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第一段明确告诉我们,自然景观即便美丽,真正的贤者也不一定会快乐,原因就在于这种乐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乐,是以其他民众的痛苦为代价的,同时也放逐了自己的恻隐之心。孟子认为:“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因此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快乐。所谓与民同乐,也就是要懂得推己及人,将自己的仁爱之心推而广之,使民众也能安享幸福。孟子说:“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下面这段话则说得更清楚:“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要以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的忧愁为忧愁,这样民众也会以君王的快乐为快乐,忧愁为忧愁,如此上下同心,便可天下安定。来源:鄱阳湖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