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病马预测论文

发布时间:

病马预测论文

病马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⑴。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⑵。毛骨岂殊众⑶?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⑷。[1]作品注释⑴此二句是说这马和自己患难相依很久。深,远也,险也。⑵这两句句法,一句作三折。在风尘之中,而且老了,还在为我尽力;当岁晚天寒之时,况又有病,哪得不使人为之伤心。⑶殊,异也。⑷此二句是说马之为物虽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倒很深厚,使我不禁为之感动而沉吟起来。沉吟二字感慨很深,有人不如马之叹。[1]作品简析这是杜甫在秦州所作的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其中有着作者自身的影子。杜甫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同时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朋友并感到它们所给予他的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其所以如此,是和他自己便是一个“废弃之物”的身世密切相关的。满意请采纳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马媾疫潜伏期为6个月。媾疫锥虫侵入公马尿道或母马阴道黏膜后,在黏膜上进行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公马的包皮前端发生水肿,逐步蔓延到阴囊、包皮、腹下及股内侧。尿道黏膜潮红肿胀,尿道口外翻,排出少量混浊的黄色液体。阴茎、阴囊、会阴等部位的皮肤,相继出现结节、水泡、溃疡和缺乏色素的白斑。有的公马性欲亢进,精液质量降低。母马阴唇肿胀,逐渐波及乳房、下腹部和腹内侧,阴道黏膜潮红、肿胀、外翻,常排出少量黏液一脓性分泌物,频频排尿,呈发情状态。在阴门、阴道黏膜上不断出现小结节和水泡,破溃后成为糜烂面,但能很快愈合,其后在患部留下缺乏色素的白斑。病马屡配不孕,或妊娠后易流产。在生殖器官出现症状后的一个多月,颈、胸、腹、臀部,尤其是肩部两侧皮肤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无热无痛扁平丘疹,称轮状丘疹,直径约5~15毫米,呈圆形、椭圆或马蹄形,中央凹陷,周边隆起,界限明显。其特点是突然出现,迅速消失,然后再度反复,在病的后期,出现腰神经与后肢神经麻痹,步态强拘、后肢摇晃和跛行等。少数病马出现面神经麻痹。(1)生殖器症状 公畜一般出现生殖器水肿。触诊无热、无痛,如面团状硬度。生殖器处皮肤相继出现结节、水疱、溃疡及缺乏色素的白斑。性欲亢进,精液品质降低。母畜生殖器肿胀,可蔓延到乳房、下腹部和股内侧。肿胀部也可发生结节和溃疡,消失后在外阴部形成五色素的白色斑点,永不消失。病畜屡配不孕,或妊娠后容易流产。(2)皮肤轮状丘疹 病畜在颈、胸、背部及臀部和腹下的皮肤反复出现无热、无痛的轮状丘疹,其特点是中央稍凹陷,周边隆起,界限明显,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数小时到一昼夜)。(3)神经症状 主要特征是某些运动神经呈现不同程度的不完全麻痹和完全麻痹。比较常见的是颜面神经麻痹,患畜表现鼻唇歪斜,耳、眼睑或下唇下垂。当腰部和后肢的神经发生麻痹时,可见到后躯无力,臀部及后肢肌肉萎缩,行走不稳,出现跛行。(4)全身症状 病初,体温稍升高,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随病势增重,反复出现短期发热,逐渐贫血、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最后,后躯麻痹不能起立,可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杜甫诗选 病马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病马

【原文】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1。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2。 毛骨岂殊众3?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4。

【注释】 1这两句是说自己和这匹马共度患难相处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尔:代指马。深:远、险。 2这两句诗承接上两句,一句变做三折。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并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我卖力;正当岁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怎么不让人为它伤心呢。 3岂:难道。殊:不一样。 4沉吟:忧思。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十分深厚,使我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沉吟」二字,写出诗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种人不如马的感叹。

【译文】 长久地骑着你,冒着天寒,朝向关塞前进。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你的毛骨与众哪有不同?但能驯良地伴随我直到如今。虽是微小的生物,蕴藏的情意决不可浅论。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赏析】 这也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自己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杜甫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同时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

鸡马立克氏病pcr检测论文

2007秋西农本科《动物微生物学》课程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病毒顽童张德礼2019-10-22 · 西北农林科大教授 清华工学北大医学双博士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动物微生物学》课程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专业年级: 命题老师: 张德礼 审题老师: 于三科考生姓名: 学号: 考试成绩:一、多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将其号码填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1. ABC2. ACD3. ABC4. ABC5. ABC二、填空题(将适合的内容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错或未填,该题不得分。每空1分,共5分)1.蓝紫,红2.核酸3.电镜,核衣壳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不需要改正,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分,共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解释名词(任选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 病毒包涵体(inclusion body)与DI颗粒包涵体(Inclusion body):病毒感染细胞后在胞浆或胞核内形成的一种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特殊结构,富含病毒的区域。大多数包涵体由病毒子组成,少数包涵体是细胞对病毒反应的产物。如狂犬病的 Negri 氏体。(1分)或包涵体(Inclusion body):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常出现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一种特征的形态学变化,称为包涵体。可能是单个或多个,巨大或细小,圆形或不规则,在核内或胞浆内,嗜酸性或嗜碱性。功能包括:①在包涵体内进行着病毒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或病毒子的装配,又叫“病毒工厂”。这种包涵体最常见;②包涵体内含有细胞器。如含有纺锤丝或溶酶体;③包涵体与病毒繁殖没有直接关系。A型包涵体不含病毒子或其产物,B型包涵体存在病毒子或其产物。DI颗粒(缺陷性干扰病毒颗粒):病毒传代时,如果接种的病毒量很大,在生产的后代中除了少数正常的成熟病毒子外而大量病毒粒子的基因组是不完全的,它们能干扰同源病毒的繁殖叫缺陷性干扰病毒颗粒(DI颗粒)。缺陷病毒本身不能增殖,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繁殖的病毒叫缺陷病毒,如依赖病毒属只有与腺病毒同感染才能增殖(1分)。2. 干扰现象与干扰素(IFN)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感染动物机体(或细胞)后能产生抑制其它种病毒感染的作用,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1分)。或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甲种病毒能抑制乙病毒的增殖的现象。干扰素(IFN):正常动物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抑制病毒繁殖能力,也能够抵抗肿瘤,促进和调节免疫机能,是机体抵御外来病毒的入侵和维持机体自身稳定的防御物质(1分)。或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活细胞后,由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能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或干扰素 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机体抵御外来病毒入侵和维持机体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3. 无菌动物与无特殊病原菌动物(SPF)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 GF):整个机体内不携带任何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即无外源菌动物(axenois aniaml)。获得方法:产前2天剖腹产无菌取出,饲喂于无菌环境中,饮水和饲料严格灭菌,对接触它们的人员或用具也要进行严格消毒和灭菌,营养上满足同类动物需要。实际上某些内源性病毒或正常病毒很难除去,因此无菌动物事实上是一个相对概念。无菌动物中还有一种无丙种球蛋白动物(1分)。或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 GF):指正常健康胎儿(或成熟鸡胚)经无菌手术取出后,饲养于特定无任何微生物的环境中,这种不携带任何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谓之GF 动物(相对概念:正常健康胎儿——无菌取出——无菌饲喂、管理)。实际上某些内源性病毒或正常病毒很难除去,因此无菌动物事实上是一个相对概念。无菌动物中还有一种无丙种球蛋白动物(1分)。无特殊病原菌(specific pathogen-free animals, SPF)动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与寄生虫(病原体)的动物,但非特定的一般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允许存在的。可通过无菌动物与特定病原体以外的正常菌群相联系培育SPF动物(1分)。或SPF动物: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1分)。4. 类病毒与朊病毒类病毒:类病毒(viroid) 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简单。类病毒是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的游离的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自我复制,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目前关于类病毒的感染和复制机理尚不清楚。朊病毒:朊病毒(prion)与一般病毒不一样,它只有蛋白质而无核酸,但却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并且具有和一切已知传统病原体不同的异常特性。5. 细菌双命名法与病原微生物细菌双命名法:细菌的命名法一般采用林奈氏双命名法,即属名加种名。属名 在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名词表示,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形容词或名词所有格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中文译名与此相反,种名 在前,属名在后(1分)。病原微生物:可以侵犯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病毒和细菌的危害性最大。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我们称为病原体的宿主,病原体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感染。病原体入侵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感染和免疫是一对矛盾,其结局如何,根据病原体和宿主两方面力量强弱而定(1分)。6. 脓毒败血症与毒血症脓毒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流不仅存在血流中同时大量繁殖并引起病理变化为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在形成败血症的基础上又转移到多数组织和器官并形成化脓性病灶为脓毒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细菌入血繁殖致机体损伤中毒为败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并致脏器化脓为脓毒败血症。毒血症: 指细菌不入血,毒素进入血流或淋巴液中使机体引起中毒。7. 噬菌体与霉形体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噬菌体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复制。霉形体:霉形体以前称支原体(mycoplast),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霉形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五、英译汉(每题2分,共计20分)1. 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应答。分子病毒学与病毒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的高速公路。基于模式识别受体的病毒信号通路。用于基因治疗的工程靶向病毒载体。2. 病毒感染与免疫。感染是外源生物侵袭宿主的克隆性有害增殖。免疫(医学意义上的),就是有足够的生物防御能力,可避免感染、疾病或其他生物入侵的一种状态,也可与肿瘤相关。免疫系统就是某种生物通过识别和杀死病原体及肿瘤细胞而抵抗疾病发生的各种机制的集合。3. 监测马立克氏病毒毒力的进化;毒力是病原体突破宿主防御体系,从而导致严重发病或死亡的能力。监测马立克氏病毒毒力的进化具有重要性,并且需要在世界不同地区都进行监测。4. 新方法使马立克氏病毒毒力进化的监测目标更容易达到:发现下一个毒力增强的浪潮;获得强毒株评价疫苗;实验室间数据的标准化。5. 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挖掘源自基因组学的有价值信息。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对于弄通数据的含义是必需的,而且系统生物学对于理解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也是必需的。6. 很多微生物的基因组已被测序,几年内更多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将被测定。下一代测序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的采用将会得到大量数据,模拟和建模应当成为实验生物学的整合工具。7. 仅凭一种微生物与某种疾病相关并不能断定该微生物引起该病。那我们如何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呢?有一系列规则一直用来鉴定一种微生物引起特定疾病。19世纪晚期德国外科医生罗伯特. 科赫提出了这些规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科赫规则。8. 科赫规则:首先,微生物必须出现在每例疾病中,而在健康动物中不出现;第二,该微生物必须获得分离并在纯培养物中增殖,第三,用该纯培养物感染健康宿主时,能导致相同的病症;第四,必须从被感染宿主中再次分离出该微生物。9. 科赫用该法则证明炭疽杆菌是炭疽的病原菌,炭疽是19世纪70年代欧洲羊群流行的一种致死性疾病。科赫后来用该法则鉴定出现在称为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细菌是人类肺结核的致病因子;科赫因研究证明炭疽和肺结核的病原而获得诺贝尔奖。10. 分子科赫法则:首先,在研毒力性状应当更多与微生物致病株相关,而不是与非致病株相关;第二,去除与毒力相关的基因,则病原微生物毒力被减弱或消除;第三,正常野生型基因取代突变基因后,病原微生物应当完全恢复致病性;第四,病原微生物毒力基因在宿主感染发病过程中应当表达;第五;针对病原微生物毒力基因产物的抗体或免疫系统细胞应当能保护宿主。六、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5分,共15分)1.病毒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分)答. 病毒的基本特征包括:1、 极其微小(nm), 可通过细菌滤器,借助电镜(EM)才能见到2、 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天花病毒只有DNA,禽流感病毒只有RNA3、 无产能酶系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只能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在活细胞内进行增殖:培养病毒用细胞、动物和鸡胚。专性细胞内寄生,离开细胞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也可形成结晶,长期具备侵染力4、 病毒不存在长大过程,只能是各种成分复制,装配成子代病毒:同一种病毒粒子大小基本相同5、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无效,干扰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病毒性肝炎6、 有些病毒核酸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造成潜伏性感染:人的鼻咽癌,鸡的马立克等2.病毒进化的特征是什么?(5分)答. 病毒进化的特征包括:1、 新病毒不断产生,基本上从另一种宿主的病毒演化而来2、 新病毒产生后,在新宿主体内分化变异速度快3、 新病毒稳定后,其毒力大多在中等水平4、 病毒进化有一定随机性,又受选择压力而呈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5、 病毒各基因在进化上具有不同的进化特征3.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方面? (5分)答. 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占75%~80%,急性传染病中的绝大多数为病毒性传染病。2. 病毒病迄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3. 病毒是真核细胞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或基因治疗)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有力工具。4. 病毒持续性感染是大问题,并可能转化机体引起恶性肿瘤。4.增强毒力与减弱毒力的方法有哪些?(5分)答. 增强毒力的方法(1分):1. 连续通过易感动物2. 和其他微生物共生或被温和噬菌体感染。例如魏氏梭菌与八叠球菌共生时毒力变强,无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被温和β-噬菌体感染后产生白喉毒素,成为有毒细菌。3. 实验动物腹腔内放置胶囊病原菌。减弱毒力的方法(2分):1.通过非易感动物例如:马尔他强毒布氏杆菌连续通过鸡育成弱毒株;猪丹毒苗GC42系将强毒株通过豚鼠传370代后又通过鸡传42代育成弱毒。2.在较高温度下培养强毒炭疽 ——℃下培养——弱毒3.在含有某些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法国学者卡-介二氏将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菌株 ——在含胆汁的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中培养——13年传230代(15天/每代)——而获得的一株毒性低而抗原性完整的变异菌株, 可作成活疫苗给人接种以预防结核病。即著名的卡介苗BCG4.在含有抗血清、噬菌体或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5.长期的人工培养6.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如无荚膜炭疽芽胞苗是半强毒株在含50%血清的培养基上,在50% CO2的条件下选育的7.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去除毒力基因可获得无毒力株5. 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有哪些?写出3种动物病原细菌及所致传染病名称。 (5分)答. 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荚膜、鞭毛、纤毛(或线毛、菌毛、伞毛)和芽孢等。荚膜可保护细胞,抗干燥;贮藏养料,是细胞外碳源和能源的储备物质;荚膜可以抵御外界细胞对菌体的吞噬作用;荚膜具有抗原性;与致病力有关(分)。鞭毛具有运动功能(分)。纤毛(或线毛、菌毛、伞毛)不具有运动功能,但与菌的致病性.吸附等有关(分)。芽孢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分)。呼肠孤病毒科草鱼出血病病毒引起草鱼出血病(1分);疱疹病毒科鲤疱疹病毒引起鲤痘疮病(1分);鳃霉菌引起鳃霉病(1分)。6. 请说明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5分)答.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细胞的复合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革兰氏染色原理(2分):第一步: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第二步:碘和结晶紫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第三步: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基本步骤(2分):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95%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min结果(1分):革兰氏阳性菌——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红色。七、论述题(1题必答,2和3题任选其一,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病毒复制的一般过程(尽可能详细,必要时举例说明)。(20分)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吸附易感细胞,进入细胞后,将其核酸释放到细胞内,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在病毒和/或细胞酶作用下,分别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个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的复制过程:一般分为吸附、脱壳、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连续过程。(1)吸附(3分)是决定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需要病毒表面特异性的吸附蛋白(Virus attachment Protein, VAP)与细胞表面受体(也称为病毒受体,virus receptor)相互作用。大部分动物病毒的病毒受体为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糖蛋白,也有的是糖脂或唾液酸寡糖苷。在0-37℃内温度越高病毒吸附效率也越高,整个过程可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病毒的细胞受体具有种系和组织特异性,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谱。不同种属甚至同种不同型以及同型不同株的病毒,其细胞受体也不相同。而有些不同种属的病毒却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其吸附和感染可对其它病毒的感染产生干扰。(2)侵入 (3分)病毒通过以下不同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注射式侵入、细胞内吞、膜融合以及其他特殊的侵入方式。注射式侵入:一般为有尾噬菌体的侵入方式。通过尾部收缩将衣壳内的DNA基因组注入宿主细胞内。细胞内吞:动物病毒的常见侵入方式。经细胞膜内陷形成吞噬泡,使病毒粒子进入细胞质中。膜融合:有包膜病毒侵入过程中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3)脱壳(3分)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释放出来的过程。有包膜病毒脱壳包括脱包膜和脱衣壳两个步骤。无包膜病毒只需脱衣壳,方式随不同病毒而异。注射式侵入的噬菌体和某些直接侵入的病毒可以直接在细胞膜或细胞壁表面同步完成侵入和脱壳。病毒粒子以内吞方式或直接进入细胞后,经蛋白酶的降解,先后脱去包膜和衣壳。以膜融合方式侵入的病毒,其包膜在与细胞膜融合时即已脱掉,核衣壳被移至脱壳部位并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脱壳,病毒核酸游离并进至细胞的一定部位进行生物合成。病毒脱壳必须有酶的参与,脱壳酶来自宿主细胞,有的为病毒基因编码。(4)生物合成 (3分)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期间所需的多数酶也来自宿主细胞。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生物合成阶段,胞浆中无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eclipse)。具体生物合成以逆转录病毒为例附后。(5)装配(3分)病毒的结构成分核酸与蛋白质分别合成后,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组装成核衣壳。绝大多数DNA病毒在细胞核内组装,RNA病毒与痘病毒类则在细胞质内组装。无包膜病毒组装成核衣壳即为成熟的病毒体,病毒的早期蛋白,即非病毒结构成分不组装入病毒,残留在感染细胞中。(6)释放 (3分)绝大多数无包膜病毒释放时被感染的细胞崩解,释放出病毒颗粒,宿主细胞膜破坏,细胞迅即死亡。绝大多数有包膜病毒通过细胞内的内质网、空泡,或细胞核膜或细胞膜以出芽方式释放而成为成熟病毒,在一段时间内逐个释出,对细胞膜破坏轻,宿主细胞死亡慢。从单个病毒吸附开始至所有病毒释放,此过程称为感染周期或复制周期。一个感染细胞一般释放的病毒数约为100-1000。以反转录病毒为例,生活周期大致过程如下(2分,每点分):(1) 吸附:病毒粒子表面的囊膜与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而吸附在细胞表面;(2) 穿入:病毒核心进入细胞浆;(3) 反转录:在病毒核心复合体中,RNA反转录产生DNA;(4) 转运:DNA转运至细胞核中;(5) 整合:病毒DNA整合于细胞染色体;(6) 转录:整合的前病毒DNA,借助于细胞的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病毒RNA;(7) 加工转录产物:转录产物被加工成基因组RNA和指导蛋白质合成的mRNA;(8) 合成病毒蛋白:合成Gag蛋白、PR蛋白、Pol蛋白、Env蛋白等;(9) 病毒粒子装配和出芽释放;(10) 衣壳蛋白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病毒粒子2.试述病毒分离培养、鉴定与特异性诊断的一般程序。(20分)(一)病料采集、运输与保存(3分)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及临床特征初步怀疑疾病种类,有目的采用。1.采集:①主要病变组织:水泡液,痘痂皮,肝,脾,流产胎儿,法氏囊,关节液,脑,鼻液,气管渗出物等;②高热期血液(肝素抗凝,不能用枸椽酸Na),血清;③死亡动物尸体2.运送:低温下运送(冰壶、液N2罐)3.保存:低温下保存(-40℃、-70℃)(二)病料的处理(3分)1.血清:不需处理(-40℃保存)2.组织病料:称重、剪碎→加1∶5~1∶10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研磨→冻融3次(-40℃)→1500~2000rpm离心15min → 上清+双抗(青链霉素500μ/ml)→4℃过夜→-20℃保存备用。或者上清滤过除菌(μM滤膜)→滤液-20℃保存备用。三、病毒的分离培养(6分)1.本属动物或实验动物接种2.鸡胚接种:尿囊膜接种:9-10日龄鸡胚 IBDV尿囊腔接种:9-10日龄鸡胚 NDV,AIV(禽流感)卵黄囊接种:6日龄鸡胚 兰舌病鸭胚接种尿囊腔: EDS-76(减蛋综合症)3.细胞培养:①原代细胞(多用于实验室);②二倍体细胞(多用于大规模生产);③传代细胞系(多用于大规模生产)培养,具体方法包括静置培养、旋转培养、悬浮培养(多用于不粘壁细胞)和微载体培养(使细胞粘于微载体)等4.细胞病变效应(CPE)CPE:病毒感染细胞后引起的不同细胞病变效应。对某种病毒来讲,CPE特征固定不变。另外,还有一些病毒感染细胞不产生CPE(猪瘟病毒),可以作为病毒鉴定标志。(四)分离物的鉴定(6分)1.形态学鉴定:电镜负染、电镜超薄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等;2. 核酸类型:5-(溴,碘)氟尿嘧啶,DNA病毒敏感,RNA病毒不受影响;嘧啶橙染色:双链呈黄绿色,单链呈大红色;3.理化学鉴定:耐酸、耐热、耐乙醚和氯仿、病毒大小测定、病毒浮密度等。每种测定方法均以病毒TCID50测定作为基础。如对的敏感性(鼻病毒、口蹄疫病毒对敏感,猪水泡病毒不敏感),在Mg2+存在下的耐热性(肠道病毒耐热,其它微RNA病毒不耐热),有无囊膜鉴定的乙醚或氯仿敏感试验等;4.生物学特性鉴定:耐胰蛋白酶试验、血凝性(有无血凝素)和血吸附特性等;5.免疫血清学鉴定:血清中和试验(动物、鸡胚、细胞等)、荧光抗体染色、免疫组化法、其他血清学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吸附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荧光抗体试验 、ELISA、免疫扩散试验 ,对流电泳试验)等 ;6.分子生物学鉴定:用SDS-PAGE进行病毒多肽性分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核酸节段鉴定,PCR或RT-PCR、核酸杂交、序列分析、病毒蛋白特性分析等。(五)特异性诊断(2分):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学特征分析一般可给出特异性诊断结论。3.以采集猪流产胎儿胃内容物病料为例系统叙述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的鉴别诊断?(20分)一、取材:取猪流产胎儿瘤胃内容物,染色涂片二、镜检:均为G-中等大小杆菌,能运动,无芽胞,无荚膜(大肠杆菌常有微荚膜)三、分离培养,观察培养特性:培养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37℃ 24h 形成圆形,光滑,隆起,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形成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普通肉汤均匀浑浊,管底有粘性沉淀,管壁有菌环基本同大肠杆菌血平板β溶血无溶血麦康凯琼脂红色菌落无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无色菌落远藤氏琼脂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无色菌落SS琼脂红色小菌落无色菌落三糖铁(TSI)斜面黄色,底部黄色,不产生H2S斜面红色,底部黄色,若有H2S产生,底部为黑色四、观察生化特性:项目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糖⊕⊕乳 糖⊕-麦芽糖⊕⊕蔗 糖⊕-靛基质实验(I)+-甲基红试验(MR)++乙酰甲基醇(VP)--柠檬酸基利用试验(C)-+五、血清型鉴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引起致病的大肠杆菌,主要有30多个血清型,如O85、O19、O16、O128、O18、O26、O86、K88、K99等,可用血清凝集试验或全血平板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进行检查。沙门氏菌:①分群:取一张洁净玻片,取2满杯沙门氏菌多价O血清(A-F群)至玻片上,再挑取沙门氏菌纯培养物与多价O血清混匀,2min内凝集者可初步确定为沙门氏菌。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再用代表A群(A群中都含有O2血清),B(O4),C1(O7),C2(O8)D(O9),E(O3)的O因子血清作同样玻板凝集反应,视其被哪一群O因子血清所凝集,则确定被检菌为该群。②定型:菌群确定后,用该群所含的各种O因子血清与被检菌作玻板凝集反应,以确定其含有哪些O抗原,同样用该群中H因子血清与被检菌作玻片凝集反应,以确定H抗原。据O和H抗原查沙门氏菌抗原表可检出为哪种沙门氏菌。搜索病原微生物题库及答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件微生物学记忆口诀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西农的985被社会承认吗靛蓝诺卡氏菌分布区域

对不起因为我不是兽医所以也不太知道。下面这些是我在网上找的,我感觉挺全,希望可以帮到你。畜共患传染病:1 炭疽 2 大肠杆菌病 3 沙门氏菌病 4 巴氏杆菌病 5 布鲁氏菌病 6 结核病 7破伤风 8弯曲菌病 9李氏杆菌病 10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 11链球菌病 12钩端螺旋体病 13衣原体病 14皮肤真菌病 15附红细胞体病 16痘病 17口蹄疫 18狂犬病 19流行性乙型脑炎 20流行性感冒 21轮状病毒感染 猪传的染病:1猪丹毒 2猪梭菌性肠炎 3猪痢疾 4猪支原体肺炎 5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6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7猪瘟 8非洲猪瘟 9猪细小病毒感染 10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 11猪传染性胃肠炎 12猪流行性腹泻 13猪水疱病 14猪伪狂犬病 15猪圆环病毒感染 家禽的传染病:1鸡败血霉形体感染 2传染性鼻炎 3鸭传染性浆膜炎 4鸡葡萄球菌病 5绿脓杆菌感染 6禽曲霉菌病 7新城疫 8传染性喉气管炎 9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10禽白血病 11马立克氏病 12传染性法氏囊病 13禽呼肠孤病毒感染 14禽脑脊髓炎 15禽腺病毒感染 16鸭瘟 17鸭病毒性肝炎 18小鹅瘟 19番鸭细小病毒病 20鸡传染性贫血 21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22多病因呼吸道病 反刍动物传染病:1气肿疽 2副结核病 3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4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5牛放线菌病 6无浆体病 7牛瘟 8恶性卡他热 9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 10牛流行热11染性鼻气管炎 12牛白血病 13羊梭菌性疾病 14蓝舌病 15梅迪一维斯纳病 16羊传染性脓疱 17牛海绵状脑病 18绵羊痒病 19小反刍兽疫 20绵羊肺腺瘤病马的传染病:1鼻疽 2类鼻疽 3马传染性子宫炎 4马传染性贫血 5马传染性鼻肺炎 6马传染性脑脊髓炎 7非洲马瘟 8流行性淋巴管炎

CY, Wang LJ, Wang JF, Wu BH, Liu W, Fan PG, Liang ZC, Li SH. 2013. Resveratrols in Vitis berry skins and leaves: Their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by HPLC. Food : 643– R, van Buren R, Liu YL, Yang M, Han YP, Li LT, Zhang Q, Kim MJ, Schatz MC, Campbell M, Li JP, Bowers JE, Tang HB,Lyons E, Ferguson AN, Narzisi G,Nelson DR, Blaby-Haas CE, Gschwend AR, Jiao YN, Der JP, Zeng FC, Han J, Min XJ, Hudson KA, Singh R, Grennan AK, Karpowicz SJ, Watling JR, Ito K, Robinson SR, Hudson ME, Yu QY, Mockler TC, Carroll A, Zheng Y, Sunkar R, Jia RZ, Chen N, Arro J, Wai CM, Wafula E, Spence A, Han YN, Xu LM ,Zhang J, Peery R, Haus MJ, Xiong WW, Walsh JA, Wu J, Wang ML, Zhu YJ, Paull RE, Britt AB, Du CG, Downie SR, Schuler MA, Michael TP, Long SP,Ort DR, Schopf JW, Gang DR, Jiang N, Yandell M, de Pamphilis CW, Merchant SS, Paterson AH,Buchanan BB, Li SH and Shen-Miller J. 2013. Genome of the long-living sacred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Genome Biology, 14: S, Xiang Y, Deng J, Liu YL, Li SH. 2013.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anthocyanin and non-anthocyanin flavonoid in various tissues of different lotus (Nelumbo) cultivars by HPLC-DAD-ESI-MS. PLoS ONE, 2013, 8(4): S, Zheng Y, Fang JB, Liu YL,Li SH. 2013. Flavonoids in lotus (Nelumbo) leaves evaluated by HPLC–MSn at the germplasm level. Food Research Intertional, 54: 796– N, Wu BH, Yang PF, Li SH. 201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proteomic profiles in berry skin between red and white grapes (Vitis vinifera L.) during fruit coloration. Scientia Horticultrea, 164: 238– N, Cao YG, Duan W,Wu BH, Li SH. 2013. Proteomic analysis of grape berry skin responding to sunlight exclusio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170: N, Zheng Y, Fang LC, Xin HP, Li SH. 2013.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C 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family in Vitis vinifera. Plant Cell Reporter, 32: N, Xiang Y, Fang LC, Wang YJ, Xin HP, Li SH. 2013. Patterns of gene duplica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expansion of gene families in grapevin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31:852– LJ, Xu M, Liu CY, Wang JF, Xi HF, Wu B., Loescher W, Duan W, Fan PG, Li SH. 2013. Resveratrols in grape berry skins and leaves in Vitis germplasm. PLoS ONE 8(4): LJ, Ma L, Xi HF, Duan W, Wang JF,Li SH. 2013.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CaCl2 and UV−C on the biosynthesis of resveratrols in grape leaves and berry skins.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2013,61:7135– BH, Zhao JB, Chen J, Xi HF, Jiang Q, Li SH. 2013.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sugars and acids in peach (P. persica (L.) Batsch) fruit. Euphytica, 189: BH, Niu N, Li JH, Li SH. 2013. Leaf:fruit ratio affects the proteomic profile of grape berry ski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8:416– JH, Guan L, Fan PG, Li SH and Wu BH. 2013. Effect of sunlight exclusion at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on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red grape clus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64: JT, Wang N, Xin HP, Li SH. 2013. Overexpression of VaCBF4, a transcription factor from Vitis amurensis, improves cold tolerance accompanying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drought and salinity in arabidopsi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31:1518– BH, Yang CX, Liang ZC, Liu W, Wang YY, Liu CY, Li SH. 2013. Inheritance of berry volatile compounds in two half-sib grape (Vitis vinifera) populations. Euphytica 189: HP, Wu BH, Zhang HH, Wang CY, Li JT, Yang B, Li SH. 2013. 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flowers from four groups of sweet osmanthus (Osmanthus fragrans) cultivars.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93: HP, Zhu W, Wang L, Xiang Y, Fang LC, Li JT, Sun XM, Wang N, Londo J, Li SH. 2013. Genome wide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analysis of Vitis amurensis and V. vinifera in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PLoS ONE, 8(3): e58740. doi: HP, Zhang J, Zhu W, Wang N, Fan PG, Han YP, Ming R, Li SH. 2013.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selection on sugar metabolism and transporter genes in grape. Tree Genetics & Genomes. 9:1343– BF, Duan W,Liu GT, Xu HG,Wang LJ, Li SH. 2013. Response of bean (Vicia faba L.) plants to low sink demand by measuring the gas exchange rates and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kinetics. PLoS ONE. 8(12): JH, Xu M, Duan W, Fan PG, Li SH. 2013. Effects of whole-root and half-root water stress on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apple tre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8:395– Y, Li JH, Xin HP, Wang N, Guan L, Wu BH, Li SH. 2013. Anthocyanin profile and gene expression in berry skin of two red V. vinifera grape cultivars that are sunlight-dependent versus -independ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Grape and Wine Research, 19: L, Li JH, Fan PG, Chen S, Fang JB, Li SH, Wu BH. 2012.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various organs of a teinturier cultivar (Vitis vinifera L.)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63: ZC, Sang M, Wu BH, Ma AH, Zhao SJ, Zhong GY, Li SH. 2012. Inheritance of anthocyanin content in the ripe berries of a tetraploid 3 diploid grape cross population. Euphytica. 186:343– BH, Quilot B, Génard M, Li SH, Yang J, Wang YQ. 2012. Application of a SUGAR model to analyse sugar accumulation in peach cultivars that differ in glucose–fructose rati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50:53– S, Fang LC, Xi HF, Guan L, Fang JB, Liu YL, Wu BH, Li SH. 2012. Simultaneous qualitative assessment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lavonoids in various tissues of lotus (Nelumbo nucifera)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 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724:127– S, Wu BH, Fang JB, Liu YL, Zhang HH, Fang LC, Guan L, Li SH. 2012. Analysis of flavonoids from lotus (Nelumbo nucifera) leave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tandem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an extraction method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227:145– QQ, Wu BH, Liu WS, Wang LJ, Yang CX, Wang YJ, Fang JB, Liu YC, Li SH. 2012. Volatiles of plums evaluated by HS-SPME with GC-MS at the germplasm level. Food Chemistry, 130: N, Fang LC, Xin HP, Wang LJ, Li SH. 2012. Construction of a high-density genetic map for grape using next generation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 BMC Plant Biology, 12: BH, Liu HF, Guan L, Fan PG, Li SH. 2011.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grape cultivars that differ in sucrose accumulation. Vitis, 50: QQ, Wu BH, Liu WS, Wang LJ, Yang CX, Wang YJ, Fang JB, Liu YC, Li . Volatiles of plums evaluated by HS-SPME with GC–MS at the germplasm level. Food Chemistry, 130,(2): ZC, Sang M, Ma AH, Zhao SJ, Zhong GY, Li . Inheritance of sugar and acid contents in the ripe berries of a tetraploid diploid grape cross population. Euphytica,182: HB, Ma L, Xi HF, Duan W, Li SH, Loescher W, Wang JF, Wang LJ. 2011.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heat trea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following recovery in grapewine (Vitis amurensis L.) leaves. Plos one, 6(8): ST, Li XD, Li WD, Fan PG, Duan W, Li SH. 2011.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response to low sink demand of tubers and roots in Dahlia pinnata source leaves. Biologia Plantarum, 55 (1): CX, Wang YJ, Wu BH, Fang JB, Li . Volatile compounds evolution of three table grapes with different flavour during and after maturation. Food Chemistry,128: ZC, Sang M, Fan PG, Wu BH, Wang LJ, Yang SH, Li SH. coordinates in response to berry skin anthocyanins and their composition in viti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76, (3): YJ, Yang CX, Liu CY, Xu M, Li SH, Yang L, and Wang . Effects of bagging on volatiles and polyphenols in 'Wanmi' peaches during endocarp hardening and final fruit rapid growth stage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75(9): BH, Li SH, Nosarzewski1 M., Archbold DD. Sorbitol Dehydrogenase gene expression and enzyme activity in apple: tissue specificity during bud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 to rootstock vigor and growth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10, 135: PG, Li LS, Duan W, Li WD, Li . Photosynthesis of young apple trees in response to low sink demand under different air temperatures. Tree Physiology, 30, 313– W, Liu CY, Yang CX, Wang LJ, Li SH. 2010. Effect of grape genotype and tissue type on callus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resveratrols and their piceids after UV-C irradiation. Food Chemistry, 122 : 475– LJ, Fan L, Wayne L, Duan W, Liu GJ, Cheng JS, Luo HB, Li SH. 2010. Salicylic acid alleviates decreases in photosynthesis under heat stress and accelerates recovery in grapevine leaves. BMC Plant Biology, 10: CX, Wang YJ, Liang ZC, Fan PG, Wu BH, Yang L, Wang YN, Li SH. of grape berries evaluated at the germplasm level by headspace-SPME with GC–MS. Food Chemistry, 114 :1106– YJ, Yang CX, Li SH, Yang L, Wang YN, Zhao JB, Jiang Q. 2009. Volatile characteristics of 50 peaches and nectarines evaluated by HP–SPME with GC–MS. Food Chemistry, 116: 356– JF, Li Y, Wang ZF, Li JL, Jiang W, Li SH. 2009. High-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fruit tree viruses using 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51: 409– ZC, Yang CX, Yang J, Wu BH, Wang LJ, Cheng JS, Li SH. 2009. Inheritance of anthocyanins in berries of Vitis vinifera grapes. Euphytica,167:113– ZW, Vivin P, Robert T, Milin S, Li SH, Génard M. 2009. Model-based analysis of sugar accumulation in response to source–sink ratio and water supply in grape (Vitis vinifera) berries.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6: 527– XD, Wu BH, Wang LJ, Zheng XB, Yan ST, Li SH. 2009. Changes in trans-resveratrol and other phenolic compounds in grape skin and seed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after post-harvest UV-irradiation.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4: 113– JH, Yang D C., Liu DC, Song WS, Zhang AM, LI SH. 2009.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ultivars of Prunus persica based o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The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4: JH, Dai ZW, Zhao HY, Li . Distribution of newly fixed C-photoassimilate under deficit irrigation and half-root stress in peach trees. Plant Science , 177:691– LJ, Loescher W, Duan W, Li WD, Yang SH, Li . Heat acclimation induced acquired heat tolerance and cross adaptation in different grape cultivars: relationships to photosynthetic energy partitioning.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6:516– ZW, Génard M, Li SH and Vivin P. 2009. Analyzing the functional association among seed traits, berry growth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cabernet-sauvignon berry (Vitis cinifera L.) using a mathematical growth function. Journal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de la Vigne et du Vin, 43: W, Fan PG, Wang LJ, Li WD, Yan ST,Li SH. 2008.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to low sink demand after fruit removal in relation to photoinhibition and photoprotection in peach trees. Tree Physiology, 28: 123– ZC, Wu BH, Fan PG, Yang CX, Duan W, Zheng XB, Liu CY, Li SH. 2008. Anthocyanin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in grape berry skin in Vitis germplasm. Food Chemistry, 111: BH, Huang HQ, Fan PG, Li SH. 2008.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sink–source manipulation in five peach cultivars varying in maturity d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3(2): 278– JY, Dai ZW, Li SH, Kong Y. 2008. Artificially-induced leaf nitrate accumulation affects photosynthesi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with different water supply.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3 (4) : 435– LJ and Li SH. 2008. Role of salicylic acid in postharvest physiology. Fresh Produce, WS, Liu DC, Feng CJ, Yang JM, Yoon J, Zhang AM, Li SH . 2007.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lum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assessed with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2 :619-628; HF, Wu BH, Fan PG, Xu HY and Li SH . 2007. Inheritance of sugars and acids in berries of grape (Vitis vinifera L.). Euphytica, 153: ZW, Wang LJ, Zhao JY, Fan PG, Li SH . 2007. Effect and after-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ewly fixed C-photoassimilate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60:484- WD, Duan W, Fan PG, Yan ST, Li SH. 2007. Photosynthesis in response to sink-source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the end products and metabolic enzymes in peach trees. Tree Physiology, 27: SH, Wang LJ, Li SH .2007. Ultraviolet-B irradiation–induced freezing tolerance in relation to antioxidant system in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leaves.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60: JM, Meng QR, Liang YQ, Wang WF, Sun FZ, Zhao TC, Peng WX, Li SH. 2007. Effect of ice 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 on the physi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kernelled apricot floral organ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2: SH, Wang LJ, Li SH, Duan W, Loescher W, Liang . The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photosynthesis in relation to Photosystem II photochemistry, thermal dissipation and antioxidant defenses in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eedlings at different growth temperatures.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4:907- BH, Génard M, Lobit P, Longuenesse JJ, Lescourret F, Habib R andLi SH. 2007. Analysis of citrate accumulation during peach fruit development via a model approa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58: XD, Wu BH, Wang LJ, Li SH. 2006. Trans-resveratrol concentrations in seed and berry skin in Vitis evaluated at the germplasm leve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54: HF, Wu BH, Fan PG., Li SH, Li . Sugar and acid concentrations in 98 grape cultivars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86: WS, Liu DC, Feng CJ, Zhang AM, Li SH. 2006.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plum germplasm resources revealed by RAPD marker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1: LJ, Chen SJ, Kong WF, Li SH, Archbold D D. 2006. Salicylic acid pretreatment alleviates chilling injury and affects the antioxidant system and heat shock proteins of peach fruits during cold storag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41: LJ, Li SH. 2006. Salicylic acid-induced heat or cold tolerance in relation to Ca2+ homeostasis and antioxidant systems in young grape plants. Plant Science. 170: LJ, Li SH .2006. Thermotolerance and relate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duced by heat acclimation and salicylic acid in grape (Vitis vinifera L.) leaves.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48: J, Liu D, Song W, Liu W, Zhang AM, Li . Genetic diversity and eco-geographica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each cultivars based on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31: JY, Wang LJ, Fan PG, Dai ZW, Li . Effect of half and whole root drying on photosynthesis, nitrate concentration, and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in roots and leaves of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1:709-715朱亚静,李绍华,王红清,姜全(2005)果实的有无对桃叶片净光合效率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 园艺学报,32:11-14李卫东, 李绍华, 吴本宏等 (2005).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38(3): 565-570王利军,李绍华,李家永,杨树华,刘允芬,石玉林(2004)温度逆境交叉适应对葡萄叶片膜脂过氧化和细胞钙分布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8:326-332柴成林,李绍华,徐迎春,宋沅燮(2004)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园艺学报,31:574-578王秀茹、薛进军、台社珍、张福锁、李绍华(2004)嫁接、环剥对铁在果树体内分配的影响.果树学报,21:603-605程福厚,李绍华,孟昭清(2003)调亏灌溉条件下鸭梨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研究.果树学报,20(1):22-26李绍华(2003)世界果树生产状况及提高我国果品市场竞争力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1):7-13吴本宏,李绍华,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2003)桃果皮毛、果肉颜色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6(12):1540-1544方金豹,田莉莉,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2)猕猴桃库源关系的变化对果实特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113-118刘国杰,宋国庆,李绍华,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分布的早期预测研究. 果树学报,19:357-360李绍华,宋国庆,刘国杰,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采收时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早期预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915-920李绍华,李明,刘国杰,孟昭清(2002)直立中央领导干树形条件下幼年苹果树体生长特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826-830方金豹,黄宏文,李绍华(2002)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果树学报,19:235-239杨建民,孟庆瑞,彭伟秀,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2)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0-24彭伟秀,杨建民,张芹,孟庆瑞,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1)冰核细菌对仁用杏花粉超微结构的影响.园艺学报,28:453-456柴成林,李绍华, 徐迎春(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桃树源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生理学通讯,37:495-498徐迎春,李绍华,柴成林,刘国杰,陈尚武(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苹果树源叶碳同化物代谢规律的研究。果树学报,18:1-6薛进军,赵凤平,李绍华,张福锁(2000)果树断根铁素营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3(5):60-64方金豹,李绍华(2000)CPPU对猕猴桃光合产物库源关系的影响.园艺学报,27(6)444-446方金豹,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0)授粉和CPPU对猕猴桃内源激素水平及果实发育的影响.果树科学,17:192-196宋国庆, 肖兴国,陈尚武,李绍华, 甘孟侯(2000)鸡马立克氏病毒(MDV)B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初步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8:143-146张潞生,李传友,贾建行,李绍华,王斌,肖兴国 (1999)猕猴桃雌雄性别的AFLP模板的制备. 果树科学,16:171-175李绍华,余克顺,孟昭清,罗国光(1999)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自动化灌溉合理指标的研究. 果树科学,16:165-170成钰厚,刘国杰,孟昭清,李绍华(1999)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果树科学,16:98-103余克顺,李绍华,孟昭清,罗国光(1999)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果树茎干直径微变化规律的研究. 果树科学,16:86-91

根腐病预测预报论文

问题一:蚕豆种植时间几月种合适 我们无论种植任何作物时都要适时播种,因地制宜的原则,那么蚕豆什么时候种植?蚕豆的种植时间在地区上有哪些分别? 蚕豆在不同的地区种植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种植方法也不尽相同,南方稻田种植冬蚕豆的时间,应在水稻收割后抢时播种,长江沿岸播种时间为寒露到霜降之间,华南双季稻地区在小雪前后。北方一般在春季解冻之后抓紧时间播种。 种植蚕豆的地区:是中国蚕豆的主要产区,包括云南、四川、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江西和陕西南部等省(市、自治区),10~11月播种,4~5月收获。主要是水稻的后作,冬季与小麦、油菜轮作;。春播蚕豆种植区:包括甘肃、内蒙古、青海、山西、陕西北部及河北北部、宁夏、新疆、 *** 和四川西北部等省、自治区,一般3~4月播种,8月收获,一年一熟。 - - - 河南采用春播蚕豆3-4月播种,基本上化冻以后就可以种了,8月收获。 问题二:蚕豆什么时候播种 中国蚕豆的主要产区,包括云南、四川、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江西和陕西南部等省(市、自治区),10~11月播种,4~5月收获。主要是水稻的后作,冬季与小麦、油菜轮作;。春播蚕豆种植区:包括甘肃、内蒙古、青海、山西、陕西北部及河北北部、宁夏、新疆、 *** 和四川西北部等省、自治区,一般3~4月播种,8月收获,一年一熟。 望采纳! 问题三:蚕豆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收获? 蚕豆是固氮能力很强的作物,也是各种大秋作物的良好前茬,在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的高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蚕豆不宜重茬连作,由于受镰刀菌根腐病等的影响,连作常使植株变矮,分枝减少,结荚率降低,产量下降。特别是连作以后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得不到恢复和调节,磷、钾含量显著减少,土壤酸性增大,噬菌体增多,根瘤减少,根瘤固氮能力下降,根系发育不良,病虫害加重。如根腐病、茎基腐病、赤斑病等,在连作时均重于轮作。因此,蚕豆轮作和间作套种显得特别重要。 1.轮作倒茬 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广大水稻区,自然条件优越,一般人多地少,复种指数较高,不管是双季连作稻区或单季稻区,主要是冬季作物大麦、小麦、油菜、绿肥和蚕豆进行轮作,三年一轮。即,第一年:蚕豆(或苜蓿等绿肥)―早稻―晚稻(二熟制地区为单季稻);第二年:大(小)麦―早稻―晚稻(或单季稻);第三年:油菜―早稻―晚稻(或单季稻)。 在中国西部和北部的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北坝上等一年一熟的高寒地区,或蚕豆或麦类或马铃薯或胡麻或玉米等,所以其轮作方式是蚕豆和麦类(或马铃薯或胡麻或玉米等)轮作。一般是蚕豆―麦类―胡麻,蚕豆―麦类―马铃薯,蚕豆―麦类―玉米等,三年一轮。 2.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是复种轮作方式的改进和优化,可以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光、温、水、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据浙江、四川等省的试验,蚕豆、小麦间作,比单种小麦增产20%以上。在甘肃、青海等省春蚕豆产区过去实行蚕豆与油菜混作,近年来实行蚕豆宽窄行种植,在宽行中间种植1行油菜,获得了豆油双丰收。 为了克服前后作物之间生育期的矛盾,蚕豆与玉米、棉花等作物实行间、套作更为普遍,方式也很多,主要有蚕豆/棉花、蚕豆/玉米、蚕豆/马铃薯等。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棉区,蚕揣/棉花的套种比较广泛。蚕豆于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播种,一般畦宽,畦边种两行蚕豆,蚕豆行距80~100cm,株距15~20cm,在畦中央种1~2行冬芥菜(如雪里蕻)或一行绿肥,到第2年4月上旬收冬芥菜或翻耕绿肥,整地播种或移栽棉花于蚕豆行间。棉花与蚕豆共生期约40~60天。如棉花彩营养钵移栽,豆棉共生期40天左右。豆棉套种有利于棉花苗期抗寒防冻,又能克服因蚕豆生育期较长而延误棉花适期栽种,蚕豆与玉米的套种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也广为采用。一般畦宽,畦两边各种1~2行蚕豆,或畦中间种植2~3行蚕豆,宽行间在次年4月上旬播种或移栽玉米,两者共生期50~60天。5月底蚕豆收获后在玉米行间种植甘薯,这样就形成蚕豆―玉米―甘薯三熟连环套种的种植方式。此外,在果园、桑田、田埂地头上均可间种。 问题四:如何种植蚕豆 蚕豆的种植方法 蚕豆种植方法如下: (一)选用良种:蚕豆应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以本地大白葫豆为佳。 (二)精细整地:蚕豆喜湿但不耐涝,应选取土质肥沃、阳光充足地块种植,前作收后,翻耕整平,冬闲田要开好围沟、厢沟,按厢宽1~米,厢高25厘米,沟宽35厘米的规格做成深沟高厢,耙平厢面,使其沟沟相通不渍水。 (三)合理施肥:以农家肥、磷钾肥为主。一般每亩用猪牛粪、土杂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30~3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拌和做底肥,播种后窝施盖种;当幼苗达5~6片真叶时,亩用腐熟人粪尿5担,加硫酸钾或氯化钾5~公斤,兑水浇施;盛花初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公斤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以防落花、落荚,影响产量。 问题五:如何种植蚕豆? 一、选地、整地 蚕豆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炎热,不耐涝,水份过多,土温低,通气不良,根系及根瘤发育不好,且易导致根腐病及锈病,因此,土壤以疏松深厚、肥沃的粘土或粘壤土为宜。 二、施肥 1、基肥:耕作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40―50公斤草木灰50―100Kg,然后耕翻细碎耙平。 2、大田施肥:全生育期进行二次。第一次栽后一个月左右每亩配合灌水施复合肥30Kg。第二次追肥在开花前施用,促进花的发育和结荚,每亩用大庄元牌复合肥30kg。 三、播种 1、种子选择 蚕豆的种类很多,根据我地的栽培习惯和鲜食习惯,选择属大粒种的开远大庄蚕豆种, 2、播种时间 水稻收割后就可播种,最迟不要超过10月中下旬。 3、种植密度 如果条播和打塘点播按株行距15×20cm进行,用细粪土或火土盖种。如果水稻田免耕法,直接将蚕豆种按在稻桩旁即可,(株距可隔一株按一粒)种植深度2―3cm。 4、用种量 每亩用种量为20Kg左右。 四、种植方法 (一)常规种植法: 1、稻收割后,选择晴天对耕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晒地二天后耙平。 2、结合耕翻,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20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草木灰10―100kg作基肥。 3、田要配好一竖三横当家沟,沟宽30cm、深30cm。 (二)免耕法 1、稻收割后,每块田开好一竖三横当家沟。 2、草木灰50―1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 五、大田管理 (一)清沟壅土:经常清沟理沟道,保证沟系畅通不积水。清沟的泥土放在蚕豆根系边。 (二)施肥:施肥原则掌握:重施基肥,亩施30公斤复合肥作种肥,肥料严禁接触种子以防肥害;薄施苗肥,当苗高7―10cm时,喷施1‰尿素水,一星期一次连喷2―3次,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施腊肥,腊肥一般在元月上旬施用,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巧施硼钼肥,在苗期和始花期喷施硼砂、钼肥2-3次,可减少落花、落荚,提高结实率;补施荚肥,结荚初期因田制宜补施荚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磷钾肥除能满足蚕豆本身需要,减少落花落荚,防止倒伏、促进早熟外,还能促进根瘤菌的发育活动,因此,蚕豆开花结荚期,可连续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亩用100克,对水50公斤。 (三)及时整枝打顶:除蚕豆茎基部的一级分枝为有效分枝外,高节位一级分枝和二、三级分枝多为无效分枝,应及早去除。去除无效分枝需在蕾期分次进行,当半数植株开始形成第一节,即植株上出现由6―7片小叶组成的复叶时进行打顶,打顶以摘除1叶1心为度。可减少植株内养分无效消耗,促进生殖生长,增加有效豆荚数,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打顶整枝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严格掌握打顶时间,过早、迟都不利于增产,最好在不孕花出现之前进行,(2)必须选择晴天的上午9时后―下午4时前进行。(3)蚕豆生长较差,预计最终高度不超过60cm,则可不打顶。 (四)中耕除草:出苗后根据墒情,中耕除草1―2次。 五、采收 开花后25~30d,当豆荚饱满、豆粒充实、籽粒呈淡绿色、,嫩而不老、豆粒皮色呈淡绿种脐有如头发丝精细的一条不明显黑线为采收适期。应防止过早采摘、影响产量。采收宜在下午豆荚含水量相对较低时采摘。...>> 问题六:蚕豆什么时候播种山东临沂 山东临沂在10月份播种蚕豆,根据海拔不同,时间略微不同。 播种时间: 蚕豆播种期应以盛花结荚期能够避过重霜冻的出现时间为依据,确定不同生态地区蚕豆最佳播种节令。 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10月5日―15日播种。 海拔1750―1900m的豆作区10月10日―20日播种。 海拔1950―2200m及以上地区在10月15―25日播种。 临沂气候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所以在10月中旬播种即可。 栽培要点: 为保证苗齐、苗壮,防止烂豆死苗,一般田块2―开墒,埂头较高的田块―开墒,沟深18―20cm,宽30cm。 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实施垄作,垄面宽50―55cm,沟深30―40cm,宽40cm。 蚕豆播种期应以盛花结荚期能够避过重霜冻的出现时间为依据,确定不同生态地区蚕豆最佳播种节令。 规范条点播种:在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播种基本苗―万株/667m2,株行距为15―18×750px;在海拔1750―1900m豆作区播种基本苗―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650px或16×500px;在1950―2200m及以上豆作区播种基本苗―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15×450px。播种方式采用条点明豆。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措施:在苗期根据苗情以控水或灌水达到墩实的壮苗,做到苗齐、苗匀、苗壮。胶沾泥豆田,播种后要及时盖草保温保湿。 中期管理措施: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危害,做好水分管理。进行田间整枝间苗,拔出瘦弱植株和病株,保证群体健康生长。 后期管理措施:保证灌浆期对水份的需求,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低于18―20%,必须立即灌水;高产田块和迟熟田块,终花散尖期进行打顶摘芯,利于通风透光,增粒重,促早熟。 注意事项: 蚕豆忌连作,连作使植株生育不育,根瘤菌数目少,活性低,结荚少,发病多,种蚕豆就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 蚕豆适应稍粘重而湿润的土壤,但是栽培在土层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上为好。 问题七:蚕豆的种植方法???? 蚕豆原产里海南部至非洲北部,公元一世纪时始由欧洲传入我国,现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 种子供食用;茎、叶富含氮素,为良好的冬季绿肥;江苏除徐州、淮阴专区外广为栽种;花、果荚、种壳、种子及叶均可入药,有止血、利尿、解毒、消肿的功用。为蜜源植物。 蚕豆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是重要的粮、菜、肥兼用型作物。主要用于稻、麦田套种和中耕作物行间间种,摘青嫩荚果做蔬菜或收子食用,茎杆翻压作绿肥。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四川青胡豆、南翔白皮、兴宁、莆田、等。蚕豆适合于较温暖而略湿润的气候,需水较多,但又不能受渍,耐寒性较差,也不耐高温和干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左右,适于多种土壤栽培,以耕层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或比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在pH值6~8之间的土壤上可生长良好,所以可广泛适应我国各地的红壤水稻土、紫色土以及滨海的盐碱地水稻田生长。 播种可采用条播、点播等方法,一般行距33厘米左右,株距为12~18厘米。降雨量大的地区,最好采用深沟高畦。南方稻田种植冬蚕豆时,应在水稻收割后抢时播种,长江沿岸播种时间为寒露到霜降之间,华南双季稻地区在小雪前后。北方一般在春季解冻之后抓紧时间播种。播种量每亩在8~10公斤。播种前也应施用磷肥和有机肥。 问题八:蚕豆种植技术大全 一、选择良种 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如兴宁铁荚子等。 二、精细整地 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播种前将土块耙碎,地面耙平,开深沟高畦,畦宽1~2m,高625px,沟宽875px。蚕豆忌酸性土壤,结合整地亩撒施生石灰30kg,亩施基肥腐熟牛猪粪1000kg、过磷酸钙15kg、草木灰30kg,条施或点施于种植行间。科学布局,轮作换茬。蚕豆是豆科作物,其中根瘤菌适宜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活动,如果连续在一块地上多年种植,蚕豆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会使土壤酸性加重,影响根瘤菌和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蚕豆生长差,植株瘦弱,结荚减少,病害加重,单产下降20-30%。因此,蚕豆生产要坚持轮作换茬。一般可采取蚕豆与小麦、油菜三年一轮的种植方法。 三、适时播种 蚕豆播种适期为“立冬”至“小雪”,提早播种产量低,推迟播种则会影响来年作物春播。亩用种量8~10kg,播种前用根瘤菌拌种。一般种植行距750px,株距12~450px,播种深度5~150px,播后覆薄土。播种时要保证播种密度,一般耐旱力较强、成熟较晚的大粒品种宜在旱地种植,每亩4000-5000蔸,每蔸播种2-3粒,每亩用种量为公斤;成熟较早、耐湿力较强的小粒种,宜在稻田种植,每亩5000-6000蔸,每蔸播种2-3粒,每亩用种量公斤,播种后要用湿润的火土灰盖种,以利出苗。 四、科学管理 1、科学用水。蚕豆喜湿忌渍,应合理排灌。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扎根齐苗;生长中期土壤宜干爽,以利根系深生,多生侧根,茎叶粗壮;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渍。 2、合理施肥。施肥以农家肥、磷钾肥为主。种子发芽出土后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浇施,3天1次。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高约6~225px时,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加复合肥每亩10kg浇施,在现蕾期、结荚期再施上述肥料各一次。花荚期前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到了花荚期后,可以不用中耕培土。另外,在蚕豆盛花初荚期,可以根外追施磷钾肥,保花保果,提高产量。注重磷钾,巧施氮肥。磷肥能促进根瘤菌的活力,形成更多的根瘤,增强固氮作用。钾肥能使茎秆健壮,增强抗病、抗倒能力。一般亩施钙镁磷肥20-30公斤,湿润的火土灰500公斤作盖种肥。蚕豆幼苗期根瘤处于萌发阶段,个体小,数量少,根瘤菌活动甚微,固氮能力差,应结合中耕每亩施人粪尿200-300公斤或碳铵公斤,促使幼苗健壮生长,有利于根瘤的形成。 五、及时整枝、去枝、摘心、病虫防治、 (1)去主茎 适时将主茎除去,使养分集中供给分生的次生茎,促进蚕豆多开花多结果。方法是用刀从主茎离地10厘米处割下。 (2)去无效枝 蚕豆在立春后发生的分枝很少开花,并与有效枝争光争水争肥。在蚕豆初花期,将一些小分枝,细嫩分枝除去,促进蚕豆集中用肥,利于增产。 (3)摘顶心 蚕豆的花是侧生的短总状花序,开花时间长达20-30天,在开花结荚时,养分不能集中供给开花结荚的需要,常导致落花,落荚,分枝顶部多形成不孕花。因此,后期适时摘除顶心,能控制植株生长,保证开花结荚营养生长需要,提高产量产值。在去主茎,去无效枝时,要选在晴天进行,而且动作要轻。打顶整枝,防治病害。蚕豆打顶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冬至前后打顶,摘除主茎生长点,促进提早分枝,增加有效分枝数;第二次整枝在30-40%植株开始形成第一豆荚时,摘除嫩枝2-3厘米,能提高结荚率20%左右。蚕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锈病等。土地湿度大、植株群体间通透性差,是诱发病害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开沟排水、降......>> 问题九:蚕豆怎么种植 一、选地、整地 蚕豆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炎热,不耐涝,水份过多,土温低,通气不良,根系及根瘤发育不好,且易导致根腐病及锈病,因此,土壤以疏松深厚、肥沃的粘土或粘壤土为宜。 二、施肥 1、基肥:耕作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40―50公斤草木灰50―100Kg,然后耕翻细碎耙平。 2、大田施肥:全生育期进行二次。第一次栽后一个月左右每亩配合灌水施复合肥30Kg。第二次追肥在开花前施用,促进花的发育和结荚,每亩用大庄元牌复合肥30kg。 三、播种 1、种子选择 蚕豆的种类很多,根据我地的栽培习惯和鲜食习惯,选择属大粒种的开远大庄蚕豆种, 2、播种时间 水稻收割后就可播种,最迟不要超过10月中下旬。 3、种植密度 如果条播和打塘点播按株行距15×20cm进行,用细粪土或火土盖种。如果水稻田免耕法,直接将蚕豆种按在稻桩旁即可,(株距可隔一株按一粒)种植深度2―3cm。 4、用种量 每亩用种量为20Kg左右。 四、种植方法 (一)常规种植法: 1、稻收割后,选择晴天对耕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晒地二天后耙平。 2、结合耕翻,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20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草木灰10―100kg作基肥。 3、田要配好一竖三横当家沟,沟宽30cm、深30cm。 (二)免耕法 1、稻收割后,每块田开好一竖三横当家沟。 2、草木灰50―1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 五、大田管理 (一)清沟壅土:经常清沟理沟道,保证沟系畅通不积水。清沟的泥土放在蚕豆根系边。 (二)施肥:施肥原则掌握:重施基肥,亩施30公斤复合肥作种肥,肥料严禁接触种子以防肥害;薄施苗肥,当苗高7―10cm时,喷施1‰尿素水,一星期一次连喷2―3次,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施腊肥,腊肥一般在元月上旬施用,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巧施硼钼肥,在苗期和始花期喷施硼砂、钼肥2-3次,可减少落花、落荚,提高结实率;补施荚肥,结荚初期因田制宜补施荚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磷钾肥除能满足蚕豆本身需要,减少落花落荚,防止倒伏、促进早熟外,还能促进根瘤菌的发育活动,因此,蚕豆开花结荚期,可连续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亩用100克,对水50公斤。 (三)及时整枝打顶:除蚕豆茎基部的一级分枝为有效分枝外,高节位一级分枝和二、三级分枝多为无效分枝,应及早去除。去除无效分枝需在蕾期分次进行,当半数植株开始形成第一节,即植株上出现由6―7片小叶组成的复叶时进行打顶,打顶以摘除1叶1心为度。可减少植株内养分无效消耗,促进生殖生长,增加有效豆荚数,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打顶整枝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严格掌握打顶时间,过早、迟都不利于增产,最好在不孕花出现之前进行,(2)必须选择晴天的上午9时后―下午4时前进行。(3)蚕豆生长较差,预计最终高度不超过60cm,则可不打顶。 (四)中耕除草:出苗后根据墒情,中耕除草1―2次。 五、采收 开花后25~30d,当豆荚饱满、豆粒充实、籽粒呈淡绿色、,嫩而不老、豆粒皮色呈淡绿种脐有如头发丝精细的一条不明显黑线为采收适期。应防止过早采摘、影响产量。采收宜在下午豆荚含水量相对较低时采摘。...>> 问题十:蚕豆的种植方法? 现在还不到种植蚕豆的时间,要农历9月才种,种植之前蚕豆先用温水泡三天,蚕豆肚脐冒出丁点芽就种到土地里,穴深度3CM一穴种放4个种盖上土,在种穴土壤面上浇点水肥。长到约一尺高浇一次肥,开花时浇一次肥,结豆荚时再最后浇一次肥就OK。

白菜软腐病的调查内容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白菜地2块,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开始,每块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5天调查1次,记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预测预报:根据天气预报,如8~10月份温度适宜,降雨量偏多,虫害发生严重,或人为造成白菜伤口多,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软腐病发生严重,反之则轻。

调查分级标准:0级:无病。

1级:根茎叶上有个别软腐病斑。

2级:植株外叶轻微萎蔫,软腐斑块较大,影响植株生长。

3级:植株外叶严重萎蔫,根茎处严重腐烂。

糖尿病预测论文

这都行。。。。。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几乎成为了中国患者的主流。而糖尿病的危害也在日趋严重,它可能会导致以酮症酸中毒为代表的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包括整个视网膜的病变和神经病变,有血管病变引起的下肢截瘫等严重后遗症。本文从糖尿病的病因切入,了解糖尿病的爆发原因以及临床症状,社会发展糖尿病的分类的具体化,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与原因。普及糖尿病临床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更是强调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对于糖尿病未来的预防和治疗,要更加的努力钻研。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糖尿病分类、防治方式、未来展望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in recent years, diabetes patients have almost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patients. The harm of diabet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t may lead to acute complications and chronic complications such as ketoacidosis, including retinopathy and neuropathy, paraplegia caused by vascular diseases and other serious sequela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etiology of diabetes,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the outbreak of diabetes and clinical symptom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diabetes, different types of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To populari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of diabetes,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elf-care of diabetes patients. For this, we should make more efforts to study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the words: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diabetes classifica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uture prospect目录1糖尿病病因以及患病比率.....................型糖尿病....................................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IR)和B细胞的功能缺陷.............糖耐量降低(TGP)和空腹血糖.....................临床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等...............................63非科学性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列举和纠正..........认识错误.....................................饮食问题..................................... 运动问题..................................... 心理健康.....................................84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展望.................95糖尿病自我管理不当对老年人的生活响..........10老年人是指步入65岁之后的群体,不同于青壮年时期的身姿矫健,老年人在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出现了难以逆转的损伤,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列如消化系统和代谢功能的衰退。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的羸弱,增大了老年人患病的几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病率的糖尿病患病率首当其冲,每年患糖尿病的老人人数占老年人总人口数量的26%,且这个数据近几年不断上涨,更加醒目的数据是每年大约有近130万老年人由于糖尿病去世。随着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运动量的减弱,糖尿病的患病率[1]不可小觑,况且糖尿病对不少的老人造成了极大的身心痛苦,也对这些家庭有着不小的经济负担。然而糖尿病此类慢性病,一蹴而就的治疗方式并不存在,它更大程度上要求老年人的自律和自我健康管控,需要长此以往的进行与糖尿病的斗争。一、糖尿病病因以及患病比率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绝对不足或者相对不足,引起的机体血糖升高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之后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之类,这些方法是判断老年人是否患糖尿病的一个参考方法。准确的检验和判断老年人是否换糖尿病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连续检测两次老年人空腹静脉血糖,观察是否大于等于,第二种是观察老年人餐后血糖大于等于 / l ,最后一种是老年人血糖不论任何时候都大于等于 / l 。老年人一旦出现以上三种检测结果,应立即就医,谨遵医嘱,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胰岛素是从胰岛素原分解的,每当一个胰岛素分子产出,同时一分子的C-肽也应运而生。C-肽能够检测自身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对鉴别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极大的帮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告,2019年全世界约有亿人口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就有亿,位居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之最。2008年我国的成人中糖尿病患者占据了,2010年上升至,多么触目惊心的证据,而且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仍然日趋增长,基于此数据,有众多学者预测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高达亿,2045年继续上涨,最有可能达到亿,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就2019年的数据计算大约11人中有1 人为糖尿病患者,而就2030年数据计算大概每9 人中将有1名患有糖尿病。2045年呢?长此以往糖尿病的可怕性不言而喻。而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的难缠的会对患者家庭造成多大的经济困扰,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家庭由于糖尿病这个恶魔渐入困顿,甚至于分崩离析。糖尿病除去其自身病因的侵扰,不可忽略的是它多样的并发症,涉及之广小到糖尿病神经病变,大到心血管疾病等等,无法彻底根治。据现有资料分析、可得出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最终会由于各种原因,约15%的糖尿病患者将患发糖尿病足病,在这其中约80%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可能由于此病导致截肢,而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以上[2]杜绝此类病情的主要方法就是本遍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即糖尿病的全面认识和自我管理方式方法。二、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是肾上腺素分泌不足的一类统称。实际上糖尿病的分类可以大概分为三类。(一)1型糖尿病该类型的病因是由于胰岛B 细胞的破坏或者功能不完善造成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产生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所以治疗1型胰岛素口服药物完全无效,只能通过终生注射胰岛素来对人体进行胰岛素的补充。对1型胰岛素二次分类存在自身免疫性与特发性,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又因为发病时间的迟早分为急发性和缓发型。急发性糖尿病通常在青少年期就已见端倪,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缓发型又称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常在20-48岁之间发病。(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分类中发病率最高的糖尿病类型,高达95%的发病率。其发病基础具有明显遗传基础、胰岛素抵抗和B 细胞分泌异常。但究其病因主要可以从遗传、饮食不当造成的身体负荷加重、运动量过少、生活压力过大,过量饮酒分析,该类型糖尿病发病阶段分为四个阶段[3]:①遗传易感性:在遗传特性的基础下,它更多的发病诱因是环境因素。可以从人口老龄化,人体肥胖症、运动量减少、压力骤增等等因素入手,迫使糖尿病的遗传基因进行激活。②胰岛素抵抗( IR ) 和B 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一个长此以往的诱因,作为2型糖尿病病发的两个主要因素,它们在糖尿病病发之前已经潜伏多年,寻找机会伺机而动。③糖耐量降低( TGP )和空腹血糖调解受损( IFG )一般 TGP 更多的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具体为葡萄糖不受耐的类型之一;IFG 是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通过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但低于糖尿病的判断值。这两者均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的高血糖之间的代谢状态,表明其调解受损。④临床糖尿病在该阶段糖尿病对机体的侵蚀速度加快,但由于各自机体情况不同,有的机体无明显的症状,有的或伴随出现代谢紊乱症侯群,还有甚着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此期,胰岛分泌功能渐渐败下阵来,分泌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能力加强,外周组织器官列如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着明显的降低,葡萄糖摄入利用量不足,胰岛素对肝脏葡萄糖输出抑制减弱,葡萄糖外输情况严重,从而引起餐后血糖升高,及空腹、餐后持续高血糖。严重时或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患酮症[4]。(三)、妊娠糖尿病等等 此类糖尿病的发病期集中在妊娠期,孕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即可避免[5],即使此类糖尿病在分娩期之后就会恢复,但存在22%-50%的孕妇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且当孕妇再次妊娠时有50%的可能性复发[5]。妊娠糖尿病的另一方面不得不强调说明,孕妇在孕期如若血糖控制不良,极有可能使得孩子患有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综合征[6]。 三、非科学性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列举和纠正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必须依从于一个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合理的计划将在糖尿病的防治行动中事半功倍,但一个不合理的自我管理必将使患者坠入深渊,加重病情,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7]。因此,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误区进行整理,并加以指导和纠正,能大大避免非科学性糖尿病自我管理,对患者以及家属将起到极大的帮助[7]。(一)认识错误据2017公布的一组数据而言,在中国平均每30秒就会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所以这也造成了另一个局面,一部分患者和患者家属介怀,对糖尿病存在认知误差 ,认为一旦患有糖尿病就是被判了死刑,从而放弃治疗,导致糖尿病得不到有效抑制,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段[8]。另一部分患者由于自身糖尿病无明显症状,觉得“没关系”,“我没病,吃嘛嘛香”因此在糖尿病初期不甚在意,延误治疗。更有患者在使用过药物后,糖尿病在短期内得以控制,就放弃继续治疗,认为自己已经痊愈,殊不知这样做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9]。(二)饮食问题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搭配合理,患者每天摄入的热卡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供能物质提供[10],除此之外,人体内另一部分物质:水、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盐等作为辅助物质用以均衡机体营养。但部分悲观患者认为余下的时光所剩无几,从而大吃特吃,认为不应该“亏待”自己;也有患者采用饥饿式疗法,造成营养缺失,其实以上两种心理认识都是不全面、不正确的,糖尿病患者是需要控制摄入量但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要背负节食的枷锁[11]。由于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热卡要基本维持不变,部分患者为了不出错的或许会选择一成不变的饮食物质,忽略饮食的多元性[12],一味的盯住一样,造成患者的厌烦情绪,在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中在保障摄入热卡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对患者饮食进行变动[13]。同时不应该对饮食时间没有规划,进食时间和进食量不规律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极大不利。糖尿病患者要捉到少食多餐,餐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14]。运动问题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难以经受高强度的运动量,所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了居家休息,但科学调差显示适当的运动将有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于糖尿病人呢?2018年5月9日昆明新华社报道:中科院科学家通过四年时间进行了猕猴实验,此实验最终数据结果揭示了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印证了糖尿病发病的独立且危险要素是糖尿病。该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美国生理学-内分泌及代谢》上发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如是说道,肥胖与糖尿病的关联简而言之就是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人体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了转变,脂肪积累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由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运动要进行运动,比如一些强度小的有氧运动,散步、太极、空竹、广场舞等运动,相比较蜗居在家,外出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帮助[15]。但一部分患者对自己的身心素质有着很大的自信,可能会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一类力量性运动,但这是非常不理性的。据医学数据分析,力量性运动通常会对患者的心脏负荷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加强,极有可能引发心脏病[16]。心理健康据科学分析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糖尿病之后,心理上产生抑郁倾向,且精神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远大于普通人,这一点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特别是由于病情出现反反复复,患者可能出现疲于人际交往,疲劳嗜睡,食欲不振甚至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更多的由于我们不能与患者感同身受,所有我们很难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继而忽略。患者一旦出现不遵医嘱、抵触治疗的倾向,其家人往往难以理解,造成患者与家人的矛盾,使患者的情绪雪上加霜[17]。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治疗中,可以适当加入心理治疗,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与家人的交流也必不可少,这两者齐头并进能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内心世界了深入的了解,继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18]。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展望 迄今为止糖尿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仍旧只高不低,难以根治,但一个合理、可行性高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体系将有效的抑制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一套基于患者层面的社会生态模式,其目的在于控制糖尿病画着的血糖,以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通过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19]。 目前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主要分为四类,饮食管控、运动管控、心理检查和药物管理。基于药物管理,即谨遵医嘱的条件下,对患者展开自我管理。经由科学研究证明自我管理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于患者生命时长挂钩。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更多取决于生活中的自我管理[20]。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我们一定要积极动员身边的一切社会资源,为糖尿病患者营造一个高效便利的方式,使患者有足够的空间与医疗水平去完善自我管理[21]。在医疗层面上,应当分配更多的资源给予糖尿病患者,加强治疗糖尿病新药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将中草药、西药混合研究,探索道路,也要考虑到人工智能,或许它也能帮助我们攻克糖尿病,避免未来糖尿病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疑难杂症;在社会层面上,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帮助,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进行帮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加大对糖尿病的宣传,让普通民众对糖尿病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防治[22]。而且为一些有患者的家庭提供了一些自我管理参考,避免由于知识盲区对患者的管理出现偏差。随着全球乃至我国的医疗水平发展日趋上升,对糖尿病的治愈方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通过患者家庭的积极监督和患者的自我管理,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糖尿病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条件,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下,相信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未来可期[23]。五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当对老年人的生活影响对于长期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自我管理的水平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在糖尿病易患高发群体[24]中老年人是占据主要地位的,所以说老年人对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和护理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这项任务并不简单。因为现在的社会基本是空巢老人比较多,儿女都外出务工,自我管理的完善性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25]①老人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有所欠缺,以至于很多的自我管理的要点不能完全掌握,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程度不能完整正确的评价。包括家里人对于糖尿病知识[26]的混淆,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生活的舒适度下降,出行一时受到限制,盲目的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糖尿病恶化。②在基本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自我管理开始对饮食和运动量进行控制,老人的身体本来代谢下降,运动耐力差,在自我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27],糖尿病性肾衰竭以及血管病变引起的呼吸衰竭或下肢截瘫,加剧了老年生活的悲剧。面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当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更是在老年人所剩无几的短暂时光里雪山加霜,所以老年人在做好自我管理[28]的同时,享受美满的晚年。参考文献:[1] 王忆黎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糖尿病[J]. 养生月刊 2001,(02) 期刊[2]刘建琴,许樟荣。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患者的自我管理[J]. 中国医刊,2017,(02):14-17.[3]刘艳,孙勇,姚华。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Meta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04):530-534.[4]殷荣平,王琪,王丽丽,汪小华。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知信行调查分析[J]. 护理学报,2017,(02):11-13.[5]朱远,张爱霞,徐桂华。 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7,(09):1025-1028.[6]刘竹韵,高玲玲。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护理研究,2017,(09):1108-1111.[7]赵丽华,张宇,王咏梅,王丽华。 一日多餐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 中华护理教育,2017,(01):65-68.[8]袁晓丹,姚平,刘超,楼青青。 个体化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1年效果评价[J]. 护理与康复,2017,(03):212-216+220.[9]冯小芬,韦玉和,邵雪景,赵志勇,印永,罗春媛。 微信群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观察[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02):149-153.[10]王君,王爱民。 糖尿病患者血糖黎明现象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7,(03):23-26.[11]邓开琴,何仕蓉,彭露瑶,陈青青,王琏,胡慧。 同伴支持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7,(02):116-118.[12]孟朝琳,程婵婵,崔轶男,王媛媛,吴小彬,沈兴平。 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7,(01):22-25.[13]刘霞,杨贵云,张泓,李芸。 动机性访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01):202-204.[14]倪云霞,刘素珍,李继平,刁永书,董婷,陶琳。 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就医行为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7,(02):222-227.[15]于鹏,温肇霞,胡新林,尹雪燕,张凡,刘绍。青岛市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糖尿病饮食管理认知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 (11)1498- 1502.[16]展恩欣,宋欢,柳韦华。 中文版糖尿病与吸烟信念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护理研究,2017,(01):39-42.[17]赵正清,张渭芳,钱进军,江萍,隆卫娟,于德纯。 PDCA循环结合手测量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7,(01):45-48.[18]吕莉慧,丁淳,王颖。 延伸护理服务对军队老干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02):186-189.[19]温桂敏,孙田杰,赵宏,冯会玲。 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7,(03):7-11.[20]薛亚男,尚国爱,吕倩,翟春娟,侯月颖。 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实用预防医学,2017,(02):137-140.[21]高晨晨,周兰姝。 国外糖尿病自我管理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17,(03):18-22.[22] Li Hui. The role of diabetes care group in the clinical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J]. Chinese community physician, 2014, 30 (22): 143-143145. [22] Li Xia.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service in diabetes care [J].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ine Study, 2016, 14 (1): 95-96[23] Zhang Yaling.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diabetes care group in the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J]. Chinese modern medicine application, 2015, 9 (21): 231-232.[24]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related endocrine hormon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thyroid cancer after operation. [25]Chinese Community of diabetes nursing home on health education of diabetic patients. 17 .

这是要花钱的

预测糖尿病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所以说非常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 通过传授     3  ,糖尿病发病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种族、肥胖及人口老龄化等。糖尿病患者中除少数早期者可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法加以控制外,大多数病人需进行药物治疗。     1、糖尿病的定义:是由于体内缺乏或是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2、典型症状:临床上所说的“三多少”指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3、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除幼年型病人外,一般起病徐缓,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发病早期病情轻或无明显症状,但发展下去往往有并发症,而并发症致死致残率极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 三、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四、“一个平衡,三个兼顾”,即平衡饮食,兼顾对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的控制,兼顾并发症的防治,兼顾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爱好。 五、“避轻就重”,根据糖尿病的病情和并发症的有无和程度,优先控制或解决主要问题,例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饮食上应首先考虑控制糖尿病肾病,在可能的情况下,兼顾解决其他问题如血脂紊乱、高血压 1、菜肴少油少盐 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3、进餐定时定量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5、多食用粗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尚无根治的办法,在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结合年龄、病期、病情、有无慢性并发症,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让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健康奋斗,做好糖尿病的饮食防治

这都行。。。。。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几乎成为了中国患者的主流。而糖尿病的危害也在日趋严重,它可能会导致以酮症酸中毒为代表的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包括整个视网膜的病变和神经病变,有血管病变引起的下肢截瘫等严重后遗症。本文从糖尿病的病因切入,了解糖尿病的爆发原因以及临床症状,社会发展糖尿病的分类的具体化,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与原因。普及糖尿病临床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更是强调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对于糖尿病未来的预防和治疗,要更加的努力钻研。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糖尿病分类、防治方式、未来展望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in recent years, diabetes patients have almost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patients. The harm of diabet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t may lead to acute complications and chronic complications such as ketoacidosis, including retinopathy and neuropathy, paraplegia caused by vascular diseases and other serious sequela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etiology of diabetes,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the outbreak of diabetes and clinical symptom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diabetes, different types of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To populari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of diabetes,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elf-care of diabetes patients. For this, we should make more efforts to study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the words: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diabetes classifica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uture prospect目录1糖尿病病因以及患病比率.....................型糖尿病....................................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IR)和B细胞的功能缺陷.............糖耐量降低(TGP)和空腹血糖.....................临床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等...............................63非科学性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列举和纠正..........认识错误.....................................饮食问题..................................... 运动问题..................................... 心理健康.....................................84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展望.................95糖尿病自我管理不当对老年人的生活响..........10老年人是指步入65岁之后的群体,不同于青壮年时期的身姿矫健,老年人在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出现了难以逆转的损伤,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列如消化系统和代谢功能的衰退。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的羸弱,增大了老年人患病的几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病率的糖尿病患病率首当其冲,每年患糖尿病的老人人数占老年人总人口数量的26%,且这个数据近几年不断上涨,更加醒目的数据是每年大约有近130万老年人由于糖尿病去世。随着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运动量的减弱,糖尿病的患病率[1]不可小觑,况且糖尿病对不少的老人造成了极大的身心痛苦,也对这些家庭有着不小的经济负担。然而糖尿病此类慢性病,一蹴而就的治疗方式并不存在,它更大程度上要求老年人的自律和自我健康管控,需要长此以往的进行与糖尿病的斗争。一、糖尿病病因以及患病比率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绝对不足或者相对不足,引起的机体血糖升高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之后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之类,这些方法是判断老年人是否患糖尿病的一个参考方法。准确的检验和判断老年人是否换糖尿病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连续检测两次老年人空腹静脉血糖,观察是否大于等于,第二种是观察老年人餐后血糖大于等于 / l ,最后一种是老年人血糖不论任何时候都大于等于 / l 。老年人一旦出现以上三种检测结果,应立即就医,谨遵医嘱,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胰岛素是从胰岛素原分解的,每当一个胰岛素分子产出,同时一分子的C-肽也应运而生。C-肽能够检测自身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对鉴别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极大的帮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告,2019年全世界约有亿人口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就有亿,位居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之最。2008年我国的成人中糖尿病患者占据了,2010年上升至,多么触目惊心的证据,而且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仍然日趋增长,基于此数据,有众多学者预测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高达亿,2045年继续上涨,最有可能达到亿,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就2019年的数据计算大约11人中有1 人为糖尿病患者,而就2030年数据计算大概每9 人中将有1名患有糖尿病。2045年呢?长此以往糖尿病的可怕性不言而喻。而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的难缠的会对患者家庭造成多大的经济困扰,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家庭由于糖尿病这个恶魔渐入困顿,甚至于分崩离析。糖尿病除去其自身病因的侵扰,不可忽略的是它多样的并发症,涉及之广小到糖尿病神经病变,大到心血管疾病等等,无法彻底根治。据现有资料分析、可得出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最终会由于各种原因,约15%的糖尿病患者将患发糖尿病足病,在这其中约80%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可能由于此病导致截肢,而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以上[2]杜绝此类病情的主要方法就是本遍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即糖尿病的全面认识和自我管理方式方法。二、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是肾上腺素分泌不足的一类统称。实际上糖尿病的分类可以大概分为三类。(一)1型糖尿病该类型的病因是由于胰岛B 细胞的破坏或者功能不完善造成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产生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所以治疗1型胰岛素口服药物完全无效,只能通过终生注射胰岛素来对人体进行胰岛素的补充。对1型胰岛素二次分类存在自身免疫性与特发性,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又因为发病时间的迟早分为急发性和缓发型。急发性糖尿病通常在青少年期就已见端倪,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缓发型又称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常在20-48岁之间发病。(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分类中发病率最高的糖尿病类型,高达95%的发病率。其发病基础具有明显遗传基础、胰岛素抵抗和B 细胞分泌异常。但究其病因主要可以从遗传、饮食不当造成的身体负荷加重、运动量过少、生活压力过大,过量饮酒分析,该类型糖尿病发病阶段分为四个阶段[3]:①遗传易感性:在遗传特性的基础下,它更多的发病诱因是环境因素。可以从人口老龄化,人体肥胖症、运动量减少、压力骤增等等因素入手,迫使糖尿病的遗传基因进行激活。②胰岛素抵抗( IR ) 和B 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一个长此以往的诱因,作为2型糖尿病病发的两个主要因素,它们在糖尿病病发之前已经潜伏多年,寻找机会伺机而动。③糖耐量降低( TGP )和空腹血糖调解受损( IFG )一般 TGP 更多的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具体为葡萄糖不受耐的类型之一;IFG 是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通过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但低于糖尿病的判断值。这两者均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的高血糖之间的代谢状态,表明其调解受损。④临床糖尿病在该阶段糖尿病对机体的侵蚀速度加快,但由于各自机体情况不同,有的机体无明显的症状,有的或伴随出现代谢紊乱症侯群,还有甚着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此期,胰岛分泌功能渐渐败下阵来,分泌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能力加强,外周组织器官列如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着明显的降低,葡萄糖摄入利用量不足,胰岛素对肝脏葡萄糖输出抑制减弱,葡萄糖外输情况严重,从而引起餐后血糖升高,及空腹、餐后持续高血糖。严重时或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患酮症[4]。(三)、妊娠糖尿病等等 此类糖尿病的发病期集中在妊娠期,孕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即可避免[5],即使此类糖尿病在分娩期之后就会恢复,但存在22%-50%的孕妇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且当孕妇再次妊娠时有50%的可能性复发[5]。妊娠糖尿病的另一方面不得不强调说明,孕妇在孕期如若血糖控制不良,极有可能使得孩子患有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综合征[6]。 三、非科学性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列举和纠正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必须依从于一个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合理的计划将在糖尿病的防治行动中事半功倍,但一个不合理的自我管理必将使患者坠入深渊,加重病情,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7]。因此,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误区进行整理,并加以指导和纠正,能大大避免非科学性糖尿病自我管理,对患者以及家属将起到极大的帮助[7]。(一)认识错误据2017公布的一组数据而言,在中国平均每30秒就会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所以这也造成了另一个局面,一部分患者和患者家属介怀,对糖尿病存在认知误差 ,认为一旦患有糖尿病就是被判了死刑,从而放弃治疗,导致糖尿病得不到有效抑制,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段[8]。另一部分患者由于自身糖尿病无明显症状,觉得“没关系”,“我没病,吃嘛嘛香”因此在糖尿病初期不甚在意,延误治疗。更有患者在使用过药物后,糖尿病在短期内得以控制,就放弃继续治疗,认为自己已经痊愈,殊不知这样做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9]。(二)饮食问题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搭配合理,患者每天摄入的热卡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供能物质提供[10],除此之外,人体内另一部分物质:水、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盐等作为辅助物质用以均衡机体营养。但部分悲观患者认为余下的时光所剩无几,从而大吃特吃,认为不应该“亏待”自己;也有患者采用饥饿式疗法,造成营养缺失,其实以上两种心理认识都是不全面、不正确的,糖尿病患者是需要控制摄入量但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要背负节食的枷锁[11]。由于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热卡要基本维持不变,部分患者为了不出错的或许会选择一成不变的饮食物质,忽略饮食的多元性[12],一味的盯住一样,造成患者的厌烦情绪,在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中在保障摄入热卡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对患者饮食进行变动[13]。同时不应该对饮食时间没有规划,进食时间和进食量不规律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极大不利。糖尿病患者要捉到少食多餐,餐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14]。运动问题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难以经受高强度的运动量,所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了居家休息,但科学调差显示适当的运动将有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于糖尿病人呢?2018年5月9日昆明新华社报道:中科院科学家通过四年时间进行了猕猴实验,此实验最终数据结果揭示了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印证了糖尿病发病的独立且危险要素是糖尿病。该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美国生理学-内分泌及代谢》上发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如是说道,肥胖与糖尿病的关联简而言之就是由肥胖转为糖尿病过程中,人体肝脏能量代谢出现了转变,脂肪积累到支链氨基酸降解”。由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运动要进行运动,比如一些强度小的有氧运动,散步、太极、空竹、广场舞等运动,相比较蜗居在家,外出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帮助[15]。但一部分患者对自己的身心素质有着很大的自信,可能会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一类力量性运动,但这是非常不理性的。据医学数据分析,力量性运动通常会对患者的心脏负荷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加强,极有可能引发心脏病[16]。心理健康据科学分析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糖尿病之后,心理上产生抑郁倾向,且精神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远大于普通人,这一点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特别是由于病情出现反反复复,患者可能出现疲于人际交往,疲劳嗜睡,食欲不振甚至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更多的由于我们不能与患者感同身受,所有我们很难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继而忽略。患者一旦出现不遵医嘱、抵触治疗的倾向,其家人往往难以理解,造成患者与家人的矛盾,使患者的情绪雪上加霜[17]。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治疗中,可以适当加入心理治疗,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与家人的交流也必不可少,这两者齐头并进能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内心世界了深入的了解,继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18]。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展望 迄今为止糖尿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仍旧只高不低,难以根治,但一个合理、可行性高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体系将有效的抑制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一套基于患者层面的社会生态模式,其目的在于控制糖尿病画着的血糖,以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通过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19]。 目前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主要分为四类,饮食管控、运动管控、心理检查和药物管理。基于药物管理,即谨遵医嘱的条件下,对患者展开自我管理。经由科学研究证明自我管理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于患者生命时长挂钩。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更多取决于生活中的自我管理[20]。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我们一定要积极动员身边的一切社会资源,为糖尿病患者营造一个高效便利的方式,使患者有足够的空间与医疗水平去完善自我管理[21]。在医疗层面上,应当分配更多的资源给予糖尿病患者,加强治疗糖尿病新药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将中草药、西药混合研究,探索道路,也要考虑到人工智能,或许它也能帮助我们攻克糖尿病,避免未来糖尿病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疑难杂症;在社会层面上,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帮助,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进行帮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加大对糖尿病的宣传,让普通民众对糖尿病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防治[22]。而且为一些有患者的家庭提供了一些自我管理参考,避免由于知识盲区对患者的管理出现偏差。随着全球乃至我国的医疗水平发展日趋上升,对糖尿病的治愈方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通过患者家庭的积极监督和患者的自我管理,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糖尿病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条件,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下,相信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未来可期[23]。五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当对老年人的生活影响对于长期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自我管理的水平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在糖尿病易患高发群体[24]中老年人是占据主要地位的,所以说老年人对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和护理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这项任务并不简单。因为现在的社会基本是空巢老人比较多,儿女都外出务工,自我管理的完善性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25]①老人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有所欠缺,以至于很多的自我管理的要点不能完全掌握,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程度不能完整正确的评价。包括家里人对于糖尿病知识[26]的混淆,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生活的舒适度下降,出行一时受到限制,盲目的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糖尿病恶化。②在基本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自我管理开始对饮食和运动量进行控制,老人的身体本来代谢下降,运动耐力差,在自我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27],糖尿病性肾衰竭以及血管病变引起的呼吸衰竭或下肢截瘫,加剧了老年生活的悲剧。面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当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更是在老年人所剩无几的短暂时光里雪山加霜,所以老年人在做好自我管理[28]的同时,享受美满的晚年。参考文献:[1] 王忆黎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糖尿病[J]. 养生月刊 2001,(02) 期刊[2]刘建琴,许樟荣。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患者的自我管理[J]. 中国医刊,2017,(02):14-17.[3]刘艳,孙勇,姚华。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Meta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04):530-534.[4]殷荣平,王琪,王丽丽,汪小华。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知信行调查分析[J]. 护理学报,2017,(02):11-13.[5]朱远,张爱霞,徐桂华。 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7,(09):1025-1028.[6]刘竹韵,高玲玲。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护理研究,2017,(09):1108-1111.[7]赵丽华,张宇,王咏梅,王丽华。 一日多餐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 中华护理教育,2017,(01):65-68.[8]袁晓丹,姚平,刘超,楼青青。 个体化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1年效果评价[J]. 护理与康复,2017,(03):212-216+220.[9]冯小芬,韦玉和,邵雪景,赵志勇,印永,罗春媛。 微信群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观察[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02):149-153.[10]王君,王爱民。 糖尿病患者血糖黎明现象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7,(03):23-26.[11]邓开琴,何仕蓉,彭露瑶,陈青青,王琏,胡慧。 同伴支持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7,(02):116-118.[12]孟朝琳,程婵婵,崔轶男,王媛媛,吴小彬,沈兴平。 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7,(01):22-25.[13]刘霞,杨贵云,张泓,李芸。 动机性访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01):202-204.[14]倪云霞,刘素珍,李继平,刁永书,董婷,陶琳。 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就医行为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7,(02):222-227.[15]于鹏,温肇霞,胡新林,尹雪燕,张凡,刘绍。青岛市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糖尿病饮食管理认知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 (11)1498- 1502.[16]展恩欣,宋欢,柳韦华。 中文版糖尿病与吸烟信念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护理研究,2017,(01):39-42.[17]赵正清,张渭芳,钱进军,江萍,隆卫娟,于德纯。 PDCA循环结合手测量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7,(01):45-48.[18]吕莉慧,丁淳,王颖。 延伸护理服务对军队老干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02):186-189.[19]温桂敏,孙田杰,赵宏,冯会玲。 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7,(03):7-11.[20]薛亚男,尚国爱,吕倩,翟春娟,侯月颖。 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实用预防医学,2017,(02):137-140.[21]高晨晨,周兰姝。 国外糖尿病自我管理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17,(03):18-22.[22] Li Hui. The role of diabetes care group in the clinical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J]. Chinese community physician, 2014, 30 (22): 143-143145. [22] Li Xia.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service in diabetes care [J].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ine Study, 2016, 14 (1): 95-96[23] Zhang Yaling.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diabetes care group in the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J]. Chinese modern medicine application, 2015, 9 (21): 231-232.[24]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related endocrine hormon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thyroid cancer after operation. [25]Chinese Community of diabetes nursing home on health education of diabetic patients. 17 .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高,随之而引起的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足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病足的临床护理 方法 。方法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通过对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 总结 分析。结果25例患者在有效积极的护理下,病情未进一步发展,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结论临床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固然重要,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更能抑制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病足;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和感染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变,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负担[1]。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通过对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10年,平均5年。其中出现皮肤表面溃疡,但无感染的患者10例,出现穿透性溃疡并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是无骨髓或深部脓肿的患者10例,深部溃疡影响到骨组织的5例。

2临床护理

一般护理在患者糖尿病确诊后,首先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同时控制患者的高血脂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早期动脉硬化,将预防糖尿病病足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观察患者的饮食量、尿液的颜色以及气味。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特别是双足,检查双足是否有发红、发热或发凉的症状。同时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用温水洗脚,保持足部的卫生。

对症护理对于多饮多食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严格制定饮食规定,对于患者出现饥饿比较明显的症状,非低血糖造成的,可以适当给予少量粗纤维食物进行充饥;对于多尿患者,便后要注意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对于合并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嘱咐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患者住院期间,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发现异常立即 报告 给上级医师,做相应处理。

对于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状况欠佳,极度口渴嗜睡以及呼吸加深加快症状时,护士应立即做好血糖以及血生化等辅助检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大量补液,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2]。

患肢护理将患肢抬高,高度一般在30度左右,这样利于患者的肢体静脉回流,预防下肢出现水肿,重点注意足跟以及踝关节处,用支撑垫将其垫高,预防长时间压造成褥疮,对于出现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可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外用抗菌药液进行外洗,同时给予患者进行烤电;对于合并有骨感染的患者,一定要住院治疗,定时检查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配合临床医师应用有效的抗菌治疗。

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每天做必要的被动锻炼,预防因长时间不运动造成的废用性萎缩,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时间,避免长时间运动。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避免穿紧口的袜子,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伤口用药处理:患者足部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可根据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用鸣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呋喃坦啶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消毒,促进创口肉芽生长。

心理护理本病病程时间较长,治愈困难,患者常常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的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或对于自己的病症报无所谓的态度放弃治疗。在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病人能坚持正确的治疗和饮食方法,树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不可忽视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理解病人,从各方面帮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和感染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变,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负担。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3]:神经病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②血管病变;③循环障碍;④免疫障碍;⑤皮肤中促进皮肤生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减少。其中主要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严重程度不一样而不同,对于较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轻度疼痛,中度患者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并合并软组织感染,最为严重的患者在溃疡的同时合并有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以及坏疽。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因为脚趾间的皮肤瘙痒抓挠皮肤,水泡出现溃烂、烫伤等,损伤碰擦伤或鞋子的磨损伤。

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男性;吸烟较为严重,末梢神经感觉丧失或末梢动脉波动减弱;足畸形;血糖未加控制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老年独居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患者[4]。

总之,糖尿病病足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旦患者出现病足,在护理上一定要细心,预防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最为严重的是骨感染,如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败血症或骨髓炎等,这就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的耐心细致的护理以及与临床医生的积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糖尿病病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东波,沈怡谔,丁永明,等.上海慢病自我管理项目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评价[J].中国健康 教育 ,2003,19(10):740-742.

[2]张金慧,吕阳梅,于小蓉.从不良血糖控制史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0):618-620.

[3]宋燕,严伯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管理前后综合指标达标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769.

[4]周芳芳.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家属参与对患者的管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晚期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导致周围血管病变,局部血栓形成,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1],严重者截肢、死亡。糖尿病足一旦发生,很难治疗,且糖尿病患者局部血糖高,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坏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最终发展为严重的肢体功能丧失。因此,糖尿病足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33例,除入院时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32例,其余601例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无1例发生糖尿病足。现将我们的护理 经验 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33例,剔除入院时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32例,其余601例患者中,男性384例,女性217例,平均年龄岁,糖尿病病史最短年,最长30年,合并有其他内科基础疾病的427例,免疫功能低下者13例。

2 护理及预防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糖尿病患者要戒烟戒酒,养成每天泡脚的良好习惯。每天用温水泡脚,最好早晚各1次,每次15min-30min,水温35℃-40℃,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微电脑控制的足浴盆。泡脚既能减少足部细菌驻留,保持足部卫生,又能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泡脚前一定要用手试水温,如果对温度不敏感,要清家人帮助测水温。最好使用温度计测水温,能准确测量温度,避免了人为的感觉错觉误差。洗脚时一定不要使用毛刷、麦饭石等工具,避免损伤足部皮肤。泡脚后要使用专用的纯棉毛巾擦拭双脚,要保证整个足部及脚踝充分干燥,无水渍,尤其是脚趾间。年龄较大及皮肤干燥的患者可在双脚涂抹愈裂霜等保湿剂,以保持足部皮肤柔软,防止皮肤皲裂。脚汗较多者,要保持脚部干爽,不要使用爽身粉,以免堵塞毛孔,阻碍汗液排出。可用棉棒沾取酒精涂于脚趾间,再用无菌医用纱布隔开,这样可以加速水分挥发,保持足部干爽。使用足浴盆泡脚时,第一次使用前一定要用温度计效验水温,因为大部分足浴盆的温度显示不是很准,为避免烫伤,要使用温度计多测量几次,清楚足浴盆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也可以采用中药泡脚[2]。

积极控制血糖 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本治疗 措施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每日活动量,计算每日的摄入量,以保证机体器官的正常需求,维持日常生活需要,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指导患者规律进食,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的食量要均衡分配,避免“饱一顿、饥一顿”。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做到“管住嘴、迈动腿”,利于控制血糖。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的水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外伤 糖尿病患者要选择柔软合脚的鞋子,穿鞋后要保证脚在鞋内有足够的空间。下午时双下肢会有轻度水肿,脚会变大,此时一定要注意是否磨脚,避免脚损伤。袜子应采用透气性好、散热性能佳,有弹性、不紧绷的品种,以纯棉、羊毛为佳。穿鞋前一定要注意鞋内有无异物,避免硌脚。不宜活动过久,长时间活动时,要脱鞋休息,既能让脚汗挥发,保持脚部干爽,又能减少摩擦,有利于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损伤。

改善患肢血液循环 冬天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因为使用热水袋时,极易发生烫伤,继发感染,发生坏疽。每天进行适度活动,如 太极拳 、散步、广场操等,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同一姿势站立过久,因为长时间站立不活动不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环。坐位时不要盘腿或双腿交叉,严禁翘“二郎腿”,以减少双下肢的负荷。患者可自己进行足部按摩,挤压腓肠肌、脚踝、足背、足底,被动活动脚趾。每只脚按摩15min-20min,两只脚交替,至双脚发热为止[3]。按摩时一定要注意力度,避免皮肤脱皮等损伤。

下肢的被动运动及压力泵的使用 可以使用下肢被动活动仪,活动下肢,减少并发症。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尤其重要。也可以使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压力泵,挤压下肢的肌肉。因压力泵具有压力梯度,能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促进循环,改善新陈代谢。

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患者家属的教育在糖尿病管理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患者的同时,让患者家属参与进来[4-5],让他们知晓糖尿病可能带来的危险预后,以及饮食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让家属发挥监管、督导、反馈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另外,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具有一定的 文化 修养的患者,能较好的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认真监测血糖,是血糖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大减少。随意在糖尿病足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对患者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卞丽香,李善华.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03.

[2] 张颖,董玉宽,吴艳,等.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1):93.

[3] 曹宏伟,张希荣,王艳红,等.涌泉照射与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6):35.

[4] 王晶,闫峰,赵红丽,等.两组老年人肺结核东头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4):46.

[5] 陈家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5(4):5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