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麻风病健康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麻风病健康管理论文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麻风病病源菌是麻风杆菌。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三.麻风杆菌的抵抗力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 60℃经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四.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绝大多数人(约95%)对麻风杆菌具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五.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六.麻风病能治愈?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上世界40年代,氨苯砜治疗麻风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继研制出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种强杀伤和抑制麻风杆菌的药物。现使用联合化疗(用两种以上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麻风,如: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疗效显著,一般服药1星期,体内细菌可杀死95%以上。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年时间,多菌型服两年时间,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七.怎样预防麻风病?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是早发现,早治疗。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2.大力宣传,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在抗生素发明之前,麻风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而且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麻风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上呼吸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现代医学表明,即使人们接触了传染源,95%的人也不会真正患上麻风病。

与麻风病人握手或并肩而坐而被感染的几率微乎其微。行为也不会导致麻风病的传播,而且这种细菌不能穿过胎盘屏障而传播给后代。换句话说,麻风病人的孩子不会得麻风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疾病是可以遗传的。

麻风病只能由长期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感染。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 "预防为主 "的原则,贯彻 "积极防治,控制传染 "的方针,实行 "调查、隔离、治疗同时进行"。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正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消灭麻风。历史上,人们惧怕麻风病,因为它是一种可怕的疾病。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麻风病终末期可造成肢体畸形、变形,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要寸步不离,及时、足量、足疗程、规范治疗,才能使健康恢复得更快,减少畸形变形和发生复发的情况。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哟,一个新手小白,等待你的关注。小伙伴们有没有看懂呢?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小伙伴们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麻风病对身体的伤害是相当大的,它会导致神经性的损伤,也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会造成肢体残疾,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之所以人们会对这种病敬而远之,是因为它的威胁性很大,而且还有一定的传染性。

可能会使得人们丧失劳动力,会导致人们身体变形;因为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而且治疗的成本非常高。

痛风病健康管理论文怎么写

《浅说健康管理》

[摘要]健康管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是大有前途的朝阳行业,但在我国起步不久,缺乏经验,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亟待政府大力扶持,期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

关键词:健康管理民生重要作用

最近十年左右,在中国大陆,一个新的行业进入社会生活,“健康管理”映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往往会似曾相识却陌生,引发起新奇和探寻。“健康管理”是干什么的?“管理”那些事情?它为什么会实现在当代生活中……本文对与“健康管理”相关的问题,试做简要的解说。

1健康管理的定义、宗旨和方法

简而言之,健康管理就是对人体的健康事务控制管理,提供服务,进行干预。在人体没有发生疾病之前,未雨绸缭,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在发现危害健康的危险之初,防微杜渐,制订计划进行干预,或将危险症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滋长蔓延,防止其渐衍趋重。

对健康管理的定义,诸多专家学者各有阐述,但基本内涵大同小异,差异不大。陈君石、黄建始主编在《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一书中定义为:“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笔者以为,这一论述比较中肯地界定了健康管理的性质和内容。

健康管理的宗旨,乃是调动被管理者及相关各方面的积极性,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预防管理,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收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提高健康质量。

为了实现宗旨,健康管理需要对健康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常采取这样一些手段实施管理:

从健康管理对象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方面,对可能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进行检查、监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角度综合辨析,提出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建议,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指导管理对象自觉、主动地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滋生发展,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维护和促进其自身健康。长期跟踪服务,不断循环管理;每次循环周期都要解决某些重要问题,然后继续运行,促动健康管理对象提升健康水平。建立健康档案,完整真实地记录管理过程中被管理人的各种监测数据以及变化情况,可供以后在医院、社区治疗时参考,收到合理用药、减少费用的效果。

2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是时代之需

健康管理作为独立的新行业出现,源自社会文明和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无论是从社会发展方面还是科学进步方面观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把社会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结构待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今后五年(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与公民健康紧密相关的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势在必行。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不可忽视,不容怠慢。

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而健康是生命的首要之义。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足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活着”,而且活得更好更有尊严。人们期盼幸福快乐,无疑会更加关注和讲求自身健康。然而,国内生态的恶化,激烈社会竞争造改生活节奏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低下,各种慢性疾病的蔓延危害加重,社会保障相对滞后…….都在侵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问题,单纯的依赖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力不胜任难以解决,这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担必然要落在健康管理这新兴行业的肩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民众健康素质原本不高,“看病贵”“看病难”的长期存在更是雪上加霜,使医疗卫生和保障健康领域尚有许多令人堪忧的地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大众健康主要为题,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治不好的慢性病;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30年里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因慢病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严酷的现实表明:急速蔓延的慢性疾病已经不单纯是因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而是由多种非生物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已经由“细菌病变”转换为形形色色的种种“健康危险”因素;不良好的生活方式,正是导致慢性生活方式病产生、恶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局面,社会大众对于保护健康关注和切入的重点,应当从大医院医生诊治的方式转向社区预防疾病和对健康管理的方式。不言而喻,这正是健康管理行业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有限,而国人实际所用的医疗费用却在飞快增长。例如:1.个人年均医疗费用支出,1980年为元,到2006年便涨到元,26年中增加了30多倍(中国新闻网);2.早在1994年全国用于慢性疾病的费用,已经超过当年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捐款(东方生活网贴《青年报》文章);3.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中国新闻网)。大幅猛增的医疗费用,已经使社会和民众不堪重负,因病致贪、因病返贪的现象并不罕见,使人同情心痛!多有资深专家指出,人体从健康到疾病,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低危状态渐次趋向高危状态,以致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其变化往往是隐微较难轻易发现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影响人体健康5大因素中,遗传占15%,自然环境占10%,社会状态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竟占60%。人类的疾病,有1/3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有1/3的疾病通过有效的信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网上见到上海《青年报》曾有载文称:临床论证,肝癌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从几乎为零上升到70%,而治疗费用只有晚期治疗所用的20-25%。可见,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在陷入危机之前做好预防和控制,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药物对抗并不是维护健康的好办法”(中国健康教育会会长殷大奎);“我国十三亿人口绝不能靠药物维护健康”(卫生部部长陈竺),确是发聋振聩的经验之谈!在当代,维护民众健康确实要有新思维,要走新路子。

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3岁。2010年10月16日《工人日报》一篇文章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2009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占总人口的,京沪等大城市平均每5-6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亿。老人问题日趋加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

当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身体抵抗力逐渐衰弱,活动能力降低,更容易患病。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倍;55岁以上老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而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

中国社会正朝着老龄化转变。预计到2030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这意味着一对中年夫妇将要照顾4位老人。可以想见,届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将会对人口素质,尤其是健康水平产生更高层面的要求。瞻前顾后,应时而变,健康管理行业正是大显身手的关键时机,人们预期健康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3健康管理的特点

从健康管理产生的渊源、承担的社会职能以及它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们会演绎出它具有这样几点特征:

健康管理是有许多事务组成的,其中许多事务广泛触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学校(健康教育)、劳动(职业病防治)、体育(健体强身)、环保(生活环境)、卫生、医院、防疫(预防、检测化验、治疗)等行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盘根错节,难解难分,相互制约,彼此纠结。现今,健康管理独立成为新兴行业,在对各类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相关行业、部门、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人多了乱,龙多了旱”,不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既要避免相互推诿,又要防治扯皮纠缠,全社会都要给予关注积极帮助,形成合力,推进健康管理事业逐渐成熟、兴旺发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今的健康管理行业出自传统的医疗卫生体系,或者说二者极似一对连体婴儿;都承担着维护民众健康的职能;在运行模式、专业操作的手段方式上也有诸多相近相同之处;甚至连从事健康管理职业的员工也大都受过医学专业教育或有临床治疗岗位的力,可为彼此融合互相渗透。但这两个行业的专业分工毕竟不同,有着明显区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工作,而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因此健康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界定,尊重职业规律;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紧紧围绕“预防”、“干预”这个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资源的作用,创获最佳的效绩。倘若混淆行业职能的界限,甚至随意扩大地盘,抢夺市场,尊循沿袭传统医院的治疗模式,重心倒置,就会失却竞争优势,丧失活力,陷于自我衰败的境地。

健康管理以维护民众健康为己任,事关国计民生,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大事,当然带有较强的公益色彩。现今由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担;独立成为行业出现的时间仅有十年左右,缺乏经验,基本上采取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以民营的商业方式运作,社会认知度不高,加之初创阶段经营成本偏高,民众消费能力有限,当前接受服务的对象较少,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的高端人群。所以,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大都举步维艰,“门前冷漠车马稀”,其专业功能尚未明显发挥,社会影响还较微弱。这种存活空间狭窄、缺乏发展活力的困窘局面亟待扭转;迫切盼望政府伸出援手,把健康管理纳入卫生医疗改革的大局,在产生政策、资金投入、配套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

4增强健康管理意识

人们珍惜生命,期盼健康;健康管理可以使人远离疾病,维护健康。然而,不少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发现疾病之前忽视预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惜财赚钱”,舍不得花钱用于健康服务,甚至认为自己没甾没病,何必花冤枉钱去干什么预防。

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管理观念、作用、效益等等信息深入人心,家户欲晓;提高健康管理的社会认知度,引导大众增强健康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不要等到生病之后才去被动关注健康。

据2010年10月16日《齐鲁晚报》报道,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伊格罗纳博士日前在青岛对该报记者称:“人类疾病中,90%都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他非常强调培养良好的生活反方式。又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已达到同样健康标准的花费计算,在预防上每多投入一元钱,在治疗上就可以建制减支元,并且能够节约100元的抢救费。把少量的钱花在早期的健康管理上,就能明显减低患病风险,即使在患病甚至后期治疗阶段也会节省巨大的费用。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我们既要建立科学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也要理性的投入一些资金,参与运用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与人人休戚相关,它服务大众,使大众受益。全社会都应关注健康管理,务请积极支持,人人参与。我期望并相信,这会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通过学习健康管理,能够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关健康管理师的论文是哪些?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管理师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健康管理师论文篇1 【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患者所能达到的效果。 方法 通过对一例肥胖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其健康信息,分析其健康危险因素,并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健康 教育 调动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对其不良的膳食和运动习惯给予量化干预指导;改善其不良习惯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半年。结果 患者的体重降至正常,消除了肥胖,并发的高血压也恢复了正常。结论 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控制体重,消除肥胖,也可以使患者并发的轻度高血压得到控制。 【关键词】 健康管理;肥胖;轻度高血压 目前中国城市居民营养失衡现象严重,相关疾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其中,仅肥胖患者在成人中就占。据研究,肥胖程度 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明显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比正常体 重者高10倍。针对这种情况,对肥胖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对其并发的高血压是否也能起到改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 报告 就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进行了 总结 。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孙某,男,1974年出生。在职职工,身高170CM,体重82kg,BMI=(82/),肥胖,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口味重,不吸烟,适当饮酒,家族有高血压病史。实施健康管理前2006年11月体检:血压150/92mmHg,为1级(轻度)高血压。血脂:甘油三脂 (正常范围:),血低密度脂蛋白(正常范围: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mmol/L(正常范围: mmol/l)。血糖正常。查心电图无异常。偶有心慌、胸闷,医生开降压药,嘱其服用,但其拒绝服用。自行到我单位要求进行健康指导。 方法 健康管理方法 根据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按四步进行。(1)了解个人的健康信息。(2)进行个体的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3)进行健康干预。(4)进行效果评价。 肥胖判定标准 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顾问小组提出的标准,亚太地区BMI≥23为超重,BMI 为肥胖前期,BMI 为肥胖1级,BMI≥30为肥胖2级。该患者BMI=为肥胖1级。 高血压判定标准 根据2003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该患者血压为1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健康档案内容 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工作、经济收入等)、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运动、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综合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该干部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1)肥胖1级。BMI=(82/)>25,(2)1级高血压。血压测量为150/92 mmHg。主要危险因素为:(1)饮食结构不合理:口味重,食盐量高,水果、蔬菜食用少。(2)运动量太少。基本无体育锻炼。该两项危险因素为自创性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因素有:(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结合该患者的情况,计算其冠心病危险分数: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2mmHg,危险分数;不吸烟,危险分数;体重肥胖,危险分数为,饮酒的危险分数为,高血压家族史,危险分数,体育锻炼不参加,危险分数为,组合危险分数:()+()+()+()+ ()+。 健康干预的 措施 针对该职工的危险因素,制定的健康干预措施主要有:(1)定期讲授 健康知识 ,不断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膳食和运动习惯,努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其自觉的行为习惯。(2)针对该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运动的干预方案,短期目标为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长期目标为维持标准体重,血压降到正常,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冠心病危险度。具体目标见表1: 表1 对孙某进行干预的预期控制目标 控制项目 体重 血压 膳食结构 体力活动水平 起始数值 82kg 145/92mmHg 不合理 较少 短期目标(3个月) 76kg 低于140/90mmHg 合理 充分 长期目标 维持在64kg 低于120/80mmHg 合理* 充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年)评判。**指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30分钟 (3)制定个人健康指导计划,主要是膳食指导、运动指导、体检计划等: 膳食方面:控制热能的摄入:每天摄入热能控制在1000千卡,并控制三大营养素的生热比,即蛋白质占热能的25%、脂肪占10%、碳水化合物占65%。食物上多吃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高的食物。1日三餐食物总摄入量控制在500克。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少食糖。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膳食宜清淡: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有利于心肌代谢,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促使胆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压病的发展;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多。加重心、肝、肾的负担。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等。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吃零食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体力活动方面:运动方式:选择有氧耐力运动。步行、慢跑和 游泳 。运动强度:维持在65%最大心率,由于该同志健康状态尚好,运动计划时第1周,每天消耗150千卡,12周以后每天消耗300千卡以上。每天坚持6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运动。肌力训练: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肌力训练,对胸、腹、四肢等肌肉进行器械的抗阻力训练,每次20分钟,每周做这种运动3—4次。 每半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定期做体检。以监测体重和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质量控制 根据健康干预计划的执行情况适时调整指导。对患者不能按要求坚持时,给予提醒和督促。饮食和运动的种类在长期执行中根据患者兴趣适当进行调整。 2. 结果 经过半年的健康管理,2007年5月该患者体重降到68 kg,BMI=(68/),同时血压维持在135/85mmHg水平,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能够自觉的执行合理的膳食和运动。健康管理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见表2: 表2 对孙某健康管理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 监测指标 BMI 血压(mmHg) 3. 结论 健康管理前 150/92 健康管理后 135/85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中风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不断增长。我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中有的人超重或肥胖。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因此合理膳食、控制摄入热量、同时加强运动,加大能量消耗,将使体重下降。本名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其可能因肥胖而引起,在控制住体重后,同时戒烟戒酒、降低食盐的摄入量,保持心理平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使该患者的血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充分说明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使肥胖得到控制,并且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使并发的轻度高血压也得到控制。说明健康管理不仅对减肥有作用,在减肥的同时,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也可以对患者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起到改善作用。 4. 讨论 本例患者是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得到很好地控制。但是否所有的该类患者都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对肥胖并发的2级以上的高血压能否通过健康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值得研究的。 健康管理师论文篇2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用药指导及实施规范有效的健康管理 【摘要】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 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住,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衰竭和眼底小血管病变,当前糖尿病暂无特效药根治,临床以常规疗法为主,饮食治疗配合运动疗法为基础,药物辅助治疗和随时监测血糖数值。所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医务人员应给与患者有效的指导,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而且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受环境、心理变化的影响,那么医务人员应给与及时的心理疏导,生理等多方面的治疗跟调理,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和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了解,关注并发症的危害,及对身体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 内分泌代谢 控制 治疗 指导 并发症 影响 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世界性的上升趋势,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疾病。 在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 (1)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据对分泌不足)约占糖尿病患者5%。 (2)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都为这种类型。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胰岛素作用等遗传缺陷,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或者药物等诱发的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据科学研究,WHO在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空腹血糖(FP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 糖尿病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在我国1996年11省市糖尿病调查表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显示,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女性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膳食不合理,不平衡,高热量饮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就会导致人体血糖数值的升高,尤其是糖代谢能力差的人群。 另外许多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不足可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活动最多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20XX年中国居民营养健康调查显示,与每日静态生活时间不足1小时的人相比,静态生活时间超过4小时者糖尿病增加50%。其中,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比每天看电视不足1小时者增加46%。 所以高危人群应尽量减少可改变的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例如控制膳食热量饮食,增加体力活动,以减少或延缓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用药指导及影响: 口服药物 .格列苯脲(优降糖)日,餐前半小时服;(适用于体型偏瘦者) .二甲双胍日,和餐服(体型肥胖者适用) 格列齐特片80mmg,2/日,餐前半小时服。 格列喹酮(糖适平)30-180mmg,3/日餐前半小时服(肾功能不全患者适用) 二甲双胍缓释片日,和餐服(体型肥胖者适用)。 .阿卡波糖(拜糖平)50mmg,3/日,进食第一口饭时服 在用药时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经上述药物口服血糖控制不理想且体形肥胖者可加服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哎叮)15-30mmg,1次/日口服。 另外也可以服用中药制剂,不可否认西药降血糖的作用迅速而明显,合适中药所不能比拟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在服用西药后发现还是会血糖升高,甚至会出现口干舌燥、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小腿发软等症状,这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全面进行身体的调理,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这是西医所欠缺的。因为中医全面调理糖尿病,会减轻服用西药的不良反应,也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药可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配合西药治疗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如黄芪、丹参、生地、知母、决明子、黄连等组成复方制剂,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辖区5万余人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再将慢性病分类管理,其中对糖尿病人进行了细致的管理。 一般资料:我社区5万余人,检出糖尿病人271例,男190例,女81例。70岁以上的24例,40到70岁227例,40岁以下的18例 20岁以下2例,中老年人居多。合并心脏病的82例,眼部并发症12例,周围神经并发症45例。 病人管理:①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水平分类。②建立个人慢性病资料:家簇史、患病时间,目前状况、症状,用药情况等。③建立慢性病人联系卡:病人可与医生随时联系,以方便病人咨询。④建立了两级管理网,每位糖尿病人都有专人社区站点医生负责,中心又指定专家对站点医生负责。使站点医生对管理病人增强了信心,充分利用中心医疗人才资源。提高中心的管理能力。⑤按病情轻重定期预约或电话随访,并详细记录,使健康档案从“死档”变为“活档”。⑥按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两级医生会诊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发病原因不同、个体差异不同,制订近期和长远治疗目标。⑦对家庭条件困难,治疗又不能中断的病人中心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站点解决困难。 健康教育:1糖尿病知识普及,目的是发现早期糖尿病及青少年糖尿病。每月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为了吸引糖尿病人和活跃课堂气氛,讲课时搞抽奖活动、课堂知识问答,发放礼品如小型血糖仪、尿糖试纸、毛巾、牙膏等。2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一步,饮食控制不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病人的一生。每周给病人调整食谱,帮助病人进行均衡饮食,鼓励家人协作遵守饮食计划,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和甜食,避免油腻食物,严格遵守每日的总热量,维持标准体重。饮食量以活动量的大小而定,另外多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和脂肪的代谢有着积极作用。多吃含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含糖量少的蔬菜、水果如苦瓜、番茄、黄瓜、猕猴桃、火龙果等。3运动指导:合理个体化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一环。运动可有效增加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全身代谢,有利于控制血糖。固定运动量、饮食量及降糖药量。若运动量增加则要增加饮食量,以防低血糖发生,运动强度以无劳累为宜。4指导病人预防糖尿病昏迷知识:按时遵医嘱服药,因糖尿病人须终生服药,病人很难坚持,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从而减少并发症。定时测血糖、尿糖,指导病人检测方法,教会病人自己测血糖,有助于了解病情调整用药。定时复诊评价血糖及体重的情况,告知病人促发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随身携带标志清楚的疾病识别卡,以便发生昏迷时及时处理。5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密切观察足部皮肤,注意有无水疱、发红、溃烂、外伤,预防糖尿病足发生。老年人反映迟钝,末梢循环差,应告知用视角和触觉保护自己,指导病人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和鞋袜。选择宽松衣物。紧身衣或许能展示你修长的腿,但对血液流通确是个极大的束缚。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糖友皮肤感染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因此,你应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最好是棉质的。6季节交替多上心,虽然说病人不用比健康人多穿一层,但保暖工作确实要更用心。因为糖尿病更容易被感冒缠上,一旦缠上好起来也更麻烦。季节交替时气候变化大,这段时间尤其需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7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的物质因素是肾上腺素,由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了胰岛素分泌,使其含量不足而导致血糖升高,医生在平时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经常观察到,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好与坏与糖尿病的控制好与坏有直接关系。 讨论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定期健康宣教,普及糖尿病类型及用药指导,饮食运动搭配,糖尿病的危害和并发症的预防等,居民对糖尿病有了一定的认识,糖尿病患者坚持做到普及的各个方面知识,又能够遵从医师的指导,大多数居民能做到清淡低盐饮食,拒吃或少吃油腻,注意体育锻炼,饮食、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糖尿病的预防有了很大的帮助。在居民中发现早期糖尿病人2例。对271例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糖尿病人1年的医疗费用降底了10%,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在居民中的地位,增加了居民对社区医疗护理信任,紧密了社区医护人员与居民的关系,大大方便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健康管理师论文篇3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学习健康管理是为了使人群或个体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况,最终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当今的人们,尤其是上班族,不仅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心理和生理都不断的衰弱、老化和出现病变,尽管这一过程缓慢且不明显,但一旦疾病上身,万贯家财也难挽回健康。所以我要学健康管理师。 通过学习健康管理,让我知道该如何正确饮食、科学健身;如何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使自己的身体和心里更加健康等等很多方面,变被动的健康维护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这就是我想要的。 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到底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我个人认为这四点仅仅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怎样才算健康呢?该如何管理健康呢?为什么现在食品危机这么严重,毒胶囊这么猖獗,假冒的保健品这么混乱?说到根上,都是人的问题。 不论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他们跟人都一样,就拿一个企业来说,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当出现不正常的问题时,就是不健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企业“短命”,所以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人”是否健康。国家也是如此。 下面回到根本问题上,人为什么会不健康呢?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饮食结构,心理调节能力,生长发育环境,适当运动等。 下面一一阐述: 一、遗传可能是每个人得到的最大一笔遗产,它决定了你是男是女、个子是高还是矮、眼睛是棕色还是黑色、头发是金发还是黑发,这笔遗产可能会让你拥有奥运竞技场上夺冠的运动潜力、赋予你语言的天赋;也可能让你在轮椅上走完此生,它让你拥有众多特殊的力量、弱点及各种生理特征,这就是你的基因组织。基因遗传也是了解一个人健康的起点,可以知道你是否存在某些健康危险。如:先天性心脏病或某些特殊的癌症、甚至酒精中毒,由于某些疾病更多的存在于某个民族中,健康问题还可能与个人的种族背景相关,但要记住,一些健康问题事实上是个人的基因与生活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家族中的病史,并不一定代表你也会得同样的病。相反知道自身存在的风险,反而能帮助你选择更明智的生活方式。就拿II糖尿病来说,遗传仅占10%,其实更多的是遗传了家族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果后天改正,是完全有可能避免走向糖尿病的。所以要学健康管理。 二、饮食结构,说白了就是吃,当今社会大部分人都不会吃,食物是最重要的外环境因素,是机体与外环境物质能量交换的主要 渠道 ,对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机体内营养素缺乏、过剩或比例不适当,以及食物不清洁等原因,就可引起人类健康的损伤。如:缺铁性贫血、肥胖、冠心病、高血压、食物中毒等等。所以要制定健康的饮食原则。基本要求如下: 1、摄取的食物应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保证机体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能保证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维持和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机体需要。2、摄取的食物应能保持各种营养素平衡,包括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和消耗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3、食物通过合理加工烹调,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并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形,使食物多样化,促进食欲,满足饱腹感。4、食物本身清洁无毒害,不受污染,不含对机体有害的物质,食之无害。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定时定量,比例合适。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一日总能量的30%、40%、30%为宜。虽然上述要求很难做到,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避免很多危险因素的发生,如少吃油炸食品,少吃坚果类食物,少吃腌制食品等等,为了健康所以要学健康管理。 三、心里调节,心里健康是指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既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充分发展、与客观环境统一和适应。健康的心里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忧愁、顾虑和悲观可是人得病;积极、愉快、意志坚强和情绪乐观可战胜疾病,更可是人强壮和长寿。如《三国演义》中,东吴大将周瑜,年少英俊,风流倜傥,武艺高强,但心胸狭窄,嫉妒心太强,即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诸葛亮三气周瑜,终因其心理素质差而早生华发、命归黄泉。再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因终日抑郁,结果积郁成疾而红颜薄命。因此生理健康名不能保证一个人心理也是健康的,所以要学习健康管理。 四、生长发育环境,这个范围太大了,从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就开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这里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样看待社会环境——“压力”。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的身体和思想每天持续适应调节我们的生活所需时,我们就经历不同层次的压力。我们总认为压力是消极的,就像一种不舒适的或者说不快乐的压力----比如说,按时完成工程、处理交通罚单、照顾病人。但是压力也有积极的一面,当我们职务提升或朋友为我们举办了惊喜的生日聚会,我们同样也有压力。无法释放的压力对身体和思想都有影响。从肌肉紧张到对未来失去希望的感觉。然而生活中没有压力似乎是不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舒缓压力。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又无法放松,这时最好学习如何放松。放松技巧似乎对许多生理功能都有影响,包括血压、心率和肌肉拉紧、、、等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呼吸,这也是在课上张电红老师教的方法,真的很管用。所以我们要学健康管理。 五、适当运动,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积极锻炼身体的每一小时可以有平均两小时的生命延续回报。多做运动并不等于自我惩罚,不是说非要您加入某个健身俱乐部或是买健身设备,当今社会能去健身房的人没有多少,我们要选择简单、实际操作性强的方法,最好是能与生活方式相结合。例如每天提前1-2站下车,步行回家或是早起一会,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做做运动,这些都是很实用的方法。要找到适合自己、身体能承受的运动方式,强度过大或是过缓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知道如何运动及疾病人群如何运动养生就要学健康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单单是指不生病,而且还包括以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的精神、肉体和社会适应状态。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自己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我自己对中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方面,写一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一、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二、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气血精液、体质几方面;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 方法 ,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穴、十四经血、经外奇穴;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二、正文

(一)、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我国古代创立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是在这个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阴阳五行学说自引入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其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中医学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轴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古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构筑成一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促进和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其用到的一些概念也是对立的。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但其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阴阳对立制约,最终达到对立与制约的动态平衡。将中医应用于医学能帮助人医治疾病。阴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五行各有特点,均处于运动变化中。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也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的“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四)、病因病机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其他因素。外因包括六淫、疠气;内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其他原因有痰饮、淤血。病机包括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这些均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五)、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中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几乎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这个与西药是相对的。中药可内服,外用、注射、外栓。针灸有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颅脑脊髓损伤、运动系统创伤、疼痛的功效。推拿是指在人体一定部位,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和进行特定性肢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针灸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的作用。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某些特殊的穴位会有特殊的意义,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七)、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主要从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几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 经验 的 总结 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 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中医认为,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肾所藏,后天脾胃来濡养,借三焦和经络流行分布并弥散全身。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 思维方式 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中医科分类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历史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健康与疾病的定义

(1) 关于健康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不同时期,人们赋予健康的内涵不尽相同。健康在词典里的定义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这是 "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单单是指不生病,而且还包括以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的精神、肉体和社会适应状态。由此可知,"健康"既包括体能健康也包括精神健康,即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的健全和不虚弱,在生理上没有疾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保持平衡状态,还包括人对社会的良好适应,与社会和谐相处。新的健康概念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个体与社会结合,是对健康的全面定义。

(2)关于疾病

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疾病,有如健康一样,从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最常应用的定义是"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定义是适用的,如伤寒可以表现为一定时间内体温和血中"伤寒血凝素"(抗体)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很大,有时这一定义就不适用。如正常人心脏的大小有一定范围,许多疾病可以造成心脏扩大,但对于运动员来说,超过正常大小的心脏伴有心动过缓(慢至每分钟40次左右)并非病态;这种偏离正常值属于个体差异。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过同龄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从功能或适应能力来定义疾病,认为功能受损和与环境的协调能力遭到破坏才是疾病的表现,这样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误划为疾病。缺氧时才出现症状的镰状细胞性贫血,就表现为适应能力的缺陷。对许多精神病人,特别需要考察其与环境的协调能力。但是适应功能的不良并不一定是疾病,如一个长期缺乏体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不能适应常人能够胜任的体力活动,稍有劳累就腰酸背痛,这不一定是有病。

二、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因素。

1、人体生物学因素

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在影响和制约人体健康的诸多生物学因素中,主要有遗传和心理两种因素。

(1)遗传因素

后代形成和亲代相似的多种特征称为遗传特征。遗传不仅使后代在形态、体质以至性格、智力、功能等方面和亲代相似,而且还把亲代的许多隐性或显性的疾病传给了后代。某些遗传病不仅影响个体终身,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遗传病,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如提倡科学婚姻,用法制来制止近亲结婚等。

(2 )心理因素

消极的心理因素能引起许多疾病,如心血管、高血压、肿瘤等。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人们适应环境的良好表现。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空气、阳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粮食、蔬菜、鱼肉、食盐等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

大自然在为人类提供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广泛存在的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空气中的污染物、溶于水中的有害物质等。另外,气候的突然变化(如酷暑、严寒、气压、空气湿度异常等)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 2)社会环境

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社会生产的成果(例如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使人们有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社会生产的发展(例如现代工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民族文化、社会经济、风俗,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对发达国家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进行过详细的调查,认为20 世纪70年代以后,在发达国家中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已变成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以及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等,而这些疾病的起因都与人们滥用酒精和药物、过度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

4、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保健是包括对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内的康复训练、普查疾病、促进健康、预防疾病、预防伤残以及健康 教育 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健全的社会保健制度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重要保障。

5、体育锻炼因素

人体在适宜的运动过程中,机体将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良性变化,从而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然而,运动量过大,则可能导致伤害;运动量过小,又达不到刺激体内各组织器官,从而提高生理功能的目的。因此,体育锻炼要想获得健身效果,必须注意其科学性。

三、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和六大营养素相关知识谈预防疾病

1、食物和健康与疾病预防的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出现情绪不稳定,体力不支,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此外,我在夏天的时候,很容易出汗,稍微一运动,整个人就像是洗了淋浴。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这与日常饮食及六大营养素的摄入有很大的关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 措施 。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健康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

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合理的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较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

(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

(3)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

(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较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不合理的营养是疾病的温床。虽然有些疾病是由于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作用所致,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营养不均衡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营养健康理念,真正做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2、饮水和健康与疾病预防的关系

我不爱喝水,经常一天也喝不了一杯水,也常常以果汁、咖啡代替水,通过学习健康疾病与预防,我了解到饮水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它分布于:1、细胞内液(细胞质)2、细胞外液(血清)3、固体支柱组织(骨)。水占成人体重的比重约60%(有人说是70%,这个是不确切的),女性和男性稍微有点区别,只有50%多,因为脂肪多。温带居民每天吃流质食物2500毫升(根据季节和年龄不同可有所调整),一半来自水,一半来自食物,来自水的一半千万不要丢。

(1)水能防传染病

呼吸道是我们人体第一道防线,如果水补给少,呼吸道粘膜细胞因缺水而萎缩,分泌黏液就会减少,粘附病毒能力随之下降,细菌非常容易进入我们体内引发流感、气管炎等疾病。如患流感,须多饮水,可稀释病毒!

(2)•水能防肝癌

中国现在很重要的成就—防肝癌。其中,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肝癌,是癌症之王。肝癌患者中国占全球一半,每年发病35万人,死亡32万人,死亡率非常高,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沿海地区,都是我国肝癌高发区。肝癌与水污染关系密切。

乙肝、丙肝病毒污染水。吃入生的或未煮透的海产品能引起病毒性肝炎。水遭到污染后,富含各类营养,使水中的藻类繁殖快。其中最常见的蓝藻,带剧毒,可引发中毒性肝炎。水和食物被黄曲霉毒素(霉玉米、霉粮食中含量最高)污染,也能引发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为肝癌危险因素。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肝癌患者?因为中国人口密度大,而且清洁程度不高,污染非常严重,所以中国是全世界肝癌最多的地方,是最危险的地方。一个月前在广州开肝癌的防治会议,提出了这些新的数据和观点。

(3)水能防心脑血管病、泌尿系统结石和关节痛

喝水不足或不主动喝水,(特别是老人)导致身体缺水,会加快脏器衰退;喝水不足,使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由于缺水凝聚黏度高,造成供氧不足,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堵住脑血管引起脑中风、血栓堵住心脏的冠状动脉,引起心肌梗塞。多饮水可减少此过程。有些老人的“中暑”与此有关(301医院证实)。希望我们老人家可要注意,天天早上要喝一杯水,最好是喝活性水。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

慢病管理的健康管理论文

目前来说,专业的社区养老慢病管理做的比较好,而居家养老养老相对来说不那么专业,对慢病管理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事实上,老人们都由于年纪大了,身体机能有所退化,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慢性疾病的。自己在家养老,或者由保姆照顾,或者是由子女照顾,往往会得过且过,不太当回事,经常是等到症状出来了,明显了,才会开始重视,开始去医院治疗。对老人来说,选择泰康之家养老社区这样的专业化养老社区,其实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专业的护理师和管家会定期给老人体检,社区医院的医师也会定期上门咨询情况,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浅说健康管理》

[摘要]健康管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是大有前途的朝阳行业,但在我国起步不久,缺乏经验,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亟待政府大力扶持,期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

关键词:健康管理民生重要作用

最近十年左右,在中国大陆,一个新的行业进入社会生活,“健康管理”映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往往会似曾相识却陌生,引发起新奇和探寻。“健康管理”是干什么的?“管理”那些事情?它为什么会实现在当代生活中……本文对与“健康管理”相关的问题,试做简要的解说。

1健康管理的定义、宗旨和方法

简而言之,健康管理就是对人体的健康事务控制管理,提供服务,进行干预。在人体没有发生疾病之前,未雨绸缭,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在发现危害健康的危险之初,防微杜渐,制订计划进行干预,或将危险症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滋长蔓延,防止其渐衍趋重。

对健康管理的定义,诸多专家学者各有阐述,但基本内涵大同小异,差异不大。陈君石、黄建始主编在《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一书中定义为:“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笔者以为,这一论述比较中肯地界定了健康管理的性质和内容。

健康管理的宗旨,乃是调动被管理者及相关各方面的积极性,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预防管理,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收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提高健康质量。

为了实现宗旨,健康管理需要对健康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常采取这样一些手段实施管理:

从健康管理对象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方面,对可能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进行检查、监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角度综合辨析,提出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建议,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指导管理对象自觉、主动地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滋生发展,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维护和促进其自身健康。长期跟踪服务,不断循环管理;每次循环周期都要解决某些重要问题,然后继续运行,促动健康管理对象提升健康水平。建立健康档案,完整真实地记录管理过程中被管理人的各种监测数据以及变化情况,可供以后在医院、社区治疗时参考,收到合理用药、减少费用的效果。

2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是时代之需

健康管理作为独立的新行业出现,源自社会文明和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无论是从社会发展方面还是科学进步方面观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把社会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结构待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今后五年(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与公民健康紧密相关的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势在必行。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不可忽视,不容怠慢。

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而健康是生命的首要之义。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足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活着”,而且活得更好更有尊严。人们期盼幸福快乐,无疑会更加关注和讲求自身健康。然而,国内生态的恶化,激烈社会竞争造改生活节奏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低下,各种慢性疾病的蔓延危害加重,社会保障相对滞后…….都在侵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问题,单纯的依赖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力不胜任难以解决,这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担必然要落在健康管理这新兴行业的肩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民众健康素质原本不高,“看病贵”“看病难”的长期存在更是雪上加霜,使医疗卫生和保障健康领域尚有许多令人堪忧的地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大众健康主要为题,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治不好的慢性病;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30年里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因慢病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严酷的现实表明:急速蔓延的慢性疾病已经不单纯是因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而是由多种非生物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已经由“细菌病变”转换为形形色色的种种“健康危险”因素;不良好的生活方式,正是导致慢性生活方式病产生、恶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局面,社会大众对于保护健康关注和切入的重点,应当从大医院医生诊治的方式转向社区预防疾病和对健康管理的方式。不言而喻,这正是健康管理行业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有限,而国人实际所用的医疗费用却在飞快增长。例如:1.个人年均医疗费用支出,1980年为元,到2006年便涨到元,26年中增加了30多倍(中国新闻网);2.早在1994年全国用于慢性疾病的费用,已经超过当年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捐款(东方生活网贴《青年报》文章);3.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中国新闻网)。大幅猛增的医疗费用,已经使社会和民众不堪重负,因病致贪、因病返贪的现象并不罕见,使人同情心痛!多有资深专家指出,人体从健康到疾病,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低危状态渐次趋向高危状态,以致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其变化往往是隐微较难轻易发现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影响人体健康5大因素中,遗传占15%,自然环境占10%,社会状态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竟占60%。人类的疾病,有1/3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有1/3的疾病通过有效的信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网上见到上海《青年报》曾有载文称:临床论证,肝癌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从几乎为零上升到70%,而治疗费用只有晚期治疗所用的20-25%。可见,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在陷入危机之前做好预防和控制,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药物对抗并不是维护健康的好办法”(中国健康教育会会长殷大奎);“我国十三亿人口绝不能靠药物维护健康”(卫生部部长陈竺),确是发聋振聩的经验之谈!在当代,维护民众健康确实要有新思维,要走新路子。

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3岁。2010年10月16日《工人日报》一篇文章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2009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占总人口的,京沪等大城市平均每5-6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亿。老人问题日趋加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

当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身体抵抗力逐渐衰弱,活动能力降低,更容易患病。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倍;55岁以上老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而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

中国社会正朝着老龄化转变。预计到2030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这意味着一对中年夫妇将要照顾4位老人。可以想见,届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将会对人口素质,尤其是健康水平产生更高层面的要求。瞻前顾后,应时而变,健康管理行业正是大显身手的关键时机,人们预期健康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3健康管理的特点

从健康管理产生的渊源、承担的社会职能以及它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们会演绎出它具有这样几点特征:

健康管理是有许多事务组成的,其中许多事务广泛触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学校(健康教育)、劳动(职业病防治)、体育(健体强身)、环保(生活环境)、卫生、医院、防疫(预防、检测化验、治疗)等行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盘根错节,难解难分,相互制约,彼此纠结。现今,健康管理独立成为新兴行业,在对各类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相关行业、部门、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人多了乱,龙多了旱”,不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既要避免相互推诿,又要防治扯皮纠缠,全社会都要给予关注积极帮助,形成合力,推进健康管理事业逐渐成熟、兴旺发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今的健康管理行业出自传统的医疗卫生体系,或者说二者极似一对连体婴儿;都承担着维护民众健康的职能;在运行模式、专业操作的手段方式上也有诸多相近相同之处;甚至连从事健康管理职业的员工也大都受过医学专业教育或有临床治疗岗位的力,可为彼此融合互相渗透。但这两个行业的专业分工毕竟不同,有着明显区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工作,而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因此健康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界定,尊重职业规律;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紧紧围绕“预防”、“干预”这个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资源的作用,创获最佳的效绩。倘若混淆行业职能的界限,甚至随意扩大地盘,抢夺市场,尊循沿袭传统医院的治疗模式,重心倒置,就会失却竞争优势,丧失活力,陷于自我衰败的境地。

健康管理以维护民众健康为己任,事关国计民生,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大事,当然带有较强的公益色彩。现今由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担;独立成为行业出现的时间仅有十年左右,缺乏经验,基本上采取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以民营的商业方式运作,社会认知度不高,加之初创阶段经营成本偏高,民众消费能力有限,当前接受服务的对象较少,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的高端人群。所以,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大都举步维艰,“门前冷漠车马稀”,其专业功能尚未明显发挥,社会影响还较微弱。这种存活空间狭窄、缺乏发展活力的困窘局面亟待扭转;迫切盼望政府伸出援手,把健康管理纳入卫生医疗改革的大局,在产生政策、资金投入、配套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

4增强健康管理意识

人们珍惜生命,期盼健康;健康管理可以使人远离疾病,维护健康。然而,不少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发现疾病之前忽视预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惜财赚钱”,舍不得花钱用于健康服务,甚至认为自己没甾没病,何必花冤枉钱去干什么预防。

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管理观念、作用、效益等等信息深入人心,家户欲晓;提高健康管理的社会认知度,引导大众增强健康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不要等到生病之后才去被动关注健康。

据2010年10月16日《齐鲁晚报》报道,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伊格罗纳博士日前在青岛对该报记者称:“人类疾病中,90%都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他非常强调培养良好的生活反方式。又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已达到同样健康标准的花费计算,在预防上每多投入一元钱,在治疗上就可以建制减支元,并且能够节约100元的抢救费。把少量的钱花在早期的健康管理上,就能明显减低患病风险,即使在患病甚至后期治疗阶段也会节省巨大的费用。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我们既要建立科学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也要理性的投入一些资金,参与运用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与人人休戚相关,它服务大众,使大众受益。全社会都应关注健康管理,务请积极支持,人人参与。我期望并相信,这会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估计许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会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的慢性病管理 工作计划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我院综合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上级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20__年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登记,针对重性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分管副院长分管此项工作,医教科具体负责实施,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初筛工作,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健康 教育 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住院病人入院宣教,普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4、创建无烟医院,无烟病房,按照我院控烟工作制度及奖惩方案执行,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及病区设置控烟督导员,对进入我院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控烟宣传,对吸烟人员进行劝导,各科室

建立控烟督导登记本,有记录可查。

5、对我院健康食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职工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训,对职工发放控盐、控油壶,每年举行全院职工进行一次 健康知识 竟赛,有记录可查。

二、疾病监测工作目标

对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病人进行登记,对死亡病人进行死因监测并登记上报金山社区疾妇站,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对达到诊断标准高血压病人进行登记并上报金山疾妇站进行相应管理。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检出:利用患者就诊、健康体检、门诊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并上报金山社区疾妇站。

3、体检中心每月上报体检单位及体检总人数,对达到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进行详细登记并上报金山疾妇站进行管理。

4、对社区进行慢性病知识讲座,参加市疾控中心的慢性宣教,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每年对医院职工进行慢性病知识培训。

5、不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对我院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四、对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 方法 ,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根据基层人群的健康需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群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用“精神卫生日”“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人日”等宣传日,宣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和防治理念,引导社会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注,提高人群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人们改良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除或减轻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慢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

4、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栏,每1季度更换1次内容,在导诊台发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5、在辖区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6、在辖区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五、培训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我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六、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七、督导和考核

我院医教科负责对各临床科室进行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科室或到个人,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各村相关科室要制定内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等 规章制度 ,加强自我检查。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2

一、工作目标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接诊制度,对辖区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每3月随访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季度随访一次,随访工作必须落到实处。正确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30%以上,控制率达60%以上。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

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社区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40%;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继续治疗、随访。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三、社区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区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我院及村卫生室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每2月更换1次内容,制作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居委会、医疗站点等发放给社区人群。

2、在辖区每月举办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3、在辖区各村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四、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我院负责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单位,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罗家洼卫生院

20__年__月__日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3

为建立健全符合我镇社会发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对城乡居民的慢性病实施干预 措施 ,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暴露,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贯彻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摸清辖区内居民总户数和总人口数。

2、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20__年建档率30%的基础上,今年要求完成80%,力争100%。

3、通过建档,掌握0~36个月 儿童 、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并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4、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1、摸清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各卫生所要登记、造册、保留基数并上报卫生院汇总。

2、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做好记录20__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5篇20__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5篇。

3、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血糖化验,并做好记录。

4、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开展村建档率达到95%以上,力争100%,并达到规范化管理。

三、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共青团工作计划)

1、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筛查和发现高血压病人,要求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比例达到95%以上。

2、建立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认真学习服务规范,掌握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等健康知识,合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6、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20__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

四、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摸清和掌握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数。

2、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并上报、汇总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4

为了落实市、县防病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高血压、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根据县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联系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任务目标

1. 执行35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和血糖。

2.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有效随访率达85%。

3. 辖区内35岁以上户籍居民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85%,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应达2%以上。

4. 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的上报资料准确、完整、及时。

(二)具体措施

1、有专人负责社区各项慢病防治工作。

2、发现可疑结核病人立即转区结核病防治机构进一步检查,不准开抗痨药。

3、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治疗。规范服药率要达98%以上。并及时嘱病人按时做必须的检查和送痰复查,出现副反应及时处理或 报告 。

4、对户籍人口实施20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35岁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体检(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

5、掌握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有规范完整的病历档案和名册登记(高血压发现登记率达5%,糖尿病达2%),规范管理和随访率均达95%以上。每季、半年、年终的评估中等各项工作指标,血压控制达标率、血糖控制达标良好率和个案效果评估,均应达到要求。

6、掌握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并有花名册,健康档案等资料齐全,开展老人周期性体检工作,有开展工作记录及资料。

7、按要求对重点人群督导访视,并有记录。

8、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将慢病防治工作相关原始资料统计成报表,按时上报。

9、按照各类慢病防治的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相关 文章 :

★ 2017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参考范文(2)

★ 2017慢病工作计划免费参考范文

★ 2020慢性病防控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2017慢性病工作心得体会

★ 医生精选的工作计划范本

★ 管理个人的工作计划范本

★ 医院医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大全2020

★ 2020医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书大全5篇

★ 2017年糖尿病工作计划

★ 2020医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大全最新5篇

慢病健康管理论文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估计许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会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的慢性病管理 工作计划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我院综合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上级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20__年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登记,针对重性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分管副院长分管此项工作,医教科具体负责实施,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初筛工作,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健康 教育 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住院病人入院宣教,普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4、创建无烟医院,无烟病房,按照我院控烟工作制度及奖惩方案执行,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及病区设置控烟督导员,对进入我院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控烟宣传,对吸烟人员进行劝导,各科室

建立控烟督导登记本,有记录可查。

5、对我院健康食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职工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训,对职工发放控盐、控油壶,每年举行全院职工进行一次 健康知识 竟赛,有记录可查。

二、疾病监测工作目标

对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病人进行登记,对死亡病人进行死因监测并登记上报金山社区疾妇站,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对达到诊断标准高血压病人进行登记并上报金山疾妇站进行相应管理。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检出:利用患者就诊、健康体检、门诊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并上报金山社区疾妇站。

3、体检中心每月上报体检单位及体检总人数,对达到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进行详细登记并上报金山疾妇站进行管理。

4、对社区进行慢性病知识讲座,参加市疾控中心的慢性宣教,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每年对医院职工进行慢性病知识培训。

5、不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对我院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四、对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 方法 ,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根据基层人群的健康需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群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用“精神卫生日”“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人日”等宣传日,宣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和防治理念,引导社会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注,提高人群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人们改良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除或减轻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慢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

4、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栏,每1季度更换1次内容,在导诊台发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5、在辖区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6、在辖区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五、培训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我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六、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七、督导和考核

我院医教科负责对各临床科室进行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科室或到个人,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各村相关科室要制定内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等 规章制度 ,加强自我检查。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2

一、工作目标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接诊制度,对辖区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每3月随访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季度随访一次,随访工作必须落到实处。正确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30%以上,控制率达60%以上。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

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社区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40%;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继续治疗、随访。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三、社区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区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我院及村卫生室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每2月更换1次内容,制作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居委会、医疗站点等发放给社区人群。

2、在辖区每月举办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3、在辖区各村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四、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我院负责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单位,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罗家洼卫生院

20__年__月__日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3

为建立健全符合我镇社会发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对城乡居民的慢性病实施干预 措施 ,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暴露,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贯彻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摸清辖区内居民总户数和总人口数。

2、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20__年建档率30%的基础上,今年要求完成80%,力争100%。

3、通过建档,掌握0~36个月 儿童 、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并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4、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1、摸清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各卫生所要登记、造册、保留基数并上报卫生院汇总。

2、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做好记录20__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5篇20__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5篇。

3、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血糖化验,并做好记录。

4、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开展村建档率达到95%以上,力争100%,并达到规范化管理。

三、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共青团工作计划)

1、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筛查和发现高血压病人,要求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比例达到95%以上。

2、建立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认真学习服务规范,掌握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等健康知识,合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6、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20__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

四、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摸清和掌握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数。

2、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并上报、汇总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4

为了落实市、县防病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高血压、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根据县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联系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任务目标

1. 执行35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和血糖。

2.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有效随访率达85%。

3. 辖区内35岁以上户籍居民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85%,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应达2%以上。

4. 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的上报资料准确、完整、及时。

(二)具体措施

1、有专人负责社区各项慢病防治工作。

2、发现可疑结核病人立即转区结核病防治机构进一步检查,不准开抗痨药。

3、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治疗。规范服药率要达98%以上。并及时嘱病人按时做必须的检查和送痰复查,出现副反应及时处理或 报告 。

4、对户籍人口实施20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35岁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体检(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

5、掌握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有规范完整的病历档案和名册登记(高血压发现登记率达5%,糖尿病达2%),规范管理和随访率均达95%以上。每季、半年、年终的评估中等各项工作指标,血压控制达标率、血糖控制达标良好率和个案效果评估,均应达到要求。

6、掌握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并有花名册,健康档案等资料齐全,开展老人周期性体检工作,有开展工作记录及资料。

7、按要求对重点人群督导访视,并有记录。

8、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将慢病防治工作相关原始资料统计成报表,按时上报。

9、按照各类慢病防治的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相关 文章 :

★ 2017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参考范文(2)

★ 2017慢病工作计划免费参考范文

★ 2020慢性病防控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2017慢性病工作心得体会

★ 医生精选的工作计划范本

★ 管理个人的工作计划范本

★ 医院医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大全2020

★ 2020医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书大全5篇

★ 2017年糖尿病工作计划

★ 2020医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大全最新5篇

目前来说,专业的社区养老慢病管理做的比较好,而居家养老养老相对来说不那么专业,对慢病管理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事实上,老人们都由于年纪大了,身体机能有所退化,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慢性疾病的。自己在家养老,或者由保姆照顾,或者是由子女照顾,往往会得过且过,不太当回事,经常是等到症状出来了,明显了,才会开始重视,开始去医院治疗。对老人来说,选择泰康之家养老社区这样的专业化养老社区,其实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专业的护理师和管家会定期给老人体检,社区医院的医师也会定期上门咨询情况,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答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自我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将全部的疾病任务交给患者,而是强调患者也是保健服务的提供者之一,与整个慢性病保健系统融为一体。(1)患者自我管理:考虑到慢性病患者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熟悉疾病的全过程,所以患者自己才是慢性病控制与管理的最佳人选。慢性病自我管理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来控制慢性病,即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信心以及和医师交流的技巧,来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得到医师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2)社区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支持:社区在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场所支持的同时,还应努力利用社区资源,以社区医务人员和同伴教育者综合支持为核心,为医患之间和患者之间进行双向、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提供人员、技术、体制和方法支持。(3)医师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支持: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医务人员不再是单纯给患者开药方,开各种检查单的专业人员,而是指导患者们全身心康复的专业导师,作为慢性病患者的伙伴、指导者,与其协商治疗方案,鼓励和支持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来管理所患的疾病。医务人员应成为有准备、有积极性、能支持患者自我管理的服务团队。医师对患者自我管理活动的支持应整合到其日常诊疗、随访工作之中,作为常规工作内容之一。(4)支持医师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的系统改变:即卫生系统对医师支持患者自我管理的支持,主要包括:①培训支持患者自我管理;②改变服务方式;③循征医疗服务及决策;④提供信息系统支持。

提起慢病管理,社区医生是再熟悉不过了,高危人群筛选、生活方式干预、定时随访与监测,其枯燥、繁琐、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如何才能让慢病管理做出特色和韵味,而不是一项强制性任务呢?本期,我们邀请几位社区医生谈谈他们对于慢病管理的体会,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编 者了解居民心理才能少“碰壁”梁震宇慢病管理是社区一项普通却离不了的工作,没有干过的同行都觉得它有些“小儿科”,可是如果从头到尾彻底做一遍,你就会发现这项工作繁琐无比,而且经常遭遇居民的不理解。“有的居民直接问我,参加慢病管理有什么好处?你要是给我发鸡蛋我就去。”“有一次听说小区里有位新发的糖尿病患者,我好不容易找到他说明意图,可患者却勃然大怒,骂我是在揭他的丑,多管闲事。”不少社区医生都因此而碰壁。我认为,要想将慢病管理做出特色和韵味,不能一味赶数量,更不能因为怕影响绩效而忽略质量,而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建好每一份慢病档案,管理好每一位患者。在多年的慢病管理中,我总结了几项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的小技巧。发放“体检票”,提高患者的及时复查率。按时复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是提高慢病管理质量的关键。我们为每位按时复查的患者发一张“心电图票”或“血糖票”,居民可凭票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做心电图或检查血糖。体检票常年有效,随来随查,自己用不完可以给家人用。这一措施扭转了人们认为“复查”就是简单问诊的看法,提高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吸引力,复查率也随之得到提高。现身说法,提高规则服药率。开什么药是医生的权利,而吃不吃却完全掌握在患者手里。比如我们小区的个体经营户老刘,血压高压达180,他不但自己不吃药,还经常“教育”周围的病友:“人活多大岁数都是老天爷定的,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喝酒就能治疗高血压,酒的度数越高,降压效果越好……”结果,刚刚47岁他就得了脑血栓,不但生意做不成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时候,老刘主动站上讲台,痛心疾首地说:“大家千万别学我,一定要听从医生的管理,医生叫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让怎么吃就怎么吃。”可见,有时候“患者说”比“医生说”更有说服力。建立“病友俱乐部”,让患者更加遵从医嘱。随着就诊患者的增多,为了更好地把患者组织起来,我们建立了“社区病友俱乐部”,采取专家讲座、播放光盘、病友交流等形式,每月定期组织活动。通过活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保健知识,还加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使医生对患者更为了解,患者对医生更为信任,把以前单纯的医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社区糖尿病患者邢大妈说:“我和社区医生特别熟,都是‘自己人’,看病再也不用担心医生开大处方。”社区病友俱乐部的建立,大大密切了医患关系,让患者更加遵从医嘱,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鼓励患者参与,提高有效控制率。慢性病多是终身性疾病,在漫长的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管理质量就必须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我们通过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使用盐勺等知识,把患者拉进来,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康复计划,让患者直接参加疾病的管理、治疗和疗效评价。控制了饮食、加强了锻炼,不抽烟了、吃盐少了,血压就降下来了,使患者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在疾病面前自己不再无能为力,从而对战胜疾病充满了信心。同时也使患者深切体会到慢病管理的艰辛和愉悦,从而使整个管理过程变得生机勃勃、充满乐趣。积分制唤起参与性胡夏锋 张良锋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慢病管理中,全科医生团队专业化管理、志愿者团队参与、患者自我管理亦是三者缺一不可。在我们中心,有一支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和全科护士组成的团队,对南明、七星两个街道的慢病患者实行综合管理。这支团队的6名成员全部属于“脱产”性质,他们的职责就是开展上门随访,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对慢病患者实行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管理。南明、七星两个街道的慢病患者有近万人,仅靠6个人管理1万人显然不现实。我们在组建慢病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同时,动员中心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慢病管理中,并且广发英雄帖,向社会招募慢病管理志愿者。目前,我们已招募到149名医务人员和27名社会人士。中心主任李明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志愿者,打开他的《慢性病综合管理志愿者工作记分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参与的志愿活动:6月25日,南明街道办事处举办健康知识讲座;6月27日,机关事务局测量血压;7月1日,县财政局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入志愿者队伍后,李明更加注重收集各类慢性病医学资料,至今已整理出大量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小册子。志愿者参与慢病管理,实行积分评星制。比如新发现一名慢病患者,对慢病患者随访管理,将随访信息录入电脑,参加公共卫生进小区活动,参与健康知识讲座,志愿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积分累计超过一定分值的,分别授予一星级至六星级志愿者称号。按照志愿者星级、业绩不同,中心将分门别类提供积分兑换体检项目、积分兑换外出考察学习机会等奖励措施。患者自我管理或协助管理其他患者,与志愿者一样实行积分制。比如糖尿病患者参加中心的健康家园活动、完整填写自我保健手册、记录“糖尿病日记”、向病友讲述心得体会、血糖控制满意、配合随访管理等,都可获得对应的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各类体检或辅助检查项目,超过200分者可获赠血糖仪等纪念品,以此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南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俞 欣整理)多花心思巧引导王永霞知己健康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管理和干预系统,以非药物干预手段为主来实现对慢性病的综合防治。这种管理模式要求被管理者将每天的膳食记录下来,同时佩戴能量监测仪记录运动情况,因此对患者的主动参与性要求更高。与开展其他形式的慢病管理相比,社区医生需要花更多的心思。第一,尽量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参与知己健康管理。按照年龄,可以将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慢病患者分为三种类型。30~50岁组,这类患者大部分还在岗,虽然他们有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愿望,但由于各种原因,饮食、运动皆控制得不好,随访也不准时。50~70岁组,这类患者基本已退休,通过观看电视讲座、参加各种健康宣教,知晓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加上时间充裕,能按时随访,管理效果比较好。70岁以上组,这类患者年龄相对较大,除非心肺功能良好,否则运动不宜达标,增加运动量又担心出现心血管意外,一般不建议入组。第二,知己健康管理对社区医生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因为一个管理周期为3个月,从建档到复诊结束共需要9次,每次复诊耗时较长,最少也要半小时。而且有些患者因出差或旅游,经常推迟复诊,虽然给后续的管理带来麻烦,但我们仍得耐着性子,打电话提醒、督促,毕竟一切是为了患者的健康。为了让指导内容更丰富,除了医学知识,我们还要掌握营养学、心理学,以及运动、保健、中医食疗等常识,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复诊几次后感到枯燥乏味。第三,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生活细节。有时居民来量血压,重复多次结果都不稳定,可这并不一定就因为他没有遵医嘱吃药或药物服用不当,可能会有其他原因:如情绪波动大、家庭不和谐、饮食不当、运动欠科学、心理不平衡等。针对一些顽固的血压控制不好、血糖控制不佳者,一定要追问其是否存在生活方式的问题,和患者一起分析监测仪的数据,让其体会到强化管理带来的变化,这样他们才会容易接受并配合。第四,对患者予以足够的理解。虽然我们安排了统一的复诊时间,但是仍有患者因各种原因改变复诊时间。比如上班族,他们会选择周六、日来复诊,此时我们应充分理解患者的难处。对一些配合不好的患者,也不能太过苛求,而应该耐心解释。比如“管理对象记录饮食”这一项,有些繁杂,参与者不易坚持,记录准确性较差,直接影响管理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做好解释工作。

麻风病护理论文

2017年1月29日是第64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0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区民政厅、区残联、区红十字会《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等四个部门关于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市卫生计生委、民政局、残联、红十字会要结合实际,制定当地活动方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和春节期间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精准关爱麻风病院(村)和社会上的麻风受累者,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2017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总结2017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总结。2017年1月6日,由xx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xx市民政局、市残联、市红十字会4部门联合开展xx市2017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春节走访慰问活动,xx市疾控中心及横县卫计局、横县疾控中心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当日还邀请到xx日报、xx电台等6家媒体记者一同前往广西亭凉医院,看望和慰问34名xx市麻风现症病人及疗养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消除麻风歧视和偏见2017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总结文章2017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 首先由xx医院卢xx院长致欢迎词,对来访的嘉宾介绍医院基本情况。整个医院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对现症病人的治疗和疗养员的生活护理等工作安排得非常细致周全,让长期居住在医院的疗养员们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爱。接下来,由xx市卫生计生委副调研员陈志明代表各部门人员做简短讲话,他鼓励病人和疗养员们安心休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给每一位疗养员、志愿者送上春节的祝福和慰问品、慰问金。一位老畸残疗养员激动地说:“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每年都来看望我们大家,真是太高兴了!我们在这里的日常生活都很好,每天在食堂免费用餐,住房配套设施齐全,医务人员也时常关心帮助我们,请领导们放心,我们在这里会照顾好自己的!”目前,我国已进入消除麻风病危害最后的攻坚阶段,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十分关键,通过深入麻风病院(村)及麻风病患者当中,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17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总结工作计划。逐步消除部分群众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为麻风病人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什么是麻风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据估计全世界现有麻风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什么原因引起麻风病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麻风病有什么症状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一)结核样型麻风: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较强,麻风杆菌被局限于皮肤和神经。(二)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本型发生的与结核样型相似,为斑疹和斑块,颜色淡红、紫红或褐黄,边界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中央出现“空白区”或“打洞区”,形成内外边缘都清楚的环状损害,洞区以内的皮肤似乎正常。(三)中间界线类麻风:本型皮损的特点为多形性和多色性。(四)界线类偏瘤型麻风:本型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五)瘤型麻风:本型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麻风杆菌经淋巴、血液散布全身。(六)未定类麻风:本类为麻风的早期表现,是原发的,未列入五级分类中,性质不稳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它类型转变。麻风病需要做哪些检查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粗制麻风菌素毫升,形成一个直径约6~8毫米的白色隆起,以后观察反应结果。早期反应:注射后48小时观察判断结果,注射处有浸润性红斑直径大于20毫米者为强阳性(+++),15~20毫米者为中等阳性(++),10~15毫米者为弱阳性(+),5~10毫米者为可疑(±),5毫米以下或无反应者为阴性(-);晚期反应:注射21天观察判断结果,注射处发生红色浸润性结节并有破溃者为强阳性(+++),结节浸润直径大于5毫米者为中等阳性,结节浸润直径3~5毫米者为弱阳性(+),轻度结节浸润或在3毫米以下者为可疑(±),局部无反应者为阴性(一)。如何治疗1、化学药物。(1)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100--200mg/日,口服。(3)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2、免疫疗法。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麻风病的病理改变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力不同,病变组织乃有不同的组织反应。据此而将麻风病变分为下述两型和两类:1.结核样型麻风(tuberculoid leprosy) 本型最常见,约占麻风患者的70%,因其病变与结核性肉芽肿相似,故称为结核样麻风。本型特点是患者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力,因此病变局限化,病灶内含菌极少甚至难以发现。病变发展缓慢,传染性低。主要侵犯皮肤及神经,绝少侵入内脏。(1) 皮肤:病变多发生于面、四肢、肩、背和臀部皮肤,呈境界清晰、形状不规则的斑疹或中央略下陷、边缘略高起的丘疹。镜下,病灶为类似结核病的肉芽肿,散在于真皮浅层,有时病灶和表皮接触。肉芽肿成分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偶有Langhans巨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图1)。病灶中央极少有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一般不见抗酸菌。因病灶多围绕真皮小神经和皮肤附件,故引起局部感觉减退和闭汗。病变消退时,局部仅残留少许淋巴细胞或纤维化,最后,炎性细胞可完全消失。 结核样型麻风真皮内有主由类上皮细胞构成的结节状病灶,其中可见Langhans细胞,颇似结核结节,但中央无干酪样坏死(2)周围神经:最常侵犯耳大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神经及胫神经,多同时伴有皮肤病变,纯神经麻风而无皮肤病损者较少见。神经变粗,镜下有结核样病灶及淋巴细胞浸润。和皮肤病变不同的是神经的结核样病灶往往有干酪样坏死,坏死可液化形成所谓“神经脓肿”。病变愈复时类上皮细胞消失,病灶纤维化,神经的质地因而变硬。神经的病变除引起浅感觉障碍外,还伴有运动及营养障碍。严重时出现鹰爪手(尺神经病变使掌蚓状肌麻痹,使指关节过度弯曲、掌指关节过度伸直所致)、垂腕、垂足、肌肉萎缩、足底溃疡以至指趾萎缩或吸收、消失。在有效的防治措施下,上述肢体改变已不复见到。2.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 本型约占麻风患者的20%,因皮肤病变常隆起于皮肤表面,故称瘤型。本型的特点是患者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缺陷,病灶内有大量的麻风杆菌,传染性强,除侵犯皮肤和神经外,还常侵及鼻粘膜、淋巴结、肝、脾以及睾丸。病变发展较快。(1)皮肤:初起的病变为红色斑疹,以后发展为高起于皮肤的结节状病灶,结节境界不清楚,可散在或聚集成团块,常溃破形成溃疡。多发生于面部、四肢及背部。面部结节呈对称性,耳垂、鼻、眉弓的皮肤结节使面容改观,形成狮容(facies leontina)。镜下,病灶为由多量泡沫细胞(foamy cell)组成的肉芽肿,夹杂有少量淋巴细胞。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在吞噬麻风杆菌后,麻风杆菌的脂质聚集于巨噬细胞浆内,乃使后者呈泡沫状。抗酸染色可见泡沫细胞内含多量麻风杆菌,甚至聚集成堆,形成所谓麻风球(globus leprosus)。病灶围绕小血管和附件,以后随病变发展而融合成片,但表皮与浸润灶之间有一层无细胞浸润的区域(图2),这是结核样型麻风所没有的。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缺陷,病灶内不出现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也很少。经治疗病变消退时,麻风杆菌数量减少,形态也由杆状变为颗粒状,泡沫细胞减少或融合成空泡,纤维组织增生。最后病灶消退仅留瘢痕。

关于广东潮汕名妓褚企兰,我们知道的很少。只知道她貌美善诗词,但在一次接待客人时染上麻风病,当时有位书生潘兴邦与她两情相悦,褚企兰为了不传染给他,找出新被褥给他并分开睡。他们的结局很圆满,潘兴邦金榜题名,褚企兰也被一位乡医治好了病,二人结为连理。 唐代的小说家张鷟所著的《朝野佥载》里面,记录了一个民间治疗麻风病的经历:关于麻风病,还有一些古怪的传说。由于得这个病的女子居多,按民间习俗,女子染此病后,一时容光焕发,面若桃花,宜趁此时引诱男子交接,则疯疾可以传给男子,自己得免于死,而交接后的男子则必死无疑;女子将疯疾传给他人后,自己就可以另嫁他人,过寻常生活,与普通人一般。那时民间把这一行为称为“过癞”、“过疯”或“开癞”、“卖疯”。在这种背景下,麻风病患者的生活可想而知。不过,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幸运的。主人公一,卢元钦。卢先生旅居泉州,不幸染上了大疯,即麻风病,很严重,鼻子溃烂,只剩下鼻根未倒。也是想方设法治呀,但没什么办法。这年端午节,五月初五,大概是因为辟邪之类的原因吧,找到一副大蟒蛇的苦胆,正准备吞服,忽然听人说:“这是大蟒蛇吧,吃它的肉就能治大疯呀!我们家谁就是吃它治好的。”已经被折磨得不行的卢先生想虽然这个办法没听说过,但好歹死马当做活马医,试试吧。于是取了一节蛇肉吃了。三五天过去了,觉得似乎有点效果,于是接着吃,三个月以后,居然慢慢好了。 笔者全段引用这段小说,目的在于能更多地了解一些细节。在古代确实有很多传说,认为将麻风病传给男子,男子必死,自己则可幸免。这显然是封建思想在作怪,但这也恰恰能说明褚企兰的高贵品质,当爱情与生命做衡量的时候,她选择了两者兼顾!可她的麻风病毕竟被治好了,乡医所采用的方药到底什么,其中会不会有蛇胆,又会不会跟张鷟的这篇小说有关联吗? 张鷟的《朝野佥载》里面记录了很多稀奇古怪有趣的事情,这则麻风病偏方的出现,在当时的唐朝肯定会引起震动,对麻风病患者也是肯定有帮助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篇《捕蛇者说》中,就有描写皇家军队到永州捕蛇的场面,其中也说百姓参与捕蛇献于朝廷。说明了蛇胆却是极具价值,但是不是用来治疗麻风病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麻风病在古代,确如谈虎色变。《论语》中说,“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意思是担心病传染,隔窗握手。春秋战国时的秦国法律认定麻风病人有罪格杀勿论,可以说麻风病患者被杀死烧死的不计其数。虽然有封建的思想在作怪,但我们确实对麻风病很无奈。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对麻风病有了初步的认识,“蛇肉具有活血驱风、除痰祛湿、补中益气的作用。”这显然是针对麻风病一症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 更为详尽的当属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初觉皮肤不仁,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眼前见物如垂丝,或隐疹辄赤黑。”“久而不疗,令人顽痹,或汗不流泄,手足酸疼,灸不痛,或在面目,习习奕奕;或在胸颈,状如虫行……或痛无常处,流移非一……或似绳缚,拘急难以俯仰,手足不能摇动。眼目流肿,内外生疮,小便赤黄,尿有余沥,面无颜色,恍惚多忘,其间变状多端。”这就证明了东汉时期治疗麻风病,张仲景是在祛风除湿的方剂中加入蛇胆,使祛风解毒的功效倍增!蛇胆皆可用药,但也分蛇的种类,蛇胆的药效也会有所不同。这就不难理解《捕蛇者说》中所捕的“异蛇”是什么意思了,也证明了张鷟《朝野佥载》中的吃蛇肉治麻风病一事属实。 关于传染病的论述,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还有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都有专篇论述。据《太平广记》载,“病坊作为慈善机构在唐代肇始,亘唐之世,其名称几经改易,或称病坊、悲田坊,或称普救病坊,或称养病坊等等。后为了方便起见统称为病坊。”这里说明了医药事业在唐朝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收容贫病平民和乞丐的慈善机构,病坊开始服务于大众。《新唐书》也有记载说,病坊中所需的生活用品由政府拨付,药物、钱粮、器具等。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转变,病坊由民间私营或寺院转为由国家机构调控。有史料可查,病坊就是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成立推广的。 唐朝时的名医孙思邈,对麻风病一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因《神农本草经》各家注释都搞不清楚,孙思邈就为六百余例麻风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不顾个人安危在患者身边护理观察。最终孙思邈对麻风病的病理病机有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也有了辨证治疗的方剂产生,“疾风有四百四种,总而言之,不出五种,即是五风所摄,云何名五风,一曰黄风,二曰青风,三曰白风,四曰赤风,五曰黑风。”他认为,“病起之由,皆因冷热交替,流入五脏,通彻骨髓,用力过度,饮食相违,房室不节,虚动劳极,汗流遍体,因兹积热,风热彻五脏,饮食杂秽,虫生至多,食人五脏骨髓皮肉筋节,久久败散。”孙思邈治麻风病的方药初期用“阿魏雷丸散方”;中后期用“天真百畏丸”;外用的有大白膏方、大黑膏方;消毒可用雄黄、朱砂等消毒药品。 “恶风”就是麻风病的外邪致病因素,从《黄帝内经》到孙思邈的《千金方》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历程啊。这之后宋朝的《外科证治全书》,明朝的《本草纲目》、《万病回春》,清朝的《串雅外编》,这些论著里面都注明了治疗麻风病的代表方剂。

1949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封闭全市妓院的决议。为了给解放了的妓女诊治性病,在胡传揆教授的带领下,组织了一支医疗队,叶干运从始至终参加了这项工作。时值隆冬,在妓女集中的妇女教养院内,条件十分简陋。刚被解放了的妓女往往不配合治疗,甚至大吵大闹,辱骂医务人员。但医疗队的成员仍非常耐心地进行解释工作,最终使得全部妓女都接受了诊疗。这项工作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医疗队的成员一大早就骑自行车赶到妇女教养院,中午也不得休息,吃过自己带来的简单的午餐后,继续工作到天黑才能骑车回家休息。他们克服困难,辛勤工作,终于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在1303名受检的妓女中,共诊治各种性病1257例,患病率高达。被解放了的妓女不仅恢复了人身自由,还治好了性病,她们无不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医务人员挽救她们走出了苦海。这项工作对叶干运来说,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提高了思想觉悟,同时,在专业技术上,也使他取得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他今后开展性病的防治研究十分有利。1950年秋,中央卫生部根据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提案,组织了中央防疫总队第七大队前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防治性病和巡回医疗工作。经胡传揆教授的推荐,叶干运被任命为大队长,他率领60多名医务人员赴甘肃省的夏河、卓尼、东乡、临夏以及青海省的湟源、海晏等地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防治工作。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深入农牧地区,挨家串户,为患病的各族人民精心诊治,治愈了大批的性病患者,深受缺医少药的当地群众热烈的欢迎,也为控制性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51年7月防疫大队返京后,叶干运又奉命率领中央内蒙古卫生队前往内蒙古新巴尔虎旗开展性病防治工作。同年9月,全国民族二卫生会议在京召开,叶干运应邀到会,介绍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的经验。会议结束时他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次会议明确了性病防治工作是民族卫生工作的三个重点任务之一。为此,1951年10月,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卫生部联合组建了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再次任命叶干运为大队长,率领一百多名医务人员于1951年11月前往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开展性病防治、巡回医疗、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当时,自治区刚刚解放不久,当地的治安、交通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再加上崇山峻岭,深沟峡谷以及空气稀薄,高山反应等,使内地来此的队员感到很不适应。但全体队员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叶干运也以身作则,他们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走遍了全区20个县,胜利完成了各项任务。他们共诊治患者20多万人次,其中确诊为梅毒患者8000多人,淋病患者1700人,均予以青霉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叶干运认识到卫生大队只是个临时性的机构,要想使缺医少药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自己的卫生医疗机构,必须大力培养当地的本民族的技术骨干。在他的精心安排下,两年来为当地培养了40多名中级卫生人员,他们后来都成了当地卫生战线的技术骨干。卫生大队的工作不仅是治病救人,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卫生大队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藏族同胞亲切地称呼卫生大队的同志是毛主席派来的好门巴(藏语为医生)。2001年10月,为了纪念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赴藏区巡回医疗50周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卫生部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卫生大队当年在藏区工作的业绩,并颁发了“造福藏区人民的白衣战士、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代功臣”荣誉证书。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评选叶干运为“东方之子”,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康藏高原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叶干运也遇到不少前来求医的藏族麻风病患者。由于当时规定麻风病人必须收入麻风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叶干运只好无奈地向病人作好解释,并动员他们去泸定麻风病院接受诊治,但此时,为了解除麻风病人的疾苦,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有必要大力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想法已经铭记在叶干运的心中。1953年年底,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叶干运率队返回北京。适逢中央卫生部在北京筹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叶干运服从组织分配,调至该所参加筹组工作。1954年5月,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正式成立。从此,叶干运在该所工作至今已将近半个世纪,先后担任主治医师、门诊部主任、性病麻风防治研究组副组长、麻风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顾问等职,并一直从事性病与麻风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在中央皮研所建所初期,当时正值全国普遍学习前苏联经验的高潮中,皮研所也不例外。在一次讨论梅毒治疗方案的会议上,该所顾问前苏联专家叶果洛夫强调要采用前苏联保健部制定的以砷制剂为主的间歇疗法,疗程需要两年。胡传揆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间歇疗法疗程太长,副作用较多,不如采用青霉素疗法。叶干运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基层防治性病的实地经验,也提出为了符合广大基层防治性病的需要,必须采用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少,而且患者易于接受的疗法,因此,青霉素疗法远远优于间歇疗法。最后,中央卫生部采纳了胡传揆所长的建议,在梅毒治疗方案中将青霉素疗法列为首选。这一决定对广大基层开展性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叶干运还专门撰写了一篇“从多快好省的角度来看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方案”一文,发表在《中级医刊》上,向基层防治人员推荐这一方案,取得良好效果。在中央卫生部的领导下,中央皮研所负责全国性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技术指导任务。为了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叶干运会同马海德博士等率工作组深入到江西省宁都县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现场调查与防治研究工作,总结出一套在农村地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在1959年3月召开的全国性病、麻风、头癣现场防治交流会上作了报告,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的性病防治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多年的努力,至1964年,全国除个别地区外已经基本消灭了性病。为此,叶干运协同胡传揆教授等撰写了“我国对梅毒的控制和消灭”一文,并在1964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学讨论会上宣读。新中国建国后仅仅用了15年的时间就将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性病基本消灭了。这一辉煌的成就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重视与赞扬。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外人员的广泛接触,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再加上社会行为和性观念的改变,致使性病在我国死灰复燃,再度流行,而且被称为20世纪瘟疫的艾滋病也已传入国门。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叶干运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多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并主持召开了性病防治讨论会,对今后的防治策略与措施向国家卫生部提出了建议。由于领导的重视,我国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性病防治工作。国务院建立了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组织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卫生部成立了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全国性病防治中心,各地也相继建立了防治专业机构。叶干运被任命为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虽已年近古稀,他仍积极投入到防治工作中,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性病防治手册、制订防治工作规范、组织经验交流会、开展性病咨询活动、指导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还担任了世界银行性病贷款项目专家评审组组长,与国内外专家共同组织了27项性病防治研究课题,都已取得成果。此外,他还多次通过电视和广播宣讲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学知识。主编了《性传播疾病诊疗与预防》、《实用性病学》、《皮肤性病防治》、《性传播疾病》等专著,为控制性病的蔓延继续作贡献。195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要积极防治麻风病。为此,中央卫生部派出了麻风考察组前往广东、陕西等省实地调查麻风流行与防治情况。叶干运参加了考察组,他十分高兴,回想起几年前在康藏高原遇到麻风病人的情景,预感到大规模防治麻风病的战役即将打响。他全身心地深入到各个麻风村院,详细了解当地的麻风流行与防治情况,协助卫生部草拟了麻风防治规划,并参加了1957年6月在济南市召开的建国后首届全国麻风防治会议。此时,他已决心要为麻风病的防治事业奉献一生。会议结束后,他即率领研究小组前往江苏省开展卡介苗接种预防麻风病的研究工作,当年年底,他又去广州参加由阿根廷麻风病学专家斯胡曼教授主讲的全国麻风高级医师进修班,被选为班长。通过3个多月的学习,叶干运对麻风病的基础知识、临床疹疗、防治策略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强了搞好麻风防治研究工作的信心与决心。学习结束,他回到中央皮研所后,该所刚刚组成性病麻风防治研究组,由著名的马海德博士任组长,叶干运被任命为副组长。他与马海德博士都认为麻风病不仅是个卫生医疗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只能采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奏效。他和马海德博士率先提出了《以县为单位控制麻风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课题,在江苏省海安县和广东省潮安县与当地协作进行试点,效果十分明显,已在全国推广,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叶干运和他的同事们还在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社会医学、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康复医学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和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叶干运热爱麻风防治事业,经常深入麻风流行区和麻风村院,一方面为病人悉心诊治,一方面又和病人促膝谈心,深受病人的敬爱。有一次叶干运在广东省潮安县彩塘公社蹲点时,正巧有一位在家居住的麻风患者发生了严重的麻风反应,必须住院治疗。但是这位病人家境困难,不肯住院。叶干运就多次上门劝说,并在经济和衣物上给予帮助,这位病人终于住进了麻风村,很快就控制了反应。每当病人见到叶干运时,都会竖起拇指,连声道谢。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召开麻风病化学治疗研讨会,中央卫生部派叶干运为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一周的会议上,叶干运与各国专家交流经验,共同制订了麻风病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疗程短而固定,治愈率高,复发率小,而且能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回国后,适逢第二届全国麻风防治会议在广州召开。叶干运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这个方案,卫生部当即决定先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试点工作在江苏省扬州地区进行,取得成功,全国普遍采用了这个治疗方案,大批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治愈。上海、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省市陆续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我国的麻风防治工作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1982年,应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的邀请,卫生部组织了由马海德、叶干运、苏骏瑞三位专家组成的麻风考察组,前往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瑞士、印度和泰国考察各国的麻风防治与研究工作。他们一方面详细了解各国在麻风防治与研究方面的好经验,一方面向国外介绍中国防治麻风病的成效。叶干运还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邀请做了题为“新中国麻风防治与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受到热烈欢迎。考察组回国后,向卫生部作了汇报,提出了改进我国麻风防治策略、加强国际交流、成立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出版中国麻风杂志等建议,均被采纳。1982年,卫生部成立麻风专家咨询组,任命叶干运为组长。1985年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成立,马海德任理事长,叶干运先后当选为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同时还兼任过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麻风杂志》主编等职。1984年,第12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叶干运参加了大会并宣读两篇论文,其中雷公藤治疗麻风反应的报告受到许多专家的重视。1989年,第13届国际麻风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叶干运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主持了麻风流行病学分会场的讨论,并当选为国际麻风学会理事。1993年,第14届国际麻风大会在美国奥兰多召开,叶干运再次当选为学会理事,他在理事会上积极争取第15届国际麻风大会在中国召开,获得大会一致通过。1998年,第15 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叶干运任组织委员会副主席,积极参与大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大会的顺利成功,得到各国专家的好评。作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叶干运还培养了我国第一个麻风病学硕士研究生。他指导该研究生完成了“中国汉族麻风病人抗原的频率分布”毕业论文,这在国内外都是首次报道,对研究麻风病的遗传因素具有学术价值。叶干运先后当选为江苏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和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他对《婚姻法》中有关麻风病的条文提出删改的建议。2000年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婚姻法》修改意见座谈会时,叶干运应邀到会,他从医学发展的角度陈述删改有关麻风病条文的必要性,得到采纳。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中已删除了有关麻风病的不妥条文。叶干运多次参加国际性的麻风学术会议并接待国外专家来华考察,结识了许多国际知名的麻风病学专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增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选派我国麻风防治研究人员出国进修创造了有利条件。叶干运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麻风病方面的论文30余篇。主编了《实用麻风病学》、《麻风防治手册》、《麻风联合化疗手册》、《麻风实验室工作手册》、《麻风护理手册》等专著。叶干运还先后担任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委员、国际麻风杂志编委、亚洲皮肤科学会理事、《美国临床皮肤科杂志》编委、中华皮肤科委员会常委、《中华皮肤科杂志》副总编、《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分册》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顾问、中国性学会顾问等兼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