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方法如下:
1.弄清问题:看标题、摘要、引言的最后一至二段,以及结论。以关键词为基点展开简单搜索与联系,明确作者论文内容的大致方向,解决了什么问题,核心创新点是什么。
2.看大致效果:快速浏览实验验证部分,主要关注插图、表格以及其下方的核心结论,判断其是否与提出的问题、研究内容相关,且结论是否正面支持了文章的核心贡献点。
3.初步定档:若解决的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而有价值的,且效果验证环节能够充分表明提出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基本成立的。
若不满足这个条件,则采用刁钻的态度审稿,在文章里面找很多客观细节问题,或者直接主观地指出文章选题和贡献度的问题,一审给负面评价,被编委拒掉。
4.细读:在此基础上,如果方法内部没有明显矛盾、错误,实验设计合理、充分,那么这篇文章就成立了(恭喜,我会推荐直接录用)。
反之,我会有所收敛地挑出一些明显值得改进、较为关键的细节问题,让作者进一步修改,但不会给出过于否定的评论。一般编委会通知大、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