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君主论的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君主论的论文

(上)入门级1.《文艺复兴是什么》《罗马人的故事》的作者盐野七生又出来拯救大家于水火之中了。盐野七生的文笔一直以来被人们称赞浅显易懂却又不乏学术深度。在罗马帝国以及罗马帝国之后的地中海世界这一专业领域,她著作频出,久居意大利,历时十五年完成罗马人的故事系列,斩获意大利国家勋章及日本国内的各项大奖。如今中信出版社引进翻译的这一套文艺复兴的故事也已经出到了第二本。两本分别是《01,文艺复兴是什么》、《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图片其中第一册《文艺复兴是什么》带领读者通览了文艺复兴的源起,重要城邦和事件的串联,在文末提供了重要人物简历一览。对于初次接触文艺复兴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读物。作者从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涵入手,开门见山地诠释了文艺复兴的精神本质就是:“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而这种欲望爆发的结果就是以艺术为中心而结晶出的一件件作品。在随后全书对佛罗伦萨、罗马、基安蒂和威尼斯的分别阐述中对这一精神做了更为细致的论证。然而这个“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为何又偏偏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爆发了哪,作者从(a.)抑制了人们的这一欲望近一千年的基督教会的异类:圣方济各;(b.)教皇的对手:神圣罗马帝国之长腓特烈二世;(c.)以及之后生活在15世纪前半页的洛伦佐瓦拉对《君士坦丁捐赠书》证伪这几个点上开始展开,对文艺复兴的源头做了阐释。全书分成佛罗伦萨、罗马、基安蒂的格列韦荷威尼斯四个篇章。其中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先后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作者以问答对话的形式,仿照柏拉图之后的欧洲人(这里作者追思了两个古人: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常用的手法,依照自己的风格写下了这本书。正文的部分仅仅200页左右,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集中时间几个小时便可以翻完。而附录所整理的“重要人物简历一览”也可供初学者做一个简单的查阅。另外对于如果有机会去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旅游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也可以作为行前读物之一,来引出更多的兴趣点,为更深度的旅行探索提供一些参照。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如果说这一系列的第一本《文艺复兴是什么》是一本快速浏览文艺复兴的入门书的话,第二册《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则是一本细致悠长的读物了。不过这本书仍然继承了盐野七生的一贯风格,有种跟随她的脚步,漫游在佛罗伦萨的街道宫殿之间的感觉。如果有计划去佛罗伦萨自由行深度游览,倒是可以带上书中附赠的地图:圣母百花大教堂、韦奇奥宫、领主广场、罗马门、皮蒂宫、斯特罗奇宫,这些名字像是亲切的朋友游走在盐野七生的文字之中。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按图索骥,去找一找马基雅维利家的两根古旧方木材料。马基雅维利流传后世最主要的作品当属《君主论》和《论李维》,对于国内的中学生来讲,《君主论》也是各路推荐阅读书单不可或缺的一本书,也是英语原版推荐书单中的常客,当然一般是后来的英译本。对于《君主论》本身论述的内容的理解并不困难,稍加注释就可以大致读懂作者再说什么,就算是现在的意大利作品译者也会觉得马基雅维利的书在翻译上不存在从“古文”翻到现代文的难度(相比于同时期的威尼斯方言,或者拉丁文),而且章节的划分,所用的词句也足够清晰直白。但是,人们仍然会对《君主论》或者对于后来的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产生一定的偏见和误解,部分原因是对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作者写书时候的心境没有一个背景上的补充,而这本《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很好的完成了这一点。比如为何美迪奇家族第三代豪华者洛伦佐并没有被马基雅维利视为君主的典范,而被世人诟病多年的“恶魔”切萨雷波吉亚在《君主论》中荣登宝座,这和马基雅维利饱尝雇佣军的痛苦,和见证佛罗伦萨共和国的起起伏伏有关,而马基雅维利要求领袖所具备的三大要素也更从现实层面考量:Virtu:能力、力量、才能Fortuna:运气、好运Necessita:符合时代要求而意大利语Virtu对应的拉丁文viruts在同代人亨利八世时代的托马斯莫尔的眼中却是德行:“所谓政治就是根植于人类本性的德行(Virtus)问题”。期间的差别仍然和马基雅维利的个人际遇有关,详见《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的第三部分。早年看《君主论》抓不到要领而读的《马基雅维利的事业——“君主论”疏证》,对于一个刚入门的学生来说难度略大,建议先看完盐野七生的这第一第二册,再结合《君主论》以及疏证一起读,会更有效。3.《君主论》既然已经推荐了《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不妨认真读一读《君主论》这本篇幅不长的小书,版本推荐下图所见的精装插画版。马基雅维利在给他的朋友写的信中这样说道(这也是被誉为意大利文学史上最美的信函之一):“夜幕降临,我回到了家,走进书房。进书房前,我会脱去被泥土或别的什么弄脏的常服,换上官服。穿好礼服,我来到了古人所在的昔日宫廷。在那里,我受到他们的亲切欢迎,吃着那些专门给我、而我又为此活着的食物。在那里,我毫不害羞地同他们说话,询问他们行为的原因。他们也会像还活着一样回答我的问题。4个小时,我一点也不感到无聊。我会忘记一切苦恼,不再害怕贫穷,也不再畏惧死亡,我已经全身心地融入了他们的世界。但丁说过,听到的事情不去思考整理就成不了学问(scienza)。我决定把我跟古人们的对话试着整理成一篇题为《君主论》的小论文。我会在文中尽我所能探究分析下面的主题。什么是君主国家?它有哪些种类?如何才能成为君主?怎样才能维持君主地位?为何会失去君主地位?我想,就算你对我以前的所有空想都不中意,你也不会不喜欢这篇论文。我认为,这篇论文一定会被君主、尤其是新兴的君主们所接受。”4.《神曲》、《十日谈》神曲和十日谈都被各大榜单视为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但是一方面由于神曲是长篇诗歌的关系,另一方面在于两部书都是大部头巨作,不容易下手。在这里,建议学生可以读一读丹布朗的小说《地狱》,然后结合意大利小学生必背的神曲地狱篇开头一起来看,而十日谈由于是小故事组成,也建议尝试看开头的几个故事对其有个初步的了解。5.《地狱》丹布朗丹布朗的侦探小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在之前的推荐里已经介绍过这本书了。这里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正如丹布朗的其他小说比如《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天使与魔鬼》一样,《地狱》也是结合了历史、艺术、宗教和符号学等等元素的侦探小说。对于文艺复兴或者是这一段历史兴趣不大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可以说示范了如何引发兴趣进而想要去看一看《神曲》之类经典作品的引导性读物的典范。初中学生一般推荐阅读中文版,英文等级达到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阅读原版。6.《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这本书也在之前的文章中做过推荐,盐野七生在文艺复兴的故事系列中也会有2本关于威尼斯的书,目前应该尚在翻译和出版的过程中。威尼斯共和国以其特有的政府组成形式在文艺复兴前后,特别是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地中海时代成为了夹在基督教和伊斯兰势力中间的缓冲点。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身姿和底气成为了继佛罗伦萨和罗马之后文艺复兴的摇篮。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东罗马帝国消亡,威尼斯成为希腊学者的避难所。在随后的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不断升级的冲突中,以及宗教审判日益严峻的氛围里,威尼斯成为了教廷势力周边少有的“自由之所”。或许连莎士比亚本人都不能站在后世的眼光中去体会威尼斯和威尼斯人在政教分离和经济态度上对之后整个欧洲的影响。《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便是一本从一国历史的角度出发,纵观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普及读物,详细可见之前的推荐文章,有更多关于其历史的讨论。7.《莎士比亚的动荡时代》入门级的文艺复兴读物,主要还是关注在意大利的主要城市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但是也不能排除其后崛起的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德意志地区在文学、艺术各个方面的同时期的发展,在之前的专题“都一点莎士比亚”中已经推荐过莎士比亚的相关书籍了,这里就单独再推荐一下这本趣味读物《莎士比亚的动荡时代》。其他更多相关书籍可以参见前不久发的莎士比亚专题的推荐文章。8.《重返文艺复兴》、蒋勋系列、《哈默手稿》《艺术的故事》从《文艺复兴是什么》到马基雅维利相关的书,在到但丁、莎士比亚这些经典,以及相关的历史读物,主要是想要通过这些书来串起文艺复兴这条主线。文艺复兴相比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它的幸运之处是在于对于中学生来说有更多美的事物可以去欣赏和体验。于是,看图片才是正经事。在普及读物方面台湾的出版商和作者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了,这里推荐大陆也引进出版的《重返文艺复兴》。作者谢哲青毕业于伦敦亚非学院的考古学和艺术史双硕士。曾任大英博物馆研究助理、佳士得拍卖会策展人,被誉为“青春版蒋勋”,号称艺术说书人。“《重返文艺复兴》是第一部从天才的对抗来展现文艺复兴艺术史的作品。《重返文艺复兴》告诉你艺术家的心路历程与创作细节,还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布鲁内列斯基、波提切利等最真实的文艺复兴艺术家,解读文艺复兴的精神所在,感受那个自由奔放、充满创造力以及智慧的灿烂年代。”既然提到蒋勋,随便推荐一下他的《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虽然这几年他的书多到泛滥,也褒贬不一,个人觉得他有用一个审美系统来分析所有事物的倾向,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套路。但是他在艺术史方面,特别是一般普及读本方面还是可以一看的。Lily老师已经有写一篇专文推荐这本《哈默手稿》,有兴趣可以在公众号平台的旧文中找来一看,再次就不赘述了。另外,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在其他的专题中也已经反复推荐了。可以选取其中的文艺复兴前后的部分来读,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建议购买插图版。(下)进阶级1.斑斓阅读通识读本《文艺复兴简史》/《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入门级普及类读物暂时告一段落,进阶级首先推荐牛津的这套通识读本。在英国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附近的书店里都有卖这套书的口袋书版本。这也是我在选修每门非专业课程之前都会去读的一套书。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厘清通识课程中一些细分科目的轮廓和要点,该系列也主打简洁明了,作为学科入门书非常受学生欢迎。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这一系列的中英文双语版。对于马上要接触学术英语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其中一些话题来做文本阅读训练或者速度训练。《文艺复兴简史/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这本书有别于一般普及读物,作为学术入门书更讲求客观,视野也更加开阔。比如虽然开篇通过一幅画来描述文艺复兴的要素,随后在文艺复兴的阴暗面、文艺复兴这个说法的来源和其缺陷以及侧重意大利的局限性等等方面做出分析,对于掌握了基本事实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次新的头脑风暴,有助于更客观、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文艺复兴这个历史阶段。2.《欧洲文艺复兴》最后推荐这本被美国多所高校列为必读参考书的《欧洲文艺复兴》,可作为查阅资料的参考书来读,也可以通读之对文艺复兴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结合《文艺复兴简史》来一起审视该书的局限性。(感谢荐书人:LEO)- 七年 -七年13群开启,欢迎加入。学贯中西不易; 留学只是教育之选项,无他; 回到根本,做好阅读,拓展视野; 日积跬步,名校咫尺。

《马基雅维利语录》是一本由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页数:312,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一):语录节选版《君主论》和《论李维》

《马基雅维利语录》是盐野七生对马基雅维利的一些作品中的语句的摘录。诚如她自己所言,这本书并非是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概述,而仅仅是摘要。

全书按照君主篇、国家篇和人间篇为了三个部分,摘录的内容和部分名称相对应。其实读过马基雅维利的读者从章节的名字上可以猜的到,盐野七生摘录的话语大部分肯定是从《君主论》、《论李维》中而来,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的一些取自《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以及《马基雅维利书信》等。所以看过《君主论》和《论李维》的同学可以不必再重复阅读了。

书的大部分内容之所以都取自这两本马基雅维利的著作无外乎是因为这两本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一部奇书。过多的内容我就不去细说了,大家可以参看那两本书的详细介绍。

盐野老师的这本《语录》相对于之前出版过的《君主论》、《论李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全书没有一处注释。按理来说,这几部成书于16世纪的作品中所采用的大量例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果不加注释现代人恐怕难以理解。但加上了注释会使得阅读不甚流畅,感受不到字里行间充满着的力量。

因此盐野老师采用了折中的方式,将证例冗繁的内容的删除,只留下易于理解的内容,因此读者毫不用担心因时代不同带来的阅读障碍。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二):这真的就是一本语录

马基雅维利的名字相信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晓。但是他的那些著作,比如《君主论》、《论李维》,真正能够阅读完的人却并不多。或是因为时间,或是因为毅力。

对于普通人来讲,如非是为了爱好也着实没有必要将它读完。所以有时候有一本缩略的小书看看还是挺好的。既可以用来磨时间,也可以用来磨自己。

盐野七生的这本《马基雅维利语录》就是一本口袋书的大小,书籍并没有多重,一只手掌就能放开,可以随身携带。当然也便于装。

书中的那些话语都是从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节选出来的, 这些话语都充满了智慧。比如,“欺的内涵不仅是灵活地实施策略,还要在必要时假装无知,极为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内心,在行事时装傻”。这样的一本书是不是无论是精读还是在闲暇时翻看一两页都是极好的。

语录书的一大好处就是你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而不至于担心因为落下的章节而无法庚续,《马基雅维利语录》就是这样。如果你对哪一部分感兴趣,那就精度一下好了。

或许《马基雅维利语录》也可以看作是《马基雅维利著作的一本导读,书中的话语就是马氏著作的引读,引导你去阅读原著,感受更多的马氏著作的魅力。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三):《马基雅维利语录》

撞”上盐野七生十分偶然,然而从那浩繁的《罗马人的故事》到《文艺复兴的故事》,再到手中的这本《马基雅维利语录》,一路行来,似乎已于这位日本女作家熟悉起来,她似乎真的很爱欧洲那一段历史。

马基雅维利这个“腹黑”型的政论家,作品颇丰,人尽皆知的《君主论》自不必说,文集似乎也有五大本,都看下来似乎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我还是很喜欢这本小书的,它抽取了马基雅维利各个作品里的一些片段,让读者很容易的走近马基雅维利。其实我开始蛮担心这就是一本简单的语录摘抄的,但是,还好,毕竟是盐野七生,她没有生硬的切来很多单句,然后不负责任的堆砌出一本书,而是分成三篇,然后每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选段,这样就显得丰满了许多,也活泼了许多。这样处理过后,让马基雅维利那些艰深的政治观点不再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让我们对于这位著名人物的著作从仰望到接近,这对于引导读者开卷去读这类书很有帮助。

封面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四):当思想挣脱束缚

如同曹雪芹,经历过繁华生活的人,才能在贫困后公正地回味往昔。马基雅维利也曾在宫廷的上流社会徘徊,直至经历了一场场动荡,让他追忆起整个国家的兴旺与君主的关系如何密不可分。总的来说,这本轻薄的小册子,倾注了马基雅维利充满逻辑与智慧的想法,道出了君主国家间的利益关系, *** 又真实,轻易动摇我对15世纪人们的印象,看来,思想的进步同所处年代真的关系不大。 不同于一般译作,不论原作者还是翻译家,都完美地忠于原著。把马基雅维利的语录毫无渲染地传递过来,虽然经历五百年的跨度,也有历史原因造成的障碍。但这些,在思想交流的前提下变得不再重要,语录中的真知灼见足以在思想上留下深刻烙印。 一个优秀的思想家,必然是杰出的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在研究历史同时,对比出许多国家兴亡的规律,虽然王朝的起落原因复杂,却有迹可循,历史那些失败的君主,总能带来难得的经验。而语录体作为一种独特存在,总能用最短语句总结出一桩桩被藏匿的真相。更难得的,是作者公正无私的做法,毫无遮掩地表露心机,一阵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譬如,身为臣子很避讳的暴政问题,他提倡若有必要,君主应当做好血流成河的准备,来夺取政权,虽然过程残忍,但结局一定对未来有利。诸如此类的谏言,语录中随处可见,作者对君主的期许与崇敬,得到充分展示。 国家会更替,人心更是难测。无数强盛国家,被庸俗的君主统治后走向衰落。所以,想维持稳定,最彻底的手段莫过于对人性的探索。马基雅维利从两个角度出发,分别用君主的视角与民众视角查看社会,透过不同利益的分析,向我们剖析出一个个隐晦的真理。比较刻薄的是,书中直接说明了民众的畏惧与弱点,倒是更好地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由此看来,部分内容也是由私信存在的,但宏观上看,这样的讲解恰恰证明了自身的政治价值,读起来收货良多。 十五世纪的社会,从未有人如此深刻又详细地阐述君主立场,对古代的研究也是难能可贵。其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对君主心理的准确预期,毕竟,受到权力腐化的君主,从古至今不外乎几种情况,而马基雅维利都进行了详细预判与说明。巧合的是,数千年来的历史轨迹,恰恰按照他描述的发展下来,而对君主集中制的国家来说,他的语录拥有绝对性,绝对的掌握了治世规律。 《马基雅维利语录》作为“见识城邦”系列读本,精确又深刻地转达了马基雅维利的原有思想,没有添油加醋,不曾和谐修改,这是最难得也是最可贵的。如此一来,能超近距离与作者互动,收获许多不曾发觉的理念,及其深刻。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五):留给读者自行评判——《马基雅维利语录》有感

马基雅维利,可以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对于研究近现代政治思想学说的学者来说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其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该具备哪些才能以及如何巩固政权等。可以说其作品里面的内容引起了后人的广泛争议,有支持的,但也不乏反对的。本书作者难能可贵的是,在本书《马基雅维利语录》里面只是将相应代表作里面的语录进行了选择性的摘录,没有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力求公正客观的将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呈现给我们,让读者自行去判断。

可以说本书由于是摘录型的作品,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将本书的阅读受众群体进行了扩大,原来可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才看此类书籍,但是现在只要对政治思想感兴趣的读者,即使没有什么基础其实都可以通过本书来初步了解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和思想,可以说本书算得上一本了解马基雅维利作品的普及版读物。

本书正文分为三部:君主篇,国家篇和人间篇。主要从其代表作《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术》、《马基雅维利书信》等选摘出来的。可以说前两部作品中的内容站了本书很大的比重,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可以说我对于马基雅维利本人还是很佩服的,在当时的年代里能够很直白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说是很有勇气的。例如在“君主篇”里面就有一段话这样写道:“当君主在不做恶事就无法挽救国家于存亡之际,去为这些恶行所受到的恶评与污名而感到不安,就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说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相对立的,也和以德治国的思想相对立,但是细想起来那些君主们实际做的其实和马基雅维利所说的就是一致的,只不过马基雅维利将其用言语公开了而已。

可以说阅读本书,要接受马基雅维利这些思想是很有挑战的,书中还附有一张马基雅维利测试卡,可以说我们在看完本书之后有兴趣的话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马基雅维利的能力有多高哦。

封面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六):一本值得慢慢品读的书 —《马基雅维利语录》

昨夜大雨滂沱,但是收到书的我心情舒畅,分量很足。回到家,第一时间打开了包裹,大赞!由于第一感觉想要阅读《马基雅维利语录》这本书,所以毫不犹豫抱起书就开始读起来。但是说句实在话,刚开始的我确实是一头雾水,对这种编排有点不大适应,或是因为外籍作者的异域文化习惯差异,或是摘要类书籍的特点。但是,书籍的橘黄色确实很暖,我个人在制作多媒体也喜欢多使用橘红色这类暖色,因而,自然是深深吸住了我。

我个人阅读习惯是先阅读序言,然后看看目录,了解整本书的大体框架,然后决定是循规蹈矩地读下去,还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先一睹为快。

所以,我先阅读了序言。作者在序言里对整本书做了很详细地解释,有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有为何如此编排本书,有她对读者的阅读建议。如果说要作一个比较,那么我想说本书的序言是比正文更长的部分,因为正文都是浓缩的语录。在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把序言又重新读了一遍,因为我感觉我没有明白作者的真正用意所在。

有一点,我想我应该明白了。作者说他去掉了需要注释才能懂的语录,也没有对语录做其他的注解。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他不想给读者带去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是写作语录类书籍很重要的一条标准,不加入任何个人的主观臆断,完全把最真实的原著交还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读历史,自己去评判历史人物。

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我想我应该加以介绍,就是随书赠送了一张马基雅维利测试卡,这张橘红色的卡片可以让你认识自己,从而辅助你通过阅读本书,改变自己,提高自己。通过测试我自己,得分66分,算是低高马基雅维利型,从书中给出的判断,这样的得分应该算不错。

书中语录涉及的方面较多,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层面,小到律己做凡人的基准。今晚我又再一次读了序言,为什么我又要再读序言,因为每次读都能发现新的东西。第三遍,我发现作者写下这个序言的时候我竟然还在娘胎里面。多么庆幸我将它捧在了手心。

写了这么多书评,我感觉这个是比较难写的一本书。因为要去推荐一本好书,你就必须要掌握这本书的精髓。然而,这本书又是一本摘要类型的书籍。“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种现象。但是,对于一些普适性的东西,但凡有着正常三观的人应该都会秉持一样的意见。不过,在这里,我也同作者盐野七生先生一样,我不打算加入自己主观的对内容的评说,而只是发表一些认为应该怎么去阅读这本书,用好里面的精华。

这是一本语录体的书籍,所以不应该抱有一口气吸收所有内容的打算。书里面包含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或许有的话,你从小就熟知,并且在我们的古语里面更加精炼;或许有的话,你能够与某些你碰到的人或事联系起来;也或许有话是你人生阅历尚无法企及的高点。所以,我建议阅读这本书,应该是好好阅读序言,理解透彻以后,看目录,然后根据目前的心境去寻找相关的内容。心境变,则阅改变!应该像对待一壶浓茶,慢慢去品,领悟其中的真谛!图1 精美的四本书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七):超越时代的箴言

对于马基雅维利的争议,从他所处的时代,一直绵延至今,究竟是臭名昭著,还是忠君爱国,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今天,仍无定论。在《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作者盐野七生编译的《马基雅维利语录》中,同样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给出了另一种思路:“赞成或反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的说法,对正确理解他本来的意图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此外,过分强调马基雅维利时代特殊性的做法,同样并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反而削弱了其思想的普遍性。因此,在盐野七生的《马基雅维利语录》中,尽量保持着克制与中立,主要对马基雅维利身后的两部跨越时代的著作《君主论》、《论李维》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择选,按照三个主题:君主篇、国家篇、人间篇进行编排。

当《君主论》已被哈佛商学院推荐为政商领袖必读书之一,并被乔布斯大为推崇,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当代性正在被发掘。而作为凡夫俗子,今天我们读马基雅维利,究竟有什么意义?

通过盐野七生编译的《马基雅维利语录》,语录体的形式轻松、随性,对读者而言更容易眼前一亮,被其中的只言片语所打动。对于国家治理,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无疑是激进的,他试图将国家观塑造成高于信仰的存在,强调秩序的力量大于正义,而其对于命运的感悟,则更贴近寻常生活,而相比《君主论》选段,《论李维》摘录更得吾心。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们是有机会掌握自己命运的,前提是足够强大,正如他所言:“当我们自己的力量没有做好准备执行抵抗命运的时候,命运的强大威力就显露出来了”。他把命运比作一个女子,而“命运这个女人宁愿屈服于那些露骨地表现出征服她的欲望的人,而不会青睐那些冷冰冰对待她的人”。唯有弱者才会在命运面前低头,“命运的转变可以通过弱者的外表体现出来”,他们受制于命运,在好运前狂喜,反之则极度沮丧,最终迷失自我,忘记了坚守。沉沦于命运的人,会以为正是命运,让其无从选择,然后变得盲目。

马基雅维利在几个世纪前发现的真理,在今天仍然被一遍遍演绎。在英国迷你剧《黑镜》第三季的第一集《急转直下》所讽刺展现的场景,正是弱者被命运伤害的剧本。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中写道:“评价一个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她与什么人交往。”在《黑镜》剧集中,人们被设定为生存于一个靠口碑打分而生活的世界中,而女主人公Lacie则是一个依靠评分而活的平凡女子,为了跻身于分名流中,她决定接受曾欺负她的白富美伪闺蜜婚礼的伴娘邀约。然而,生活于普通生活中的Lacie,被名利驱使而盲目,“由于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最终走向了毁灭的境地”,经历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让原本分的她一路降分,最终因0分进入监狱。看似是命运的捉弄,实则是自我的选择。如马基雅维利所言:“常常是处于善恶中间的人,最终陷入了毁灭的境地。”

真正伟大的思想,总是超越时代而存在,对于马基雅维利的箴言,并不需要全盘接受。哪怕有一句犀利的语录直戳心扉,阅读便充满意义。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八):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精华

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精华

作为突出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的确是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当我们结合他的经典著作《君主论》的一些论点,去看待一些历史问题,就会发现那些历史人物所用的手腕,其实都有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套路,所以,这种思想是可以实际应用到统治领域的,他的思想渐渐成了当权者的教材或者法宝。

日本作家盐野七生对罗马历史情有独钟情,在她出版的著作已有一部是专门关于马基雅维利的,中信出版社译为《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而同为此系列的《马基雅维利语录》属于盐野七生整理汇总的精彩言论,是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精华所现。盐野七生对文艺复兴极力推崇,这其中马基雅维利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特别是他的思想著作,于是,盐野七生另开一本书《马基雅维利语录》,集结了马基雅维利的高论箴言,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其思想体系。

在《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这本著作中,盐野七生就像一个老朋友那样去看待角色,一种微妙的亲切感自笔下缓缓展开。在马基雅维利写过的被誉为最美的信函里,他第一次提到准备写《君主论》这篇论文。虽然《君主论》伴随着争议,却赢得了广泛的传播,正是因为它与政治唇齿相依,溶于实际效应下,构建在政治家们的实践之中,所以,也不难怪被当做政治家的枕边书。比如,他说到君主的恶行,有时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安全和繁荣,而看上去好似美德的事情,往往会自取灭亡。这个论断看起来似有悖论,其实找到它的出发点就不难理解了,“问题”是站在君主的立场和整个大局意识展开的,所以呈现了另一种思想,可以说具有实际效应。而政治家就需要这样的魄力,才能维持 *** 和国家的运转昌盛,包括商业,也需要这样运筹帷幄的能力,使得企业长存不衰。

从马基雅维利的语录中梳理他的思想体系,不难看出他对国家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很有见解。他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一致对外。罗马帝国时期,各种体制并存,共和制或者君主制,各有其存在的土壤,只有顺其发展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他的思想透着大智慧,这些宝贵经验也可以延伸到现代人的生活中,比如“评价一个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与什么人交往。毕竟,几乎完全没有人不会受到与自己亲密交往的人的影响。”所以说,对于奉劝君主的言论,挪到我们实际生活中,上下级的管理也是很有效的,总管与员工,教练与运动员,老师与学生,等等这些关系,交往磨合的时候,都有值得学习的实质意义。

马基雅维利思想来源于个人经验,离不开他处于政治生涯中的熏陶和感悟,结合了一些历史事实,提供了权术的套路,以及各种针对实例并存的谋略。不管后世如何评价此人,他的思想已经永远留存在人类文明的宝库之中,时时散发光彩。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九):没有道义只有实力——Leo鉴书235

年轻时对马基雅维利有点儿偏见,觉得这人就是倡导丛林社会法则。年纪大了发现其实现实就是这样,与其不接受,不如了解下是怎么回事。本书是盐野七生从马基雅维利的作品里编出来的语录,算是了解马的一面镜子,挺好。作者在前言里提到书的出版就是为人们能理解马的思想提供途径。

马基雅维利应该是法家

人性本恶,没有什么是天生好的,只是制度之下克制了自己的天性而已——之前了解二手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大概就是这样,这跟中国法家基本上是一个路子。《商君书》里也都是讲这个的。读完本书之后,算是确认了这种感觉。值得注意的是马更多是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后来其本人不得志,多少用上了不好说),强过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宠(你没看错,就是争宠。

没有善良正义只有实力

我读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没有什么正义善良,还是看实力吧!

马认为在个人之间讲信用是有用的,但是在掌权者之间的,是否维持得住,仅仅依据各方的力量对比来看。

就是没有实力,那就没什么信用,信用是跟实力关系很密的。伊拉克的萨达姆就这么完了,想跟美国掰手腕就是这个下场。

其实现在的丛林社会何尝不是这样呢?商业合作很多时候能进行就是因为双方实力相当,一方差太多啥都维持不住。书里还提到强者朋友多这个理念,很遗憾现实之中也是这样的。估计更多人愿意认识马云,而不是已经下台的董小姐,现实就是这么势力。

马老师说:“如果不作恶就对国家不好,那作恶就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了。”这让我想起有人讽刺宋襄公不半渡而击是蠢猪是的仁义……关键在于双方立场是怎样的,我把你当共同体的一员,还是绝对的敌人。这个您自己慢慢想吧,不能再深入说了。

拥有最可靠的力量

那就是实力,马自己也引过他前人的话,其中比较多的就是塔西佗,下面这句很带感“世界上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不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的权力和名誉。”

活得越久,越会觉得这话有道理。现实之中,我见过很多僭越者(不具备实力而居高位),走出原来的公司之后成为完全的失败人士,他以为是自己运气不佳,其实则是之前的所谓名誉与其本人实力没有任何关系。

太多人误把公司的实力当成自己的实力了,后果多半是灾难性的。

正视命运的必然后果

实力出众的人,无论是受到命运的青睐或者遗弃,其态度并不会与平时有多大变化。具说罗马人的在战败时不会沮丧,战胜时也不会骄傲。

此时显出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学校教育),作为圪人理解社会的活动,它能使人明白社会的剧烈变化,并形成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不动摇的性格。

很多人实在不清楚自己期望的界限,会犯下盲动的错误,由于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而走向了毁灭。

很多人实在不清楚自己期望的界限,会犯下盲动的错误,由于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而走向了毁灭。

不得不说,任何时代能准确理解自己处境的人都是极少数,希望读书学习更多的人达到这种境界。

本书我前后看了两周(算是看的非常慢的了)有机会还会再读,挺好。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十):对话马基雅维利,穿越500年

对话马基雅维利,穿越500年

百科中这样解释:尼可罗·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也是佛罗伦萨的爱国者、公务员,以及政治理论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写下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一书中的共和主义理论。

课堂上读到的他的介绍,来自于一个知名的教授,这个教授曾经本科的论文写的就是马基雅维利。由此,我也被受到了影响,写了一篇拙作。但是初步读到《马基雅维利语录》的时候,觉得这也就是一本格言集子。但是仔细阅读,你会发现,来自500年前的经典智慧,总有一句让你茅塞顿开。

网友的书评也是这样写到:马基雅维利著作等身,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学者,还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剧作家和诗人。但是,作为政治学者的马基雅维利给他赢得了生后名(虽然这种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恶名,或者说是不道德之名,或者说毁誉参半)。我个人认为我们对马基雅维利的认识或者说对他的这本君主论的认识还不充分,而且这种认识页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例如,在马基雅维利死后的第五年《君主论》得以出版,该书很快被多次翻印。但是,很快罗马教廷就掀起了抹黑马基雅维利的运动,他的《君主论》也于1559年被列为禁书,耶稣教徒开始焚烧马基雅维利的画像,他从此成为“魔鬼的帮凶”。直到18世纪中叶的伏尔泰也撰写“反马基雅维利”的檄文。

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学的鼻祖。这点我是赞同的。最为主要的是他将政治从神学中抽离出来。他的知名的观点是政治无道德。有网友写到:马克思说马基雅维利是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普遍解读是一种代表者权术与谋略,不择手段的政治权术理论。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的名著《马基雅维利主义》一书中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是“国家理由”观念。迈内克形容马基雅维利时说道,他注定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他必定不知道地狱的恐怖为何物,那么他的信仰来源为于哪里?这就来源于他的“国家理由”。有人说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政治功利主义,这种政治功力主义也是基于国家理由,我将国家理由简单概括为,“一切来源于国家,一切为了国家”。国家主权、国家利益被上升到一个制高点,这为近代民族国家体系的诞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说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学的鼻祖,当之无愧!

《马基雅维利语录》是对马基雅维利的经典语录的收集,建议你阅读过《君主论》等西方思想政治的一些著作之后,阅读本书,效果会更好,更能理解语录中的一些精髓。

君主专制制度:是政治学概念中定义的一种政体,又译为君主专政、绝对君主制、绝对君主专制、绝对主义王权、绝对王权等;支持君主专制的思想被归类为专制主义。

早期埃及、希腊、罗马至欧洲中古时代,其君主作为世人与神之间的神圣角色,不仅是世俗的首领,也是宗教的首领;中世纪欧洲则由于天主教的盛行,教宗的教权大大高于君权,君权很大程度上受到诸侯的限制,在英国甚至产生了大宪章这样限制君权的法律传统;

16至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加强君权,国家教会的建立使君主专制受到强化、甚至出现了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国家,但从17世纪英国及其他国家开始,君权受到立宪化规范,规定其权力从人民而来。

中国专制:

1、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两点:土地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包括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的权力,同时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3、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官僚制度的趋向是皇帝任用亲信随从以取代和驾空庞大的官僚机构。皇帝相信的是身边的仆从,而不是正常的决策行政系统。针对相位即外朝亦即正常的行政办事机构,常采取两种方法以制约其行政职能:一是架空,二是分权。

因此,秦汉时代建立的丞相,魏晋时代就被尚书取代;魏晋后期更是出现了中书省,取代了尚书;东晋时代出现了门下省,取代了中书省;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同样是内朝挑战外朝的例子。古代正常的行政决策制度,有朝议制度、谏议制度,而这些在内朝决策中荡然无存。

4、中央对人身控制严密:(1)最早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如“什伍组织”,把百姓编入什伍之中(管仲制定,以10家为一什,以5家为一伍,什有会长,伍有伍长,对基层进行控制,有上报制度、惩罚制度);再如商鞅“连坐法”,把伍、什通过户籍办法编制起来,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

一般来说,郡县长官为皇帝直接任命,郡县之下有乡(10亭为一乡)、亭(10里为一亭)、里(25家为一里)、什、伍等组织,它们管理人民、土地和赋税,使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结果是使得平民失去流动的可能。

关于琦君主题的论文

29.待到橘子再红时——走进琦君淡雅文字的背后(字数:11401,页数:10)30.杜甫诗歌的多重风格(字数:5744,页数:06)31.多才多艺多情女,多苦多悲多难人——论李清照及其词作(字数:5980,页数:04)32.封建落日下行走的身影(字数:7896,页数:12)33.感悟《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字数:6145,页数:05)34.海子诗歌与荷尔德林诗歌之比较(字数:4780,页数:07)35.贾平凹的文艺美学思想(字数:6298,页数:05)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li)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温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ji)》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琦君于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爱之深教亦严,父亲潘国纲(潘鉴宗)虽出身农野,久历戎行,身为师长,却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盼她成为才女,就请一位姓叶的家庭教师教她。于是:五岁,认方块字;六岁,学描红;七岁,读诗经、唐诗、习字;八岁,读女诫,孟子;九岁,读论语、唐宋古文、左传,学做古文;十岁,她就过目能诵,挥笔成文了。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由于古典文学根基好,加之父亲的书房里有许多古今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她常偷读。暑假中,饱看新文学作品,外国小说则偏爱《简爱》《约翰克利斯多夫》《小妇人》等等。她从古典文学、新文学及外国文学佳作中吸其精华,因此作文比赛,常得第一,被同学们封为“国文大将”。高一那年,她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自此,她立志当文学家。高中毕业时,她以优秀的成绩直接升入之江大学,成为我国“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得意女弟子,琦君因此诗词造诣极高,其中又以同更获赞赏。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汇文女中及故乡永嘉县中教书。1949年去台湾,服务于司法界,任台湾当局高检处记录股长及台当局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同时在大学任教,并挤出时间写作。1964年获台湾文艺协会散文奖,1966年代表台湾妇女写作协会访问韩国。1970年《红纱灯》散文集获中山学术基金会散文创作奖。1972年应美国官方邀请访问夏威夷及美国本土参观各大学,与教授作家们交换教学、写作意见。1969年在台湾当局“司法部”志愿退休后,在台湾的“中央大学”及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专心教课与写作。后其夫李唐基赴美任职,她也随任作“闲妻”而又闲不住,仍常给报刊写稿。1985年《琦君寄小读者》获“台湾新闻局”金鼎奖,1986年《此处有仙桃》散文集获台湾第十一届国家文艺奖,是年10月12日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有大陆、台湾两地作家参加的第四十八届国际笔会学术活动。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2013年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是琦君和林清玄。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三十本,有些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有人说琦君不善于写游记,这种说法不确切。游记有各种写法,有的偏重于写景,有的偏重于记事,有的偏重于述怀。琦君是生活在人情中的人,无疑偏重于述怀的,但常常与记事写景结合在一起。她的《西湖忆旧》、《故乡的江心寺》、《何时归看浙江潮》,虽是追忆而写的,实是绝好的游记。这些地方,她离开了许多年,却写得一往情深,景、人、物——如在2013年,再一次说明她爱之切,忆之深。在她笔下,“西湖似明眸皓齿的佳人,令人满怀喜悦,古寺名塔似遗世独立的高人逸士,引人发思古幽情。何况秋月春花,四时风光无限,湖山有幸,灵秀独钟”、“令人留连忘返”,“若把西湖秀丽景物移到台湾,都成奇景”。对于“占世界风景最佳四大学的第二位的”母校之江大学,因为有“千变万化的钱塘江水”,“我爱之胜于西子湖”。清晨,“晨曦自红霞中透出,把薄雾染成了粉红色的轻纱,笼罩着江面。粼粼江水,柔和得像纱帐里孩子梦中带笑的脸……我们赤足在潺氵爰的溪水中拣石子,夏老师依槛闲吟,诗成后传诵一时”(《何时归看浙江潮》)。这简直是一幅色彩分明、人物鲜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故乡母校游乐图。但更引起作者思恋的,是游子喝了“不忘本土”的“回旋井水”,因而盼望“再饮江心寺的回头水,更愿此身幻化为井底清泉,回旋地回到故乡”(《故乡的江心寺》)。这种对故乡炽热的思念,正是作家热爱祖国的真诚表现。尤其令人难忘的,作者每看到异国他乡的山川景色稍似祖国风光时,又会引起丰富的联想,倾注她对祖国灼热的爱。如她游美国爱荷华城时,看到万缕千条柳丝,随风飘拂,她就“手牵着柔细的柳条,悠悠然真有置身大陆江南之感。台湾也有柳,但垂柳没有这么柔,这么长。爱荷华的柳很像杭州西子湖堤上的柳,自有一份魅力,引人无限乡思”(《静谧的大学城》)。她应邀访问韩国时,所以“使我骤一见就立刻爱上了她”,是“那一份似大陆北国又似江南的情调,与亚热带的台湾迥然不同。”在瞻仰汉城故宫的勤政殿的屋脊上的飞檐时,她觉得“仿佛置身于北平故宫中,顿然发思古之幽情”。作家对祖国母亲的眷念,是那样刻骨铭心。在这些篇章里,作者不是一字一句地来描述这一切,而是用整个心胸来拥抱这一切,那深沉浑厚的感情,深深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琦君忘不了故乡的山水,自然更忘不了故乡人,忘不了亲爱的父母、尊敬的老师、异姓姐妹,甚至长工和乞丐。她把她的满腔思念,一片至情,溶铸到每一篇作品里。不同的是,一般作家是一篇文章写一个人,她是一篇文章一个重点,通过许多篇章,集中许多重点,写活一个真人。这种效果,表现在写母亲时最为成功。如《母亲新婚时》,写母亲的爱情和婚姻,她与丈夫虽是“亲上加亲”,爱情却发生在婚后,突出母亲的娇羞、温柔和顺从。《母亲那个时代》,写她一天到晚为一家子忙,想得到丈夫的爱而不能,突出她的勤劳和容忍;《母亲的偏方》,叙母亲能用各种偏方治病,简直是一位“全科医生”,而这一切都是从外祖父那儿零零碎碎学来的,说明母亲的聪明干练;《母亲的手艺》表现母亲的多才多艺;《母亲母亲》述母亲对女儿既严厉又温和的教育方法;《髻》写母亲的幽怨,因为做官的丈夫把本应给她的爱转移到姨太太那儿去了;《毛衣》写母亲对女儿的慈爱。《母亲的教导》写母亲如何注重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教导自己的女儿。除了这些专外,在其他散文中,在写别人的同时,也给母亲一些侧写。如写母亲待长工和待家人,她甚至帮阿荣伯成了家,并让他们夫妻双双住进潘家(《阿荣伯》);她也善待奶妈,把一对金手镯分赠给奶妈的孩子和自己的女儿(《一对金手镯》);即使对乞丐她也充满了同情心(《三划阿王》)。读者可以从专篇或其他别篇有关的侧面描写中,多角度地发现她勤劳、刻苦、节俭、善良、容忍、慈悲的品德,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和三从四德和旧式妇女的形象,活脱脱地站在我们面前。这种连环画式的写法,不啻是对散文艺术的一种创新。对外祖父、老师、阿荣伯的描写,也采用同一手法。《外祖父的白胡须》中的外祖父,既是私塾老师,又是义务郎中,对一切人都亲切和气,甚至连蚂蚁虫类都要“保护”,他抓到小偷也不打骂,反而送小偷两块银元叫他做生意以改邪归正。为了“最蹩脚”的戏班子能演下去,他特地带外孙女顶风冒雪去“捧场”,“拼命拍手叫好”,最后还给戏班子一块银元,“让他们买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红纱灯》则着重通过外祖父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希望把染有坏习惯的五叔教育成为力求上进的青年,突出外祖父不同凡响的智慧与热切心肠,我们也从这些不同的篇章里,看到了这位活神仙的方方面面。在怀念老师的散文中,《春风比雨》、《鹧鸪天——怀念夏承焘师》这两篇文章,将风流倜傥的大词人及与人迥异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实践,写得丝丝入扣,而《一生一代一双人》则体现老师对师母的理解与体贴,从另一,角度显出老师的高尚人格,心地善良;《吾师》,把三个老师为教、为文、为人层层衬出,突出三人不同的学识、个性和风格。把一个雇工和官家小姐的美好关系写得那么动人,华人作家中只有琦君。如《第一双高跟鞋》、《阿荣伯伯》,阿荣伯伯的“学得能干点,要自己打天下”的叮嘱,倒不像雇工对小主人说的话,而是长辈对小辈的关切。怪不得他“仁慈慷慨乐于助人的性格,给我少年时代不少的启迪”了。国内有些评论文章,只字不提琦君父亲写的散文,只是在别的文章中提及父亲对母亲的无情。其实琦君也很爱父亲,专文有《父亲》、《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管》,在其他写母亲或母亲、父亲、姨娘三角微妙关系以及父亲对“我”的挚爱之类散文中,父亲的形象也是亲切鲜明的,如《小梅花》、《杨梅》、《酒杯》、《鲜牛奶的故事》、《喜宴》等等。琦君通过儿童的视角,将父亲弃官退隐后的心态,以及对种田人纯真的友谊(《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管》),晚年对母亲的理解、深情和愧疚(《杨梅》),以及对“我”的挚爱(《喜宴》),写得那么细腻,那样鲜活,那样生动。而《父亲》的构思尤其独特。文章一开始,作家就为父亲造型:“每回听到马弁们一声吆喝:‘师长回府啦’”孩子们远远偷看到的是一个威风凛凛的父亲。“我”和哥哥,只是怕他,不敢亲近。待父亲因反对军阀内战而自动退隐闲居以后,父亲不再穿军装而着一身蓝色长衫,不像显赫的军官而像诗人学者时,“我”就感觉亲近多了。尤其是哥哥死后,父亲从北平回到杭州,“我”也由远远的“偷看”到“靠在他怀里”,为痛悼哥哥而与父亲相对痛哭。在这里可看出作家组合素材的高超:从形式上实质距离的拉近到感情距离的拉近,承接得天衣无缝,同时也借此将父亲的显赫、威武、悲愁、慈爱一一展出,既树起父亲的高大形象,又写出父亲丰富的内心感情。 在写人的单篇散文中,有人把《一对金手镯》当成小说,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它有鲜活的人物形象,严谨的结构。事实上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如《父亲》、《髻》、《红纱灯》等。所以这也是一篇小说化了的散文杰作。因为它是绝对真实的。琦君是独女,母亲爱之如掌上明珠,怎肯交与他人?据说是因为她一头浓发,听人说送与奶妈抚养才会健壮成长,迷信的母亲就让她与乳母之女阿月同吸乳汁。一岁半后,她被母亲接回,母亲拿出一对金手镯,一只套在阿月手上,一只套在她手上。七岁时,这一对小姐妹又见面了,一样童稚,一片天真,并不感到她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可是十八年后,当她们再见时,阿月竟当面喊出:“大小姐,多年不见了!”如同鲁迅的《故乡》中的闰土喊“老爷”一样,震颤着作者与读者的心。“鲁迅以他超越常人的冷漠,以极度悲悯所压缩成的冷漠,维系他古典的节制;琦君则以她静谧的诗词含蕴将悲悯扩散在时空以外”(杨牧:《留予他年说梦痕·序》)。这一声喊,一下子拉开了她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点出她们不同身分地位。正因为琦君“将悲悯扩散在时空以外”,她对这“大小姐”的喊声也作了与鲁迅别样的处理,她不许这样喊,而且当晚,这位官家小姐、女大学生还执意与带一小女儿的贫苦农妇睡在一张床上,畅谈别后详情,关心她的命运。直到现在,她与阿月一别半个世纪,还念念不忘这位异姓姐妹,足以透示作家善良美好的心灵,温柔敦厚的个性。很可惜,作者只为阿月的贫困叹息,却无法找出阿月贫困的根本原因,却是她思想上的局限。情真意切是这篇散文的灵魂,这表现在文字方面,是作者不露痕迹地将她在古典诗词上深厚的造诣溶合于一篇白话文里,转成质朴的语言,抒写她的深情与眷恋。仅就流泪场面,就有七次之多,但没有雷同的。其中,有乳娘见到长大成人的“我”的喜极而泪,有“我”面对两“鬓已斑”的母亲和摸到乳娘“粗糙”双手而流的伤感的泪,有“我”与阿月话别时感到一对异姓姐妹“生活环境里离将日益遥远”而流的无奈的泪……除了写泪,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失落之情,也写得如在当时,如当“老师讲到马克·吐温的双胞弟弟掉到水里淹死了,马克·吐温说‘淹死的不知是我还是弟弟’,全班同学都笑起来,自己想起阿月……心理就有点怅怅惘惘的。”这种对比,既鲜明又有新意。全文显得缠绵徘恻,动人心弦。比起忆旧文章的凝重情深,来台以后的生活写照的散文,则多幽默诙谐。当然不能说她写来台后的生活散文就不带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琦君信奉“感人心者,莫善于情”(白居易语)这句名言。她是用“情眼”看世界的,在她的笔下,处处都是爱,万般都有情。我说她忆旧文章更凝重,更情深,只是比较而言而已。请看《我的另一半》、《我的另一半补述》、《三如堂主人》、《梨膏酱油》、《与我同车》写得多么幽默而又一往情深。至于《孩子快长大》、《孩子慢慢长》、《捕儿住校后》等等,也写尽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心,《家有怪妻》、《再做闲妻》则更是妙趣横生!除了写人,她的笔也离不开她心爱的小动物。她写猫(《家有五猫》),写狗(《寂寞的家狗》)、写猴(《再见呆呆》),甚至写老鼠(《人鼠之间》)、小虫(《静夜良伴》)等等。她自幼爱小动物,她的处女作就是《我的好朋友小黄狗》。在所有写动物的散文中,我认为《我家龙子》最出色,它不仅表现作家对动物的爱,更突出一颗慈母心。因为那只猫是儿子雨夜拾回来的“爱宠”、拜托“我’代为照顾的,于是母子间的情愫得以沟通。而这聋了的小白猫所以不叫聋子而叫龙子(这名字还是最不喜欢小动物的父亲取的!),也表现做父母的对儿子的期望——望子成龙。结尾处“我抱着龙子,喃喃地对龙子诉说心事…但想想(已经远行的)儿子,他又何尝听得见,听得懂呢?”那种对儿子的担心和爱心,是每个母亲都有,却不是每个母亲所能言传的。琦君写身边琐事的散文常富哲理,如《倒帐》,全家赖以生息补贴家用的一笔钱,被一位朋友倒掉了,怎么不难过呢?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由此“使我们懂得如何安贫守拙,更懂在贫与拙中,如何来享受无边的家庭乐趣”,“岂非‘得大于失’”?又如《财富和爱情》说明夫妻生活中,爱情和友情才是永恒的财富,给读者多少启迪!此外如《恩与爱》、《生与死》、《有我与无我》、《有甚闲愁可皱眉》等都是极富哲理与情趣的精品。有些身边琐事则写得富有人情味,如《课子记》,她嫌她先生对儿子太苛,“谁知轮到自己教他,竟比他爸更容易动火”,写做爸爸的辅导儿子功课时一下子叫“乖儿子”,一下子骂“笨东西”,声态笑貌,跃然纸上,像一幅家庭生活画,一出富有诗趣的小喜剧。通篇作品生气盎然、真实,真是使人神游而意会的好作品。 琦君给小读者写的散文,充满迷人的色彩,既有浅显的哲理,又富有儿童情趣,是很适合儿童阅读的无韵诗篇。如《蒙娜丽沙的微笑》、《魔笔》、《孔雀错了》、《讲几个笑话听听》、《一同来读诗》等等。琦君的评论文章,不管是书信式的(《读〈移植的樱花〉——给欧阳子的信》),杂感式的(《真·善·美——读〈世缘琐记〉杂感》),论文式的(《犹有最高枝》),实际上都是散文佳构,是散文式的评论,中肯、敏锐、畅达、优美,是这些散文的共同特色。可贵的是作者在评论别人的作品时,常常把自己摆进去,仿佛与作家娓娓长谈,共同研究,比起某些学究式的评论来,显得既亲切又深刻。对于别国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作者既赞扬其美好的,如《佛老心》、《美国人的亲情》;也抨击其丑恶的,如《惊心动魄》、《黑吃黑》等。

琦君散文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琦君散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粽子里的那份乡愁

最开始了解琦君,是做一篇名叫“粽子里的乡愁”的阅读理解。那文章不过也只是写了琦君小时候过年时母亲包的灰汤粽和用粽子帮助乞丐的事。既没有描写灰汤粽的外观,也没有写灰汤粽的味道,也没有特别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华丽的文章对比,简直就平淡无奇。当时我就在想:这种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吗?

恰好老师的推荐书目里有《琦君散文》,便想买回来一探究竟。结果翻来一看,里面竟全是一些朴实无华的句子。写父亲:“笔挺的军装,胸前的流苏和肩徽都是金光闪闪的帽顶上立着一枚雪白的缨。”写桂花:“一阵风吹来,桂花就纷纷落在我头上、肩上,我就好开心。”这种文章,我也写得出来啊。

更让我不解的是,琦君写什么都可以在最后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她的母亲。写新年看灯,回忆起小时候,思念母亲。写酒,回忆起母亲泡的春酒,又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也许她花那么多笔墨写亲人是因为她的亲人都早早地离她而去吧!她的哥哥在她十岁的时候不幸夭折,弟弟在她二十岁时因病身亡。父母因悲伤加上有病在身相继去世。琦君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客家人”。读完几篇文章后,对她本人不是很熟悉,但对琦君的家人,家乡的风俗习惯和她的阿猫阿狗了如指掌。

思乡和亲人一向都是中国文人写作的一大主题,而琦君更是把对身边许多人的思念发挥到极致。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她的文章就像一幅国画,仅用朴素的黑白,就描绘出一个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国画不像西方的油画,花里胡哨,五颜六色的。国画有的是一种淡雅的美,琦君的作品也一样。仿佛是用一个小姑娘的口吻在讲故事,想到哪说哪。完全不像一个五六十岁的奶奶写的。我也慢慢能理解为什么如此恬淡的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中了。

琦君的散文已有好多篇入选课本。也许老师们是想让我们学习琦君那种平淡而典雅的口吻吧!

曾经读过一本散文,书名叫《琦君散文》。我认为它的美不但在于情感的优美,而且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是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造诣。

我一向很少读现代人的文学作品,他们写的那些离我们太远太远了,没能达到我的欲望。在我们刚刚开始搞这个研究性课题时,我才认识到了琦君散文中所蕴含的美。我被她的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深深地感动了,于是便对她以及她的作品系以一种同乡人的情愫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地采访了许多同乡人,问了许多有关于琦君的过去。从中,我发现人的情感一旦置于十分真切的程度便有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是琦君在寻找家乡的梦,还是家乡的梦在萦绕着琦君,剪不断,离还乱。我所佩服的正是琦君还能记得她的童年,她的家乡,她的亲朋好友。

我们小组在去某中学问卷调查时,一开始虽被他们拒之于门外,但后来他们还是十分认真地填好了卷子。每到一处,我们小组都会带上笔,一遇到问题总会把它记录下来。虽说一路过来很辛苦,也很繁忙,但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体验琦君散文中乡土风情及人情美,为了…… 应该是值得的。那不像征虚无缈缈,更不象征幻灭,却给我一种踏踏实实的,永恒的美的感受,美的回忆。

酸、甜、苦、辣这四种人生的调味剂,我在研究琦君散文的过程中都一一的体验到了。虽然这四种调味剂很普通,但我却在普通中尝到了不普通的一面,酸中带着点甜,苦中渗透着些辣。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感到金钱正在迷惑大家的双眼。人们在金钱的世界里任意飞翔,却逐渐失去了人性。朋友们,让我们换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世界,借琦君的双眼去看世界吧!相信,我们会看到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琦君散文精选》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琦君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原名潘希真,是和林清玄齐名的著名当代女作家,尤以散文写作著称。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从而可见人性的深度,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笔下的童年有趣而美好,而在童趣盎然的场景背后,你还可以看到长辈的温柔慈爱,亲人的生离死别,包括春日的欣欣向荣,夏日的炎热生机……例如《春酒》一文中写道,“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这么不经意的一笔竟可以感受到小孩子的天真以及母亲的勤劳无私仁爱。把特别的母女情描写得淋漓尽及。

不仅是母女情,老师对于琦君的爱也是显而易见,《三更有梦书当枕》曾写家庭教师辅导作者的儿时故事,家庭教师的严厉让作者不喜爱学习,认错了就要打手心她可不喜欢,所以琦君总是装病逃课。实际上,老师是很温柔的,老师只是希望琦君快点成为才女,教师的严厉便是一种师生情,滋润着作者,爱并不轰轰烈烈,它很平常,但琦君的笔把这种爱更美好地告诉我们,虽是卑微的爱,情谊却深。

琦君的文章不夸大,不煽情,只是把童年以及情感一一展现出来,她的文章可以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真切又动人,让我也融入那个童年欢快,融入属于琦君的快乐生活……

我像是游倦了姹紫嫣红的花圃,徜徉于红叶满眼的秋山。深邃的山径中,有着一派肃穆的美,我向往着傲岸于霜风中的秋叶。―题记

一朵岁月的花沉淀着淡淡的红,静静地绽放在精美的封面上,不过瞬间,我便被这份清淡朴素的美深深吸引。于是,我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它,然而它也没有令我失望,在悠闲的日子里,每日翻阅几页,一种难以言说的喜悦,总能在最快的时间蔓延心头,我知道,每到此刻,那一个个肃穆端庄的方块字,就化成了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小精灵。高唱着快乐之歌,于心间跳跃飞翔。

书,向来是我的最爱,而读琦君的散文集,我就像是游倦了姹紫嫣红的花圃,徜徉于红叶满眼的秋山,一游,便难以自拔。

文中的母亲,首先感动了我,有着最巧的一双手,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会酿春酒,会做桂花卤,会做玉兰酥,普普通通的`东西经过她的手,总能变出美味可口的佳肴。她的心灵手巧被邻居们津津乐道。在琦君的心里,她更是世上最善良的人。她用一颗爱心怜悯穷人,尽她所能帮助他人。她还有一颗最宽容的心,即使是曾经拐她钱的叔叔,在看到他一副落魄的模样,她也不计前嫌,慷慨解难。即便是这样一位善良的母亲,也逃脱不了旧时代的枷锁,包办的婚姻,得到的是丈夫半生的冷落。

她用她的一生,教会了作者许多许多,也让我懂得了应该如何做人……

作者对人生的见解,更是让我感动万分,我明白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以客观的心怀,明澈的慧眼,透视人生景象,那么,无论是赞叹,欣赏,都是一份安详的享受。无论人生何时,只要懂得“若要足时今已足”的道理,心间便有一份永久的满足与幸福。

我愿与这座红叶满眼的秋山久久相伴。

第一次读琦君的散文,有种没看够的感觉,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散文了。对琦君其实很陌生,当初之所以买她的书,一是看到她的作品被选到初中教材里,二是这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想来应该不错就买了。现在看来我的判断是正确的,琦君的散文值得一读,我还打算再买她的书来读,她的散文就像涓涓细流,能滋润人的心田。

《母亲的金手表》这本散文集主要是一些关于母亲、亲人、老师、家乡以及琦君自己的生活的散文,写的质朴、真挚,尤其是她写自己的母亲,勤劳善良,总为别人着想,就连自己离开人世也不愿打扰外出求学的女儿,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姥姥。好久没见姥姥了,真的很想她,元旦的时候要不是多多长病,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她的。姥姥也是辛苦了一辈子,勤劳了一辈子,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姥爷去世后,就在三个儿女家轮着住,没有自己固定的窝,工资也早早被舅舅收走了,没什么心可操,也没什么人说话,于是早早就得了老年痴呆,再加上前两年在舅舅家摔了一跤,又瘫痪在床,所以现在生活得一点儿质量都没有,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让我特别心疼。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如果姥姥没糊涂,没摔那一跤,我真希望姥姥跟我在一起生活,有一次我印象特别深刻,中午睡觉前妈妈把我骂哭了,我心里委屈的很,躺在床上睡不着,是姥姥陪在我身边一边安慰我,一边给我挖耳朵,我竟然忘记烦恼很快就睡着了。我真的很想您,姥姥,原谅我这么长时间没去看您,我爱您,永远爱您,在我的心里您比妈妈还重,希望能早日见到您。

手中一接到这本《琦君散文》,我就不禁被它的美丽所吸引。这种美来自于它的封面。翻开书页,我再次被它的美吸引,这种美来自琦君笔下的文字。

轻轻抚过它的封面,只觉这封面有一种素雅的美。轻柔的粉色与浅淡的蓝色相互映衬着,几朵不知名的花正开放,几只小鸟在花丛中跳跃鸣叫。朴素而优雅,这是我给他的评价。翻开书,细嚼文字中的韵味。琦君用了最质朴的文字,来描述她幼时纯朴的生活,或许这便是为什么她的文章看起来那么真诚动人。《琦君散文》的美,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它质朴的字里行间。

《琦君散文》拥有着一种动人的美,那就是它暗含在文字之中温暖的亲情。一支久久未上发条的母亲金手表,它柔和的嘀嗒声,在已失去母亲的琦君耳里,仿佛是母亲一声声的叮咛。琦君对母亲的思念,藏在了手表的齿轮里,藏在了文章的字词里;一个小小的盒子里,沉封的却是琦君与她哥哥儿时互相陪伴的美好记忆。弟弟补好了琦君破损的金盒子,但上天却又夺去了弟弟的生命,只把琦君痛悼哥哥与幼弟的心,锁在了这只金盒子中,锁在了文章的语句中。一个春节,勾起的不是琦君的愉悦之情,而是一股浓稠的思乡之情。于是琦君把她对故乡的怀念封在了记忆中,封在了文章的段落里。琦君把她的情揉碎了,注入到了文字之中。正因如此,《琦君散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勾起他们的回忆。这种感动人的美,是我从未见过的。

《琦君散文》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封美丽的给亲人与故乡的告白信。它里面记录着琦君太多美好的回忆,它向我们拼命诉说她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让人们也顺着思念的小船,漂入梦中,漂回家乡。这本能勾起人思念之情的《琦君散文》,是一本好书,一本美书。

君子慎独为主题的议论文

我布置的作业是查不到的. 不要挣扎了. 放弃把

在百度上很多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本文开篇引《大学》之言落于此处,欲先道出慎独思想的精髓所在。大学之道乃中华先民千载相传的人文灵魂,言尽了中国人千古不易的修身之理。慎独即是此大学之道在一己修身中的发用流行。慎独思想是对此大学之道的再度体认与个体践行。大学之道深蕴于慎独修身之中,亦将作为脉络贯穿于本文之中。也可说,本文深度解读慎独思想的背后,是对此大学之道的重读;研判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的背后是揭示此大学之道的永恒意义。 一、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 思想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慎独思想则是中华先民在人类文化中所独有的人生智慧。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必须从中国人的文化视角,从中国人独特的人文情怀出发,体认中国人的性命之情。 慎独反映的是在中华先民对自己、他人、以至宇宙人生的深刻了悟的基础上对一己存在的体认,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是古人生存实践的总结。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慎独思想必然要经历从实践到思想,由思想到文本的形成过程。对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则要逆其道而行,从文本到思想,再到实践。 (一)慎独思想的文本解读 1.慎独思想的源起 慎独思想早见于先秦的《礼记·中庸》。《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被体认为道的要求。在中国哲学视域中,人从来都不是独在的,道与我们一体存在。我心就是道心,我行就是道行,以心体道达道,自有慎独之行。自“我”为主体视道,道是客体,需要主体的体认与达成,而在道的流行中,道反客为主,规定着人的视听言动,监视着人的一言一行。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隐”、“微”之中都有道的要求,慎独的本质是体道达道的过程。 道在人为德,德者得也,得道之谓德。故自人言之,慎独就是人之至德,非得道之士无以达慎独境界。《礼记·礼器》中言:“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之德“致广大而尽精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万物无可匹敌,故“贵”而“少”,君子敬此德之可贵,贵在其“独”,贵则需要慎以待之。叶适说:“慎独为入德之方”[1] 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慎独被体认为一种具体的君子修身之道。郑玄注之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2]就是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注重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要做到慎独,必先诚其意。《大学》有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君子的必备品德。《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行》论慎独说:“‘淑人君子,其义一也’。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 “能为一”即能为独,为一于道德,慎独于人性。 相传为北齐刘昼所撰的《刘子》一书中的《慎独》章中,具体举出了君子慎独的例证:“人在暗密,岂以隐翳而回操?是以戒慎目所不睹,恐惧耳所不闻,居室如见宾,入虚如有人。故遽瑗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句践拘于石室,君臣之礼不替;冀缺耕于坰野,夫妇之敬不亏。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也”。举出遽瑗、颜回、句践、冀缺的事迹来证明慎独的特征在于“慎乎隐微,枕善而居”。朱熹解释“隐”“微”说:“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君子之“戒慎”、“恐惧”都是修身的具体要求。 2.慎独范畴的内涵 慎独范畴的内涵在“慎”与“独”二字之中,又超出“慎”与“独”二字之外。“慎独”联言,就具有了中国人所独有的丰富意蕴与人生智慧。“《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3]我们不得不谦卑地说,无论用怎样的语言都无法言尽慎独所表达的深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4]更何况我们根本没有古人的境界与修为,只能“强为之辞”。 (1)“慎”的内涵分析 一为小心。这是“慎”字的字面义。心谨为慎。就德性言,谨小慎微方能养其本心,不失本性。故刘备诫其子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就功业言,成败源于一线之间,得失存于一念之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生天地之间应该由小处着手,脚踏实地,戒慎于细微之处。 二为真心。“慎”字由“心”与“真”构成,心真为慎。由小心而达于真心,谨于心,本于心,即保其心之真。常言道“人心难测”,人从蒙昧混沌走向文明开化的同时,也是人心由纯真走向虚伪的过程。故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5]人失去真心也就是失去真实的自我。故人要获得自我的真实,实需“慎”,方能发于己心,忠于己心,达于己心,安于己心。 三为诚心。诚心起自心之真,故“真诚”常联言。但诚不就是真,真是心的本然状态,诚则是心的流行发用。真是静,诚是动。诚在中国哲学的概念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言:“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是天之道,是为人之道,故不自欺,不欺人,方能成己成人。 四为细心。细心起自诚心,精诚所在,无微不至,人性大全,则心无不达,故能细心。《中庸》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微之中见心细、心诚,这是从修身之道的角度对细心的要求。 (2)“独”的内涵分析 一为独处。朱熹认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6]即无他人监督,自我孤单之境。人作为社会性存在,身处社群之中,视听言动无不考虑社会性需要,即要受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法律道德的制约和影响。而在一人独处之时,没有外在的压力与制约,真实自我可以无所顾忌的展现出来。独处之我,是自我存在的真实状态,独处之行是自我本质的真实流露。品评人品当“视其闲居之所为”,观其独处之言行。 二为独立。人是社会存在的同时又是个体存在,既与他人相联系、相联结,又与他人相区别、相分离。这有两层相对的含义:一是主体自我认识到“我”之为我而非他人,“我”与他人有别,“我”是自我的拥有者。二是“我”与他人相对,都具有相对的排他性。他人会有排斥“我”的趋向,而推“我”于独立;同时“我”也有排斥他者的趋向,而置自我于“独”的境地。独立是主体宣示自我存在的必然结果,也是主体自我实现的标志。 三为自立。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无待于外,此为自立。这不是对人之生存所需的外在条件的否定,只是强调外在条件不可强求,可求在己,故为“独”。孔子说君子“不畏莫己知,求为可知也”,[7] 因为“己知”在人不在己,“求为可知”则在己不在人,在人则不可强求,在己则可力求而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内因是外因的根据,内因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四为自足。超越物质有限性,求得精神的充实,人性的完善,此为自足。“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8]自足意味着德性的完善,故能自我肯定,自我认可,达于自我实现之境。自足不是阿Q精神,不是自欺其人,而是在对自我能力与潜质的深刻认知、挖掘与展现的基础上对自我的完全接受,是精神和谐、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 (3)“慎独”的蕴义分析 一为律己。此为于大群中求修身之道。强调一己之言行合于社会要求,合于人伦大道的要求,不管在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以社会的道德要求约束自己。 二为真己。此为于人性中求修身之道。人性本善,但因生而有欲,欲长而善消,人渐失其性,久而不知。故孟子言“求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 “求其放心”即求其已失之心性,故“养心莫善于寡欲”。[10] 三为完己。此为于个性中求修身之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11]人虽同此一大群,但其个性则千差万别,各有所思、所想、所虑、所言、所行、所求、所得、所失。但其所本则一,即本于人性,本于人群大道,所以个体人性的充足完善,就是人伦大道的完成与实现。 四为超己。此为于崇高中求修身之道。人之为人,所以最为天下贵者,在其具有万物所没有的超越性。人总是不甘于为存在而存在,总要寻找一种意义,追寻一种价值。这种意义与价值是自我的充分实现,也是自我的内在与外在的双向超越,弗洛依德称之为“超我”。 (二)慎独思想的哲学解读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是一种哲学理念,是一种精神体悟,是一种思维境遇,是一种人生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体存在的自我追问 慎独是一种追问。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存在。当人从混沌中走出,意识到自我是一种存在时,人也就把自我从存在的本然状态中推出而审视自我,从而把自我作为与主体之“我”相对的客体。于是,主体之“我”总是要追问:“我是谁?我为何存在?我何以存在?我的终极归宿是什么?” 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是困扰所有人终生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某些人的意识域,但仍会在人的潜意识域向人发问,向人的存在提出质疑,成为人生中难以摆脱的“空虚”和“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能否解决人的心灵安顿问题。 慎独就是主体自我追问所设置的客观情境与达到的主观状态,也是主体追问过程中必然遭遇的客观与主观的双重境遇。慎独既是主体追问的实然状态,又是主体追问的必然状态。只有在慎独的状态中,主体才能真正发现真实自我,才会真正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追问自我的前提是主体面对的自我必须是真实的。只有把真实自我“招唤”到主体面前,使真实自我与主体相对而立,主体才可能完全透视、评判、理解自我的一切。在主体审视自我的情境中,任何外来者的介入都可能使真实自我想到逃避、隐藏自己,从而使主体看不到真实的自我。真实自我就这样因为他者的在场而消失、迷失、丧失在主体追寻的视域中,所以,主体的自我追问需要绝对的“独”,而主体之“我”能否创造这种情境,能否使真实自我完全向主体敞开,则需要主体之“慎”。只有既“慎”且“独”,真实的自我才会从遮蔽走向解蔽,赤裸着来到主体面前,真正向主体言说,主体才会真正听到自我的心声,知道“我”脱去一切伪装后的本来面目,知道“我”有着一颗怎样柔弱的心,“我”的心向着自己,向着他人,向着世界,发出怎样的呼唤。可能在这一瞬间,“我”忽然了悟了,或突然顿悟了——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生命过程的意义何在——一切都澄明起来。因为真实的自我出现了,那曾经恍恍惚惚、暗昧不明的“赤子之心”一刹那清晰起来。“我”得到了,“我”得“道”了,“我”得到了真实自我,“我”得到了自我的一切。本来“我”是完善的,然而,纷繁的尘世使“我”失去了本心。“我”经由慎独又回到了自己,“我”又成为我,“我”又占有了我。“我”是真我,己是完己。 2.真实自我的实现过程 慎独是一个过程。主体之“我”在追问自我时,有一个从发现真实自我到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在逻辑上发现先于实现,但在实践上二者是同一过程。发现自我也就是实现自我的过程。发现自我就是真实自我向主体之我完全敞开、展现的过程。真实自我呈现在主体面前,呈献在现实中的过程,也就是真实自我得以实现的过程。 慎独就是真实自我的发现与实现过程。这种自我发现不以外求的方式进行,而是向心内求,从而摆脱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主体才“敢于”接受真实自我,真实自我也才“敢于”来到主体面前。因此,这种自我实现不是俗常意义上的耳目感官域界内的有形价值实现。这种实现是无形的,是无待的,无待于外的,甚至是排外的,表现为“独”。这种实现是有己的,完全的有己,有完全的己。己是一切,因此是真己。但如何摆脱外在条件的限制,保证主体的绝对自由,则需要主体的“慎”。 慎独实现的是真实自我的完全独立,是真实自我的真正挺立,使“我”作为我而存在。“我”知道我存在,我是如此与众不同的存在者,是与他人相对而立的存在者。于是,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深刻涵义。“我”作为立人者必须是一个已立者,“我”的挺立可能得益于他人的支持,但首先是“我”已是一个能立者。如果“我”不能作为一个能立者而成为我,“我”又如何能以己的身份去立人呢?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我们相对而立,我只有在与他人的相对中,“我”才成为我,成为有所立者。立人的过程即是立己,立己的过程也是立人。“立人”、“立己”中实现“我”之“独”——“独”立于人群中。而真实自我要站立于、实现于立人这一行为中,则需要“慎”。过一步即为“无我”,只为别人,没有自己。墨家“摩顶放踵兼利天下而为之”的精神虽然可贵,却失人情伦常之义,非能长久普世之道;退一步即成“唯我”,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则失人伦大道,与禽兽何异?故贵能中庸,取中道而行则无大过矣!以仁义行,自忠孝始,推己及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方为伦常之道,可持可久。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2]慎独之独是真我之独,不是“无我”之独,亦不是“唯我”之独。在人群大道中“我”拥有完全的、真实的自我。在自我独立中又蕴含着人伦大道。 3.人性完美的崇高境界 慎独是一种境界。慎独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业已实现的人性自足,这种自足形成一种境界,一种对自我完全占有的人生境界。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一为自然境界,二为功利境界,三为道德境界,四为天地境界。[1]那么,作为一个过程,慎独就是由低到高的境界提升过程;作为一种状态,慎独就属于冯氏所言说的道德境界,其向外生发的极至就是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的意识被真实自我完全占有,或者说主体完全占有了真实自我,从而在主体意识中已没有“我”的概念。自我与主体意识经过分离之后又重新统一,或者说“我”已经消失,重又回到了混沌未分的与天地自然同一的状态。但这是对自我本然存在状态的超越性回归,是把宇宙大自然赋予给“我”的自然本性重新唤回“我”的人文生命中,使“我”的后天人文生命与先天自然生命合而为一,实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在这种境界中,人性臻于完美,道德得以实现。这样一种境界不是一种必然的来到,需要人文教化的修养与培育,需要慎独修身的过程。 在中国哲学的视域中,历来就有性善与性恶之辨。孟子主性善论,荀子主性恶论,告子主性无善无恶论。但无论哪种主张与认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指向,即要通过人文教化达到或实现人的完美人性。无论哪种主张,都承认完美人性的存在,通过人文教养可以达到人性完美。而且,人性的完美不是乌托邦式的完美主义梦想,而是一种被许多圣人、仁者所实现的可能。这种可能向所有人敞开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慎独修身达于人性的至善、至美。由此看来,所谓性善性恶之辨并不是根本矛盾的观点对立,只是不同学者文人为追求人性完善的方式方法所预设的理论前提,术不同而道则一。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三)慎独思想的实践解读 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慎独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性是人性的基本规定。”[2]慎独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个人独处自知的现实境遇与个人品行的外显流露。因为任何思想都来自实践,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3]慎独在实践中主要有如下表现: 1.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内在是人的本然状态,是个体的真实存在状态。但人是社会性存在,往往迫于社会性需要而掩盖自己的内在本质,造成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形成双重人格,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自己也承受着内外矛盾的情感冲突。 这种冲突有两种表现:一是个人的内在品质达不到社会道德的要求,被迫在外在行为中按照社会道德的要求行事,造成内在品质与外在言行的矛盾与冲突。但这种外在表现只是在社会的监督之下进行的,内在的本质仍会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来。二是个人内心的道德追求与外在歪风邪气、道德缺失之间的冲突与斗争。当社会道德沦丧到一定程度时,道德的捍卫者就是有牺牲危险的战士,“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就是这样的殉道者。所以许多人不得不随波逐流,与世沉浮了。 针对第一种冲突,需要个体真正体认与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这种对社会道德的体认过程就是慎独的过程,是自我教化、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依靠外在道德准则的强制与征服,并不依靠所谓“吃人礼教”的压迫来实现。慎独并不是强制自己接受某种社会道德,而是把社会道德体认为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体认为被遮蔽的人之本性。反过来,慎独之行中一己之德的发用流行也就是社会道德的实现。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内在与外在达到完美的统一,一己之德已与天地之德一体相通,己德所到之处即是社会道德的达成。 针对第二种冲突,需要个体慎守己德之可贵,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面对各种诱惑攻击,持守慎独之道的君子能坚持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保持自己的英雄本色。康德说令人惊异的是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康德是一个慎独者,屈原也是个慎独者,他们为了心中的道德操守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慎独者绝不意味着是殉道者,严格说殉道者并没有做到慎独的极至,没有准确持守中庸之道。如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伊尹之任,虽都做到了慎独,都被孟子称为圣人,但终不如孔子的“圣之时者”,“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可无不可”,却终不离人伦大道,这才是圣之大者,也是慎独的极至与妙境。 2.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人的内在与外在的矛盾直接表现为思想与行为的不统一。思想是人的真实情感,是行为的支配者,隐藏在行为的背后;行为是思想支配下的自我表达,反映着思想的意图与目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表现为行为,二者在理论上统一的。但在实践中,思想与行为却经常是分离的,甚至是矛盾的、冲突的。因为人是社会性存在,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要求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就是说个体行为要转化为社会行为,取得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才是合法的。所以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时,思想可直接表现为被社会所接受的个体行为,个体行为也就顺利地转化为社会行为。但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压制自己的思想动机,而采取为社会所认同的行为,这样虽然自己的行为社会化了,但自己的思想仍是自己的思想,思想与行为产生了不一致。这样的人就成为自我压抑的人,也可以说是虚伪的人。这种自我虽然可以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但自己却无法接受自己,因为自己的思想在抗拒着自己的行为,所以这种人生活得很累,似乎是在为别人而活。在无人监督时,由其在独自一人时,真实的思想还会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表现出与在公众生活中不同的行为。所以在独自一人时的行为才是一个人真正思想的表达。 慎独是通过提升自我思想境界的方法使个体思想直接与社会要求同一,使个体思想支配下的行为自然达到社会的要求,从而既保证了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又使个体思想与个体行为保持了一致。这种一致性就表现在个体在独处时仍然保持着具有社会性的行为,也就是把社会性的行为变成了个体的日常行为、自然行为,而个体的思想则变成了社会性的思想,是对自我个体狭隘性的超越。 慎独思想不是一种不变的惰性状态,而是一种永远在生成的运动状态。慎独思想永远在考量着自我的行为取向,监督着自我的行为准则。这种考量与监督也是对思想本身的反省与提升。思想在这种考量与监督中把行为拽回到自己的范围内,与自己同一。同时,思想以自我的提升,与社会的要求达成一致,又把自我行为推入社会行为规则中,使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这样,慎独实现了思想与行为的超越性同一。 3.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个体与社会是一对矛盾体,既相融合,又相矛盾。一方面,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细胞,个体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体。另一方面,个体又是独立于社会之中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主体。个体有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向社会索取自己的空间与利益,而社会又从整体出发要求个体在某种程度上让渡自己的利益。这样个体与社会又是相分离、相矛盾的。 个体与社会是一种辨证关系,个体是个性的存在,是社会的因子;社会是共性,是集体,是个体的集合。如何在这二者中找到结合点、平衡点就是哲学理性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以实践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打开了联接个体与社会的通道,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与社会结成一体,社会也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但实践观只是从实际的角度,从功用的立场证明了个体与社会的联结与统一,并没有排除和否定个体与社会存在的矛盾。很难说在实践中个体与社会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的慎独思想以一以贯之的中庸之道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慎独是独立自我的真正实现,是无待于外的,故不会以损害社会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时,慎独不是出世、厌世、避世,慎独者作为社会一分子或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承担着家、国、天下的道义。每个个体的自足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自足,每个个体的自我实现就构成了社会的整体实现。慎独使个体与社会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个体实现促进社会实现,社会实现保障个体实现。慎独以一己修身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每个个体的完善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完善。同时,慎独又是对当下社会的坦然接受,不会对社会提出非分的奢求,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保证自我的和谐自足,使个体与社会在一定的张力中达到和谐统一。 二、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思想精华。而任何时代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不是无源之水,时代的精华必然有历史的凝聚,历史的凝聚也必然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展开。这种展开就是对古人思想的重读与创新,因为传统是无语的,不会主动言说自己的可贵与价值。慎独思想作为被割裂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更需要重读其现代意蕴与价值。这种重读只能是今人的责任。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体意思是:“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它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只有慎独,才能成为真君子。失去慎独,都是伪君子。慎独,是一种操守,一种淡定。慎独的人每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动念,都认为天知,地知,神知,我知。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多事,我们偷偷做了,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夜之间天下净知。

慎独,在自觉的状态下,体会着生命本真的乐趣。慎独是心灵的自然有序,是自觉的天人合一。慎独是一种清明的境界,一种高尚的情操。坚守慎独,感受纯真。生命恬然,生活坦然,心灵和谐,从容豁达,宽容大度。慎始敬终,默默无闻,无为而无不为。慎独的人纯洁而善良,真诚而守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世界物欲泛滥,永远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他们人性的最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本真与智慧。慎独就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干见不得人的事。

史上某宰相供公职,夜间,在家处理公务,点朝廷供应的蜡烛。夜深了,公务理毕,转入私人读书时间,则吹灭朝廷供的蜡烛,转而点用私家蜡烛。家人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没人看见。此公曰:君子当慎独也,人此一生,所作所为,不为做给别人看,是为对自己有所要求、有个交代。君子修身,贵在慎独!

《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做人做事贵在自觉。(

“慎独”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体意思是:“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

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

它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

只有慎独,才能成为真君子。

失去慎独,都是伪君子。

慎独,是一种操守,一种淡定。

慎独的人每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动念,都认为天知,地知,神知,我知。

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很多事,我们偷偷做了,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夜之间天下净知。

慎独,在自觉的状态下,体会着生命本真的乐趣。

慎独是心灵的自然有序,是自觉的天人合一。

慎独是一种清明的境界,一种高尚的情操。

坚守慎独,感受纯真。

生命恬然,生活坦然,心灵和谐,从容豁达,宽容大度。

慎始敬终,默默无闻,无为而无不为。

慎独的人纯洁而善良,真诚而守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任世界物欲泛滥,永远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他们人性的最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本真与智慧。

慎独就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干见不得人的事。

史上某宰相供公职,夜间,在家处理公务,点朝廷供应的蜡烛。

夜深了,公务理毕,转入私人读书时间,则吹灭朝廷供的蜡烛,转而点用私家蜡烛。

家人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没人看见。

此公曰:君子当慎独也,人此一生,所作所为,不为做给别人看,是为对自己有所要求、有个交代。

君子修身,贵在慎独!《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

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

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做人做事贵在自觉。

(...

细思卉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日慎独则心泰,日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日思诚则神钦。

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问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

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

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 *** 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

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

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一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

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

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

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

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小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

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

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萸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 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

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

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

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

独知之地,慎之义慎。

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君子慎独语最早出自《礼记·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体意思是: “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

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 大白话的意思就是 一个君子 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欺暗室亦作“不欺暗室”。

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灵公与 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

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

’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

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

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

’公使视之,果伯玉也。

”后因以“不欺暗室”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作昧心事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

小议“慎独”佚名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摘自《高中议论文阅读训练》) 简评: 这是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从身边的种种“摆平”现象入手,很自然的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接着,用三个自然段阐述了“慎独”的内涵,即“慎独是什么?”每段开头都以一个形象的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论点,三句构成排比,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把“慎独”比作“自我完善的必修课”、“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从个人上升到社会,三个比喻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这是本文的一大亮色,作者在这里可谓“颇具匠心”!接下来,提出了一个观点: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这个观点把“慎独”这个观点诠释得“入木三分”!紧接着,又提出慎独的方法:①严格要求自己;②自我反省:举了2005年感动人物:王顺友的事例,贴进社会生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给文章注以“新鲜的血液”,使论据充分,有说服力。

结尾更是本文的“一道风景”,一组排比句中又含有耐人寻味的比喻,清新自然、文采飞扬!(高星云) 例文1: 人生不能没有慎独湖南新化一中高星云第一幕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鲁国郭门里 内容概要: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美貌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画外音:柳下惠之所以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是因他能够坚守慎独。

深更半夜,面对楚楚动人的美女毫不动心,能挑战自我,战胜 *** ,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尚人生修养。

第二幕时间:宋朝 地点:子罕家中 内容概要:宋国有个人给大夫子罕送来了一块好玉,子罕却不肯收。

送玉者误以为他嫌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它是块经玉匠断定的宝玉。

岂料子罕却说:“我把不贪图别人的财物当作‘宝’,而你把这块宝玉当作‘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那么我们...

“慎独”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

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

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

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

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10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

"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经过长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它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管,有多种做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出自《礼记 中庸》,是说君子独处时也在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

传承千年,后人对慎独的研究也不曾停歇。

----题记 慎独?慎独是什么意思?这是我拿到作文纸后的第一感受。

我想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似乎这个词语太抽象了。

慎独,始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慎独”,按字词典上的解释: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辞源》中解释到: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辞海》中作这样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往外沿引伸,可视为“对自己行为负责”。

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时也能谨守道德、原则,不苟言行,维护好自身的形象。

”故,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几千年来,慎独在人们的修身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感谢荆州刺史杨震当年的提携之恩,深夜携重金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

而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

杨震面对诱惑,自觉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因无人监督、他人不知道而收受贿赂,这就是慎独的力量。

当你屡遭失败打击,一蹶不振的时候,你是否因此沉沦,颓唐呢?你是否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困境?如果你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做到了慎独。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

他们都是在困境中崛起,在失败中成功,他们难道不可以称的上典范?做到慎独,主要的还有勤奋和专注。

因为专注才可以排除一切杂念,专心于某一个方向,而不被外界因素干扰诱惑。

因为勤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做到尽可能多的事情,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鞭策自己。

慎独,即是自律,曾经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而现在是我们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修养像宝石一样的珍贵,那么慎独就是宝石中的宝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任能严格要求自己,才是真正的“钻石”...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君子修身贵在慎独为话题写1000字作文

研究君子文化角度论文

详解:本章重点,就在于“同”与“和”。“同”,会意字,“冃+口”,“冃”,重复,何谓“同”?就是通过口头上的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当然,这反映着孔子时代的特征,实际上,这口头上的限制并不需要。例如,文化就是一种“同”,文化,从开始的口头传播到现在的网络传播,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效果;“宗教”更是一种“同”,所谓的教义、教宗等等,就是一种“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例子;“科学”一样是“同”,“科学”从本质上是文化、宗教的大汇集,科学相信“不断重复的实验”达到“同一”的效果,是其成立的基础,是科学得以聚集的基础。

总之,文化、科学、宗教等等,以及一切社会结构中的一切东西,本质上都是“同”,都是“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情况。“哲学”之类的也如是,无论唯心、唯物、一元、多元、辨证、诡辩,同样是这样。这一切,本质上都是小人之学,在“人不知”的世界,其学也只能是小人之学。

聚集,本质上都不过为了一己之私利。在资本横行的国家、年代,资本就的最大的“同”,社会上的任何现象、言论,都在“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在资本之“同”的大旗之下,资本社会的人,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复制,都不过是被“资本”所抽干的傀儡,而一切的文化,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表现。

“和”,去声,就是“相应”。“天人相应”、“心手相应”,“桴鼓相应”,诸如此类,都是表达了“和”与“相应”。在孔子那里,在君子眼中,只有“天人相应”,却没有所谓“天人合一”的小人之说。注意,这里的相应,超越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那不过依然在共业的境界之中,而一般人的理解,连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都达不到。

人类社会,“地”的一种形态,不过是“天人相应”而成,无所谓“天”,无所谓“人”,“天人相应”而成这人类社会这“地”的特殊形态。天,“地人相应”而成;人,“天地相应”而成;地,“天人相应”而成。成无所成,不过是相续相缠,相应而已。

孔子在本章里,揭示“天地人”结构最重要之一的关系,就是“相应”,就是“和”。就如同音乐中的即兴演奏,这宇宙就在这相续相缠中“和”、“相应”,这里没有任何需要“不断重复”去达到聚集的。企图通过“不断重复”去聚集点什么玩意、抓住点什么玩意,不过是小人“我”之私心相应之妄想。

而君子之间,也只是相应;君子于所在的时代、社会,所对应的“天地人”结构中,也只是相应。就如同空谷与空谷的对话,可以风雷激荡、可以溪水潺潺,可以幻化出天地间所有的神奇与风景,但却依然只是空谷与空谷的对话,空谷与空谷的相应,如此而已。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相应而不聚集,小人聚集而不相应。

因为君子坦荡荡,这样的人品格高尚,而且会受到他人的崇敬,而且无论做事啊,相处啊,承担责任啊,都是特别靠谱的,特别是结婚之后,会让家庭特别稳定,特别踏实。

《论语》的核心就是阐述君子和小人问题,所以我们开篇先得将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弄清楚。《论语》通篇反反复复、絮絮叨叨都是在说君子和小人,但是孔子同其学生都是述而不作,也就一直没有给君子和小人下个定义,也没有逐条归纳出君子和小人的具体标准,他们都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谈论君子和小人,所认为的君子和小人的标准零散而不系统的,没有按现在的做法制定规范,这就容易让后人产生误解和歧义了。《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简单认为的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人。《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首先是指出身上的区别,出身大宗的人,也就是天子、国君、家君的嫡出直系子女,他们都属于君子。而庶出的、旁支的就属于小宗之人,简称小人。从出身方面来看,只有贵族才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平民百姓和奴隶们是没有君子和小人之分的。但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们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如果他们通过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会,成为社会管理者,他们也就跻身君子之列了。从出身和身份上划分,君子和小人是不关乎道德问题的。但作为社会管理者,其人品是十分重要的,让人品有缺陷的人来管理社会,社会是要出问题的。所以《论语》中不断强调君子的人品,要求君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而对于小人,他们更多地是充当执行者而不是决策和管理者,不能够也不必要像要求君子那样要求他们。而且,在孔子看来,小人有时也不失为做人的底线,比如【】中子贡问怎么样能算得上士矣,孔子回答的最后一项标准是“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由此也可见《论语》中所称的小人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更不能理解为坏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儒家的思想,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切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因为没有乖戾之心,所以能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因为有阿比这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这是何晏《论语集解》对此话的解释。自古至今,人与人处世交往,君子与小人之分也就如此。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在其外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国为民为天下而谋,有些人出仕做官,谋云智酬;有些人则教书育人,倾心为后,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如何来看待不同的观点,是人们所探讨而辩之的话题。诸如世间万物都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和人的想法也不会完全一样。正是这些不同的事物或想法相互碰撞,相互切磋,从而才能迸发出新的灵感,新的智慧,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以求“和”而不失独特标新的见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会不断的向前迈进,向前发展……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做君子是要有胸怀,又要有坚持原则精神的。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庸者聚合,心怀所图,互为己利为目的,故而在感情和义气上会很快的融和,以求各自所得。因此庸者而聚,大忌惟恐是伤和气,会因各自心怀不轨而彼此猜疑,而众叛亲离,会因己利、小事加以争执,心不团而不结。庸者一般来说都会自以为是,为功而傲;目中无人,似天下之人都在他们之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困难面前或是一走了之,或是推而卸之,利益当前各自为政,不善于因势化解,曲折解决。故庸者聚,基本上是趣味和义气相投而不能长久,是难以达到君子和而不同之境界。在社会发展的追求中,智者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庸者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君子共事,以坚持原则本,而坚持原则与沟通是一对矛盾体,怎样把原则与沟通二者的辨证,和谐地统一起来,就需要有宽阔胸怀,需要懂得何为是非。君子精神的人是根本做不到,也做不好的。所以君子在一起,虽然意见和观点经常不同,但总是能够通过沟通与斗争达成共识,能够长久地相处。悟事而争论,必有不同的思想、文化的对立而生。反对者,必反对与之对立方的一切言论。支持者,必支持与之相许的一切言论。终至,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支持而支持,全然丢了争论的本义。于是,于不合者,言辞激烈者有之、明贬暗讽者有之;于同气者,赞而有之,吹捧者有之;而与双方,终究有些什么?在中国“和而不同”的思想起源很早。自周代起就有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概念,世界万物,丰富多彩,不同生和,和孕着不同。这才是和与不同的辨证关系。张载对相争与相和也曾有过,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的说法。因此和谐与和解是世界前进中同生、同存、同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庸》中所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人的民族性是外圆内方,宽以待人,保留自己的个性,容许他人的不同。历史留给中国人的是“和而不同”的哲学思维,历史也证明了它生命力的长久。论语中有“君子群而不党”、“周而不比”等皆出于上面一个意思,强调的是,只有在保持个体的独立和特殊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现实人际间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时变,道亦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辨证的。不论是战争时期的炮火相对,不论是和平时期的为官、为民、为商,都不能固守成规,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与事,事与人都应在时变,道亦变的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否则无论是社会还是人除了倒退,没有选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小人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善其妙。”讲的就是人各一面,从来就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君子与小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要有君子的宽阔胸怀,辨别是非的睿智头脑,而小人心有灵犀,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取人长,补己短,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小人就会成为君子。那么我们就能在乱石砌墙、碎石铺路中发现,一块块乱石奇形怪状,一块块碎石各不相同,但墙一旦砌成,风格和谐统一,路一旦铺就,犹如一体天成,这大概就是矛与盾完美的结合吧。“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要把握矛盾的对立面,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是矛盾统一,协调发展。感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古人深邃的哲理中不断更新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君越电磁感应原理及研究的论文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技术论文 范文 ,仅供参考!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篇一 传感器及其概述 摘 要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是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关键词】传感器 种类 新型 1 前言 传感器是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感觉器官,也可以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人们借助传感器可以去探测那些人们无法用或不便用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如用热电偶可以测量炽热物体的温度;用超声波换能器可以测海水深度;用红外遥感器可从高空探测地面形貌、河流状态及植被的分布等。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有力工具,是测量仪器与被测量物体之间的接口。通常情况下,传感器处于测试装置的输入端,是测试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测试系统,对测试精度有很大影响。 2 传感器的分类 按被测物理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位移、力、温度、流量传感器等;按工作的基础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传感器、电气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流体式传感器等;按信号变换特征可以分为物性型传感器和结构型传感器;根据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直接的能量关系,可以分为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3 常见传感器介绍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又叫电阻应变计,其敏感元件是电阻应变。应变片是在用苯酚,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浸泡过的玻璃基板上,粘贴直径为左右的金属丝或金属箔制成。敏感元件也叫敏感栅。其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单等优点。在航空、机械、建筑等各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其电阻值随机械变形的变化而变化。其可以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式两类。金属应变片有金属丝式、箔式、薄膜式之分。半导体应变片具有灵敏度高(通常是丝式、箔式的几十倍)、横向效应小等优点。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电阻应变片式是利用导体形变引起电阻变化,而半导体应变片式则是利用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装置,它实质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由于电容与极距成反比,与正对面积和介质成正比,因此其可以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和介质变化型三类。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优点是可进行动态非接触式测量,对被测系统的影响小,灵敏度高,适用于较小位移的测量,但这种传感器有非线性特性,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面积变化型传感器的优点是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但与极距型传感器相比,灵敏度较低,适用于较大的直线或角位移的测量。介质变化型则多用于测量液体的高度等场合。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如力、位移等,转换为电感量变换的一种装置,其变换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电感式传感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自感式,互感式和涡流式三种。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微米的位移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一般每毫米的位移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几十微米至数毫米)内,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可达~。同时,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但不足的是,它有频率响应较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等缺点。 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又称电磁感应式或电动力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当穿过它的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产生了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磁铁与线圈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磁路的磁阻变化、恒定磁场中线圈面积的变化,因此可制造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测量速度、扭矩等。 压电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可逆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进行工作的器件。最简单的压电式传感器是在压电晶片的两个工作面上进行金属蒸镀,形成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当晶片受压力时,两个极板上聚集数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电场。因此压电传感器可以看成是电荷发生器,又可以看作电容器。 4 新型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 方法 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各种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共同的结构:包括一种或数种相关生物活性材料(生物膜)及能把生物活性表达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传感器),二者组合在一起,用现代微电子和自动化仪表技术进行生物信号的再加工,构成各种可以使用的生物传感器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生物活性材料,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继而被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便可知道待测物浓度。 激光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激光传感器是新型测量仪表,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激光传感器原理: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5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提高着自身认知世界的能力。传感器在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上的作用。目前,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未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 作者简介 杨天娟(1991-),女,河北省邯郸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温度传感器 摘 要: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感器。据调查,早在1990年,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就大大超出了 其它 传感器。从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温度计开始,人们便开始了温度测量。而真正把温度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热电偶传感器。随后,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热电偶温度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相继而生。也使得温度传感器更加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温度;摄氏度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现代的温度传感器外形非常得小,这样更加让它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中,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的便利和功能。 一、温度的相关知识 温度是用来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高低要用数字来量化,温标就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常用温标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是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在100摄氏度和0摄氏度之间进行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热力学温标是威廉汤姆提出的,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物质无关的热力学温标。由于是开尔文 总结 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开尔文温标。 二、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根据测量方式不同,温度传感器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是指传感器直接与被测物体接触,从而进行温度测量。这也是温度测量的基本形式。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又分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等。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是测量物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测量物体的温度,可以进行遥测。 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仅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焊接而成,是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根据热电效应原理制成的:把两种不同的金属A、B组成闭合回路,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在回路中产生一个电动势。 热电偶也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B焊接而成,焊接的一端称为工作端或热端。与导线连接的一端称为自由端或冷端,导体A、B称为热电极,总称热电偶。测量时,工作端与被测物相接触,测量仪表为电位差计,用来测出热电偶的热电动势,连接导线为补偿导线及铜导线。 从测量仪表上,我们观测到的便是热电动势,而要想知道物体的温度,还需要查看热电偶的分度表。 为了保证温度测量结果足够精确,在热电极材料的选择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物理、化学稳定性要高;电阻温度系数小;导电率高;热电动势要大;热电动势与温度要有线性或简单的函数关系;复现性好;便于加工等。根据我们常用的热电极材料,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分为标准化热电偶和非标准化热电偶。铂铑-铂热电偶是常用的标准化热电偶,熔点高,可用于测量高温,误差小,但价格昂贵,一般适用于较为精密的温度测量。铁-康铜为常用的非标准化热电偶,测温上限为600摄氏度,易生锈,但温度与热电动势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 (二)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虽然结构简单,测量准确,但仅适用于测量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要测量-200摄氏度到500摄氏度的中低温物体,就要用到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者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大多数金属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电阻值要增加到。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就是要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桥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显示仪表。 (三)半导体热敏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特点是灵敏度高,体积小,反应快,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可分为三种类型:(1)NTC热敏电阻,主要是Mn,Co,Ni,Fe等金属的氧化物烧结而成,具有负温度系数。(2)CTR热敏电阻,用V,Ge,W,P等元素的氧化物在弱还原气氛中形成烧结体,它也是具有负温度系数的。(3)PTC热敏电阻,以钛酸钡掺和稀土元素烧结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元件,具有正温度系数。也正是因为PTC热敏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也制作成温度控制开关。 (四)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互不接触。目前最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这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用来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 四、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一)温度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发动机的进气,冷却水,燃油等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转换为电信号输送给ECU.对于所有的汽油机电控系统,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是ECU进行控制所必须的两个温度参数,而其他的温度参数则随电控系统的类型及控制需要而不尽相同。进气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空气流量计或从空气滤清器到节气门体之间的进气道或空气流量计中,水温传感器则布置在发动机冷却水路,汽缸盖或机体上上的适当位置.可以用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有绕线电阻式,扩散电阻式,半导体晶体管式,金属芯式,热电偶式和半导体热敏电阻式等多种类型,目前用在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二)利用温度传感器调节卫生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还能调节卫生间内的温度,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能自动调节卫生间内的温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就能很好的控制卫生间内的环境从而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现在大部分旅馆和一些公共场所都实现了自动调节,而普通家庭的卫生间都还是人工操作,尚未实现自动调节这主要是一般客户不知道能够利用传感器实现自动化,随着未来人们的进一步了解,普通家庭的卫生间也能实现自动调节。 参考文献: [1]周琦.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问题描述:电磁感应是因为磁通量的改变而产生的,但是为什么磁通量的改变会产生电磁感应呢?参考答案:电磁感应的本质可以追塑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当导体处在此电场中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作定向移动而产生电流即感应电流;如果不是闭合回路,则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使断开处两端积累正、负电荷而产生电势差----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现象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电磁感应科学论文,仅供参考! AAA篇一 拓展电磁感应定律 摘要: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揭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人们制造出了发电机,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磁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几种拓展式进行了理解应用。 关键词:电磁感应定律拓展式理解应用 Abstract: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henomenon in electromagnetic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it reveals the phenomenon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between each other. Faraday law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s, on the one h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eople made out of the generator, the power of mass production and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become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henomenon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 methods are widely used. This paper will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several applications. Keywords: law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expand application of understanding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要想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的磁通量一定要发生变化。回路中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回路面积的变化、原磁场和面积同时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谈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几种拓展式的理解和应用。 一、磁通量变化仅由原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引起,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例1.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质量为m、电阻为R,用细线把它悬挂于一个有界的匀强磁场边缘,金属框的上半部处于磁场内,下半部处于磁场外,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B = kt.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mg,则从t=0开始,经多长时间细线会被拉断? 解: 感应电动势 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为: 线断时有解得: 二、磁通量变化仅由原磁场随空间位置变化引起,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例2.一个质量为m、直径为d、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在范围很大的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下落,磁场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竖直方向的分量By的大小只随高度变化,其随高度y变化关系为By = B0(1 + ky)(此处k为比例常数,且k>0),其中沿圆环轴线的磁场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下落过程中金属圆环所在的平面始终保持水平,速度越来越大,最终稳定为某一数值,称为收尾速度。求 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2)圆环的收尾速度的大小。 解:(1)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俯视观察)(2)圆环下落高度为y时的磁通量为 设收尾速度为vm,以此速度运动Δt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圆环中感应电流的电功率为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根据能的转化和和守恒定律有 解得 三、磁通量的变化仅由面积变化引起,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例3.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内有均匀磁场,磁感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半径为b的金属圆环与磁场同心地放置,磁场与环面垂直,其中a=,b=,金属环上分别接有灯L1、L2,两灯的电阻均为R0=2Ω,不计导线电阻, 今以MN为轴将右面的半圆环OL2O’向上翻转90º,若翻转的角速度为,求L1的平均功率。 解:转过90º角所用的时间 回路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L1的平均功率 四、磁通量变化仅由导体切割磁感应线引起。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例4.两根相距d=的平行金属长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条金属细杆,构成矩形回路,每条金属细杆的电阻为r=Ω,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已知两金属细杆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的作用下沿导轨朝相反方向匀速平移,速度大小都是v=,如图所示.不计导轨上的摩擦,求作用于每条金属细杆的拉力的大小. 解析:当两金属杆都以速度v匀速滑动时,每条金属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大小为: 因拉力与安培力平衡,作用于每根金属杆的拉力的大小为 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N 五、磁通量变化由原磁场和面积共同引起,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例5.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米的电阻为r0=Ω/m,导轨的端点P、Q用电阻可以忽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l=。有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kt,比例系数k=。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低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Q端,在外力作用下,杆以恒定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求在t=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 解:以a表示金属杆的加速度,在t时刻,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此时杆的速度 这时,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而=,回路中的总电阻R=2Lr0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 作用于的安培力,解得F=,代入数据为F=×10-3N。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AAA篇二 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 摘 要: 信息化时代开展探究性学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自主探究性学生尤为重要。作者针对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对自主探究性学习做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 电磁感应 力学问题 自主探究性学习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塑造学生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格。探究性学习正好满足了这样的教育要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获得深层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概念、定律的发展、延伸、转变和掌握。 1.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在进入青年时期的高中生,不再事事依赖父母,他们已经能够分辨是非,独立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在情绪的表达上逐渐趋于独立,认知能力的发展已接近成熟,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和完善,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自主性地运用逻辑思维。因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成功感就变得更加强烈。 2.具体问题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思维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注重概念和规律教学。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最有效地利用时间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来。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己的活动,只有自己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得的知识才能更牢固。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已经很强,自主学习能力已初步具备,但还有待于教师去进一步提高,自学的效果还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先接触新知识,并动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进行探究,亲自揭开知识那神秘的面纱,提前占领学习这块主阵地。这样使师生共同进入学习过程中时,学生不再有陌生的感觉,更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更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更能形成师生双方和谐的、平等、合作的关系。 下面我从高考题入手,选取有针对性的例题,通过对例题进行分析探究,让学生感知高考命题的意图,剖析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例1.如图1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端点P、Q用电阻可忽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l=.有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kt,比例系数k=.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0时刻,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m的电阻为r=Ω/m,导轨的金属杆紧靠在P、Q端,在外力作用下,杆恒定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求在t=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 自主探究: 【解题思路】以a示金属杆运动的加速度,在t时刻,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L=at. 此时杆的速度v=at, 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S=Ll, 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S+Blv. 而B=kt . ==k 回路的总电阻R=2Lr,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 作用于杆的安培力F=BlI, 解得F=t, 代入数据得F=×10N. 总结规律: (1)方法:从运动和力的关系着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电磁感应规律求解。 (2)基本思路: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变化趋向→确定运动过程和最终的稳定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3)注意安培力的特点: 实际上,纯力学问题中只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感应中多一个安培力,安培力随速度变化,部分弹力及相应的摩擦力也随之而变,导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上述联系。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问题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匀速运动、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恒功率运动,等等。现以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举例分析。 例2.如图2所示,一对平行光滑R轨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轨道间距L=,电阻R=Ω;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杆与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用一外力F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求杆的质量m和加速度a. 自主探究: 解析:导体杆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v表示其速度,t表示时间,则有v=at. ① 杆切割磁感线,将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 ② 在杆、轨道和电阻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I=E/R③ 杆受到的安培力为F=IBL 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⑤ 联立以上各式,得F=maat ⑥ 由图线上各点代入⑥式,可解得a=10m/s,m=. 总结规律: 导体棒在恒定外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速度增大,感应电动势不断增大,安培力、加速度均与速度有关,当安培力等于恒力时加速度等于零,导体棒最终匀速运动。整个过程加速度是变量,不能应用运动学公式。 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的综合应用 例3.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磁场宽度L=3rn,一正方形金属框边长ab=1m,每边电阻r=Ω,金属框以v=10m/s的速度匀速穿过磁场区,其平面始终保持与磁感线方向垂直,如图4所示,求: (1)画出金属框穿过磁场区的过程中,金属框内感应电流的I-t图线; (2)画出ab两端电压的U-t图线. 自主探究: 解析:线框进人磁场区时E=BLv=2V,I==, 方向沿逆时针,如图实线abcd所示,感应电流持续的时间t=. 线框在磁场中运动时:E=0,I=0, 无电流的持续时间:t==, 线框穿出磁场区时:E=BLv=2V,I==. 此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如图4虚线abcd所示,规定电流方向逆时针为正,得I-t图线如图5所示. (2)线框进入磁场区ab两端电压:U=Ir=×. 线框在磁场中运动时,b两端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 U=BLv=2V. 线框出磁场时ab两端电压:U=E-Ir=. 由此得U-t图线如图6所示. (1)电路问题 ①确定电源:首先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那一部分导体(电源),其次利用E=n或E=BLvsinθ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 ②分析电路结构,画等效电路图。 ③利用电路规律求解,主要有欧姆定律,串并联规律等。 (2)图像问题 ①定性或定量地表示出所研究问题的函数关系。 ②在图像中E、I、B等物理量的方向是通过正负值来反映。 ③画图像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单位长度定义或表达。 将线框的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b为外电路,第二阶段ab相当于开路时的电源,第三阶段ab是接上外电路的电源。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从高考题入手,让学生自主分析探究例题,加以引导总结出规律,使学生感知高考命题的意图,剖析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