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观:西方的爱情特点:奔放、热情、不顾一切、有时也不过世俗的眼光。优点:很多世人不认同的爱情在那里可以得到肯定,如果真正相爱了,身份的差距也不是问题。缺点:速食爱情,前后一个月结婚,一个月离婚的超速爱情好像很常见。东方的爱情特点:如果西方的爱情是火的话,无疑,东方的爱情就是水,需要慢慢的加温,而东方的爱情一向都是以结婚为前提的情况下才在一起的。优点:白头偕老这个词在中国还是是很常见的,对于家庭东方有着很强烈的固执,不到实在维持不了了就不罢休。缺点:和西方不一样,东方人对于身份的问题有着很强烈的认知,我自己身边就有好多例子就是因为身份的关系不能在一起。因为所谓的道德的关系,同性恋在东方国家简直就有种要打入地狱的感觉,姐弟恋也一直都不受人的关爱。其实爱情这种东西,一直是电视上的主要课题,总是有很多人说,“我爱你,不管你是人,是同性,是鲜花,是物体,我都会爱着你的。”当时看的我身边的朋友痛哭说是好感人,可是谁又能真的做到这句话呢友情观:中国和欧美两个地方的文明基础不同,中国是农业和大陆文明,欧洲是海洋文明和商业文明。基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方式就不同,生产方式也就会引至人与人之间相处形式就不同,友谊价值观随之也就不同了。中国自古都是一种等级较为森严的社会制度,从根上就强调着人与人的不平等;西方是商业文明,商业就必须强调人与人的平等交换,万天开价落地还钱,后来就从商业中的平等就发展成现在的人与人的平等。如果你看过电影《国王的演讲》,就会记得乔治国王去那个医生家里面治疗口吃病,当国王取烟抽时那个医生一手就抢过国王的烟便说:“这里不许抽烟。”国王气愤地说:“我是国王.”那医生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地方我说了算。”国王也只好无奈地接受了。那一幕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想像,在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在欧美可就不一样。在中国既出现了等级那就代表着人就被分类,[门档户对]一词你或许你听过,这也就体现了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形式。正因为这一种不公平,使属同一等级的人的紧密依靠在一起。古中国上层公卿因利益相互合利和斗争,而下层的人就没什么利益之争,他们都是被剥削阶级,同病相怜,所以当你看到农民起义时都基本上是一个地方爆发起义就会引发连锁效应、遍地开花,所以在农村中或都在城市里低收入人群的社区中,你听到很多粗言畏语,行为粗暴的人,但是人情味特别浓厚,正可谓一方有难百方支援。但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你看到的人是相对比较接近商业文明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出发点基本上是以利益为中心。欧美的商业文明中,生意是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经营好,要考虑的就是个人本身。相以在欧美的人中,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处理好自已的事情是最重要的。而中国人处理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要考虑总体情况或者是对周边其他人的影响,比如说和朋友出去玩,当要买东西喝时就会问他想喝什么然后自己帮他去买,而且不用他付钱请他喝,如果他说不想喝,那中国人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都不喝,陪他不喝,别一种是自己喝,他不喝就拉倒。中国人这是一种礼貌的体现方式。而在外国人就是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具体也可以参考[兔子跳呀跳呀]的意见,他的见解也很独到。我是在一家外资公司工作,天天面对着外国人,我不是对外国人有歧视,但在我眼中,向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我就把他们看作是自己人,我个认同的是文化而不是肤色。人生观: 西方更注重于个体幸福的追求和个体价值的实现,重视追求个人幸福与享乐。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中国则认为这是利己主义,主张非利己的,强调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追求。认为个人利益再大,也是小事;集体和国家利益再小,也是大事。强调个人利益无条件的牺牲以换取集体和国家利益。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 由于中西方传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这种差异,所以,你就会看到:外国人努力工作挣钱后,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去玩,到处旅游,到处去潇洒,去追求生活的享受,挣的钱几乎都是自己花,孩子18岁后就独立生活了,很少把钱留给子女。没有那么多钱买房买车时,就会去贷款。外国人信奉的是为自己活着。而中国人却相反,挣钱不是为了自己享受生活,而是为孩子,把挣的钱大部分攒起来为子女办大事,啃老族在中国十分普遍。钱都花在了子女身上,人老了还要带孙子,结果是辛苦了一辈子,还谈何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