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勋先生1921年出生于香港,是国内外知名作曲家。他的作品《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选取了两首比较短小的广东音乐《双飞蝴蝶》和《水仙花》糅合在一起,是一首具有鲜明特色与戏剧性高潮的双主题变奏曲。《双飞蝴蝶》原是广东音乐一首活泼的快板小曲,由于大部分的乐句每句都重奏一次,即是成双,故而得名。 《水仙花》 (又称《仙花调》)原是粤剧中一首抒情的中慢板小调。它与江南民歌《茉莉花》极其相似,可能是《茉莉花》传到广东的变体。通过对这两个主题在不同段落的变奏发展,使之结构上和音乐表现上都比原曲有了发展、扩大和提高,成为一首有特色的改编作品。其曲式结构既非西洋音乐中严格的变奏曲式,也不是中国的多段体或变奏体,而是中西结构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手法。该曲由“引子+A+A1+A2+A3+B+B1+A4+尾声”构成。每个变奏都有自己音乐的特点,都有不同的技术课题,且篇幅都不太长,在速度上快慢相间,是一首难得的好教材。引子(1至5小节,A商调式)。引子直接选用A中第一乐句的素材,右手的单音和左手的八度和弦都标以重音记号,整个引子部分气势宏大,在演奏时需用上大臂的力量,奏出雄浑厚重的乐队音响效果。第一主题A (6至24小节,A商调式)。Allegro ma non legato (快板,但非连奏)、leggiero (轻巧的),以及mp的力度控制,决定了主题不同于引子的风格。连奏与跳奏的对比,细致的强弱对比,都铸就了主题轻巧又不失甜美,活泼又不失典雅的特色。主题要注意呼吸并与引子衔接好。此段速度快,要演奏得精细,休止符准确,连奏与跳奏的对比、同一乐句在不同音区出现的音色对比都控制好。14至16小节是A中唯一的抒情乐句,柔美、有表情,与前后的轻巧活泼形成对比。最后一句中的重音要突出。主题的第一次变奏A1 (25至43小节,F宫调式)。Moderato (中板)的速度、dolce (柔和的,甜美的)的表情,将活泼的主题一下子带入了另一个恬静抒情的主题,并采用对位卡农的变奏手法来表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情绪。复调音乐中横向旋律的层次,节奏的处理上可有一定的伸缩度。主题的第二次变奏A2 (43至59小节,降B徵调式)。 più mosso (更快)的速度,旋律转化为舞曲性质。高声部一串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配合着低音声部时而轻巧的跳动,时而有力的柱式和弦,有时又伴随着高音声部同时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好似两只无忧无虑的蝴蝶你追我赶,嬉戏于花丛中,让人好生羡慕。从54小节到最后要激动起来, ff的力度,两只手像两只翻飞的蝴蝶,应整齐干净,一气呵成,把音乐推进到一个激情的高潮。主题的第三次变奏A3 (60至93小节和94至107小节,降E徵调式)。又回到了AndantinoModerato (有节制的小行板)、tempo rebuto (伸缩处理),并且要espressivo (有表情的,有表现力的)。这一变奏采用特殊的节奏和色彩性变和弦,使得音乐像一种哀怨的倾诉。演奏时要处理好Rebuto,尤其是63至73小节,要带有一定幻想性。第二主题B (108至123小节,降E徵调式)。以Andante più Allegretto (稍快一些的行板)的速度,semplice (单独的,纯朴的)的表情出现,其欢快的旋律加上活泼的单音跳跃式八分音符节奏织体,使之与前一乐段形成鲜明的情绪对比。前八小节低声部用轻巧的手指跳音,在p的范围突出高声部清新、静雅的《水仙花》的曲调。后六小节,要有表情地突出左手旋律,右手大量两音一组的小连线要弹准确,在渐强和节奏的渐紧中把情绪推向高潮。第二主题的变奏B1 (123至137小节,A商调式)。Allegro moderato con fuoco (有节制的快板,并火热的、热情的)。此变奏完全将节奏拉宽,其旋律隐藏于柱式和弦内层,这样的处理使旋律与伴奏层次分明,同时又增加了乐曲的气势,整个变奏充满了热烈气氛的辉煌音响。这个变奏音量都在f与ff之间,速度比第二主题快,这使得此变奏如同一首火热、激越的高歌。第一主题的第四次变奏A4 (138至146小节,A商调式)。这个变奏速度、情绪同引子,并将引子的材料进行了力度织体上的强化,以最强音fff出现,是对第一主题的回顾与再现。最后的尾声,以presto (急板)的速度轮奏和弦,渐强渐慢至最后的柱式和弦,以辉煌饱满的音响结束全曲。这首变奏曲主要的技术课题有:手指、手腕跳奏的练习;复调、歌唱性的练习;左右手快速十六分音符的练习;左手远距离跳奏练习;右手三连音练习,左右手六连音及交替的练习;左手手指跳音的练习;左右手隐伏旋律与八度的练习,左手远距离的移动练习;左右手和弦八度练习。《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音乐上的多变性包含了多样化的技术要求,同一个曲调或旋律经过了不同音型、节奏、调性等等的变化,可以加强演奏者对主题音乐的理解,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结构布局及其风格,做到成竹在胸,在演奏中更好地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为了将简单的素材创造出丰富无比的音乐情趣、生动形象和情感内涵,变奏曲从出现开始就是以摆脱单一和枯燥为特点的,这就给学习者提出了在技巧手法、声音层次和音乐表现上追求丰富变化的要求。但昭义先生在俄罗斯中等音乐学校的统编教材中发现,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十分注重变奏曲这一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而且从基础程度的学生刚刚获得各种技术类型时,就让其在变奏曲中去学会运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把变奏曲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形式,让其在钢琴教学的教材应用中取得应有的位置。参考文献:1.张霞著《试析陈培勋〈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刊于《云梦学刊》2006年第五期。2.彭鹏著《钢琴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概述》,刊于《音乐学刊》1999年第四期。3.但昭义编《钢琴变奏曲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