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得及时治疗!要不会留下后遗症!还是去正规医院治疗吧!
1981年以来,笔者以杨树皮煎汤热熏治面瘫计30例,有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发病部位,右侧者16例,左侧者14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75岁。病程1~60天,平均15天。二、治疗方法:取鲜杨树皮60~100克,加水…… [关键词]:煎汤;热熏;杨树;绿荫林木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 范文 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 ,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其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岁。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具有可比性。
试验标准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治疗方法
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 措施 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于第11天记录。
统计方法
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用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
见表1和图1。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分,B组(±)分。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
见表2和图2。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 报告 的临床结局。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
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 经验 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针灸专家经验 总结 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现代临床研究证据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是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针灸学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并且疗法丰富,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足以代表针灸临床研究的全貌。因此,本研究除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还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没有纳入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被认为是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研究设计,证据的论证强度和科学性最佳[4]。本研究将RCT作为针灸研究证据之一,但对于针灸RCT的评价既要考虑试验设计完成质量,又需考虑到针灸临床实际。
(2)非随机对照研究:目前,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Clinicalcontroltrial,CCT),仍在中医药、针灸领域中占据多数地位[5]。这类研究虽未采用随机方法,但采用对照组进行比较,故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仍能给针灸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线索。因此,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为本研究针灸研究证据纳入来源之一。
(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Caseseriestri-al)的价值在于可用于观察临床对照试验排除的患病人群,可以充分施展针灸辨证论治特点,且费用低廉,而且在国内发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病例系列研究最多,故本研究也将其纳入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
(4)个案:个案(Singlecasestudy),也称单个病例报告。针灸个案往往灵活多变地记录针灸疗效卓著的治疗方案或完整的治疗变化过程,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疗法复杂干预特点的文献形式,对于针灸临床实践具有一定价值。因此个案也是针灸研究证据的纳入范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提倡的最佳证据之一,但针灸治疗方案随辨证论治灵活多变,强调临床研究的“同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不足以一一对比分析,难以顾及针灸辨证论治、复杂干预的核心特点,故本研究没有将其纳入临床决策分析的研究证据范畴。
2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本研究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面瘫》制定过程中形成的针灸研究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基础上,借鉴已有中医领域的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6-7]进行补充和完善,初步建立各类针灸研究证据质量评分标准和分级标准。
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古代医籍中的证据是论述性的,是临床经验记载或具体医疗过程的描述,故此,本研究主要考虑医籍质量、医家资质、记载形式(医案、论述)、证据应用强度、内容完备程度等因素,初步建立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其中符合第2条者为经典著 作文 献,符合第3条者为历代沿用的古代证据。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珍籍:本研究指王雪苔教授主编的大型丛书《针灸古典聚珍》中的收录67种针灸医籍。古代针灸经典著作: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经典著作指《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古代针灸名医:依据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史[8-9],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名医有33位,包括:黄帝、扁鹊、华佗、涪翁、郭玉、曹翕、吕广、皇甫谧、王叔和、徐秋夫、徐文伯、葛洪、甄权、杨上善、孙思邈、王焘、王惟一、王执中、何若愚、阎明广、窦汉卿、王国瑞、滑寿、徐凤、凌云、高武、汪机、马莳、杨继洲、李时珍、吴昆、张景岳、李学川。记载为历代沿用:指该治疗方案在历代专著中重复应用。
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专家经验总结一般由专家自己或他人概况归纳而成,来源范围包括专家经验代表性专著和期刊论文。本研究一方面结合疾病的诊治特点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一方面依据专家范畴界定、作者、载体形式及经验总结可靠性等因素,初步制定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针灸领域名老中医专家的界定:在时间范围上界定为民国至今的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进而依据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过程[8-9],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成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经过专家咨询、讨论和总结,初步确定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范围,他们的代表性著作以及由他人完成的经验总结为证据来源。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第一版至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依据进行界定。
现代针灸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1)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基于CONSORT声明[10]、Jadad评分量表[11],结合针灸临床实际及文献特点对干预措施的质量控制标准、疗效指标、文献载体指标等进行补充,初步制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11分者,且前3条得分≥3分,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10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第4~11条符合3条以上;或者得分≥8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且必须符合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低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3条得分≤1分;或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2)非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特点,初步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3)序列研究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病例序列研究特点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具体见表5。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仅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4)个案:针灸个案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的制定考虑了载体形式、作者资质、病人诊疗信息完整性、治疗措施、疗效等因素,具体见表6。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第4、7条。低质量文献:得分﹤5分,或得分≥5分者,未符合第4、7条标准。
3针灸临床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的形成
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通过专家会议讨论、问卷咨询等方式初步制定了针灸循证决策的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等级一一对应,即高质量证据推荐强度也高。
4结论
遵循最佳研究证据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环节,而证据的评价是保证其利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与针灸学临床实践原理与现有文献特点有机融合,初步建立了符合针灸自身特点的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结合针灸自身特点
循证医学以客观、真实证据作为临床决策的可靠来源,其理念、思路和方法值得针灸医学深入研究和借鉴。针灸临床文献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应用于针灸临床决策的文献,故此本研究以从文献中挖掘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目的,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并结合针灸学科自身特点,建立应用于针灸临床循证决策的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既包括RCT、CCT、病例序列等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同时强调名老专家经验证据和古籍载录证据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反映针灸临床实际特点的证据如个案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能基本体现针灸临床实践的规律和特色。
以针灸临床决策为目的最大可能纳入研究证据
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是应用现代循证医学理念方法研究针灸临床决策的方法学探索,它跨越两个不同医学体系,但归根结底还是以针灸理论及其实践为根本的,因此该体系必须兼顾针灸临床个体化、经验性等特色。随机、对照、盲法固然是临床可靠性评价的最好方法,但中西医学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导致应用这些方法到针灸临床实际中尚有很多不适用性。针灸临床文献包含有RCT、CCT、病例系列研究、专家经验、个案报道、古籍载录证据等多种类型,各类型文献之间既有方法学可靠性上的强弱,也有针灸临床可适用性的高低,还有完成质量优劣以及针灸数千年传承的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本证据等级体系以目前针灸临床证据水平现状为基础,调和多因素对证据水平的评价影响,最大可能的纳入各类有价值证据。
多角度考虑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针灸临床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影响过程,从证据角度评价各类型针灸临床文献是值得被深入探索的新领域,针对针灸理论及实践的特殊性,在考虑现行循证医学评价指标外,本研究加入医家个人资质、水平、单位、载体、学术观点、具体针灸方案、理论解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指标的探索,并针对各类研究证据提出一套严格的评价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以排除低质量或不合格证据,筛选出高质量的可信性强的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有价值证据。
综上,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专家访谈方法和共识性方法,结合针灸学科及文献特点,比对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探讨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和特点,初步建立了针灸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初步建立了针灸临床研究证据体系。但鉴于针灸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特殊性,建立适合针灸诊疗特点和文献形式的证据分级,评价体系还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故还存在研究证据的评价指标的确定可能不够完善,部分评价指标缺乏权威参考标准等不足之处,亟待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针灸推拿学专业职业规划范文
2. 电大护理论文范文
3. 中医院实习心得体会3篇
4. 临床医学大专生简历范文
月来月孕果会,会后怀有没个是就期了但来一是,的也个也这每一,常有如少了孕,的都较比来不正前但星怀第。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我想知道昌姓的起源及分布 解析: 一、昌姓传说起源 1、系出有熊氏,是黄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黄帝娶妻嫘祖, (前2839年,黄帝廿九年,嫘祖于若水生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后昌意携全家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乐西北),其子颛顼后为部落首领,建都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高阳氏。高阳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姓。见《风俗通》. 2、源于任姓。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化成12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缳、依,昌氏是任氏的后代,子孙沿袭至今。 3、黄帝臣昌寓,其后世子孙以昌为姓.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昌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东海郡,有二处:一处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另一处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河以北地区。 2.堂号: 双芝堂: 湖北仙桃、潜江堂号。来历:“永公者,宋靖康时,金人内犯,永守义不屈.宋祖特赐状元.后迁太常寺丞.其时祠内产芝二根.此后世以双芝名其堂者也.” 茂荫堂: 江西萍乡、湖南醴陵、贵州广顺堂号。 高勋堂:出自南梁昌义之的典故。 敦伦堂: 安徽省六安市。 汝南堂: 湖南桃江 .益阳,湖北江夏等地. 三、家乘谱碟 1.江西省吉安府《昌氏玉牒》(元)至元丁亥(1287年)昌崇文创修;(明)成化庚寅(1470年)昌大伦重修;正德戊寅(1518年)昌廷实三修;(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昌永元等四修;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昌盛钥等五修;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昌朝诠等六修;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昌育乐等七修。木刻本 。 2.江苏省通州(今南通)《昌氏族谱》民国12年昌德清修 3.湖南省益阳《汝南昌氏四修族谱》18卷首末 (清)乾隆戊寅昌乃元,兼善等创修;嘉庆十一年昌民也,次哲等续修;道光二十六年三修;光绪三年昌奉彩,礼贤等四修。木活字本15册。 4.江西省萍乡《昌氏续修族谱》(清)昌世隆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年)木活字本, 现存于上海图书馆. 5.湖北仙桃双芝堂《昌氏宗谱》十卷本 创修于清乾隆五十八年,二修于咸丰八年,三修于同治九年至光绪十二年,四修于光绪二十八年昌光南偕壁卿、子溪、弼臣纂修(木刻本),五修于公元1989年昌照堂等续修 十卷本。 6.安徽六安敦伦堂《昌氏宗谱》九卷本 (清)昌大科 昌大贵主修 嘉庆四年创修; 大品 相陶 道光十七年续修; 永开 永业 光绪二年三修;茂林 安炳 民国三年四修; 安康 安照等 民国卅一年五修; 守璋等 一九八六年六修。 7。贵州广顺茂阴堂《昌氏宗谱》一卷本。手抄本。2000年昌吉仁首修。 四、分布 (已知的昌氏群居地,不断添加中) 1、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有昌氏。安徽省巢湖市有东昌村,南昌村有昌氏群居 2、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昌家屯有昌氏群居。 3、江西省萍乡县荷尧镇青云村严鹰山(古称茂田) 4、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乡南洲大队富田村小组,有五六十户昌氏人家。 5、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新安坪高东村。 6、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下麻田村、昌坊村。此地昌氏修有昌氏宗祠。 7、湖北省仙桃市龙华山办事处昌家湾村等地有昌姓人家数千人。 8、湖南省桃江县花果山乡有昌氏群居。 五、历史名人 1.昌 意: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为嫘祖所生,其后代以昌为姓. 2.昌 仆:又名昌妪.上古时人,颛顼之母。《史记·五帝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见《河图》。 3.昌 容:相传为殷商王女,修道于常山,扶危济贫.食蓬萦根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 能致紫草鬻与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 4.昌义之:(?-523) 南朝梁历阳乌江人。仕齐为冯翊戍主。从萧衍(武帝)起兵,每战必捷。梁武帝天魏大战,义之率军拔魏梁城。六年,率三千人守钟离,拒魏军数十万。及梁授军至,大破魏军。率轻监初,迁北徐州刺史,镇钟离。四年,梁兵追至洛口而还。以功进号军师将军,迁南兖州刺史。不知书,性宽厚,为将能得人死力。官终护军将军。卒谥烈. 5.昌 豨:三国魏徐州太守。“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见<后出师表>。案胡三省通鉴注曰:“昌霸,昌豨也”。胡氏谓昌霸即昌豨,良确。 6.昌 永:字禹功,宋状元,南宋泾县人。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金人侵犯京城,他率太学诸生守义不屈,朝廷嘉其节,补进义校尉。绍兴年间以特奏第一,累迁太常寺丞。(泾县在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流域。特产“宣纸”。) 7.昌元庆:讳少九郎。嘉定(公元1208)戊辰五月初六生,身长有武略,大元兵变,佥百长保障乡里,人称为安民公,屋后建百长亭,亭前起乡社书院,文文山先生为记,后遭国难,帅宗族四十余人,丛义兵,护宋驾,奔福广,宋亡,遂死于海。 8.昌应会:明代莆田人.嘉靖年间官汉川知县,县多水患,应会轻徭缓赋,斩尽盗贼,因得罪权贵被调往外地,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9.昌文贵:先一日,左副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战没。兆先者,野先从子,既被擒,太祖以其兵备宿卫。感帝大度,效死力,至是战死。韩成子观至都督,别有传。 越四日,辛卯,复大战,副元帅昌文贵、左元帅李信、王胜、刘义死。《明史》 六. 昌氏当代人才荟萃 1.昌少军:男,1959年11月生,湖北仙桃人,又名昌盛,字茂之,署文昌阁主。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警督。书法篆刻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纪印社名誉社长。为汪新士、吴丈蜀先生的入室弟子。大学毕业。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赛,曾在“爱国杯”、“理想奖”等国际性、全国性书法篆刻比赛中五次荣获金奖。199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金剑文化工程”艺术奖。并在《光明日报》、《艺术与时代》、《西冷艺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艺术明星》等报刊上多次发表过书法篆刻作品及理论文章。在篆刻理论上 提出“中锋滚刀法”并付诸实践,单刀直入,不加修饰,纯任自然,使单刀达到双刀难以达到的浑穆苍茫之境界。人名及作品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印学年鉴》、《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古今书法大辞典》等,篆刻作品被誉为“荆州一绝”。编有《昌少军临摹秦汉印》、《昌盛印稿》,主编有《南纪印社——中国楚文化艺术节特辑》、《艺坛怪杰汪新士纪念文集》等书。 2.昌 玮: 男,1933年11月生,河南省伊川县人。现任河南省计算中心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主要从事专业性应用数学研究工作。承担边缘学科中的研究项目,利用现代数学的各种理论结合有关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实际中提出的各种数学问题。通过像石油测井解释、长期天气预报、水泥窑系统控制、心率变异性分析以及软科学等边缘学科的应用项目研究,既要分析和解决实际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又要扩大边缘学科的知识。历任省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研究室主任、省计算中心应用数学部副主任、中国模糊数学与系统学会理事、省模糊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人民 *** 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 导师、《模糊数学》杂志编委会编委等职。主持并承担多项省、国家级关于石油测井解释、长期天气预报、水泥窑系统控制、动态心电仪和心率变异性分析等的数学模型研究以及软科学等边缘学科的重大研究课题。在研究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方面具有相当造诣。部分论文已编入《模糊数学与工程科学》(王凡编著)等书。完成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双法研究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奖、获国家专利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6篇。 3.昌吉明:男,生于1938年3月,又名吉岷、发铭,中专文化,中级经济师,重庆市涪陵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退休职工。本人较爱好书法,在从事农村金融工作三十余年中,曾多次参加农业银行、信用社举办的书画比赛活动,先后荣获区、市(县)、地级系统内书法比赛一、二、三等奖。1995年8月,荣获《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七十月年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大展》书法三等奖证书。1997年5月,荣获涪陵区毅仁办事处举办的《迎接名港回归》书法赛三等奖并证书。1998年8月,荣获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书法三等奖;同年9月荣获湖南《跨世纪书画家精品集萃》入编证书。1999牟l月,荣获首届中国书画"画圣杯"大奖赛"画圣"奖并编入大型画册《精品集》。1999牟5月,书法入选并编入浙江《中华寿星杯书画大奖精品集》。 4.昌军生:1959年出生 山东人。平度市华侨医院口腔医师。在卫生单位工作22年,在22年的工作中,从事过中医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后脱产学习3年口腔科,在工作和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三叉神经痛及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中药成方等。从事临床工作22年,通过自学、上学和进修,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发现智齿冠周炎、三叉N痛、面N麻痹、糖尿病等的诊断,治疗方法,并有新的突破和发现,并在中国乡村医生,青岛预防医学,北京全国实用中西医研究等书刊一发表论文,最近研究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如研制成功,向您们所有的教师报喜。 5.昌金超: 男,1944年7月生,河南登封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嵩山文艺家联谊会副会长,登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嵩苑》文学季刊主编。长期以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学校行政管理等工作,业余爱好文艺创作。1991年就任五中校长以来,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大胆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坚持学生个人操行、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实行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把登封五中办成了普教职教相结合的综合性特色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升不人数逐年增加。学校曾多次荣获市、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学校。《教育时报》、《河南教育》、《河南广播电台》、《河南日报》、《郑州今古》等新闻媒介,曾先后10多次报道登封五中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经验,这些文章已先后被收进《中国当代改革者》、《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辉煌篇章》、《成功之路》等国家级大型文集。个人先后10余次被授予登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1992年被郑州市评为优秀校级干部。工作之余,常写一些文学作品,所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400余篇(首),部分诗作被收入优秀诗选。 6.昌玉荣:男,1944年9月生,山东肥城人。 *** 党员。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山东省肥城市对外贸易局副局长、副总经理。主持实施的黄牛改良、推广青贮饲料和设计的猪舍被上级有关部门确认为试点经验并加以推广。调市外贸局后,潜心抓出口货源培植工作。主持了青山羊、长毛兔等品种改良培育,使青猾皮、山羊板皮、兔毛等发展成为肥城的大宗骨干出口商品,省、市定肥城为青山羊和长毛兔生产基地县。在推行改革和改善企业管理上,主持编制的"关于开展小指标竟赛的奖惩意见"、"加强企业管理,实行分口核算"和"外贸公司岗位责任制",受到省市外贸系统领导的重视和推广。1984年主持的企业整顿工作,省 *** 给予单位铜匾奖。市 *** 给个人记功一次。企业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在泰安市外贸企业中率先被国家经贸部赋予自营进出口权。近年来编写了《搞活经营、开拓前进》、《一手抓收购,一手抓效益》等十几篇专业文章,撰写的《开展直购业务,促进外贸发展》的文稿印发至全省外贸系统,《山东通讯》给予专载。业绩被载入《泰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化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中国世纪语录大典》等文献。 7.昌秉国:1945年1月生,江西新余人,江西新余肉联厂党委办主任。新余市特约研究员、高级政工师。199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99年被评聘为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1990年曾参与江西省委党校编写《思想政治工作自强之路》(南海出版社1991年出版)、主要论文:《扭亏增盈,关键在人》发表于《江西商业经济》1997年第2期。《说理之我见》发表于《江西通讯》1997年第4期,《论企业干部道德建设》发表于《学习与宣传》1997年第7期。《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思考》分别发表于《新余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和1998年第2期。《改革用人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发表于《江西商业经济》1998年第1期。《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发表于《企业政工》1995年第l期。同时其多篇论文已编入《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研究文库》、《当代领导者管理艺术丛书》、《中国软科学文库》、《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中国当代社科研究文库》、《中国改革战略研究文汇》、《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中国新世纪改革战略文库》、《探索与发展》等。并荣获二等奖、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新余市优秀高级政工师。 8.昌凤臣:1946年3月生,山东平度人,青岛市物价局巡视员,高级经济师、 *** 教授和研究员。1962年毕业于原昌潍农学院。曾就职于青岛市经济委员会,任企管处负责人和市企协秘书长;青岛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任副主任、党组成员;青岛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任正局级副主任、党组成员;青岛市物价局任党组书记、局长。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主要著作《经济转型时期思维和实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主要论文:《工贸结合是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发表于《经济管理》1986年第4期;《谈按适当比例将降低的物化劳动消耗价值转入工资分配》,发表于《经济管理》1986年第8期,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生产力经济学优秀著作二等奖;《实行优化劳动组织的几个理论问题和政策措施—兼论其由来和发展》,发表于山东省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并获优秀论文奖;《坚持生产力标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表于《生产力标准问题》一书;《及时把握物价走势认真落实调控措施》,发表于中国当代改革丛书《改革理论与实践》(第五卷);《实行蔬菜价格差率控制的做法与体会》,发表于中国当代改革丛书《改革理论与实践》(党政卷)。 9.昌建国: 男,1942年出生,汉族,中专文化, *** 党员,益阳市优秀教师,南县南洲镇德昌小学高级教师。1961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现担任南洲镇德昌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70至80年代多次为全县教师上数学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撰写的教学经验论文多次获市、县论文奖,数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镇优秀党员;1993年获益阳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10.昌思齐 :男,1935年生,江西分宜人。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 党员。1964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专业.先后有《突破三关学好普通话》、《用对照法指导学生作文》、《进行专题写作指导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等20余篇论文在省级和全国性刊物上发表。 11.昌国兴:汉族,1941年2月生,陕西西安市人, *** 党员。1964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针灸、神经内科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专于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针疗并用的中西结合治疗。参加《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一书编写,获1979年省 *** 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多年参加“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及机理研究”,1988年分获部级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1990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标项目“针刺治疗中风血瘀证临床及机理研究”负责人之一,其阶段性论文获省局1985-1989年度针灸一等优秀论文,总结论文(同项同名)发表于美国国际临床针灸杂志,该研究获1991年局级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此外,曾担任《单穴临床应用集锦卜书的编委及编写工作,完成10余万字的《神经系统疾病针灸治疗讲义》,供本院针灸系学生使用,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一例伴肌肉运动的经络感传现象”不仅罕见更有研究价值,另如“对财膝以下穴位重要性的探讨”、“论面瘫的诊治及预防”、“穴位封闭治疗疑难病”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或是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都有继承创新性和科学实用性。“穴位封闭治疗疑难病”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2000年5月在珠海举行的“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并入编。 12.昌梓龄:1931年5月生,教授,研究生。1955年东北地质学院物探系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1981年,1981年至今在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工作。专长为重力学、地球物理基础、旅游地质学、陨石及宝玉石学等。历任重力实验室主任,计算机实验室主任、重力教学组组长、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曾为12个专业的学生、研究生、进修工程师讲授过14门课程,多次参加和负责完成地矿部、国家地震局、省旅游局、省教委、科委和国家自然学基金项目16项,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专著三部,其中"用面波反演中国大陆及相邻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1994年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它获奖项目七项。 13.昌增益: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萍乡荷尧镇人。1965年出生,16岁考入华东师范大学,20岁通过CUSBEA项目公派赴美留学,27岁毕业于美国贝勒医学院生物化学系,获博士学位,之后三年为美国休斯顿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30岁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32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曾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院长为吴阶平院士)、“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1998-2003)。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开始)。现任国际蛋白质协会刊物Protein Science(蛋白质科学)刊物编委.这是该刊物创刊以来在中国聘任的第一位编委,也是目前编委会中惟一来自亚洲的科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常务编委、《科学通报》特邀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 14.昌云霞: 女 讲师、会计师 1985年8月专科毕业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机械专业,1986年曾在郑州粮食学院进修粮食储检专业。1996年、1997年分别本科毕业于山东省委党校涉外经济专业,青岛海洋大学成教学院会计专业。1995年、2001年荣获山东省青岛市职工教育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97年荣获山东省粮食系统职工教育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98年所讲的《市场学》《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课参加青岛市教委统考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2001年获青岛市教委《创业指南》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15.昌伟平: 1956年5月生,又名吕云,浙江缙云人,任职于缙云县浙南电光源有限公司。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中华邮缘联谊会会员、《收藏》读者俱乐部会员。1980年开始收藏,主集邮票邮品、字画,藏品较丰;兼集磁卡、钱币、票证、像章等。1992年,编组的生肖邮集参加地区集邮巡展获二等奖。曾参加县集邮展览获二等奖。诚交藏友。 16.昌云军:男,1966年出生,山东平度大泽人。从事葡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近二十年,发表过各类论文六十余篇,并著有《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葡萄新品种新技术》、《中国大泽山葡萄》、《葡萄大王昌云军》等专著,参与编写了《果树新优品种推介》一书。培育了农科1、2、3号三个及早熟葡萄新品种,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任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唯一葡萄基地——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场长,高级农艺师。多年来,他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民朋友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果品生产产业化路子,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为改良当地的葡萄产业结构,优化葡萄品种及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昌云军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先进基地和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青岛市农村优秀专业科技人才和山东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科技能人;2003年被聘为中国国情研究会的特约研究员;2004年8月16日,“中国第三届优质葡萄擂台赛”在中国“葡萄之乡”北京大兴区采玉镇如期开擂。来自全国各地70余家葡萄种植基地、单位和个体种植户参赛。昌云军种植的葡萄以克获单粒组冠军。2004年被聘为山东省农村干部远程教育首席专家;“葡萄硬枝嫁接快速育苗技术”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 17.昌早军: 1958年10月生,湖北仙桃人, *** 党员,大学文化仙桃市龙华山街道办事处教育组组长。1986年任仙桃市下查埠镇教委师训干事;1988年任仙桃市龙华山办事处黄林中学校长;1992~1998年任仙桃市第四中学校长。1994年当选为 *** 仙桃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1998年12月当选为仙桃市第五届人大代表。1994、1995年被评为仙桃市优秀党员;1998年被评为仙桃市教育管理先进工作者。 18.昌兆凤: 男,1931年出生,江苏宝应人。 *** 党员。统计师。曾任宝应县粮食局购销股计划统计、购销股长。主要贡献:在40年的粮食工作中,曾多次获得县 *** 表彰和奖励,1988年荣获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统计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认真调查研究,40年来跑遍全县农村90以上的村组和部分农户,每年夏秋两季深入田头看苗期长势,深入场头看收获实产,准确及时的测算好产量,提供给县领导,合理地分解粮食购销任务。国家计委、商业部于1985年在安徽宣城地区 县召开"七五"期间粮食问题座谈会,个人提出了压缩粮食销售和理顺价格的设想。第一步先将酿造业和副食业用粮及各项补助粮实行购销同价或议价供应,第二步在1990年前将居民定量供应粮改按比例价供应,对逐步实现粮食供应制度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19. 昌德金:男,1944年出生,湖北仙桃人。大学本科,教育管理副研究员。21岁任沙市市委秘书,由其主笔的社论、重大节日致辞、领导讲话多见诸报端。曾为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教育管理学会理事;市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市心理学会理事、市心理学会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撰德育研究、三结合教育研究、学校管理研究论文多次评为市社科论文—等奖。1983年,任市十三中校长,学校被评为全省先进学校,出席在洪山礼堂召开的表彰会,居中受时任湖北省长黄知真亲授锦旗。1987年任沙市市教委普教科长,出席国家教委在洪山宾馆召开的全国[除 *** 外]各省、市、自治区、经济计划单列市教育主管官员参加的教育研讨会,由其撰写的文章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其理论性、实践性、经验性受到国家和省教委领导的高度评价。收入大会典型经验文件汇编。1990年任沙市四中校长,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市十佳校长。1992年调任沙市大学,任副校长,现为正处级调研员。 20.昌 沧,(原名昌学禹)。1924年11月出生,湖北仙桃人。编审。 *** 党员。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法律系。1950年毕业于中央团校第2期。曾任新华社团中央分社,《中国青年》杂志社,《农垦报》社编辑、者、总编室主任,社编委会委员,编译委员会副主任等。是《中华武术》杂志主编,中国武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研究院特邀编审。50年代先后被评为农场、分社劳动模范,工厂先进工作者,县先进插队干部等。1982年始,受中国武术协会及人民体育出版社委派,筹创并主持《中华武术》杂志工作10余年。同时,先后主持创办了《中华武术》杂志英文版及丛刊《武踪》。多年来,撰写了各类作品100余万字。著作有50余万字的《余生迹》等。在编辑中,终审了1700余万字书刊文稿;责编了《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中国的高峰》(日、英文版)、《徐才武术文集》等多部书籍;副主编了论文集《武术科学探秘》、《中国武术史》;主编了大型武术专著《中国武术精华》(香港版)、大型工具书120万字《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人物》等。业绩入编 *** 中央宣传部出版局编《编辑家列传》、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等编《中国出版人名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编《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编《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者传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中国专家人才库》、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编《世界名人录》等辞书。1988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组委会颁发的“先进个人宣传奖”;1990年又获此类殊荣;1995年被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等组织评为首届“中华武林百杰·武术宣传贡献奖”,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贡献(新闻出版)津贴”;2004年10月 *** 中央组织部为表彰其老有所为,特授予他“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21.昌增高:男,1938年2月出生,江西省萍乡市人,1961年毕业于大学数理系,原任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曾分别在萍乡教育学院、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副院长与校级领导、学报主编、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主管�
236 浏览 6 回答
212 浏览 4 回答
277 浏览 4 回答
168 浏览 7 回答
117 浏览 4 回答
126 浏览 3 回答
211 浏览 4 回答
332 浏览 3 回答
291 浏览 4 回答
162 浏览 3 回答
357 浏览 6 回答
99 浏览 5 回答
113 浏览 6 回答
339 浏览 6 回答
313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