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泛流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县志》也记着:“清明,小儿女作纸鸯,秋千之戏,纸鸯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风筝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