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歌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
陈子昂的全部诗作没有一点齐梁浮艳的气息。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韩愈等诗人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
陈子昂介绍: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