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我:此处后人断句方式不同,如:“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喘家作(中风),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但是表达的意思没有根本性变化。)喘家是素患喘病的人,如果患太阳中风,需要服用桂枝汤的时候,在桂枝汤中加上厚朴、杏子为好。这是桂枝汤的一个兼夹证,也就是新病太阳中风,兼夹素患咳喘宿疾的治疗方法。从加厚朴、杏子的语气来看,加厚朴、杏子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平素咳喘宿疾,但加上它可利肺、下气、定喘。新疾旧患两兼顾,效果会更好些。示意后人不可以麻黄汤一概治喘,不分表里虚实。方见 43 条下。原文: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19) 本条言服桂枝汤呕吐,说明肺胃阳盛阴壅。桂枝汤辛甘助阳,再服桂枝汤,恐其后来热壅肺胃,出现吐脓血。刘渡舟认为,凡服桂枝汤呕吐者,可能患有内痈,或为肺痈,或为胃痈。亦可参考。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 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以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 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其实本条也是一个误治后变证的证治。太阳病发汗是正治法,但出现了遂漏不止,说明发汗太过,或者不得法。太阳病有中风,有伤寒,文中只说太阳病,未提及中风还是伤寒,如果是中风误用麻黄汤,会造成漏汗不止;或即使是伤寒用麻黄汤,发汗太过,伤及阳气,也会造成此症。“遂漏不止”,后人称漏汗,《南阳活人书》称漏风证。“遂”是于是的意思,表因果关系;“漏”是不可控制的汗出。“恶风”是因为表阳虚;“小便难”是由于汗多亡失津液;“四 肢微急”,四肢为诸阳之本,过汗亡阳伤津液。《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即亡阳又伤津液,四肢阳微得不到津液的濡养,故屈伸不利。条文中用“微急”,说明津液不足,四肢筋脉失养才“微急”,区别于杂病中风实证的四肢微急。用桂枝加附子汤扶阳固密,调和营卫,达到止汗的目的,汗止了,津液不外泄,加之桂枝汤能和营卫生津液,以上诸症自然告愈。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这条是误治后的变证,或者兼证。太阳病本该发汗或解肌,而误用下法,伤及胸阳,出现脉促胸满;或者素来胸阳不振,误用下法出现脉促胸满。脉促不是后人 讲的促脉,而是急促的意思,是一种数而无力、脉体小而急促的脉 象,标志着胸阳不振,满读 mèn,不读 mǎn。胸满是指患者自觉 胸闷症状,是胸阳不振的表现,所以用桂枝去芍药汤振奋胸阳。因 为芍药酸敛有碍胸阳的振奋,故去之。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 (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 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原文: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如果在前条基础上,再出现微恶寒者,说明胸阳已虚,加附子以加强助阳的力量。微恶寒,有的注家认为是脉微恶寒,说是脱漏“脉”字。根据前后文义,前面脉促、后面马上脉微是不符合事实的,句首冠了个“若”字就加重了“微”字的语气。就是说,假如一旦稍微有点恶寒,就得在桂枝去芍药汤中加附子来治疗。稍微有点儿恶寒就说明胸阳不足,就必须加附子,所以这个“微”不是脉微,还应当是微恶寒。桂枝去芍药附子汤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 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作者:刘渡舟
豆瓣评分:
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年份:2008-1-1
页数:391
内容简介: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先生经典著作。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目是在刘老讲课录音的基础整理而成的,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辩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作者简介:
刘渡舟教授(1917—2001),辽宁省营口市人。16岁开始正式拜师学医,凡七年之久,出师后悬壶于大连。1945年来京,行医于钱粮胡同。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及临床课程。1956年调入初建之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古典医著教研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部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他从事中医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杰出的中医教育家,是国家教委首批核准的中医教授,也是我国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中医人才,其中包括硕士24名、博士12名、入室弟子数名。他在教学、临证之余,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他所主持的国家卫生部课题“《伤寒论》整理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多年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学术交流活动,筹建成立并主持了全国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曾多次组织国际、国内仲景学术交流大会,极大地推动了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他还多次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并赴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访问交流,弘扬中医药学。
他既是学者、教育家,更是名医。他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从未间断过临床工作。他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下后,但 腹满而不心烦,即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为虚烦。既烦且满,则邪气壅于胸腹之间也。 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与栀子厚朴汤,吐烦泄满。 清·吴谦《医宗金鉴》论中下后满而不烦者有二: 一热气入胃之实满,以承气汤下之;一寒气上逆之虚满,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温之。 其烦而不满者,亦有二: 一热邪入胸之虚烦,以竹叶石膏汤清之;一懊欲吐之心烦,以栀子豉汤吐之。 今既烦且满,满甚则不能坐,烦甚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也。然既 无三阳之证实,又非三阴之虚证,惟热与气结 ,壅于胸腹之间,故宜栀子枳朴,涌其热气,则胸腹和而烦自去,满自消矣。此亦吐中寓和之意也。程应旄曰:凡邪客胸,便上下不交,此与结胸心下痞相等,虽吐、下和解,各不同法,其为交通阴阳则一也。沈明宗曰:下后 微邪内陷,而无痰饮搏结,故无结胸下利,但邪陷胸膈,扰乱于上则心烦,邪入腹中,在下则腹满 ,两邪逼凑胸腹,所以心烦腹满。用此一涌一泻,亦表里两解法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心烦则难卧,腹满则难起。起卧不安,是心移热于胃,与反复颠倒之虚烦不同。 栀子以治烦,枳、朴以泄满,此两解心腹之妙剂也。 热已入胃则不当吐,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为小承气之先着。清·黄元御《伤寒悬解》下伤中气,枢轴不运,是以腹满。阳明上逆,浊阴不降,腐败壅塞,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烦极则卧起不安。栀子厚朴汤, 厚朴、枳实泻满而降逆 ,栀子吐浊瘀而除烦也。清·曹颖甫《伤寒发微》(与第80条同讲)以上二节,皆为病后有表里证言之也。若但有里证而不兼表证, 香豉之发散 ,要在必去之例。但里证各有不同,假如“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则为湿热余邪留于肠胃,郁热上薄心藏,则心烦。湿与热壅阻于腹部,欲下行而不得,故卧起不安。方用栀子以降之,厚朴以燥之,枳实以通之,则大便通而上烦下满除。又如以丸药大下后,身热不去而微烦,则未下之先,原有表热,表热不为下后而减,加之以心烦,一似实热在里,当用凉解者(如白虎汤、葛根芩连汤、竹叶石膏汤之类皆是)。不知下为大下,脾阳必以下陷而虚寒,浮热之在表者,既不得脾津以相接,而为之和洽,故用干姜,盖所以湿脾而生津,若热气四出者然,使得和表也。虚阳张于上,而心为之烦,故用 生栀子以降之 ,盖所以定心气而抑虚烦也。此又肠胃无湿热之治法也。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 虚烦兼腹满的证治。伤寒误下以后,热邪内入,上到胸中,故见心烦,甚则卧起不安;下到胃脘,胃气不利,故见腹满。这种腹满和阳明胃家实不同,只是热与气结而壅于胸腹之间。如果有实邪的话,就应该出现腹痛便秘。 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宣郁,利气消满。栀子厚朴汤由栀子、厚朴、枳实组成;实际就是小承气汤去大黄加栀子。因 其腹满仅是气滞而无腑实,故不用大黄泻下; 因其表邪已化热入里,迫及脘腹,故不用豆豉之宣透。方用 栀子清热除烦,枳实、厚朴利气消满。 我到湖北潜江县看过一位董姓妇女,37岁,主症就是心烦懊憹,越到晚上越厉害,必须跑到空旷之地看一看,心里才觉得好些。同时,还有脘腹气胀,如有物堵塞,脉弦数而舌尖红,舌根部苔黄,小便色黄,大便尚可。我辨为胸膈心胃火郁,胃气不和,就开了栀子厚朴汤。她服了以后就好了,也没发生吐。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个病也很多,同是误下,使着表 热内陷 的一种病。“心烦腹满”,心烦就是 上面虚烦的这种状态了,厉害了也心中懊憹,而且腹胀满,卧起不安。卧起不安就说明心中懊憹的这么一种状态,剧者必反覆颠倒,他不能安卧嘛 ,起来,爬下,起来,爬下,就这样。那么这个用 栀子以解烦热,用厚朴、枳实以去胀满。 这个病也很多,这是这个病在心烦的时候,抑止了肠胃的这种情况。这个就是栀子加上厚朴、枳实这两味药,我方才说了 栀子去烦躁,卧起不安,厚朴、枳实去胀满。 这个卧起不安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因为胀的,另一种是热烦 ,两种原因搁到一起更使他卧起不安。子恒试注伤寒误用下法之后,不仅阳气、津液均会受损,还会引表邪入里。阳气亏虚而气行不畅,夹杂 入里的邪气故见腹满;津液不足,虚火内生故见心烦,腹部胀满则坐不安,虚火扰心则卧不安, 主方选择栀子厚朴汤治疗,栀子清虚火以除烦,厚朴、枳实宽中行气以除胀满。 本条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相类似(可互参第66条),后者为水气互结在中焦发为腹胀,本条中无水证表现,故不用生姜、半夏,而加枳实,枳实苦寒,散结且可除虚火。 有邪气入里,故去人参、甘草之温补,免去敛邪之弊。【条文互参】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神农本草经》枳实:味苦寒。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栀子厚朴汤方栀子十四枚(掰,味苦寒)厚朴四两(姜炙,苦温)枳实四枚(水浸,去穰,炒,昧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我听我老师张绍祖先生说:“我家《伤寒论》一书,相传前后一共有13个版本,每修改成的一个版本就会在城里广泛传抄,如今我家藏的这本是第十二稿,其他的或者被家族其他人秘密收藏或是被焚毁了,大抵就这两种情况了。叔和得到的相传是第七稿,与我收藏的比起来,错误很多,编排次序也不同,可能是叔和自己篡改的,或是被宋代人增减删除了,大家都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但是考虑到晋代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刊印本,都是手抄,唐末送出才开始改为刊印,这样就方便流传了,这样看来,民间所刊印的不但不是汉代的原稿,而且恐怕都不是叔和的原稿。”我听老师这样说,也开始怀疑,但读到伤寒例病那一卷,发现此书对于能不能用发汗的方法,能不能用呕吐的方法以及能不能用下泻的方法,全部都记在在里面,和论述《六经辨证》并不重复,条理也很清晰,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民间刊印版所说的能不能用发汗的方法,能不能用呕吐的方法以及能不能用下泻的方法,以及发汗法、呕吐法、下泻法之后的各卷,都是被后人用做学问的方法,错乱的编杂在一起的,却没有顾及到编写医书的固定方式。孔子的徒弟问仁、问政事的不计其数,若都按编写医书的方式,分门别类的话,那《论语》得有多么繁杂啊。我的老师名字叫学正,他自称是张仲景的第四十六世孙,自晋代以后家族就各自迁移了。他的高祖父张复初,从岭南又迁回了原籍,定居在了光州,然后慢慢族群就都聚集到这里了。我老师虽是医学世家出身,但他不以医术闻名于世,也不曾轻易向第三个三出示这部书,我能传承这本书,大概是天意吧。我向来喜好医药方术,跟着永川邓师宪章学习了针灸学,后来又随父亲在岭南游学,父亲和老师是同僚,早晚都有接触,老师看到我拿着宋本的伤寒论,就笑着问我说:“你也喜欢这个吗?”我当时刚二十出头,我回答说:“不敢说嗜好啦,只是还未掌握其要领,正在琢磨呢”老师说:“你既然这么好学,又懂得针灸,那么可以读伤寒论了,我有家传抄本伤寒论十六卷,向来不给外人看的,今天遇到你,再不拿出来,恐怕就要失传了。”于是我详细叙述了此书的来历,以及老师家的种种事。父亲催我说:“还不赶快拜见老师”于是我当即就认张先生为老师了。如今有个叫罗哲初的是我们这里的名士,学习针灸也有些年头了,也很喜欢研究医术,我就把老师传给我的书传授给他了,我没有辜负老师,罗哲初将来也一定不会辜负我。因此我写了这篇序言说明始末,希望罗哲初你能好好记住,也希望你能继续努力。《非医学专业,翻译拙劣,望见谅》
伤寒论第一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什么太阳之为病,会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呢?其中什么脉才算浮脉呢?浮脉就是,脉在肉上行。手指轻贴皮肤,不用力即可把到的脉就称为浮脉。那么太阳之为病,脉为什么是浮呢?而不是沉脉呢?因为阳气在何处,脉便在何处。为什么说阳气在何处,脉便在何处呢?因为阴主静,阳主动,脉浮,故可知阳气在表。既然阳气在表,自然脉就不会是沉脉了。伤寒之后阳气又为何在表而不在里呢?因为伤寒,寒气客表,为了防止寒气入里,人体的阳气自然就走到肌表来抵御寒气入里。其次太阳之为病为什么会头项强痛呢?因为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项循行而过,伤寒之后,足太阳膀胱经的寒水便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就会头项强痛。那为什么伤寒之后,足太阳膀胱经的寒水会流通不畅呢?因为寒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所以就会流通不畅。那为什么不通就会痛呢?因为不通并不是完全的不通,而是部分不通,部分不通就是有阻滞,气血流通的时候遇见阻滞就流通不畅,就会发生摩擦,就会痛。如果真的是完全不通了,就不会痛了。那既然说的是不通则痛,为什么又说成是部分不通呢?那为什么说完全不通了,就不会痛了呢?如果完全不通,气血就流通不过去,假如是腿流通不过去,腿就会瘫痪,没有知觉,既然没有知觉,自然就不会痛。就比如一个人完全死了,那么他是不是就不会痛了?我们经常说痛死我了,那么真的痛死我了吗?最后一点恶寒,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伤了寒,阳气不足,寒邪客于肌表,自然就恶寒了。伤寒论第二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需要知道的是这里的中风跟后世的中风之后角弓反张这个中风不是一个意思。中风之后为什么会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呢?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发热?发热是因为风邪郁遏卫表,郁而导致热量积聚,所以化热。那为什么又会汗出呢?这是因为风邪伤卫,就是伤害了卫气的功能,卫气的功能就不正常了。卫气本来是用来充皮肤、肥腠理的,现在受到了风邪的伤害,其充皮肤、肥腠理的功能自然就失灵了,加上风本身就具有轻扬开泄的特点,所以人体就会汗出。那为什么会恶风呢?因为风邪伤卫,卫气充皮肤、肥腠理的功能被风性疏泄给破坏了,导致卫气不能固护腠理,腠理很疏松,风一吹来自然就恶风了。那为什么对应的脉证是脉缓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脉是缓脉呢?明代《濒湖脉学》一书里说缓脉,即是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一息四至。但是这里的缓脉我觉得主要指的是“阳浮而阴弱”而并不是后世明代李时珍所解释的缓脉。因为张仲景明确写道: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指后世所解释的脉缓,因为风可令气缓,气缓则脉缓。伤寒论第三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太阳病,不管发没发热,要是成了伤寒证,就必然会出现身体恶寒、身体痛、呕逆,脉会阴阳俱紧。那为什么伤寒证会出现恶寒、体痛、呕逆以及脉阴阳俱紧的情况呢?寒邪具有寒凉的特性,所以人体会恶寒。体痛也是因为寒邪具有的收引加上凝滞的特性,导致阳气循行受阻导致的。呕逆是因为寒逆,寒邪导致左边肝脾之阳气不升,阳气不升则自然无气以降,所以浊阴上逆,寒邪上逆就导致人想呕逆。脉阴阳俱紧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的寸脉和迟脉紧,紧是因为寒邪收引。那为什么这里脉的阴阳指的是三部脉的尺脉和寸脉呢?因为上为阳、下为阴,所以寸为阳、迟为阴,所以这里的脉阴阳俱紧,指的是三部脉中的寸脉和迟脉都紧。那为什么上为阳、下为阴呢?这是因为人居天地之间,太阳在上之上,大地在人之下,所以上为阳、下为阴。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病,故名伤寒。
《伤寒杂病论》原文: 平脉法——《伤寒杂病论》第一篇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 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 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风中于前,寒中于背;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客皮腠,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风令脉浮,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躁而数;风寒所中,先客太阳;暑气炎热,肺金则伤;湿生长夏,病入脾胃;燥气先伤,大肠合肺;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难与为言。 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 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 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 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 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弋,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 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阙庭脉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积;推之明于水者,病在上焦有饮;推之黑赤参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热。 问曰:色有内外,何以别之?师曰:一望而知者,谓之外;在明堂阙庭,推而见之者,谓之内。 病暴至者,先形于色,不见于脉;病久发者,先见于脉,不形于色;病入于脏,无余证者,见于脉,不形于色;病痼疾者,见于脉,不形于色也。 问曰:色有生死,何谓也?师曰:假令色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余色仿此。 师曰:人秉五常,有五脏,五脏发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五声在人,各具一体;假令人本声角变商声者,为金克木,至秋当死;变宫、徵、羽皆病,以本声不可变故也。 人本声宫变角声者,为本克土,至春当死;变商、徵、羽皆病。 人本声商变徵声者,为火克金,至夏当死;变宫、角、羽皆病。 人本声徵变羽声者,为水克火,至冬当死;变角、宫、商皆病。 人本声羽变宫声者,为土克水,至长夏当死;变角、商、徵皆病。 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声先病者,初变可治,变成难瘳;词声之妙,差在毫厘,本不易晓,若病至发声则易知也。 师曰: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病人长叹声,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处;声唧唧而叹者,身体疼痛;问之不欲语,语先泪下者,必有忧郁;问之不语,泪下不止者,必有隐衷;问之不语,数问之而微笑者,必有隐疾。 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假令言出声卑者,为气虚;言出声高者,为气实;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满痛;欲言手按腹者,腹中满痛;欲言声不出者,咽中肿痛。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少谷神,虽困无苦。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何以知之?师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假令濡而上鱼际者,宗气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脏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坠,为难治。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寸口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风为虚,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不足?师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于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于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寸口脉浮而大,有热,心下反鞕,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汗多则热甚,脉迟者尚未可攻也。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师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紧,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师曰:脉大而浮数,故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师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数而解者,必能食也;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未欲解也。若脉和,其人不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知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宜下之。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凡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凡里有病者,脉当沉细,今反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得此吐利?师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伤寒论太阳病原文及其解释如下:
原文节选: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解:
1、恶风:当风则恶,无风稍缓,即恶寒之轻者。
2、脉缓:与紧脉相对举,言脉象松弛、宽缓,而非如平人脉来自至、从容和缓之缓脉。
3、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猝然昏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解释:
顾名思义,太阳中风,乃风邪侵袭太阳之病证。然风之与寒,每相兼而至,难于断然割裂。故本证病因咎之风寒,而以风邪为主。风寒犯表,营卫失调,卫气与邪气相争于表,故发热而脉浮;肌表失却卫气之温煦,故恶风寒;卫阳失于固摄,营阴走泄于外,故自汗出。脉浮缓者,乃风性疏泄、营阴失守之故也。
伤寒论的作者: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正史无传,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经后人考证,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写作的《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伤寒论第一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什么太阳之为病,会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呢?其中什么脉才算浮脉呢?浮脉就是,脉在肉上行。手指轻贴皮肤,不用力即可把到的脉就称为浮脉。那么太阳之为病,脉为什么是浮呢?而不是沉脉呢?因为阳气在何处,脉便在何处。为什么说阳气在何处,脉便在何处呢?因为阴主静,阳主动,脉浮,故可知阳气在表。既然阳气在表,自然脉就不会是沉脉了。伤寒之后阳气又为何在表而不在里呢?因为伤寒,寒气客表,为了防止寒气入里,人体的阳气自然就走到肌表来抵御寒气入里。其次太阳之为病为什么会头项强痛呢?因为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项循行而过,伤寒之后,足太阳膀胱经的寒水便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就会头项强痛。那为什么伤寒之后,足太阳膀胱经的寒水会流通不畅呢?因为寒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所以就会流通不畅。那为什么不通就会痛呢?因为不通并不是完全的不通,而是部分不通,部分不通就是有阻滞,气血流通的时候遇见阻滞就流通不畅,就会发生摩擦,就会痛。如果真的是完全不通了,就不会痛了。那既然说的是不通则痛,为什么又说成是部分不通呢?那为什么说完全不通了,就不会痛了呢?如果完全不通,气血就流通不过去,假如是腿流通不过去,腿就会瘫痪,没有知觉,既然没有知觉,自然就不会痛。就比如一个人完全死了,那么他是不是就不会痛了?我们经常说痛死我了,那么真的痛死我了吗?最后一点恶寒,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伤了寒,阳气不足,寒邪客于肌表,自然就恶寒了。伤寒论第二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需要知道的是这里的中风跟后世的中风之后角弓反张这个中风不是一个意思。中风之后为什么会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呢?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发热?发热是因为风邪郁遏卫表,郁而导致热量积聚,所以化热。那为什么又会汗出呢?这是因为风邪伤卫,就是伤害了卫气的功能,卫气的功能就不正常了。卫气本来是用来充皮肤、肥腠理的,现在受到了风邪的伤害,其充皮肤、肥腠理的功能自然就失灵了,加上风本身就具有轻扬开泄的特点,所以人体就会汗出。那为什么会恶风呢?因为风邪伤卫,卫气充皮肤、肥腠理的功能被风性疏泄给破坏了,导致卫气不能固护腠理,腠理很疏松,风一吹来自然就恶风了。那为什么对应的脉证是脉缓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脉是缓脉呢?明代《濒湖脉学》一书里说缓脉,即是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一息四至。但是这里的缓脉我觉得主要指的是“阳浮而阴弱”而并不是后世明代李时珍所解释的缓脉。因为张仲景明确写道: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指后世所解释的脉缓,因为风可令气缓,气缓则脉缓。伤寒论第三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太阳病,不管发没发热,要是成了伤寒证,就必然会出现身体恶寒、身体痛、呕逆,脉会阴阳俱紧。那为什么伤寒证会出现恶寒、体痛、呕逆以及脉阴阳俱紧的情况呢?寒邪具有寒凉的特性,所以人体会恶寒。体痛也是因为寒邪具有的收引加上凝滞的特性,导致阳气循行受阻导致的。呕逆是因为寒逆,寒邪导致左边肝脾之阳气不升,阳气不升则自然无气以降,所以浊阴上逆,寒邪上逆就导致人想呕逆。脉阴阳俱紧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的寸脉和迟脉紧,紧是因为寒邪收引。那为什么这里脉的阴阳指的是三部脉的尺脉和寸脉呢?因为上为阳、下为阴,所以寸为阳、迟为阴,所以这里的脉阴阳俱紧,指的是三部脉中的寸脉和迟脉都紧。那为什么上为阳、下为阴呢?这是因为人居天地之间,太阳在上之上,大地在人之下,所以上为阳、下为阴。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病,故名伤寒。
1.序言 《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方药治病,而《黄帝内经》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及针灸等众多内容。 《伤寒杂病论》是操作层面的,其内容是实实在在的临床总结,理论的东西并不多,而内经的内容有很多是哲学思辨的结果,很多并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其理论有很多只是作者提出的假说,实践上不一定靠得住。 伤寒杂病论传承1700年,至今仍然被中医奉为经典,然而,由于该书文法古奥,残简缺失,要顺利阅读理解,存在不小的困难,本人长期钻研伤寒论,自以为有些心得,意图在读懂方面下些功夫。 如何算读懂呢?我以为,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1)理论自洽 自身理论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打架。 由于《伤寒杂病论》近两千年来的传抄、辗转、遗失、其本来面目已经不可考,传下来的不多的理论也产生很大歧义,以至于上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中医之所以不能被很多人认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医中的五运六气等理论近乎玄学,一般人很难理解。而中医中的基础理论存在很大争议,以伤寒论为例:目前对伤寒论的解读五花八门,这些理论就互相打架,如何能取信于人呢?有人说医学就是在争论中发展的,这话是不错,可这里的争论应该是在医学前沿争论,而不是在医学基础理论上争论。现在有人对物理学的量子力学这种前沿学科还有争论,有人对牛顿力学争论的么? 中医必须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共识,而取得共识的前提是理论自身要能自洽,而目前关于伤寒论的所有理论都还做不到这一点,自己都互相打架,要说服别人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以经解论长期以来是业界的主流,直到近现代陆渊雷、胡希恕等人的出现,他们吸收了日本古方派在伤寒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近现代以来的西方医学理论,提出了伤寒六经并非内经理论的经络之经,伤寒属于神农学派传承的观点,其理论朴素实用,没有玄而又玄的五运六气、阴阳八卦,容易掌握,切合临床,发展到目前成为影响很大的一派,也是我认为目前对伤寒论解释的最合理,自洽方面最好的一派。 胡老的学说仍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比如对于厥阴病的看法,对于伤寒和杂病的关系、对于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关系的阐述等等,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也是本人不自量力写这个新解的原因,事实上,本人高度认可胡老的理论,文中自然也会多处引用,请读者理解这一点。 2)不违反现代科学理论 中医要走向科学,才能被人接受。五行学说可以作为一种看法存在,但是,对于具体的方药应用,应该尽量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来重新理解,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就存疑。 3)符合临床实践 2. 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 《伤寒杂病论》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有人说本来是一本书,因为原著失传,后人给编辑成了两本,我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伤寒杂病论》就是两部分,即便是一本书,也是分成两部分写的,因为,这两部分的叙述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伤寒论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描述细致入微,而《金匮要略》不愧是要略,往往几笔带过就处方。写作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伤寒论的论述的是外感急性病,金匮要略论述的是杂病。 伤寒从字面看是伤于寒,这个寒字代表了所有外感病以及与外感关系密切的病, 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古文的一种习惯,古人为了节省笔墨,往往用局部代替整体,伤寒,虽然只有一个寒字,其实代表的是外感,包括了古人认为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广义伤寒,也称为热病,意指外感病就是会引起人体发热或者恶寒的病。 从现代医学看来,这种发热或者恶寒是人体对抗病毒或细菌紧急入侵人体时表现出来的特征,或者我们可以说,所有与病菌、或者病毒突然侵入人体有关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病,考虑到大多数的与病菌或病毒侵入有关疾病往往表现出的紧急特征,所以伤寒就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急性疾病。而伤寒论不过是借由外感这个典型的染病过程对急性发作的疾病的治疗的全过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展示,由此来说明其理法方药。 疾病发生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起作用与之相抗争,展现出的正邪斗争明显,出现发热、恶寒的症状,表现出急性病的特征,不及时医治就会迅速恶化,这就是伤寒。 按照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伤寒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分为三阳病--- 阳性病三种: 太阳:发热恶寒、 阳明:发热而不恶寒、 少阳:往来寒热,恶寒。 以恶寒、以身体机能虚衰为主要特征分为三阴病--- 阴性三种: 少阴:恶寒、脉微细,或有发热(但相比恶寒脉微居于次要地位)、 太阴:不发热,吐、下利、 厥阴:心下痞、呕,兼有舌尖红,烦等上热特征 正邪斗争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发热恶寒,所以发热为主导属于阳性病,恶寒为主导属于阴性病。三阴三阳这些对疾病状态的描述都是医生的专业语言,是以医生的角度看待疾病,六经辨证是经方派医生的专业术语。 对疾病按三阴三阳划分,就是六经辨证,张仲景伤寒论从普通的感冒入手,展示了六经辨证在治疗疾病时的应用。一般疾病发作往往源于病毒细菌的侵入,人体也奋起反抗,展现出明显正邪对抗的特征,所以六经辨证可以囊括所有急性疾病。任何急性疾病都有正邪斗争,根据正邪斗争的状况判断其类别,就可以执简驭繁,应对一切急性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六经辨证并不是仲景的原话,张仲景伤寒论是三阴三阳六种病,六经的经是后人以经解论的结果,用六种经络来代替六种病,或者以五运六气的六种气化理论来代替六种病,而这并非仲景本意,但是六经辨证已经约定俗成,在此只好将错就错,只是我们不要理解成六种经络或者六种气化方式,理解成六种疾病分类就可以了。 杂病字面意思是各种各样的病,杂病与伤寒一个区别在于没有传变的迹象,伤寒由于外部致病细菌、病毒的侵入,体内免疫系统层层抵抗,展现出不同特征,分为六个大类即六经辨证,杂病往往并非源于外部病菌或病毒侵入,或者病毒病菌的活动已经被人体免疫系统控制,只能在局部活动(如脚癣等癣疥之疾)不存在进一步传变的表现。杂病主要是人体自身虚实失衡的表现,比如痰多表现出咳嗽,血虚表现出的虚劳等等,而人体的虚实状况是不会短时间发生剧烈变化的,所以杂病的特征就是长时间内,病情稳定,症候变化不大。 所以:伤寒是外部致病为主,杂病是自身虚实失衡为主。 杂病的症状在很长时间保持相对的稳定表现,因为一个人的痰、水、血、食等内部环境的失衡往往不易短时间改变。所以杂病往往可以普通人的视觉,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给疾病分类。 例如:普通病人是不知道什么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的,但是很多人是知道腹满寒疝、咳嗽上气、痉湿喝病、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病、疟疾这些杂病名称的,杂病的各种名称就是对疾病的的通俗分类和大众叫法。 杂病的分类更关键的是虚实,主要根据人体痰、水、血、食、津的虚证、实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 伤寒论》展示了六经辨证理论的专业理论,主要是治疗具有明显寒热特征的外感病或者说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病 《金匮要略 》其实是治疗人体虚实失衡引起的痰水血食方面的疾病。 3.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是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经方派的法宝,然而六经是什么却众说纷纭,长期以来,对六经的解释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一二十种,期间多有不能自洽之处,与临床实践往往不符,都不能让人满意,近年来胡希恕先生关于六经辨证的看法因为比较实用,很少玄而又玄的东西,应用于临床颇为方便,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但胡老师的解释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下面提出本人的看法,并以此作为解读整个伤寒论的理论核心。 中医神农学派很早就有对疾病的八纲辨证,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遣方用药,伤寒根据阴、阳、表、里、半表里分为六经、半表里的概念可以说是对八钢辩证的进一步发展,是伤寒论独居的特色,这个理论符合临床实践,从而成就了伤寒论的千年成就。从此以六经囊括万病,每一经根据虚、实情况又有众多的方剂,从而,八纲辨证就发展成了六经辨证。 伤寒六经:根据疾病的阴、阳特征、发病部位(表、里、半表里)来确定,其组合的结果就是六种病。 1.太阳病 症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读:阳性病表证 所谓表就是人体能够接近外界空气的部分 ,比如皮肤、肺部、器官粘膜等,主方桂枝汤、麻黄汤,主药桂枝、麻黄。 ( 古人是天人合一理论,空气属于天阳之气,与体表接触,属表,食物属于地里长的东西,与人体内部肠胃接触,属于里。这种看法虽然看似不够科学,但是却与临床相符合,这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我认为天人合一理论应该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有一种理论叫全息理论,与古人的天人合一理论其实有相近的地方,可对比。) 桂枝汤的特点是汗出,麻黄汤是无汗,这是区分二者的最明显特征。或者说麻黄汤偏于实证,桂枝汤偏于虚证(关于实证、虚证后文有详解)。 2.阳明病 症状:里证胃家实、外证发热不恶寒 解读:阳性病里证 与消化系统相关,里是人体能够接近里部食物的部分。 主方白虎汤、承气汤、主药、石膏、大黄。 口干、脉数、烦躁都是阳明病特征,因为阳明病是热在人体内部,消耗人体的体液,故口干,人体发热必然脉数,发热影响到脑神经,就会烦躁,根据情况一般要用白虎汤,不大便要用承气汤 3.少阳病 症状:口苦咽干目眩 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 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食 解读:阳性病半表里证 半表里指的是与人体的循环系统(与表病相关)、消化系统(与里病相关)相关的脏腑如肝、胆、十二指肠等 主方柴胡汤、泻心汤 主药柴胡、黄芩、黄连。 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所以,小柴胡汤的应用相当广泛。 少阳病作为半表里的病,具有和太阳病相关的方面,除了柴胡作为少阳病主药,小柴胡汤中的生姜具有引邪出表的作用,显示出类似太阳病的治法,黄芩具有清除里热的作用,显示出类似阳明病的治法。 三阳病过程人体都表现出激烈的抵抗外邪特征——发热,这是人体正气尚足的特征,太阳在发热同时恶寒,少阳往来寒热,阳明确是但热无寒。 4.太阴病 症状:自利不渴 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 解读:消化系统功能不足,与阳明病相对,对付这种病,以恢复消化系统正常的机能为主,主方四逆汤、理中汤、厚姜半甘人参汤、甘草干姜汤、主药附子、干姜、 5.少阴病 症状:脉微细 但欲寐 四逆 解读:身体抗病机能不足,有表病而抗邪无力,一方面有类似于太阳病的表证,脉浮、头疼、恶寒 、甚至有的也有轻微发热,但是脉微细、但欲寐,显示机能的虚衰之象,血循环系统功能低下,主方以恢复循环系统的正常机能为主,同时作为表证还是要通过发汗来治疗,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主药附子。 6.厥阴病 症状: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 饥而不欲食 下之利不止 解读:一方面表现出类似少阳病的阳性特征:心下痞(气上撞心与少阳病胸胁苦满类似),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肌体虚衰特征、呕、厥、利等,典型表现是上热下寒。主方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乌梅丸、吴茱萸汤。主药附子、干姜芩连等。 三阴病中,厥阴病是有发热的,少阴病有时有发热,太阴不发热,事实上少阴病存在太阳病的一部分特征,有人干脆称为太少两感。厥阴病上热下寒,更是有发热特征了。只有太阴但寒无热,而对应的阳明但热无寒。 厥阴病长期以来争议最大,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有待于进一步临床检验。但是以此定义厥阴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三阴三阳整齐排列,条理清晰,方证对应,容易应用于临床辩证。 7.虚实辨方证 六经确定后,根据虚实不同,任何一经都会分出更多的方剂,虚实包括了津、血的虚证、痰、水、血、食的实证。 六经是大框架,根据虚实不同可以在六经之下进一步辩症,从而用药更加精准。 例如:虚实不同,太阳病分为桂枝、麻黄两大类 桂枝类又根据虚实程度不同,虚实种类不同,分为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新加汤、炙甘草汤等等。 少阳病的大柴胡汤属于实症,相对的小柴胡汤可看成虚症 阳明病的承气汤可看成实症,相对的白虎加人参汤就是虚症 三阴病基本上都是虚症,也有痰饮严重的三阴实症 例如真武汤的水饮证 大黄附子细辛汤的痰阴证 结论: 六经辨证理论是伤寒杂病论的核心: 1. 太阳是阳性的表病,少阴是阴性的表病,多与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二者均与氧气的供应相关)相关,二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表证 2.阳明是阳性的里病,太阴病是阴性里病,与消化系统有关 中医认为消化系统属于后天之本,所谓后天之本就是能够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均与消化系统相关。 3.少阳是半表里阳性病, 厥阴是半表里阴性病,与肝胆系统、神经系统、胰腺、十二指肠相关,这些都是调节呼吸和消化的器官,所谓起到枢的作用,二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上热的特点。 4.六经辨证将所有疾病分成六大类,但是每一类根据虚实不同,又形成众多的方证,而临床必须详细辨别以形成最终的方证。单单六经辨证是粗线条的,六经辨证结合虚实辨证才是辩证的尖端。根据阴阳表里辨六经、根据虚实辨方证为经方治病的指导原则。注意胡希恕老师指出辩方证是辩证的尖端,并没有指出如何辩方证,而本人在此明确提出:根据阴阳表里辨六经、根据虚实辨方证为经方治病的指导原则。为医者指出辩方证的具体方法。 5.针对外感病,以伤寒论为指导,以六经辨证为主,先辨六经,再根据虚实辨证,辩方证。 6.针对疑难杂症,以金匮要略为指导,以虚实辨证为主,先辩虚实,在结合六经辨证。 以上四条就构成了伤寒论的全部的理论基础。伤寒论的所有理法方药都将在以上六条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以下将根据上述结论来对伤寒论的条文进行解释。
去看伤寒悬解
伤寒论的解释
现存中医学中最早系统论述外感疾病的 著作 。共十卷。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创立六经辨证和治疗 原则 、方剂的配伍等,在诊断方面贯串运用了四诊八纲。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 规律 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词语分解
伤的解释 伤 (伤) ā 受损坏的地方:工伤。伤痕。 损害: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因 某种 致病因素而得病:伤风。伤寒。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伤食。 妨碍 :无伤大体。 悲哀 :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
因为背冷。
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节选: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
释义:
老师说:“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的气的系统的;尺部分经以候阴,阴的血液的注入了;所以说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与气血升降,分别经以候中州的气。问:”经说,脉有三粒、六菽重的,怎么说呢?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
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 个,《金匮要略》载方262 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 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
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疗效之佳,令人叹服。尤其是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
另在剂型上此书也勇于创新,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此外,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
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我们的中药的药性,有取它的气和味,比如说:大黄,我们要吃它的气,不要吃它的味,我们知道,“味”厚重的入脏,入血分,“气”入气分,轻谷。大黄如果我们用来泡水喝,不要煮,泡水当茶喝,眼睛红肿的黄雪梅,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红肿了,这就是吃大黄的气。如果是煮来吃,就是吃它的味,大黄吃了以后,就会拉肚子,眼睛的红肿依然还在,这就是吃气和味的区别。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黄雪梅:黄雪梅,女,32岁 倪师:来请坐,(对黄雪梅的母亲)你是她的妈妈,好辛苦,呵。 黄雪梅:唉! 倪师:我们尽力呵。 倪师: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可以回答吗? 黄雪梅:可以。 倪师:可心,脑筋很清楚嘛,呵! 黄雪梅:唉。 倪师:你好不好睡? 黄雪梅:不好。 倪师:怎么过不好?就是睡不着。 黄雪梅:睡不着 倪师:到晚上几点钟才能睡?还是整个晚上都不好睡? 黄雪梅:嗯。就是我吃西药的时候,就像是正常人一样,全身都软了,我就可以睡。如果硬过来的话,有杂音的话,我就无法入睡,就像今天这种情况的话,我就很难入睡(全身不停的抖动)。 倪师:因为身上在抖,就没办法入睡。 黄雪梅:很硬。 倪师:很硬?全身疆硬。 黄雪梅的母亲:全身疆硬 刘力红:吃了药,全身软了以后才能入睡。 倪师:吃了安眠药就是西药 刘力红:抗抖的药 倪师:抗颤抖的药。 黄雪梅:旋多巴 倪师:吃了药以后,全身软掉以后,就好睡。 黄雪梅:嗯,才好睡。 倪师:全身疆硬的话,如果你没有吃旋多巴,不好睡,当时你感觉是冷的还是热的? 黄雪梅:感觉是热的。 倪师:身体感觉是热的? 黄雪梅:嗯。如果抖的话,会出一身汗。 倪师:抖,不断的运动嘛,你不想动,可是,你没办法,他还是要运动。因为运动才有了汗。 倪师:那你平常口渴吗? 黄雪梅:吃了这个药以后,口很渴的。 倪师:是不是吃了西药以后,口很渴? 黄雪梅:嗯。本身就有....副作用。 倪师:副作用。嗯。好像吃味精一样,味精吃了口就渴。吃了会口渴的东西,就不能吃了啊。那你大便好不好? 黄雪梅:这段时间的话。 倪师:是便秘还是下利? 黄雪梅:有时候便秘,有时候,每次都是一粒一粒的。 倪师:排出来都是一小颗一小颗的? 黄雪梅:嗯。不是一小颗,是一粒一粒的。 倪师:排出来一粒一粒的。 黄雪梅:嗯。 倪师:你小便什么颜色? 黄雪梅:小便有时候是白色的,有时候是黄色的。 倪师:嗯,黄色是深黄还是淡黄? 黄雪梅:淡黄。 倪师:淡黄? 黄雪梅:淡黄,还闻到味道。 倪师:还闻到味道?...你自己学得脚是热的还是冷的? 黄雪梅:吃药舒服的时候,是冷的,有时候感觉是冷,放松的时候,如果不吃药,像这种情况,小腿是热的,脚也出汗,手也出汗。 倪师:(看向同学们)因为她不断的动。不断的动,会有热能嘛,会产生热。 倪师:如果你口渴的话,是想喝热的还是冰的?——你告诉我你想喝什么?不要讲逼自己喝,你是想喝冰的还是很想喝热的,还是很想喝冰的,加很多冰块下去。 黄雪梅:我想喝冷的,但是,医生说不能喝冷的,所以.... 倪师:没有关系,我要知道你想喝什么,我们按这个来开处方,想喝冷的!呵! 黄雪梅:心里很想喝冷的,心里有这个想法。 倪师:(拿起黄雪梅的右手)我就是要知道你真实的想法,(看了黄雪梅的手掌,看得很仔细,我感觉他是在看黄雪梅的手纹)这个可能有点麻烦,因为拖得比较长(我感觉倪师是看了黄雪梅的手纹,有什么不对,才会说那句话),我们的形神,中医讲的形神,你看那个《黄帝内经》,(拿着黄雪梅的手说)她形失掉了,看到没有?看我的两只眼睛还有神,形不存神存,还可以动手,如果形存了,神无了,就没有了。就不好治了。 (倪师又仔细的看了一遍黄雪梅手,随后右手握着黄雪梅的右手,左手摸着黄雪梅的额头,大约半分钟) 倪师:你这个病有多久了? 黄雪梅:有四年,五年了。 (倪师又仔细检查黄雪梅的口鼻,两只眼睛很认真的观察黄雪梅的脸色) 黄雪梅:但是以前没有那么严重,影响生活像这种情况的话就是07年08年,以前的话自理都还行(全身抖动很厉害,倪师马上抓住黄雪梅的手) 倪师:没有关系,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黄雪梅伸出舌头 倪师:白湿的,对黄雪梅说:伸长一点,大家看看,白湿,旁边比较暗一点。(刘力红也探头过来看) 倪师:你月经好不好? 黄雪梅:月经以前还行,现在不行了。 倪师:是怎么过不行?是延后来 黄雪梅:两天就结束了。 倪师:然后,多久会才来? 黄雪梅:一个月来一次,但是,每次都是两天就结束了。 倪师:(右手扶着黄雪梅前面,左手按压黄雪梅的胸椎)有没哪个地方最痛? 黄雪梅:... 倪师:我按你的脊椎骨,哪个地方痛还是都一样?(从上至下慢慢的按) 黄雪梅:好像没有最痛。 倪师:你的脚哪里最痛?(眼睛看着黄雪梅的脚) 黄雪梅:我的左脚和右手一样的,脚指的拇指头也是像手一样变形了的,走路落不了地。 倪师:左脚右手? 黄雪梅:嗯,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睡得十几分钟,然后,他就一直向上痛痛的,像脱了一样。 倪师:(拿着黄雪梅的左手)就算你吃西药,药效也是只有一段时间,对不对? 黄雪梅:一个多小时,有时候整个晚上没有效,这段时间,昨天晚上没有效,前天晚上也没有效,上前天也没有有效。他不一定有效。(全身一直都在不停的抖动) 倪师:心里不要想你的手与脚,眼睛看到我,看到我,不要想你的手与脚。 黄雪梅:(转过头) 倪师:你不要去想他,去想他,他就会越来越抖得厉害。 倪师:你要仔细回答我问的问题。 黄雪梅:嗯 倪师:你晚上喜欢盖厚被子还是薄被子? 黄雪梅:盖大被子会重 倪师:热 刘力红:重 黄雪梅:重,对了,我觉得重重的,就像放了石头在我身上,我就觉得累。 倪师:累,所以,你不喜欢有东西压到。 黄雪梅:嗯。 倪师:你从发病到现在,人是瘦了还是胖了? 黄雪梅:瘦了。 倪师:瘦了呵 黄雪梅:以前九十多斤,八十多斤,医了以后就瘦了。 刘力红:现在多少斤? 黄雪梅:七十多 倪师:(看着刘力红)里寒,她的脉,重按都没有。她的脉,形比较大,但是重按就没有了。痨嘛,“痨”就是过度的劳动,对她现在来说,她无法控制,二十四小时都在劳动。 倪师:(看向黄雪梅)你关节会不会痛? 黄雪梅:关节痛。只是左脚 倪师:左脚痛而已。其他都不会痛。 黄雪梅:我的右脚可能出过车祸,所以说,膝盖没走路他就会响。 倪师:(指着黄雪梅的右脚)这个膝盖没走路就会响? 黄雪梅:这两边都响,咔嚓咔嚓。 倪师:不痛,但是会响? 黄雪梅:也难受。 倪师:也难受。 黄雪梅:好像要脱了一样,脱了两截。我走路都是弧线,不能直立。 倪师:(对黄雪梅的妈妈)你们家旁边有甘蔗田吗? 黄雪梅母亲:甘蔗? 倪师:嗯,有没有? 黄雪梅母亲:没有。 黄雪梅母亲:农村里有。 倪师:农村里有吗?你女儿都喝一点甘蔗汁。每天晚上的时候都喝一点甘蔗汁,好不好。我开一个处方给她吃吃看。 黄雪梅母:甘蔗? 刘力红:甘蔗啊,吃甘蔗。 黄雪梅母亲:咬 刘力红:嗯 倪师:咬不下去,她在不停的抖,就挤甘蔗汁。 刘力红:把它榨成水嘛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释、研究、整理甚广,并形成了伤寒学派和经方派。《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促进了中药方剂治法的应用发展,被后世称为“医门之圣经”。
《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60余首,许多名方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仲景方剂被称为“经方”。经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运用和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遣方用药,各具特点。如伤寒六经各有主证,主证有其主方,主方有其主药,根据病证变化,加减化裁,极其灵活。方药剂量也颇有讲究,方中某一药物剂量的增损,即左右整个方剂性能,时至今日仍屡屡见诸临床,故后人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从整个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的正气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出伤寒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指导药方的医书。
一、“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掌大”的原因——因水饮仃于心下,阴寒之气偏盛,上凌于心。心之俞在背,心阳被抑,不能转输于背,故其人背寒冷如掌大。二、释义:《伤寒杂病论》里对这早有定论,“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掌大”。至于治疗,也非常简单,“当以温药和之”。三、治疗方法:用《伤寒杂病论》中的苓桂术甘汤:茯苓30克,桂枝30克,炒白术30克,炙甘草15克,水煎20分钟服用,三五剂就可见效。老祖宗开的甘草泻心汤,一共八味药“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丹参、大枣、石膏、生地”吃了就好了。你好了以后,一个月吃一次,连着吃三个月就不发作了。
董奉220年才出生。曹操220过世。不是一个时代的。
河南南阳医圣祠旅游景点介绍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南阳古城东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医圣祠是我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仲景名玑,生于150年,卒于219年,正处于中国东汉末年这一动乱的历史时期。他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潜心于中医药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书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张仲景因此被后世医家称为医圣,后人在其家乡南阳修建祠庙以祭祀。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纪念张仲景的专祠――医圣祠。 各位请看。这便是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医圣祠大门,郭沫若先生1959年12月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大门前这一对炮楼式的建筑称为子母门阙,高的为母阙,低的为子阙,其形象如同一位母亲怀抱一婴儿。在中国汉代的建筑群中,时常可以见到这种建筑物,一可以起瞭望哨的作用,二可以作烽火台,三起装饰作用。大门上的这对青铜制品称为铺首衔环其虎嘴中叨一圆环,它象征着威严和雄伟。这对铺首衔环重约三百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铺首衔环。 大家请看,门庭内的这块巨大石屏,是一块完整的石料制成的,长高各为3.5米,重达6吨,是中国当代碑林一绝。石屏正面雕刻的是已故名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张仲景传》,它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辉煌的一生和对中国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的对联是中国有名的老中医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上联是:阴阳有三,辩病还须辩证。阴阳有三是指三阴(少阴、太阴、阙阴)和三阳(少阳、太阳、阳明)。辩病还须辩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症,必须要依据张仲景的辩证论治学说,也就是根据病人得病的`时间、地点,结合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意思是说:医生和治理国家的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治国,然而要把国家治理好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民健康、安乐、生活美满。 石屏背面雕刻的是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序》。在序言中,张仲景说明了自已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他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以来,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东汉末年瘟疫的大流行,百姓因得不到治疗而大批死去,这种凄惨的局面和仲景家族自身的遭遇,促使他立志学医,走上了救民于水火的艰难道路。 我们现在看到的四个塑像,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大医学家的塑像。这位是医和,医和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名.医,距今有2700多年,那时他认为疾病不是鬼神作祟,而是大自然的变化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医和后面的为王叔和,他是魏晋时期的医学家,距今lOOO多年。他精研医学,重视诊脉,著成《脉经》一书、同时,他搜集、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其得以流传至今。左边的这两个塑像,前面的是华伦,后面是李时珍。华佗和仲景是同时代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儿、妇、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在世界上首创使用麻沸散(酒内浸入麻醉类草药),进行腹腔手术。他还依照虎、熊、猿、鹿、鸟的形体动作,创五禽戏,用以强健身体,治疗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距今470多年,他花费27年时间,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近200万字,该书总结了中国几千年的药物治疗经验,把药物学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后来该书传人日本、朝鲜、越南,17~18世纪传人欧洲,对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张仲景史画部分,张仲景史画是一套反映张仲景生平事迹的绘画。这一套绘画共二十四幅,采用了汉代画像石刻的浅浮雕手法,显得古朴凝重。因张仲景是东汉人,所以设计者张一平先生采用了汉代造型艺术,更符合两汉的时代特色。大家可以按顺序欣赏。下面的这些书法,是历代名人对张仲景的评赞。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百寿亭和百寿图,它们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手迹。这是张仲景敬仰之碑。 我们现在去瞻仰张仲景墓祠。这两座仿汉建筑叫春台亭和秋风阁。《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是由孔子撰写的,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医学春秋之称,故修建春台亭和秋风阁以纪念。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张仲景的坟墓,此墓始建于何时,已无确考。墓前的石碑,是清朝所立的。仲景墓是仿汉墓式样,墓的四角各有一个羊头,在中国古代羊和祥是同音、同义的两个字,象征着吉祥(如美和善都以羊为字头)。墓顶的莲花座,象征着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正殿。正殿塑着仲景老师手拿卷宗的塑像。这些匣额是历代名士赠送的。两侧房内陈列的是《张仲景史画》原稿。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树叫凌霄花树,也就是紫葳。它八月份开花,花朵呈喇叭型,异常娇丽,此花可入药,有止血化淤,调节经络的作用。 这是西偏房,周恩来总理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些是在重修医圣祠时,整理出的文物。这是下水管道,它说明在汉代,城市的通水设施已经很完备了。这是铁斧,是熬制中药用的容器。这是陶井圈,建在水并的上边,可以防止井水被弄脏。这是药白,是捣药用的。 根据张仲景坐堂行医的故事,前几年,塑造了一组蜡像,群众陈列于行方斋中。 请看,这是张仲景的太守府,他在公堂上为黎民百姓诊治疾病。两侧的图案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方之神,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这便是智圆斋,里面陈列着中外古今各个时期的《伤寒杂病论》版本。其中最古的版本是宋朝的版本,但现在已经散入日本。本馆现存最古的版本是明朝时的版本。 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历代名医画像》。这是当时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同志为《名医画像》写的序言。《名医画像》按照历史年代为顺序,共收录了112位在医学事业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伟大医学家。它上起中国医学的创始人伏羲、神农、黄帝下至清末、民国的医学家,集历代名医画像之大成,填补了中国医学史研究方面的不足。 张仲景在医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他创立的学说历经1800年而不衰,并将继续造福于人类。张仲景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
华的外科手术是最有名的,楼上说的也是其中之一
合为汉代的计量单位。柴胡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纵观仲景方41首含半夏的方剂,半夏的用量都有 “半升”“二合半”“二十铢”“四两”“半斤”“一升”“二升”等。其中,用量为“半 升”的用法最多,共24首,故“半升”为仲景对半夏的常规用量,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上加减形成的。“升”“合”为汉代的容量单位,“千二百黍实其龠,合龠之为合,十合为升,十 升为斗,十斗为斛”(班固·《汉书·律历志》),故 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铢”“两”“斤”为汉代的重量单位,“千 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 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律历志》),故一 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那么半夏的容量单位和重量单位如何换算呢?仲景在经方“柴 胡加芒硝汤”中示“柴胡加芒硝汤”由1/3 份“小柴胡汤”加二两芒硝所构成,其方内半夏用量 为“二十铢”,而“小柴胡汤”中半夏用量为“半升”, 故“半升”半夏的重量为“二十铢×3”,为六十铢, 即两。那么汉代的一两合现在多少克呢?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柯雪帆等,直接根据出土的东汉文物“光和大司农铜权”(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推算出的“一两等于 g”据此,经方中半夏的常规用量“半升”合现在 g(即两× g),约为40 g。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加减而形成的, 这样二合半即半升的二分之一的重量就约为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