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认识论的理论或学说。又称经验主义。它认为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往往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经验论 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20世纪的经验论思想主要表现在实用主义、新实在论、批判实在论、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等流派中。其中以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影响最大,为现代经验论的两个主要的形态。它们都是巴克莱和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在现代条件下的继续,但带有若干新的特征。 以美国的W.詹姆斯和J.杜威为主要代表的实用主义是一种巴克莱式的主观唯心主义。他们把经验看作是无所不包的唯一的存在,对传统的经验概念做了某种"改造"或修正。他们不赞成过去经验论者把经验看作被动的感受的东西,而认为经验首先是一种"行"或"做",是有机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行动和遭遇之间交互作用的联系。经验并不是一个认识的范畴,而是一个属于"直接的刺激反应"的生物学的范畴。感觉不是任何认识的一部分,不是真正的认识要素,只不过是使有机体行动适应环境的一种"必要的刺激"或"诱导"。实用主义者也不赞成过去经验论对感觉经验的原子式的看法,他们认为像洛克和休谟所讲的那种一个个孤立的感觉根本不存在,只有在有机体行动的适应过程中永远联系在一起的整个的经验或者说"意识之流"才存在。因此,詹姆斯和杜威都否定分析和抽象,认为抽象是从经验中砍下一个片断,使活生生的整体贫乏化。实用主义者把人的全部认识都归结为适应环境的行动,即所谓"实践"。他们认为一切知识、理论都是工具性的,其效准仅仅在于它们给行动带来的效果,真理之为真理仅仅因为它们对人有用。 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包括.罗素和早期L.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的某些基本思想在内的逻辑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和19世纪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的传统。他们的经验论也是"反形而上学"的,但他们不说经验之外的东西不可知,而认为关于经验之外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逻辑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的两类知识说,并吸取了康德哲学的术语,把全部知识的命题分为"分析的"和"综合的"。分析命题都是先天的、必然的,其真假即决定于命题所含词项的意义,这类命题对事实无所陈述,只是一种同语反复。逻辑和数学都属于这类知识。综合命题则是经验的、或然的,其真假决定于经验的证实。各门自然科学都属于这类知识。凡是既非同语反复的分析命题、又非原则上可由经验证实的综合命题的语句,都是无意义的、似是而非的命题。传统哲学中讨论的问题即"形而上学"的问题就属于此类。逻辑实证主义区别于古典经验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对知识的来源做历史的或心理的发生学的说明,而是要对知识做逻辑的分析。逻辑实证主义者把数理逻辑的分析方法导入认识论,把全部经验科学的命题作为关于直接经验或直接观察的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构造成为一个逻辑的系统。罗素把这种基本命题叫作"原子命题",维也纳学派叫作"记录语句",它们是整个知识大厦的基础。逻辑实证主义者所说的"证实原则",就是要通过逻辑分析把科学的各种命题,"翻译"或"还原"为直接经验或直接观察的命题,从而确定其意义。逻辑分析与经验证实的结合乃是逻辑实证主义者的逻辑经验论的全部精髓之所在。逻辑实证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后其影响驾乎实用主义之上,50年代以前一直是英美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逻辑实证主义差不多成了现代经验论的同义语。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验论思想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是以.奎因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哲学家把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提出所谓分析的实用主义或新实用主义。他们主要批评逻辑实证论的"两个教条":一是批评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分,认为承认有先天的分析命题是经验论者的一个非经验的教条,形而上学的信条;二是批评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和还原论,认为全部知识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命题去接受经验的检验的,即使像逻辑规律如排中律这样似乎与经验相距遥远的命题,作为知识整体的组成部分,归根结柢也要与整体一起接受经验的检验,而有可能被修正或否弃。奎因认为,面对经验的检验所做的这种修正或否弃,是根据实用和方便的原则进行的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这样一来,他在克服逻辑实证主义的非经验论的因素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没有教条的经验论",本质上是实用主义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有许多哲学家,如.波普尔、.费耶尔阿本德、D.汉森、波兰尼等人,对现代经验论提出种种批评,根本否认有作为知识基础的纯粹的感觉经验,有些哲学家如.乔姆斯基、J.皮阿热和法国结构主义者,根据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重新提出天赋观念和先天结构的说法。在这些挑战面前,现代经验论者中虽然有人,如逻辑实证主义者H.费格尔做过一些回答,但是,在理论上并没有对经验论做出新的显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