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毛囊虫病论文

发布时间:

毛囊虫病论文

人体的正常皮肤里面,毛孔内会含有少数不致病的毛囊虫。对人体没有太大的危害性。正常寄居在人体表皮附属器内的微生物。但是当人体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外界环境当中温度或者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毛囊虫的个数可以增加。从而出现一些临床表现,比如皮肤瘙痒、出现脂溢性皮炎、皮肤阵发性的发红、出现玫瑰痤疮的表现。

凡面部多油,出现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及脱屑,或表现为毛囊性栓塞,毛细血管扩张伴有细薄的白色或脂性鳞屑,或者是在红斑脓疱的基础上伴有干性脱屑,要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如查到毛囊虫有助于毛囊虫病的诊断。 毛囊虫病的检查方法在扩张的毛囊口挤压出一点皮脂或用一只有弹性的钢片稍加力刮出些皮脂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液体石蜡或甘油加上盖玻片轻压一下,使皮脂变薄,放在低倍镜下可查到活的毛囊虫。 毛囊虫病易和寻常痤疮、酒渣鼻样结核疹、脂溢性皮炎等病鉴别。 此外,还要和口周皮炎相鉴别,后者对称发生于口周,并在距唇红缘0。5cm范围内无皮疹。

人们所说的螨虫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毛囊虫,又称蠕形螨。寄生于人体的人蠕形螨主要寄生于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具体易表现在皮脂腺发达的面部,尤其多见于鼻、颊、颏等处,严重时可发生于口周、眼睑甚至全面部,少数还可发生于头皮、胸前、背后、肩、耳道、乳头或阴器上。蠕形螨在人体的寄生一般来说是不会引起感染和皮肤病。一部分患者出现由蠕形螨引发的皮肤病是因为蠕形螨虫繁殖过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再加上虫体的代谢产物和虫体死亡崩解的刺激,从而使皮肤的局部产生炎症反应,如又引发细菌的感染,炎症就会更为严重。蠕形螨虫(毛囊虫)感染用护肤品治疗是无效的。目前,没有满意的杀灭毛囊虫成虫、幼虫和虫卵的药物,自然没有除螨的特效方法。为了防止蠕形螨(毛囊虫)感染,我们在生活上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与他人共用洗浴用品,如:毛巾、面盆等,以免相互传染;发现有毛囊虫病(毛囊虫感染后出现了皮肤的炎症情况)的可能,要早期治疗,以防止炎症进一步加重。由于没有满意的杀灭毛囊虫的药物,其结果则是螨虫不易杀净,有反复出现皮肤病情加重的可能。目前,我们用一些抑脂和对毛囊虫有一定作用的药物治疗毛囊虫病,常常能够收到较满意效果。若向大家推荐治疗方法,可选用苯甲酸苄酯加硫磺乳剂或油膏、也可用甲硝唑(也叫:灭滴灵)内服或制成乳剂等药物治疗人蠕形螨虫引起的感染,也有很好疗效,同时它们的成本也是很低的。市面上的除螨产品都属于化妆品是无疑的。因为可以普遍应用,所以我认为它们产生危害的可能性也会很小的。但是它们不能看作是治疗螨虫感染的药物,因此其效果并不会很好,充其量顶多对极轻微症状的炎症可能有一点效果而已。

毛囊虫病又称蠕形螨病,是由犬蠕形螨寄生在犬的皮肤,而且多寄生在犬的皮脂腺或毛囊内而引起的一种顽固的寄生虫性皮炎。病变主要在耳、眼、唇、腿内侧无毛处。病初,可见小的局限性潮红和鳞屑,逐渐扩大为斑状,无瘙痒。随病情的发展皮肤发红、增厚、有糠皮样鳞屑。严重感染的犬,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出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有瘙痒及自我损伤。慢性病犬皮肤色素沉着,形成皱褶。

治疗:

(1)按毫升/10千克体重剂量,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隔10日后重复用药。

(2)5%溴氰菊酯原液1∶1000倍稀释后药浴或喷洒,间隔5日重复用药。同时应用此液,对犬舍的地面、垫草及周围环境等进行杀虫。

毛囊角化病论文

毛周角化症,这是一种基因引起的体质。髦囊周围的角质会增厚,形成一粒的小凸起。首先去角质是有必要的,用磨砂颗粒的沐浴露,1--1个半月用一次就够了。洗完澡后皮肤含水度高,可以擦一些润肤露。多吃些有维A的食物,再外涂角质舒华膏能减轻症状,每天2次,坚持上1个月就好了。

毛周角化症,又称毛周角化、毛孔角化、毛囊角化、毛囊角化症、毛孔角化症、鸡皮肤等。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毛囊口角化所致,与脂肪代谢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较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毛周角化症除了影响美观外,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毛周角化病,又叫毛发苔藓,是人群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据统计,80%的人患有此病,只不过是一般的人只有很少的几颗,不易发现而已。(这种病不是个例。)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是由于毛囊口角化,影响了毳毛的生长,所以皮肤表面摸起来不光滑,象鸡皮疙瘩,其实在每个小丘疹中都有一卷曲的毛发。这不是毛囊的炎症,所以消炎药物是没有用处的。症状:1、大体来说,上臂外侧是最常发生的地方2、患部往往可见一颗颗大小如针头般的白色颗粒3、常被误以为是粉刺、青春痘或是澡没洗干净4、由于毛囊皮脂腺管之开口处有角化现象,形成所谓的“角栓”,而硬化之后会导致毛孔闭塞。5、外观有如针点般的小丘疹,散在性的分布,颜色呈肤色、红褐色或棕色6、大部份的疹子均无关痛痒。(少数人出现痒)毛周角化症起因目前并不知道其真正的致病原因,不过多数文献认为此病有遗传倾向(常见于鱼鳞癣患者),且好发于有过敏性或异位性体质者、或营养不良者(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的人);若加上环境的湿度低、空气干燥,以及焦油、油脂等某些刺激物,也可能导致较常出现。毛孔角化是一种先天基因导致的体质。有专家表示,具有这种体质的人,毛囊周围的角质会增厚,导致毛囊口被过厚的角质堵塞,造成一粒粒的小凸起。一些具有异位性皮肤炎、鱼鳞癣的患者,通常也患有毛孔角化症。冬天时的症状会更为严重,因为和毛孔角化与角质变厚有关,所以当气候较干燥寒冷时,角质增厚的情形会加重,也就使症状变得更加明显。除了先天体质因素外,也有报告指出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全身性的干燥,而干燥就加剧了毛孔角化的症状。

除了皮肤痒之外,其它的皮肤问题不容忽视。毛囊角化症其实是遗传性皮肤病。皮肤问题是最难根治的疾病。很容易反反复复。特别是你到了冬天皮肤问题更明显。那么, 毛囊角化症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

毛囊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遗传性疾病,又称假性毛囊角化不良病。1889年首先由Darier命名,故又称达里埃病。本病是一种少见的,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因皮损有融合、增殖的倾向,故又曾称为增殖性毛囊角化病和增殖性毛囊角化不良病。

1、应注意避免烈日暴晒。可试服维生素A,每天10~20万U,至少服2个月,如无效则停用,如疗效佳,则考虑减量维持。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维生素A过量,尤其是儿童。

2、还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光敏现象可试服氯喹。对增殖性有恶臭脓痂的皮疹,应予抗生素治疗。

3、皮损可外用角质溶解剂,如维A酸软膏、硫黄水杨酸软膏等,5-氟尿嘧啶软膏有一定帮助。对孤立性斑块损害,可行激光、冷冻、X线照射或外科手术切除。

4、由于毛囊角化症的患者的皮损部位一般会有粗糙干燥的迹象,所以在平时的饮食方面可以通过食用一些维生素A来缓解患者的症状,比如胡萝卜、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

5、此外也可以通过擦涂一些护肤油脂的方式来改善皮肤:

(1)、可用丝瓜布、浴盐或磨砂膏洗澡,不过不要太频繁,用太多会造成皮肤损伤,建议一月一次。

(2)、建议沐浴时要搓皮,去掉多余角质,沐浴收再涂BB油或橄榄油,涂润肤乳,一年四季如此。

(3)、推荐用迪维膏等含A酸产品,可以改善角质,保证皮肤健康。

(4)、还有造成毛囊角化是因缺乏维生素A,可以吃维生素A多的食物或药品。

毛囊角化病是指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角化过程异常的病症。有人认为维生素A代谢障碍及日光照射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毛囊角化症是相当常见的皮肤问题,它是一种角质化代谢异常的体显性遗传,有50%的机会,会遗传给下一代,症状通常是从青春期开始明显,常见于20~30岁,到30、40岁会愈来愈不明显,一般来说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1、毛囊角化是一种先天基因导致的体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毛囊周围的角质会增厚,导致毛囊口被过厚的角质堵塞,造成一粒粒的小凸起。一些具有异位性皮肤炎、鱼鳞癣的患者,通常也患有毛囊角化症。

2、它的发生率高达40%~50%,主要好发於上手臂外侧面、大腿伸侧面,严重时,甚至连手肘外侧面、小腿伸侧面都会有,看起来会像是有角质堆积在毛囊开口的现象,厉害时还会有周围发红或肿胀的现象,而让人误会以为自己的手臂或是大腿长了许多粉刺和发炎痘痘,但若勉强去挤它,就会造成红红的斑点。

3、如果毛孔有一点一点的发红,甚至摸起来会感觉一粒一粒的凸起,这就是毛囊角化症。再严重一点,毛孔的颜色会更深,呈现暗红或褐色,颗粒也会更粗糙,看起来很像是鸡皮疙瘩。

4、冬天时的症状会更为严重,因为和毛囊角化与角质变厚有关,所以当气候较干燥寒冷时,角质增厚的情形会加重,也就使症状变得更加明显。

5、夏季加重,患者对热敏感。典型部位为皮脂溢出部位,如面部、前额头皮和胸背等出现细小、坚实、正常肤色的小丘疹,逐渐有油腻性、灰棕色、黑色的痂覆盖在丘疹顶端凹面,丘疹逐渐增大成疣状融合形成不规则斑块。屈侧腋下、臀沟及阴股部等多汗、摩擦出的损害增殖尤为显著,形成有恶臭的乳头瘤样和增殖性损害,其上有皲裂、浸渍及脓性渗出物覆盖。本病可有掌跖角化、指甲发生甲下角化过度,甲脆弱、碎裂等。此外,还可累及口咽、食管、喉和肛门直肠黏膜。

精彩推荐:

调经促孕丸

排卵试纸

排卵期

不孕不育

排卵期有什么症状

毛周角化病(keratosis follicularis)又称Darier病,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疾病,,毛囊口有角质栓。多发性针尖大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主要分布于上臂,股外侧及臀部,有时可见面部损害。毛囊角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发病率高,青春期加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激光治疗运用于皮肤美容,我们使用半导体激光治愈了大量“多毛”患者;同时我们发现,那些伴有毛周角化病的患者他们四肢的“小疙瘩”也神奇的消失了。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皮肤美容中心的专家指出,毛囊角化通常症状轻微者平时就必须擦含果酸或去角质成分的保湿乳液;严重的毛囊角化者,会给予含尿素或维他命A酸或水杨酸的霜剂或乳膏来加以治疗。不过药物对于毛囊角化的治疗并不是非常理想,也不易根治。毛囊角质化是西医的名词,中医多称为“肌肤甲错”。常常作为一种征候出现在“气滞血瘀”的一组征候群里,多数属于综合体质上的问题。如果治疗可以通过行气活血化瘀来减缓,彻底治疗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您可以从生活中调理,如减少动物脂肪和蛋白的食入;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每天坚持饭后20分钟吃水果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因为果酸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多饮水(稀释和改变血液浓度)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等, 毛囊角化症主要是由于缺乏维A酸所导致毛囊过度角化,治疗主要看你的严重程度,症状比较轻者,可以开始只用维A酸软膏(商品名:迪维霜)外涂即可。

毛囊黏蛋白病论文

你好,原发型(良性型)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皮损特点是1~2个或多发性非炎症性鳞屑斑和炎性红斑,略高出皮面,其上有群集的毛囊性丘疹,少数病例出现扁平或圆顶状斑块或结节,质软;有时可在受累毛囊中挤出黏液性物质,炎症反应常导致毛发脱落,偶可引起色素减退,面颈和头皮部都最常见。

本病又名毛囊性黏蛋白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毛囊性丘疹及多少有些浸润的斑块,伴有鳞屑及脱发。 黏蛋白性秃发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有些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与并发的红斑狼疮、单纯苔藓、血管淋巴样增生所见相类似。 (1)临床表现:本病分3型。第1型病人数目最多,损害只有1个和少数几个,可在2个月到2年内自行消退。第2型患者的损害可持续数年不消退,并不断发生新的损害。上两型为良性,多见於20~40岁,但其他年龄也可发生。第3型患者并发网状细胞增生症,多发於老年人。 急性良性型临床最多见。最早期表现为群集丘疹或斑块,斑块直径2~5厘米或更大,正常皮肤颜色或潮红,上有鳞屑。好发於面部、头皮、颈部及肩部。头皮与眉部被侵犯时,出现毛发脱落,数月后可自行恢复,但也可延迟1年以上。 慢性良性型损害数目很多,分布也较广泛,皮损形态多种多样。可为高起的平顶或半球状斑块或结节,其中有的形成溃疡。斑块和结节柔软。有时可从受侵犯的毛囊口挤出黏蛋白。非浸润性的红色鳞屑性斑块或浸润秃发斑块均可发生,有些和麻疯病的损害很相像。偶然全身出现毛囊性丘疹,呈疏散分布而无明显的簇集性。毛囊被毁坏可出现永久性秃发斑,上面有很多角质栓。这种慢性型可持续多年而不并发任何其他疾病。 约15%的患者伴有网织细胞增生症。皮损可与慢性良性型相似。网织细胞增生症可出现於黏蛋白病之前,有些病例是组织病理检查黏蛋白病时,才发现网状细胞增生病。 组织病理改变:最初为外毛根鞘和皮脂腺细胞间水肿,细胞间出现空隙,空隙中有黏蛋白沈积。毛囊中部细胞最常受累,有时整个毛囊均被侵犯。有的病例整个毛囊变成囊腔,腔内有黏蛋白。毛根鞘细胞变性。真皮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炎症严重,且以组织细胞和嗜酸细胞为主者提示为荤样肉芽肿。 (2)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有毛囊性斑块及脱发,挤压毛囊口有黏蛋白溢出,组织病理上的特徵性改变,可以诊断本病。应与以下各病相鉴别: ‧毛囊性扁平苔藓:为毛囊性圆顶或尖顶的丘疹,丘疹中央有棘刺状角栓,可形成萎缩性疤痕,可致成永久性秃发。组织病理有特徵性改变。 ‧疤痕性秃发:秃发斑处头皮光滑发亮,毛囊口消失,头皮变薄及轻度凹陷。秃发为永久性。 ‧麻疯:毛发脱落多见於瘤型麻疯。瘤型麻疯的结节常为暗红色或棕褐色,可聚集一起形成高起的斑块,周围界线不清楚,有时破溃。中、晚期瘤形麻风有浅感觉障碍。头发、眉毛脱落,晚期时睫毛、鼻毛、阴毛等均脱落。除头皮外,面部及其他部位均可出现麻疯损害。麻疯杆菌阳性。 (3)治疗:尚无特效疗法。有些急性良性型者可自然消退,头发再生。有的病例用浅层X线治疗有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或局部注射可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并发网状细胞增生症者,用联合化疗,能暂时缓解。 脱发有时候是压力引起的,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调节生活的作息时间和吃一些有利于生发的食物。

一、侵染能力、侵染对象

S基因编码刺突蛋白,其通过与宿主受体(ACE2)相互作用感染宿主,决定了病毒的侵染对象和侵染能力。

二、其他基因突变作用

1、E基因编码囊膜蛋白,在病毒形态发生和组装中起关键作用,并在宿主细胞膜中通过自我组装,形成允许离子传输的五聚体蛋白-脂质孔,在细胞凋亡的诱导中也起作用。

2、M基因编码膜蛋白,其为病毒囊膜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与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病毒的形态发生和组装中起核心作用

3、N基因编码核蛋白,其在病毒装配过程中通过与病毒基因组和膜蛋白M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功能,并且在提高病毒基因组转录效率以及病毒复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感染能力

病毒的基因组变异是指其基因组上的碱基顺序发生改变。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其为单链RNA病毒,更易发生突变。病毒的突变与重组对病毒的侵染能力、繁殖能力和病毒的检测、抗体有效性均密切相关,所以对病毒的突变和重组的监视是研究病毒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新冠突变相关研究

1、中国科研团队早已发现“新冠病毒已突变”

2020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于发表了《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

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S亚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

2、三种突变体类型(V367F,W436R和D364Y)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2020年3月15日,南方医科大学张其威教授,暨南大学张弓教授共同通讯在bioRxiv上在线发表题为

“RBD mutations from circulating SARS-CoV-2 strains enhance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infectivity of the spike protein” 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SARS-CoV-2的RBD突变增强了刺突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在武汉、深圳、香港和法国出现的三种突变体类型(V367F,W436R和D364Y)显示出更高的人ACE2亲和力,并且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二、感染力增强与D614G突变有关

2020年6月12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病毒学家Hyeryun Choe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

"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

研究表明在整个欧洲和美国流行的 SARS-CoV-2变异体中的微小基因突变,有可能增加冠状病毒上刺突蛋白的数量,这将大大提高了该病毒感染力。SARS-CoV-2分离株在病毒性刺突(S)蛋白中编码D614G突变,这种变化增强了病毒的传播。

百度百科-2019新型冠状病毒

这与基因无关,决定这些病毒的侵染对象是人的原因主要还是个人的抵抗力,如果抵抗力强,就感染不了所有的病毒。

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疾病的流行季节。

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另外,还可引起婴儿和新生儿急性肠胃炎,主要症状是水样大便、发热、呕吐,每天可拉10余次,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水样便,极少数情况下也引起神经系统综合征。

扩展资料:

冠状病毒粒子呈不规则形状,直径约60-220nm。病毒粒子外包着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较小,与包膜结合的蛋白)。

膜糖蛋白(M,Membrane Protein,负责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新生病毒出芽释放与病毒外包膜的形成)。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糖蛋白(HE蛋白,Haemaglutinin-esteras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冠状病毒

旋毛虫病论文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是英国人Peacock于1828年首次在人体中发现并由Owen(1835)命名为旋毛线形虫。我国于1965年在西藏地区发现首例人体旋毛虫病。旋毛虫病研究的重点在于诊断方法。旋毛虫病的诊断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主要都是采用活检方式,漏检率较高,并且会造成创伤,效果不好。而免疫学诊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被利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本文主要介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FAT)、免疫酶染色试验(1E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免疫学诊断方法。1诊断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感染肌肉组织抗原片的制备取感染旋毛虫病猪的膈肌作材料,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5~10微米,明胶-钾明矾溶液作粘片粘附剂。每张载玻片排放2~4块切片。烘干后常规脱蜡,用摩尔洗3次后切片,分别经过氧化氢-甲醇溶液及1∶20倍稀释的正常兔血清37℃各处理20分钟,如上用PBS洗后用滤纸条吸干水分或自然干燥即为诊断用抗原片,置4℃冰箱保存备用。荧光抗体的制备兔抗猪IgG的制备健康猪血清经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脱盐后用DEAE纤维素纯化。用纯化后的猪IgG免疫家兔制得兔抗猪血清后,再按提纯猪IgG的方法提纯兔抗猪IgG。抗体的标记精取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3毫克,加入摩尔/升碳酸钠溶液毫升,使FITC充分溶解。取10毫克/毫升的兔抗猪IgG6毫升,在室温下逐滴加入FITC溶液,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荧光抗体的纯化及质量鉴定将标记后的荧光抗体溶液在4℃下用摩尔透析4~5天,直到再无荧光色素透出为止。经过透析的荧光抗体再经Sephadex-G25层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495纳米及280纳米处的密度值后算得标记的荧光抗体F/P值为2。测试方法及结果判定抗原片滴加含20%正常兔血清及1%牛血清白蛋白的PBS,37℃孵育20分钟;用PBS冲洗后滴加用含5%正常兔血清的PBS作1∶100稀释的待检血清,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再滴加1∶10倍稀释的荧光抗体溶液,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滴加无荧光甘油缓冲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以切片中肌幼虫切面出现黄绿色荧光者判为阳性。每批试验应设阳性、阴性参考血清对照和猪正常肌组织切片对照。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待检血清实验室感染8周旋毛虫豚鼠血清35份。抗原的制备剖杀经人工感染旋毛虫幼虫2个月的大白鼠,取膈肠肌及后腿内侧肌肉,镜下压片每个视野平均7条幼虫,用磷酸缓冲液冲洗后,用冰冻切片机切成6微米厚的幼虫冰冻切片,每张载玻片裱贴5块组织片,经丙酮固定后;即为IEST抗原片,保存-20℃备用。操作步骤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上,将测试血清用摩尔/升~(含吐温~20)稀释成5,10,20,40,80,160比例的浓度(起始浓度为血清原液),分别滴于切片上,每次试验设阴性血清对照。置湿盒中,35℃孵育60分钟,用摩尔/升~洗涤3次,每次5分钟,吹干,滴加酶标葡萄球菌蛋白A(HRP~SPA),同上孵育洗涤,滴加底物溶液(3′3-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过氧化氢),室温反应15~20分钟,弃底物,用蒸馏水速洗,趁湿片在普通光学镜下观察反应结果。结果判断根据感染大鼠肌肉切片上的幼虫切面显色的深浅,记录结果。反应不着色(-),反应呈现淡棕色(+)、棕色(++)、棕褐色(+++)。若待检血清lEST滴度≥1∶10(+)时,即为lEST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按非均相测定法可分为10种类型,但常用的有4种:直接型、间接型、双抗体夹心型、固相抗体竞争型。本文主要介绍间接型(常规ELISA试剂盒法)。试剂盒准备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ELISA试剂盒。检样的准备在受检猪耳静脉采血2滴,滴于1厘米×2厘米的滤纸片上,将其浸泡于摩尔/升(含吐温-20)2毫升,37℃2小时或4℃过夜,备用。阴阳性血清作1∶200稀释,被检血清作1∶100稀释。操作方法与结果判断加样于诊断盒每孔加检样100微升,室温(25℃)静置2分钟。反应甩去被检液,每孔加1号试液1滴(40微升),室温静置2分钟。洗涤甩去1号试液,每孔加2号试液1滴(40微升),立即用蒸馏水或自来水反复冲洗5次以上。显色拍干反应板上的残液,每孔先加3号试液1滴,再加4号试液1滴,轻轻混匀,室温静置2~3分钟。判定在白色背景下,兰色为阳性,吸收度≥,无色为阴性,吸收度≤。2比较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旋毛虫病当前诊断常用的免疫学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较早用于诊断旋毛虫病,优点是制备的荧光标记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初期用全虫作抗原,用试管法检测后发展为用虫体或带虫肌肉切片作抗原。崔晶等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抗原,以IFAT检测216份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第2周升至,有显著差异(P<),至第3、4周分别达和100%。旋毛虫幼虫抗原片在-20℃至少可保存年而不失活。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与ELISA的原理基本相似。陈雅棠等用人工感染旋毛虫大鼠肌肉的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1EST检测待检血清,在11例肌肉活检证实有旋毛虫感染的病人中,阳性率为,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寄生虫感染有明显差别。试验者认为其特异性和灵敏性不低于ELISA。张玉光等用人工感染3个月以上大鼠的膈肌及腿内侧肌制成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IEST和皮内试验对比检测1412名中学生,IEST阳性率为,皮试阳性率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旋毛虫特异抗体的较好的方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外已将检查旋毛虫的ELISA方法作为猪只屠宰前的常规检查。我国经过长期实践,实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已从常规的ELISA发展为SPA-ELISA、DOT-ELISA等,旋毛虫ELISA诊断试剂盒也研究成功并推广试用。现今ELISA已广泛应用于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但是ELISA也有缺陷:其操作相对较繁琐且要求的实验条件也较高,基层应用尚有一定困难。

(1)严格执行屠宰猪的卫生检疫制度,病猪严重感染时,在成虫寄生期内或大量幼虫钻入肌肉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肠炎、腹泻、呕吐、迅速消瘦等症状,有的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有的呈慢性病程,表现肌肉疼痛,眼睑或四肢水肿,长期躺卧不起,故仅凭症状不易确诊,要进行尸体剖检,镜检出现虫体时才能确诊。旋毛虫主要寄生在猪的膈肌和肋间肌。检验时常用的压片方法是:取横膈膜肌角,先用肉眼观察肌纤维内是否有小白点样病灶,剪下24个似麦粒大小的肉块,并列夹在两个小玻璃片中,将小肉块压薄后,用低倍镜检查,观察肌纤维间有无旋毛虫幼虫的包囊。按规定,若24个小肉块中发现不超过5个包囊钙化了的幼虫时,可将病猪肌肉和心脏切成小片煮熟食用,若超过5个则销毁。(2)养猪设圈,不让猪乱跑,扑灭鼠类,对犬、鼠尸体应焚烧或深埋处理,同时注意保持猪舍卫生。(3)发现疫源时,应做调查,以便制订措施。(4)本病可用药物治疗: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一次内服。②噻苯咪唑,每千克体重50毫克,内服,连服5~10天。184.什么是猪囊虫病?猪囊虫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有钩绦虫的幼虫所致。多寄生在猪的横纹肌,肠、眼、其他脏器也常有寄生。成熟的猪囊尾蚴外形椭圆,约黄豆大,有半透明的包囊,长径6~10毫米,短径约5毫米,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为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圆形黍粒大的乳白色小结,其内有一个内翻的头节。因囊虫的形状像豆粒,所以又名“豆猪”或“米心肉”。有钩绦虫可长达3米左右,呈乳白色,头很小,有米粒大,前端细而后端长,全身由800~1000个节片组成。前端的节片短而小,后端的节片长而大,里面包含很多虫卵,称为孕卵节片。虫卵为圆形或略为椭圆形,直径为35~42微米,有钩绦虫寄生于人肠道里,孕卵节片不断脱落,随着人的粪便排出,猪吃了这种有虫卵的粪便后,24~72小时内,虫卵就在猪肠内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到身体各部,在肌肉内发育成为囊虫。人吃下未杀死囊虫的猪肉,进入小肠,经2个多月就会变成绦虫,绦虫又产卵,卵随粪便排出。这样人传给猪,猪传给人,循环不已。一般猪患囊虫病多不出现症状,也不容易发现,只有在极强的感染或某个器官受害时才能见到症状。

旋毛虫是一种很细小的线虫,一般肉眼不易看出,为雌雄异体。成虫寄生在宿主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宿主的横纹肌内,卷曲呈螺旋形,外面有一层包囊呈柠檬状,大小为(~)毫米×(~)毫米。人、猪、犬、猫、鼠及野生动物都能感染。

当人食用含有旋毛虫幼虫的食品后,幼虫由囊内逸出进入十二指肠及空肠,迅速生长发育为成虫,并在此交配繁殖,每条雌虫可产1500条以上幼虫,这些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液循环被带到宿主全身横纹肌内,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卷曲呈螺旋形,周围逐渐形成包囊。

当人食用患旋毛虫病的畜肉1周左右,出现胃肠炎症状及肌肉疼痛,甚至使肌肉运动受到限制。如果幼虫进入脑、脊髓,也可引起脑膜炎样症状。其幼虫不但寿命长(有的可活10~20年),而且数目多(每克肌肉可有数千万只),致病力强、危害性大、感染率高,能形成地方性流行病。近年来,旋毛虫病在我国有蔓延趋势,如云南省1960~1985年,发病区由5个上升到10个,商品猪宰后旋毛虫检出率上升了近1倍。包囊内幼虫的抵抗力很强,盐腌、烟熏都不能杀死肉块深部的虫体。在盐腌肉块深层中的包囊幼虫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腐败的肉中的幼虫能活100天以上,甚至肉块腐败分解呈糊状,具恶臭,包囊仍然完整,幼虫仍未死亡。所以,控制此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不吃未熟透的肉,做好防止粪便污染的卫生工作。在流行地区特别要加强对易感动物肉品的旋毛虫检验。

毛囊炎医学论文

简介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是由马拉色菌所致的毛囊炎,曾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编辑本段临床表现本病男性多于女性,16-40岁好发。皮损为毛囊性半球状红色丘疹,直径2-4mm,有光泽,周围可有红晕,好发于胸背、颈、肩、上臂、腰腹部,散在对称分布,数十至数百个,较密集但不融合,可间杂有小脓疱或黑头粉刺。 本病病源为马拉色菌,马拉色菌为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绝大数人皮肤存在这种真菌,但只在一定条件下发病。发病原因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性真菌,在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的情况下,该真菌依赖皮肤分泌的油脂生存和大量繁殖,以导致马拉色菌毛囊炎感染。常在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发病或加重,皮肤免疫功能低下也是一个原因。 自觉瘙痒,可见抓痕血痂。部分患者有风团、片状红斑或皮肤划痕症阳性。皮肤较油腻。可伴有面部痤疮、花斑癣、多汗、表皮囊肿等,有瘢痕素质者在此毛囊炎基础上可发生瘢良疙瘩。 治 疗 尽量去除诱因,停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治疗原则与花斑癣相同,以外抗真菌药物为主,可选择50%丙二醇、咪唑类及n丙烯胺类霜剂或溶液、5%-10%硫磺软膏等。应将药物在受累毛囊表面轻揉以促进其渗入毛囊内。也可用含硫化硒或2%酮康唑洗剂,保留15-20分钟后再清洗。 本病容易复发,复发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原因与皮肤免疫功能低下和皮肤油脂分泌过剩有关,在治疗时,除进行抗真菌治疗外,需同时使用调节免疫的药物,比如大剂量口服胸腺肽等(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还需要减少皮肤油脂分泌,皮脂腺分泌旺盛,多与患者本身雄激素分泌旺盛有关(雄激素睾酮和二氢睾酮是皮脂腺生成和分泌皮脂的主要原因),可口服一些抗雄激素类药物,比如螺内酯,西咪替丁(男性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此两种药极少数情况下会引起暂时性的阳痿),女性也可以选择达英35,也可选择阻碍皮脂腺生成的药物,如维胺脂和泰尔丝。 如果患者反复复发,则需考虑是否存在引起雄激素过多的其他病症,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柯兴综合症等,需做血液或者CT、MRI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抗真菌治疗口服药物,最优先考虑酮康唑,其次为伊曲康唑(均需检查肝功能)。外用药需选用渗透性强的药物,最好联苯卞唑,其次为环丙酮胺和益康唑,中药洗液比如洁尔阴等效果也很好,外用药需交替使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内服外用中药效果也颇佳,具体内容可参见中国知网相关论文 以上治疗方法,均需医生指导下进行

今天给各位分享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莫匹罗星软膏的作用和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百多邦软膏的作用有哪些?2、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3、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百多邦软膏的作用有哪些?百多邦软膏是属于一种抗生素软膏,主要用于杀灭皮肤表面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效,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疾病,比如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甲沟炎、化脓性汗腺炎、蜂窝组织炎等;也用于其他皮肤疾病继发的细菌感染,比如足癣感染、湿疹继发感染、水痘继发感染、脂溢性皮炎继发感染。取适量本品涂于患处,1天3次,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拓展资料】百多邦又名莫匹罗星软膏,有效成分为莫匹罗星,是一种独特的皮肤表面抗菌制剂,主要作用为预防和治疗革兰阳性致病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链球菌造成的皮肤细菌感染。临床常用于脓胞疮、疖肿、毛囊炎等原发于皮肤的感染性疾病,也可用于继发或合并于其他皮肤疾病的感染,如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不可用于黏膜部位。因其对丙酸杆菌属抑制作用轻微,因此对于痤疮(“痘痘”)效果较差。百多邦对皮肤正常菌群影响较小,其辅料也无明显刺激性,因此不良反应轻微,偶见局部烧灼感、蛰刺感及瘙痒等,一般无需停药,过敏反应亦罕见。人体完整皮肤对莫匹罗星的全身吸收很少,但毕竟通过肾脏代谢排出,因此中重度肾损害患者仍应慎用。孕妇亦慎用;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注意防止婴儿入口。莫匹罗星抗菌机制独特,与其他外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但近年来因其大范围应用导致其自身耐药性有所增加,因此建议与其他抗菌药交替使用,以降低耐药风险。百多邦它的药品名是莫匹罗星,是一个最常用的局部外有抗生素,主要的治疗是革兰阳性球菌所导致的皮肤感染,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毛囊炎、疖子,还有儿童常见的脓疱疮以及皮肤破溃合并感染,甚至外伤以后合并的感染等等这种皮肤的感染症状。百多邦它主要的用法是外用,局部涂抹于患处,一天三次。一般来说,百多邦它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偶尔有可能会出现局部的烧灼感以及刺痛感,甚至瘙痒,这个时候一般不需要停药,极少见的是过敏反应。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滋补佳品,性价比也是非常高的,服用的量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点,特别适合养胃、养肺的人食用,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教你正确养生。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1百多邦是一种抗菌素,又叫莫匹罗星软膏,是一个外用的抗细菌药膏,它主要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像我们常说的这些长脓包、疖子、毛囊炎,主要都是由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还有一些湿疹的合并感染、脚气感染,基本都是革兰氏阳性菌多,所以是家里常备的抗菌药膏,像我们在临床上毛囊炎、小疖子,都是经常用的。它的.好处就是没有耐药性,很少产生耐药性,药效是肯定的,也是确切的,又是安全的。这个药在中国应用应该有20年的历史,所以还是比较好的外用药膏,皮肤有感染、红肿,都可以抹它。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2百多邦的乳膏在应用期内,药品消化吸收后会快速的新陈代谢成无特异性的首一酸成份,立即历经肾脏功能排出来,穴位敷贴消化吸收的量少,对皮肤的刺性小,但功效非常好,且已在临床医学上获得了非常好的反映。可是对莫匹罗星、聚乙二醇皮肤过敏的群体一定要禁止使用。百多邦的应用期内,彻底不容易影响皮肤的一切正常有益菌谱,医治的治疗过程也会相对性的较短,其次,生成的酶感染力相对性的较低,对人都没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性,好于别的的抗生素类药。百多邦特性为吸水性的融合中药制剂的乳膏,方便使用,百多邦最好是的贮藏的温度是25℃下列,应用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层防护膜,不容易环境污染到衣服,皮肤的感染力较小,仅仅小量的会透皮消化吸收。百多邦软膏,主要是治疗疤痕病菌感染的病症,归属于安全性能高的部分外敷的药品,好于别的的外用抗生素类的药品,使用方法使用量一定得留意,特性产生改变时一定要禁止使用。使用方法使用量:部分擦抹伤处,伤处必要时能用敷科捆扎或遮盖,每天三次,五天一治疗过程。必要时可反复一治疗过程,须遵医嘱应用。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3百多邦软膏,也就是莫匹罗星软膏,它是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莫匹罗星的抗生素软膏。百多邦软膏,对于各种皮肤感染都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革兰氏阳性的球菌,金葡菌有比较高的敏感性。所以百多邦可以用于杀灭这类细菌。可以用于局部的皮肤感染,比如脓疱疮,疖肿,毛囊炎均可使用百多邦去外涂。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对于重症患者仅用百多邦效果可能欠佳。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皮肤有什么小问题,我们常常都会用百多邦软膏。百多邦软膏主要的作用是什么?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希望对你有用!百多邦软膏的作用百多邦软膏的作用主要是抗菌消炎,因为它是一种抗生素软膏,用于皮肤感染、脓疮等皮肤疾病。百多邦软膏的主要成分是莫匹多星,在临床中属于外用抗生素。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在治疗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上效果很好,例如身上的脓包、体表外伤感染、湿疹合并感染、伤口流水化脓等都可以用百多邦软膏涂抹治疗。百多邦软膏和红霉素软膏的不同百多邦软膏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适用于皮炎,湿疹患者。用法用量为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对于皮肤感染它的效果非常的好!防止感染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而红霉素软膏为白色或淡黄色或黄色软膏,是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红霉素软膏适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并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红霉素软膏的药理作用:本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如衣原体、支原体均有抗菌活性。抗菌谱较广,通常用于化脓性皮肤感染及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红霉素软膏在医疗救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外科手术,伤口的痊愈,皮肤的溃烂方面,运用显著,效果明显。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用于皮肤感染性的疾病的效果是比红霉素软膏显著的,而红霉素软膏使用的范围则是比较广。同时罗红霉素软膏的价格是比较便宜的。性价比也是很高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药物,以达到期望的治疗效果。百多邦软膏注意事项如使用一疗程后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医。感染面积较大者,去医院就医。本品辅料为聚乙二醇,大量聚乙二醇可能引起肾损害,因此当皮肤大面积破损,特别是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并去医院就诊。本品仅供皮肤给药,请勿用于眼、鼻、口等黏膜部位。本品请勿用于身体插管处附近的皮肤。误入眼内时用水冲洗即可。有中度或重度肾损害者慎用。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尚不清楚本品的成份是否可进入乳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哺乳期妇女涂药时应防止药物进入婴儿眼内。如果是在乳头区域使用,请在哺乳前彻底清洗。百多邦软膏说明书通用名称:莫匹罗星软膏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剂型:软膏剂不良反应:局部应用本品一般无不良反应,偶见局部烧灼感,蛰刺感及瘙痒等,一般不需停药。偶见对莫匹罗星或其软膏基质产生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肿胀(有时出现在面部或口腔,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或虚脱。已有报告显示莫匹罗星软膏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但非常罕见。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赢取医院就医。禁忌:对莫匹罗星或其他含聚乙二醇软膏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如使用一疗程后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医。2、感染面积较大者,去医院就医。3、本品辅料为聚乙二醇,大量聚乙二醇可引起肾损害,因此当皮肤大面积破损,特别是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并去医院就诊。4、本品仅供皮肤给药,请勿用于眼、鼻、口等黏膜部位。5、本品请勿用于身体插管处附近的皮肤。6、误入眼内是用水冲洗即可。7、有中度或重度肾损害着慎用。8、孕妇慎用。9、哺乳期妇女慎用,尚不清楚本品的成份是否可进入乳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哺乳期妇女涂药时应防止药物进入婴儿眼内。如果是在乳头区域使用,请在哺乳前彻底清洗。10、使用本品前、后应洗手。使用本品过多时,应将多余软膏擦去。如果不慎吞入本品,应咨询医师或药师。11、本品应按用法用量足疗程使用,在感染未被完全治愈前,不要在症状消失时过早停止治疗。1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成份:本品每克含主要成份莫匹罗星20毫克。辅料为: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3350。性状:本品为类白色亲水性软膏。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药理作用:本品对与皮肤感染有关的各种革兰阳性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耐药金葡萄球菌也有效。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贮藏:25℃以下,密封保存猜你喜欢:1.常见伤口处理的用药有哪些2.激光去粉刺多少钱3.百多邦软膏使用说明书4.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说明书5.褥疮的护理论文范文关于百多邦软膏的作用和功效和莫匹罗星软膏的作用和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