼儿。1.对构音异常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正确的语言发音模式。如利用图卡、字卡、注音符号卡、语言学习机、发音部位模型、镜子、录音机等教材教具,实施辨音训练与构音训练;利用个别指导或团体辅导,进行语言训练;训练过程应尽量寓教于乐,利用游戏、比赛、舞台剧、角色扮演、歌唱、猜谜、朗读等活动,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学习情境,在实际生活经验中,让幼儿随时随地地练习,自然而然、耳濡目染地学会正确的发音。2.对发声异常的幼儿教师可指导一般的发声原理及发声卫生知识,指导使用声带的正确方法,使幼儿了解不必要的大声或太兴奋的叫喊声等对声带有不良的影响;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实施判断适当的音调、音量、音质的听觉训练,用以幼儿自我矫正;对较小的幼儿,可利用行为改变技术或增强原理,鼓励幼儿用悦耳的声音说话等。3.对语畅异常的幼儿教师要认识口吃幼儿的特征,设法消除幼儿精神压力的根源,利用“减敏法”,让幼儿先在合唱、齐唱、共同朗读、角色扮演、舞台剧、对玩偶说话等压力较小的情境中练习说话,然后逐渐除去其所依赖共同朗读或合唱的情境,最后使幼儿能不借助他人的陪同而能单独流利地说话。教师应鼓励和支持他们,也鼓励其他幼儿接纳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说话的愉快和成功的经验;鼓励幼儿培养其他方面的专长及兴趣等。这些都是建立信心的心理辅导策略。4.对语言发展迟缓的幼儿幼儿口语障碍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语言发展迟缓。原则上,教师宜注意语言学习的环境,使语言发展异常的幼儿被同伴所接纳,制造和谐融洽的活动气氛,不让他们在团体生活中受到压力,也就是训练班上幼儿不嘲笑其幼稚的语言或发音异常。更应努力营造说话的环境,利用电话、玩偶、录音机、捉迷藏游戏等活动,引导语言发展迟缓的幼儿说话。并通过团体活动或生活经验,实施语言基本训练,以增进他们与同伴之间交流与说话的机会。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语言训练教室可设置沙箱、水槽、语言观察室、游戏室、各种玩具(如电话玩具)、玩偶、积木、黏土、录音机、发音教室、语言学习机等设备,以刺激幼儿说话的动机。5.对言语内容贫乏的幼儿对于言语内容贫乏的幼儿,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幼儿有话可说。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实际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就是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平台。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素材作为训练幼儿语言表达的话题,既丰富幼儿表达的素材,也可以增强幼儿表达的勇气,使幼儿有话可说,克服言语内容贫乏的问题。如上厕所能向教师提出,有事能向教师请假等。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幼儿接触交谈,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他们介绍所看到和学到的新鲜事,如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重大的新闻、每天最开心的事及学会的本领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欣赏者,在听到幼儿说话不连贯时,不应急着帮忙或打断他们的话题,应以表情或眼神鼓励他们,从而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逐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6.对言语能力丧失的幼儿随着融合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普通幼儿园内也可能接收一些特殊儿童(如聋哑儿童)入园随班就读。对于这些言语能力较差甚至丧失的幼,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们,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尊重,不仅仅是教师自己要尊重幼儿,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幼儿尊重这些特殊的同伴。其次,教师要支持幼儿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呵能会用自己的特殊方式表达需要,那么教师就需要了解幼儿不同手势的意思,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以减少幼儿的挫败感,使其能尽快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第三,争取家长的配合,强化训练。对于非生理原因丧失言语能力的幼儿,在家园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科学的矫正技术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如发音方法的训练、心理障碍的疏导等。总之,教师有责任努力地创设环境和学习条件,让每一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定期地检查学习的环境、幼儿的语言行为以及教育教学情况,以保证幼儿的进步与教学绩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有系统的语言矫治模式,如随机教学模式,在各科教学或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鼓励幼儿使用语言以获得其所需要的事物,让他们知道语言的重要性;如沟通互动模式,教师扮演催化者的角色,利用说话或动作激发幼儿沟通的反应,也就是利用不同的增强与回馈帮助幼儿说得更多、更好等。在教育上,教师应侧重于语言的强化训练,以促进有语言障碍的幼儿。
yán yǔ zhàng ài
dysphonia
语言障碍,言语紊乱,言语病
ICD:R47
神经内科
言语障碍是指对口语、文字或手势的应用或理解的各种异常。本篇叙述由局限性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包括构音困难和失语。
语言(1anguage)是人类在社会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或符号(手势、表情、口语、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人类独有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言语障碍是指对口语、文字或手势的应用或理解的各种异常。本篇叙述由局限性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包括构音困难和失语。
1.构音困难 为言语表达阶段所包括的各组织结构的损害,或生理过程的失调所造成的言语表达障碍,叫做构音困难。如果言语完全不可能就称为构音不能。这组症候的特点是构音运动(即把脑内言语变成声音、组成言语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它并不包括词意或言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的障碍。而只是表现为口语的声音形成困难,严重者则完全不能发音。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构音困难:一侧构音器官接受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和支配,包括初级运动皮质中央前回头面部区域及其发出的锥体束。所以单侧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并不造成永久性的构音困难。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诸如假性延髓性麻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以及中脑的肿瘤或血管病侵犯了两侧大脑脚底时,可出现构音困难。此类构音困难的症候特点是:构音肌瘫痪、舌较正常小而硬。言语含混不清,特别是唇音及齿音受到严重牵累。上运动神经元性构音困难还常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情感障碍。
(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构音困难:核性损害造成的构音障碍常以舌肌麻痹为先,舌运动受限,发音缓慢而含混,继之发生软腭麻痹而有鼻音,当咽喉肌功能由于疑核的完全损害而丧失时,则有完全性构音不能。
核下性麻痹引起的构音障碍,常早期就出现软腭局限性损害,出现构音困难,呈鼻音。如喉返神经麻痹时,则出现声带肌麻痹,早期出现声门闭合麻痹。双侧声带麻痹时,声带处于固定位,此时有呼吸困难出现窒息(声门关闭)。而声门闭锁肌麻痹时则声门开大,虽没有呼吸困难但有发音不能。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ullainBarre 综合征)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延髓性麻痹,往往伴有软腭及咽部麻痹、声带麻痹。舌肌出现麻痹者少见。所以多表现为发音无力、喉音障碍显著。
(3)大脑基底核损害的构音困难:主要由于锥体外系病变导致构音器官肌张力增高、震颤等因素引起。症状特点是言语徐缓,说话时节律慢、音韵紊乱、音节急促不清,很像喃喃自语,并常有断缀。多见于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舞蹈病等。Parkison 综合征则表现为语音低、音节快而不连贯、语音单调及言语反复。
(4)小脑系统损害的构音困难:又称作共济失调性构音困难,主要由于构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或强迫运动造成。主要表现为:
①暴发性言语:言语显著拖长,有不均匀的音强,因而时常呈暴发性,患者的语音强度时而极低,时而突然极高,并急速发出一连串的音节或词句。
②吟诗状(或叫分节性)言语:是小脑系统损害时言语障碍的又一特点,系由于说话时重音的配置异常并被均匀地分隔成许多不连贯的言语阶段,很像吟诵旧体诗词那种抑扬顿挫的音调。吟诗状言语最多见于小脑蚓部受损、小脑变性性疾患。多发性硬化症有10%~15%的患者出现此类构音困难。吟诗状言语、意向性震颤和眼震共同构成经典的Charcot 叁联征。
(5)肌肉病变所致的构音困难:
①重症肌无力:唇、舌、软腭肌肉无力最著,此种无力于休息后好转。表现为连续说话后语音不清,再休息后又好转。此外,眼外肌尤其是提上睑肌力弱明显,可以伴有咀嚼及咽下困难。上述症状经注射依酚氯铵(腾喜龙)或新斯的明后消失而确诊。
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时可有口轮匝肌萎缩,舌肌偶可有萎缩,故有唇音、舌音构音障碍。
③萎缩性肌强直症:有颜面肌及舌肌萎缩,软腭麻痹,口轮匝肌肌萎缩,出现构音障碍。有时有舌音障碍可能是舌肌肌张力增高症状之一。
2.失语 参与脑内言语阶段的各结构损害或功能失调即造成失语。它既同听觉障碍(言语感受阶段)无关,又同言语肌(言语表达阶段)的瘫痪或其他运动障碍无关,这些正是失语症与构音困难的区别所在。
有95%以上的人左侧大脑为言语和语言表达的优势半球。右利手人的右侧大脑为优势半球者极为少见,仅在文献中有个案报道。由于病变引起的言语或语言表达障碍包括了一组疾病,统称为失语症。
(1)言语中枢:言语功能异常复杂,它在大脑皮质上的位置不可能狭隘地给以定位。
主要的言语中枢有4 个,言语感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言语运动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阅读中枢位于顶叶角回,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各言语中枢之间又互有联系。
(2)失语的临床类型:关于失语症的分类说法不一。目前,多采用Benson(1979)分类法,此法兼顾了临床特点和病灶定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①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其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共同特点为口语复述困难和病灶部位在优势半球外侧裂附近。
A.运动性失语(anandia):又称Broca 失语或非流利型失语。患者不能讲话,但对别人的言语和阅读书报的理解力均无影响。他知道他要讲什么,但他不能这样讲。用词重复,常讲错,但讲错后患者立刻发觉,因此苦恼自己讲不好,故而这种病人常较沉默寡言。有时患者尽管不能提出议论,但他能流畅地诵诗、唱歌、计算、咒骂。病灶集中在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皮质或皮质下。
B.感觉性失语(sensory aphasia):又称Wernicke 失语或流利型失语,以流利型错语和理解障碍为主要特点(必有复述障碍,命名困难常见),病灶位于左侧颞顶或颞顶枕区。由于听懂讲话的功能较其他言语功能出现得早,感觉性言语中枢是主要的言语中枢,它损害时引起的症状最严重,可同时发生与该中枢联系的其他言语中枢的功能障碍。尽管运动性言语中枢仍保存,但言语的正确性已被破坏,必然合并运动性失语。患者不仅不能理解别人对他讲话的内容,也不能发觉自己讲话的错误,因此常苦恼别人不能听懂他的话。患者还喜欢讲话,但讲不准确,用错词,甚至创用新字,即所谓的流利型错语。此类失语一般预后较差。
C.传导性失语:以流畅能达意的自发言语,理解近于正常而复述极困难为特点。传导型失语病变局限,是各型失语中病变最小的。病变部位可能是在优势半球弓状束(联结语言感觉中枢和语言运动中枢)。常规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变化,大多数病人有命名困难,阅读检查有严重的错语,预后一般较好,可恢复至仅有命
名障碍。
②分水岭(边缘带)失语综合征:此类失语的特点是:失语而无复述障碍或复述相对好,病变在分水岭区。包括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和经皮质混合性失语3 种。
A.经皮质运动性失语:除复述无障碍外,其特点与运动性失语相似。口语理解较好,但患者常有严重失用,因此判断需小心。命名有障碍,书写亦有缺陷,大多数患者有右侧的偏瘫。病灶多在优势区Broca 前部或上部,最具特点的是额下回中部或前部。
B.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亦除复述好外,其他与感觉性失语相似。命名、阅读和书写常有障碍,病变部位在左侧颞顶分水岭区。
C.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存。其特点为除口语复述外,所有语言功能均不正常,病变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大片病灶。
③皮质下失语综合征:传统上认为典型失语综合征一般只提示纯皮质病变,或是皮质与皮质下同时受累,而丘脑及基底核在失语产生上不起作用。近些年来,通过对这些结构在语言上的作用及对存活病例的深入研究,指出单纯皮质下病变也可以引起失语综合征。许多资料表明,皮质下病变引起的失语综合征与所谓典型的失语不相符。现简述如下:
A.丘脑性失语:此类失语的特征为说话少、找词困难、命名障碍、低音调、自主言语少,对复杂命令不理解,阅读及书写障碍,复述好,大多有记忆障碍。丘脑失语的预后一般良好,多可在几周内恢复,可留有命名障碍。
B.底节性失语:病灶限于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区,常包括内囊,其特点为有构音障碍、低音调,可有错语,口语理解相对较好,复述亦可。命名、阅读及书写均有障碍。底节性失语有些类似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有些类似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此类失语同时常并有偏瘫症状,预后较好。
④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是指以命名障碍为惟一或主要症状的失语,其特点为流利性口语,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亦可有轻度偏瘫,病灶在左颞枕顶结合区。
⑤完全性失语: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受损,口语表达明显受限,但真正的缄默亦罕见,通常能发音,为单音节。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不能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有严重的神经系统体征。病灶在左大脑中动脉分布区,预后差。
⑥失读(alexia):是指对书写语言的理解能力的丧失,可以是完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常伴有命名性失语,主要因优势半球角回损伤所致。
⑦失写(agraphia):几乎所有失语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失写,因而可作为失语的筛选测验。书写是最难掌握的语言功能,至今仍无满意的分类。
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并不是由于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称之为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aphasis)。沉晓明主编《临床儿科学》报道,7%~10%的儿童在语言的发育上低于正常标准,有3%~6%的儿童存在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
另外,目前国内有700 万聋哑人,绝大多数为语前聋者。
此处讨论的言语障碍,主要指局限性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包括构音困难和失语。脑部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导致的言语障碍[构音困难和(或)失语症]症状,发病率相当高。据1982 年6 个城市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脑血管病的国内年发病率为182/10 万人口,就诊患病率为620/10 万人口。近年来的资料显示,脑血管病已经是成人患病死亡原因的首位。
在脑出血部位统计中,可累及语言区的半球出血(内囊和基底核)占到80%;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部位统计中,可累及语言区的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也占到60%~80%。
常见的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干后组脑神经病变以及某些肌病,则可导致构音困难。
实验室检查:
1.必要的有选择性的检查 依据可能的病因选择。
(1)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注意对原发病有诊断价值的特异性改变。
(2)血糖、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其他辅助检查:以下检查项目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MRI 检查。
2.脑电图、眼底检查。
3.颅底摄片。
4.耳鼻喉科检查。
CT 的问世和应用,使人们对失语定位的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Kertesz 等人发现,患传导性失语的患者有与前后径相关的损伤;命名性失语的患者多有顶叶损伤;而患完全性失语的大多数病例则有超过1 个脑叶的损伤。有人研究了失语与CT 所示病灶的关系后发现,与失语有关的皮质区是Broca区、Wernicke 区、缘上回和角回,分别位于Brodman44、22、40 和39 区;Broca皮质代表区位于左外侧裂前,侧脑室前角下方;Wernicke 代表区位于左外侧裂后,至左侧脑室叁角部外侧;缘上回和角回位于顶叶左侧脑室体后部。
一般认为,小的损伤可致轻度失语。各型失语症在CT 上看到的病变位置是比较一致和可靠的,失语类型可能预示损伤的部位,但反过来,从病变的位置则很难确定失语症的类型。对这种临床表现与CT 显示不相符的问题,目前认为可能与CT 在病变不同时间拍摄有关,也可能与患者存在不同的脑血管侧支循环供应而导致程度不同的代偿有关。
主要依据构音困难和失语的定义及各自特点进行鉴别。原发脑部疾病或周围神经病变的确诊,对构音困难和失语的鉴别也有临床意义。另外,必须注意鉴别由听力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的言语功能障碍。
1.对于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诊断可参考以下标准
(1)语言发育迟缓为最主要的症状。
(2)听力正常,感受性语言障碍者听力可下降,但波动性大,与其语言发育迟滞的严重程度极不相称。患儿对语言可能毫无反应,而对其他声响可有探究反应。
(3)内在语言功能发育正常,如可与布娃娃玩游戏。
(4)人际交往正常,如能以眼神对人凝视,用表情或行动表示自己的情绪与需要,对母亲能表示依恋,能与其他小朋友一齐玩耍。
(5)视觉及视空间知觉正常,音乐的了解及模仿能力正常。
(6)智力测验时,操作分常在正常范围内。
(7)应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五官疾病。
2.失语的检查主要依据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在进行失语检查之前,检查者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必须在注意力、定向力以及判断力等相当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其次要明确患者的视力和听力是否正常。在进行运动系统检查时,特别注意是否有偏瘫或运用不能等症状。环境要安静,时间要宽裕。现将最简要的检查说明如下。
(1)检查患者言语理解能力:可用口语令患者作一些动作,先用简单句,如举右手、闭眼等(言语感觉分析器),再用复杂句。
(2)检查患者的言语: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患者的自动言语,注意说话是否自在、正确,是否有丰富的词汇,有无错语等。并令患者重复检查者的言语。同时注意患者说话时的面部表情和其他姿势。
(3)检查理解书面文字的能力:用书面命令患者做某些动作,拿某种东西等。注意不要让患者朗读各命令句。
(4)检查书写能力:让患者自动书写,注意写得是否利落或有困难,造句是否正确,有无错写症等。如患者有偏瘫(常在右侧),可鼓励他用健侧书写。不要单让患者写自己的名字和地址。
(5)令患者说出物件的名称:借此除外命名性失语。如患者不能说出物体的正确名称,必须注意他是否能用姿势或下定义来说明他所熟悉的物体。当患者接触物体后,是否他又恢复了失去物体名称的印象。当患者不能对物体命名时,要看他是否能在一连串词汇中寻找出物体的正确名字,或者当检查者提到某一物体名称时,是否患者能正确指出这个物体来。
(6)听写、抄写、绘图、计算。
成人由局限性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康复期则是进行语言训练。
对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有表达性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患儿模仿别人讲话,父母最好也参与训练。
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也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获得语言能力,但学习可能出现困难。感受语言障碍者预后较差,专门训练后语言能力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轻症患儿恢复较好,重度较差。严重者同时伴部分听力损害者,几乎不可能治愈。
目前尚未查到权威性的较全面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
《内科学第五版》、《外科学第五版》、《儿科学第六版》、《内科学第六版》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是个体素质的核心体现,随着社会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渐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止是高校,越来越多的中小学也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仍然不被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十分薄弱。大多数特殊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适应学校和社会、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将会受损,而这同时也会导致心理发展上的异常。因此,特别要注意特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着差异的各类儿童,包括发展上低于和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也包括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专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JL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本文对特殊儿童是从广义的视角来定义的,因为不论是超常还是低能的儿童,又或者是边缘行为问题的儿童,艺术都能在他们的人生发展及行为矫正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目的是探讨当下特殊儿童心理咨询的现状,以及艺术在特殊儿童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特殊儿童心理咨询现状
(一)对特殊儿童的定义
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是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一种专业服务,它依据专业理论,运用系统的干预方法和技术,致力于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在特殊教育的综合服务系统之中,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多个学科共同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与医学的临床治疗、学校的教育教学、身体机能的康复训练等并列,是一种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干预手段。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在对特殊儿童提供服务的多学科合作的团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特殊学校以及普通学校中从事融合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治疗专业素质和技能。
(二)特殊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除了生理缺陷的特殊儿童,许多特殊儿童是在言语、行为、情绪等方面有异常,比如自闭症、多动症、选择性缄默症、阅读障碍、学习障碍等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各类障碍或者残疾联系紧密,由于特殊儿童本身的特殊性,在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差异之后,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身心的缺陷使得特殊儿童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加之周围群体不能给予适当的关注,家长的溺爱、教师的忽视以及同学的排斥都可能滋生焦虑敌对、多动易怒、敏感多疑、失眠梦魇及一些躯体化症状。而这些情绪心理困扰又会进一步加剧环境的'不利程度,由此导致身心不健康的恶心循环。
在过去,人们对于特殊儿童普遍采取的是同情或是排斥的态度。除了一部分被忽视的特殊儿童,人们对特殊儿童的介入和教育方式主要是针对特殊障碍技能的矫正训练很少考虑到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日益重视,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的专业化服务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要求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者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符合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干预方法和工作模式。
(三)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的对象和范围
从广义上来讲,所有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都是特殊教育的合适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残疾儿童,还包括各类需要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儿童。在美国,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儿童人数占总人口的10%~15%,而英国大概有18%~20%的中小学在校生具有特殊教育需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 “20/20”的特殊教育对象观:在儿童人群总体的两端各有20%的人群需要特别的关注。
处于低端的20%属于有明显障碍的人群,处于高端的20%属能力超长的天才类型。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安排不能适应高低端两类人群的需求。因此,特殊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纳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许多特殊儿童包括残疾或有一定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仍然是在普通学校就读。全纳教育的初衷是正常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促进作用,提倡以平常心来对待特殊孩子。这本身非常值得提倡,然而,当前许多普通学校的师生对特殊儿童缺乏接受和包容的能力。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仍然非常看重升学率和教学秩序,特殊儿童的异常行为表现显然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例如多动症和自闭症的儿童常常会缺乏自制力,制造一些混乱影响教学秩序。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是全纳学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思考的。相对于国内一些学校将自闭儿童排斥在校外,致使孩子自杀的事件,台湾在全纳教育方面的实践值得借鉴。
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只有1000多所,相比于将近900万的特殊儿童群体,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许多特殊儿童,尤其是贫困、偏远地区的特殊儿童基本上未享受特殊教育及特殊心理服务。特殊教育机构集中在城市地区,且规模、师资、和人学名额都非常有限。现有特殊教育机构也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一些特殊教育机构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资源较为充足,但人学限制非常多,名额有限。另一些民间特殊教育机构,入学限制少,但缴纳费多、家长负担重,资源和师资也相对薄弱。
(四)心理治疗领域的特殊儿童问题
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它面临许多非常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特殊儿童群体具有各种各样的严重障碍和缺陷,会给咨询过程带来艰巨的挑战。这些缺陷包括:意识和自我意识水平低下,自我调控能力有缺陷(如脑损伤和功能发育不全的残疾儿童);语言和交流能力的缺失;概念思维能力缺陷,社会生活常识缺乏;物质与社会环境的隔离和封闭,以及可供选择的环境资源有局限。
除了缺陷,特殊儿童群体往往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可以利用的功能,需要咨询师予以特别关注,并仔细发掘,作为心理健康和发展的资源,妥善加以利用,扬长避短。可以加以利用的特殊儿童的优势包括:形象直观功能突出,可以有效补偿他们的功能缺陷;感受一运动功能相对完整特殊儿童完成感受运动形式的任务,远远好于文字、逻辑、数字等形式的任务;想象力丰富,幻想现实不分;对于重要他人和生态环境的依赖,可利用人际关系的影响力来开展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
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的沟通特征,能广泛地应用于众多对象,也包括各类特殊人群。艺术治疗中的安全气氛,能使被治疗者降低心理防卫程度,发泄个人不良情绪并能被社会接受。h艺术治疗所体现的创造性表达原则特别适用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干预。在艺术之中,特殊儿童情感的身体性和艺术性表达可以得到充分重视和鼓励。充分利用特殊儿童的幻想、身体动作、艺术和象征性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去探索意义、表达和交流。象征性的意义表达是孩子体现自己人生意义的必然要求。儿童的梦和幻想、自发的游戏、天真的故事、涂鸦式的艺术作品等都是心理健康成长必要的基本素材,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艺术治疗
(一)艺术治疗的定义
艺术治疗(Art thempy)是指通过表达性艺术来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包括使用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电影、书法、戏剧、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美国艺术治疗学会(AATA)的对艺术治疗定义是:“艺术疗法融合了人的发展、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和其它艺术形式)以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模式下的创造过程等领域”,“相信自我表达,帮助人们解决矛盾和问题、发展人际沟通技巧、调整行为、减轻压力、提高自尊和自我意识、获得洞察力”。
人类艺术最早起源于史前岩洞壁画,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论述过音乐的“净化”功能,即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而艺术成为一种治疗方式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并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得到确立。20世纪30年代,美国精神病医生南姆伯格明确提出了 “艺术治疗” (Art therapy)这一概念,在其推动下,艺术治疗在美国逐渐发展并迅速延伸到其他发达国家。以Jung和Freud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发起的精神分析运动在艺术治疗的发展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艺术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中、我国艺术治疗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了艺术的疗愈作用,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艺术作为一种治疗方式也开始被广为接受。
(二)艺术治疗在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在特殊儿童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欧美等国家巳将艺术应用于残障、器质性疾病以及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治疗中,学校、社区和医院均设有艺术治疗室。艺术治疗已成为特殊儿童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和教育方式,它能帮助特殊儿童增强自信与自尊,使其与教师和正常儿童建立更融洽的关系。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尚未形成体系,但仍然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艺术治疗领域。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艺术治疗方式当属绘画疗法和音乐疗法。
1.绘画
绘画治疗,是以绘画活动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通过绘画让患者产生自由联想来稳定和调节情绪。绘画心理治疗是治疗师与作画者之间实现有效沟通与理解、且具有创造性的交流方式,“可以使之将内心压抑的情感能量释放出来,通过让被治疗者自主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视像,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并以此进行治疗使作画者恢复健康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目的。绘画心理治疗的实践证明绘画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 研究表明,无论来访者绘画技巧如何,都可利用绘画方式来处理情绪冲突、心理创伤等问题。
因为人们对绘画的防卫意识较弱,在无意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通过创作表现出来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
而且在绘画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而为治疗师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好地为患者分析和治疗。科学有效的美术教育能对聋哑儿童人际社会互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音乐
“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嗜乐治疗是一种集音乐学、心理学、医学为一身的综合治疗形式,其对治疗者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心理治疗的知识和技术,还需掌握音乐理论与技能。
自1950年音乐治疗首次被认定为一个专门的治疗专业以来其治疗对象就在不断扩大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在特殊儿童干预、治疗中的价值。目前音乐治疗已被逐步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领域中。有研究通过音乐治疗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社会行为、情绪情感、运动技能、沟通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干预。而在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治疗时,音乐治疗也发挥了独特的优势。通过节奏敲击、节律的互动以及击打鼓、钢片琴等容易为人感受并触摸的乐器治疗师帮助听障儿童进行有声与无声的触觉、听觉体验。_在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中,由于音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故音乐治疗师运用音乐聆听、音乐游戏等方法对其的自我意识、注意力集中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治疗。
刘东青应用音乐治疗对智障儿童情绪障碍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在对以上五名不同类型的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治疗训练后他们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被试在情绪、交往、动作协调和认知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情绪障碍改善最为显着。四宁夏通过实验探究了奥尔夫音乐治疗对唐氏综合征儿童工作记忆及注意力两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唐氏综合征儿童在工作记忆、注意力稳定性、正向情绪和音乐感受力方面有显着改善。
3.沙盘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Dora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 “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从适于咨询的范围来看,沙盘疗法在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创伤后应激反应、自闭症、自然灾害创伤等广泛问题中都呈现出了一定的疗效。从适用的儿童群体来看,除正常儿童外,沙盘疗法也适用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中,肢体和视觉机能健全的特殊儿童也可以用手触沙、用眼睛自由选择玩具来创造沙盘。
在对情绪障碍儿童的治疗方面,沙盘游戏有显着效果。王萍和黄钢等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被试社会交往行为次数明显增加,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且交往质量有所提高,社交焦虑症状得以缓解,toi而且其低于同龄儿童的生活质量也有显着提升。
在语言障碍方面,沙盘游戏疗法也有功效。周惠君和王万清、徐洁和张日升分别对选择性缄默症的沙盘个案研究表明个案的选择性缄默症得到改善。还有研究者使用沙盘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结果表明沙盘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来访者的各种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此外,研究者对沙盘疗法干预儿童早期创伤也有所探讨。陈晶对五名早期不安全依恋儿童的个案研究显示儿童沙盘作品由创伤主题逐渐转变为治愈主题,逐渐实现了个性化、人格趋向的整合。
4.其他
心理剧是由雅各?李维?莫雷诺(Jacob LevyMoreno)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索心理和社会问题的方法,以戏剧的方法探索“真实”的一门科学,处理的是人际关系及隐秘世界。“心理剧的根本目标是启发人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可以结合所有艺术形式——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的一种独特的整体治疗方法。心理剧于团体的形式中展开。团体的带领者被称为导演,导演以各种暖身的方式选出愿意呈现自己内心生活事件的一位团体成员担任主角。主角从其他团体成员中,以心电感应(tele)的方式选扮演其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成员担任辅角。强调以“行动”来经验生命而非谈论问题、内容的自发性与原创力、互动的关系。治疗范围涉及有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老人,也可以用于智障者、精神病患者和罪犯。
舞蹈是人类最早以肢体动作表现内心世界活动的艺术。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把它定义为“一种在舞动过程以促进情感、智力、身体、个人和社会融合的心理疗法”。舞蹈疗法的心理学依据来自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及自我心理学的概念。舞蹈治疗师认为,生命体内部存在着能量的自然流动,心理冲突会影响并造成混乱的涌流,其外在表现便是适应不良性运动、姿势和呼吸。通过舞蹈,不仅可矫正人们的适应不良的运动姿势和呼吸,而且也可将潜藏的焦虑、悲哀、愤怒、抑郁等情绪安全地释放出来,使人们感受到自己对个人存在的控制能力。舞蹈心理治疗的范围涉及到各种形式的人格障碍与情感性心理疾病、智障者、退伍军人、灾区灾民等,目前的舞蹈治疗还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潜能开发等。舞蹈治疗对神经性贪食症的疗效最为显着。
三、艺术治疗如何起作用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不仅能帮助受情绪困扰者表达内心体验,发泄压抑的情绪,放松人的全身肌肉、而且能协助心理医生发觉个体潜意识当中的欲望及人格特质等帮助评估者更全面、更深人地了解被评估者的心理状态和能力水平。主题统觉测验(TAT)、房树人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便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以艺术为媒介的心理评估工具。
艺术治疗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上只是选择了当前儿童艺术式治疗常用的几种方式深人地做了介绍。此外还有舞蹈、心理剧、粘贴画、泥塑、剪纸、电影等多种形式,甚至是朗诵、演讲,凡是以艺术化的方式去表达的活动都能在广义上成为一种艺术治疗只要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能够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去表达、去抒发、去创造,那么心灵的治愈效果自然会呈现。
参考文献
[1]赵均.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5-26.
[3]杨广学主编.特殊儿童的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李雪飞.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27-128.
[5]李梦吾.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1:257-258.
浅谈幼儿语言障碍的有效方法论文
美国的霍华徳.加纳徳提出,人的智慧包括七种,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有更好的语言能力就要从小培养。我认为,语言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且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又在幼儿阶段。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幼儿处于掌握正确语言的关键期与最佳期,因此,加强培养幼儿语言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幼儿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是《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幼儿校阅的总目标之一。然而据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园存在着幼儿语言障碍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解决幼儿的语言障碍呢?我想谈谈我个人在解决幼儿语言障碍中的几点有效措施:
一、沟通交流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对新的环境还不熟悉,当遇到问题时也不敢大声向别人请求帮助,因此,首先老师要让幼儿消除陌生感,其次,老师要从各方面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爱好,分析他们的性格特性,了解各自的需要。教师就要多主动地与孩子沟通交流拉近师幼间的距离。如:在课堂上很多孩子怕羞,有的从来不敢主动举手,更不敢站到小朋友面前表演和讲话。他们一见到教师询问的目光就紧张地躲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叫到名字,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声音小得像蚊子。而课下情况却相反,孩子们讲话的欲望是那样强烈,羞涩一扫而光,到处看到的是活跃的交谈。经过观察,我认为幼儿“说”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上与课下截然不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1.幼儿心理上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羞,自信心不强;还有的是过于自尊,怕说得不对等。2.教师教法上的原因。如教学起点过高、速度过快、跨度过大、问题过难、要求失当等。原因找到了就可以对症下药,教师要设法保持课堂气氛自始至终轻松愉快、自然平和,让孩子们始终看到的是教师和蔼可亲的笑脸,听到的是教师轻声慢语、抑扬顿挫、活泼诙谐的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要斥责、否认孩子,让孩子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课堂气氛越是自然,孩子越容易放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和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一条通道。”这是帮助孩子解除语言障碍的最佳前提。
二、语言训练法
清晰、准确、优美的语言,不仅能充分表达人的思想,交流情感,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幼儿时期,发音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发音常常不清,而语音又是发展语言的基础,因此,教会幼儿正确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的第一步,在第一学期,我们充分运用幼儿喜欢又易接受的儿歌训练幼儿的语音,活动中将容易混淆的音融进儿歌里,反复练习,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孩子有新词出现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摆成口型再发音,我们特别注意给幼儿以准确、规范的示范,让幼儿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语言正确发音,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升入中班,我们把学的诗歌用制表的形式发个家长,让家长帮助幼儿记录诗歌内容并鼓励幼儿进行诗歌创编,最后再请家长反馈对孩子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老师的好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就更好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角色迁移法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按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和故事中的情节去做,这种角色迁移的心理现象是幼儿所特有的。角色迁移法,就是利用讲故事来消除孩子怕羞、胆小等心理障碍。例如我编了一个《不羞花》的故事,大意是佳佳是一个怕羞的小姑娘,后来有一位老爷爷送给她一朵不羞花,从此佳佳就变成了一个勇敢大方的小姑娘。讲完故事以后,我让小朋友都来当佳佳,每人上前“采”一朵不羞花,然后说一句话,结果每一个孩子都变得勇敢大方,没有一个扭扭捏捏,这就是角色迁移的巨大作用。利用这种有法还可以解决孩子说话声音过小,害怕讲错话等心理障碍,效果十分好。
四、自我鼓励法
有些因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而怕羞的孩子,其心理障碍不是一下子能克服的,这节课有进步下节课还会有反复,这时如果用自我鼓励法,只须一分钟就可以使这些孩子得到有效的帮助。做法是:教师在提问前,先用自信、坚定的语气大声领全体孩子说一些自我鼓励的短语,如“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不怕羞”、“我敢大声说话”、“我不怕说错”、“我敢举手发言”、“我胆子大”等等,孩子说完就会鼓起勇气,克服胆怯,取得进步。
以上方法是我在解除孩子语言心里障碍使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金钥匙,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但不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学的规律出发,要低起点,慢速度,循序渐进,随时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的语言障碍会得到明显改善。
主要还是先选好题目,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啊,然后参考一下别人的写法和创新的地方,像世界文学研究,社会科学前沿这样的刊物
无障碍在国内外的现状及以后发展趋势 无障碍化建设 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一个具有“无障碍化环境”的城市建设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城市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是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势人群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人群,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无障碍城市,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但方便了老幼、残障人士等相对弱势人群的生活与出行活动,而且对广大普通人群的生活品质提高也有重大的意义。据李教授介绍:在欧美、日韩等一些国家,由于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的较早,各种设施更加完善。在日本有名为“心之都”的城市街道、有各种完备的无障碍设施,道路与商业设施有清晰明确的指示系统,各道口、电梯不仅设有盲文还有语音提示系统;在日本福冈市的地铁有设计良好的视觉引导系统,无论任何人都能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最快地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在香港地铁中也随处可见各种方便乘客使用的无障碍设备,如无障碍卫生间、电梯等。目前,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已经有不少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如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都提供了方便残障人士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火车站、地铁、飞机场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在很多社区内,无障碍坡道已经成为了必备的硬件设施。但从整体来看,我们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张院长带领多位博士生和研究生对北京市西城区内的一些医院、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进行了无障碍的调研和设计研究工作。市区作为上海的无障碍示范区一直对无障碍化环境建设非常重视,李教授介绍说,在这次设计研究中,通过与市建委以及专家组的密切配合,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运用了3个学科来完善无障碍设计:即用工业设计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用视觉传递设计完善标识引导系统;用环境设计来完善公共空间的分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有创新意识又蕴涵着人本主义的关爱。李教授希望通过市区的无障碍建设项目能带动整个上海的无障碍设计,把这些设计经验带到更多的城区项目建设中来。更广义的无障碍设计针对上海市目前无障碍化建设的现状,李教授提出引进国际先进的无障碍设计理念,把国际上成熟的无障碍建设模式与北京的城市建设相结合。据介绍,新的无障碍设计概念,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广为大众所理解的硬件设施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为行动不便人士与老幼者设置的高低差异设备、盲道、坡道、扶手等常见的无障碍硬件设施。而广义的无障碍设计概念还包括了:图形化的信息指示;用色彩、材料、光影等手段多元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各种便捷的服务、人性化的视觉引导系统等软件上的无障碍设计工作。随着国内外无障碍硬件建设法规的日益完善,在街道和建筑中的硬件无障碍建设上基本都已走向成熟;但在软件方面的建设,特别是针对某一个环境内,综合、总体地考虑软件无障碍设计还不完善。在这次李教授指导的市区内无障碍设计中,就特别强调了视觉信息的无障碍化研究。比如,在医院里如何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就诊地点,如何更合理地根据医院的环境和患者的需求来分布、传达各科室的信息;在公园里如何通过图形、色彩来引导游人的游览线路,提供给游人公园的信息;在车站如何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指示来帮助外地、外籍旅客,减少他们出行的困难。这些软件方面的无障碍化建设是进一步加深无障碍化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步骤。特别在奥运建设期间,我们的城市有了飞速的发展,各种非常优秀的硬件设施,如新的地铁线路、各种大型的场馆等都相继完成,而这些高水平的硬件设施内的软件无障碍设计就相对滞后。这次张院长所研究的视觉信息无障碍设计,就是希望能从更深的层次推进北京城市的无障碍化建设。老龄化社会与通用设计联合国把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亿,占总人口的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直关注和从事老年人生活形态研究的张乃仁院长,受北京市科委的委托对老年人的生活用品进行专项设计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许多老年人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从这一心理出发,张教授提出通过“通用设计”的手法,即产品的设计指向无特定的某一人群,来满足老年人产品市场的需求。产品的设计既满足了无障碍设计的需求,又能适用于大众人群,这种寻求共解、从方便所有人为出发点的设计手法,目前已经成为设计的大趋势。无障碍设计的广阔前景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特大型城市,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约占总人口的30%,随着城市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已经提升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上海加快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城市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世博场馆、大型文化设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以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为了把最先进的无障碍设计概念引入城市建设,张院长每次出访国外都要和国际著名的无障碍设计专家取得联系,并带回大量的相关资料。张院长希望把这些设计经验介绍给国内的企业,为他们提供设计的参考和思路,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共场所、更多的企业重视无障碍设计的建设,把中国的无障碍设计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无障碍设计是联合国1974 年提出的设计新主张。强调在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社会住所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物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满足这些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1 无障碍设计及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城市现代化不能缺少无障碍规划设计。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仅能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使他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也能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生活的品质。1. 1 无障碍设计的目标与实质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消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城市无障碍设计具体表现为方便残疾人的设施上:如盲道、轮椅通道、公共车上专用座位等。但从实质上看是给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一个人,无论他是否肢体健全,是否耳聪目明,在人格上却应该平等,在参与社会生活权利上都是平等的。当他并不因身体的缺陷而参与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受阻时,当他进入社会角色并不觉得自己与健全人有何不同时,才可以说实现了无障碍。1. 2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一个具有无障碍化环境的城市意味着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城市无障碍化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势人群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残疾人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的迫切,关爱特殊群体,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无障碍城市,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但方便了老幼残等相对弱势人群的生活与出行活动,而且对广大普通人群的生活品质提高也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把一个国家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 %定义为老龄化,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 43 亿,占总人口的10. 97 %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 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现有近877 万视力残疾的人,有近1100 万肢体残疾的人,而且由于交通事故等原因,今后的残疾人会不断增加. 对于众多的残疾人来说,他们不仅享有和健全人一样的劳动与就业权利,而且也应该享有自主生活和工作的权利。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他们正常行为的基础。由于我国有众多的残疾人存在,同时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无障碍住宅建筑的兴起势在必行[1 ] 。住宅的设计和房产开发部门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及时调整建房类型,适量开发无障碍环境的住宅和居住小区,这不仅造福于残疾人和老年人,也使房产开发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然会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2 我国无障碍设计的现状无障碍设计是一项新的设计主张,它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财富条件有限,所以我国无障碍设计呈现出以下状况。2. 1 我国无障碍设计现行情况无障碍设计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中有所体现。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这是普遍现象,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提供了方便残疾人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火车站、地铁、飞机场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但从整体看,我国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要求,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建设方案。而且在中小城市、居住区、住宅无障碍设计理念比较弱,重视程度不够,无障碍住宅建筑还没有按比例列入计划项目进行兴建,不能满足残疾人、老人的需要。2. 2 我国无障碍设计优缺点美国公共无障碍设施对我国有一定启示。为确保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不受损害,美国政府于1992 年颁布实施了美国残疾人法案。这部法案涵盖了各种生活细节。例如,大型公共服务机构门口有台阶的地方必须有轮椅通道,在进门的地方如没有专人开门或自动感应门的,必须安装残疾人专用开门器,让坐在轮椅上的人一按按纽,门就自动打开;公共场所必须有可供残疾人使用的厕所,比一般卫生间更宽大且有扶手,公共汽车上必须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且车门上必须有供残疾人上车用的升降梯等。中国虽然不能和美国比,但美国政府通过法律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启示我们,要保护残疾人的权利,必须重视无障碍设计,扩大无障碍产品设施的范围,提供多种服务设施,满足残疾人的多方面需要,体现文明城市对残疾人的关爱。3 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走在了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前列。但与国际大都市无障碍化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不断完善,发扬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使无障碍的产品为更多的人提供方便。并要开发住宅和居住小区的无障碍设计,这是我国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3. 1 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从更深层次推进城市无障碍化建设。例如,在医院里如何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就诊地点,如何更合理地根据医院的环境和患者的需求来分布、传达各科室信息; 在公园里如何通过图第1期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95©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形、色彩来引导游人的游览路线,提供给游人公园的信息;在车站如何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指示来帮助外地、外籍游客,减少他们出行的困难,推进城市深层次无障碍建设。从更大的范围推进城市无障碍化建设,还应加强中小城市无障碍建设。在新建和改造城市建设中,把无障碍设计放在重要位置,让残疾人和老年人更感受到无障碍设施给他们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把保护残疾人和老年人权利落实到实处。3. 2 无障碍设计应面向更多的人群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专供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即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在产品使用界面设计中对于知觉方式的选择,是决定该产品能否实现“共用”的关键。因为人类具有诸多的感知“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而残疾人所欠缺的仅只是其中的某个“通道”而已。因此,具有“多通道”知觉方式的产品就具有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能。由于在老年人生活形态研究中,还发现许多老年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所以在产品设计指向上不要明确指向某一人群,来满足老年人产品的需求,产品设计既满足无障碍设计的需求,又能适用于大众人群,这种寻求共解,从方便所有人为出发点的设计手法,目前已经成为设计的大趋势. 而且,我国现有14 岁以下儿童近3 亿人, 无障碍设施建设也可以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由此可见,我国应加强无障碍设计,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为构件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3. 3 重点发展住宅与居住小区无障碍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内容日趋多彩,再不能把住宅功能简单理解为仅供休息、睡眠的场所。应从社会人口结构的组成来满足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的人群的特殊需要,这就涉及到无障碍住宅设计。残疾人虽然有平等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但他们与健全人相比在家庭中停留的时间相对会长一些,因此如果只在社会大环境中实施无障碍设计,而对残疾人家庭的小环境不予考虑,这样就会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不可想象的困难,使他们因空间狭小或某些设施的障碍,而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势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无障碍住宅对老年人同样迫切需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养老仍提倡以家庭养老为主,而这与世界上普遍主张“让老人尽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在自己家里”的观念达到了共识。家庭养老模式也正迎合多数老年人愿与晚辈团聚的心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愿与晚辈同在一套居室共住,老年人愿有自己的住房,与子女能够比邻或较近距离居住,以便经常往来并得到子女的关照。如不具备分居的条件,则住宅设计决不能局限于几个居室的问题,还应考虑到二代人或三代人在生活习惯、娱乐方式、行为规律的差异。为此,如何满足老年人对无障碍住宅与日俱增的需求,如何从住宅设施上发挥和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从使用功能上为多代同居者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这一系列的需求向全社会和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2 ] 。我国的住宅建筑是以多户型住宅建筑群体为主,基于残疾人不愿与健全人分开居住的心理,及老年人愿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心态,建议在多层和高层住宅楼内建3 %~5 %无障碍住宅,老年人的居住套房应设在三层以下。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的残疾人套房应设在首层,以解决他们垂直交通的困难。并且,有残疾人居住的多户住宅建筑,首先要满足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建筑入口应修建轮椅通道,门厅及通道应通畅明亮,楼梯不能太陡和太窄,楼梯两侧要设扶手,电梯要便于残疾人使用。其次要选择良好的朝向,因为多数残疾人在居室内停留的时间要比普通人长,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的通风,要保障分户的私密性和生活方便,视线和声音要适当隔绝和不为外人所干扰[2 ] 。4 结束语无障碍设计工作是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我们应大力宣传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强化无障碍设施方便你我他的理念,使全社会都了解,关心和支持无障碍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良好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管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工商管理硕士是商业界普遍认为是晋身管理阶层的一块垫脚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mba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选题意义和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信息产业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上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上紧密联系,包括交换和协调、相互关联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程度。以服务、劳动、商品、资本和信息跨国界流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正在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得到加速发展,它对传统的产业的组织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和竞争的模式及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模式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基于以上加速发展的背景,以及跨国企业寻求全球扩张和最大限度利用全球优势资源的内在要求,在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国际投资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跨国采购市场仍然一枝独秀,跨国采购量每年高达450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至8%。
跨国采购繁荣的前提是全球物流活动的迅速发展,造成这种全球物流发展趋势的因素主要有① 国际化运作逐渐普遍② 经济利益驱使③ 经济区域化推动④ 科学技术的促进⑤ 约束规制逐渐取消通过对Alfa Laval集团公司的全球采购部门采购模式介绍和分析,寻求一种复合的全球采购模式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以及利弊,从而对中国的跨国企业走出国门,对于全球采购方面的起到一个启迪的作用。同时,全球采购对于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上的起到印证和补充。
通过全球化经济下的全球采购大环境的介绍,对比全球采购模式的现状,对AlfaLaval集团公司的全球采购部门采购模式介绍和分析,利用演绎的方法,总结出一种复合的全球采购模式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以及利弊,最终是解决跨国企业全球采购模式对公司成本,以及采购效率上的影响。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由于全球采购在国内采购的原因,所以对于国内的公司,等于无形中全球其他地方的需求都来到了国内,无形增大了许多市场需求,但是同时也由于各国之间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区别,对于国内公司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机遇是有机会,才有发展,这对于我们公司熟悉其他国家产品,熟悉各国技术内容,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运用全球采购的机会就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这对于跨国企业,还是国内本地企业,抑或理论实际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球采购系统中,全球采购模式的选用对于不同的跨国企业在采购成功的成型上,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之下,越来越多跨国大企业来到中国进行采购,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最重要也是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在系统上保证全球采购过程的顺利进行, 把全球采购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样对于国内本土的公司来说,怎样成功进入跨国企业全球采购采购系统,满足跨国采购的要求,从而成为他们的合格的供货商甚至长期合作伙伴,也一下子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作者有幸参与了一些与协助公司在华采购的项目,从而有兴趣对跨国全球采购流程进行一些研究。以往文献研究中比较注重一般性的跨国企业的全球经营活动研究,在采购领域里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供应商的选择方法以及行为分析,而研究方法一般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然而定性分析方法主观因素站到主要支配因素,往往凭借不对称的信息进行片面的判断,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供应商的情况,得到的结论也容易与事实偏离,同时关于定量的分析方法例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eby Program,AHP),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随机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方法等,由于计算方法复杂十分繁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相对的固化,不能根绝实际情况来改变,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十分现实,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致使目前供应商仍旧很难达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要求。而专注于在中国的采购活动,放眼于整个跨国企业在国内的全球采购流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全球采购模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对于整个流程的分析,从而引出潜在的风险,提出可能的防范对策和解决方案,无论对于跨国企业还是对于中国本土希望成为全球供应链一部分的国内企业都希望能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进行的,在分析问题的阶段采用了SWOT分析进行,对整个全球采购模式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四个方面的列举,最终的出一个共享平台的方案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6]Jun Yao, Guihua Zeng, Key agreement an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for ad hoc networks, Inter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and computing,2004, , pp1025-1028.
[7]Bohn, O. & J. Flege. 1992. The production of new and similar vowes by adult German learners of English.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4: 131-158.
[8]Starr, Paul. “The Electronic Reader.” In Reading in the 1980s. Ed. Stephen Braubard. New York: Bowker, 2340.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自选课题。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渠道是市场营销理论中永恒的主题,国内外大量学者对渠道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近年来电信行业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文章、成果层出不穷。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信市场的营销模式和用户的消费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不同地域电信市场的竞争环境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根据深圳当地电信市场环境的实际特点,研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移动公司或深圳移动)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构建合理的渠道架构体系,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电信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国内移动通信行业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的重点呈现出由网络技术、价格资费竞争向渠道竞争转移的趋势,营销渠道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外部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变化,深圳移动原有渠道架构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结构变化进行不断变革。为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深圳移动需要适时地调整渠道发展规划,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提升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渠道优势,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渠道改革的措施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发展,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对这些措施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考核和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的渠道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显得很有必要。
(三)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西方关于渠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一是研究渠道结构,
二是研究渠道行为,
三是研究渠道关系。
l、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是以效率和效益为研究重心的营销渠道理论,是渠道理论最早研究的领域。1916到1934年间,韦尔德、巴特尔、布瑞耶等分别研究了渠道效率的问题。韦尔德认为职能专业化产生经济效益,专业化渠道所从事的营销是合理的。巴特尔认为营销渠道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基本效用、形式效用、地点效用和时间效用。布瑞耶认为营销机构可以集中和分配所需要素,所以能够有效克服交换障碍和阻力。1940年到1965年,康弗斯、胡基、奥德逊、麦克马蒙等研究了渠道一体化和渠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康弗斯、胡基认为一体化会带来营销费用降低、原材料或商品销路的确定性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管理和协调问题。
奥德逊认为经济效率标准是影响渠道设计和演进的主要因素。麦克马蒙认为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约型三种方式有效地协调营销渠道体系。以效率和效益为重点的研究是主要基于与效率有关的经济学概念,而对营销渠道中的行为变量缺乏相应的研究,因而此后很少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2、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这种理论重点研究渠道成员间的各种权利、冲突等行为,认为营销渠道是渠道成员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联合体。这种理论将权力的来源和使用、权力和冲突的关系及冲突的衡量、渠道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谈判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969年,斯特恩研究了渠道的冲突问题,认为,依存和承诺是理解渠道中权利关系的关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拉斯切、布朗、凯苏黎世、弗雷兹耶等研究了渠道权力的来源、使用和衡量等方面的内容。1981年、1987年德瓦耶、沃奥克、葛雷玛等研究了权力和冲突的关系以及组织间合作和谈判等。
3、营销渠道关系理论
九十年代以后,一些营销管理学者提出新的关系营销理论,对营销渠道的认识和管理逐渐深入。这种理论重点研究渠道(不同的法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联盟。由于利益冲突,一般渠道组织间合作常以失败而告终,为此渠道战略联盟等关系形式应运而生。1998年,辛古瓦、贝克尔研究了渠道关系绩效,提出了渠道合作关系能产生更高的利润,而且每一方都从联盟中得到更多利润的观点。1999年克雷玛研究了渠道关系的目的,认为信任可以帮助渠道合作双方处理不良后果。1995年奥德森提出了渠道关系的生命周期理论。2001年,斯特恩研究了渠道关系实质、选择合作者等内容,提出了渠道联盟等观点。渠道关系经过知晓、探索、拓展、忠诚和衰退及解散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可能进入一个相互忠诚的阶段,联盟是渠道关系中最高、最好的形式。
(四)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营销渠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渠道组织体系、渠道的效益及渠道模式、渠道行为、渠道的新型关系与渠道创新等方面。在营销渠道设计创新方面,韩兆林(1999)等探讨了高技术企业分销渠道的模式、特征和影响因素;姜以聪等(1999)总结了国外连锁经营的特点对我国企业营销渠道创新的启示;易斌等(2000)提出了实施通路精耕完善终端管理的主张;林三卓(2003)研究了关于西门子的通路运作的问题;危素华(2001)分析了家乐福赶超沃尔玛过程中的渠道管理。
在渠道的效益研究方面,陆忍波(2003)认为各种销售渠道的效率差异成为企业市场营销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张庚森等(2002)从消费者立场出发,提出了五项营销渠道业绩评价指标。
在渠道模式研究方面,徐天佑(2002)提出了“堡垒式营销”与“撒网式营销”模式;黄丽薇等(2001)提出了渠道的逆向模式:孟令华(2002)提出了销售渠道的强势模式。
在渠道权力及冲突方面,庄贵军(2000)主要研究了西方渠道的权力、冲突和合作;吴冠之(2001)研究了渠道网络的竞争与合作;王朝辉(2003)研究了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形式与对策。
在渠道关系方面,苏勇、陈小平(2000)提出了关系型营销渠道理论,研究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型渠道关系;桂琦寒(2001)也对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对营销系统的冲击作了分析。
随着网络电子渠道等新型渠道的出现,对网络直复营销、互联网营销等的研究也盛行一时。
无障碍设计是联合国 1974 年提出的设计新主张。强调在现代社会 ,一切有关人类社会住所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物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 ,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配备能够满足这些服务功能与装置 ,营造一个充满关怀 ,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我国无障碍设计现行情况无障碍设计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中有所体现。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 ,这是普遍现象 ,各大商业场所中的卫生间提供了方便残疾人以及母婴使用的设备 ,火车站、地铁、飞机场中也设置了方便轮椅的通道和设施。但从整体看 ,我国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还未达到国际大都市要求 ,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 ,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 ,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建设方案。而且在中小城市、居住区、住宅无障碍设计理念比较弱 ,重视程度不够 ,无障碍住宅建筑还没有按比例列入计划项目进行兴建 ,不能满足残疾人、老人的需要。
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体质研究的不足。结果显示:该领域年度发表 文章 均值加减标准差为±年以后的论文和课题数量呈下降趋势,南方学者发表文章数量高于北方学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健康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健康论文范文范文一: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 浅谈
青春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突变阶段。它既是学习的好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危险期”。特别是聋生群体,青春期对于他们更是一个重要时期。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对聋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呢?本文针对如何进行聋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俗话说:“学高为匠,德高为师”只有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上升,教育出来的学生才充满活力,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手语一定要好,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很好的沟通,手语是健听人与聋人沟通的桥梁。其次,教师一定要把课教好,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上,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育人理念,做大做强自身的专业,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搜集教研教改的信息,锐意进取,站在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前沿,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学者型教学能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尊崇你,打心眼地佩服你,并自愿地接近你,主动地与你交流。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 。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有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爱学生、爱事业是每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每一位教师和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心理基础。爱有广义,狭义之分。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个人的狭义的偏爱,这种爱是从大家、社会、学校、家长的重托出发,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班主任爱学生,要体现在尊重学生不同的性格、志趣上,不对任何教育对象偏袒、歧视。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不能采用生硬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班主任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关爱学生千万不能沦为一句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 口号 ,而应该实实在在贯穿于我们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心理健康论文)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年龄比我们小而已,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怎样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培养出真正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3.重视平时与学生的接触沟通
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及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任何问题都是有先兆的,所以只有和学生沟通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才能安心的在学校学习。
4.做个有效的倾听者
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不好的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他们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此外还有课堂之外的与人交流、自由活动都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管理,而我们的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就要学会倾听。
“倾听不是单纯的听,它包含着更多的反应。”倾听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鼓励学生把他的观念和情感表达出来。⑴倾听不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而是积极地对学生传达的全部信息做出反应的过程。所以养成愿意听的态度和习惯是教师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功。⑵在倾听的过程中,非语言性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空间距离,沉默是双方都使用的信息传递的手段,这些手段对于发展师生关系获得好的倾听效果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倾听”需要有一个长期过程,在此期间需要我们做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哪怕是再细小的环节,需要的是不厌其烦地当然也必须变换方式的耐心教育。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中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中。基层特殊学校很少有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教育理念影响,很多教育者认为,只有心理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殊不知人人都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能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贯穿进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等。
三、开设专业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
人的发展都必须经历青春期。青春期对于人生来说是多彩的美好的,能正确的了解,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是关系到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所以定期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在异性交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他们进行生动形象的分析和讲解,让他们更多地掌握青春必备常识,更好地了解青春期的一些性知识,分清在异性交往中的种种不利因素,从而能更好地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以最佳面貌迎接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获得在青春期自我保护、生活自理,而且能带给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还能让学生把心放在学习 文化 知识上。
四、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群体与正常人交往
聋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
让学生学会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教给学生学会生存的本领,也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鱼,还不如教会他 捕鱼 的方法,教育学生也是如此。聋生因为受自身语言条件的限制,交往圈子比较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与正常群体接触,让他们找到交际的快乐,敢于交往,主动交往。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在交往上给予指导,防止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家长也得参与监督,让孩子拥有一群健康、积极的朋友。
综上所述,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的重视,教师心理咨询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同时学生也要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
健康论文范文范文二:关于饮食营养与美容相关论文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美形象越来越重视,人们不仅对自己容貌,还包括身材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生活中也可以见到不少人因为对形体美要求过分严格加上一些不良的瘦身方法,如过度节食等,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这不仅起不到美容的作用,反而给自身健康带来了伤害.为此,如何既能美容又能保健已成为美容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 键 词】饮食;营养;美容
食物是人体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营养素是人体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皮肤所需的营养大部分也需要通过营养素获取,外用护肤品仅能提供少量皮肤所需的营养素,且其吸收率极其有限,因此,就美容方面来说,只注重外养而忽略内调,不注意膳食营养,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从各种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以保证机体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美容应该以健康为基础,无论是营养物质缺乏还是营养平衡失调均会影响身体健康,妨碍皮肤美容.爱美之士应当知晓有关营养保健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表里一致",身体健康、精神焕发、容颜靓丽,呈现自然之美.
一、关于皮肤美容
皮肤属于人体的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组织,同时也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三部分组成,它除了具有最基本的保护功能外,还有调节体温、吸收与排泄营养物质等功能,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常,中医诊治疾病时会用到"面诊",即通过一个人的面容色泽等情况,帮助判断其机体健康状况.就中国人来讲,健康的肤色应该是红黄隐隐、白里透红,皮肤富有光泽,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体弱多病、营养不良者则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粗糙、缺乏弹性、斑点、多皱纹等,如我们平常多形容营养不良者为面黄肌瘦等,严重影响了皮肤的美容,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中,个体的营养状况占据最主要的部分.
二、营养素与皮肤美容之间的关系
营养素通常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及水,以下就逐一谈谈这几类营养素的美容功效:
(一)蛋白质与美容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组织成分的构成,皮肤组织当然也不例外.此外,蛋白质还是合成体内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的重要物质基础,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是皮肤组成的重要成分,胶原蛋白决定肌肤的柔润饱满,弹力蛋白则决定肌肤的紧致弹力,在肌肤组织的支撑方面起重要作用,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二)脂肪与美容
提到脂肪,多数人都会想到肥胖,尤其是年轻女性,为了保持身材苗条,杜绝任何含脂肪的食物,实际上脂肪在皮肤美容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的脂肪主要存在于皮下组织,它不仅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适当的脂肪摄入不仅能够保持皮肤的润泽度,同时还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碳水化合物与美容
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供给能量、合成组织细胞及节约蛋白质等方面.
(四)无机盐与美容
旧称矿物质,人体所需的无机盐种类繁多,且各无机盐功能各异.就其美容功效来讲,镁、钙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美;铁具有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尤其对于女性;碘可以用于预防及治疗甲状腺肿,但过量也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锌参与性激素的合成,具有促进第二性征发育的作用,对女性三围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其他无机盐如钠,过量摄入会诱发高血压;缺钾会导致低钾血症等,都会影响到人体美容.
(五)膳食纤维与美容
膳食纤维应当归属于碳水化合物,是糖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能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但膳食纤维却具有良好的美容保健功效.膳食纤维是良好的肠道清洁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利于通便,帮助清除肠道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便秘患者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美容减肥产品中,是天然的减肥产品.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够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六)维生素与美容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水溶性维生素中大家熟知的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美容保湿功效,已广泛应用于护肤化妆品中;其他维生素B类,因其缺乏易导致各种皮肤疾患的发生,严重影响到美容,因此,常被用于营养缺乏类皮肤病的治疗中.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A与毛囊周围角化症的发生有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鸡皮肤",因此,被用于此类皮肤病的治疗中,此外,维生素A因具有促进上皮细胞正常的形成与分化的作用,因此被用于痤疮的治疗中;而维生素D则是大家熟知的钙吸收促进剂,有利于机体钙的吸收,可以用于预防及治疗缺钙性疾病;维生素E则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不仅在美容界被用于预防色素沉着斑、增加皮肤的弹性及光泽度,还可用于不育症及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治疗.
(七)水与美容
水是人体的主要构成成分,人体内的任何生化反应都需要在有水参与的环境里发生.水缺乏会导致皮肤干枯、无光泽,进而导致皮肤衰老的发生.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皮肤健美有重要意义.
三、饮食健康与美容
平衡膳食的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因此,要想保持和恢复肌肤健美,饮食调养应是最佳选择.平时饮食方面要注意增加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的摄入量,如猪皮、猪蹄、鸡爪等动物皮质、筋腱类食物,以保持皮肤的弹性,减少皱纹的产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类;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粗粮、植物性食物等;保证足量的蛋白质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如蛋类、奶类、奶制品等;适量摄入脂肪类食物,尽可能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大豆油等,少用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等;每天保证足量水的摄入,饮水应注意少量多次,不能等到口渴时再喝水,也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即使是对于肥胖者,也要注意不能完全不摄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适当进食主食才更有利于机体健康.除此之外,饮食中还应注意尽量吃清淡少盐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过食单一性味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点一滴呵护!
参考文献
[1]陈保顶.饮食营养与美容[J].青年文学家,2009,(15):103.
[2]吴国隆.美容莫忘饮食平衡[J].医药与保健,2004,12(11).
[3]王薇.饮食保养皮肤[J].养生大世界(B版),2009,(6):5.
[4]候建莉,宁压莉,杨鑫.浅谈饮食与美容[J].陕西中医,2002,23(5).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五个技能之一,是外语学习的基础。1996年我校181人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 生的英语听力测试,其中六十分以上106人,占参考人数的58.6%。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 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它能力。因此,对中学英语听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障碍,决定对策就显得十分必 要。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多种能力的综合反应,目前学生在听力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语音的辨别能力低。要想听懂一般语言材料,尽多地听懂其中每一个词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部分学 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掌握不好,或者他们自身的英语发音与标准发音差距甚大。在听的过程中,往往分辨不出听 到的是哪个词或者分不清词与词的界线。有时即使听到了已经学过的词时,也会误听为其它词而作出错误判断 ,在理解上步入岐途。 (2)语流的连贯能力弱。有时候学生对平时能正确发音的单词在句中听到时也不能正确分辨,从而影响 对全局的理解。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一种连贯的语流。词在句中朗读时的弱读、重读、连读、语气的变化、语调 的升降都会导致在连贯语流中语音的发音变化。例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we could have been succ essful if we had been careful because the experiment wasn't difficult.一句中,us〔�s〕,that〔 ��t〕,have〔h�v〕,had〔h�d〕和because〔bi、k�z〕都应弱读。由于这些词的弱读,导致了 语流中的一些语音变化。学生若缺乏连贯的语流能力,那么在听时就会对全句的意思产生误解。 (3)词义的语境判断差。大多数单词在字典上有多种释义,而不同的词义取决于该词的不同语境。对一 个词的确切词义判断应根据上下文来决定。例如:She was fast asleep.(她在酣睡。)She ran fast.(她跑 得快。)在不同的语境中,fast一词的词义就完全不一样。而学生往往只根据自己所熟悉、掌握的词义便“听 词生义”误下结论。 (4)猜字的技能技巧低。在听力中,学生难免会听到陌生的词,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推敲,而只 能根据上下文内容去进行联想猜测。猜字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容易疏通上下文。例如He can't bear any more p ain.一句中bear是动词而不是名词。若学生在名词用法“熊”的词义上苦苦思索,而不根据pain一词的信息去 推测bear的动词用法有“忍受”的词义,自然也难以理解该句了。 (5)口音的辨析能力差。在听力中,常会听到不同国家、地域、年龄、职业的人说英语。英国音与美国 音在发音上的较大不同会使学生无法较好地进行分辨。如美国人把〔a:〕发成〔�〕,把〔wen〕发成〔 hwen〕,在or或er后综合加进〔r〕音。因此一些极普通的常用词在学生听起来就成了陌生的不熟悉的词 ,结果影响了对全篇听力材料的理解。 (6)主要内容抓不住。在听的过程中,要每个词都听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听懂中 心内容,就能理解领会全文。但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听时抓主要内容。他们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 地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快速找到上下文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得出错 误的结论。 (7)重要细节捕不牢。听力不仅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学生听懂能说明主 题的重要细节。对于那些影响整篇材料的重要细节更必须弄清楚,因为它们有助于对整篇材料的理解。例如: 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以上重要细节的记忆与分辨,结果对与重大 细节有关的选择题难以下手。 (8)正确习惯没养成。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听的习惯。他们往往先将听懂的东西先译成汉语、用汉语进 行思维理解,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不懂得要将听懂了并且理解了的信息 迅速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最后将全文的要点通过一定的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9)语法、习语不扎实。部分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与习语积累,所以在听时或概念模糊或错误理解 句子的语法结构而误解句子的实意。例如:It isunnecessary for you to go there.一句中,若不懂unneces sary是necessary的反义词,那么对该句的理解往往会走向相反。又如:There is a boy in frontof the car .与There is a boy in the front of the car.两句中boy的位置在前句中是在车的前面,而在后句中是在车的 前部。若学生构词法掌握不好,语法知识、习惯用语不扎实,那么在听时发生判断失误也就不奇怪了。 (10)背景知识太狭窄。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 、体育等诸多领域。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狭窄,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所以 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结果影响了理解。 分析了英语听力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找出消除障碍、提高听力的能力的方法。听 力问题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深层次的综合理解的能力问题,只靠简单机械地放录音、听录音是难于提高听 力水平的。因此训练听力应做到听与说、读、写相结合,齐头并进。 (1)强化语音。要强化语音的基本训练,掌握辨别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辨认语流中的 重读、弱读、连读和语调。要让学生多接触辨别语音、语调的听力练习,消除语音上的障碍。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的《step by step》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All Ears》是两种值得一用的听力训练材料。 (2)辨别口音。针对中学英语听力磁带主要是英式英语的发音,而听力测试往往以美式英语发音为多见 这一现状,必须训练学生尽快了解、熟悉英式发音的英语与美式发音的英语的差别,并能较好地适应听这两种 不同口音的英语。常用的训练手段是多听英、美的广播节目。如VDA Special English和BBC广播。这样做既 可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口音的英语的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精泛并听。精听与泛听是听力训练中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精听是让学生反复听一些听力材料,直 到完全听懂为止。例如这些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方法可以采取听写材料中的每个句子,然后检查纠正。或 听后复述材料内容,回答相关问题等,以便了解学生对所听到的材料的掌握程度。泛听训练主要培养抓主题大 意的本领,听不同的口音与语调,培养良好的语感与明快的语流,丰富知识。教师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泛听是精听的基础,精听是泛听的深化,应用泛听来带动精听。 (4)听说结合。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说得出,必须听得懂,只有听懂了,才能接着说。因此 ,教师要主动,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要充分利用“英语角”,接 触英美藉人士等机会来操练口语。口语中的不同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态度和意思,只有多进行口语练习 ,才能掌握不同语调在上下文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才能使学生在听时能较好地分辨不同语调所表达的不同内 涵。因此,说能促进听,听能带动说。 (5)听读结合。对文字材料边听边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辨别语流。听读结合能使词句的音、形、意在记 忆中迅速统一起来,减少判断误差。要让学生养成每天半小时边听边朗读英语磁带的习惯。听读的材料可以是 课文或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段落。开始时可以看着文字材料跟着录音读,然后不看文字材料跟着录音读,最后凭 语感独立与录音同步朗读。 (6)听写结合。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听写是一种限时性强、输入量大、需要高 度集中一个人的注意力与充分调动一个人所有语言知识的强脑力劳动过程。在听写过程中,学生只有直接理解 ,直接记忆,才能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听写起步时可以听写一些基本词语和简单句型,进而听写 课文的缩写,最后听写与课文难度相当的(100—150字的)文字材料。当一个学生能较好地写下他所听 到的内容时,那么他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7)扩大阅读。听力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 在听时就可以免去把英语译成汉语再理解这一心译过程,直接去领会理解所听到的材料的内容。一般来说,若 阅读量小,阅读速度慢,那么听的速度也不会快,理解也不会深。要强化对学生的大剂量限时阅读训练来促进 其听力速度的提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避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只要能在限时之内抓住中心,了解 大意,捕捉住重要细节即可。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这样在听时能跟上正常读速的英语。同 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 进听力的提高。 (8)掌握技巧。利用听力练习来提高听的技巧,训练审题与应变能力,是提高英语听力测试水平的有效 途径。在听力训练起始阶段,可以边听边做一些笔录,记录下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信息 ,以便在答题时可以有所参考。在此基础上再过渡到用脑去记忆。要注意进行听力微技能的训练,抓文章的开 头与结尾的句子,想方设法捕捉主题和关键语句。在听前先浏览练习测试题的供选答案,从中预测听力材料可 能的内容与体裁。对于一些含蓄的问题,要利用自己的想象与经验去理解、猜测、推理,并注意英语的背景知 识与习惯用法。在必要时用排除法来剔除不可能成立的答案。 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它是外语学习的各种知识与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 ,掌握正确的听音与阅读方法,训练快速的语感反应,运用熟练的听能技巧,才能全面提高英语的听力技能。可以参考,选段写
浅析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 听力教学 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校的英语听力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有语言学家曾说过,能听懂语言是学会语言的前提。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的工具,能听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强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非常重要。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就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1高校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自身基础较差
从英语和汉语的特点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不管是语音、语调,还是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语音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听辨能力方面提高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学生的语音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就很难切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语素之间细微的差别和语音中的变化掌握不够。比如连续、省略、同化、重音的.因素没有很好地把握。二是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不达标,影响了自身在听力方面的辨析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语句,否则就会影响听力的质量,给听力方面造成一定的困难。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高校在读大学生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量要达到5500个,从教学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不到这个标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生疏的词汇,如果学生遇到这些生疏词汇的时候停下来思考,就会影响到他对这段语音所表达意思的理解。三是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也影响到学生听力的提高。在英语中,语法是英语这门语言规律的系统总结,我们研究和学习语法,就是为了掌握英语中一系列类似的语法现象,但是,往往语法是比较枯燥的,有些语法知识还比较复杂,因此有些学生没有好好地掌握,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句子的结构,因此在理解所听到的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不够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这门语言的载体,掌握足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就不能够采用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听力内容,更不能将一些内容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准确地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本来并不是很难的语段,学生也能够从字面上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学生的理解只是表面的,肤浅的,不能真正理解语段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不能领会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例如:Jane:Is Mark a good cook?
Kate:He’s English.
这样的对话,从表面上不难理解,但是,有很多学生听了以后感觉很迷糊,认为Kate答非所问。实际上,英国人通常都是“bad cooks”,所以,Kate已经回答了John的问题,Kate所表达的意思是:Mark is a bad cook.因此,大学生应该多学习一下西方的风土人情,了解英美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听力中,过分的注重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听力的过程实际上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他们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在短暂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加工,如果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感到非常的紧张,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就会使学生产生对听力教学的一种恐惧心理,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听力成绩的提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即使两个学生在听力的水平上是相当的,但是,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两个学生之间的成绩相比会有比较大的悬殊。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地引导,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2改善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根据以上对目前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我们的调查情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切实加强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促使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英语基础知识教学
扎实的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和前提,这些基础知识包括英语的语音、语法知识、基本词汇的掌握情况,并且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主要的措施如下:一是要让学生通过辨别音素第一关,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音训练,帮助学生分析和辨别国际音标中48个因素的细微差别,熟练掌握语音中的变化,比如连读、失去爆破、省音、重音等,让学生能够熟悉一些语调规律。二是引导学生加强语法学习,巩固语法知识。实际上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法知识,但是,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在大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进行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三是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词汇量的积累,切实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不要仅仅局限于四六级考试所要求的标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听力教学积累一定量的常用词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构词规律,鼓励学生扩充词汇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很多学生在听的时候喜欢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提高听力水平。一是引导学生找出所听内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也可以做记录,善于筛选主要的信息。二是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让他们能够主动地预测听力的内容。学生在听材料前先浏览给出的题目,依据题目对听力的内容进行预测。比如给出的一道题的选项是:A.Inthepark B.Inthehospital C.Atschool ,我们就可以预测这是判断场景的题目,在听的时候把场景的词汇作为重点。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课外的听力训练,学生可以通过收音机、网络等进行广泛的听力训练。这就让学生在训练听力技巧的同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心理障碍
要让学生明白听力的提高是艰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通过科学地引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生疏的词汇是正常的,不需要紧张和焦虑,更不能在此方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听力材料,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穿插一些歌曲、动画短片、幽默笑话等内容,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巩坚.大学听力教学现状与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李珂.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毛睿.浅谈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J].读与写杂志,.
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摘要: 分析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对幼儿语言教学提出操作性较强的举措,以期提高我国幼儿教学水平。
关键词: 幼儿;学习;语言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语言教育教学即幼儿在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适应社会的语言的过程。在整个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幼儿是课堂主体,语言是客体,主要目的是让儿童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能与周围的语言环境进行自由的相互交流,为适应未来的发展奠基。
一、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幼儿与中小幼儿不同,其尚未形成基本的自理水平。因此,家长认为幼儿学不到任何知识,将幼儿园当成托儿所,更多的是将儿女寄托在幼儿园,重视儿女的身体健康,忽视儿女的学业,这种现象在区县基层幼儿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一些些自办幼儿园适应家长的心理要求,更多的是帮忙“看小孩”“当保姆”,在教学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很多专业教师被排挤到位,而具有经验、能够照顾小孩的成为热门人选,以致幼儿教学名存实亡。
(2)教学方法欠妥。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因对象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别。幼儿对新鲜事物会充满神奇感,更愿意投入到对神奇事物的学习当中。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忽略了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创新不足,课堂设计单一,幼儿学习关注度不高。在教学课堂设计方面,幼儿教师太过随意,自认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自己可以随意应付,课下备课不勤奋,课堂上把幼儿当成看客,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3)内容脱离实际。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缺乏深入思考,对幼儿所处的环境没有过多的研究和分析,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或按照课本,或按照个人逻辑,或参照其他教师,以致教学内容或超过幼儿理解范畴,或没有结合实际造成理解困难,或吸引力不强。
(4)师幼关系不融洽。按照先进的教学理念,幼儿和教师应当站在同一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幼儿处于成长初期,对外界的认知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教师应当在此刻做好模范作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生不对等的观念,放下身段,融入他们的生活圈。
二、对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自身的幼师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水平呢?
(1)明确教学目的。幼儿语言相比较中小学教学来讲,更具有实践性。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践中不一定用得到,其多数是靠考试成绩评定水平高低。而幼儿语言教学则是让幼儿学到在实践中与人交流的能力,即听得懂别人说什么,能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更进一步就是培养幼儿礼貌的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此为目的,不应脱离教学的宗旨,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发展。
(2)贴近幼儿实际。在教学中,幼师首先要掌握幼儿的思想认识和对外界事物的学习规律,站在幼儿的角度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结合幼儿周边存在的人、物或自然现象等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直接感觉到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猴子捞月”这个成语的时候,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即让幼儿理解“猴子捞月”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时候可以用“猴子捞月”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认真思考做好课堂设计,结合“猴子捞月”的故事,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问答和活动环节。比如,在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可以让幼儿猜猜猴子是怎么捞月亮的?再如,在讲到猴子捞月亮的环节时,准备相应的器材,让幼儿体验捞月的过程,认知水中成像的概念。然后,分小组讨论“猴子捞月”的意义,让幼儿结合实践造句。最后幼师适当对故事进行展开,讲解月亮方面的物理知识以及我国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讲解水中成像方面的'知识,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活动。上述的教学内容“猴子捞月”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曾常见,与幼儿的实践又差距较大,但通过设计,把幼儿周边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引入课堂,既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又挖掘了幼儿自身的创造力。
(3)丰富教学形式。幼儿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在教学形式方面则千变万化,需要花心思去思考、去准备。幼儿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教学活动,在活动设计方面应当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对于游戏的设定需要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既简单、容易理解,又能让幼儿都参与进来。比如,在教幼儿认识动物时,让幼儿通过学习每种动物的叫声和走路姿势,达到教学的目的。
(4)融入儿童的世界。对于一名幼师,能够融入儿童的世界是衡量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当幼师融入儿童的世界,其个人不仅会接受纯洁心灵的洗礼,人生观念得到提高,对幼儿的教学也能够游刃有余,找准学习的关键所在,让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魅力。综上所述,在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克服问题的关键是客观把握幼儿的实际,通过经验积累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有效教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俊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李晓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2008(06).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进策略论文
幼儿期是人一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8 岁是幼儿学习阅读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语言教育活动在我国幼儿园五大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贯穿于其他各个领域的教学之中。幼儿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阅读理解能力是幼儿学习其他领域学科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吸收知识、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关键因素,这关系到幼儿社会化程度及一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运用。但现今,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得以凸显,如语言活动中,教师能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儿童听得懂、学的会、能表达,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文旨在从分析此类困境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对有效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含义探明
有效教学在越来越受到教学界关注的今天,作为一种新兴的观点,目前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简明看来,就笔者对国内外有效教学定义的总结,主要有:教师成功实现教学目的,即能使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并在课堂后能够从事课堂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活动。笔者探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教学即:幼儿园教师在科学的幼儿语言发展观前提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师幼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知理解教师所教、学会初期的语言交际传递、能互动交流并兼具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针对性,难以凸显幼儿发展特点
目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起着统帅、纲领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都由班级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统一进行施行,而教学大纲内容是有专门教科研人员及优秀教师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依据特定区域平均水平统一制定的有效性高、可取性强的课程标准。但在部分幼儿园,有些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虽然对大纲内容进行积极内化,却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总体水平进行目标的适宜调整、二次设计,即未能形成生成性目标。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有时过多过难,幼儿回答积极性不高,出现低效教学的现象。这种一味地盲目遵循大纲目标的做法,不是迁就幼儿语言的自然发展与成熟,降低了水平值,就是偏倚了幼儿言语的最近发展区,抬升了心理预期,且未针对幼儿整体水准进行二次设计的'教学活动,确实难以凸显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及发展特点。
(二)内容远离生活,难以体现幼儿兴趣需要
教学要能适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能力。[3]而在幼儿园实际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只从故事篇幅、时长上做出考虑,而未能斟酌内容的文化背景、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和语言习得水平,这种不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致使儿童无法理解,耳听得多理解少,使得有效教学大打折扣。比如讲述类故事,没有考虑到内容的启蒙性与教育性是否符合儿童已有生活经验,是否满足儿童兴趣等等。只是经常从教师思维的角度出发来选取所谓趣味性故事,这样低效的教学效果对幼儿欣赏与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另外,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以讲述童话故事书或观看幼儿影片来指导教学,教师自身讲述技巧性的缺乏,以及讲述过程中有效提问过少,导致幼儿经常只能用“是”或“不是”或者“不知道”的无效答案来回应。如果教师一味只是注重讲述技巧运用,而轻视幼儿语言要素的学习、完整句子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将不利于幼儿言语建构过程及语言能力的获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教育内容把握不到位,幼儿兴趣需要把握不明确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组织形式集体化,难以反馈
幼儿实际情况首先,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强调“灌输”故事,单单采取叙述的方式教学,却没有在讲述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空间,让幼儿自主创新的构建故事情节。其次,语言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是单向“输出”。幼儿的听话、阅读的印入性语言来自教师单方的授受,语言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主导刺激幼儿听故事,一对多的形式让幼儿缺乏交流回应。在集体活动时,幼儿常以群体形象与教师互动,教师精力、教学时长有限,只能在交流过程中对部分幼儿做过多沟通,而其他幼儿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教学整体效果有效性低。教师在指导评价即课堂提问时,没有给幼儿充裕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忽视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言语“输出”发展不利。这种单向互动的教授形式不利于全体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言语技能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局限化,难以昭示
幼儿全面特征幼儿园语言教育评价需要教师客观对待,要对教学整个__环节、幼儿实际发展状况做出科学衡量、判断。很多教师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时,针对活动内容本身进行评价过多,而对于活动结束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清,没有依据客观的幼儿发展水平及语言上的最近发展区规律进行评价,造成主要从教师主体出发评判教学效果,渠道缺乏变通性,局限化。尤其在幼儿园大班显现的语言活动“小学化”问题屡见不鲜。基于大班语言活动课的关注点主要在幼儿拼音读写、识字能力培养上,导致评价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只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重难点是否完成,而未能全面的从幼儿兴趣、需要角度出发考虑幼儿语言发展三维目标是否达到,倾听、表述行为是否得到运用,早期阅读兴趣、技能是否得到培养。这种主要从教师主体“中心化”方面作出评价的方式,对幼儿口语表达,讲述、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发展不利。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针对目标二次设计,彰显动态化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按照教师预设大纲进行知识学习,而学前幼儿的学习则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的??大纲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符合他的与一般概念相联系的思维特点”据此,教师首先要准确定位幼儿言语发展敏感期、言语最近发展区,辨别全班“学情”。在具体规划每课目标时,针对全班幼儿年龄阶段语言水平、接受能力,让教学目标的制订分层化。不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纵向结构设计时还应横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分层教学目标融于教学内容之中,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方能使教育活动更加有效。其次,教师应该对既定教学目标进行二次设计,在动态生成中灵活调适。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目标设计时有高度应变性与前瞻性。语言课堂教学活动是师幼共同参与、动态变化、互相影响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学习信息反馈情况进行预设目标动态化调整。如幼儿对超出目标预设的某一故事情节的人物感兴趣,可以依据幼儿兴趣需要设定特殊情景故事情节进行二次设计,适时地将预期高层次目标转化为理性的低层次目标,以满足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欲望,激发其语言学习动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据此,可以使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创造性结合,从而高效推进幼儿园语言教学。
(二)设计内容贴近生活,达到儿童化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教育要坚持兴趣性和多途径的原则。因此,教师在内容选择上更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自身感兴趣并愿意表达交流的阅读故事书,比如贴近幼儿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的,对幼儿价值观有启发性、教育意义且趣味性较强的寓言童话故事、绘本读物。要避免让幼儿让接受那些难以达成共鸣的、充满疑问的,有着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外童话故事。此外,教师有效的提问方式也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这需要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的心理动力,刺激其语言表达的欲望,增加其语言运用的机会。另外,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拓展,要求教师有敏锐捕捉教学切入点的能力。对幼儿兴趣点的启发式设计提问,不仅应着力于提高幼儿语言元素的“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语言知识的“流量”、“变量”,从而达到“增量”。
(三)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实行多样化
语言教育活动涉及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各层次各方面,因此教学形式也应该是贯穿于各科课程之中,形式多样的。班杜拉说过“儿童的语言教育不是一个内部成长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以及社会训练和时间而构成的”。[8]幼儿园语言讲述教育活动包括故事、诗歌教学,在方法上,教师还可以将语言活动贯穿于语言游戏、早期阅读与谈话中去,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幼儿更有兴趣的表达讲述,更能提高其口头书面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可为幼儿创造一定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采用分小组交流、个别辅导、重复式集体讲读形式进行教学,[9]在师幼共同读书、讲故事交流过程中,幼儿能对教师示范性语言中语法结构和规则进行选择性模仿,拓展其学习经验同时,强化其倾听、表述能力,激活其阅读兴趣,培养其早期阅读习惯。其次,多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增加亲子间互动的同时可令教学模式多样化。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户外活动,让语言教育形式贯穿于随机教学游戏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社会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另外,不同活动类型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活动方式。如讲述活动,就可为幼儿提供图片让他们以边看边讲的形式进行;如是表演活动,就应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法让幼儿亲身参与、大胆表达。这样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强化幼儿语言表达大有裨益,他们在感知、理解、体会这些语言材料时,也在观察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对提高其集体社交技能、倾听能力也有一定效果。
(四)评价以儿童为本位,促进科学化
1.评价要区别对待
每个幼儿都是特殊的个体,她们有不同的智力、言语发展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也各有差异。因而教师不能仅根据一堂课的表现以偏概全的去评判幼儿智能的优劣,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层次做出科学合理评价,从阅读活动、鲜活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幼儿,让他自主地产生对语言丰富的表达兴趣。
2.评价要正向化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越是对胆小怯懦的幼儿报以赞扬,强化其成功的语言表达经验,他们会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对幼儿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还能激起幼儿更多的语言学习热情,更能提升其交际、思维、学习的能力。
3.评价要经常化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穿插于各个学科之中,有教师组织的随机的、有计划的语言教育活动,还包括自由活动时幼儿自主阅读绘本读物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对幼儿语言能力做出评价,能及时对教学目标、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不仅对幼儿语言能力水平的发展有利,也对教师素质、优质化教学质量有倚助性效果。总之,幼儿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匡正,方能使教师教的有效,幼儿学的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