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是禽类常见传染病之一,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本病一般发生于2~5月龄鸡,肉鸡可早在45日龄发病。发病率约5%~10%,严重时达30%~40%或更高。180~200日龄产蛋鸡仍有发生。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均可感染。火鸡、野鸡、鹌鹑和鹧鸪均可自然感染,但发病极少。鸡年龄越小越易感,通常多出现在2~5月龄的鸡群,雌鸡比雄鸡易感。不同品种的鸡对本病的抵抗力及感染后发病率有一定差异,一般认为肉鸡易感性大于蛋鸡,来航鸡易感性大于本地鸡。一些应激因素、饲养管理不良、维生素A缺乏、鸡球虫的存在等均可增加发病。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鸡群不论直接或间接接触都能传播病毒。病毒可通过空气、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羽囊上皮是含病毒最多的部位,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一旦被鸡吸入或食入都能感染发病。此外,吸血昆虫也可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2)症状及病变
本病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4周至几个月不等。按症状表现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4种,有时可混合发生。
①神经型:主要发生于3~4月龄鸡群,死亡率1%~3%,病鸡表现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或不能行走,特征症状是一肢或双肢麻痹或瘫痪,一腿伸向前方,一腿伸向后方,呈大劈叉姿势。有的出现翅膀下垂(俗称穿大褂)、头颈歪斜、嗉囊麻痹而扩大、张口呼吸、下痢等症状。剖检可见受损害神经肿胀变粗,常发生于坐骨神经、颈部迷走神经、臂神经丛、腹腔神经丛和肠系膜神经丛,神经纤维横纹消失,呈灰白色或黄白色。
②急性内脏型:常侵害幼龄鸡。50~70日龄鸡较多见,病鸡精神委顿、不食、突然死亡。死亡率高,一般为25%~30%,可在短期内集中死亡或分散在数周内死亡。肿瘤发病率高,剖检可见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的淋巴细胞性肿瘤。常见于性腺(尤其是卵巢),其次是肾、脾、心、肝、胰、肺、肠系膜、腺胃、肠道和肌肉等器官组织。
肝、脾、肾明显肿大,其上散布或多或少、大小不等的乳白色肿瘤结节,肿瘤切面呈油脂状。卵巢肿瘤如肉团,有的卵巢肿大、呈肉样、失去皱褶,原始卵泡少或消失。腺胃肿大、壁厚、黏膜坏死,乳头消失或融合成大的结节。有的病例尚可见肌肉肿瘤,心、肺肿瘤和小肠黏膜肿瘤性白斑。
③眼型:主要侵害虹膜。单侧或双眼发病,病鸡眼睑肿胀,视力减弱甚至失明。虹膜受损害后正常色素消失,呈混浊的淡灰色(俗称灰眼或银眼)。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呈锯齿状。
④皮肤型:以皮肤毛囊肿大、形成小结节或肿瘤为特征,黄豆至拇指大。最先见于颈部及两翅皮肤,以后遍及全身皮肤。
(3)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本病的血清学诊断有琼脂扩散(AgP)反应、间接荧光抗体法与中和抗体法等。
(4)防治措施
①不从发病鸡场引进鸡,进鸡要严格检疫。全进全出,避免不同日龄鸡混养于同一鸡舍。
②疫苗在控制本病中起关键作用,应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防止疫病发生。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立即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选用双价苗或三价苗免疫,以加强免疫保护力。首免后进行二次免疫,在7~10日龄或18~21日龄进行补免,以防止母源抗体干扰,弥补1日龄免疫缺陷。
③定期检疫,淘汰病鸡,净化鸡场。
④定期严格消毒,防止出壳时早期感染。孵化场或孵化室应远离鸡舍。育雏期间的早期感染是暴发本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育雏室应远离鸡舍,放入雏鸡前应彻底清扫和消毒。肉鸡群应采取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售后空舍7~10天,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后,再饲养下一批鸡。
⑤发生本病后无治疗意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严格的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鸡和同群鸡应全部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地、鸡舍、用具和粪便等要进行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