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病因与病机的示例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病因与病机的示例分析论文

中医论文范文

题目:关于老年便秘证治

1病因及病机

气血不足 因年老体虚,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液枯竭,大肠失去濡润,而形成便秘。

阳虚寒凝 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凝滞肠胃,致阳气不运,津液不行,肠道传导无力,形成便秘。

阴液不足 老年体弱或久病,或服用泻下药物过多,导致津液大伤,肠道干枯,大便燥结难下。

气机郁滞 老年之人,多忧善虑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腑气不通,糟粕内停而致便秘。

肠胃积热 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尽,耗伤津液,使肠道失于濡润而致便秘。

2治疗

非药物治疗 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饮食调理及身体锻炼,特别是功能性便秘更应如此。食物应富含纤维并多饮水。

药物治疗 便秘临床上分为气秘、虚秘、冷秘和热秘。虚秘又分为气虚和血虚2种。

气虚便秘 特点为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气怯,舌嫩苔薄,脉虚。药用黄芪、茯苓、山楂、木香、佛手、香椽、麻仁、白蜂蜜等。

血虚便秘 特点为大便秘结,面色苍白,舌淡脉细。药用当归、麻仁、玉竹、生地、熟地、元参、佛手、香椽、枳壳、生黄芪、白蜂蜜等。

冷秘 特点为大便难涩,腹中或有冷痛,喜热恶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药用当归,仙灵脾、肉 苁 蓉、木香、枳壳、麻仁、生黄芪等。

气秘 特点为大便秘结,噫气频作,腹胀痛,胸胁痞满,苔薄腻、脉弦。药用木香、槟 榔 、佛手、郁金、枳实、麻仁、柴胡、内金等。

热秘 特点为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数。药用大黄、炙枳实、白芍、生地、元参、生芪等。

3典型病例

女患,65岁。长期便秘,伴腰痛腰冷,时腹胀,食欲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方药:仙灵脾10g,肉 苁 蓉20g,生黄芪15g,佛手10g,香椽10g,生山楂15g,当归15g,牛膝10g,首乌15g。

患者体弱,脾肾阳虚,寒自内生,肠道传送无力,故便秘。肾阳不足,则腰痛腰冷。脾虚运化无力,则腹胀,食欲不佳。仙灵脾、牛膝温肾助阳,肉 苁 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佛手、香椽理气,首乌、当归补血行气,润肠通便。5剂后每日大便1次。后守方调理。

男患,92岁。曾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数日或每周大便1次。曾用泻火通便之品,服后腹泻不止。时有腹胀,乏力,面色苍白,时咳嗽、痰多、苔薄黄略腻、脉细。辨证属气血不足,治以益气补血,润肠通便。方药:生黄芪15g,茯苓15g,太子参15g,全瓜 蒌 20g,佛手15g,香椽15g,木香10g,郁香10g,当归15g,生山楂15g,白芍15g。

患者气血不足,脾虚不运,遂成便秘、腹胀。水饮不能运化,聚而成痰。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则面色苍白,乏力。生黄芪、茯苓、太子参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润燥、佛手、香椽、木香、郁金理气,以助脾运化,生山楂健胃消食,全瓜 蒌 清痰热,又可润肠通便。5剂后即每1~2d正常大便1次。后守方化裁,以健脾益气,养血润燥为主调理。

4讨论

老年人脏腑功能减弱,肠道传送无力,故成便秘。以虚秘、冷秘、气秘为主。在治疗时,不可妄用泻火通便之药,而应以润肠通便为主,同时加入理气健脾之品。虽然饮食及疾病等如饮酒或过食辛辣厚味,也可出现热秘,但多为虚实夹杂。故应慎用泻火通便及破气之药。如通便药久用或用量过大,则干扰正常条件反射,形成药物依赖,同时也使气血津液更加受损,致肠道津液干枯,反而加重便秘。通便药的应用须中病即止,便秘缓解后,即去通便药,而根据病因,分别继续施用健脾、益气、温阳、养血、润燥等法,以治其本,防止便秘再发。

题目:中药材市场走势分析研究

一、大幅震荡调整变化异乎寻常

受SARS疫情影响,2003年的中药材交易跌宕起伏,变化异乎寻常,整体走势明显好于往年。中药材交易红火,销量持续攀升,品种升多降少,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活跃态势。从时间来看,大体为:2003年1~3月份,SARS疫情出现,中药材行情由疲转畅,交易比2002年冬明显增多,大部分品种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开始复苏;4~6月上旬,SARS疫情加剧,药材购销两旺,批量成交加快,不少品种价格飞涨,热点药材市价创历史新高;6月份以后,一方面SARS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国家着手对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禁售中药饮片,药材交易迅速回落,跌入低谷;进入9月份,药材交易重现生机,市场渐趋活跃。期间,震荡幅度之大,变化速度之快为历年罕见。

二、销量不断攀升,品种升多降少

综观2003年的药材交易,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都较往年有大幅攀升。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近300种常用大宗药材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平均较2002年分别增长25%~48%和33%~42%不等。其中,价格上升的品种约占统计口径的~,价格稳定的品种约占28%~33%,价格下降的品种约占~。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各地纷纷兴起的“种药热”,致使许多药材供过于求,市场滞销,价格偏低。特别是一些年销量在千吨、万吨以上的大宗常用中药材,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低谷中运行:如板蓝根、家种丹参、黄芪、白芍、厚朴、茯苓等。但SARS让沉寂多年的中药材交易再次活跃起来。防风、贯众、银花等价格竟然上涨了几十倍之多,就连板蓝根、黄芪、白芍等多年的滥市品种也被抢购一空。

三、五大诱因催生药材交易热

2003年的药材交易红火,虽然中间震荡起伏,但整体交易明显好于以往,是难得的丰收年。出现这种向好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受SARS疫情的刺激,药材销售旺盛。在狙击SARS的战斗中,传统中医药大放异彩,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时间出现了抢购中药材热潮,给疲软的药材交易注入了活力,拉动多数家种药材走出低谷。

2、受旱 涝 灾害影响,药材产量下降。我国南方和北方先后出现旱 涝 灾害,致使湖南、广西、广东、安徽、黑龙江、吉林等药材主产区的市场供给量严重下滑,板蓝根、桔梗、白术、白芷、生地、关龙胆等根茎类药材和北五味子、车前子、山栀子、酸枣仁、柏子仁、春砂仁等种子类药材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浮。

3、受禁猎禁采野生动植物和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等政策性因素制约,特别是几十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野生药材资源稀缺,市场供应日趋减少,致使价格不断上升。野生药材成为市场近年来追逐的热点。冬虫夏草、关防风、秦 艽 、野山参、穿山龙、虻虫、马宝、林蛙油等野生药材一直处于高价位。2002年野生药材价格涨得最多的品种当属冬虫夏草,由年初的16000元上涨到26750元,特大虫草王已涨至41000元的高峰。

4、出口需求增加。进入2003年,中药材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整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药材出口渠道拓宽,销售范围扩大。桔梗、北沙参、山药、黄芩、太子参、罗汉果等品种出口顺畅。

5、受秋后粮棉油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牵动,部分家种品种都不约而同的跟随农产品价格上浮。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 “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 (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 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 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什么是病因与病机分析论文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一,病变部位有深浅,阴阳平衡状态有别,邪气性质与盛衰亦有差异,在疾病过程中的病机也是随着正邪消长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疾病发生的机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区分为病机总纲、基本病机、和具体病机等不同的层次。

一、内容不同

病机:病机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

病因:病因的内容包括致病因子和条件。

二、分类不同

病机:病机包括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两方面。

病因: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内外因。

三、基础理论不同

病机:病机的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

病因:病因的基础理论包括单病因说、多病因说、充分病因和必需病因。

四、研究方法不同

病机:病机研究方法是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病因:病因的研究方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和类推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病机

百度百科-病因

口腔癌的病因病机分析论文

口腔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考虑和烟草、乙醇、口腔卫生状况不良、职业暴露、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1.烟草:吸烟是口腔癌头号危险因素,烟草可诱发口腔上皮不典型增生,并促使其癌变,口腔上皮不典型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癌前病变。2.乙醇:研究公认,口腔癌长期饮酒导致口底、舌黏膜化学性烧伤,增加口底与舌发生癌变的风险。3.口腔卫生状况不良:口腔卫生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形成,加上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为敏感。4.职业暴露:流行病学数据提出职业暴露和口腔癌的发生关系,可增加罹患口腔癌风险的职业很多,主要集中在接触有机化工、煤制品、水泥、染料、酿酒等行业。5.感染:如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特别是HPV16是诱发人口腔黏膜鳞癌的相关病毒之一;人免疫缺陷病毒也存在一定的关系,5%的头颈部癌症患者存在HIV的感染。

口腔癌的病因是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从而导致细菌病毒入侵,口腔内部;频繁的口腔溃疡,口腔异常出血,口腔内部表面出现不光滑的迹象,口腔内部有肿块,硬结节,出现张嘴困难,舌头活动受限等症状都需要警惕。

睡眠习惯不好,压力挺大,饮食习惯不规律,主要是一些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导致的。如果牙齿松动脱落,口腔非常的麻木,口腔溃疡特别严重,口腔黏膜上有红斑,水肿我的症状,有不明原因的出血等等,就要及时去看医生。

1、长期性爱好烟、酒

口腔癌病人大多数有长期性抽烟、喝酒史,而不抽烟又不醉酒者口腔癌罕见。

2、口腔健康差

口腔健康习惯性差,为病菌或细菌在牙科内滋长、繁育造就了标准,进而有益于亚硝酸以及磷酸激酶的产生。加上口腔溃疡,一些体细胞处在增生情况,对致癌物质更比较敏感,这般各种原因很有可能推动口腔癌产生。

3、脏东西长期性刺激性

牙龈或锋利的牙尖、不适合的活动假牙长期性刺激性口腔粘膜,造成漫性溃疡乃至病变。

4、缺乏营养

维生素D欠缺可造成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质化过多而与口腔癌的产生相关。人口数量应用统计学科学研究表明摄取维生素D低的我国口腔癌患病率高。也是有觉得与营养元素摄取不够相关,如食材含锌量低。锌是动物组织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原素,锌欠缺很有可能造成粘膜上皮细胞损害,为口腔癌的产生造就了资源优势。此外总蛋白和动物蛋白的摄入量不够很有可能与口腔癌相关。

5、黏膜白斑与红疹子

口腔黏膜白斑与增生性红疹子常是一种癌前病变。

1、溃疡难愈

牙科溃疡的现病史一般不超过两个星期,假如灼热感、疼痛等症状超出两个星期仍看不到好,需当心口腔癌的很有可能。由于,口腔癌常主要表现为溃疡的方式,四周边沿突起,中间凸凹不平,并有萎缩机构遮盖,疼痛显著。

2、疼痛显著

初期一般无疼或仅有部分出现异常磨擦感,溃破后疼痛显著,伴随着恶性肿瘤进一步侵害神经系统,可引起耳朵和咽喉痛。

3、淋巴肿大

口腔癌多向周边的颈部淋巴结迁移,有时候原发性疾病不大,乃至症状还不显著,但颈部淋巴结却发觉了迁移的肿瘤细胞。因而,颈部淋巴结如忽然肿胀,需查验牙科。

4、知觉障碍

恶性肿瘤有可能侵害张闭口粉刺全身肌肉和下颌关节,造成开闭口粉刺健身运动受到限制。

必须注重的是以上症状虽是口腔癌普遍症状,但并不彻底为此判定是不是身患癌病。由于,口腔炎症也会产生以上症状,最好是到医院门诊立即就医,初期准确确诊,合理治疗。

痛经的病因及病机分析论文

每个女孩子都会来月经,但并不是每个女孩都会痛经,痛经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曾有个同学,每次痛经痛到都会去打点滴。那么,为什么会痛经呢,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请听我分析。

内分泌紊乱

如果女性内分泌紊乱会使机体出现不适变化,也会引发不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功血等。而少女因为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内分泌失调,所以痛经的出现变得更为经常,也可以理解为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

精神因素

有些少女因缺乏生理知识,行经时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很大,或身体虚弱缺少锻炼,又对疼痛颇为敏感,且耐受力差。所以对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敏感,即使轻微的不适,也会觉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紧张,越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产生或加重的。

子宫内膜整块脱落、子宫颈口狭窄

如果在行经时,子宫内膜不成碎片而是整块脱落,排出困难。或子宫颈口较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均可子宫收缩,或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疼痛。而少女最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自身发育未完成,狭窄和整块脱落是比较常见的。所以这也是导致少女痛经的原因之一。

激素

激素可以促使子宫的肌肉和血管收缩,帮助经血排出。但是某种情况下,例如内分泌失调就会导致激素分泌过剩,而分泌量过多,就会使子宫肌纤维发生强烈的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疼痛。也就是痛经,而激素分泌过剩也比较经常发生在少女身上,可能是因为还处在青春期的缘故,所以这也是导致少女痛经的原因之一。

某些妇科疾病

痛经,有可能是某些妇科疾病的影响。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位置异常等,会影响经血外流不通畅而致痛经。

不良生活习惯

痛经可能受到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有某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女性朋友,比如嗜好烟酒的的女性痛经现象比较严重,烟和酒的成分都会对月经的生理过程有干扰因素,引起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的情况下痛经严重。

作息不规律

女人痛经可能受到作息不规律的影响。作息时间不规律引起的过度劳累或者内分泌失调,雌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经期不正常,痛经的几率就比较大。

情绪影响

情绪不稳定、精神过于焦虑和生活压力大,使得女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疼痛过分敏感。这也是导致女人痛经的因素之一。

子宫发育不良

女人子宫发育不良会出现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内缺氧气、缺血而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女性的子宫口狭小,或者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都会影响到经血外流不通畅而产生疼痛即出现痛经。

穿的太少

现在的女孩子对于穿衣都是追求时尚感的,但是忽略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穴位受凉,人体的穴位受凉以后就会造成气滞血瘀,上下不通,不通则痛,这就是导致痛经的一个大原因。

吃的食物太凉

吃的食物太凉也会导致身体变得容易受凉,女子体寒之后的一个方面就是会导致宫寒,宫寒的直接后果就是能够引发痛经,而且还会手脚冰凉。但是很多女孩子现在都喜欢吃一些快餐和冷饮,这也是导致痛经的一个原因。

不洁生活作风

有一些女孩子不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婚前性生活导致意外怀孕就需要流产,流产之后会伤及子宫,这些也会出现痛经的事情发生。

以上就是痛经的原因和造成痛经的行为,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后好好爱护自己,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愿痛经不再来!

基本上大部分女性,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生理期。而生理期最让人感到头痛的,就是可能出现的经期疼痛问题。症状轻微的可能就只是腹部下坠感,严重的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晕厥。而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那具体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痛经的生理性原因1.饮食因素小部分女性会在经期前后,或者经期时吃生冷类食物或者喝冷饮,这样会导致气血凝滞,从而使血液无法很好流通,引起痛经的情况。2.精神因素如果女性这段时间精神上比较抑郁,或者是长期心情比较差的话,当月经来临的时候,经期综合症也会表现得格外明显,这就会导致痛经的情况更加严重。3.过度劳累如果持续性的过度劳累,或者是长期负荷的工作,也会使女性对疼痛格外的敏感,这也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因素之一。4.身体虚弱很多女性本身体质就比较弱,平时也不注重锻炼,也就特别容易着凉,之后引起经络不通,从而引发痛经的产生。二、痛经的病理性原因1.子宫疾病子宫肌腺病子宫肌腺病一般多发于30~50岁并且有生育史的女性,如果痛经的症状日益加重,特别是疼到无法忍受的时候,就需要警惕是否可患有子宫肌腺病。子宫发育不良少部分女性可能是因为子宫发育不良,或者是子宫出现畸形之后,导致子宫内肌肉不能很好的收缩,从而引起疼痛的情况。子宫颈狭窄有一些女性天生子宫颈就比较狭窄,这样不利于经血顺利排出,更容易出现血瘀,就会导致出现疼痛。子宫位置不对如果子宫过度的前屈或后倾,那么当经血排出的时候,子宫必须要加强肌肉收缩,才能使经血正常排出。这时候如果收缩太过强烈,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感。2.慢性盆腔炎部分痛经的患者同时还有腰背部胀痛,或者是在性交后,月经前后出现低烧精神差的情况那么可能是患有盆腔炎,而盆腔炎也会引起痛经的情况。

痛经是常见妇科疾病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二者的缓解方法主要有:一、原发性痛经1、热敷: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月经血流顺畅,减轻疼痛,如可用热水袋,或炒热的粗盐装在袋子里,敷在下腹部,缓解痛经;2、热饮:可饮红糖姜片水,红糖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并且能补充能量,而姜片有助于驱寒暖宫,还可多饮用热汤或热水缓解痛经;3、艾灸:可艾灸子宫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温经散寒,可缓解痛经;4、药物:疼痛难以耐受时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痛经。近期无备孕计划的女性也可口服避孕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降低前列腺素和加压素水平,缓解痛经,如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继发性痛经对于继发性痛经的女性,要查清引起痛经的原因,常见因素如子宫发育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都可能导致痛经症状的出现,需针对病因积极治疗,痛经才能得到缓解。除口服上述止痛药物外,对于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经血量过大的痛经,还可使用曼月乐环,诱导子宫内膜收缩,从而缓解痛经。经治疗3-6个月无效或有不明原因疾病者,可考虑行腹腔镜明确原因并治疗。继发性痛经一般无法自愈,长期出现痛经时,建议在月经干净后及时去医院做妇科、B超检查,必要时可抽血检查CA125,根据检查结果对因治疗,才能避免痛经症状反复出现。日常注意保暖,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情绪,每周坚持3-5次户外体育运动,有助于舒缓压力。饮食上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刺激,建议以低脂饮食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蛋奶类食物等。妇女在生孩子前容易患痛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女性会经历难以忍受的痛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很容易在分娩前出现痛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和缓解,可能导致其他更严重的疾病。痛经通常在分娩后缓解。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1)宫颈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经血流出受阻,引起痛经。(2)子宫发育不全易与供血异常相结合,导致子宫缺血、缺氧、痛经。(3)子宫位置异常,如子宫位置极向后或向前弯曲,可影响血流,引起痛经。(4)一些有精神和神经因素的女性对疼痛过于敏感。(5)女儿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关系。(6)内分泌因素,月经时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增加有关。(7)子宫内膜和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增加,前列腺素E2(PGE2)作用于子宫肌纤维引起痛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显著升高。(8)子宫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的子宫收缩压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压力约为),但子宫收缩时间较长,不易完全放松,因此会发生子宫收缩过多引起的痛经。(9)子宫异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收缩异常,常导致痛经什么会痛经呢?1、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2、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3、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4、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5、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6、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有这几种原因造成痛经,痛经不能忽视,建议使用经巢暖舒茶帮助调理改善痛经。女性在出现痛经时,严重情况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健康。所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积极的预防痛经发生。预防痛经有哪些方法?1、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期间会出现紧张,压力以及其他的不良精神状态,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痛经的发生。所以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消除紧张的心里还不要背负一些心理包袱,需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在经期前也要避免过于劳累。2、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要避免受凉,否则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在月经期,一定要少吃生冷及辛辣性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可能会加重痛经。3、患者在平时要多加强锻炼,这样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而且在平时的饮食上也注意营养均衡。如果患者存在一些慢性疾病或者是原发疾病时,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避免通经发生。4、如果女性存在痛经或者是这些痛经是因为身体中的疾病引起,一定要积极的治疗这些疾病,这样才可以保证女性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痛经的饮食调理有痛经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多进行饮食调理,因为有些饮食是可以缓解痛经现象,而且对于痛经的治疗也是有很大帮助。日常生活中,该怎样选择饮食来缓解痛经?1、有痛经的女性在平时需要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血钙偏低导致子宫收缩增强,甚至出现痉挛性的疼痛,从而导致痛经发生。2、因为雌激素分泌对钙质吸收的利用有很大影响,所以要保证雌激素原料共给,比如亚麻酸,蛋白质b族维生素以及为维生素e等,还需要多吃一些富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d还有泛酸的食物。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以防止因为便秘引起痛经现象。3、女性在出现痛经时,需要纠正偏食的习惯,要做到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在平时应该多食用一些理气活血的蔬菜水果,比如生姜,佛手,橘子,胡萝卜,香菜,荠菜等。如果女性的身体比较虚弱或者气血不足,可以多食用补血,补气,补肝肾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动物肝脏,鱼类,鸡,豆类等。4、患者平时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性的食物都不可以多食用,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痛经现象,一些油炸类,油腻性的食物也不能多吃。这些食物对身体不利。女性如果出现痛经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因为有些痛经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只有治疗疾病,才可以缓解痛经现象。

女生一定要多注意保暖,尽量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

舌痛病病因病机分析论文

这个就需要适当锻炼身体,饮食要合理膳食纤维,再找一个好中医调理一下。三俩月就会有变化的!

有的人自己拔牙后感到舌头疼痛,但是医生却检查不出很大的问题,舌头柔软,活动也正常。好多人自以为舌头上生了肿瘤,其实并非如此。我为你收集整理了关于舌头疼的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 舌痛在临床上主要分两大类: 第一类属于舌器质性病变,如舌黏膜溃疡、舌癌等。第二类属于非器质性病变,即所谓的舌痛症,大部分患者属于这一类。舌痛症的病因很多,包括局部刺激因素、全身系统因素、精神因素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舌痛,除全身症状外,局部可表现出舌干,舌乳头萎缩,上皮变薄等。局部因素引起的有局部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神经性舌痛可有阵发短暂性、扳机点,局封后可消失。精神性舌痛在更年期妇女中较为多见,舌部多无异常,患者常怀疑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如果有舌痛症状,首先应到医院检查,排除第一类疾病(即舌器质性疾病),同时检查是否患有全身性疾病或口腔局部刺激因素。 就舌痛症的治疗而言,应消除局部刺激因素,积极治疗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更年期症状明显而无禁忌症时,可试用雌激素治疗。维生素缺乏或营养状况不佳可补充复合维生素B或维生素B1、B6、B12、叶酸等。失眠、抑郁明显者可用谷维素。饮食上宜清淡,尽量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检查不出任何局部或全身的致使舌痛的因素,而且舌体活动时感觉良好的患者,可以接受心理治疗。建议张女士最好来医院查明到底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舌痛,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治疗舌头疼的建议: 舌头起泡是上火引起的,每天早上喝点板蓝根,晚上睡前喝个加了白糖的生鸡蛋,一定要是白糖啊!这样是很有效的。白天也可以在口中含白糖,这样坚持三到四天就好了。如果要根治,多坚持几天。 主要还是饮食调理,要多喝水。多吃点发凉的东西,比如:绿豆汤、水果,再买西瓜霜喷剂喷在患处。 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果要吃药的话,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如果是胃火旺的话,可以吃一些三黄片等药,如果是肝火旺可以用丹参逍遥等。还有牛黄系列,如牛黄解毒、牛黄上清丸等。 由上可以看出,舌头疼看起来跟拔牙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因为拔牙之后舌头开始疼,所以我在此提醒一下大家,要注意口腔健康!

舌痛常见病因1.灼口综合征(BMS):灼口综合征又称舌痛症(glossdynia), 国际疼痛协会将其定义为发生在舌或其它部位口腔粘膜的烧灼样疼痛, 无明显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绝经期妇女较常见。在舌痛患者中, BMS 患者占40 %以上。疼痛部位多发生于舌根部, 约占BMS 的70 %, 其次为舌缘, 舌背和舌尖, 舌痛有晨轻晚重的时间节律性改变。其病因复杂, 目前认为可能的诱发因素有局部的、全身的和精神因素三个方面, 但精神因素为其重要原因。2.萎缩性舌炎(atrophic glossitis):萎缩性舌炎(镜面舌)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粘膜的萎缩性改变, 临床表现为舌乳头萎缩甚至消失, 舌背光滑、红绛、无舌苔, 严重时因舌肌萎缩而呈现舌体瘦小。若伴发念珠菌感染则有口干、烧灼感或疼痛、发木感等临床症状。患者以中老年为主。是老年人营养失调、机体功能下降的一个标志。3.地图舌(geographic tongue):又称地图样舌炎、游走性舌炎, 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舌炎, 好发于舌背、舌尖、舌缘部。是由于粘膜上皮剥脱所致。初起时, 在舌上出现1 个或数个灰白色稍隆起的小病灶, 随后中央的丝状乳头剥脱, 遗留红色光滑而干燥的舌面, 围以灰白色边缘,逐渐向外扩展, 互相融合成地图状。一般无疼痛等不良感觉, 但合并细菌, 真菌感染者, 有烧灼样疼痛或钝痛。4.沟纹舌(fissured tongue):沟纹舌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 特别是40 岁以后更明显,其发病率<10%,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若继发感染, 则有疼痛。同时, 沟纹舌也可能是某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 应在诊断中注意。如Melkersson-Rosenthal 综合征具有沟纹舌、反复的面部或唇肿胀和间断性的周围神经麻痹等三联征。5.舌乳头炎(foliate papillitis):舌乳头炎包括丝状乳头炎、菌状乳头炎、轮廓乳头炎、叶状乳头炎等。除丝状乳头炎以萎缩性损害为主外, 临床表现为乳头充血、红肿, 患者常因疼痛而影响吞咽和进食。6.舌部微血管炎(microscopic vasulitis in tongue):指舌粘膜下层的微血管所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舌部烧灼样疼痛、不适、麻木及感觉异常等。舌痛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缺氧情况下舌肌内聚集过多的代谢产物, 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 以及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刺激舌肌内植物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 使冲动传至大脑,产生疼痛。

1. 精神因素舌痛症的发生机理复杂,而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已是不可否认。 精神因素在舌痛症的发生上占有重要地位。80年代末,Sulliran,Castera临床治疗中已发现情绪状态异常,尤其抑郁情绪为舌痛症的重要病因。而后,Ottg报告的131例舌痛患者中发现,平均年龄为55岁,73%为女性,60%患者有一个以上精神病学相关的表现,通常是沮丧。在治疗舌痛症时,应考虑是否有精神病理障碍。逐步增强的沮丧情绪,以及焦急、紧张相关联的精神动力学研究提示,舌痛症是精神躯干疾病的一种表现。但是,舌痛症带来的长期慢性疼痛与其相关的情绪表现的内在关系尚待深入研究。2.全身系统性因素维生素B12缺乏,有症状的贫血和巨红细胞贫血均可引起舌炎、粘膜溃疡而出现疼痛症状,曲淑华等发现4/5舌痛症患者为女性,其中尤以更年期妇女女多见(占患病妇女的68%),由此认为舌痛症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局部微循环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妇性更年期前后性激素水平下降是一个重要因素。3. 微循环障碍学说管志江等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舌痛症患者舌腹静脉多呈淤血状,末梢血管明显扩张,有时可见点状出血,提示了舌部微循环障碍的存在。李辉奉等在舌部微血管炎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舌痛症患者舌局部可呈现血管炎样改变。光镜下观察到了舌上皮乳头及结缔组织内微血管扩张淤血,微血管缩窄、闭塞及出血现象,血管内皮细胞明显肿胀,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炎的发生是因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内层所致。另外,炎性细胞释放的溶菌酶被复合物包围于血管壁,使弹性硬蛋白酶,胶原酶释放增加,破坏血管,造成退行性性变,导致管腔缩小闭塞。舌部的微循环障碍 ,缺血,缺氧,由此而产生了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以及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了舌肌内的植物神经传入纤维末梢,产生疼痛。4. 多因素综合Rikkas等认为舌痛症是多因素性疾病。其发生可能是局部刺激、出血、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更年期及内分泌失调以及精神因素(如焦虑、沮丧、恐怖)综合作用的结果。KatzJ报道舌痛症与梭状螺旋体杆菌感染有关,用四环素含漱液及口服灭滴灵后症状缓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