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的历史悠久,积累丰厚。它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尚书》,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名家经典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名家经典散文佳作欣赏:煤烟 在北方,客人来了的时候,主人在请坐倒茶之先,还有一种不可少的款待,便是倒水请客人洗脸。据说这是因为北方风多,灰沙厚,路政又不良,一出门便是满身满脸的灰沙,连耳朵和鼻孔里都是,所以进了门非洗脸不可,但是江南向来是十里春风,山明水秀,除了天热满头大汗时要请你洗脸以外,这种规矩是很少有的。 可是,在现在的江南,尤其在上海,随着太平洋的高潮冲进来的近代物质文明,经济侵略的工具摇撼了江南明媚静谧空气中的诗意,天边矗起了黑寂寂的怪物,从此江南的客人来时也非洗脸不可了。 这种煤烟的作祟,大约住在上海的人没有一个不尝过。 记得好像是一篇童话上曾说过,一个人带了一个孩子乘气球去作环球旅行,有一天飞到德国的柏林。柏林是工业失进国德国工业的中心,这孩子是知道的,但是飞到柏林的近郊,从上面发现一派广大的森林。这孩子好惊异,便问领带他的人,柏林工业这样发达,何以近郊还有这样未开辟过的森林。那人知道他看错了,便告诉他这一大块并不是森林,正是工厂的烟囱。煤烟蓬勃,从气球上面望下来正好像一座郁郁苍苍的森林。 这真是近代新有的奇观。可是住在这下面的人所享受着的煤烟滋味也可想而知了。 上海的煤烟虽然还不曾发展到那种程度,但是你到马路去踱一趟,回来用手中拭拭鼻孔,你就知道它的程度也不差。坐在家里,任是你勤于拂拭,装上纱窗,门禁森严,你只要隔了一定的时刻用手指在桌上试一试,你就知道这新生的怪物始终在那里活动。 ____的教士说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虽然不见形,但是却充满在天地间。我觉得二十世纪的上帝名号应该奉诸煤烟,他才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现代研究优生学的人 报告 人类的寿命是渐渐的比以前短促了,尤其是住在大都会的人为甚。这里面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是我相信这黑色的“上帝”的力量一定也不少。 最近有人在美国的一个杂志上发表一篇游记,报告他在加拿大滨海的一个小乡村里旅行了一次。他说这个乡村里别的特点没有,惟一的特点便是你站在高处瞩目四望,东西南北看不见一间工厂的烟囱。 在一世纪以前,这种现象是不值得讲的,但是此刻却是一个新的发现,我恐怕一世纪以后,这个报告还要值得人们的留恋哩。 虽然中国没有工厂烟囱的地方还很多,但是立在上海的屋顶上要想没有烟囱遮断你的视线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住在上海近郊劳碌着的我们,因了事又不能荷锄归隐,每天对着居屋前后左右的几只烟囱,只好发出没奈何的慨叹。 名家经典散文佳作欣赏:雨前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梳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山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呵?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名家经典散文佳作欣赏:伤怀之美 不要说你看到了什么,而应该说你敛声屏气凝神遐思的片刻感受到了什么。那是什么?伤怀之美像寒冷耀目的雪橇一样无声地向你滑来,它仿佛来自银河,因为它带来了一股天堂的气息,更确切地说,为人们带来了自己扼住咽喉的勇气。 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 大雪 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冬天的渔汛到来时,几乎家家都彻夜守在江上。人们带着干粮。火盆、 捕鱼 的工具和廉价的纸烟从一座座木刻楞房屋走出来。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一些狗很懂得主人的心理,它们摇头摆尾地看到上鱼量很大,偶尔又有杂鱼露出水面时,就在主人摘钩的一瞬间接了那鱼,大口大口地吞嚼起来。对那些名贵的鱼,它们素来规规矩矩地忠实于主人,不闻不碰。就在那年渔汛结束的时候,是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它在黄昏时分是灰蓝色的。大人们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言语,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狗狗书籍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背信弃义乃至相互唾弃,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道,我离开札幌后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在此之前已经领略过层云峡的温泉之美了。在北海道旅行期间一直大雪纷纷,空气潮湿清新,景色奇佳。住进依山而起的古色古香的温泉旅馆后,已是黄昏时分了,我洗过澡穿上专为旅人预备的和服到餐厅就餐。席间,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登别的露天温泉久负盛名。也就是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露天温泉只在凌晨三时以后才对女人开放。那一夜我辗转反侧,生怕不慎一觉醒来云开日朗而与美失之交臂。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以下是我在访日札记中的一段文字: 温泉室中静悄悄的,仍然是浓重的白雾袭来。我脱掉和服,走进雾中,那时我便消失了。天然的肤色与白雾相融为一体。我几乎是凭着感觉在雾中走动——先拿起喷头一番淋浴,然后慢慢朝温泉走去。室内温泉除我之外还有另外两人,我进去后就四处寻找露天温泉的位置。日语不通,无法向那两位女人求问,看来看去,在温泉的东方望见一扇门,上写五个红色大字:露天大风吕。汉语中的“露天大风”自不用解释,只是“吕”字却让人有些糊涂。汉语中的“吕”除了做姓氏之外,古代还指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代表一种音律。把这含义的“吕”与“露天大风”联系起来,便生出了“由风弹奏,由吕校音”的想法。不管如何,我必须挺身而出了。 我走出室内温泉,走向那扇朝向东方的门。站在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另外两位女子惊奇地望着我。试想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我身上却一丝不挂。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我朝前走去,将门关上。 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朝温泉走去,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将手撑开,舒展开四肢。坐在温泉中,犹如坐在海底的苔藓上,又滑又温存,只有头露出水面。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天似亮非亮,那天就有些幽蓝,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 我想我的笔在这时刻是苍白的。直到如今,我也无法准确表达当时的心情,只记得不远处就是一座山,山坡上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松树和柏树,三股泉水朝下倾泻,琤琤有声。中央的泉水较直,而两侧的面积较大,极像个打渔人戴着斗笠站在那。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这是我所经历的三个季节的景色,在那里一并看到了。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也只有人,才会为一种景色,一种特别的生活经历而动情。 我所感受到的是什么?是天堂的绝唱?那无与伦比的伤怀之美啊!我以为你已经背弃了我这满面尘垢的人,没想到竟在异国他乡与你惊喜地遭逢,你带着美远走天涯后,伤怀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去年九月上旬,我意外地因为心动过速和痢疾而病倒了。一个人躺倒在秋高气爽的时节,伤感而绝望,窗外的阳光再灿烂都觉得是多余的。我盼望有一个机会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在城市里我已经疲惫不堪。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历时十天的旅行开始了。省人大的领导考察沿江大通道,加上新华社、《光明日报》的两位记者和我的一位领导及同事陪同,不过二十人。船是“黑龙江”号,整洁而舒适。我们白天在甲板眺望风景,看银色水鸟在江面上盘桓,夜晚船泊岸边,就宿在船上。船到达边境重镇抚远,停留一天后,第二天正午便返航了。那时船正行驶在黑龙江上,岸两侧是两个国度:中国和俄罗斯。是时俄罗斯正在内乱,但叶利钦很快控制了局面。那是九月二十五日的黄昏,饭后我独自来到船头的甲板。秋凉了,风已经很硬了,落日已尽,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我长发飘飘,那一时刻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女巫。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名家经典散文佳作相关 文章 : 1. 名家杨朔经典散文作品 2. 近现代名家经典散文作品 3. 梁晓声经典名家散文作品 4. 出自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 5. 名家优美散文推荐
但在具体评价中却有一种意见,认为邓小平只是这场讨论的“支持者”。原因是引发这场讨论的,由《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公开发表的“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文),是其他人倡议和组织撰写的,邓小平事先并不知道,当然也没有参与,而是在文章发表以后,特别是听到了文章引起不同意见、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不满并加以谴责,才使他特别关注并阅读了文章,不久就在1978年6月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公开明确地支持《实》文的观点。 这种“支持者”的说法在社会上流传一段时间。光明日报社的一些同志发现以后,曾经在1999年光明日报五十年大庆时出版了一本《光明日报与真理标准讨论》专著,该书全文收录了从胡福明的第一篇来稿、胡福明和光明日报编辑的历次修改稿直到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同志的修改定稿的原文,还收录了光明日报编辑的回忆文章和对历次修改稿的说明。这本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出版前的1999年4月1日曾送请国家新闻出版署转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读。以下是他们审读后的意见: 本书比较清楚、真实地介绍了真理标准讨论发动的经过及历史背景,为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了较为详细和珍贵的历史资料。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均无问题,有出版价值。其中,尤其是第三部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写作和发表经过,讲得更为全面、准确、可信。 但书稿的几个部分在事实把握和叙述风格等方面还显得不够一致。主要是: 一、《走进新时代的序曲》,这部分对于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在真理标准讨论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于光明日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讲得还可以再充分一些。对于《解放军报》发表的关于真理标准的文章也应有比较清楚的交待。建议在定稿时作适当补充。 二、第二部分,即“实文”的组稿、修改和发表,虽然事实介绍的比较清楚,作者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有些地方语言表述过于尖刻,……等等,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建议将这类语言删去。重要的是把事实讲清楚,而不必对其他说法作过多的批驳,读者自会作出判断。 三、书里引用了不少历史材料,但很多材料没有注明出处,为提高本书的资料和学术价值,最好能补充一些关键的注释。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中央党史研究室1999年4月 我们本来以为,为了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介绍事件真相、澄清不实传言而出版的《光明日报与真理标准讨论》一书,通过无可争议的原始资料,已经把《实》文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用不着再浪费笔墨。但以后的情况并非如此,这种不实传言仍在社会上流传,以致有关方面表示,光明日报的同志应该出来说话,否则以讹传讹,不实的野史就会变成了正史!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实》文的发表是邓小平关于要准确地、完整地运用毛泽东思想体系,反对两个“凡是”思想的启示下进行的,由此文引发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更是由邓小平发动、组织和领导的。 事实胜于雄辩,流言止于智者。 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出版界长期困惑的作者与编者的定位问题,剖析这个问题,对弄清楚什么是《著作权法》上的作者,什么是编辑,正确处理作者与编者的关系,也有重要意义。 (一) 胡耀邦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他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解放老干部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胡耀邦亲自参与了《实》文的修改、发表,审定了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送去的《实》文清样,批准刊登,对推动《实》文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此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否定。但不能不说,《实》文并非如某些书刊所说是由他“亲自组织撰写”的。 不是事实的事怎么会形成一种到处流传的舆论呢?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实》文的源头在哪里?也即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是北京的孙长江还是南京的胡福明? 孙长江当年是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参与编辑《理论动态》。胡耀邦那时曾担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胡耀邦对《理论动态》情有独钟,除了亲自审读《理论动态》上的文章外,也常常与刊物的编辑们讨论当前的思想理论问题,策划重大选题。如果说《实》文是由孙长江撰写的,由胡耀邦“亲自组织”甚至由他策划、倡议是非常有可能的。 胡福明当年是南京大学政治系一名普通教师。胡耀邦与他没有任何工作上的关系,也没听说他们相识。如果说《实》文是胡福明所撰写,由胡耀邦“亲自组织”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胡福明“撰写”一篇重要论文,则有悖于常情! (二) 解开作者之谜的关键在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同志的稿子(以下简称“中”稿),究竟是光明日报送去请他们修改的稿子(以下简称“光”稿)即胡福明投来的《实》文的第7、第8次改稿,还是如社会上流传的是他们自己撰写单独成篇的稿子,或者是由以他们写就的稿子为基础,吸收“光”稿的少许内容由孙长江“捏合”而成的稿子。 “中”稿除了开篇导言(第一段)以外,分成四个部分,连导言在内共有19个自然段。“光”稿除了导言(第一段)以外,也分成四个部分,连导言在内共分17段。 让我们逐段逐句进行对照。 首先,从《实》文的总体内容来看,“中”稿19个自然段,只有末一段是“光”稿中所没有的,其他18个自然段的内容,除了个别新引用的马克思主义导师的语录和极个别的几段话以外,都可以在“光”稿中找到。 其次,那个时候的学风、文风的特点是常常引用马克思主义导师的语录,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中”稿共引用了15条语录,除了2条是新增加以外,13条语录都是来自“光”稿。如果一篇论文,不仅内容的绝大部分均来自另一篇论文,而且连援引的语录绝大部分也一样,能认定这篇论文是独自成篇的吗?“中”稿作为论据,举了几个例子。自然科学史方面,举的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证实的过程,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从假设到成为真理的经过;社会科学方面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提出到被确认为真理的历史等。但这些内容无一不是在“光”稿中被列举过,特别是占整个文章四分之一篇幅的文章第三部分,举的例子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修改个别论点和列宁对它的评价,“中”稿和“光”稿并无不同。大千世界,悠悠万物,一南一北素无往来的两名作者,分别构思和撰写自己独立成篇的文章,选取的事例居然也如此雷同,这能是巧合吗? 第三,再从文章的具体章节段落来看,第一段导言,“中”稿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光”稿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只是把“这个”改为“这是”,把“问题”挪了个地方。 “中”稿的第2段也是照抄,只是把“光”稿第2段中引用的一段毛主席语录摘取出来,移到“中”稿的第3段中,而这段语录就成为“中”稿新添加的。 像这样整段照抄照搬,或略加增删修改的,还有“中”稿中的第4段、第5段、第6段、第7段、第9段、第12段、第18段等。 有意思的是第13段,文字不长,照录如下:“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97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按“中”稿的说法,这一段是新加的。但仔细一对照,这段话前面两句耳熟能详的语录,原来出自“光”稿中的第6段,而后面的三句话,有两句出自“光”稿的第12段,“中”稿加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句,第13段也就变成新添加的了。 这里请细心的读者耐着性子阅读对照“中”稿的第14段和“光”稿的第13段,从中可以学到一些如何做好编辑工作的知识,区分什么是作者,什么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 以下两段文字依次是“中”稿和“光”稿: (“中”稿)马克思主义导师们不仅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他们所共同创造的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就是许多事例当中的一个生动的例子。1848年《宣言》发表后,在45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实践来检验它。《宣言》的7篇序言,详细地记载了这个事实。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他们又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新实践的不断检验,包括新的历史事实的发现,曾对《宣言》个别论点作了修改。例如,《宣言》第一章的第一句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1888年的《宣言》英文版上加了一条注释:“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宣言》发表以后人们对于社会的史前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摩尔根的调查研究证明:在阶级社会以前,有一个很长的无阶级社会;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非从来就有的。可见,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确切。恩格斯根据这种新实践得出的新结论,作了这个说明,修改了《宣言》的旧提法。《宣言》还有一个说法,谈到无产阶级要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1872年,两位革命导师在他们共同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明确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随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说明十分重视,他认为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的修改”。(《列宁选集》第3卷第208页)。 (“光”稿)马克思主义的导师提出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并自觉运用它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以至修改个别结论。现在来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根据实践来检验《共产党宣言》的。1848年《宣言》发表后,他们在45年中一直根据实践来检验《宣言》,《宣言》的7篇序言正是生动的说明。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130年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这个结论仍然是正确的。同时,他们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并且修改了个别观点。这里举一个修改《宣言》的例子。《宣言》第一章的第一句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1888年的《宣言》英文版上加了一条注释:“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状态,全部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完全没有人知道;后来,陆续发现土地公有制的世界各地原始社会的基础。特别是摩尔根在夏威夷岛土著居民中调查研究了几十年,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揭示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从而证明:在阶级社会以前,有一个很长的无阶级社会;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非从来就有的。可见,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确切,因此,恩格斯作了修改。此外,《宣言》还有一个重要修改。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在《宣言》中说,无产阶级要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在1848年2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实践基础上,马克思得出新结论说: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指出:这是一个“重要的修改”(《列宁选集》第3卷第208页) 两相对照,“中”稿只是从语法修辞方面比“光”稿精炼,实质内容上并无区别。 (三) 对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在参与修改《实》文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做出的重要贡献,光明日报同志在所编辑出版的《光明日报与真理标准讨论》一书中已作了高度评价,认为“保持了基本观点,质量上有了提高”,具体包括:对原稿作了不少删削;加了毛主席修改个别提法的例子,使文章论据增加了份量;加了小标题,使主题更加鲜明,最后一段写得更加有力;加强了针对性等。 但不能据此推断出“中”稿就是一部独立的作品。 与“光”稿对照,首先,“中”稿的主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更,依然是论证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其次,基本观点、主要论据也没有变化。“中”稿和“光”稿都是四个部分,只不过“光”稿标以(一)、(二)、(三)、(四),而“中”稿使之具体化:“检验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实践标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需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中”稿和“光”稿所引的经典著作的语录和所援引的实际例子基本相同,论据也基本一样。 解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之谜(下) 第三,任何有影响的论文,都应当有体现其个性和特色的核心内容。“光”稿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两点,一是反对两个凡是,一是强调唯一标准。“中”稿在这两个方面均没有突破。 (四) 《实》文在组稿、修改、发表过程中,作者、编者(光明日报)和参与修改者(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三方的定位也是很清楚的。光明日报作为新闻出版单位,与胡福明从一开始就是编者与作者的关系,光明日报向胡福明约稿,胡应约投来了《实》文;光明日报选中了《实》文,并提出修改要求,胡进行了修改,光明日报也作了修改,最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光明日报与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及孙长江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一家新闻出版单位与“特约编辑”的关系,即光明日报总编辑听说孙长江也在构思同一主题的文章,决定把孙请来参加修改胡福明来稿的讨论会。光明日报后来把“光”稿送去,也明白告诉是请他们帮助修改。这一点,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心里完全明白,所以在《理论动态》正式刊出《实》文时,经过他们的再三斟酌,仍在文章后面专门注明“《光明日报》社供稿,本刊作了些修改”。 如此在1978年5月明白无误的事情,后来怎么又模糊起来,到了20多年以后的今天,甚至变为《实》文是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自己写的,而且成了“胡耀邦亲自组织撰写”的呢?光明日报1984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由于它与《实》文有关,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 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也是1949年6月16日创刊的光明日报建社35周年。1982年年底组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举办一次1979—1983年度优秀理论文章评奖活动,纪念国庆、社庆,扩大报社影响。在评奖过程中,光明日报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发现评选出来的年度优秀理论文章,反映不了报社的理论成就。能够代表成就的是《实》文,而它又不属评奖范围。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决定设立只有一个名额的“特别奖”,奖给《实》文及其作者,奖金为1000元。本来这奖金是只奖给胡福明的,后来考虑到《实》文经过了多次修改,光明日报的同志修改过,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也修改过。光明日报的编辑,修改作者文章属于本职工作,无须嘉奖,而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纯为尽义务,应酌情奖励,给多了不适合,太少了又拿不出手,就从给作者的奖金中分出300元,作为修改文章的“劳务费”。从光明日报的同志来说,纯属一番好意。可能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对此另有看法,他们拒收这笔“劳务费”。授奖单位颁发奖金,接受单位拒收,虽然有些反常,但总的来说也还可以理解。 但是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这件纯属业务活动的寻常事,后来却被炒作得沸沸扬扬,有的同志一方面说“这是公然篡改历史和严重的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又说,这是一个“大人物”导演的,旨在“抹杀中央党校特别是胡耀邦在真理标准讨论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光明日报社蒙受了一次不白之冤。 (五) 为了把作者的谜团进一步解开,有必要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正确认识作品、作者和编辑的定性、定位,正确处理作者与编者(编辑)的关系。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是直接创作作品的人。创作作品是指作者将自己的创作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方法,借助于一定的符号形式写出表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个性、特色的作品。 编辑则指编辑作品的人。所谓“编”,在古代指用以穿联竹简的皮鞭或绳子,今指编织、编列;“辑”古指协调驾车的众马,今指连缀、搜集。把“编”和“辑”联结一起,编辑即指搜集材料并将之连缀汇集,加以鉴别、选择、分类、整理、加工和校勘的过程。 弄清了作品、作者和编辑的概念,联系到《实》文发表的实际,我们认为:《实》文是一部文字作品,有它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独立主题,即论证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主题贯穿全文始终。尽管实践与理论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并不是新的课题,但这一命题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提出,却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部作品,光有主题是不够的,还要有围绕主题展开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观点和论据、论证)。在《实》文中,不论胡福明的初稿和历次改稿(三个部分),还是光明日报的两次改稿(四个部分),其基本内容均是:(一)阐明任何理论,区别是真理还是谬论,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的;(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三)马克思主义导师们如何坚持实践标准,修改自己著作中的个别观点,批判“两个凡是”;(四)揭批林彪、“四人帮”是如何反对实践标准,歪曲毛泽东思想,提出要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作为一部作品,除了主题、基本内容以外,还应有属于它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的地方。在《实》文中,除了它特有的论据以外,主要是两处:一是通过理论论证和马克思主义导师修正自己个别论点的实例,强调实践标准的正确性、重要性,反对“两个凡是”。二是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践,没有第二个标准。在这一点上,“中”稿比之“光”稿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同志的修改说到底就是一名编辑所应该做的,不能因为对原作进行了修改,编辑就可以自封为作者。如果这样,编辑工作就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作者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保护。 有的同志可能会问,如果小修小改,当然编辑不能成为作者,但如果改动得多、大,是否就可以成为作者呢?也不能,除非主题、基本内容、核心问题、文字风格都改得面目全非。 从《实》文修改过程来看,光明日报同志的修改并不小,包括标题突出“唯一”、框架由三部分改为四部分,修改后篇幅增加了1/3;突出了邓小平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观点,批判了“两个凡是”;文章结尾部分提出“科学无禁区。凡是有‘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指出现在仍有“禁区”,有待于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把它冲破,等等。如果按照“中”稿对待“光”稿的同一标准,“光”稿应该认定为一篇全新的文章,光明日报的同志也就应该从编辑变成了作者。但光明日报的同志从来就没有想过把《实》文当成自己的作品,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因此就变为作者。他们认为这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而且也有悖于新闻出版职业道德,违背《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 列宁说得好:“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面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列宁选集》第31卷第85页)在《实》文问题上,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作为参与修改者,是有重要贡献的,但如果再向前迈一小步,把自己当作文章的作者,“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如果把这个问题硬扯到中央党校甚至胡耀邦那里去,可能就要犯更大的错误。
男女相处,真心爱你的人,一定不会觉得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你要知道,那些离不开你的男人,不会只是嘴上把你当老婆,心里却把你当保姆。
张海: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书法导报》编者按:2008年7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署名文章《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文章分为“新时代的课题”、“对经典和大家的认识”、“书法工作者的责任”三个部分,高屋建瓶地论述了新时期书法发展状况、经典的品格、大家的条件,以及当 代书法工作者面临的使命和任务。文章认为,“当今时代应当是出现经典和大家的时代”,而“新时代的书坛呼唤经典和大家,努力以经典和大家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每个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贵”。编者认为,呼唤经典和大家.同时也契合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契合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契合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然,经典和大家不可能呼之而出、唤之而来,但当代书法组织、书法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为经典和大家的出现鼓与呼。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书学资料的屡次大发现,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书法热的群众基础,传统文化的寻根意识觉悟,以及史所未有的书法组织机构功能等因素的成熟作用,的确预示着书法黄金时代的来临,而书法的黄金时代,正以经典作品和大家名家的交相辉映为标志。为此,本报特转发此文,并将热情欢迎就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全方位地展开讨论。本报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以较充足的版面陆续刊发。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当代书法艺术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努力打造书法艺术经典,推出书法大家,以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新时代的课题书法艺术包括创作、理论、教育、活动等许多方面,而书法家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一部书法史就是书家的历史,而书法大家无疑又是书法史的灵魂。一个时代是否出现影响后世的书法大家及经典作品,是该时代书法艺术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回顾中国当代书法的发展历史,研究书法艺术面临的新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努力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代的课题。中国当代书法艺术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自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沈阳开幕的近30年来,我们已举办了9届全国展。纵观9次全国展,中国当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至第二届全国展为第一阶段.此时书法刚刚进人复兴期,书法创作仍处于低谷,书法群体人数很少,但对推动书法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至第六届全国展为第二阶段,书法热潮深入发展,书法从业人数大幅增加,书风逐渐走向多元化,各种书法现象广为出现,这一阶段书法成果丰富,发展迅猛,它既是当代书法复兴的启蒙期,也是发酵期、推广期,它深深地唤起了人们的书法创造意识,提高了人们的书法审美能力,在人才上、观念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为书法复兴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来源 书法屋。第七至第九届全国展为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书法热发展势头迅猛,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艺术风格上看更加丰富多样,对传统的挖掘也更加深人广泛,回归传统、谨慎创新是这一时期的主线。近30年来的书法创作,大致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发展迅速却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盲目性;二是虽然在继承传统方面始终不断深化,但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三是在探索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却往往流于时尚,形成跟风现象;四是书法在普及中延展着自身的广度,从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特征,然而和书法精深博大的内涵相比,当代书坛在整体氛围上显得成就斐然,朝气蓬勃,然而和我们期待的真正的百花齐放,群峰参天的局面仍有相当的距离,那种继往开来,震古烁今的经典和大家仍然付诸网如。一方面,大力发展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书法艺术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人们对书法的需求日益强烈,书法队伍不断壮大,书法艺术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书法艺术面临的新变化对其发展繁荣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当今时代的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新事物、新格局、新思维之层出不穷,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曾有的。书法艺术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以其独有的形式折射出每个时代的主体精神,往往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社会风尚、人们的审美诉求也会改变,反映到文学上,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的更迭;反映到书法上,则有“尚法”、“尚意”、“尚态”的区别。正如刘舞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今天的书法应当以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准确地反映当今时代的变化和主体精神。其次,新资料的发现、工具的改良、工艺形式的演进会成为推动书法艺术观念变革的重要契机。今天书法资料的丰富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术上的“四大发现”(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文书、宫廷大内档案),都与书法有关。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简犊、碑志等民间书法资料,就连书法史上扑朔迷离的秦隶,今天也能看到了实物资料。形式的演进也是空前的。比如大型展览这种以往所没有过的形式,一方面使书法从文人的案头走向宽大的展厅,在众多的展品中一比优劣;另一方面也使书法的交流大大增加。这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对书法观念、书法风格的变迁势必产生重要影响。再次,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东西方在思想观念上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中华民族不再处于过去那种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而是通过全球化、信息化逐步融人世界民族大家庭。书法艺术这种历来在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中自足演进的艺术,一旦放到日益开放的文化语境之中,面临着具备完整体系和抽象品格的西方美学的拷问时,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也是当代书法界不能忽视的问题。新时代书法艺术所面临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又如,毛笔逐步退出实用领域,对书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方面使用人群大幅减少,势必使其基本技法的传承遇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毛笔退出实用,使书法得以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综上数端,21世纪的书法艺术在时代精神、创作观念、审美格局和表现手法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要出现这一时代的经典之作和书坛大家,进而实现中国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经典和大家是书法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书法经典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决定的,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共识。经典和大家密不可分,经典成就大家,大家造就经典。正确认识经典和大家,对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实现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须具备以下品格:第一,经典必然是开创性的和划时代的。它以一种创造性的书法艺术实践,开辟了全新的审美境界,承载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它为书法演绎时代精神找到了一种恰如其分、十分完美的表现形式,而且以自己的丰富实践为这种表现和演绎找到了一种新的笔墨语言。在这方面,王羲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以“今妍”书风代替“古质”书风,并以他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成功地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而且由于魏晋士人的精神气度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所以王羲之的书法自然就成了书法艺术的百世经典。第二,经典必然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又是符合历史和艺术发展规律的。一个书家恰好处在历史转折和艺术演变的关头,时代呼唤变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实践,而他又恰恰具备创新的资质和潜能,并且抓住了时代机遇,勇于实践,大胆革新,那么他就能成为书坛大家,他的作品就会成为经典。换言之,大家和经典的出现,是时代和个人互相结合,交互作用的结果。俗语所说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其实有它一定的道理。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历史发展规律。第三,经典必须是以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开辟了一种新的技法体系和风格模式,从而填补了书法史的空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域跨度极为辽阔的多民族融合体,它包容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理念和不同风格。作为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艺术形式,书法对不同的地域风格必然会反映出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某种风格才是经典,而其他风格不能称为经典。事实上,不论哪种风格,只要其形式和内容、技法语言和艺术风格能达到高度统一、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的意义,都是经典。第四,经典必具原创性和极高的开掘价值。我们所说的原创性并非摒弃前人,另起炉灶,而是在规模前人、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大胆改革和天才创新。历史上任何一种经典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有着历历可寻的师承关系,但这丝毫无损于作者对于这种风格的原创性。与原创性同样重要的还有它的开掘价值。因为二者并非一个概念,许多有原创性的风格由于个性特征过于鲜明等原因,其开掘价值和发展空间不大,因而难以成为后人规模的经典。作为一种具有原创性的风格,其开掘的空间越广阔,作为经典的价值也就越高。当今时代的书家,如何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坛大家呢?其一,要审时度势,正确认识历史、认识时代,把握时代、社会和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明确自己的艺术方向。当代书家有着古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学科建设的发展、研究方法的进步,使我们更容易高屋建A地认识和把握艺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运用它为时代服务。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书法家只有扣准时代脉搏,他的艺术实践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又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同时又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才能成为艺术的弄潮儿,才是引领潮流的书坛大家。其二,必须认真地深人传统经典,踏踏实实地做书法经典的传承者。几千年的书法传统,出现了无数的经典,像一座艺术的百花园,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营养,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成功之路,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启迪和艺术创造的广阔空间。从理论上讲,专注于任何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经典,坚持不懈地深人挖掘,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执著都有可能成为书坛大家。其三,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lK,拓宽视野,打破作茧自缚的门户偏见,建立“大书法”观,把一切古代的优秀书法遗产和时代的表现手法都纳人自己的艺术视野之内。不论碑派、帖派,行草书还是篆隶甲骨简帛写经,不论是传统书法还是现代书法,只要符合书法艺术基本特征,在书法艺术的“底线”之内,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关注对象。如果仅仅认为某一个流派、某一种风格才是经典,那就会“剑走偏锋”,营养不良,极大地限制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通过字形以立“象”,而其取法的则是天地万物之“理”。其思维方式是“书肇于自然”(蔡a},“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这种吞吐八荒,驰骋天地,俯仰万物的气魄,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成就了一代代的书坛大家。其四,要具备创新的资质,掌握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成功与否,不决定于个人的愿望,而取决于创新的各种条件是否具备,包括时代的条件和个人的条件。我们正处于千载难逢的书法发展的时代契机,能否实现创新与突破,关键看个人是否具备创新的资质以及是否掌握和正确运用创新的方法。所谓资质,主要指书家的识见、笔下功夫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厚积薄发是艺术创新的规律,在书法上尤其如此。在临习古代经典上没有下够相当的工夫,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资料文本,企图凭空趟出一条创新之路,不音天方夜谭。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适用什么样的方法又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比如选取经典文本的眼光、切人的角度、创变的形式和方向,如何对不同的文本实行“嫁接”、“改造”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一个书家创新能力的严峻考验。可以说,能否找到一条正确的既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又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创新途径,是一个书家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五,要敢于表现个性。艺术是个性和激情的产物,只有完美地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才具有经典的价值,这样的艺术家才能称得上大家。我们看王羲之及其《兰亭序》、颜真卿及其《祭侄文稿》、苏东坡及其《黄州寒食诗》,可以说无不如此。对于大多数书家来说,他们用艺术抒写个性,以个性和真诚演绎艺术,纵使成不了大家,也同样为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处心积虑想当大家,反而泯灭了自己的天然个性,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其六,真正的书坛大家应该是远离世俗尘嚣,超越现实功利,耐得住孤独寂寞,守得住精神家园,具有超乎常人的自由探索精神的人。书法与其他艺术和科学一样,都是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的产物,一旦心为世俗功利所累,便很难保持这种自由探索精神。人们皆知艺术得天然之可贵,书法也是如此。而所谓天然,首先是精神和心态的自然而然,不染俗尘杂念,不涉机算矫取,不求青眼诀词。真正的书法大家,必具此种心态。当今时代应当是出现经典和大家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逢盛世,书法所赖以生长发育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也面临全面复兴的大好时机,今天的文化氛围对书法的发展极为有利;另一方面,近世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大量书法资料的面世,新的美学观念的引进,表现手段的日趋丰富,等等,无一不指向书法艺术,而近三十年来持续不衰的书法热潮,更是有力地证明了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中深厚的基础和巨大的能量。新时代的书坛呼唤经典和大家,努力以经典和大家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每个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当代书法事业组织者的中国书协和各级书协,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第一,要在书家队伍中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广大书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担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真正做到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创作。要认真学习书法传统经典和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理论素养和创作技能,提高创作水平,努力朝着书法经典和书法大师的目标迈进。要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大师学习,深人实际、深人生活、深人群众,把推进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用书法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本领。第二,努力营造产生经典和大家的和谐环境和丰厚土壤。我们不能够“制造”经典和大家,但是我们能够为经典和大家的出现创造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借我国文化崛起和振兴传统文化的东风,进一步提高书法的社会地位,提高书法的社会认知度。如争取书法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称评定中设立书法系列,把书法纳入基础教育序列等等。------进一步重视书法教育工作。抓紧培养书法师资力量,在各大高等教育学府尽可能多地开设书法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能力。同时协助有关方面努力解决好书法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书法教育是出人才、出大家的可靠保证,对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充分发挥专业媒体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重视书法理论家的作用,鼓励书法理论家对书家、书法现象、书.法流派作深人的研究,包括对一些重点的有前景的书家作长期的系统的跟踪式研究。理论研究应充分体现基础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特点,加强对书法传统的发掘整理,尤其是对经典的研究阐释。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必将有利于书法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大家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逐步改革完善展览比赛体制,建立多元的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展的评选,使之更具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办好各种专业展、单项展、邀请展、提名展、地域展和同仁展、媒体展等,形成一个交叉立体、互为补充的全面的社会评价体系。-----鼓励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一个有作为的书法家,要在继承前人成果上舍得下大力气,努力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书法艺术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使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不断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书法艺术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书法交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方面邀请国外名家及作品来我国参会参展;另一方面,在国外组织中国书法展,进一步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书法艺术交流,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对外交往战略,在迎奥运、对台工作、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书法申遗)、弘扬传统中华文化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中国书法更好地走向世界。------进一步完善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机制。要精心组织实施书法精品工程,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毅力对待书法艺术的创作。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书法创作环境,完善培养扶持人才的新举措、新渠道、新机制,制订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战略,逐步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和业余相结合、各种人才齐备的“中国书法队伍”。第三,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实现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不是一跳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逐步积累的过程。我们要瞄准这一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实施,把长期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措施,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既要着眼长远,为实现中国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张海其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早年隶作求其精美,取《乙瑛碑》之骨肉停匀,《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礼器碑》之变化如龙,自家风貌。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具个性的草隶,为书界所公认。其作品曾赴西德、芬兰、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展出,并参加全国第二、三、四、五、六、七届书法篆刻展览,日中代表书家作品展,中新书法交流展,世界和平年书展,中日书道交流展,日中著名书家百人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书法名作展等各类展览。作品被收录于《中国新文艺大系》、《现代书法选》、《古今书法选》、日本《临书大系》等百余种作品集,国内博物馆、碑林多有收藏、刻石。《书法》、《国书法》、日本《书道艺术》有专文介绍。出版有《张海隶书两种》、《张海书法》、《张海新作选》、《张海书增广汉隶辨异歌》等。曾获河南省书展一等奖、首届龙门奖金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
南京赋 袁裕陵 时序三月,岁在丁亥。江南正值草长莺飞之际,游人已入魂牵梦绕之境。遂践揽胜之约,成此采风之行。朋侪三五,行程千余。游溧高之固城、石臼,访浦六之石林、汤泉,攀钟阜之层岩、绝岭,步石城之清凉、莫愁。所闻所见,似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盛况盛景,如入芝兰室中,心为之醉。“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恐为“绮靡”之诗但发幽思,欲作“浏亮”之赋以畅壮怀。 美哉南京,人居天堂。三江首府,十代名都。名自楚王,曾埋金以镇王气;地扼天险,始建业而称名区。东向大海,西临荆楚,南屏皖浙,北接江淮。处暖温兼亚热之双带,有雨顺更风调之四时。文明历史久远,汤山猿人可证;开国立业辉煌,东吴孙权堪称。豪华六代,帝王之乡,盛名显乎天下;东南半壁,富饶之壤,菽粟同于水火①。建三百年集权王朝,朱元璋操独裁之巨柄;葬数千载封建统治,孙中山开民主之先河。逐日挥戈,丹心已许百千万;渡江易帜,青史永铭四二三②。 美哉南京,河山壮丽。悠悠淮水,阅尽千年兴衰;峨峨钟山,铸就旷代雄杰。吴宫花草,迥忆英豪大略;晋代衣冠,长缅王谢雄才。有情数台城,依旧三春杨柳;无赖是东山,占尽九秋明月③。青溪九曲,隔不断痴情一片;竹林七贤,衬映出风韵六朝。狮岭伫立阅江之楼;鸡笼高矗凌云之塔。鼓楼乃杰阁胜景,栖霞为巨刹名蓝。长江万里,横贯东西而入海;南唐二陵,历尽沧桑以至今。乌衣巷,白鹭洲;瓦官阁,石头城;鸡鸣埭,凤凰台;清凉寺,劳劳亭;胭脂井,朱雀航;长干里,水西门;桃叶渡,莫愁湖;王导墓,周处台;江令宅,谢公墩;征君碣,孙楚楼……真个是:秦淮碧,钟山青;帝王宅,龙虎盘! 美哉南京,人文渊薮。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停艇听笛”,桓伊擫笛留韵事④;翔鸾翥凤,羲之书法精妙谈。谢玄晖诗开山水一派⑤,顾恺之画为古今宗师。祖冲之精历算,蒋子文入《搜神》。山中宰相陶宏景,天上谪仙李青莲。刘彦和《文心雕龙》,开文学批评之先;吴敬梓《儒林外史》,陈科举礼教之弊。两辞相位,王安石乃变法首辅;七下西洋,郑三保为航海先驱。龚半千为“金陵八家”之首;袁子才实骚坛一代之宗。李笠翁芥子园中精研戏剧理论,孔尚任桃花扇底论说朝代兴亡。陶行知兴乡村教育,杨仁山创“金陵刻经”。叶圣陶、朱自清文光射斗,刘海粟、傅抱石妙笔生花。 美哉南京,文脉流徽。巍巍雨花台,烈士鲜血化碧;高高渡江碑,英雄浩气摩天。梅园新村,红梅花冲寒报春香透骨;中山伟陵,先行者遗嘱警世意远深。一朵茉莉花,开向全世界;万匹彩云锦,衣被大中华。鳌山龙海,火树银花,秦淮河畔乃灯会佳处;婉转清柔,抑扬顿挫,甘熙宅第诚京昆世家⑥。崇尚教育,“南大”“东南”,陶铸多少雄才英物;弘扬文化,诗书画印,折射不尽汉韵唐风。 美哉南京,和谐康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八百万人民奋臂搴裳,赢粮跃马;数十项指标神州前列,海宇夺冠。投资环境,国内名列前五;城市绿化,神州当数第一。世界文化名城,喜迎十方佳客;山水城林之市,勤建新纪文明。大桥四座,正南正北,若长虹卧波,跨越天堑;高速多条,如砥如矢⑦,似金链铺地,织就通衢。地铁飞驰,满载欢声笑语;隧道穿江,更期利国惠民。平安南京,公众认可度前所未有;小康社会,城乡幸福感毋庸置疑。 赞曰:维吾生于长于斯兮,江山秀丽,沃野阡陌纵横兮,百姓勤劬。改革开放兮,心与天齐;科学发展兮,众皆欢忭。于是正航向,促繁荣,内联合,外引资。规律遵循,天人合一……看好江山日新月异兮,心为之大振,愿两率先早得实现兮,吾翘首以期!杭州赋 王翼奇 吴越雄州,涛拥东南形胜;人文都会,星驰卓荦大家。西湖为举世惊艳,钱塘称自古繁华。山色水光,总宜雨奇晴好;三秋六月,最美桂子荷花。系缆溯秦皇,百尺苍崖赭石;乘潮传伍相,千年白马素车。钱王、南宋建都,于此盱衡六合;白傅、东坡守郡,至今黎庶争夸。以京杭起讫通波,运河一端称热土;与沪宁交辉立鼎,长江三角绚朝霞。 杭州之胜概也,江天湖海,气象万千,碧柳绛桃,四时花树。向有人间美景天堂之嘉名,更膺国际花园城市之隆誉。双堤三岛,多罨画之楼台;印月流霞,复藏诗于烟雨。湖上风来,直送荷花清气;山间月上,微闻桂子幽馨。梅菊之芬芳沁梦,湖山之美艳怡神。近年踵美增华,更令风情崭露:南线之新景多姿纷呈异彩,弥畅观瞻游憩之怀;西进之水域一碧遥映诸峰,平添幽野逸闲之趣。尤有杨公堤,拓展人文奥区,荟萃湖山佳处。以白苏为伯仲,堤复成三;通南北而逶迤,桥又有六。洵揽胜之长廊,为聚景之中轴。至于西溪湿地,烟水空蒙。秋芦飞雪,诗意无穷。传梵隐之逸致,吊词客之遗踪。几曲清溪,隐孤村于碧树;流花渌水,来韵竹之轻风。更有浙水之秋涛,如万马奔腾。云崩雷发,海立山倾。发皇耳目,激越豪情。令人心胸开拓,直接沧溟。美哉杭州,为天地英华所钟毓,信山川灵秀之聚凝! 杭州之胜概,尤在人文。以蕴涵之厚重,铸都市之神魂。古址发湘湖,惊现彩陶弓镞;神徽出良渚,灿呈玉钺壶尊。八千年文明久远,独木舟故物犹存。中华第一古城,重大发现与殷墟伯仲;史前文明圣地,深远影响向晋粤直臻①。於越句吴,山水多春秋之史迹②;乘车戴笠,歌谣颂风俗之真淳③。大禹东巡,到此舍杭登岸;孙郎割据,叱咤三国风云。高隐子陵,钓台临桐江秋水;幽栖抱朴,丹灶对葛岭朝暾。至钱王武肃,明达而仁贤。吴越国万家安堵,十四州一剑倚天。登斯民于衽席,远兹境于戈鋋。忠懿识时,纳土称藩。天水赵氏于焉底定,江浙诸州赖以保全。使杭城波澜不惊,碧水一湖无恙;清泉百井,炊烟万灶依然。安民保境,功莫大焉。 溯自秦置钱塘,萌初古邑;隋建杭州,肇始名城。历朝俊彦翩来,高贤流寓;奕世雄才间出,英物挺生。白苏二公,厚德深情。设闸筑堤,心系乎赤子;疏湖浚井,惠及于苍生。又以绝代风华,各陈珠玉;妙呼西子,诗化杭城。终古崇祠合祀,至今兰菊齐馨。其后先之贤守,皆留美名:有唐李邺侯,宋范文正④,明杨孟瑛。阮芸台筑墩环碧,立灵隐书藏,创诂经精舍;林则徐两任州宦,其秋风远戍,亦于此登程。岳墓于祠,青山苍水分三席⑤;秋坟苏冢,才媛侠女共西泠⑥。更向雪鸿觅迹,桑海寻痕。尚有白石清真⑦,词坛之杰;夏圭马远,画苑之英。陆放翁听雨深巷,林和靖放鹤孤亭。林外题句忧时于客邸⑧,文山临危受命于围城。赵王孙苍碑留墨,张宗子《梦忆》书情⑨。柳永词传长调,袁枚诗主性灵。黄公望富春画出,俞曲园六一楼成。汪水云北去之歌诗怨句,谢皋羽西台之恸哭悲声。《再生缘》弹词,陈端生为孟丽君立传;《断肠集》吟稿,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科技名家,赫赫有声:撰著《梦溪笔谈》之沈括,发明活字印刷之毕升;李之藻开天文历法新局,李善兰集素数理论大成。“天城美丽而华贵”,因意人马可·波罗名闻世界;径山禅宗与茶道,由日僧道元、南浦传布东瀛。茶茗之都,名传龙井;香飘梅坞,佳客频迎。初唐之柿蒂织绫,丝绸香泽;南宋之官窑神品,碧瓷天青。更看惠理开山,灵隐之佛香袅袅;还传济颠运木,净慈之钟韵泠泠。至于传奇佳话,百姓道情:则有松岭书缘,梁祝化蝶;雷峰传说,白娘坚贞。 近代以还,国士踵接,人杰肩摩。龚定庵唤九州风雷,亦箫亦剑;葛云飞率孤军浴血,可泣可歌。林启创求是书院,为浙大之筚路;风眠长国立艺专,开美院之先河。西泠印学,四老题襟,长社之缶庐果硕⑩;文澜立阁,四库镇馆,护书则丁丙功多。煌煌两级师范,灿灿辰列星罗。执教则周树人、李叔同、夏丏尊、姜丹书、一时名士彬彬称盛;来学则潘天寿、丰子恺、曹聚仁、陈建功,两浙英才济济盈科。国学斗山,章太炎并世无两(11);文化巨擘,马一浮博大沉雄。南社诗僧苏曼殊孤山埋骨,当代词宗夏承焘挥麈从容。抗日军兴,民族危亡之秋,笕桥空战,壮士歼强虏于长天;弟兄殉国,双烈悼达夫与曼陀。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存亡与共,以必胜必复而弘毅坚忍;竺可桢携浙大师生间关跋涉,虽流亡颠簸而不辍弦歌!尤有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归国领军,开拓之业何其伟;巡天奔月,草创之功孰与多! 改革开放,大潮澎湃;八面风来,万方云会。今日之杭州,挥洒湖山长卷,更展江海雄风。新区拔地千楼,气吞海日;新建跨江十桥,势压天虹。市井繁荣,人居旺发;工区林立,黉宇广开。竞艳艺坛,明星荟萃;共筹硅谷,院士归来。办博览之盛会于西湖,复吴越之胜观于南线。大都市之标志巍峙江干,跨世纪之工程壮观海甸。生活品质之城,秉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之高标;人文山水之都,为休闲游旅建业求知之胜地。碧水蓝天,绿色清静,早获“联合国人居奖”殊荣;蝉联四载,名冠十城,迭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续延文脉,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呵护水魂,海壮江雄河丽溪幽湖美。看千年跨越,一派生机;正强市龙翔;名城凤起!(12)注释: ①良渚惊现中华第一古城,重大发现堪比殷墟:据考古发现,专家论定,良诸文化的影响区从山西至广东北部,几乎占半个中国。 ②於越、句吴:春秋时吴国、越国的古称。元张昱《西山亭留题》:“於越地形缘海尽,句吴山色过江来”。杭州多吴、越史迹。 ③古《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表现了越地风土人情的真淳。 ④李邺侯:即李泌。范文正:即范仲淹。⑤岳:岳飞。于:于谦。苍水:指张煌言。⑥秋:秋瑾。苏:苏小小。⑦白石、清真:指南宋词人姜夔、周邦彦。 ⑧林外:多传写其名讹为林升,福建晋江人,南宋进士,其《题临安邸》诗千古传诵。 ⑨赵王孙:指赵孟頫,南宋宗室,入元,擅书画。张宗子:张岱,晚明文学家,明亡后入山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⑩四老:指吴隐,丁仁、王褆、叶品三。缶庐:即吴昌硕,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章太炎并世无两:鲁迅《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有“并世无第二人”语。绍兴赋——温州大学瓯江学院06中本一 胡鹏城鱼米江南,荟萃人文,鉴湖越台名士乡。踞卧宁绍之原,物润天泽,北濒杭州弯,南贯金台,东西接杭甬,长三南翼之瑰宝。恰逢千喜盛世之年,时值春末夏初之交,欣归故里,荡然游迹,惊觉古城新貌,重温悠悠古韵,赏秀川钟灵,镜湖花影,沭风土淳朴,文华葱郁,不禁心绪涌动,情思绵延,欲兴赋畅怀,只恐笔墨浅淡,佳期不表,难及情深。昔日赵构幸逸越州,感时触怀,绍祚中兴,始有今名。雨润日丰,四季分明,无炎夏酷暑之熬,亦绝严冬霜寒之虞,清怡宜居。莲花越剧传乡土民俗,腐乳雕花飘浓郁陈香,文斐儒雅,人杰辈出,物产富饶,独具一方。百草园中拾童趣,三味书屋忆先贤,小河曲绕,乌篷泛闲,别韵故居,浑然其中,小酌停留,适闻戏吟,散散信览,身染雅气,只道旧时喧嚣不复存,咸亨酒家仍鼎沸。千古名园寻陆唐,世事流彩皆暗然,本是天做合,无奈为人离,一曲钗头凤,难解相思苦,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徒见默默宋井亭,换得后人许许愁,且怀随性之缘,山池碑鸟水荷,浪觅幽兰,亦可养性。青山石削溢成湖,第一盆景乃属此,湖中有奇石,石石有奇景,湖中多深潭,潭潭见清影,笔架山前题郭诗,陶公洞里听珠落,仙桃洞中遇奇境,远望桂岭闻桂香,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头。会稽山麓大禹陵,万世功业后人仰,禹陵碑亭今犹在,大祭钟萦天下平。细雨千晕碎玉池,幽径茂竹伸不知,此城之西南,兰亭书圣之地,旧日羲之聚众贤,曲水流觞,酒兴方酣,疾书绝序,只惜太宗爱不忍释,便成永世之叹,然此书灵雅地,甚为人所神往。柯岩云骨,炉柱晴烟,渺渺鉴湖,悠悠纤道,鲁镇融溯,江南风情。越王钩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今吴越之地,承其先业之浩荡,岿然傲立,锐意进取,谱写新章。中国轻纺城,引领经济之先锋,开拓创业之沃土,施品牌战略,走创新之路,今喜遇良策,当与时俱进,更进一步。黄酒之都,名扬海外,建筑之乡,独占鳌头,中国伞城,座落虞北,商甲巨头云集,共绘发展宏图。名企饮誉四海,乡贤屡树新功,望越城之前程,如娥江大潮之澎湃,奔流永进。吾于此盛世盛景,悦然之情溢于言表,乃作一联,咏赞之余,亦抒豪慰之情:乌篷泛水忆故人,江南古韵;塔山脚下显白帆,越城新貌。上海赋木心
290 浏览 7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4 回答
275 浏览 5 回答
348 浏览 7 回答
196 浏览 3 回答
265 浏览 5 回答
306 浏览 5 回答
116 浏览 3 回答
343 浏览 5 回答
219 浏览 7 回答
115 浏览 3 回答
207 浏览 5 回答
278 浏览 7 回答
139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