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现代临床药学杂志

发布时间:

现代临床药学杂志

投稿须附单位介绍信(综述文章除外),注明内容真实、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无泄密等内容。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交流过的必须注明。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下列文章将优先发表: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省、部级以上攻关或重点项目,开放实验室的研究项目;②两院院士的论文;③有重大新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论文;④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⑤报道新化合物的论文优先且免收版面费。1 文稿应论点鲜明,数据可靠,层次清楚,文字简练,结论准确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表,图及参考文献等)字数一般不超过6 000字,短文3 000字,综述文章不超过8 000字。文稿须A4纸打印,作者自留底稿,并附Word文档电子文稿。为了减少排印错误,英文大小写、上下角标、希文及斜体字均请在文中书写清晰。量符号,如p(压力)、V(体积);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如Valerianofficinalis L. Miq.;化学中表示旋光性、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如d(右旋)、dl(外消旋)、o(邻位)、p(对位)、m(间位)、iso(异位);含双键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如Z(顺式)、E (反式);手性化合物空间结构,如R(顺时针)、S(逆时针);氨基酸、肽类、糖类等:D (取代基在右侧)、L(取代基在左侧);取代位的元素,如N、O、P、S;常数k;一些统计学符号,如样本数n、均数x、标准差s、F检验、t检验和概率P;拉丁文字,如in vivo、in vitro、po、et al等均为斜体。另外s(秒)不能写成S,kg(千克)不能写成Kg,mL(毫升)不能写成ML, pH不能写成PH,t1/2?不能写成t1/2,Vmax不能写成Vmax,Cmax不能写成Cmax或C max,tR不能写成RT, μ不能写成英文u等。2 文稿的撰写要求 2.1 文题:每篇来稿均要有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或公式。英文题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 英文文题中不用冠词,并应与中文题名含义相一致。?2.2 作者及工作单位:论文署名不应过多,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一般不得超过6人。若第一作者或第一单位有变动,应有单位证明信。对论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员如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可放在致谢项。姓氏的汉语拼音字母全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工作单位名称用全称,不用简称或缩写,工作单位后写出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并附单位英文名称,应与中文单位名称对应。通讯作者用“*”标出。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分隔。 作者请自留底稿,同时将电子稿件发送至本刊邮箱不退稿。 为了便于联系,请作者投稿时务必提供准确的联系电话、E-mail和通讯地址。本刊不收稿件处理费和审稿费,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行编号,并通过电邮发送回执。 作者可在收到回执之日起3个月后查询审稿情况,6个月内未收到修改意见的可自行处理稿件。 严禁一稿两投,一经发现,将在本刊曝光并两年内不再录用该作者稿件。 编辑部对稿件有修改权,修改后的清样复印件寄作者校对。 作者在校对清样的同时,请登陆网址→《现代药物与临床》→版权转让协议,下载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版权转让协议书,签字盖章后寄回编辑部,方考虑论文发表。录用稿件定稿后收取版面费,该费用由作者单位支付。 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并寄样刊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光盘及网络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否则视为同意。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编入数据库服务报酬。

找权威期刊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这个站一般做学术的人都会看,上面列出来的期刊杂志都是某个领域内最权威的~~

是“统计源”期刊,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传染病文章能登,发表难度一般,这个杂志有同行审稿,要做真实性审查、还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还要作者签“声明”,比较规范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 中国药理学通报,药物分析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抗生素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药房,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华西药学杂志,安徽医药,白云医药,北方药学,毒理学杂志,儿科药学杂志,广东药学院学报,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国外药讯,国外药讯﹒抗生素分册,海峡药学,华东医药通讯,家庭用药,江苏医药,解放军药学学报,今日药学,抗感染药,辽宁医药,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临床医药实践,齐鲁药事,人参研究,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上海医药,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综合版,实用药物与临床,食品与药品,世界临床药物 ,天津药物,西北药学杂志,新兴医药三,药品评价﹒肝病专辑,药品评价﹒糖尿病专辑,药物不良反应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与人,药学服务与研究,药学教育,药学进展,药学实践杂志,药学与临床研究,医药导报 ,医药工程设计,医药快讯,中国处方药,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年鉴,中国食品药品年鉴,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店,中国药理通讯,中国药品标准,中国药师,中国药事,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中国药物与临床,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业,中国医药导刊,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中国制药信息, 中南药学等。中国药学杂志 , 中国药理学通报,药物分析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毒理学杂志等比较好,也比较实用。

现代临床与药学杂志

《中国药师》《临床误诊误治》核心期刊一手操作诚邀代理QQ 601163667反正也是要发论文 后期评职称也是要发 为什么不做代理呢

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核心期刊)2.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国内的《中国药房》《药学学报》《中国药师》《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国外医学(药学分册)》《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中国医药导刊》国外的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Drug SafetyPharmacology(名字前面好像还有仨单词,看不清==大概是某国的 Journal of Pharmacology)AJHP【下面是抄的】(英文期刊-AJHP: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 ASHP(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2种期刊。成立于1942年,是国家级的专业协会,在全世界拥有30,000多位成员,代表在医院、卫生保健组织、长期监护部门、家庭保健及其它卫生系统工作的药剂师。涵盖学科:制药学。)大概还有ACCP的会刊。够多了吧~

现代药学和临床杂志

药学类核心期刊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 中国抗生素杂志1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3.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 中国药房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6.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7. 华西药学杂志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 中国针炙5. 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 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 辽宁中医杂志16. 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 18. 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 2012版核心目录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 中国抗生素杂志1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3.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 中国药房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6.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7. 华西药学杂志 2012版核心目录

找权威期刊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这个站一般做学术的人都会看,上面列出来的期刊杂志都是某个领域内最权威的~~

R9 药学类核心期刊表1药学学报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3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中国药学杂志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4中国抗生素杂志3中国药理学通报9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4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0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6中国海洋药物5中国新药杂志1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6药物分析杂志12华西药学杂志

现代药学与临床杂志

这个期刊 不是 中文核心期刊 ,也不是 CSCD核心。这个期刊 仅仅是 科技核心期刊,如果说级别的话 只算 普通国家级吧 。

出品 | 虎嗅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陈伊凡

头图 | 视觉中国

又一批“神药”的好日子要结束了。

新年刚过,返程务工的“阳过”人群,又开始为咳嗽而烦恼。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凯峰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中,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一般来说,“阳康”后持续一段时间也是正常的并不代表病情加重。出现发热反复、呼吸困难等症状,才需要去医院检查。

在轻微咳嗽的治疗中,徐凯峰推荐了一些药品包括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美敏伪麻溶液,以及治疗哮喘常会用到的布地奈德。

而现在, 作为处方药的布地奈德,恐怕又没有那么容易买到了。这次可不是因为囤药了。

就在春节前一周(1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涉及30种药,都是常用药,除了布地奈德,还包括:奥美拉唑、人血白蛋白、头孢哌酮舒巴坦、依达拉奉、银杏叶提取物、烟酰胺等。

这份目录覆盖了抗菌药、消化系统用药质子泵抑制剂、营养神经系统的生物药等多个畅销品类, 不管是老药还是新贵,都是年销数十亿的产品。

以艾司奥美拉唑为例,第三方研究机构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超过40亿元;而另一款药地佐辛则是国内药品销售榜排名第一的药品,同样是米内网数据,2022年上半年该药就在中国大卖30亿元以上,最高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

表: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序号1药品名称1序号2药品名称2序号3药品名称31奥美拉唑11烟酰胺21骨肽2人血白蛋白12头孢他啶22罂粟碱3头孢哌酮舒巴坦1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3烟酸4依达拉奉14艾司奥美拉唑24乙酰谷酰胺5银杏叶提取物15吡拉西坦25兰索拉唑6泮托拉唑16左氧氟沙星26脑蛋白水解物7复方氨基酸17法莫替丁27美罗培南8地佐辛18奥拉西坦28磷酸肌酸9倍他司汀19雷贝拉唑29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0布地奈德20前列地尔30头孢噻肟

来自:国家卫健委官网

纳入重点监控范围以后,这些产品前途命运也将发生急剧变化。

“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简称“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其实是对医生用药的监控机制,是一种对临床用药的监督。

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 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 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有可能纳入重点监控目录。

被纳入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药,其在医院内的使用将受到严格限制,如果某家医院用量过高,不仅有被通报批评的风险,还可能影响绩效考核成绩,进而影响医院的评级。在医院内部,如果某个科室、医生用这类药品过多,也需要给出合理解释,否则也会面临处罚。

同时,根据国家医保局的相关要求,这些药品也将被调出医保目录。

本次公布的第二批目录,也是在2019年6月第一批目录基础上删减、添加而来。

相比第一批目录,第二批目录保留了脑苷肌肽、小牛血清去单边、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等7个药品,新增了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生物制品等。

同时,第一批目录中的丹参川芎嗪等13款药品不再需要监控。 从临床用药角度来说,这些药品的使用已经趋于合理,而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些药品的市场已经急剧萎缩,至少不再属于“使用金额异常偏高”范畴了。

这也意味着“重点监控”对临床药品合理使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重点监控目录的药品是销售额高的药品,因为他们不合理使用的可能性更高。理论上,如果用量高但能证明使用合理性,就可以移出目录了。实际上,移出目录的药品,往往销售额也没那么高了。移出或纳入都是动态的,移出目录的药品不再受重点监控,但是如果销售额又偏高了,那就还会被监控。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监控?这种监控又是如何影响药品、企业及产业的?

“神药”的诞生

与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以安全无用的辅助用药为主不同,第二批目录中,有很多是确有疗效的治疗药物。

这些药物虽然确实疗效显著,但是并不是“万能药 ",它们在临床过于广泛的不合理使用,虽然给研发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但是也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地快速增长,不仅增加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也给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而 对这些使用金额高药品的重点关注,也是有关部门解决更大范围内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七寸”。

以第二批目录上的第一款药物“奥美拉唑”为例。

这款药的研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胃酸过多导致的溃疡问题,甚至会致命,对付胃酸过多,也只能靠酸碱中和,治标不治本。

1967年,跨国巨头阿斯利康的前身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启动了对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研发。当时有十几个候选药物,其中最有潜力的是一种抗病毒药物CMN131,这款药虽然可以强效抑制胃酸,但是却有较大的肝毒性。

此后, 研究者在CMN131基础上,几经结构修饰、设计,最终得到了全新的十亿美元分子“奥美拉唑”,也开启了“拉唑”家族的黄金时代。

所谓的“拉唑”家族,学名叫做“质子泵抑制剂”,是通过选择性抑制细胞膜中的H+/K+ ATP酶,进而抑制胃酸分泌的一类药物。1988年,首款药物奥美拉唑诞生,此后,陆续出现了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多款产品,现在都是临床用药的主力。

从1988年获批上市以后,奥美拉唑的销售额快速升高,到1996年已经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药物,此后4年一直蝉联“药王”,巅峰年销售额亿美元,在消化系统用药中堪称神话。1991年获批的兰索拉唑,很快成了日本武田制药的“摇钱树”,在该公司发迹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此后,随着更多新产品上市、剂型从口服到注射,“拉唑”家族不断扩大,俨然成了“财富密码”。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共研产业咨询统计,2016年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6款“拉唑”类药品,总销售规模一直保持在270亿元以上,2019年的巅峰金额达到了亿元。

数据来源:共研产业咨询/虎嗅制图

作为“神药”代表,“拉唑”家族,解决了困扰人类已久的胃酸分泌过多问题,打败了此前的药物,开创了溃疡病治疗的新局面,成为临床医生治病的“法宝”,也成就了制药产业的财富梦。

然而,“是药三分毒”,无论多好的药品,都具有“副作用”,用得不好反而会对健康有害。 不合理用药问题的背后既受限于当时的临床用药水平,也与“以药养医”时代,顺价加成(医院可以在进货价基础上加成15%到30%)、带金销售(药企按照处方量给医生回扣)等造成的大处方、药品滥用密不可分 。

在这样的逻辑下,带“金”额度越高,处方量就越大、使用金额也就越高,不合理用药的风险也在增加。这也是国家卫健委将使用金额偏高、不合理使用问题严重等,列为重点监控目录药品遴选标准的原因之一。

以销售额普遍较高的拉唑类药物为例,陕西人民医院消化科临床医生李增烈为杂志《家庭医药》撰文时指出,在“拉唑”类药物使用之初,临床有70%用药是不合理的。

2019年,宁波市中医院金鑫对该院2019年1至9月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情况进行点评时也指出,761份病例中,有135份不合理,占比。其中大部分为拉唑类药物,涉及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31份,涉及兰索拉唑的53份,涉及泮托拉唑钠的32份,涉及艾司奥美拉唑的19份。

常见不合理用药包括了 疗程过长、无适应症用药、重复用药 等。造成不合理使用的原因,除了对新药认识不充分,也确与一些商业贿赂有关。

虎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 2013年至2018年间,就有28起贪污受贿案件与奥美拉唑相关。

在很多贪污腐败案中,不仅涉及奥美拉唑,同时也涉及到了重点监控的其他多种药品,如:依达拉奉、头孢哌酮舒巴坦、烟酰胺葡萄糖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针等。 涉及的科室也是横跨内科、外科,消化科、心血管、血液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

相比“万金油”式的药品,二类精神类药物地佐辛,因为处方“门槛”高,给出的贿赂金额也更高。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份判决书,在湖州市某医院,企业为了产品能够在该院长期销售,直接向时任湖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汪某贿送了共计万元的财物。

“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本来不必要使用的药品,增加了医保基金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据医疗行业数据库医学界智库统计,2016年一年,不合理用药浪费了9600亿元。同时,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健康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比如前述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医生提到,不合理使用奥美拉唑造成了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问题。2009年两项大规模研究也发现,拉唑类药物与抗凝药氯吡格雷联用,会增加心血管突发事件、提高死亡率。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对广东省35例药品不良反应(也就药品正常使用时产生的无关反应)致死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有12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比达到。

跌下“神坛”

为了根治不合理用药问题出台的重点监控制度,缘起于2016年,先从地方试点开始, 到2019年正式全面推开之时,这一制度已经形成了从集采到支付的一整套限制方案 ,这些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还纳入了医院的绩效考核。

这也使该政策确实成效显著。从第一批药品重点监控目录执行后情况看, 多款“神药”已经跌下了神坛。

比如:康恩贝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曾经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年销售一度高达亿元,年度净利润也曾超过4亿元。

2019年底,重点监控实施叠加被清出医保目录,该药销售额大跌,当年净利润下降近60%,康恩贝也遭遇了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2021年1月,该公司决定停产丹参川芎嗪。同年2月,丹参川芎嗪注销文号、退出市场。

与之类似,其他重点监控药品的市场也受到了重创。

比如:根据《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湖南某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者总结实施重点监控目录前后相关药品使用情况,并对比了销售金额,结果发现: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的销售金额从2019年的万元,降到了2020年的万元,降低幅度分别达到;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到2019年下半年直接停售,降幅100%。

来自:《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研究者指出,经过一年的重点监控、处方点评,尽管仍然有部分科室存在使用量偏大、用药指征不足等问题,但总体而言这些药品的使用已经基本合理。

另据中国国家医保局对2015年到2021年药品销售金额进行排名,2015年,销售额前三的药品就是与大输液直接相关的氯化钠、神经节苷脂和人血白蛋白。

2021年,受到重点监控、清出医保目录等政策综合作用,此前纳入重点监控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胸腺五肽、鼠神经生长因子退出销售额TOP20,肿瘤治疗的常用药贝伐珠单抗、奥希替尼、曲妥珠单抗等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排名开始跃升。

在短短几年内,临床用药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并不是新药迭代的结果,因为贝伐珠单抗等也不是刚刚获批上市的药品,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实际上是因为原来销售排名靠前的药品使用并不合理,存在很多带金销售驱动下的过度使用问题,当临床用药趋于合理之后,真正临床需要的药品也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这标志着,在产业上“神药”不再是市场的主导,带金销售的“金”不再是临床用药的主要驱动力,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临床需求。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前述国家医保局的统计数据看,中国销售额排名前20的药品与全球销售额排名前20个药品名单仍然有很大差距,比如:新药占比较低,人血白蛋白、地佐辛等药物的销售额仍然有畸高的嫌疑。

持续推出的重点监控目录, 正是要持续将销售额高的药品置于聚光灯之下,安全有效性、使用合理性经受不住考验的药品,也将持续淡出市场。

中国现代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药师》《临床误诊误治》核心期刊一手操作诚邀代理QQ 601163667反正也是要发论文 后期评职称也是要发 为什么不做代理呢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级别:科技核心(2019自然科学)审稿时间:2个月左右,由于杂志是双月刊,文章的出刊时间可能会有影响,相比旬刊、半月刊来说,见刊时间会比较久;《中国药学杂志》级别:中文核心(2017年版),CSCD核心(2019-2020),科技核心(2019自然科学)出刊周期:半月刊,出刊时间很短,不过杂志级别很高,要想投稿的话,文章质量一定要保证,这类高级别的刊物,很看重文章的创新性。《儿科药学杂志》

国内的《中国药房》《药学学报》《中国药师》《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国外医学(药学分册)》《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中国医药导刊》国外的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Drug SafetyPharmacology(名字前面好像还有仨单词,看不清==大概是某国的 Journal of Pharmacology)AJHP【下面是抄的】(英文期刊-AJHP: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 ASHP(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2种期刊。成立于1942年,是国家级的专业协会,在全世界拥有30,000多位成员,代表在医院、卫生保健组织、长期监护部门、家庭保健及其它卫生系统工作的药剂师。涵盖学科:制药学。)大概还有ACCP的会刊。够多了吧~

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广东药学院学报4、华西药学杂志5、中国医院药学杂志6、解放军药学学报7、河北中医药学报8、药学实践杂志9、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0、中南药学11、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2、中华中医药学刊13、药学服务与研究14、儿科药学杂志15、国际药学研究杂志16、药学与临床研究17、中医药学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