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专家谈罕见病用药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专家谈罕见病用药管理论文

“用药前咨询”—看似简单的用语却传达了在处方开具和执行前,病人与医生就所开具药物的益处与风险进行交流的重要性。然而当医生告知了药物的重要信息,有时候并不能保证患者完全明白开始这种药物治疗的益处和潜在风险。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论文吧!

用药安全与药学服务论文【1】

摘要:有效地实施药学服务,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关键词:用药安全;药物;药学服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药物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除了在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用药外,在我们生活当中自已选择用药的时候也较多。

科学合理地用药对人们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们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药物,那就要加强对用药安全知识的了解及提高药学服务。

1用药安全

首先要正确认识药品,药品具有两面性,①能防治疾病,②不恰当应用也可以导致疾病。

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才能做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掌握科学正确的药品知识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该如何主动去认识药品,安全合理地用药呢?综合说来,不外乎3个方面:①科学的用药习惯;②科学的医疗保健习惯;③更加注重学习用药和保健知识,理性选择就诊和用药。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我国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简称OTC药。

常用药品的滥用

失眠的情况,因此服用安定类药物的人较多。

但安定类药物长时期服用,可导致人们对药物的依赖性和耐受性,用药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离不开它,严重时可以成瘾,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要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来调整睡眠。

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在国内外都相当普遍,在美国每天的处方中,有亿张是抗生素,有关专家认为其中有50%是不必要的,在我国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1]。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当然,合理的用药是必须的,但有时患者只是患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伤风感冒,抗生素对病毒根本无效,用点抗感冒药就可以了,而不必常规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不当,常常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出现不应有的不良反应,有些还很严重,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的过敏反应,链霉素、庆大霉素对耳、肾的毒性,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等,此外,还可能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有可能造成合并症增多。

解热镇痛药是人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头痛脑热时,或是牙痛、关节痛、腰腿痛或是痛经等,人们常常不经过医生诊治就自己到药店去买退烧药或是止痛药,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布洛芬,实际上这些药都只是对症治疗。

牙痛应该去口腔医院治疗,关节和腰腿痛可以用物理疗法或是外用贴膏缓解疼痛,以减轻很多用药的不良反应,像阿司匹林和消炎痛,如果经常服用,对胃有很强的刺激性,重者可引起胃溃疡出血。

2加强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顾客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在日常工作中,药学人员除了完成配方发药工作外,还应向患者清楚地讲解患者所用药 物的基本知识,说明药品的用法、注意事项等。

医用指导的必要性 作为1名在药房工作的药学人员,我切实感受到对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必要性。

对患者或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

在日常工作中,药房工作已不仅仅是照方发药,重视患者以及其家属的用药指导,开展药学咨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患者用药指导 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患者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学销售人员也有责任向患者说明药品的用法。

用药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的适宜时间、用药注意事项、潜在的不良反应等。

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是患者正确服药的关键。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药房顾客多,因此药学人员往往只局限于照方取药,在药袋上写用药方法。

而顾客在离开医院时,对拿到手的药不知道怎么服用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在服用时要注意什么,患者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是似懂非懂,这可能会导致患者不能完全或完全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由于药效不明显,患者感觉已经好转,或者由于某些不适的副作用,患者可能会过早停药,这就导致了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

这些情况在内服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当患者自己感到症状减轻或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反复、耐药性的产生、病程的延长等,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对于药学人员在药袋上所写的服用方法:如需要时不能完全理解而导致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

例如用阿托品这种药时,如果患者体温在39℃以上,用此药必须先降温,否则,因本药抑制汗腺分泌,使散热困难,不仅难降温,还可能使体温更加升高。

药物的用法用量 药学人员在发药的同时如讲解一些药物保健和服药小常识,就会使患者掌握科学的服药方法,获得用药知识,有益于疾病的痊愈。

以上两者可以为药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防治疾病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同时,药品销售部门也应加强药学服务,从而使人们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参考文献:

[1]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14.

医院药学服务状况【2】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要求有用药知情权和用药选择权;另外,药品分类制度的实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乐于采取自我药疗的手段来进行保健与治疗。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效果,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了广大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药学服务的现状

药学服务体系未形成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药学服务的概念与体系,并且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与之相适应,同时还有相应的行业自律的管理机制来弥补法律规定上的不足。

而药学服务这个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久,当前药学服务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大家对药学服务的认识还不够,药学服务体系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

药学服务机构不完善 提供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医院药房,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药房进行的仍然是简单的制剂、处方调配、发药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被动的服务模式上。

医院药房的药师在工作中缺乏与医师和患者的交流沟通,不能主动地参与药学服务工作。

社会药房作为另一个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欧美发达国家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在我国,有相关数据表明,药品供应重心正逐步地由医院药房向社会药房转移,民众日常使用的药品有一半来自医院外药房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药房更应该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非常不令人满意。

目前,我国社会药房的药师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药物销售上,对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及其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服务范围狭窄,缺乏深度和广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用药的质量、效果和安全。

药学服务提供者整体素质堪忧 作为药学服务提供者的药师,整体素质堪忧。

在最近的一次对执业药师调查的数据显示,的被调查人员对于常用OTC 药物的使用方法比较熟悉;的人认为能够准确理解开方者的意图, 并按照要求调配处方; 的人认为熟悉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的人认为熟悉常用抗菌药物的治疗周期。

这表明多数被调查者的工作还处于药师工作比较初始的审核、调配处方阶段,缺乏提供药学服务所要求的能力,在提供药学服务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2药学服务开展不力的原因

药学服务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传统药学工作理念现在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药学服务的理念进入我国也不过短短数年,影响甚微。

直至2003年2月25日,我国第一个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行业规范《优良药房工作规范(试行)》(GPP)才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

而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也还没有能够制定出来。

缺乏国家法律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仅靠一部行业规范来推动药学服务的发展确实举步维艰。

药学服务提供机构对药学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医院长期以来"重医轻药",医院药房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将药学服务质量纳入其中,主要以药品供应以及药房经济效益情况为依据。

对药师工作的评价也不考虑药物治疗效果。

这使得药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重视药品的供应,而不是如何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而社会药房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与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在经营上以经济效益为重,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开展药学服务的氛围。

大部分社会药房药师的工作以销售为主,有的地方甚至让药师当起了"药托"。

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一直沿袭前苏联过于学术化的培养方式,药学课程的设置以化学为主干,知识系统主要是为科学研究服务。

而生物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导致学生生物医学知识欠缺。

同时,药学学生临床实习时间普遍不足甚至没有,这很不利于对学生实际处理合理用药问题能力的培养。

药学服务要求药师不仅要懂得药学知识,还应该懂得医学,管理学的知识,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与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能力。

以目前的药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足使他们对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当"药品售货员"的职能。

另外,作为药师选拔机制中重要一环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内容的设置偏重于工业生产及大化学知识方面,忽略了临床用药、药房咨询、用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考核。

这种机制很不利于选拔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也使得执业药师资格的获得者不重视临床实践,导致我国执业药师普遍缺乏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对于处方药物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剂量是否正确等问题,缺乏审核把关的能力。

3解决开展药学服务困境的对策

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学服务体系 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确立一套药学服务标准化方法指导原则。

以WHO的GPP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为依托,参考发达国家的药学服务相关规范,结合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规范与行业规范。

根据医院药房与社会药房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药学服务实施的量化指标。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有关各界充分认识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和实施药学服务能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益处。

全方位推动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发展。

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药房工作制度 无论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都应该明确这一点,药房其实不只是卖药,在销售药品的同时,还应把健康提供给消费者。

充分认识到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不但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与保健,同时也可以提高单位自身的竞争力。

将药学服务纳入药师的评价体系,以GPP为指导,重新构建药房的服务规范。

根据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的不同情况设置各自专门的药学服务区域,配备相应设施,安排专职药师,提供相应服务。

改革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 优化教学计划,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调整化学类课程内容与学时,增加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基础课程以及管理类课程,使药学教育模式由"化学模式"转为"生物医学-管理学-药学"模式。

因为患病的特殊就代表着用药也很特殊,一般这种的话都需要很多的钱才可以治疗,用药就更需要更多的钱了,因为药的话基本上你每天都要吃的。

在医学领域中,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药学人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学的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药学的论文范文篇1 试谈生物制药新技术发展分析 [摘 要]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 文章 分析了通过生物制药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 [关键词]生物 制药 新技术 探析 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drugs)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 一 生物制药技术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肿瘤。 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2、神经退化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 4、冠心病。 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 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二 生物制药发展分析 未来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 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 方法 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毒品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目前已经高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每种药物投放市场前的平均成本大约为6亿美元。这样高的成本会迫使医药工业对技术的进步进行巨大的投资,以增强医药工业的长期生存能力。综合利用遗传图谱、基于表现型的定制药物开发、化学模拟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药物试验模拟等技术已经使药物开发从尝试型方法转变为定制型开发,即根据服药群体对药物反应的深入了解会设计、试验和使用新的药物。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如果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 保险 业产生重大影响。 三 结语 总之,综合多学科的努力,通过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因为这些手段可以寻找快速鉴定药物作用的靶,更有效地发现更多新的先导物化学实体,从而为发明新药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邱芳菊,谈对制药新技术的探析,论文网,2009,08. 药学的论文范文篇2 浅谈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 【摘要】 本文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突出的问题,比如创新研发不足,融资的 渠道 不畅,混乱的产业格局。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仿制、创新并举,拓宽融资的渠道,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全文结构紧凑,希望可以促进相关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生物制药;发展;创新 近20年来,以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为代表现代的生物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日益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自上世纪的90年代以来,随着基因组等重大技术突破使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明显的加快。当前,有三分之二的生物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医药行业,用以对传统医药学进行改良或开发特色新药,由此引起医药工业重大的变革。 1 我国的生物制药业现状 总体概述 我国的生物制药业起步比较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因工程药物作为核心研制、开发与产业化己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当前我国注册生物技术类公司有400多家,已经取得基因工程类药物试产或者生产批文企业占到四分之一,主要分布于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及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地。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发了一大批新特效类药物,大大解决过去使用常规方法不能够生产或生产成本非常昂贵药品生产技术的问题,这些药品可分别用来防治诸如遗传性、心脑肺血竹、免疫性、肿瘤、内分泌之类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疑难病症,并且在避免毒副等作用明显要优于传统类药品。 突出的问题 创新研发不足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必须要遵守《同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议》,于专利期内如果仿制某类新药,开发一方有权索要4- 10亿美金赔款。国际的大型生物制药类企业,研发的费用可占到销售收入20%以上,在这个方面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长期处在弱势的情况。 引发国内生物的制药业缺乏创新原因就在生物制药类企业于研发思想意识上比较落后,新药的研发过程沿用了学术工作方式,先从文献索引开始,在实际上仍然是走一条模仿的道路,缺少原创性。在一方面,科技研究所研究成果,多数还沉淀于实验室或保险柜;另一方面,比较于产品的创新,企业更加注重于现有产品改革及提高。这样的结果就是,创新的成果市场的转化率很低,离产业化、规模化的需求仍有非常大的距离。 融资的渠道不畅 作为高新技术类行业,生物制药的产业特点决定它需要前期资本的投入很大,因此除了企业的自身盈利积累及政府的资助以外,资本融通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风险投资机构在生物制药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投资的收益不理想,最近几年来投资大幅减少,由全面投资转变为重点投资。因为风险投资的明显导向作用,引起其他方面投资纷纷的缩水,这都严重阻碍我国的生物制药业发展。 混乱的产业格局 我国的生物制药业未形成一定的格局,产品生产进入了壁垒期。国内企业于市场风险的估计不足,对于一些国外畅销类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引发整个市场低水平的恶性竞争。除最初几个产品先上市企业得到盈利以外,大多企业难以获得大的毛利率,在些甚至处在亏损的边缘。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战略 仿制、创新并举 制药行业里能销售真正有价值产品只有一种:就是患者使用药物。创新不仅仅是个学术过程,更是个商业过程,企业创新首先应当从需求开始,进而寻找满足此种需求功能,由功能来确认技术构思,由技术构思来考虑技术方案,这样就可降低产品研发技术上的风险。在制药业方面,产业链分成上游创新的阶段、中游物质的分离阶段、产品的加工阶段、下游的 营销策划 阶段及渠道分销等。而生物药品研究开发的方式应该趋向一体化,从研究试验到生产到市场整个的过程要实行一体化,创建企业、研究机构一体化联合体,于技术、资金、市场、人才与管理互动式发展,相互渗透。 拓宽融资的渠道 公开的资本市场里融资可为产品处于成熟的阶段生物制药类企业提供资本的渠道,但对大部分处于初创期或种子期的企业由于缺少稳定的现金、现实商品化的产品、可靠偿债的能力,难以从间接的资本市场来获得支持(比如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债权性的资本),并且高额的负债所产生沉重利息负担会极大制约企业后继的发展。 国外风险基金在逐渐地进入中国,包含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和技术公司在内跨国企业使用联盟等方式对我国的生物制药类企业进行投资,及我国自身的私募基金、风险基金等发展,还有呼之欲出创业板,于我国生物制药类产业发展将会起到强大推动作用。我国的生物制药类企业只有增强项目的运作能力,才会有效地融合金融和生物制药技术,形成围绕企业成长的全面的发展链,进而构成项目运作良好的循环。 进行标准化的管理 国际贸易中,欧美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制定苛刻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认证的制度,于发展中国家出口交易产生极大限制作用。医药的贸易也成为欧美国家使用技术壁垒里最频繁领域之一。国内的制药企业环境安全上的意识还很薄弱,实行国际认证企业的数目也极少,这都会在以后的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上形成“技术壁垒”。为此,国内的生物制药类企业需清醒地认识到: 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是国内生物制药类企业突破技术的壁垒,提高商品出口根本的途径。积极引进、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又有制药的实践 经验 专家型的人才,进而使企业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文政,张仕:生物制药业何时是艳阳天.中证网.2010(7).10―14 [2]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4).20―40。 [3]朱少杰,蔡茂森:论技术贸易壁垒的抑制效应和我国出口行业的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8(7).8―11。 [4]令狐谱,黄速建:并购后整合: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经济管理.2009(3).3―5 药学的论文范文篇3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摘要: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 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根据WHO 报告 ,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 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 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药品不良反应[1],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规定剂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临床上对药 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防治作用,更注重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何做好安全、有效的用药,已成为当务之急。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 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 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关键词】 合理的用药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 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 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年龄:老年人、 儿童 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13/713)[4]。 (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 (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 说明书 ,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三、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 广告 。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2):143-144. 2 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64. 3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4,314. 4 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3. 猜你喜欢: 1. 电大药学论文范文 2. 药学论文范文 3.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4.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5. 药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应该加强保障体系,国家进行干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更应该加大药物的研究。

专家谈罕见病预防方法论文

多为遗传性疾病。

约80%的罕见病是由于遗传缺陷所引起,称为遗传性罕见病。许多人认为罕见病是别人家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因为自己的世世代代都没有那些家族性的遗传病。但实际上,罕见病离我们并不远,也许我们的亲友当中,所患的疾病就是遗传性的罕见病。

预防罕见病的方法

1、首先进行家庭成员的遗传咨询,采用相应检测技术,确定基因突变病因,明确遗传方式和家庭携带者,再进行胎儿遗传病再发的风险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怀孕方式和产前诊断方法。

2、针对高危人群,例如夫妻一方是患者,或曾生育过遗传病的患儿,或是某种遗传病的携带者,高危人群需要在孕期做绒毛或羊水的基因检查。

3、通过出生后的早期诊断和干预,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减少损伤,避免病情加重,使得患者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生活中不会有一个合理的饮食,经常会熬夜,会吃辛辣刺激的,会吃一些垃圾食品,没有好的心态,经常生气。

专家称“罕见病”并不罕见,什么因素会导致患上“罕见病”?

罕见病指的是一些在人群当中非常少见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是比较难诊断出来的,有专家说,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主要是因为罕见病患者的群体其实是非常庞大的,之所以被称为罕见病,就是因为很多患有罕见病的人根本没有办法全部被发现,所以从数字上来看,患有罕见病的人是非常少的,其实罕见病人群数量根本不只被确诊的这些,再加上罕见病种类比较多,所以患有罕见病的总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超过了3亿人,仅仅是在我们中国,罕见病患者就达到了2000多万。

罕见病分布于各个身体部位,我们大家平时比较熟悉的就是渐冻症以及红斑狼疮等,经常出现在我们大家视线当中的这些疾病,罕见病的种类大概有上千种,大部分患有罕见病的患者患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遗传因素以及基因问题所造成的。

大部分罕见病的治疗都是通过终身服药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基本上罕见病是很难被治愈的,所以很多罕见病患者可能终其一生都需要服用各种各样的药物,而且罕见病的治疗药物往往价格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这也为罕见病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压力,不过在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关注罕见病领域的相关药物的覆盖,并且在政策上加大对罕见病患者的扶持力度,降低药物的价格,最大程度的让罕见病患者减轻经济压力。所以这也让很多的罕见病患者看到了希望。

只要让自己有一个健康饮食习惯,就不会得罕见疾病的,并且要定期查体,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安全感。

罕见病用药论文

我觉得需要从保障体系上来破除罕见病的用药困局。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罕见病的药品一般非常贵,有些药品甚至已经达到了天价的程度。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很多人并没有足够强的经济实力来使用这些药品,这也直接导致罕见药没有办法正常普及。

一、我们不能盲目指责药品太贵。

我认为大家不能盲目怪罪所谓的药品的价格太贵了,毕竟这些罕见病的药品的研发费用本身就非常贵,同时也是以亿为单位。医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药品的专利也只有20年,如果医药公司连自己的成本都收不回来的话,这只会导致医药公司没有动力主动研发罕见病的药品。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几点做具体解释。

二、保障体系可以破除罕见病的用药困局。

在保障体系建设出来之前,罕见病的用药费用本身就非常昂贵,有些药品的价格甚至已经达到了每年500万元以上。试想一下,如果一名患者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这名患者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样的天价费用。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只需要让这些罕见药的用药成本降低就可以了,毕竟这些药品的生产成本非常低,500万元的药品的生产成本可能只有1万元。事实上,医药公司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的话,因为罕见病本身就没有多少患者使用,医药公司可能连自己的成本都收不回来。综合以上原因,我们需要用保障体系来解决罕见病的用药困局。

三、把罕见病的用药纳入到医保清单是一种解决方案。

试想一下,如果一种罕见药的治疗费用是500万元,每年全球会有10个人使用,医药公司每年只能赚5,000万元。与此同时,医药公司研发这种药品的成本是10亿元,医药公司可以通过20年的方式来收回成本。如果我们换个逻辑的话:把这种药品纳入到医保清单,治疗费用直接从500万元降到5万元。因为医保的使用人群特别广,如果医药公司想要收回成本的话,每年只需要有1000个人使用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解决罕见病的用药困局绝对不能盲目指责医药公司的定价问题,我们需要想办法增加使用这些药品的患者的数量,降低患者的单次使用费用。

减低成本、列入医保范围等。要想从根源上破除罕见病用药困局,最好的办法就是研发出更加高效,成本低廉,更加平价的药物;还有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讲这些罕见病用药列入可以使用医保的范围中,这样才可以解决病人用不起要的困局。

那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实力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也就不需要再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经济了。

一定要加强监管,要随时进行调查,要了解老百姓的需求,也要将这些药纳入医保体系。

罕见病用药案例论文

罕见病本身发生概率就小,所以能够被医学研究的就少,所生产的药物就更少了,所以非常贵。

视神经脊髓炎是个罕见病,目前无法查出病因、无法对症下药,且会无缘由的来回复发。此病不是慢性病,治疗只能靠激素冲。发病时眼睛变暗(失明),下半身瘫痪。 我是去年年底得的视神经脊髓炎,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了(激素已经减到2片)。性别男,30岁,未婚,本来在北京市工作,得了这个病只能回家养。通过写这篇文,一是与病友们分享一点信息、思考和乐观情绪,让我们携手共同面对这个罕见病;二是对过去几个月的一点总结、分析和感悟。文笔拙劣,再加上眼睛没有恢复,花了半个月才断断续续写完,难免错漏,见笑见笑。 文中叙述的如何治疗、相关症状、医生建议等,只是针对我个人的病情而言,仅为大家提供参考,切勿影响自身治疗,病友们切遵医嘱。 我得了罕见病——视神经脊髓炎(一)得病 我得了罕见病——视神经脊髓炎(二)住院 我得了罕见病——视神经脊髓炎(四)怎么办 生病期间适合看的书影音画 回到了家,遵照医嘱,从20片开始吃激素,一周减一片,等减到10片的时候(2月下旬)回医院复诊。我成了个药罐子,每天几十片激素,再配上几十片化解激素副作用的药。回到家以后,亲戚便都来看我。众所周知,如果你得了你这个年纪不该得的病,那么同社区的人,尤其是亲戚是万万不能告诉的,一年见不到几回但是离着比较远的亲戚是可以告诉的。我家也是这样。亲戚看完以后,我大学的一个同学本来出差到北京市,打算叫我一起出来叙叙旧。一听到我病了,而且是神经病,顿时两眼放光(隔着手机我都能感受到),竟然召集我们大学宿舍的四个哥们定好了日子来看我。当时我就哭了:一方面是感动于几个哥们的义气(感情确实非常好),另一方面接待他们真的很累啊(复发了怎么办)。到了那天,他们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在我刚说完“视神经脊髓炎不是你们理解的神经病而是个免疫系统疾病……”的时候,他们就在我得了神经病的事情上大做文章,开始愉快的进行人身攻击和替身攻击。待他们酒足饭饱和谈笑完后,愉快的打车回去了。我保持着待客之道,但总感觉就像是被他们白嫖了一样。关键是他们拿我开涮时,我竟然也被逗乐了,还被他们说“口嫌体正直”。想到这里,眼里流下了不争气的泪水。 慰问结束后,我在家养病的重点便放在了吃上。在医嘱“营养丰富”、激素和戒烟禁断的三重作用下,我变成了一个极少吃碳水化合物的饕餮。我今天一个饿虎扑食、明天一个饿狼飞撕、后天一个饿犬吠天,母亲也乐于满足我的要求。当然,我没有忘记在医院“脂肪=钱”的生动演示,因此在吃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锻炼。因为是冬天怕着凉,所以家里买了个跑步机。刚开始是在跑步机上走,后来就变成了慢跑,就差大跳了。我一运动眼睛看东西就变暗,后来知道了这就是医嘱“不要劳累”的“劳累”。现在想想当时竟然没复发还真是命大。然而与下面这件事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 因为我家是地暖,所以在寒冬会感觉特别热。再加上激素的影响,我在家里穿的很少。就算是这样也全身是汗。有一次,吃过激素后觉得家里实在太热便开了窗户,并且在窗户下“纳凉”。我妈看到了就过来赶紧给我关上窗户,可是为时已晚。刚开始我只是变得懒,想睡,然后逐渐发烧,最后上吐下泻,昏沉不已。父亲在征得B同意后赶紧去买退烧药回来吃。过了一晚,第二天烧退了,但我一直头晕,而且这两天上厕所次数极为频繁,看东西觉得很“油腻”,于是就到了当地医院。检查一看:血压高达185/110,血糖更是达到了29(正常为空腹7以下)。于是,就只能住院了。 这天,离过年仅有一天。 回想先前住院时候暗自发的誓,顿时感觉自己就像戏台上的老将军,浑身插满了Flag。以后绝不能再这样了。 地方二级医院的服务水平很差,但治个高血压、糖尿病还是可以的。在医院大概呆了半个多月就出来了,花了好几千元。但因为我国异地医保根本就没联网,所以需要准备各种材料寄给北京市交给原单位(因为还在给我交着社保)办理(不允许个人办理)。办了两个月,最后还没办下来,社保就到期了(跟原单位无关,全是社保局的锅)。本想再续期,结果全国开始严查挂靠问题,只能通过中介交社保。但是中介只帮忙交社保,别的一概不管。好在提交材料的时限是一年(异地医保,从出院开始算一年内提交材料可报销),所以等我病好了再说吧。 第二次出院回到家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首先,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过上了油盐不进的生活。因为我现在因病致糖尿,为了控制病情我吃的基本上都是蔬菜、菌类,而且基本不放油盐,还不能吃饱,嘴里淡出个鸟来。我爸看到我的伙食说,感觉我妈就跟后妈似的。当然,我偶尔也会放纵一次,只不过放纵的方式是加一根黄瓜。然后,买了胰岛素以及诺和针,还有测血糖的仪器,每天打、每天测。每天注射胰岛素倒是没什么,因为不疼。但是每天测血糖,一天测四次(早饭前后,午饭和晚饭后)就太难受了(扎破手指头挤出血弄到仪器里)。最后手机竟然无法指纹识别,只能绘图开机。过了几天,在医生的建议下改成了三天一测。在家呆了一些日子,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同时,激素也吃的快剩下10片,复诊的日子到了。 2019年2月××日,我躺在北京市A医院的病床上,但这次不用努力回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和我回到了A医院复诊。 到了医院秤了一下体重,瘦了20多斤,看来第二次出院后的那几天饮食调整发挥了作用。但与此同时,出现了缺碘等营养不良的症状。B在了解情况后嘱咐道:养护神经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求脂肪含量低以外别的指标都要高。我现在整天蔬菜,就连两顿饭之间吃的都是属于蔬菜类的西红柿(不是圣女果)和黄瓜(不是小黄瓜),营养不均衡。因此往后每顿饭得有六个菜,每个菜只有2两,做成两盘,少油少盐。每天吃一丁点水果,吃2两肉,每周吃一次肝(2两),不定时吃两筷子鱼。同时要保持心情不处于大喜大悲之中,要平静如水,静若处子、动若胖子。总之就是恪守中庸之道。不恪守也行,反正身体立刻就会反映出来(眼睛发暗、四肢麻木、屁股疼等)。我一想这不就是要修仙吗?我要是能一辈子按这个要求活下去的话绝对活到100岁。 复诊住院的时候有个插曲:刚开始给我安排病房的时候,我的床靠窗。我的眼睛不能接受强光,于是就去护士站找她们换床位。刚开始她们不同意,某护士说“这是B大夫的亲属,是关系户”后,护士长立刻同意,我就被调整到一个无病人的病房(第二天别的病人就住进来了)、离窗户最远的床位。 B看我气色还行,就把该安排的都安排了,增强核磁也做了,结果都不错,病灶已移除。我感到四肢有些麻木,尤其是指尖部分。于是安排我去某科室(忘记名字),把我四肢都电了一番,电的我都要翻白眼了,最后说没事。不过我的脑脊液蛋白质偏高,但医生也说没什么,高的不多,而且数值会有误差,看起来是没有多大问题了。为了保险起见,在复诊出院的时候,B推荐我去了另外3家医院的对口医生去看。看了一圈以后,主要结论如下: (1)目前对于视神经脊髓炎的治疗并没有什么新进展,各个医院的治疗方案都差不多,对同样症状的病人,基本只有用药多少、如何减量的区别。 (2)治这个病激素最关键,别的都是辅助。因此激素减量一定要慢。但是激素对人的危害实在太大,所以也别老吃。给我的建议是一周减一片,等减到三片的时候就变成半个月减一片,一个月减一片乃至更长时间减一片。但同时要清楚:激素并不能治疗视神经脊髓炎。 (3)丙球冲击在刚进医院的时候或许有用,别的时候用处不大。还是那句话:激素是关键。 (4)对于没有孩子的病人,尽量不要吃免疫制剂,会影响生育。但是得根据检查结果来。另外,免疫力太高对我没有好处,因此杜绝吃任何补品和一些过于有营养的食物,回去吃草就行了。 (5)这个病是神经内科的病,别找别的科(尤其是眼科)瞎看。 明白了这些,我心里就敞亮多了。我退了出租屋(反正今年也不可能回去了),把150多公斤的书通过物流运回家,和母亲一道回去了。 暂时与我奋斗了6年时间(2年求学+4年工作)的城市说再见,不知道是不是永别。

丹尼尔(Daniel)的腿和肚子肿得像吸了水的海绵,肺部全是液体,难以呼吸,全靠一个氧气瓶活着。医学神迹!

“他的情况越来越糟。”费城儿童医院(CHOP)儿童肺科专家兼应用基因组学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Genomics)主任Hakon Hakonarson说,“已经没有任何治疗选择了,只能等死。”

带着罕见遗传病出生 多种疗法效果不佳

丹尼尔一出生就带着一种罕见、复杂的遗传病——中枢传导淋巴异常(central conducting lymphatic anomaly, CCLA)。

在很小的时候,丹尼尔还参加过足球比赛,并在25分钟内跑了5公里。直到10岁的时候,这种疾病才开始显现——他的腿突然肿胀,呼吸困难,无法运动。

丹尼尔家附近的一家医院诊断出他心脏周围有淋巴液积聚,虽然治疗排出了淋巴积液,但一直有积液往外渗漏。这次治疗就像是修补一只破船,虽然倒出了船里的水,却没有堵上漏水的窟窿。

12岁那年,家人带着丹尼尔转诊到了费城儿童医院。

转到费城儿童医院后,丹尼尔接受了姑息治疗,包括淋巴管的烙术/烧灼术,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丹尼尔用的药物是西罗莫司(sirolimus)也称为雷帕霉素(rapamycin),可以帮助一些淋巴类疾病的患者。但是药物并不是万能的,时间一长,西罗莫司对丹尼尔不再有效。最后费城儿童医院的姑息治疗也收效甚微,而医生采取的其他种种“权宜之计”也只能暂时维持他的生命。

就在费城儿童医院医生Hakon Hakonarson认为丹尼尔只有“等死”的时候,他们发现了疾病的根源。

医生发现疾病根源 改变治疗计划

Hakonarson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丹尼尔疾病中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会导致淋巴管疯狂增殖并将液体泄漏到肺部和其他器官中。

鉴于其他疗法都没有任何希望,Hakonarson和他的同事开始猜测,往基因突入手可能是丹尼尔活下来的唯一希望。

事不宜迟,他们立即对丹尼尔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包括产生蛋白质的基因组——外显子组,以及与淋巴异常相关的十几个基因,结果发现只有X染色体上的一个名为ARAF的基因显示不正常。

ARAF基因会产生一种叫做激酶的酶,可以将一种分子添加到细胞的蛋白质中。但是一旦过量就会导致细胞疯狂地增殖而癌变,或者确切地以丹尼尔的例子来说,会使他的淋巴管像攀缘植物一样从一堆常春藤中疯长出来。

丹尼尔的父母都没有这种基因突变,因为这种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在还是几天大的胚胎中就可以出现,只能说丹尼尔的运气不好。

然而,ARAF突变之前从未被发现与淋巴疾病有关。为了证明这一点,Hakonarson想到了已经成为无数遗传学、发育和疾病研究的首选实验动物——半透明的斑马鱼。

每一种基因突变都引领着一条通往疾病的不同生物途径。只有针对正确途径的药物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就像封锁入侵军队前进的道路一样,可以阻止敌军的围攻。

由此,Hakonarson已经想好了一个新的治疗计划。

利用斑马鱼试验十种药物 奇迹出现了

Hakonarson的计划是:将这种基因突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进斑马鱼体内,等斑马鱼形成和丹尼尔相同的病症时,在斑马鱼身上测试多种药物,如果能发现其中一种药物可以阻止淋巴管的生长,并且该药物能获得联邦卫生部门的许可,那么就可以在儿童患者身上进行尝试。

按照计划,五天内,斑马鱼就长成了淋巴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斑马鱼可以用于试验的重要原因,”领导这部分研究的费城儿童医院Christoph Seiler说,“它们成长得特别快。”随着斑马鱼的ARAF突变,1/4英寸长的斑马鱼的淋巴管像丹尼尔的一样疯长。

Hakonarson表示,这就“证明这种基因突变会导致淋巴管过度生长”。

他们分别给了一组ARAF突变的斑马鱼10种不同药物。“只要将药物放入水中,然后这些斑马鱼就能吸收药物。”Seiler说,“不需要像用老鼠做实验,要一只只进行注射那么麻烦。”

10种药物都是MEK抑制剂,这种抑制剂完全符合丹尼尔ARAF突变的生物途径。

给药之后,医生们迫不及待地查看效果。

连查了其中的9种药物,都没有效果,终于他们发现了“胜利者”——trametinib,一种商品名为Mekinist的黑色素瘤药物。

虽然医生可以为FDA批准之外的适应症开同种药物,但Hakonarson不愿意这样做。他说:“我们不想冒险给孩子服用可能有毒的成人药物,即便外界专家认为这种药物潜在的好处远大于风险。”

经FDA批准,费城儿童医院团队给丹尼尔开了 trametinib。

奇迹出现了。

用药两个月内,丹尼尔的呼吸得到改善。服药三个月时,他肺部的液体已经消退,不再需要另外补充氧气,双腿的肿胀也消失了。核磁共振显示他的淋巴管已重塑成接近正常的状态。

据STAT报道,这是一种药物首次重塑整个器官系统。

“一项研究可能失败上千次,才成功一次。”Seiler说,“但是在斑马鱼身上测试所显示的结果能够直接用回临床诊疗中,这简直太给力了。”

现在14岁的丹尼尔可以打篮球,骑自行车,还帮助教练练足球。

仅靠斑马鱼的试验效果治病 到底靠不靠谱

Hakonarson及其同事进行的这项研究于7月1日发表在《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杂志上。

一些没有参与的研究人员表示,将遗传技术应用于淋巴疾病是令人信服的案例,可能每4000名新生儿中有1个患这种疾病。

“我认为这种方法绝对可以在临床上使用。”德克萨斯州儿童医院(Texas Children’s Hospital)的医学遗传学家V. Reid Sutton说,“这表明我们应该进行这种基因检测,确定这种疾病所在生物途径中的位置,并尝试找到针对它的药物。”德克萨斯儿童医院每年治疗约50名患有淋巴异常的儿童。

但是其他一些同样没有参与该研究的专家告诫说,一项研究成功有启发性,但不能证明,外显子组测序和靶向治疗有助于罕见淋巴异常的患者。

“这是第一篇将ARAF与血管畸形联系起来并证明MEK抑制可能有效的论文。”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医学遗传学家马特·沃曼(Matt Warman)说,“这很重要,因为一些临床医生目前正在使用MEK抑制剂治疗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他血管畸形患者。”

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Sutton认为,丹尼尔的案例主张的是现有药物的临床试验,这些药物与淋巴异常患者的精确基因相匹配。2018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诺华公司的乳腺癌药物alpelisib(Piqray)拯救了19名血管畸形患者,类似于丹尼尔的病。

参考资料:STAT:The boy was dying. Zebrafish helped save his life

近日,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里,一名10个月大,名叫“米粒”的小男孩终于控制住了肺炎,可以出院回家了。小孩患的是类似渐冻症却更加严重的隐性遗传病,叫做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逐渐丧失运动神经元的罕见病(简称SMA)。 这是一种会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的运动神经元性疾病,这种罕见病是导致2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头号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越早越严重。

治疗这个病的药品比较特殊,治疗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的特效药,名字叫“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这个病属于极少数的,中国14亿人,登记在册的病例似乎只有2万个,本身因为属于罕见病领域。

诺西那生纳注射液是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2019年获批准国内上市。给SMA患儿带来一线生机的同时,每支万元的售价也创下了中国药品的新纪录。第一年注射6针,往后每年注射3针,终身用药。

在深圳儿童医院,米粒父母揣着11张银行卡,里面除了自己的积蓄和贷款,还有双方父母的退休金、公积金,亲戚朋友的借款,甚至有90岁奶奶一辈子省下的3万元存款。夫妻俩一边刷卡一边流泪,一旁的药房代表也忍不住跟着落泪,一共刷了69万9千7百元,来自一个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普通家庭。

但他母亲说:“孩子活着,就有希望!”

除了身体上的疲累,长辈和借钱的亲朋好友对孩子康复进度的关心,也让杜佳和丈夫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虽然在护理过程中,杜佳能感觉到“米粒”的上肢已经慢慢有力,但这种“缓慢”达不到所有人对“天价药”的期待。此外,无暇顾及对大女儿的照顾,也让杜佳倍感愧疚。

今年罗氏公司一款口服药预计在国内上市,成了他们新的希望,“这种药比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便宜很多,每个月只需两三万,我只要先筹够70万,让孩子用上一针保住性命,就能坚持到新药上市了。

2月28日是第14个国际罕见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000至8000种罕见病,我国大约有1680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出生罕见病患者超过20万。由于研发成本高,患者使用人数少,罕见病治疗药物通常比较昂贵。目前,在我国上市且有适应症的50余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有40余种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罕见病用药研究论文

由于罕见病病例较少,所以在医学界就缺钱专业的研究,进而导致病情相关的专家较少,如果没有先例,治疗起来就相对困难很多了。

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话。那么其他的一切也都无从谈起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应该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的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在网上也是看到了七种罕见病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的这件事情。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罕见病的治疗有多困难。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比如说昂贵的医药费以及患者的忍耐,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1 昂贵的医药费

我们都知道,其实图一那些罕见的病而言,这本身也是我们非常少见的一种病情。都是这些病情,它的危害性也是非常的大的,如果不及时的去接受治疗的话,那么身体就会逐渐衰弱,同时我们的健康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的。所以当我们在网上看到这种七种罕见的病,治疗药物被纳入医保的这件事情的时候,在我看来,我觉得这种罕见的病他的治疗是非常的困难的。比如说他要有那种昂贵的医药费,很多患者是根本接受不了这种昂贵的医药费用的。

2 患者的忍耐

其实很多时候,对于那些患者而言,他们在医院的时候,他们不仅要接受着那种病情所给他们带来的那种折磨。而且还要担心家里面的钱够不够之类的,所以这时候他们的无论是精神上面还是心理上面所受到的压力都是非常的大的,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身体也会逐渐的衰弱。而且还会导致神经不明不清楚的现象,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类似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要去寻求法律的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之类的,而且现在本身就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同时国家也非常注重那么多身体健康的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医保到医院看病,这可以给我们节约很多的钱都是也可以让很多的人都能够有钱看病。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对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看法,说完这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每年的2月28日为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又被称为"孤儿病"并且其病种数量很多,严重的威胁到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在2008年欧洲罕见病组织,发起了第一届国际罕见病日,并且选择了每四年才会出现一次的日子,其寓意着罕见病的罕见,自此以后每年2月份的最后一天为被定为了国际罕见病日,到今年的2月28日已经是第十四个国际罕见病日。

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罕见病,“罕见病”是指流行率很低,非常少见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罕见病的定义,患罕见病的人口数为患病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到百分之1,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本地的情况,对于罕见病的认定标准都有所差异,例如美国的罕见病定义为每年患该疾病的人数少于20万人,日本的罕见病规定为,每年的患病人数少于5万人。而台湾以万分之1以下的发病率为判断是否为罕见病的标准。

罕见病说罕见其是也并不罕见,根据统计全球目前已知的罕见病就多达7000多种,占据人类已知疾病的百分之10,患罕见的其中百分之80是由于基因缺陷所造成的,并且罕见病具有遗传性,患上罕见病的有百分之50为儿童,这些孩子中百分之30活不到5岁,据估计我国的罕见病患者预计多达2000多万。

我国对于罕见病患者也是极为重视,在今年3月1日起,我国将执行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该目录新增119药品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其中也包含了7种治疗治疗罕见病的药物,这新增的7种罕见病药物对患者及患者的家庭带来了福音。

据了解121种治疗罕见病的药物中,目前在我国上市且有相应病症的50种药物,已经有40种被纳入了国家医保中,而本次又新增7种治疗罕见病的药物。

下图为新增罕见病治疗药物的名称

医学论文怎么写医学论文写作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看你的经历和年资,这决定了您对问题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能力,简要建议如下: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以下内容供参考: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一)标题(title)标题要求: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二)作者署名(author)1.作者署名的意义(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2.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3.作者署名的要求(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三)摘要(abstract)1.摘要内容和格式一般格式:(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其它格式(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2.摘要的写作要求(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2)格式规范化。(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1.关键词格式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五)引言(introduction)1.引言的基本内容(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2.引言的写作要求(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1.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1)实验对象: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4)实验方法与条件: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5)统计学方法:(七)结果(results)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1.结果的内容(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2.结果的写作要求(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八)讨论(discussion)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1.讨论的内容(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4)(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