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周金柱
编辑丨胡扬清
近日,在西安本地,“白鹿原”再次成了“热搜词”。
就在5月26日,新华社在其颇具威力的栏目“新华视点”上,用洋洋洒洒两千五百多字,聚焦已经倒闭了的蓝田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上一次被媒体聚焦,还是去年3月白鹿原民俗村要被拆的消息。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多人都在反思,作为“袁家村模式”的模仿者与复制者,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为何从刚开业时的“一时红火”到“门庭冷落车马稀”,又到“关门升级改造”,直到“一拆了之”?
01
根据目前信息,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将被部分拆除,保留芸阁书院、民俗村、鹿舍酒店三板块后被“接盘”的西安蓝城理想小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重新规划开发成新的项目。
这条消息甫一出街,便炸了锅。要说这,还得从乡村 旅游 的“黑马典范”——袁家村说起。
任何的成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因此,成功首先要有成功的基因,还要有成功的机遇。
2007年,袁家村最早决定发展 旅游 业,是从农家乐开始的。但作为乡村 旅游 的最初阶段——农家乐,袁家村肯定不是第一个做的。
因为1986年在成都郫都区农科村,就出现了国内第一个农家乐。而陕西第一家农家乐,据说是2002年,出现在西安北边高陵境内的一个园林烧烤。
然而,当别人还在疯狂榨取农家乐的发展红利时,乡村 旅游 1.0模式下的袁家村就已经开始思考转型之路。
因为袁家村人发现,虽然来村里的游客比较多,但一吃一喝一逛晚上就走了。留不住人,就没有更高的附加值。
袁家村人经过思考,决定转型升级做能让游客深入体验关中乡俗文化的度假村,也就是乡村 旅游 2.0模式。
于是,2010年袁家村迈出了这关键一步。它一下子就精准地抓住了两点:一是转型方向——乡村度假;二是转型定位——关中民俗文化。
据悉,袁家村是西安周边的第一个民俗村,也是第一个吃关中螃蟹的村。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早走几步,又赶上“风口”,就会为以后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随后袁家村的发展,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一年收入10多个亿、十一黄金周日接待游客10多万人、被称为“陕西丽江”、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到现在为止,袁家村以“低投入+关中文化+深度体验”的模式成为了国内乡村 旅游 的标杆和典范。
就在此时,各地政府和 社会 资本都在寻找“风口”。袁家村的成功,给了他们极大的刺激、启发、灵感和勇气——多则三五亿,少则一两亿的小投入,便可换回每天10多万人的接待量和成百上千的商户。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短时收回成本并获得丰厚回报;对于政府而言,不仅解决了农村就业、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还带动了当地 旅游 ,提升了当地知名度,一举多得。
于是,为了抢风口,各地纷纷快速上马、快速建设、快速开业了一批“袁家村”——富平和仙坊、咸阳东黄小镇、蒲城重泉古镇、勉县诸葛古镇……
据说,袁家村火了之后,光陕西就冒出了70多个以小吃民俗为主题的 旅游 村庄。尤其是2017年《白鹿原》热播后,200多平方公里的白鹿原上,甚至一下子涌现出了6个以“白鹿原”为主题的 旅游 项目——白鹿仓景区、白鹿原生态文化观光园、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古镇和簸箕掌民俗村。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这些项目不管打的什么牌和IP,模式都大同小异:“ 美食 +关中民俗”,说到底就是一个个露天夜市。
就像成功学教不了成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袁家村模式并不具有可复制性。随着消费者品味升级,这种模式被逐步淘汰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而现实也是,模式雷同、品味不高、粗放式发展的“袁家村们”,大部分已处于“准停业”状态,个别的也在勉强维持。
此次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拆除,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作为“袁家村模式”模仿者中的一个,也是被拆掉的第一个。人们就会思考,第二个、第三个还会远吗?
大家对“为啥拆”追问的背后,其实是对剩下的“袁家村们”命运的担忧以及反思。
其实,被淘汰是它们的必然归宿,但并不是每一个“民俗文化村”都有拆后被重新规划的机会。
02
因此,人们追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作为第一个被拆的“袁家村”——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将来“怎么建?”
根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拆除公告”上的落款单位,有人刨出“西安蓝城理想小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背后资本,就是国内地产大亨——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即蓝城集团)。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公告
而根据蓝田县政府官网2019年1月的一则消息:蓝田县人民政府与蓝城桃李春风建设集团战略合作签约。这次签约为蓝田县带来了一个新的文旅项目——蓝田县白鹿文谷项目。
该项目以原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为核心,围绕打造总部办公集群、大师民宿集群、教育康养集群等三个核心集群,拟升级优化现有的芸阁书院、民俗村、鹿舍酒店三个板块内容,延展文创、文旅、商业、度假、酒店、教育、研学、康养等产业服务内容,形成集文创办公、休闲度假、教育康养为一体的国际一流高品质复合型花园社区。
白鹿文谷项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项目,官方的说法看起来比较抽象,也语焉不详。
但关中有句老话,叫“逮猪看老母猪,娶妻看丈母娘”。根据母公司蓝城集团官方宣传,蓝城立足理想小镇建设及轻资产运营,以蓝城农业、蓝城颐养、蓝城 健康 为服务产业核心,提供以房产品开发为依托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一站式综合生活服务。
蓝城小镇在建筑规划中,90%的是住宅,10%的是配套设施,包括医疗、教育、餐饮、 娱乐 和文化等。
如果搜索蓝城小镇的在全国的项目,最早的杭州桃李春风是中式小别墅、北京桃李春风是中式双层农庄小院。
不管是“90%的住宅”还是中式小别墅,以及中式双层农庄小院,都在指向高端房地产项目。
03
说到这里,我们要说两个背景。
一个是,近年来国家层面上已经逐步认识到,特色小镇已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应该成为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之一。
因此,2016年7月,三部委联合提出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出现1000个休闲 旅游 、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第二个是,2016年国家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国内房地产企业逐步在寻求转型。
这时,“特色小镇”的风口便摆在了房产企业和地方政府面前。因此,发展特色小镇便成了众多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争相争抢的热点。
但是,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中也出现了概念不清、盲目发展及房地产化苗头,为此,2018年3月,国家对已公布的两批499个特色小镇开展测评及优胜劣汰。
其中,陕西的和仙坊民俗文化小镇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均被淘汰。
而官方对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淘汰给出的 原因是“定位不准、业态单一、招商困难、文化内容千篇一律、缺运营主体。”
这说明从官方角度,蓝田县政府早在几年前就认识到了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也在文旅特色方面做了尝试,但现在明显是失败了。
而对于接盘的蓝城集团来说,能提出“理想小镇”概念,也说明作为房地产龙头企业,也想通过“特色小镇”来实现企业的转型。
但根据目前的信息看,蓝城集团对于拆除后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究竟发展什么样的“特色产业”显然没有想好。因为,它只提出了白鹿原的投资将涉及总部办公集群、大师民宿集群、教育康养集群等三个核心集群,对于究竟发展什么样的“总部经济”并没有明确提出。
所以这次蓝城集团确实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后,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如果发展特色小镇,那又应该抓住什么样的特色产业?
04
其实,对于特色小镇来说,它的建设主流方向,不应该是 旅游 小镇,而应该是产业小镇,而且是高端产业小镇,在教育、科研、金融、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都要有所布局。
因此,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一定要去占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如果没有特色产业做支撑,那么特色小镇肯定会逐步被淘汰。
有时,选择远比努力重要,如果方向错了,可能就会越走越远。蓝田和蓝城,到底该如何走,仍需仔细斟酌,方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