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代际问题》(文艺研究)2009年第12期《电影〈活着〉:一种超越历史的影像震撼》(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在类型电影与作者电影之间——中国电影的策略》(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9年第11期)《论英雄主义》(人文杂志[西安]2007年3期)p20-25《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p140-146《论现当代文学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江苏行政学院学报07年第2期)p120-126《电影史回顾:百年的坎坷与辉煌》(《艺术学》丛刊2006年第三卷第二期)《温柔的军团:论好莱坞文化霸权的多面性特征》潘天强、韦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06年第3期)《英雄主义的历史阐释与消费时代》(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p108)《电影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校报,2004年12月15日4版)《来如彩云,去如疾风——送04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校报2004年7月5日4版)《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现代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p20)《多媒体时代如何对待审美疲劳》(《光明日报》2004年4月21日B2版)《一对姊妹一对冤家——谈电影和电视的异同》(文艺报,2004年2月7日第3版,)《新时期形式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p117)《片面的深刻与整体的偏狭——对影响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几种形式主义理论的学术剖析》(《南都学坛》2004年第1期p70)《尺度的差异价值的分歧——新时期文学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p62。)《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谈该不该让孩子出国读书》(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8日,4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依据》(《马列文论研究》13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p50)《白求恩故居寻梦——人格魅力的现代解读》(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版2002年6月5日21版)《回顾寻根文学》(《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第五卷第一期,2002年,4万字)《马克思主义文艺形式理论浅析》(《马列文论研究》12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P332-344)《从思潮和流派的角度看电影发展的历史》(载蒲元振、杜寒风主编论文集《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版,P49-60)《人生就是连环画/谈摄影文学历时性特征》(《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1/04/25)《科技美学——21世纪的显学》(大众科技报,北京2001,4,15,6版)《韩国社会文化的民族性与兼容性》(《东方》北京,1999,第3期)《敢闯泥潭的左翼文化人》(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坎坷艰辛17年》(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冒险家乐园产生的怪胎》(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一江春水流出风光无限》(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决不重复的张艺谋》(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追求艺术真谛的谢晋》(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把摄影机看到街上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奥逊·威尔斯的反叛》(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电影院里的政治黑幕》(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奇遇〉带来的革命》(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从〈现代启示录〉看美国电影新生代导演》(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启斯东的浴盆”——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巴黎大咖啡馆里的幽灵》(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爱森斯坦与他的〈战舰〉》(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明星的价值——鲜为人知的秘密》(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格里菲斯的遗产》(北京晚报,1999,3,7,B17-20版)《爆竹声声在美国》(中国文化报,文化周末1997,12,5,3版)《夏威夷的防灾系统》(南方周末,1995,12,25,6版)《论形势与形式及小说的衰弱》(《文艺评论》哈尔滨1994,第4期)《世界真奇妙,“卖淫”也有假——〈骚土〉的性文化》(载陈传才、周忠厚主编论文集《文坛西北风过耳——“陕军东征”文学现象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论现实主义文学形式在当代文学中的发展轨迹》(《浙江大学学报》1993,第2期)《铿锵的木斧声——读木斧诗印象》(《诗刊》北京1992,第9期)《论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与多元化》(《阵地》北京1992,第7期)《在马克思主义文艺体系中理解〈讲话〉的精髓》(《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第3期)《简论新时期文学的文化意识》(《学术界》合肥,1992,第4期)《寻根文学中的文化意识》(光明日报,1991,4,7)《〈渴望〉轰动之谜——类型性格与人物命运》(《电影作品》成都,1991,第5期)《需求、满足、与精神文明》(光明日报,1990,12,4,3版)《论电影的运动造型特征》(《文学论集》第9集,和平出版社1989)《高中语文总复习自测题》(北京科技报高中版1987,2,3)《略论电影的抒情》(《文学论集》第8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西方电影流派概说》(《文艺争鸣》长春1986,第3期)《硕大的胸怀——青海风情录》(中国人民大学校报1985,12,24)《标点符号的兴起与发展》(北京晚报1984,3,5,2版)《电影《活着》:一种超越历史的影像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