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里没有文献标识码

发布时间:

论文里没有文献标识码

在文献名后面标注,[文献标识码],一篇论文只有一个标识码。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一、论文中的中图分类号: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也可上网查询,格式: 二: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 说明:1)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3)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规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有所不同。A类文章要求有中英文题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还要有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B类和C类文章要求有中文题名及作者姓名。A类文献是期刊质量的一个标志。期刊中论著是期刊的核心部分,学术价值较高,一般都被定为A类文献;综述性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以江集文献资料为主,或着重评述,具有权威性,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引导作用定为A类。 论著摘要、报告、经验交流等类文章,文章标识码的统一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定为B,有的定为其它,须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述评、专题讨论等一般标识定为C;简短的报告、短篇报道一般定为D。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 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三、文章编号是由期刊专职人员给的编号,自已无法填写。

英文期刊参考文献没有标识码

文献是汉语词语,拼音是wén xiàn,意思是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跟着我来看看外文参考文献为什么没有页码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外文文献期刊没有页码,一般是使用卷和文献号来确定。同一卷的'每一篇文章,页码都是从0开始的;不是靠页码来区分各篇文章,而是每篇文章的文献号。就期刊文章而言,文献号指文章编号,比较正规的杂志都有,一篇文章对应一个编号。

外文文献期刊没有页码,因为外文使用卷和文献号来确定。

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

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因为一般是使用卷和文献号来确定。没有页码的几种情况:1.电子期刊,我下载到文献了,的确找不到它的页码。2.引用的文献里面有确定接收,但未正式出版的,也找不到页码。编辑给的修改意见指出参考文献,参考的是期刊文献、期刊文章找到这篇文章收录所在知网或其他数据库,然后数据库看下哪本杂志。有的参考文献没有页码栏目是大学硕士与参考文献本科参考文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参考文献和页码方面论文范文。用cnki导出到noteexpress,有页码就直接写上,没有页码可以去原文中查找。国外的论文上谷歌学术的各个镜像导出题录,有页码当然好,没页码可以不计算在内。

文献标识码和论文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一般指文献标志码。 文献标志码(Document code)国家新闻出版署1992年发布并试行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下面是我整理的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欢迎阅览。

文献标识码

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

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和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M——专著 Monograph ; C——-论文集Collection ; N——报纸文章 News; J——期刊文章 Journal;

D——学位论文 Degree; R——报告 Report; S——标准 Standard; P——专利 Patent;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Article; Z——其它末说明文献

(1)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

(2)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1.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代表类型如下:

1、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2、C——论文集。论文集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各种主题类似的论文集合在一起。比如说:法律论文集里的论文都是与法律相关的。论文集可以作为一本书或期刊的增刊正式出版,用以区别学术期刊。论文集也可以是综合多种形式的论文集结在一起,合订成的一本书。

3、J——期刊文章。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1、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

2、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1. 文献标识码a表示:专著、论文、学位论文、报告。 格式:【序号】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文件类型标识】。出版地点:出版单位、出版年份。开始和结束页面(可选)。 例如:刘国军、陈少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文献编码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评价数据规范的分类编码。它用于根据文章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分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的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具体内容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含总结报告);B—实践技术成果报告(科学与技术)、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总结(社会科学);C——业务指导、技术管理文章(含领导讲话、专题评论等);D——一般动态信息(沟通、报道、会议活动、专题采访等);E——文献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每篇文章或资料应有一个文献标识码,并且规定了与每种文献标识码相对应的文献中的数据项,即格式。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题名.[M].见(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示例: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⑶:1-3.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朱华.关于《华岳全集》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1962-03-06⑻.4]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示例: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如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77-]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国际、国家(技术)标准——[序号]GB7714-3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S].8]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页-止页.9]科技报告——[序号]……[R]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黄华.论思维[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规范编辑其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说明:1)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志,如:文献标识码:A3)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志规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有所不同。A类文章要求有中英文题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还要有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B类和C类文章要求有中文题名及作者姓名。3文献类型标识编辑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⒕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⒕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4问题编辑A类文献是期刊质量的一个标志。医学期刊中论著是期刊的核心部分,学术价值较高,一般都被定为A类文献;综述性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或着重评述,具有权威性,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引导作用定为A类。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经验交流等类文章,文章标志码的统一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定为B,有的定为其它,须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述评、专题讨论等一般标志定为C;简短的病历报告、短篇报道一般定为D。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因医学期刊有时很难绝对区分各类文献的差异,所以不同时期期刊同样文章格式的标志码有所不同,这与编辑人员对上述规范的理解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系;同一种期刊同类文章的标志码也有不同,这与文章的篇幅及论述的详尽程度有关。如同一期的《临床内科杂志》中,病例报告有的标注为B,有的标注为D。总之,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论文没有文献标识码和论文编号

一、论文中的中图分类号: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也可上网查询,格式: 二: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 说明:1)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3)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规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有所不同。A类文章要求有中英文题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还要有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B类和C类文章要求有中文题名及作者姓名。A类文献是期刊质量的一个标志。期刊中论著是期刊的核心部分,学术价值较高,一般都被定为A类文献;综述性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以江集文献资料为主,或着重评述,具有权威性,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引导作用定为A类。 论著摘要、报告、经验交流等类文章,文章标识码的统一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定为B,有的定为其它,须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述评、专题讨论等一般标识定为C;简短的报告、短篇报道一般定为D。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 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三、文章编号是由期刊专职人员给的编号,自已无法填写。

文章编号是指按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文章编号”由每一学报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篇首页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编号规则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参见GB 9999),YYYY 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 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期次为两位数字 。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 “0” 补齐 ,如第 1 期为“01”。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 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 139页为“0139”。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转页不计。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中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 “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共5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

论文编号是你投稿去后系统生成的号码

论文文献标识码在哪里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一般指文献标志码。 文献标志码(Document code)国家新闻出版署1992年发布并试行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下面是我整理的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欢迎阅览。

文献标识码

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

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和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M——专著 Monograph ; C——-论文集Collection ; N——报纸文章 News; J——期刊文章 Journal;

D——学位论文 Degree; R——报告 Report; S——标准 Standard; P——专利 Patent;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Article; Z——其它末说明文献

(1)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

(2)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1.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J——期刊文章

C——论文集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因医学期刊有时很难绝对区分各类文献的差异,所以不同时期期刊同样文章格式的标志码有所不同,这与编辑人员对上述规范的理解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系;同一种期刊同类文章的标志码也有不同,这与文章的篇幅及论述的详尽程度有关。如同一期的《临床内科杂志》中,病例报告有的标注为B,有的标注为D。总之,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