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首次西使,旨在为汉联结月氏、夹击匈奴。《史记·大宛列传》记其出使背景曰: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今案:月氏原来是一个强大的游牧部族,其统治中心东起今祁连山以北,西抵今天山、阿尔泰山东端,且一度伸张其势力至河套内外。公元前三世纪末,匈奴兴起於蒙古高原,遏阻了月氏东进的势头。约前177/176年,匈奴大举西进,将月氏逐出上述故地,大部分月氏人西迁至於伊犁河、楚河流域,赶走原居该地的塞人,停留下来。史称这部份西迁的月氏人为“大月氏”。[1]传文所谓“匈奴破月氏王”,结合同传关於“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的记载,可知破月氏王者为老上单于(前174-161年)。这就是说,西迁伊犁河、楚河的大月氏有一次遭到匈奴的沉重打击,其王被杀,但匈奴这次打击,并没有使大月氏放弃伊犁河、楚河流域。传文所谓“月氏遁逃”,不过是“败北”的意思。很可能老上在位时大月氏为收复失地,曾一度东进,因被击败而西向退却。果然老上时月氏已逃离伊犁河、楚河流域,张骞於武帝建元年间(前140-135年)往使便没有现实意义。要之,张骞首次西使的对象是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
写作思路:可以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经过为背景进行阐述,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连贯等等。
正文: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但它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 [6] 。“丝绸之路”名称是德国学者的“发明”。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这个时期,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传播的数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是有计划、甚至是有组织的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辟于西汉武帝时期。
西汉时,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远的地方,称作西域。西汉初期,联络东西方的通道被匈奴所阻。汉武帝时,中原始与西域相通,开始加强对西域的经略。西域本三十六个国,后来分裂至五十多个,都位于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汉武帝听说被匈奴侵犯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就派人出使大月氏,联络他们东西夹攻匈奴。陕西汉中人张骞以郎应募。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率领100余人向西域进发,途中被匈奴俘获,滞留了10年,终于寻机逃脱,西行数十日到达大宛。
这时大月氏已不想攻打匈奴而继续西迁,张骞没有达到目的,在西域待了一年多东返,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后适逢匈奴单于死,国内大乱,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趁机回到大汉,受到汉武帝的热情接待,被封为太中大夫。此次西行前后达10余年,虽未达到目的,但获得了大量西域的资料,史学家司马迁称张骞此行为“凿空”。
张骞归国后,汉武帝曾遣使探求通过罗马开辟一条不经匈奴而到大夏的交通线,但是没有成功。后来汉军击败匈奴,取得了河西走廊地区,打通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通道。霍去病在祁连山大破匈奴后,张骞建议联络西域强国乌孙,以断匈奴右臂。
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并与西域各国联系。张骞到乌孙,未达目的,于元鼎二年(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返抵长安,被张骞派往西域其他国家的副使也陆续回国。乌孙使者见大汉人众富厚,回国归报后乌孙渐渐与大汉交往密切,其后数年,张骞通使大夏,从此,西汉与西北诸国开始联系频繁起来,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但是,西域诸国仍未完全摆脱匈奴的控制,楼兰、车师等国在匈奴的策动下,经常劫掠西汉派往西域的使臣和商队。为了确保西域通道,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将王恢率骑兵击破楼兰,赵破奴率军击破车师。
元封六年(前105年),西汉又与乌孙王和亲,联合挟制匈奴。同时为了打破匈奴对大宛的控制并取得大宛的优秀马种汗血马,汉武帝派李广利领兵数次进攻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攻破大宛都城,使西汉在西域的声威大振,确保了西域通道的安全。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至此畅通。
只要是论文没有二百个字的,二百个字只能说是论文的摘要,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简介如下,请你参考: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约公元前138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这老师是哪的呀?还是大学的老师?怎么还有这样的老师啊?
张骞墓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卒后,归葬于故里博望镇。1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1938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对张骞墓进行了初步发掘,出土“博望□造铭”封泥一枚,加之墓前碑石、汉代石雕等文物,确认为汉博望侯张骞之墓。1956年张骞墓被列为陕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张骞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张骞墓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骞的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以及诚实、厚道、正义、求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张骞作为那个时代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有着非同寻常的胆识和魄力。他代表西汉政府两次出使西域和一次出使西南夷,在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侵扰,开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张骞的建功立业是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和张骞自身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分不开。两千多年来,张骞的精神和业绩一直被世人所称颂,成为中西方人民广泛认同的开拓进取典范人物。
张骞冢
张骞墓位于张骞纪念馆中。张骞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 位于陕西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
张骞墓座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围有古柏环绕,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一对。大门前竖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组成的石华表一对。1988年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汉代阙式大门门楼,铺设了墓园甬道,栽种了名贵花木。
1991年又修建了气势雄伟的三间献殿,东西墙壁上悬挂有“张骞出使西域图”和“凿空图”。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长3公里、宽10米的全县第一条旅游专线公路,可由县城直达纪念馆。如今,修葺一新的纪念馆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颇受游客青睐。
张骞精神,指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以及诚实、厚道、正义、求实的作风。张骞作为那个时代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有着非同寻常的胆识和魄力。他代表西汉政府两次出使西域和一次出使西南夷,在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侵扰,开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张骞的建功立业是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和张骞自身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分不开。两千多年来,张骞的精神和业绩一直被世人所称颂,成为中西方人民广泛认同的开拓进取典范人物。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已经进入到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阶段。张骞文化、张骞精神作为汉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精神遗产,应该成为汉中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张骞的一生,其最突出的优良品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西汉初期,由于国力贫弱,无力抗击匈奴,自汉高祖开始一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但匈奴自恃兵强马壮,对汉朝边境数有侵扰,汉匈关系一直处于“和亲不和平”的局面,到汉武帝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国力日趋强盛,原先对匈奴的妥协求安也就转而为积极备战。当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国在匈奴逼迫下逃往西域的消息后,就想与之联合共击匈奴,遂出榜召募能担此重任的使者。当时,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小国林立,“各有君长,无所统一,兵众分弱”,都在匈奴的控制之下。葱岭以西虽有众多民族和邦国,由于匈奴的阻隔,从来与汉朝不通音信,视同绝域。道路遥远,地理方位模糊不清,匈奴的阻隔,语言风俗的差异等等,都意味着本次出使有极大的风险。可是,胸怀大志的张骞并不甘心于“掌守门户,出任车骑”的郎官生涯,他毅然揭榜应召,于建元三年,带着一百多名勇武之士西辞长安,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载,行程几万里,所受艰辛困苦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他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树立了良好风范,更值得今天的汉中人去学习。有史以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一直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只有那些敢于冒险、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人,最终才能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成为时代的英雄。二、矢志不渝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进取的品格张骞受命出使,率众西行。当时,他既不知大月氏西迁何处,也不知路途之远近。所经之地,不仅自然条件恶劣,衣食没有保证,且处在匈奴的严密控制之下,随时都有丧生的危险。张骞的随从大部分人牺牲在艰难的途程中,十三年后从西域归来时,一百多人的使团只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了。陕西王儒卿等人所著的《陕西乡贤事略·汉张骞事略》中称赞说:“张骞跋涉于冰天雪碛之中,困顿于酪食毳衣之乡,往往数日或数十日不得食,备历艰难困苦,所至宣汉盛德,西域诸国、始知有汉……此非坚韧磊落不屈不挠之慨,其孰能排万难,犯万险,以卒达其所志者耶!”这是一段较为忠恳的评价。张骞不畏难险出使大月氏的行动本身就体现了勇于进取的精神,为了完成这一政治使命,张骞虽两度为匈奴所俘,却想方设法脱离虎口。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他没能按原定计划说服月氏国和乌孙国共击匈奴,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积极地富于创造性地开始了对西域诸国的实地考察。对各国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势、人口、物产、军事、交通以及与匈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正是基于张骞回国后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西汉王朝才能做出抗击匈奴的正确决策。三、尚气节、重信守,富有爱国精神《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持汉节不失。”汉节不仅是天子所赐,更是国家、民族的象征,是他的信念所在。身处异国他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张骞坚守汉节,不改初衷,认准一个目标勇往直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张骞还是一个颇重信义之人,史称“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在出使西域诸国过程中,张骞突破了中原人固有的盲目自大的狭隘意识,尊重所到各国的首领,以礼相待、以诚相见。他建议汉武帝用“以义属之”的方式,与西域各国往来,使汉朝“地广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其实就是向汉王朝倡导“和平外交”的思想。正因为张骞所到之处表现出平等、友善、宽容、互利的使者风范,才能使得“蛮夷爱之”。在他去世后,汉朝派出的使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可见张骞的人格魅力在西域诸国影响之深远。张骞有着诸多优良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拓进取,坚韧不拔,务实守信”。
1、张骞墓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城以西三千米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张骞墓位于张骞纪念馆中,位于汉江北岸,距城固县约三公里。2、张骞墓,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卒后,归葬于故里陕西城固博望镇。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
著作《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荣新江、朱玉麒辑注,中华书局,2002年4月。《西域水道记(外二种)》,[清]徐松著,朱玉麒整理,中华书局,2005年7月。《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薛天纬、朱玉麒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西域文史》第一~四辑,朱玉麒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2009年论文《“喜雨”别解》,《文教资料》1992年第2期《道藏所见唐刺史考》,《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登科记考补遗、订正》,《文献》1994年第3期《唐代道教人物三考》,《中国道教》1995年第2期《西方新史学观照中的史记范型》,《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元代党项羌作家余阙生平及创作初探》,《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道藏所见李白资料汇辑考辨》,《文教资料》1997年第1、2期《李白贞义女碑考辨》,《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张说诗文重出误收考》,《文教资料》2000年第3期《小说前史时期的叙事因素:以桃花源记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论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唐两京城坊考增补质疑》,《书品》2000年第6期《脱靴的高力士:一个文学配角的形成史》,《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宋蜀刻本张说之文集流传考》,《文献》2002年第2期《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李白题材的小说作品叙论》,《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张燕公集的阁本与殿本》,《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唐代长安建筑园林及其文学表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隋唐文学人物与长安坊里空间》,《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西域水道记:稿本、刻本、校补本》,《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年《西域水道记稿本研究》,《文献》2004年第1期《徐松及其西域著作研究述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汉唐西域纪功碑考述》,《文史》2005年第4辑《唐宋都城小说的地理空间变迁》,《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松遣戍伊犁时期的生活考述》,《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唐代诗人的南贬与屈贾偶像的树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窥园图记题跋》,《文献》2006年第2期《春山秋恨有谁知》,《读书》2006年第5期《清代西域地理文献中的吐鲁番:以西域水道记为中心》,《吐鲁番学新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新疆识略成书考论》,《西域文史》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新出吐鲁番文献中的古诗习字残片研究》,《文物》2007年第2期(与李肖合作)《新出吐鲁番文书论语古注与孝经义写本研究》,《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第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行程日记作者及相关人事考》,《文献》2008年第4期《长安都市空间与唐人小说的场景还原》,《光明日报》2009年4月21日第12版《徐松手札辑笺》,《文献》2009年第3期(与魏春艳合作)《吐鲁番文书中的汉文文学资料叙录》,《吐鲁番学研究》2009年第2期《徐松与道光朝京师学坛的西北史地研究》,《西域文史》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西域水道记版刻年代再考》,《西域研究》2010年第3期《西北史地学背景下的徐松与邓廷桢、林则徐交谊》,《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学研究:以徐松与西域水道记为中心》,《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伊犁将军松筠研究二题》,《张广达先生八十华诞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10年9月。《思想与思想史的资源:魏源致徐松三札考论》,《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张说诗集明代版本传承考》,《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343—365页。《徐松诗文辑佚》,《汉学研究学刊》创刊号,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2010年10月。《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1. 《汉简所见的“候史” 》,原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二人合作,第一作者。2.《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研究综述》,原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3.《秦汉邮驿交通建设与后勤管理》,《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5期摘要转载。4.《论汉代的督邮》,《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5.《秦汉邮驿的管理系统》,《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5期摘要介绍。6.《张家山汉简所见的亭及其吏员》,《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7. 《简牍所见秦汉邮书传递方式考辨》,《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6期。8. 《汉代河西的水利建设与管理》,《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2期。9. 《汉武帝“图制匈奴”战略与征伐大宛》,《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10.《敦煌悬泉汉简所见河西的羌人》,《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11.《秦汉的都亭与乡亭》,《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12. 《论武帝以前的汉匈关系》,《西北第二民院学报》2007年第4期。13. 《 “十里一亭”说考辨》,《南都学坛》2008年第3期。14. 《河西汉晋简牍及其学术价值》,《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5. 《秦汉驿的职能考述》,《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6.《秦汉邮书管理制度初探》,原载《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后收入《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7.《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18.《汉代对西南边疆的经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1期。19.《初元三年汉弃珠崖刍议——兼论汉代边疆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20.《汉代护羌校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21.《汉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22.《汉代戊己校尉述论》,《西域研究》2000年第2期。23.《东汉西北边疆政策述评》,《学术研究》1997年第7期。24.《论汉代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25.《朱绍侯先生与军功爵制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二人合作,第二作者。26.《古代河西开发的历史反思》,《开发研究》2003年第3期。27.《汉唐河西农业开发得失谈》,《开发研究》1992年第7期。28.《汉初经济萧条原因探析》,《晋阳学刊》1995年第4期。29.《汉代河西的行政区划、职官建置及其特点》,《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30.《先秦时期的河西农业》,《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二人合作,第一作者31.《秦汉时期西北疆域的变迁》,《西北史地》1992年第2期。32.《西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西北第二民院学报》2004年第1期。33.《汉代河西人口蠡测》,《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1期。34.《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人口》,《西北人口》2003年第2期。35.《秦汉的邮与邮人》,《简牍学研究》第4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6.《汉代西北边塞的邮驿建置》,《简牍学研究》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7.《汉代甲渠候官邮程考》,《史学论丛》第9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38.《秦代刑徒的生活和服役范围》,《秦文化论丛》第7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二人合作,第二作者。39.《秦代的公文记录》,《鲁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40.《汉代“传驿马名籍”简若干问题考述》,《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41. 《秦汉驿制诸问题考述》,《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42.《论汉代对羌民族政策的演变》,《张掖师专学报》2001年第1、2期。43.《古史所记的先秦河西》,《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44.《汉代河西文化述论》,《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45.《古代河西的兴衰及其地位和作用》,《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46.《陈垣先生与敦煌学研究》,《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7.《汉唐时期河西农业的局限发展及其原因》,《张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48.《汉代对河西的农业经营》,《张掖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49.《隋唐时期西北疆域的嬗变》,《历史教学与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二人合作,第一作者。50.《略论曾布》,《张掖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51.《司马光经济思想刍议》,《张掖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52.《唐前期的河西农业经营》,《酒泉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西安事变作文78年前的今天,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一个挽救中国的生死存亡的兵谏。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将军发起了这次兵谏。它——便是张学良。直到现在,我还对这位为国鞠躬尽瘁的将军心怀敬意。如果不是他发起兵谏,或许不会有今天。当时的张学良一方面面对着国仇家恨;一方面面对着人民群众所给予的“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更令人发指的是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着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后的围歼红军的压力。但是,张学良不愧是少帅,他始终把国家兴亡摆在了第一位!他发起兵变,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战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极大意义的。他代表了当时的人心: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之后经过中国共产党的调解,停止了我国的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拯救了中国,他的和平解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维护了中国利益;张学良,这位忠心为国,一心为民的将军,将永远名垂青史!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钓鱼岛,黄岩岛的主权问题层出不穷,而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学习张学良的爱国精神。家是最小国,有国才有家。今天,是西安事变后的78年,为了纪念这次救中国于水火的军事活动,我在此呼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从今后开始,献身于伟大的祖国吧!
我觉得现在的某党的评价不是很准确,可能从利益上考虑的吧。 大家都知道,在20年代左右,中国分为中国南北两个政府,一个广州国民政府、一个是北京北洋政府,我只是假如日军在那时候大规模侵略中国,显然一个政府抗日的不可能的,除非这个政府领导人是傻子领导人,当然换成任何人都不可能的。你要记住蒋介石讲过这句话《攘外必先安内》,而不能直接否定蒋介石不抗日,而蒋介石当时的目标就是清剿红军,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剿匪副司令,但是蒋介石的用意是消弱地方军阀,用杨虎城、张学良的杂牌军、军阀剿匪,令张学良与杨虎城很不满意,张学良几乎跟红军打没打过胜仗,一出动两个师,阵亡两个师长。而当时长征之后的红军也坚持不住了,即使当时苏联对中国红军的支援也是有限的。苏联支援中国红军的想法并非那么简单,苏联占领中国的土地、分裂外蒙等历史问题,不知道楼主清楚不清楚,最后周恩来和张学良相见恨晚,因为红军确实坚持不了蒋介石的一次又一次的剿匪,张学良杨虎城又不满蒋介石用他们的部队剿匪,张学良当时只是年轻被周利用了,并不全是国内外的形势,还有一种就是在918之后,张学良成了不抵抗将军,张学良想借此挽回名声,但是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他不剿匪,那么他也不应该北伐统一中国,而红军不听国民政府,却听一个占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的苏联,对吧,现在对西安事变的评价都从政治利益的基础上来考虑的。
咱们先来看看中国: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学良因热河抗战失败,出国考察。赶上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一二·九运动,中共宣布抗日后,两广事变。 发现了共军的打赢的优势与蒋方的偏执,对将提了几个要求:请缨抗战 联共抗日 严令进剿红军无一幸免,全部否决之后蒋准备撤张学良的职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1张学良是支持中共的2张学良经常劝蒋联共抗日3事变时张蒋关系破裂4张学良很可能很早就有动机了下面差一个小插曲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特务军警开枪打伤一名小学生,群众非常激愤,决定到临潼直接向蒋中正请愿示威。蒋中正强令张学良制止学生运动,必要时可以向学生开枪。张学良接到命令后,赶上游行队伍,极力劝说学生回去。东北大学学生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等口号。张学良向群众表示一周内以实际行动答复学生要求,如果做不到,你们其中任何人都可以“置我张学良于死地”。请愿学生们在华清池前高唱《松花江上》一曲,感动了在场了东北军士,全场爱国情绪高昂。 由此可见 蒋不得人心,且当时全国主张抗日。 再加上张作霖也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同时为了挽救国民党(若再不抗日,国民党很可能会被推翻),国仇家恨一起报,组织了事变。 张学良是个影响历史的人,若没有他,当时中国可能会更差 或更好。。 以上请大家自己判断,谢谢。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猖狂占领,妄图蚕食我国。而蒋介石却采取不抵抗主义!内忧外患;迫 使爱国将军张学良,逼蒋,发动了西安亊变。以御日侵。 史鉴﹕面对外侵,海峡同心,一致对外,不可孤息养奸。当以重拳,回击侵略者! 乃为上策!?
2012年1)Ding Wenjuan,Wang Renqing, Yuan Yifu, Liang Xiaoqin, Liu Jian. of nitrogen deposition on growth and relationship ofRobinia pseudoacaciaandQuercus acutissimaseedlings. Dendrobiology, 67: )Zhang Juan, Dai Jiulan, Du Xiaoming, Li Fasheng, Wang Wenxing,Wang Renqing. 2012.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petroleum-hydrocarbon in soil profiles in Hunpu wastewater-irrigated area, China’s northeast. Geoderma, 173: 215-2233)Zhang Juan, Dai Jiulan, Haorui Chen, Du Xiaoming, Wang Wenxing, Wang Ning,Wang Renqing. 2012. Petroleum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air and their effects on farmland soil at the outskirt of an industrial city, China. Journal of Geochemical press(DOI: )4)Wang Qiang,Wang Renqing, Tian Chengyu, Yu Yue, Zhang Yongli, Dai Jiulan. 2012. Using microbial community behavior as the complementar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 a case study of an iron deposit tailing area.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51: )Chen Hua,Wang Renqing, Ge Xiuli, Zhang Juan, Du Ning, Wang Wei, Liu Jian. 2012. Competition and soil fungi affect the physiological and growth traits of an alien and a native tree species. Photosynthetica, 50(1): )Wang Shujun, Liu Jian,Wang Renqing, Ni Zirong, Xu Shipeng, Sun Yueyao. 2012.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ts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84(5): )Chen Hua,Liu Jian, Xue Tong,Wang Renqing. 2012. Roads accelerate the invasion process of alien speci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347-353: )Yu Yue, Wang Hui, Liu Jian, Wang Qiang, Shen Tianlin, Guo Weihua,Wang RenQing. 2012. Shift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 and structure along the successional gradient of coastal wetlands in Yellow River Estuary.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49:)Ge Xiuli,Liu Jian,Wang .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vegetation in Nansi Lake area.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518-523: )Xue Tong, Dai Jiulan, Zhang Mengmeng,Wang Renqing. 2012. FT-IR spectroscopic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forest soil and it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for mercury. Pedosphere. )Zhang Mengmeng, Liu Jia, Tian Chengyu,Wang Renqing, Dai Jiulan. 2012. Effect of pH, temperature and the role of ionic strength on the adsorption of mercury (II) by typical Chinese soils.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43: )薛童,陈华,张依然,王仁卿,戴九兰. 2012.腐殖质化学的光谱研究新进展.安徽农业科学, 6: )郭微,戴九兰,王仁卿. 2012.溶解性有机质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土壤通报, 43(3):年14)Ding Wenjuan, Liu Jian, Wu Daqian, Wang Yue, Chang Cheinchi,Wang Renqing. 2011. Salinity stress modulates habitat selection in the clonal plantAeluropus sinensissubjected to crude oil deposition. The Journal of the Torrey Botanical Society, 183(3): )Wang Yutao, Liu Jian, Hansson Lars, Zhang Kai,Wang . Implementing a relative stricter discharge standard in a regional industry to enhance eco-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4): )Liu Lei, Liu Jian, Wang Yutao, Wang Nvjie,Wang .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watershed-scale wetland restoration: a case study in Shandong provi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5(3): )Chen Hua, Liu Jian, Zhang Yongli, Wang Qiang, Ge Xiuli, Wei Yinghua,Wang Renqing. 2011. Influence of invasive plantCoreopsis grandifloraon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32(5): )王仁卿,杜宁,郭卫华,张淑萍,戴九兰,刘建,王玉志,王玉涛.2011.走向国际化的生态学——山东大学生态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46(10):)张孟孟,戴九兰,王仁卿. 2011.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中汞吸附迁移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 5: 95-99, )Han Xuemei,Wang Renqing, Guo Weihua, Pang Xugui, Zhou Juan, Wang Qiang, Zhan Jincheng, Dai Jierui. 2011.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response to land use and various soil elements in a city landscape of North China.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0(73): )Guo Weihua, Jeong Jihee, Kim Zinsuh,Wang Renqing, Kim Enhye, Kim Sunghwan. 2011. Genetic diversity ofLilium tsingtauensein China and Korea revealed by ISSR marker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39: 352–)Guo Weihua, Li Bo, Zhang Xinshi,Wang Renqing. 2011. Water balance in SPAC under water stress: a case stud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nd Caragana intermedia. In: Efe R. (Eds).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Cambridge Scholars )Wang Wei, Wang Renqing, Yuan Yifu, Du Ning, Guo . Effects of salt and water stress on plant biomass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amarisk (Tamarix chinensisLour.) seedlings.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0(78): )Zhou Juan,Wang Renqing, Guo Weihua, Zhou Guangjun, Wang Qiang, Wang Wei, Han Xuemei, Pang Xugui, Zhan Jincheng, Dai Jierui. 2011.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geochemical elements under different farmlands in Shougu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42: )杜宁,张秀茹,王炜,陈华,谭向峰,王仁卿,郭卫华. 2011.荆条叶性状对野外不同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研究.生态学报, 31(20): 年26)Liu Jia, Dai Jiulan,Wang Renqing, Li Fasheng, Du Xiaoming, Wang Wenxing. 2010.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fate of mercury (II) by typical black soil and red soil in China. Soil and Sediment Contamination, 19: )Wang Qiang, Dai Jiulan, Yu Yue, Zhang Yongli, Shen Tianlin, Liu Jiangsheng,Wang Renqing. 2010. The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s under the stress of heavy metals in typical agriculture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61: )Du N., Guo W. H., Zhang X. R.,Wang R. Q. 2010.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Vitex negundoL. (Franch.) Rehd. to drought stress. Acta Physiol Plant, 32: )Guo W. H., Li B., Zhang X. S.,Wang R. Q. 2010.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water balance components ofHippophae rhamnoidesandCaragana intermedia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Agroforestry Systems, 80: 423–)Wu D. Q., Liu J., Wang S. J.,Wang R. . Simulating urban expansion by coupling a stochastic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n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Stoch Environ Res Risk Assess, 24: 235–)Wu Daqian, Liu Jian, Wang Shujun,Wang . Simulating urban expansion by coupling a stochastic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n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24(2): )徐飞,郭卫华,徐伟红,王仁卿.2010.刺槐幼苗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2 (1): )吴大千,王仁卿,高甡,丁文娟,王炜,葛秀丽,刘建. 2010.黄河三角洲农业用地动态变化模拟与情景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26(4): )葛秀丽,刘建,王镥权,李卫东,王仁卿.2010.南四湖区域乡土植物生态特性研究.见: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论文集(The 13th World Lake Conference).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p. )王强,戴九兰,吴大千,余悦,申天琳,王仁卿. 2010.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基于BIOLOG方法的数据分析.生态学报, 30(3): )何欢,申天琳,戴九兰,郭微,王强,马丽,王仁卿. 2010.潮土潜在硝化速率对重金属锌镉的响应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9(5): )王强,戴九兰,付合才,申天琳,吴大千,王仁卿. 2010.空间分析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生态学报, 30(2): )王女杰,刘建,吴大千,高甡,王仁卿.201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生态学报,30(23): 年39)Dai J. L., Zhang M., Hu Q. H., Huang Y. Z.,Wang ., Zhu Y. G. 2009.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iodine by various Chinese soils: II. Iodide and iodate. Geoderma, 153: )Wang S. J., Li Jennifer, Wu D. Q., Zhang K.,Wang ., Liu . The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a case study of Ji’nan city,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4: )Wang S. J., Liu J., Ren L. J., Zhang K.,Wang .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s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9: )Wang S. J., Jennifer Li, Wu D. Q. , Liu J., Zhang K.,Wang . The Strategic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a case study of Rizhao City, China..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23: )Wu D. Q. , Liu J., Zhang G. S., Ding W. J., Wang W.,Wang . Incorporati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to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n application to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tamarisk (Tamarix chinensis Lour.). Ecological Modelling, 220: )Xu F., Guo W. H., Xu W. H., Wei Y. H.,Wang . Leaf morphology correlates with water and light availability: What consequences for simple and compound leave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9: 1789 )Xu F., Guo W. H.,Wang ., Xu W. H., Du N., Wang Y. F. 2009. Leaf movement and photosynthetic plasticity of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allebiate stress under different light and water conditions.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31: 553 - )Yang J. H., Zhang S. P., Liu J., Zhai W.,Wang .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endangered species Rosa rugosa Thunb.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47(6): )Zhang J., Dai J. L.,Wang ., Li S. F., Wang W. X. 2009.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divalent mercury (Hg2+) on humic acids and fulvic acids extracted from typical soils in China.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335: )王玉涛,郭卫华,刘建,王淑军,王琦,王仁卿2009.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生态学报,9 (1): )吴大千,刘建,贺同利,王淑军,王仁卿. 2009.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黄河三角洲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8): )吴大千,刘建,王炜,丁文娟,王仁卿. 2009.黄河三角洲植被指数与地形要素的多尺度分析.植物生态学报, 33 (2):年51)Dai J. L., Li S. J., Zhang Y. L.,Wang . 2008. Distributions, source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opsoil at Ji’nan city,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47: )Liang Y., Liu J., Zhang S. P., Wang S. J., Guo W. H. andWang . 2008.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invasive plant Coreopsis grandiflora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Laoshan Mountain,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88(4):831-83753)Liu J., He W. M., Zhang S. M., Liu F. H., Dong M.,Wang . Effects of clonal integration on photosynthesis of the invasive clonal plant Alternanthera (2): )Zhang Y. L., Dai J. L.,Wang ., Zhang J. 2008. Effects of long-term sewage irrigation on agricultural soil microbi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s in Shandong,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44(1): )Zhou J., Guo W. H.,Wang ., Han X. M., Wang Q. 2008.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the profile of an agricultural soil in norther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 )刘江生,王仁卿,张永利,王强,戴九兰. 2008.山东省黄河故道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环境科学, 29(6):)徐飞,郭卫华,徐伟红,王仁卿. 2008.短期干旱和复水对麻栎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山东林业科技, 4: )张高生,王仁卿. 2008.现代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中国环境科学, 28(4): )张高生,王仁卿. 2008.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0:年60)Guo W. H., Liu H., Du N., Zhang X. S.,Wang R. Q. 2007. Structure design and establishment of 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 for alien spec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18 (10): )Guo W. H., Li B., Zhang X. S.,Wang R. . Architectural plasticity and growth respons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nd Caragana intermedia seedlings to simulated water stres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69(3): )Han X. M., Guo W. H.,Wang R. Q., Wang M. C. 2007.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microcosm soils treated with battery waste. 17(9): )Han X. M., Guo W. H.,Wang R. Q., Zhou J., Wang M. . 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atabolic diversity in five plant communities in North China assessed by polyphasic method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10): )Liu C. C.,Wang R. . Leaflet movement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in response to a Changing light environment.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49(4): )Zhang G. S.,Wang R. Q., BaiminSong. 2007. Plant Community Succession in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Chin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8(8): )Zong ., Han ., Zhang . DNA recovery from soil in restoration area and indicated biodiversity. Ekológia (Bratislava), 26: )杜宁,郭卫华,王仁卿. 2007.昆嵛山典型植物群落生态学特征研究.生态学杂志, 26(2): 151-15868)杜宁,郭卫华,王仁卿. 2007.嵛山典型林下灌草层植物种间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学报, 42(3): 71-8369)郭卫华,李波,张新时,王仁卿. 2007.水分胁迫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蒸腾作用影响的比较.生态学报, 27 (10): )王瑶,刘建,王仁卿. 2007.阿利效应及其对生物入侵和自然保护中小种群管理的启示.山东大学学报, 42 (1): )徐飞,郭卫华,王炜,徐伟红,王玉芳,王仁卿. 2007.黄河三角洲柽柳与芦苇光合特性比较.山东林业科技, 6: )徐飞,郭卫华,王玉芳,王炜,杜宁,王仁卿. 2007.济南市校园6个绿化树种光合荧光特征比较初探.山东大学学报,42 (5): )吴大千,杜宁,王炜,翟雯,王玉芳,王仁卿,张治国. 2007.昆嵛山森林群落下灌草层结构与多样性研究.山东大学学报, 42(1): )吴大千,徐飞,郭卫华,王仁卿,张治国. 2007.中国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植物夏季气孔导度影响因素及模型比较.生态学报, 10: )徐伟红,郭卫华,徐飞,王仁卿. 2007.三种枣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山东农业科学, 2: )吴彤,李俊祥,戴洁,王仁卿. 2007.山东省外来植物的区系特征及空间分布.生态学杂志, 26 (4): )张永利,戴九兰,王仁卿,王文兴. 2007.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进展.生态科学, 26 (2): 年78)Zhang X. Q., Liu J., Clive V. J. Welham, Liu C. C., Li D. N., Chen L.,Wang R. Q. 2006. The effects of clonal integration on 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and placement of daughter ramets in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Flora, 201(7): 547-55479)韩雪梅,郭卫华,周娟,张淑萍,王仁卿.2006.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非培养方法.生态科学,25(1): 87-9080)王嘉,王仁卿,郭卫华. 2006.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山东农业科学, 1: )张宪强,郭卫华,杨继红,刘成程,王仁卿. 2006.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性系种群结构与生长动态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 41 (2): )周娟,郭卫华,宗美娟,韩雪梅,王仁卿. 2006.房干村不同植被下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山东大学学报, 41 (6): )宋楠,宋亚囝,王仁卿,郭卫华,刘建. 2006.山东省农业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山东科学, 19 (3): 年84)Liu J., Liang S. C., Liu F. H.,Wang R. Q., Dong M. 2005. Invasive alien plant species in China: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11(4): )Liu J., Zhu X. W.,Wang R. Q., Dong M. 2005. Effects of grasshoppers on the dominant plants naturally growing in degraded grassland ecosystem in Northern China. Ekologia (Bratislava), 24 (2): )Qi X. S., Zhang S. P., Wang Y. Z.,Wang R. Q.,. 2005. 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ted pig-biogas-vegetable greenhouse system in North Chin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4(3): )刘建,刘凤红,董鸣,王仁卿. 2005.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榆树种群的大小结构和邻体格局.中国沙漠, 25 (1): 75~)鲁敏,李英杰,王仁卿. 2005.油松容器育苗基质性质与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关系.林业科学, 41 (4): 86~93. .89)齐鑫山,丁卫建,王仁卿,聂岩,田明英. 2005.果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生态及果树生产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21(2): 13~1790)宋志文,王仁卿,席俊秀,韩潇源,孙贤风,王玮. 2005.荣成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农村生态环境, 21 (4): 43~)宋志文,王仁卿,席俊秀,韩潇源,姚晨. 2005.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与动态特征.生态学杂志, 24(6) : 648-65192)张淑萍,王仁卿,杨继红,张强,魏英华. 2005.胶东海岸野生玫瑰(Rosa rugosa)的濒危现状与保护策略.山东大学学报, 40 (1): 112~)张永利,张宪强,王仁卿. 2005. 鲁中山区植物区系初步研究.山东林业科技, 1: 1~5.
1. 王淑莹,曾薇,董文艺,杜红,陈韬. SBR法短程硝化及过程控制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⑽:1-5陈韬,王淑莹,彭永臻,田文军. 常温下A/O工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⑿:5-82. 王淑莹,高大文,彭永臻. SBR法处理高浓度豆制品废水的试验研究. 水处理技术,2002,28⑸:296-298。3. 曾薇,王淑莹,彭永臻,陈韬. 供氧方式对SBR法硝化过程控制的影响. 环境化学, 2002,21⑹:571-5754. 高大文,王淑莹,彭永臻,梁红. 温度变化对DO和ORP作为过程控制参数的影响.环境科学,2003,24⑴:63-695. 崔有为,王淑莹,孔祥智,记立平,王海东.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抗盐度冲击的能力.中国给水排水,2003,19⑾:12-156. 马勇,王淑莹,王晓莲,彭永臻. A/O脱氮工艺的控制策略和应用性研究.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⑽:18-227. 崔有为,王淑莹,于德爽,祝贵兵,彭永臻. 以溶解氧作为SBR法处理含盐污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可行性研究. 给水排水,2003,29⑹:54-578. 王淑莹,陈滢,付强,范彩安,甘一萍,彭登富,彭永臻. A/O脱氮工艺中污泥上浮的原因与控制. 给水排水,2003,29⑺:13-159. 王淑莹,崔有为,于德爽,祝贵兵,王海东. 无机盐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环境工程,2003,21⑸:7-910. 马勇,王淑莹,王晓莲,彭永臻. 利用ActiveX技术开发城市给水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测绘通报,2003,7:41-4311. 王淑莹,代晋国,李利生,顾华,彭永臻. 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9⑷:486-49012. 代晋国,王淑莹,李利生,李勇智,武佃卫,杨忠山,彭永臻. 基于GIS的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及应用.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3⑹:36-3913. 李勇智,王淑莹,吴凡松,代晋国,彭永臻. 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中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与富集.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⑴:45-4914. 宋学起,王淑莹,彭永臻,陈滢,吴凡松,李秀玮. 以氯化和时间控制实现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 高技术通讯,2004,14⑴:95-9915. 陈滢,王淑莹,张艳萍等. 短程硝化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2004,⑽:25-2916. 陈滢,王淑莹,彭永臻,宋学起,刘敏. 用实时控制SBR实现生活污水的短程硝化. 高技术通讯,2004,14⑷:83-8817. 王之晖,王淑莹,彭永臻,高春娣. 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外加碳源在线控制基础.环境科学. 2004,25⑶:73-7718. 刘秀红、王淑莹、高大文、杨庆、吴凡松,短程硝化的实现、维持与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⑿,7-1219. 王海东,王淑莹,张永利,崔有为. 厌氧—往复好氧组合式工业废水处理新工艺.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⑻:49-5220. 崔有为,王淑莹,宋学起,王海东,祝归兵,彭永臻. Nacl盐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影响. 环境工程,2004,22⑴:19-2121. 王之晖,王淑莹,彭永臻,李勇智. 智能控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⑶:69-7322. 祝贵兵,王淑莹,李探微,王亚宜,伦中财,彭永臻. 采用污泥过滤进行固液分离的试验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⑹:739-74323. Wang S Y,Gao D W,Peng Y Z,Wang P,Yang Q.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High Nitrogen Soybean Wastewater with On-Line Fuzzy Control.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4,49(5-6): 121-12724. Wang S Y,Gao D W,Peng Y Z,Wang P,Yang Q. Alternating Shortcar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Soybean Wastewater by SBR with Real-Time Contro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⑶:380-38325. Wang S Y,Li Y Z,Peng C Y,Peng Y Z. Nitrogen Removal from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and Free Ammonia via Partial Nitrification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50⑹: 31-3626. 王晓莲,王淑莹. 马勇,彭永臻,A2O工艺中反硝化除磷及过量曝气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化工学报,2005,56⑻:1565-157027. 崔有为,王淑莹,朱岩等. 模糊控制强化生物除磷SBR系统的除磷过程. 高技术通讯,2005,15⑺,95-10028.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MLSS、PH及NO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中国给水排水,2005,21⑺:47-5129. 王淑莹,马勇,王晓莲,彭永臻. GIS在城市给水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⑴:123-12630. 曾薇,王淑莹,彭永臻. SBR法好氧曝气时间的模糊控制. 水处理技术. 2005,31,⑴:65-6831. 王少坡,王淑莹,彭永臻,李勇智. 常温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pH和ORP变化规律.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⑶:20-2432. 崔有为,王淑莹,甘湘庆,姜桂莲,李桂星,袁一星,生物处理含盐污水的盐抑制动力学,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⑸:38-4133. 王海东,王淑莹,彭永臻,于德爽. UNITANK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污泥膨胀的特点与控制. 给水排水,2005,31⑶:37-3934. 王晓莲,王淑莹,彭永臻,进水C/P比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化工学报,2005,56⑼,1765-177035. 崔有为,王淑莹,朱岩,李桂星,甘湘庆,彭永臻,海水代用及其含盐污水的生物处理,工业水处理,2005,25⑽,1-536. 王淑莹,王晓莲,李探微,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1⑹:608-61237.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祝贵兵、令云芳,污水有机碳源特征及温度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⑵:186-19238.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反硝化除磷的生物化学代谢模型,中国给水排水,2006,22⑹:4-739. 令云芳、王淑莹、王亚宜、王伟、彭永臻,A2N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37⑵:7-1140. 白璐、王淑莹、高守有,低曝气量与实时控制下的常温短程硝化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6,22⑼:30-3341. 马勇,王淑莹,曾薇,彭永臻,周利,A/O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中试(一)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⑸:703-709,42. 王晓莲,王淑莹,王亚宜,彭永臻,强化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运行控制策略,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⑸:722-72743. 杨庆,王淑莹,杨岸明,郭建华,薄凤阳,彭永臻,基于三层网络的SBR法深度脱氮智能控制系统的中试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6,26⑸:745-75044. 白璐,王淑莹,彭永臻,高守有,低溶解氧条件下活性污泥沉降性的研究,工业水处理,2006,26⑸:54-5645. 王淑莹,梁秀荣,文洋,陈滢,甘一萍,氧化沟工艺中污泥膨胀原因的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⑷:347-35146. 王伟,王淑莹,王海东,令云芳,刘智波,连续流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控制要点及优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⑽:83-8747. 郑淑文,王淑莹,张树军,彭永臻,两级UASB与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启动运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⑽:88-9248. 令云芳,王淑莹,王伟,王亚宜,厌氧段HRT对A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水处理技术,2006,32⑽:44-47
张永利,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陕西省扶风县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