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血液病论文top100

发布时间:

血液病论文top100

浙江仙居:一个乡村医生创办扶贫医院的梦想     作为浙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中医,陈华的名气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他手到病除的医术;二是他对患者怀有一颗仁爱的心;三是他创办扶贫医院的梦想。                           手到病除的脉诊医术 陈华出生在浙江省仙居县的一个中医世家。祖上世代行医,他的伯父是金华地区有名的中医,他的父亲精通脉诊医术,曾任某民国大佬保健医生,至今家藏医书千册,多以孤本存世,并保留了500多本行医笔记和中医秘方,其中包括为当时的民国领导人的就诊病历。       陈华14岁时,便开始跟随伯父和父亲上山采药、治病救人。他的父亲常常把他关在一间漆黑小屋里,指导他在棉线上苦练脉诊医术。陈华在医学方面极具天赋,加之勤奋好学,他的伯父和父亲见他一心向医,便毫不保留地把祖传中医精神传授给了他。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陈华在治疗血液病、肝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肿瘤、脑萎缩等疑难杂症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中医脉诊领域,他运用祖传精髓,创造了医学奇迹,他的脉诊医术被众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称为“手到病除,中华一绝”。此外,他撰写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特点及辩证论治》作为优秀论文入选了《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为血液病的研究和治疗又找到了一把钥匙;他写的论文《病毒性肝炎、急性黄胆型肝炎的辩证论治与体会》在第二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他研制的《灵芝首乌胶囊》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检测,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脂肪肝、肿瘤、高血压、肾病有显著疗效;他撰写的《首乌灵芝糖尿病300例临床报告》一文,在“第三届百名医学家峰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仁医世家的传统医德 “医生常怀父母心,医道须为仁爱术”。这是陈华学医之后,他的伯父和父亲在传授他医术之外,对他常说的一句话。陈华的父辈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乡里乡亲都很穷,陈华的父辈就经常给贫穷的患者免费治病,方圆百姓都称陈家为救苦救难的“仁医世家”,这在年幼的陈华心里留下了深刻地记忆。       1995年,陈华为了方便患者就医,来到了交通发达的丽水市缙云县开办了一家中医诊所。他的患者,很多都是病入膏肓,才找到他的,更多的是因为家庭贫穷,无法承担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慕名而来的,陈华十分了解穷人的思想,他秉承祖上“仁医世家”的传统医德,坚持为家境贫困的病人免费诊治、送医送药,最大努力为患者家庭排忧解难。在他诊所的病历档案里,有这样一箱特殊的病历,病历上没有诊所的盖章,因为这些都是他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免费治疗的病历。除此之外,陈华还通过中国扶贫协会为全国各地众多患者送医送药,寄出去的药材不仅没有收费,反而还倒贴了邮费。 陈华从医四十年来,至今已累计为上万名患者减免或全部减免医药费达上千万元,那些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锦旗和感谢信,记录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妙手仁医的扶贫梦想 陈华说,他扶贫就是从治病开始的。从医几十年来,他看到最多的就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疾病和最窘迫的贫穷,很多山里的乡亲都付不起医药费,患者对生命的渴望时刻震动着他的心。由此,早在十多年前,陈华就产生了创办扶贫医院的梦想,并将医院定位为非营利性医院,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医药费至少减免15%-30%,对一些突发性事件或是家庭贫困支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实行免费治疗。 由于没有审批扶贫医院的先例,在申办之初,各级部门对于陈华能不能做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医院,都产生了疑虑。但是,当陈华一次又一次找到有关部门,将自己创办丽水长征医院+中国扶贫医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构想陈述后,大家都被感动了,一致认为陈华的想法很好,不仅填补了医疗领域的一个空白,对于全国医疗扶贫事业也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陈华的丽水长征医院立项、申报、筹建等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 2009年10月30日,对于陈华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7年的努力,他终于得偿夙愿,丽水长征医院破土动工了。医院所在地位于缙云县交通便利的七里乡,总占地50亩,设有急诊科、内科、血液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科以及拥有500个床位的住院部。在奠基仪式上,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到场共襄盛举,丽水长征医院的建设已经从陈华的个人梦想,演变成了各级部门开展医疗扶贫事业共同的愿景。 在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期间,陈华也精心为医院的发展蓝图作出了总体规划,他将这所医院定性位为非营利性医院,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计划医药费至少减免15%-30%,而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或是家庭贫困支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一律实行免费治疗。 2010年7月1日,中国扶贫协会通过调研,正式发文同意将丽水市长征医院列入中国扶贫医院;2011年10月9日,国务院扶贫办致函浙江省扶贫办,批准丽水长征医院为全国首家扶贫医院,并将在医院建成后无偿资助9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 可陈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利国利民美好的蓝图,在建设过程中却历经波折。 面对一连串的打击,陈华始终保持沉默,因为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好心自有好报,真相终会给他清白。随着多家主流媒体记者深入采访,纷纷对陈华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 丽水市长征医院建设工程停工后,陈华一边为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四处奔波,一边继续医学研究。他撰写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特点及辩证论治》作为优秀论文入选了《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为血液病的研究和治疗又找到了一把钥匙;他写的论文《病毒性肝炎、急性黄胆型肝炎的辩证论治与体会》在第二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他研制的《灵芝首乌胶囊》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检测,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脂肪肝、肿瘤、高血压、肾病有显著疗效;他撰写的《首乌灵芝糖尿病300例临床报告》一文,在“第三届百名医学家峰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杭州、金华、仙居等地政府和医疗机构纷纷邀请他前去创办医院,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缙云县七里乡那片土地,才是他的希望,创办扶贫医院,才是他深埋内心的梦想。他在日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办好扶贫医院是我的事业。以医扶贫,是我的宗旨,克服患疾是我的愿望,解除病痛是我做医生的职责,使患者健康、人人奔小康是我远大的追求。” 据悉,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曾对省重点工程——中国扶贫医院停工做了调查。调查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扶贫医院,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我省和丽水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已经投入了近亿元,无论如何,必须继续上马”。这份调研报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了明确批示。

可以写具体的某一科室的案例分析,之前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帮了大忙居家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研究绍兴地区外籍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民办养老机构护理队伍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民办养老机构为例上海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研究实习期师生关系对护理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为例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况调查与原因分析护理本科毕业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山西某高校护理本科毕业生为例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湖南省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心理支持护理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基于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品牌塑造策略研究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研究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护理岗位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高职护理专业就业问题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护理论文哪些题目好写呢

护理方面的论文可以说已经被多少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所以现在很少有比较好的题目,如果你想写的话,可以从比较传统的题目中发表出自己新的见解,结合时代的新意,以及现代护理技术的新标准来入手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护理论文题目供你进行参考:1、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2、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构建的研究4、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5、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6、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属的护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8、膜滤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特性研究9、安徽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10、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11、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12、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13、运用ECS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14、医院志愿者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以某省属医科大学为例15、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血液病论文

血液病简介:目前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联合化疗两大手段,但由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配型问题和多药耐药性的存在,仍有3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再则,高强度的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使患者难以坚持。有报道说,复方青黛片(白血康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效,本组将该药扩大应用到其它类型白血病等,观察其临床初步疗效。

性白细胞抗原(HLA)配型问题和多药耐药性的存在,仍有3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再则,高强度

小儿急性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9,9(4):218~219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化疗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观察. 中华儿科杂志, 1999,37(6): 371~372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淋巴瘤. 2001,10(5):306~307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MRI表现的观察. 实用癌症杂志.能2001,16(6):665~666MDM2、p53基因及其蛋白质与恶性肿瘤. 白血病. 淋巴瘤, 2003,12(6):280-282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病. 广西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2003 (参编)儿童原发性结外淋巴瘤31例分析. 临床儿科杂志,2004,22(7):482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研究. 中国小儿血液,2004,9(6):250-252MDM2的表达与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关系的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928~931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周期蛋白D3、E的表达.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5):286-28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关系研究.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5):286-288细胞周期蛋白D1、D3、E的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1): 58-60鼠双微体2、p16、p53蛋白表达与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15):1004-1005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MDM2和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白血病..淋巴瘤, 2006, 15(4):252-25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IL-8含量测定及评价.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5): 761-762儿童急性白血病surv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16(17):2647-2650儿童急性白血病生存素和细胞周期素B1基因表达.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7(2):2179-2182儿童急性白血病乳酸脱氢酶的临床研究. 临床荟萃, 2006,(21):785儿童急性白血病survivin、cyclin D1基因的表达. 临床儿科杂志, 2007,25(7):570-573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科技出版社, 第三版, 2007 (参编)P73基因及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2):99-10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3):237-240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8例临床分析.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8, 13(2):75-76

血液病贫血论文

血液与人体的各个组织相存相依,相互影响,所以很多血液病发作的时候都会有各种症状,其中最典型的也就是出血症状。一般临床中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症状以及表现来判断,血液病的具体类型。

1、出血

出血是很多血液病发作的时候最典型的症状,这种出血一般是为周身性的,并不会单独在局部出血,并且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出血量会明显增多,可能很难止血,有的时候甚至没有造成创伤,同样也会出血。这主要是多见于容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血液病,就比如血友病以及紫癜,就经常会引发出血症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血液病都会引起出血。

2、贫血

贫血是血液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因为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贫血,最常见的也就是,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导致各个组织有缺氧性改变,或者是身体受到创伤,始终无法止血,血量有时过多导致。贫血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但血液病引起的贫血一般比较严重,发展迅速,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如果这些功能出现衰竭,也就很容易危及到患者生命。

3、发热

导致发热一般都是感染性疾病,而血液病中也有几种典型的疾病容易并发感染,也就常常导致发热的症状。常见的也就是血液病,淋巴瘤以及再障,这些疾病都很容易影响到白细胞数量,这样也就会使感染迅速发作。除了感染的症状以外,有时候也可能是非感染性发热,这主要是因为血液病影响到了白细胞的生长,大量的白细胞分解,也就会引起发热症状。

4、淋巴结肿大

身体各个部位都分布着淋巴系统,有很多淋巴结存在,在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淋巴结就可能会出现病变,最常见的也就是淋巴结肿大的问题。淋巴结肿大一般可能是造血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出现障碍导致的,最常见的也就是白血病,除此之外淋巴瘤也可能直接导致淋巴结肿大。

5、骨痛

骨髓是人体主要的造血组织,因此血液病发作的时候,对于骨头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很多部位的骨头疼痛都与血液病有直接联系。最常见的也就是在白血病发作期间,急性白血病会使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进入骨髓腔,这样会加大骨髓腔的压力,也就引起骨骼疼痛。因此,一些严重的血液疾病,往往都容易导致骨骼疼痛的症状,并且长期发作会使骨骼坏死,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

血液病在临床中引起的各种症状都比较典型,只要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辨别都能够及早发现,但是血液病的症状处理起来一般比较复杂,还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生活中如果发现长期有出血症状的情况,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诊断,因为出血症状往往是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血液病症状。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庭医生超能团## 健康 科普大赛## 健康 生活日记#

概述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值下限。成人男性<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即为贫血。 贫血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诊断贫血最重要的是寻找病因。 分类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见下表) ① 大细胞性贫血; ② 正常细胞性贫血; ③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类型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Hb浓度(MCHC)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fl 32%~35% 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fL~100fl 32%~35% 再障、溶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80fl <32% 缺铁、海洋性贫血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 造血物质缺乏2.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1)缺铁性贫血 (2)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慢性疾病(炎症、尿毒症、肝病、肿瘤、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等) (3)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溶血性贫血) 1. 红细胞内在缺陷2. 红细胞外在因素(1)遗传性(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乏、海洋性贫血等) (2)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蛋白尿)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3)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三)失血 (1)急性失血后贫血 (2)慢性失血后贫血 临床表现 1.影响因素 ①贫血程度;②贫血发生速度(病程长短);③年龄及心肺代偿能力。 2.各系统组织缺氧的表现 ① 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乏力等。 ② 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等,重者心力衰竭。 ③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等。 ④ 泌尿生殖系统多尿、肾功能改变、月经不调。 诊断要点 贫血的诊断应包括两个方面:了解贫血的程度和类型;查明贫血的原因或原发病。贫血的病因诊断是最重要的,明确贫血的原因是合理和有效治疗的基础。去除病因对治愈贫血、防止复发及做好预防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投药物,否则会增加诊断上的困难,反而延误病情。 贫血的诊断步骤如下: 详细询问病史 详细询问有无出血史、黑便、深色尿;妇女有无月经过多及妊娠、生育和哺乳情况;饮食方面有无营养缺乏或偏食;有无服药及化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慢性病史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血液病凝血项论文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蓝海血液病 ,他们给我看好的,我也是患者,做了俩次效果还可以,实在不愿意再给儿女添麻烦,他们托人才来这家医院,其实现在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看着儿女,孙子,开心就很知足了,祝您早日康复。发给你了可以问问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和化学 方法 、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基层医学检验质量提升策略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验技术开始增加,这也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检验科人员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能够对多种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最准确数据。 文章 对现有的基层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基层;医学;检验质量;提高;思考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对临床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能为医生对疾病作出诊断提供最有力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而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1]。因此,浙江省慈溪市长河中心卫生院就如何提高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了探讨。

1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

检验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偏低

医学检验名义上是作为一个医院的辅助科室,但它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却是必不可少的科室。对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但工作人员思想上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对于检验质量一事缺乏关心。在日常工作中,若缺乏工作责任心,则不能够对患者进行适当爱护与交流,因此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难以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部分老资历的检验人员,对于出现的新专业知识不加以学习,原有的专业知识开始旧化,对于实验室设备的操作水平不足,降低了检验水平,增加了在操作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医院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培训,供大家交流学习[2]。医学检验人员的临床意识也严重不足。现代医学对于医学实验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标本采集、化验,为了对人体疾病进行治疗预防或者对人体的健康指标进行评估,而是要求实验室能够对所得出的结果做出合理解释。临床科室之间也应该增加联系,以便对病情进行了解,来确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检验标本采取不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的高低,而全面质量监控则分别包括三个阶段———实验之前、实验中和实验之后,实验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误差,而实验前的误差占据总误差的68%,这也使得在实验之前采集临床检验标本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医检人员由于自身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足,在采集标本时,不能根据不同的项目选取最佳采取时间。如果医检人员不能意识到而选择错误,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医检人员也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来选取对应的抗凝血管,如果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方式来采取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验收标本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规范 措施 验收,对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按照拒收制度退回,并做好记录。送检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应该按要求保存好[3]。

不能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在实验之中需要比较严格的操作流程,而在产品质量的检测过程,因为检验方法、人员职业素质、仪器设备状况、医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纵然是技术娴熟的工作人员,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个试样进行反复多次的检测,也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样的结果,这说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是存在误差的。但是部分检验人员在实验之中却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使得误差范围大大增加。检验人员需要详细掌握检验的注意事项和检验仪器、试剂的使用方法,并且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加强制度管理,保证管理有章可循,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监管,赏罚分明,充分调动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实验环节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利于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高检验人员的个人能力。特别是一些检测成本不高的检测,这种方法值得应用[4]。

阶段性质量监控不能保障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做好,在排除多种因素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之后,再对采集和处理的标本进行重点监控。认证了解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同一时间还要参加卫生部门临床检验核心部门的测评。工作之前要对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查看并做好维护工作,务必要把实验中的仪器误差降到最低。对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一定要做好,出口管要进行认真的执行检验,检验结果要反复核对,切不可因为医检人员自身因素而不对检验结果进行核查。医检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也要做好保障,如果不能相互协调,可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

实验 报告 不能及时登记或者忽略

在实验之后,要及时将结果进行登记并把报告送至患者或者相关科室。若实验报告不能够及时送达,很可能造成治疗时机的延误。部分医院可能会对实验结果忽略或者不重视,因而不进行登记。其实从实验结果来看,登记一方面可以方便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询问,一方面可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些数据得出有价值的科学依据,便于研究[5]。

2提高检验质量的对策

提高效率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型设备。现代仪器具有自动化和网络化等特点,能够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检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产品化试剂盒的规范应用以及检验工作者系统化的培训,使得检验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一化。现代全自动分析仪器可以同时进行上百项常规和非常规检验,所以,传统管理模式应该随着高科技设备的介入持续改进,及时更新观念。资源共享主要是以开放和运用现代化的仪器为主,调整专业小组,规范化各临床科室的试验室,使得报告的完成能够更加迅速。仪器设备的集合管理,可以完全利用已有设备的工作功效,降低分析成本,使得患者的标本周转和检验分析时间降低,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数据,提高患者的康复度。

加强质量控制

对于室内的质量控制要严格认真做好,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对于在实验操作途中批间和日间标本的检测结论差别要做好记录。实验的经过和实行要采取全方位监控管理,若出现失控事件则要及时控制并分析失控原因,做好整改措施,填写相关报告,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检验质量。

仪器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用要有保障

目前检验科越发重视自动化,科内主要运用国内行政部门确认注册并且合格允许使用的仪器。因此要创立专门的小组,负责健全仪器的管理,对仪器进行登记注册、并签字。小组成员要按照指导书规范化运用,做好仪器的运用保养记录,定期维护,确保检验仪器的正常运行[6]。

提高水平和加强学习

学习内容主要关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等,检验科应该定期开展培训,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要予以奖励,表现较差的则要予以惩罚。

3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而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而现今临床检验工作正处于技术改革期,主要以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为基础,展开许多新近的医学成果。目前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医院落实好相关制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医学检验质量可以顺利提高。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文献

[1]陈川,范红,陈波,等.基层临床实验室检验资源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3(2):32-33.

[2]张国伟,苏琴,赵霞.对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建议[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7):2263-2264.

[3]刘冰,陈宇林,陈华根.基层医院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28-1530.

[4]刘健,李帧玉,曹琦,等.浅析基层疾控中心临床医学检验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3):79.

[5]宋颖,王青,李泳,等.上海市2010年部分基层医院血液检验质量分析[J].检验医学,2012,27(10):840-843.

[6]刘艳,刘丹,黄泽智,等.高等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934-2935.

医学检验本科生 专业英语 教学分析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医学检验专业 医学英语 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使用英语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主要讨论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医学英语;英语教学;医学检验

当今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它也是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科技资料的85%,医学学科的前沿性文章以及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都是使用英语[1]。因此,对于高水平人才来说,不仅需要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核心工作便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英语水平,本文探讨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检验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育 部2004年颁布了大学生英语教学相关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关于“更高要求”的内容是:学生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所学专业的讲座;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较为流利、准确的对话或讨论[2]。各高等医学院校为了这一目标,均加大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首都医科大学于2010开始招收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在第一届本科生教学就开展了医学英语课程。至今已有三界毕业生,现将检验医学英语教学 经验 总结 如下:

1更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很多高校医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一老模式,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难以适应医学生的学习需求。教研室摒弃老套路讲授课文和练习的旧模式,将学生带入课堂,参与其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程开展之初,教师就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均按小组完成。例如,在讲授文献阅读时,课前学生小组按要求查阅文献,并将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包括有哪些文献库、如何选取关键词、如何获取全文等;课上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请各组分享经验;课后小组共同总结课上内容。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间的协作。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多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内容相关视频、动画、图片等的展示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度,改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利用PPT代替板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它通过创设最佳情境和展现感性材料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例如:配合动画和英语讲解血栓的形成,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接受了英语环境的熏陶,这一方式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有明显的作用。

2提升专业英语教学地位

目前,普通英语在大部分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体现在教学时数上,其与医学英语的比例超过了4∶1[2]。这一比重对于学生对于医学英语的掌握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教研室将专业英语教学设置为一学年,增加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专业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非常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内容主要包括课文词汇听读,以及挑选课文中难度适宜的 句子 让学生做英译汉练习。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文献教学中,在向学生解读各种类型、体裁和风格的文章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收集并阅读外文资料,在课堂上分析讨论在课外阅读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以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3任用医学专业老师开展专业英语教学

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承担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而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复杂科学,即便英语水平很高,但不了解医学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因此,教研室选择英语水平较高且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年轻教师承担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并通过对这些老师的培训,充分弥补了英语老师专业知识缺乏的不足,直接改善了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目前,教研室拥有12名专业英语教师,其中医学博士5名,硕士7名,具有较好的医学背景;同时这些教师100%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英语水平较高。

4编写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英语教材

教研室从临床需求和教学安排出发去确定教材中例文的选取和排序。针对专业为检验医学的本科生,更加侧重于医学 科普知识 的选材。并配合其专业课程及实际需求,诸如血常规检查、体液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微生物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等内容在材料中都有涉及。选取的文章均来源于临床一线工作,医学词汇学均为临床应用的词汇。在编写时虽参考了国外原版教材,但不是将国外教材进行了全文翻译,采用符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的编写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在每个学期均安排了2~3节文献阅读课,解决学生查阅文献的问题,为学生查阅文献提供帮助。每一章包括医学 英语阅读 和词汇两大部分。通常,教师通过长句检测学生的基础英语,对于不具备独立分析长句能力的学生,教师可协助他分析理解相关内容和结构,达到强化基础英语的目的。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思想便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学生发问,教师解答的形式,如此便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在词汇部分的学习中,30组重点专业词汇构成一个单元,通过对这些专业词汇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对于英文英语医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也为学生在记忆和运用这些医学文献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三届临床检验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在参考与借鉴 其它 专业医学英语教育经验,形成临床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发现很多不足,还面临以下挑战:

(1)现行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急需修订。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其中特别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明确教学目标和需要达到的教学成果,对每学期每堂课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具体要求。只有有章可循,才能将教学模式正规化,从而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2)提高教师的英语专业化水平。目前教研室的医学英语专业其自身专业均为医学专业,语言方面的造诣不深。因此,加强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鼓励他们学习医学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写作,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给予英语教学方面的指导。总之,加强课程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参与、体验的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检验专业英语教学努力的方向。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文献

[1]余波,李莎莎,林振浪.医学院本科阶段医学英语教学的方法探讨和经验总结[J].浙江医学教育,2009,8(1):13-15.

[2]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3-25.

[3]蔡耿超.《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3):295-298.

[4]赵晖,吕虹,李虓,等.检验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4):57-58.

[5]吕虹,宋蓓,康熙雄,等.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41-43.

有关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推荐:

1.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3. 大专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4.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

5. 关于医学检验的论文

6. 有关临床医学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nature血液病论文

肥胖罹胰脏癌机率增!二线药物为晚期胰脏癌续命中医针灸辅助癌症治疗 减轻疼痛舒缓不适摆脱近视阻碍实现梦想有方法酷暑来袭!高血压患者当心冷气房温差冲击 日前,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对血管中沉积低密度脂蛋白(LDL) 胆固醇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这为切断LDL沉积的创新医疗方式提供了一条新进路,可以防止或减缓导致心脏疾病的血管阻塞。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动脉粥状硬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一大致死因素,粥状硬化的产生是因为脂蛋白,尤其是会与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相结合的 LDL,而脂肪和胆固醇在内皮下区域的沉积是导致动脉粥状硬化的重要原因。 现今防止这类疾病最有效的疗法是降低血液中LDL的含量,也能减少LDL脂蛋白颗粒停留在血管壁中的机率。但是LDL 如何穿过血管内壁的分子机制一直没有完全得到厘清。过往科学家们认为LDL受体担负著在细胞内运输LDL的功能。不过,一些体内没有LDL受体的人仍然会产生高水平的LDL沉积,这其中发生机制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以RNAi库筛选了1万8千多个基因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称为ALK1的蛋白能够帮助LDL向细胞内的转移。ALK1能够直接与LDL相结合,并且通过一个特别的内吞通路 (Endocytic Pathway) 促进LDL穿过内皮细胞进入内皮下组织,而不是将LDL导入溶酶体降解。如果在小鼠的内皮组织中特异性地敲除ALK1基因,则会导致血管内皮摄入的LDL水平下降。「文章的通讯作者、耶鲁大学教授William C. Sessa说:「发现ALK1蛋白能够与LDL结合,意味着它可能引发早期动脉粥状硬化,如果我们发现能够阻断ALK1蛋白的小分子或者抗体,则可能与其它降血脂疗法联合使用,来降低动脉粥状硬化的风险。」

喝酒致癌,铁证如山,即使是所谓“适量”。大量充足的研究证明,酒精是确定性的致癌物,喝酒至少可以导致口咽癌、食道鳞状上皮细胞癌、咽喉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肠癌等七种癌症。另有,胰腺癌、胃癌、肺癌等的发生也很可能与酒存在密切相关性。这早已获得了包括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等权威机构的确认。

并且,酒精早就被WHO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最近的声明,综述了大量最新研究结果。其中,一项特别引人注目,说即使是“适量”喝酒,甚至轻度饮酒或少量饮酒同样增加包括口咽癌、食道癌和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值得特别提示的是,即使少量饮酒,饮酒量也与某些癌症风险升高之间存在量价反应关系,像口咽癌,每天每多喝10克纯酒精风险升高9%。女性乳腺癌尤其获得最为充分的研究,每天每多喝10克纯酒精,乳腺癌风险增加5%。并指出,对于致癌性,不分酒的种类,只看酒精,含有酒精的任何酒都具有相同的致癌性,喝得越多风险越大。同时,特别强调,要想预防癌症,就不要喝酒。

酒精致癌机制目前已知的酒精致癌机制有:干扰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通过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增加肝癌风险。喝酒同时吸烟,酒精增加烟草中致癌物质的吸收,增加口腔、咽喉,以及食道癌风险。喝酒还会减少了血液中的叶酸量,干扰细胞染色体正确复制,增加致癌风险。乙醛是已知的细胞毒和致癌物质,酒精通过乙醛致癌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科学证据之上的,由于缺乏分子机制,酒精这一致癌途径之前一直未被确认。

剑桥大学在自然杂志上的新成果为酒精致癌机制增加分量最重的实锤证据剑桥大学在自然杂志上的新成果首次证明,酒精可以专门“绑架”体内干细胞,通过直接破坏其DNA结构、干扰DNA核苷酸重排,和形成DNA加合物,从而直接杀死干细胞,引发基因变异致癌,以及导致其他疾病。

因此,这次剑桥大学的研究不仅揭示了酒精致癌最重要的一个致癌分子机制。同时还揭示,酒精还可以杀死干细胞,通过基因变异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喝酒致癌,铁证如山,即使是所谓“适量”。大量充足的研究证明,酒精是确定性的致癌物,喝酒至少可以导致口咽癌、食道鳞状上皮细胞癌、咽喉癌、肝癌、女性乳腺

今年刚刚开始的时候,顶尖杂志《自然》一篇最新论文在全球被广泛的转载:剑桥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动物的模型,发现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他被引起关注的原因是因为喝酒引发癌症的发生:喝酒会致癌!中国人尤其危险!近日,Nature 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文章,称酒精和内源醛损害染色体和变异干细胞,再次证明饮酒与癌症病发以及死亡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科研人员在小白鼠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小白鼠喝下大量的含有酒精的饮料。在酒精的作用下,DNA的不稳定性越发严重。酒精和其代谢产物能对DNA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的人类体中不含有可以消除酒精的基因,而是要靠自主讲解才可以达到目的。亚洲人在这亿人中占了不少——我们身边许多人喝酒会脸红,就是乙醛代谢能力不足的表现。这些喝酒上脸的朋友,也更容易在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的影响下,出现DNA损伤,导致血液疾病,甚至是癌症。

但是这就不可以代表酒是可以随便就可以喝的,我们要适可而止,“我们的研究说明了酒精代谢不足能导致相关的DNA受损风险变高,引起癌症。但有一点也很重要,需要记住,” Patel教授补充说:“酒精清除和DNA修复系统不是完美的。即便是在这些防御机制完整的人里,酒精依然能以多种方式导致癌症。”

要说烟草致癌大家都很认可,要说酒精致癌,很多人从感情上似乎不太能接受。看看研究者甩出来的证据:

1.酒精中的主要物质乙醇会损伤DNA;2.乙醇在体内代谢生成的乙醛是致癌物,也会损伤DNA;3.酒精可能会影响雌激素的分解,增加血液中雌激素的量,更容易引发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特别是对未到更年期的女性来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