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伊斯兰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伊斯兰法研究论文

在法学领域中,比较法(Rechtsvergleichung)是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秩序的比较研究。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比较法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什么是比较法

一、 比较法的研究对象

一般意义上说,比较法的研究对象是对不同国家的 法律 进行比较研究。如对中美、中德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从特定意义上说,比较法的研究对象也包括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法律的比较研究,如对美国不同的州之间的法律进行的比较研究、 中国 大陆与两个特别行政区之间的法律制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又如对我国加入WTO后法律与国际接轨、相适应 问题 的研究等。

比较法的研究可以是双边的,即在两个国家或特定的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也可以是多边的,即对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

比较法的名称容易引起误解。一般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调整规则,而比较法谈不上特定的调整对象、调整规则。它是法学的一个学科,而不是一门具体的法,但法学界对“比较法”一词沿用已久,一般不会引起歧异。 目前 这么学科的名称还有如“比较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律的比较研究”等。

对一国法律之间的比较,不属于比较法学的 内容 。如对一国的民法和刑法间的比较研究、一国的民法和行政法之间的比较研究,均不属于比较法学的范围。

比较法学课一般分一下几个层次:一是基础训练,如现在讲的比较法总论;二是部门法的研究;三是专题训练、

下面我想举一个案例来说明比较法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甲是R国人并居住在R国,生前是美国纽约州一公司在R国的代理人。在其生前所立的遗嘱中声明,在5他死后,全部财产由其女儿继承。其女也是R国公民,已成年,居住在R国。根据R国的法律,这一遗嘱是有法律效力的。R国的法律属于西方国家的民法法系。甲死后,其女在纽约州法院向该公司起诉,要求后者支付其所欠甲的薪金和佣金。被告的律师提出,根据纽约州的法律,遗嘱的效力必须警告遗嘱检验法院的证明,而且,遗产应首先由遗嘱执行人管理并作为遗产的代理人,由遗产执行人提起诉讼。而本案中,遗嘱未经遗嘱检验法院的证明,甲的女儿也不是遗嘱执行人,因而,甲的女儿无权起诉,请求法院撤销其起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甲的女儿按纽约州的条件重新提起诉讼,容易导致时间、金钱的浪费,还可能发生过期的问题。这时原告的律师以R国的法律进行抗辩,他提出,本案应适用R国法律。而按R国法律,遗嘱的效力无需经遗嘱检验法院的证明;甲死后,其财产所有权即行转移给其继承人而无需遗产执行人。因而,甲的女儿有权根据所有权起诉。最终,甲的女儿胜诉。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纽约州法院来说,遗嘱要由遗嘱检验法院证明,遗产的处分需要遗嘱执行人,这是本国法。原告方提出适用R国的法律,这是外国法。本国法与外国法发生冲突怎么办?这里又涉及到国际私法或者说冲突法。根据纽约州的冲突法,涉外遗产案件适用法院地法(即纽约州法)或死者住所地法(即R国法);动产继承案件,应适用死者住所地法。同时,如果我们假定甲的女儿委托其在纽约州的代理人起诉的话,就要涉及到国际公法的问题。我们看到,该案件涉及本国法、外国法、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我们不可能熟悉所有外国的法律,但通过比较法的 学习 ,大致了解两个法系间的冲突法,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能游刃有余。这时比较法学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 几十年来比较法学的 发展

比较法学十九世纪在欧洲大陆兴起。二战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研究的内容也从大陆法系扩展到英美法系,还包括了二战后大批新独立国家法律的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比较法研究取得了更为巨大的发展,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美国法律思想在西方取得了主导地位。十九世纪上半期是法国占主导地位,十九世纪下半期是德国占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获得了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为以下的美国法律思想、制度的盛行:(1)美国意义上的司法审查制度,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审查联邦法律和各州宪法、法律是否违背联邦宪法。现在,法国有宪法委员会,德国和俄罗斯联邦有宪法法院,而日本直接仿效美国由普通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2)联邦管理商务的法律。(3)有关隐私权、反性骚扰的法律。(4)对抗制的庭审模式。(5)法律 教育 中的判例教学法。

2、欧盟法律的兴起、欧盟法律的特点是:(1)它不是独立的法律,其效力比成员国法律要高;(2)它不仅适用于成员国国家,还直接适用于成员国的公民。所以,有人称欧盟的法律不是联邦法,也不是国际法,而是超国家的法律。北大设有欧洲法研究中心。

3、两个法系融合的加强。现在,大陆法系也更多地使用判例。这与欧盟的发展有关。欧盟原来是以法国、德国为中心的,七十年代后英国的加入,加强了两个法系的融合。

4、前苏联法律的解体,俄罗斯联邦的兴起。

5、东德的法律由联邦德国的法律所替代。前苏联和东德解体的形式是不一样的。苏联解体以前的法律与俄罗斯联邦现在的宪法不抵触的,由俄罗斯联邦继承沿用。东德的法律则是完全由西德法律所代替。

6、伊斯兰法的改革。这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逐步向传统西 方法 律靠拢的方向,一个是更为宗教化的方向。

7、当代中国法律的巨大变化。

8、一国两制的实现。我认为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

三、比较法 研究 的 方法 论

这是根据西方比较法译著加上我个人看法的一些 总结 。

(一)、宏观的比较和微观的比较

这里有不同的理解。法国比较法学家达维认为,宏观比较是研究具有很大差别的 法律 制度;微观比较是同一个法系的法律比较研究。莱茵斯坦认为,宏观比较是对整个法律制度的比较;微观比较是具体法律制度和规则的比较。瑞典的波格旦认为,宏观比较是形式的比较,如法律结构和渊源的比较;而微观比较是实体的比较,集中在法律规则、 内容 的比较。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理解。对不同的 社会 制度,即不同法系或同一法系不同国家的比较,是宏观比较;具体法律规则的比较是微观比较。

我们看法学 教育 中经常提到的案例,西瓜皮案件。老太太在商场购物时滑倒,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不同处理办法。在法国,人们径直查法国民法典1382至1384条;在德国,人们认为还没有成立契约,属于缔约过失 问题 ;而在英国,人们则认为这属于占有问题,或者说实际控制的问题。

(二)、功能比较和概念比较

功能比较强调各种不同的法律解决同样的对象即具有同样的功能,就是可以比较的。功能比较时比较法的基础和出发点。概念比较强调法律概念、法律的形式、结构、渊源的比较。我个人认为功能比较时重大的突破,是比较高层次的研究,但并不排斥概念、规则、形式的比较。

(三)、 文化 比较

这是美国法学家埃尔曼等提出来的。文化比较强调法律本身是一种文化,应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我个人认为,文化和法律文化究竟指什么,模糊不清。文化对法律有积极 影响 也有消极影响, 传统文化 与法律紧密联系,但法律的决定因素毕竟不是文化。

(四)、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

静态比较是指法律法规条文的比较;动态比较除法律条文外,还包括法律的产生、 发展 、作用、形式以及制定和实行的比较。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比较应该结合起来。

(五)、法律比较的步骤

1、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法律共同遇到的问题(共同的起点);2、比较各国的解决办法;3、研究各国所采取的办法的理由;4、研究这些异同及其产生原因的可能趋势;5、进行评价;6、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比较法的作用

一是在立法方面。比较法从欧洲兴起,特别是从比较立法兴起,在立法方面作用巨大。我曾 作文 《当代 中国 借鉴外国法律的实例》对此进行论述。

二是在法律执行和司法行政方面。例如,《民法通则》中有一条关于涉外合同发生纠纷适用什么法律的条文。一般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选择的由与案件发生地具有最密切联系地法院管辖。这里就产生了“最密切联系”的解释问题。通过比较法研究我们会找到比较适当的答案。

三是当代世界呈现出 经济 全球化和 政治 多元化的趋势,法学界如何适应这一趋势的问题。个别西方法学家(主要是美国的法学家)提出“法律全球化”的 口号 。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经济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是必然,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法律我们应该积极与国际接轨。但法律不同于经济,法律是不会全球化的。其实,一些美国法学家也承认,他们提出的“全球化”是倾向于“美国化”的。

四是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这就不用多说了。

五、不同法系和不同社会制度的法律

不同法系是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不同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概念是有区分的,是不可混同的。苏联解体前,有的法学家称有三个法系,即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这就混淆了概念了。有一种理解是认为有一“远东法系”,还有人认为有一“中华法系”。苏联法学家也曾提出对内比较和对外比较的概念。对内比较是指同一法系的国家间法律的比较,对外比较比较是指社会主义法律与资本主义法律的比较。苏联解体后,比较法学界对此并没有定论。我个人是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划分的,“社会主义法系”我作为 历史 资料来讲解,其他的我作为专题讲。

法学理论中法的作用

[摘要]法是人类 社会自我 管理的最伟大创造。在漫长的人类文明 发展过程中,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语言、概念、逻辑和体系。立法是一项严肃的 政治活动,也是一门政治 艺术。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应该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合建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实践,探索法律科学,掌握法的原理,将有助于提高立法质量,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贡献。

[关键词] 法学理论 法律 政策 管理

现在世界上关于法的定义五花八门,有几十种之多。对法律是什么的回答既体现不同的价值观,也体现不同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行。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应该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法学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上层 建筑的法律是一定发展水平的 经济基础的产物,法的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相适应,法律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条件所提供的范畴和结构。二是坚持统治阶级意志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观点。法律是一个社会中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超然的、抽象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是统治阶级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立法者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最大限度地表达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立法的宗旨。三是坚持发展的观点。法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基于新的社会现实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是法律生命力的源泉。

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法具有多种社会作用。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把法的作用概括为“兴功惧暴、定分止争”。现代社会的法的作用显然不止于此。在政治领域,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确立掌握政权的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国家政权的存在、结构和活动提供法律依据。

“要立国,先立法”,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合法性。在国际法上,合法性表现为获得国际法上的主体资格,在国内法上,合法性表现为合宪性。在这里谈一谈宪政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听到很多关于宪政的讨论。宪政的含义,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宪政就是“限政”,就是“分权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理论认为,宪政的核心是一部好宪法切实得到遵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必须成为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行为准则。对执政党来说,宪政就是依宪执政。

法也是凝聚国民精神的政治符号。很多国家的学校要求学生向宪法致敬,公民进入法庭要对法律宣誓,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和领袖表示对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忠诚最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

第二,法确认和维护国家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既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也包括经济制度。任何社会的立法者都把维护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作为重要任务。法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保障作用。通过设定权利和责任,鼓励、支持符合法定经济制度的行为,惩治违反和破坏法定经济制度的行为;

(2)规范作用。通过制定 公司法 、 合同法、税法、企业法等规范经济活动,将其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指导作用。通第三,确认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和不同成员的意志和利益是有差异的。把这些差异统一到统治阶级整体利益之下,规定他们的权利和责任,确定共同的行为准则,使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别主张服从统一意志,以维护统治阶级整体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的关系也需要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

第四,通过立、改、废为社会变革提供法制保障。

改革通常被称为“变法”,其含义是对现有法律中阻碍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规定及时修改或者废除,并且把改革的成功 经验 及时地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社会变革的条件下,法的制定、修改、补充经常是先通过政策指导的方式进行探索试验,取得经验,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大体定型化之后再制定法律。在政党政治中,把执政党的政策通过立法程序转化为法律是实现执政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现代国家立法的绝大部分以执政党的主张为背景或者是由执政党自己动议的。

在我国,党的治国主张是集中了党和人民的智慧而形成的,通过立法程序,进一步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将其转化为法律,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宪法的四次修正分别是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之后,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把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决策宪法化的。

在这里谈一下法和政策的区别。

(1)政策,顾名思义,是政治决策。政策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针对具体问题和特定人群的。法则是普遍的规则。只有那些成熟的、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政策才需要上升为法律。

(2)政策可以很具体,也可以比较原则,执行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导向性强,规范性弱,而法则具有明确的规范性。

(3)现实生活中政策和法律经常配套使用,但二者的实施方式不同。在实施遇到障碍的情况下,法具有相应的制裁手段,而政策的执行则主要靠行政 措施 和纪律手段。

(4)政策可以是探索性的,可以在一定时间、针对特定问题有效,法则调整稳定的、明确的社会关系。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看,某些重大的改革总是先通过政策来实施,有了必要的实践经验后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制度。

法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社会事务的管理。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必须承担社会管理功能,主要表现为管理社会生产、维护人类基本生活条件,如 环境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维护生产和交换秩序等规范。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时指出,它既“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法的社会作用的范围取决于政权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国法的社会作用是非常广泛的。

法是人类社会自我管理的最伟大创造。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概念、逻辑和体系。立法是一项严肃的政治活动,也是一门政治艺术。结合建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实践,探索法律科学,掌握法的原理,将有助于提高立法质量,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1. 法学毕业论文

2. 比较法学论文

3.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浅谈法律毕业论文范文

5. 大学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近现代伊斯兰教法 近现代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法的变化和改革。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伊斯兰国家经过社会法制改革,其法学理论、法律实体和司法制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明显不同于中世纪伊斯兰教法。现代法制改革系由3方面的条件所促成:(1)西方国家法制的传入和影响。19世纪以来,伊斯兰国家大多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从此,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通过治外法权等不平等条约,亦取得统治地位,从而削弱了传统伊斯兰教法的地位。(2)伊斯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伊斯兰国家的社会形态发生急剧变化,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规范亦相应改变,传统伊斯兰教法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急待变革。(3)现代主义改良运动的兴起。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自19世纪下半叶,伊斯兰教界内部改革的呼声日高,现代主义思潮随之兴起,主张在坚持伊斯兰基本法制的前提下,对教法中不适应现代发展的内容和律例加以修订,以增强其活力。 伊斯兰教法的现代改革和调整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下半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第一阶段,其特点是在欧洲外来法律制度的影响下,对教法实体加以修订和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第二阶段,其特点是在坚持社会法制改革的同时,根据各国的国情,适度肯定教法的地位和作用。在中世纪,伊斯兰教法作为穆斯林行为准则,仍有广泛的影响。但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古代教法学家们所制订的法规,已显现出与实际脱节的倾向。为增强教法的活力,历史上主要以3种方式来调整法律关系:(1)行政干预,即由伊斯兰国家统治者颁布政令或条规,对教法中某些缺陷或明显不合时宜的内容作出新规定。(2)习惯调整,即吸收各地的习惯法以补充伊斯兰教法律例。(3)内部调整,即由专司教法解释的穆夫提或穆智泰希德,就教法疑难问题发表正式见解(法特瓦),作出法律结论。但这3种方式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克服教法学说的局限性。自19世纪下半叶,在欧洲法制和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开始对传统教法的形式、内容和司法制度加以修改,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法制改革运动。在此过程中,法制改革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和做法:奥斯曼帝国和埃及等国,主要借鉴以法国为主的欧洲大陆法系的司法实践,而印度、苏丹等英国殖民地则以英国普通法系作为改革的样板。 伊斯兰教法改革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实体法各个领域,主要是:(1)商事法。改革的宗旨是使商事法规适应现代商品活动的需要。例如,奥斯曼帝国于1850年颁布以法国法为基础的《商法典》,确认商业利息的合法地位,突破了伊斯兰教法的利息禁令,旋于1861年颁布了《商业程序法典》,建立了实施这些法规的世俗法院。经过改革,商事法不再属于教法范畴,而为现代世俗法律所代替。(2)刑法。旨在通过改革限制伊斯兰教法的固定刑罚(侯杜德)。例如,奥斯曼帝国于1858年颁布的《刑法典》,废除了除对叛教者处以死刑外的全部固定刑罚。此后,刑法亦不再属于伊斯兰教法范畴。(3)婚姻家庭法。其修订以1917年颁布的《奥斯曼家庭权利法》为始点和样板,旨在解决传统婚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即童婚习俗、对成年女子的婚姻包办、一夫多妻习俗、妻子没有离婚自由等问题。各国通过的有关立法都明确规定了法定适婚年龄,禁止童婚,禁止包办婚姻,限制一夫多妻制,提倡一夫一妻制,允许妻子以丈夫患有先天性生理缺陷、患有不治之症、丈夫虐待、遗弃妻子等理由,依法解除婚姻关系。(4)继承法。其修订旨在克服传统继承法的某些缺陷,如法定继承只限于亡人全部净资产的2/3,直系血亲无权以遗嘱继承方式继承遗产,不承认代位继承等,使遗产继承更趋合理,以维护以父母、子女为主的三代直系血亲的权益。例如,埃及1943年颁布的《继承法》和1946年颁布的《遗嘱处分法》规定,直系血亲除取法定继承中应得的固定份额外,亦有权以遗嘱继承方式继承遗产,并确认代位继承原则,允许孤孙子女以父母的身份继承祖父母的遗产。(5)瓦克夫法。其修订旨在克服传统瓦克夫法的消极性和混乱性,使家庭瓦克夫(即以奉献安拉名义保留的私产)成为可继承、转让的私有财产,公益瓦克夫(即以奉献安拉名义保留的教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宗教活动基金。例如,埃及1946年颁布的《瓦克夫条例》规定:公益瓦克夫必须是永久性的,家庭瓦克夫必须是暂时性的,用益期限不超过两代受益人或60年,原所有人有权全部或部分地收回所赠财产或变更用益条件,原所有人亡故后,所赠财产可转归受益人或合法继承人所有。 经过现代法制改革,当今的伊斯兰教法在形式、内容、体制3方面均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式上已从学说、判例、著作改为现代成文法,以条规为主;内容上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法典”,而以婚姻家庭、遗产继承为主体,战后各国通过的“家庭法”、“继承法”、“私人身份法”,基本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在体制上,传统的单一的教法法院已被更完善的多级审判制度所代替,部分国家已被统一的国民司法制度所取代。目前伊斯兰教法的地位大体上有3种情况:(1)教法已为世俗法制所代替的国家。仅限于土耳其。1932年土耳其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后,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撤销了教法法院和伊斯兰教法,采取了全国统一的世俗国民司法制度。(2)仍以教法为国家基本法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湾沿岸的伊斯兰国家。其特征是教法仍为国家确认的基本法,伊斯兰法院仍为国家基本司法制度,受外来法制影响较少。(3)教法为辅助法的国家。大部分伊斯兰国家属于此类。其特征是教法虽不再是国家的基本法,但作为穆斯林民众的“私人身份法”,仍有广泛影响。它是民法的辅助法,伊斯兰法院为国家承认的辅助司法机关,教法原则为国家立法渊源之一。近代以来总的趋势是,教法的影响日见减弱,其地位已大不如中世纪时期。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恢复伊斯兰法制的呼声甚高,在伊朗、利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已出现法制伊斯兰化的强烈倾向。记得采纳啊

(一)著作(含编著)1. 《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 《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法治:理念与制度》(合著第一作者),中国政法大学,2002。(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4. 《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000修订版。5. 《外国法制史》(合著,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商谈法哲学与民主法治国》(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第一编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法理学阅读文献》(第一编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比较法学读本》(第一编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0.《英美法原论》(上、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1.《法律全球化:中国与世界》(与鲁楠、余盛峰合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2.《新编外国法制史》(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3.《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两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4.《全球视野的比较法与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5.《新寄治邦——法理学论集》,法律出版社,2015。16.《新编外国法制史》(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7. 《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两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8.《法律文化读本》(第一编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9.《清华法治论衡》(1~24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016。(二)译著 1.《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增订版),主编之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合译),清华大学初版社,2002年中文版。3.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合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合译),法律出版社,2002。5.格兰顿等:《比较法律传统》(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6.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 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合译),清华大学出版,2003。8.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奈尔肯、菲斯特(编):《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马修·德夫林(编):《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独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欧洲法律之路——欧洲法律社会学视角》(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奥斯汀·萨拉特(编):《布莱克维尔法律与社会指南》(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贡塔·托依布纳:《魔阵·剥削·异化—托依布纳法律社会学文集》(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4. 詹姆斯·J.赫克曼等:《全球视野下的法治》(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三)主要论文 1.“论西方两大法系对伊斯兰法的影响”,《西亚·非洲》,1984年第6期。2.“伊斯兰法及其当代影响”,《西亚·非洲》,1985年第4期。3. “伊斯兰法的主要特征及伊斯兰法系的现状与前景”,《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4 期。4.“当代西方两大法系主要渊源比较研究”(合作),《比较法研究,》1987年第3期。5.“英国法的域外移植——兼论普通法法系形成的特点及原因”,《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3期。6.“英国法的主要特征——一个比较观察”,《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4期。7.“论法系划分的方法与标准”,《外国法译评》,1993年第2期。8.“论伊斯兰法复兴”,《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1期。9.“伊斯兰宪政理论与实践”,《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1期。10.“伊斯兰人权观”,《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3期。11.“发展中国家与基本经济权利”(英文),载赛义德主编《基本经济权利》,巴基斯坦弗伦兹出版社,1995年英文版。12.“伊斯兰法学及主要流派”,《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1期。13.“法治与公共权力制约”,载《清华法律评论》,1999年第2辑。14. “现代西方法治冲突与整合”,载《清华法治论衡》,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15. “市场经济、纠纷解决与理性法律:变化中中国集权社团”(合作),载《公法》第2卷。16. “21世纪中国法治瞻望”,《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17. “冲突与抉择:伊斯兰世界法律现代化”,《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4期。18. “法范式与合法性:哈贝马斯法现代性理论评析”,《中外法学》,2002年第6期。19. “现代法治的困境与出路”,《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20. “先秦和秦朝法治的现代省思》,《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21. “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6期。22. “法治背景下的民权”(合作),《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3. “法治与宪政四题”,《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8月号。24. “关于传统法研究的几点思考”,《法学家》2007年第5期。25.“法学研究的大视野——社会理论之法”,载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无话可说与有话可说之间——评张伟仁先生的《中国传统的司法和法学》,《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27.《中国文化复兴宣言》,《清华法治论衡》第7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 “通过民主和法治获得解放”,《政法论坛》,2007年第5期。29. “法律文化的语义、语境及其中国问题”,《中国法学》4期。30. “法律移植:隐喻、范式与全球化时代的新趋向”,《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31. “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与法学理论》((上下),《政法论坛》,2008年第5、6 期。32. “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间”,《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5期。33.“文化与法律移植:理论之争与范式重构”,《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5期。34.“权利源于主体间商谈”,《清华法学》2008年第2期。35. “美国法律文化的自由及其限制”,《清华法学》,2009年第1期。36. “比较法研究的反思:当代挑战与范式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37.“法理学研究:法律的多棱镜”,载高鸿钧等编:《法理学阅读文献》,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8.“美国法全球化:典型例证与法理分析”,《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39.“英国法的主要特征—与大陆法相比较”(上、中、下), 《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3、4、5期。40. “比较法律文化视域中的英美法”, 《中外法学》。41.“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政法论坛》,《人大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42. “中国与WTO:全球化视野的回顾与展望”(与鲁楠合作,第二作者),《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古代印度法的主要内容与特征——以《摩奴法论》为视角”,《法律科学》,。44.“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求是学刊》(《高校文摘》,),.“德沃金法律思想评析”,《清华法学》,。46.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中国法律解释”,《政法论坛》2015年第2期。(四)主要译文1.[英] 约瑟夫·莎赫:“伊斯兰法的性质”,《比较法研究》,。2. [美]梅里曼:“‘法律与发展研究’的特征”,《比较法研究》,。3. [美]本杰明·史华兹:“论中国的法律观”,《中外法学》。4. [英]奥·凯恩-弗伦德:“作为一个学术科目的比较法”,《比较法研究》,。5. [美]T. M.本迪特:“论先例原则”,《法学译丛》,。6. [美]H. J.伯尔曼:“西方法律传统的主要特征”,《法学译丛》,。7. [美]阿兰·沃森:“作为一个学科的比较法”,《法学译丛》,。8. ,[美]B. G.拉姆查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权的国际保护战略”,《法学译丛》,。9. [美]高道蕴:“中国早期法治比较观”,《法学译丛》,。10. [意]D.奈尔肯:“法律适应的社会学探讨”,载《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日]棚濑孝雄:“日本法律话语中的现代性缺位”(与李敬合译),载《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 [英]A. 哈丁:“东南亚的比较法与法律移植:“习俗杂音”的意蕴”,载《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 [英]J.弗拉德:“兀鹫东飞:不良债务市场的创设与全球化”,载《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4. [德]贡特尔·托依布纳:“‘全球是布科维纳’:世界社会的法律多元主义”,《清华法治论衡》,第12辑。15. [美]邓肯·肯尼迪:“法律与法律思想的三次全球化:1800-2000”,《清华法治论衡》,第10辑。

蒹葭伊人研究论文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写作背景】《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层次结构】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冲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内容述评】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艺术特色】《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一、事实的虚化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二、意象的空灵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三、意境的整体象征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爱恋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我的爱人?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你娇羞的面庞。我痴痴地远望着你,渴望相伴你身旁。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寻遍每一处沙汀,只见白鹭向天飞,不知伊人在何方。白露结霜,浓雾迷茫。思念的泪光里,总有你深情的凝望。是幻觉吗?你是一朵清莲,在我的心湖里悄然绽放。我只能隔岸望着你——我梦中的新娘。赏析: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关于法兰西内战的研究论文

马克思(Karl Marx,—),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 学生时代 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30年入特利尔中学。在中学毕业时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初次阐述了道德和人生理想问题,认为选择职业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并提出“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观点。1835年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第二年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主要精力在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起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1年初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文中称颂这两位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想,阐明哲学和生活的辩证统一原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同宗教誓不两立的无神论者。同年4月15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1842年10月任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报纸《莱茵报》编辑。负责撰写有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社论,对政府的反动政策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因《莱茵报》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越来越鲜明,1843年4月1日被当局查封。1843年5月,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性研究,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批判黑格尔对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理论,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即经济决定政治,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中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1843年10月到巴黎,与卢格筹办《德法年鉴》杂志。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前一篇批判“政治解放”即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主张“人的解放”即实现共产主义革命。后一篇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认为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革命理论要和革命实践相结合,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表明马克思已经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 制定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1844年4—8月,马克思所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劳动异化思想,用“异化”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揭露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还考察了美的本质。认为人类的劳动创造了美,美的本质取决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和人的本质。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克服异化劳动,人才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充分自由自觉地全面地创造美,使美得到高度的发展。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开始他们的合作。第一个成果是合写《神圣家族》。他们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马克思进一步论证物质生产对历史的决定作用,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把生产方式看作是认识历史时期的主要标志。他还进一步论证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并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 1845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逐出法国,迁往布鲁塞尔。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科学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着重阐明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中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个提纲标志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萌芽。1845~1846年他与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提出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新的历史观的“前提”,“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运用大量的经济和历史事实,论述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运动和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指出应当把物质生产及市民社会理解为历史的基础,从此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指出道德是“许多个人的现实关系的抽象”。人的审美意识与存在是辩证的统一。审美活动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受一定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制约,并随着它们的发展而发展。指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达到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这一伟大发现揭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为科学共产主义奠立牢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时期,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按照列宁在1913年的提法,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根据恩格斯的著作《反杜林论》也可作此分类)。他们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 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他们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在 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必须有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是在各式各样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 机会主义 、 修正主义 的反复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同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原则斗争。通过这些斗争,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确立了统治地位。另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对其哲学分别做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角度的解读。由于马克思学说涉及领域之广,使得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分别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对其进行阐释,因此还可以根据学科分工考察其内容。“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他老人家仙逝已经一百多年了,一百多年以来,他的形象似乎一直在变。在第二国际宣传影响下的马克思,是《资本论》的作者,是一位面孔严峻、目光锐利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在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则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一位风尘仆仆、激情满怀的革命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学那里,马克思则又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一位悲天悯人、愤世嫉俗的“宗教先知”、“人道主义思想家”……等等。这种描绘多少有些漫画化,但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马克思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确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岁月,这是正常的。马克思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其形象何尝不是在不断变化?在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那个大胡子画像的马克思给人的印象是既威严神圣而又神秘莫测;改革开放之初有一段时间,马克思似乎从革命家变成了人道主义哲学家;但不久他便渐渐远离我们而去,形象越来越模糊。尽管马克思的“主义”话语仍然是那样铺天盖地,但他的书与思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年轻这一代人大概只有一个传奇印象了,甚至于认为是至极的“古董”了。我是一个年轻人,是一名年轻的普通学生党员,我对西方的经济学思想和管理学理念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至今为止,我最敬佩的人物还是马克思,当然这其中经历很多次否定之否定等于的肯定的心路历程。虽说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我的心目中,我宁愿把它看成一位治学严谨,思维严密的学者和智者,他首先是一位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哲学大师,然后又在他的哲学思想下孕育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花蕾。我宁愿把它看成已达到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最高层次追求的人,他把思考作为最大的乐趣,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理想。我利用马克思教给我的批判地继承和吸收的方法阅读过马克思的原著《资本论》等,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沉思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哲学和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与哲学的对立和统一,最终我不得不作一下深呼吸感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知识的渊博,眼光的敏锐,境界的高远。在我看来,马克思对社会现象的本质的认识和精辟的分析,至今无人能敌。自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收益非浅。马哲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站的最稳最高的。也许你至今还在诅咒该死的马哲考试,你至今对有少数枯燥无味的马哲老师还提不起精神,可你扪心自问,你真的在写文章或分析问题时没有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吗?如果你真的觉得一无所获得话,那要问你自己,是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马哲,是否是用了普遍联系的思想对马哲作了系统的归纳和融会贯通,是否是透过字面意思体会到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为政治服务的,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西方把他归为古典经济学一类。西方经济学是为了更好的完善和发展资本主义,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尽快摧毁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范围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在我看来,资本主义还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和发展空间。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就是胡说。从矛盾的另一面来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反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西方,一般否定剩余价值理论,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没有剩余价值,哪来比尔盖茨亿万家产?国家的“劫富济贫”的转移支付的税收政策,也无非不是为了体现公平,调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稳定,剩余价值的再转移。虽说凯恩斯对马克思的评价不很高,但对比两者,就会发现,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相同的问题,即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然后凯恩斯采取了一系列公有制和提高工人福利的措施,才使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新的发展。西方的工会方面的力量还很强大,前一段时间不是又发生美国西海岸港口工人大罢工吗?应该说,他们的力量源泉很大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在,在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面,也都公认马克思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他所从事的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百年之后的仁人志士都要在他的墓前扼腕哀悼!马克思的学说至今还在知道人们去谋取自身的彻底解放,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

1、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

2、马克思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和历史上。

3、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未进一步答辩而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1836年,在普鲁士因此而受到刑事处罚的有15 万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77%。面对这种相当严峻的社会形势,马克思一气之下,辞去了报纸的主编职务。

4、1843年马克思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俄国沙皇的文章,引发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不满,普鲁士国王接到沙皇的抗议后下令查禁莱因报,马克思因此失业。

5、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遥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互相忠诚等待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在柏林,由于心灵激荡的感情和 “倾心思慕”的爱情以及带来的悬念和焦虑,曾一度影响了马克思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

6、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提前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刚刚到特利尔,就赶忙去他最心爱人的家,把博士论文亲手送到燕妮的父亲的手里。燕妮和马克思在多年分离之后,本来打算立即结婚的。但光有一篇博士论文并不能作为维持生计的基础,因而他和燕妮不得不打消结婚的念头,继续等待。

7、1843年3月,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茵报》编辑部。接着又与阿尔诺德·卢格磋商了关于共同从事著作出版的计划。此后即1843年6月19日他才到克罗茨纳赫(燕妮在她父亲于1842年3月去世后就和母亲迁居这个地方),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出身德国贵族(男爵)家庭的燕妮·冯·威斯特法伦结婚。

8、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可能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为了要让她快活些,马克思于1881年7、8月间,陪着她到法国去看了大女儿和几个外孙。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

9、1883年3月14日中午,马克思安详地与世长辞了,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燕妮的坟墓的旁边。

扩展资料:

1、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学说的范围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也因为如此,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除了马列主义以外,许多派别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如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主要的阵营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

2、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从而获得自己最后的解放。马克思的哲学追溯到人类的本性: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可以有效的计划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克思

伊朗核问题研究论文

由来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关系密切,核技术大部分从这些国家引进。1974年伊朗开始修建核电站等核能利用项目。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核电站等核能计划陷于停滞状态。 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开始经济重建,恢复和发展核能源成为伊朗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1991年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1992年伊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95年初,伊俄签署俄罗斯为伊朗建造4座商业用轻水核反应堆的合同。随后,两国又签署俄罗斯将从1995年10月开始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设两座核电站以及俄为伊核电站运转提供核燃料等协议。 美国自1980年与伊朗断交以来,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美国对伊俄核合作作出强烈反应,坚决要求俄停止与伊朗的一切核合作,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向俄罗斯施压。 “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之一。2002年底,美国公布了其侦察卫星拍摄的有关伊朗中部两处核设施的照片,称伊朗有可能利用这两处设施制造核武器。特别是今年2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伊朗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伊朗的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为了表明其和平开发利用核能的诚意,消除美国及国际社会的疑虑,伊朗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及有关专家访问伊朗。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曾多次到伊朗访问,并对伊核设施进行例行检查,其中包括美国曾指控的两处核设施。 6月16日,巴拉迪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提交有关伊朗核问题报告,指出伊朗未能履行其在核安全保障协议中所规定的申报进口材料及其加工情况的义务。6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朗核问题发表“总结性声明”,敦促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随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活动进行更严格的检查。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这一决议遭到伊朗强烈反对。伊朗官员多次声称,伊朗不会在和平利用核能或提炼浓缩铀问题上作出妥协。伊朗早在1970年就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迄未签署该条约的附加议定书。伊朗总统哈塔米19日首次表示,伊可考虑有条件地停止其浓缩铀提炼项目,前提是“伊朗发展民用核计划的权利得到保证”。伊朗官方通讯社20日报道说,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的会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伊朗政府认为“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的条件已经成熟”。形势方面一直在变化,具体关注下人民网的专题还有CCTV的以及中华网上的这几个专题栏目,更新都比较即使,也有相应的分析

兄弟,给转发一个吧,我也急用啊。qq邮箱:

目前国际形势 伊朗核问题开始的时候, 本来根本没有中国的事. 而且中国在伊朗的利益也不大, 仅仅是进口一些伊朗石油而已, 并没有石油开采权. 伊朗对中国也是不理不睬.而现在, 中国资本大举进入伊朗, 拥有伊朗石油的开采权, 这根本就是"火中取栗"嘛, 如果不是艺高人胆大, 有底气, 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往伊朗做大规模石油投资?! 日本敢吗? 法国德国英国敢吗? 印度敢吗? 中国原本就和伊朗问题无关, 现在突然大举投资而变成了利益相关者, 入庄做局, 没有程咬金的三板斧, 你敢去拦路打劫?!而日本在伊朗的开采权, 目前岌岌可危, 因为美国主子"很恼火". 可是日本"真的不想走", 因为宿敌中国一直在盯着日本手中的开采权. 从日本手把伊朗最肥的油田的开采权拿过来, 那中国可是赢双倍的(一消一涨就是双倍的变化). 这就要看日本和其主子讨价还价的结果如何了, 钓鱼岛军演的假新闻, 估计就是主仆间讨价还价的第一个结果.忽惊涛突然大力插手伊朗问题, 没有底气, 谁敢拦路抢劫美国?! 现在中国成功做了庄家. 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 谁敢为了坐庄投入那幺大的资本去赌博(目前都是帐面资本)?! 忽惊涛的胆气可以排在毛之后了. 而且忽惊涛这次出访美国, 除了一通含糊不清的允诺, 美国人什幺也没有得到(纽约日报已经说了大家也应该看了). 其胆量确实非凡. 以忽惊涛谨慎认真的性格, 可以说, 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 核武和常规军力), 一定是让人满意的.对美国而言, 中国就是伊朗核问题中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让美国的行贿代价, 突然大增数倍. 美国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中国, 所以突然间中日东海冲突加剧, ***来个终统, 钓鱼岛军演假新闻, 美印来个核协议, 美日新安保条约, 人民币升值"压力"又来, 贸易逆差又"大幅加剧", 南海渔民被枪杀, 国内出现反改革的强大声音. 我就不信, 世间万物是独立不相干的.付费给你写另一半

目前国际形势 伊朗核问题开始的时候, 本来根 本没有中国的事. 而且中国在伊朗的利益也不大, 仅仅是进口一些伊朗石油而已, 并没有石 油开采权. 伊朗对中国也是不理不睬. 而现在, 中国资本大举进入伊朗, 拥有伊朗石油的开采权, 这根本就是"火中取栗"嘛, 如果 不是艺高人胆大, 有底气, 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往伊朗做大规模石油投资?! 日本敢吗? 法国德国英国敢吗? 印度敢吗? 中国原本就和伊朗问题无关, 现在突然大举投资而变成了利 益相关者, 入庄做局, 没有程咬金的三板斧, 你敢去拦路打劫?! 而日本在伊朗的开采权, 目前岌岌可危, 因为美国主子"很恼火". 可是日本"真的不想走", 因为宿敌中国一直在盯着日本手中的开采权. 从日本手中把伊朗最肥的油田的开采权拿过来, 那中国可是赢双倍的(一消一涨就是双倍的变化). 这就要看日本和其主子讨价还价的结果如 何了, 钓鱼岛军演的假新闻, 估计就是主仆间讨价还价的第一个结果. 忽惊涛突然大力插手伊朗问题, 没有底气, 谁敢拦路抢劫美国?! 现在中国成功做了庄家. 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 谁敢为了坐庄投入那幺大的资本去赌博(目前都是帐面资本)?! 忽惊 涛的胆气可以排在毛之后了. 而且忽惊涛这次出访美国, 除了一通含糊不清的允诺, 美国人 什幺也没有得到(纽约日报已经说了大家也应该看了). 其胆量确实非凡. 以忽惊涛谨慎认真 的性格, 可以说, 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 核武和常规军力), 一定是让人满意的. 对美国而言, 中国就是伊朗核问题中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让美国的行贿代价, 突然大增数倍. 美国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中国, 所以突然间中日东海冲突加剧, ***来个终统, 钓鱼岛军演假 新闻, 美印来个核协议, 美日新安保条约, 人民币升值"压力"又来, 贸易逆差又"大幅加剧", 南海渔民被枪杀, 国内出现反改革的强大声音. 我就不信, 世间万物是独立不相干的. 这一切, 中国都预计着的(招招都被中国化解了), 要参加这场赌局坐庄, 没有一整套的应变 方案, 那是傻瓜. 中国第一次出远门坐庄, 其胆量和实力, 俺甚感欣慰. 各位别忘了, 中哈 管道通油了, 俄国管道开工了, 尼日利亚石油份额拿到了, 苏丹石油一直没有停过, 沙特的 石油协议初定了. 伊朗的石油, 对中国而言是非要不可的吗? 六国伊朗问题刚刚在纽约流产了. "六国外长会议未就伊朗问题取得明显进展". 意料之中, 中国拦路打劫, 不劫够本钱, 也不会去掺和伊朗问题. 中国横插一杠, 美国佬当然不会放过中国. 看吧, "东盟宣布将在 2020 年前建立安全共同体 ", 傻瓜都知道, 这个"安共体", 就是针对中国和上合, 特别是南海领土. 一个中国后院--东南亚的军事同盟, 对中国威胁是最大的. "这是东盟成立近 40 年来第一次举行国防部长会议。除缅甸外,东盟其它 9 国的国防部长或 副部长出席了本次会议。以提高东盟各国打击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并加强海事安全和灾难 救援的能力。" 东盟同志这个时候来搞这个会议, 美国同志的启发教育一定没有少忙. 晚些 时候, 大家就可以看到, 拉美和中国又要幽会一次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不过, 让拉美成立 "安全共同体""反恐", 难度大得多. 其实, 中国就算不打劫伊朗问题, 美国佬也不会让中国舒服. 现在中国赚了个大本钱, 美国 满世界还真找不到和这个伊朗问题分量相当又可以恶心中国的问题. 中国一个筹码换好几个. 值! 东盟的安全共同体, 夭折的可能性大于 80%. 其实东盟中, 大家都知道, 谁也不服谁, 可以 说, 如果这次会议是东盟成员国牵头的, 你我就是想破脑袋, 也想不出谁有这能力. 印尼? 伊斯兰国家, 在东盟地位已经不如昔日, 国内多次内乱, 元气大伤, 1990 年时炮击泰国海军, 与马来西亚有纷争, 仇视越南的***, 它要牵头, 哪有人跟. 马来西亚牵头, 印尼第一个反 对. 越南? 更没这个能力, 越南现在在东盟, 跟弃儿似的. 新加坡? 不想活了? 上次李皇子 访问台湾的苦头还没吃够? 泰国和中国关系挺好, 缅甸干脆都不参加这次会议. 谁都知道这 种会议会让中国中枢神经兴奋异常. 所以我敢肯定的说, 这次会议, 美国人的影子少不了! 目的就是针对中国在伊朗问题中横插一杠. 美国想另外搞几个筹码来和中国交换. 美国知道, 东盟特别是南海诸国, 确实有这种"共同对付中国的需求", 但是也知道, 东盟是 扶不起来的阿斗. 所以这次会议说 2020 年才成立"安共体", 2006 年开会, 告诉全世界他们 2020 年建立"准军事同盟", 14 年? 这不是有病是什幺. 中俄建立上合, 那可是一声不吭突然 就成立了. 正如"会叫的狗不咬人". 上合成立前, 可是一个屁没放的. 所以我觉得, 东盟这 次会议, 根本就是试探中国的反应. 他们拿了美国的钱, 可也怕得罪中国. 来这幺一次会议, 却说 2020 年才建立. 贻笑大方. 欧盟建立安全共同体都还没有成功, 东盟有什幺比欧盟更 有利的条件?! 当然, 中国绝对会防. 因此可以说, 如果没有美国, 谁能牵这个头? 而且明知道会触动中国的中枢神经. 谁也不想 先挨中国一拳. 东盟都知道美国什幺心思: 让东盟先挨拳,

杜蕾斯研究论文

各大品牌每逢遇到节日与热点事件就要绞尽脑汁熬创意,熬得辛酸苦泪一大把,但有两个避孕套品牌——冈本与杜蕾斯——每次都追得恰到好处,深谙如何用品类话题性结合时事节点去创造好内容的窍门,那在它们之间相比谁又更胜一筹呢?跟我们来看! 一、跨年夜 1.冈本 辞:口舌之快,不辞辛劳 旧:一年一日,一日一年 迎:声色车马,俯仰之间 新:亲力亲为,日进斗金 2.杜蕾斯 今夜一次,一次一年 二、圣诞节 1.冈本 圣诞毕竟是别人的生日,我们过一半就好了,不用“生”了,只要…… 2.杜蕾斯 圣诞 竖起来了吗? 三、主要看气质 1.杜蕾斯 主要看气质 2.冈本 也许我爱的已不是你,而是对你付出的热情。就像一座神庙,即使荒芜,仍然是祭坛。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莱蒙托夫《献给我不真实的爱人》 在杜蕾斯跟着热点后面做主要看气质热点海报之时,冈本摘抄了一段很是深沉的语段,作为一名男士,我可能会更加被冈本的这则海报和语句给吸引到。 四、一个月之后的2016年温馨提示 1.冈本 这事儿不怪你们,都怪我 2.杜蕾斯 我会陪伴你2016年的每一日...... 五、郭富城牵手事件 2015年12月2日是交通安全日,然而在这一天前,有一位唱着“对你的爱爱爱不完”的明星郭富城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图片:一个在车里两手相握的图片,迅速引起了无数具有狗仔潜质的网友们的追捧,那个#郭富城新恋情#的微博话题有亿阅读。 1.杜蕾斯 对你爱爱爱不完 2.冈本 「这样开车慢一点不行,停下来才行」据美国健康杂志调查,80%的情侣表示有过车震经历,但多数选择把前排座椅放平让女生平躺。其实车震体验更需要男生的运动空间,移战到后排不仅可以让男生更从容,解锁更多姿势,还能减少春光外泄的风险。关于车震,你最喜欢的姿势是? 六、世界艾滋病日 1.冈本 举手之劳,爱无阻隔 2.杜蕾斯 七、科比退役 1.杜蕾斯 并不影响他继续做一个好男人→→→→→→→→→ 一晚:81次,擅长姿势:后仰,工作时间:凌晨4点 一生只爱:湖人 2.冈本 飞翔在无用的深情里,风化在时光的旅程里——张过年《辛酸超人》 冈本大概是忘了科比退役? 八、感恩节 1.杜蕾斯 感恩,不仅是说说而已。 冈本 今天的你,准备好敢“嗯”了吗? 九、双十一 杜蕾斯 打碎玻璃 :终止女人购物的唯一办法。 冈本 采药的李时珍,开药铺的白素贞,告诉我哪味药能治单身。蒲松龄羡慕宁采臣,曹子建贪恋美洛神,冬天到了能否和你思念一个春——梁安 (单身[doge]节日快乐~) 十、黄晓明婚礼 杜蕾斯 Ah~爱明明就该这么shi滑! 一个人就不能提升技巧吗 ?1930年代,研究人员证明了,当你想象某个动作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向你的肌肉发出信号,虽然你的肌肉并不会因此发生收缩,但它可能会帮助锻炼你的身体做出这动作的能力。那么,如果想象啪啪啪的话,是不是也…… 冈本在间接的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女神,然后嫁给心中的男神!

杜蕾斯发展历史 1915 LA Jackson最早成立伦敦橡胶公司(LRC),从一间位于英国伦敦一家烟草商后面的小房间开始,从德国进口理发师专用的杂货器具。 1929 公司首次注册了DUREX商标,其含义是耐用、可靠、出色品质的结合。 1932 在英国Hackney建立了杜蕾斯安全套工厂,专注于研发新的乳胶技术。 1941 由于二战爆发,由德国制造的安全套货源被切断。LRC于是扩充了杜蕾斯安全套的生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军方的安全套订单。 1950 伦敦橡胶公司(LRC)注册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1951 LRC研发出历史上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提高了安全套的生产速度。 1953 LRC的工程师开发并推出了电子检测设备。 1957 LRC推出了历史上第一只带润滑剂的安全套 。 1962 LRC在英国设立了第一家“家庭计划诊所”,而杜蕾斯安全套通过“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开始广泛地被使用。 1963 LRC于美国并购Julius Schmid Inc.,成功的进入北美与拉丁美洲市场。 1964 这是LRC繁忙的一年,杜蕾斯安全套通过了“英国标准规格”的认证,同年LRC开始了“杜蕾斯信息服务”,并开始安装了第一个杜蕾斯安全套自动售货机 。 国内的自动售套机用的套套都较低端,如不是特别急需,尽量不要购买! 1968 同一家啤酒制造商签订了第一份重要的销售合同 。 1969 LRC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根据人体生殖器官构造设计而成的安全套。 1978 杜蕾斯在英国赞助了F1方程式赛车。 1980 在全世界范围内,安全套开始在酒吧,杂货店和超级市场里公开销售,随着公众对于艾滋病和HIV病毒的重视,安全套的预防应用增加了。 1982 杜蕾斯在英国举办了第一个海报推广活动,主题是“更亲密接触”的海报大赛。 1984 杜蕾斯的以孕妇为主题的平面广告荣获英国最佳国际印刷广告“克里奥大奖”。 1987 杜蕾斯推出的以“当男孩遇到女孩”为主题的系列电视广告使杜蕾斯成为第一个在英国电视上宣传的安全套品牌,英国政府推出了“不要因为无知而死去”的预防艾滋病主题宣传活动。 1989 DUREX热气球升空,LRG扩展到亚太地区。 1992 LRC在英国Nuneaton公共汽车站设立了第一个室外独立的杜蕾斯安全套自动售货机。 1994 第一个国际性DUREX赞助与广告活动通过MTV欧洲频道推出,在37个国家共有4900万青年观众收看到这一广告活动。 1995 杜蕾斯成为第一个附有“欧洲安全标准”验证标记的在欧洲广泛销售的安全套品牌。并且建立公众性的网站。 1996 杜蕾斯推出了其第一个混合包装的子品牌“SELECT”(多彩果味装),内装有桔子,草莓,香蕉,冰薄荷四种新型的彩色果味安全套。 特别注释:多彩果味装胶质较厚,您需特别注意。 杜蕾斯为健康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建立了一个科研网站,它包括一个定期更新的FAQ论坛, 提供关于避孕和性健康问题的医学解答。 1997 LRC推出了世界第一种男用聚亚安酯安全套“DurexAvanti”,由一种革命性的新材料“Duron”制成。 “Durex Avanti”安全套比传统的由乳胶制成的安全套更薄,而且可以和油性的润滑剂如凡士林膏和婴儿油等一起使用。 1999 LRC的母公司伦敦国际集团与Seton Scholl合并,成立了SSL集团。杜蕾斯螺纹装安全套投放市场。SSL集团并购澳大利亚安全套品牌“Saturn”。 2000 杜蕾斯独特的根据人体构造制造的安全套“easy-on”开始投放市场。杜蕾斯“easy-on”安全套穿戴更加容易和舒适。 杜蕾斯投放日本。 2001 杜蕾斯耐力装安全套投放市场。这种安全套末端添加了含有苯唑卡因的延缓剂,能有效延缓男性性高潮,延长快感时间。 特别注释:由于国家出台政策,禁止在安全套中置入任何药剂,所以杜蕾斯耐力装安全套于2006年退出国内市场,什么时候能上市要看国家政策啦。 2002 全球性调查首次在网上进行。 特别注释:中国人的平均性伴侣数最多,为人,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数人,可见网上的调查真实性值得人深思。 在2005年全球性调查中,中国人平均性伴侣降为3个,点此查看详情! 2003 杜蕾斯成功地在瑞士投放广告,并且在中国数次获得金奖。

推荐杜蕾斯吧,毕竟是国际大品牌,质量有保证,用着安心。我试过他家的持久装避孕套,材质是天然乳胶,品质远超国际标准。并且这款是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含固体苯佐卡因的延时避孕套,同时也符合美国FDA推荐浓度,符合欧洲CE标准,用起来更加安心。固态苯佐卡因除了可以有效地较低敏感度,还不会外漏,不用担心会影响伴侣的快感哦。

贝叶斯定理太有用了,不管是在投资领域,还是机器学习,或是日常生活中高手几乎都在用到它。 生命科学家用贝叶斯定理研究基因是如何被控制的;教育学家突然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贝叶斯法则的运用;基金经理用贝叶斯法则找到投资策 略;Google用贝叶斯定理改进搜索功能,帮助用户过滤垃圾邮件;无人驾驶汽车接收车顶传感器收集到的路况和交通数据,运用贝叶斯定理更新从地图上获得 的信息;人工智能、机器翻译中大量用到贝叶斯定理。 我将从以下4个角度来科普贝叶斯定理及其背后的思维: 1.贝叶斯定理有什么用? 2.什么是贝叶斯定理? 3.贝叶斯定理的应用案例 4.生活中的贝叶斯思维 1.贝叶斯定理有什么用? 英国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在176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个定理。而这篇论文是在他死后才由他的一位朋友发表出来的。 (ps:贝叶斯定理其实就是下面图片中的概率公式,这里先不讲这个公式,而是重点关注它的使用价值,因为只有理解了它的使用意义,你才会更有兴趣去学习它。) 在这篇论文中,他为了解决一个“逆概率”问题,而提出了贝叶斯定理。 在贝叶斯写这篇文章之前,人们已经能够计算“正向概率”,比如杜蕾斯举办了一个抽奖,抽奖桶里有10个球,其中2个白球,8个黑球,抽到白球就算你中奖。你伸手进去随便摸出1颗球,摸出中奖球的概率是多大。 根据频率概率的计算公式,你可以轻松的知道中奖的概率是2/10 如果还不懂怎么算出来的,可以看我之前写的科普概率的回答: 猴子:如何理解条件概率? 而贝叶斯在他的文章中是为了解决一个“逆概率”的问题。比如上面的例子我们并不知道抽奖桶里有什么,而是摸出一个球,通过观察这个球的颜色,来预测这个桶里里白色球和黑色球的比例。 这个预测其实就可以用贝叶斯定理来做。贝叶斯当时的论文只是对“逆概率”这个问题的一个直接的求解尝试,这哥们当时并不清楚这里面这里面包含着的深刻思想。 然而后来,贝叶斯定理席卷了概率论,并将应用延伸到各个问题领域。可以说,所有需要作出概率预测的地方都可以见到贝叶斯定理的影子,特别地,贝叶斯是机器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 为什么贝叶斯定理在现实生活中这么有用呢? 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像上面的“逆概率”问题。生活中绝大多数决策面临的信息都是不全的,我们手中只有有限的信息。既然无法得到全面的信息,我们就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出一个好的预测。 比如天气预报说,明天降雨的概率是30%,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无法像计算频率概率那样,重复地把明天过上100次,然后计算出大约有30次会下雨。 而是只能利用有限的信息(过去天气的测量数据),用贝叶斯定理来预测出明天下雨的概率是多少。 同样的,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预测。想要深入分析未来、思考是否买股票、政策给自己带来哪些机遇、提出新产品构想,或者只是计划一周的饭菜。 贝叶斯定理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它可以根据过去的数据来预测出概率。 贝叶斯定理的思考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明显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提供能力,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商业、金融、以及日常生活。 总结下第1部分:贝叶斯定理有什么用? 在有限的信息下,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出概率。 所有需要作出概率预测的地方都可以见到贝叶斯定理的影子,特别地,贝叶斯是机器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例如垃圾邮件过滤,中文分词,艾滋病检查,肝癌检查等。 2.什么是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长这样: 到这来,你可能会说:猴子,说人话,我一看到公式就头大啊。 其实,我和你一样,不喜欢公式。我们还是从一个例子开始聊起。 我的朋友小鹿说,他的女神每次看到他的时候都冲他笑,他想知道女神是不是喜欢他呢? 谁让我学过统计概率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用贝叶斯帮小鹿预测下女神喜欢他的概率有多大,这样小鹿就可以根据概率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要表白女神。 首先,我分析了给定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1)要求解的问题:女神喜欢你,记为A事件 2)已知条件:女神经常冲你笑,记为B事件 所以说,P(A|B)是女神经常冲你笑这个事件(B)发生后,女神喜欢你(A)的概率。 从公式来看,我们需要知道这么3个事情: 1)先验概率 我 们把P(A)称为'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即在不知道B事件的前提下,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一个主观判断。这个例子里就是在不知道女神经常对你笑的前提下,来主观判断出女 神喜欢一个人的概率,这里我们假设是50%,也就是不能喜欢你,可能不喜欢还你的概率都是一半。 2)可能性函数 P(B|A)/P(B)称为'可能性函数'(Likelyhood),这是一个调整因子,即新信息B带来的调整,作用是使得先验概率更接近真实概率。 可 能性函数你可以理解为新信息过来后,对先验概率的一个调整。比如我们刚开始看到“人工智能”这个信息,你有自己的理解(先验概率/主观判断),但是当你学 习了一些数据分析,或者看了些这方面的书后(新的信息),然后你根据掌握的最新信息优化了自己之前的理解(可能性函数/调整因子),最后重新理解了“人工 智能”这个信息(后验概率) 如果'可能性函数'P(B|A)/P(B)>1,意味着'先验概率'被增强,事件A的发生的可能性变大; 如果'可能性函数'=1,意味着B事件无助于判断事件A的可能性; 如果"可能性函数"<1,意味着"先验概率"被削弱,事件A的可能性变小 还是刚才的例子,根据女神经常冲你笑这个新的信息,我调查走访了女神的闺蜜,最后发现女神平日比较高冷,很少对人笑。所以我估计出'可能性函数'P(B|A)/P(B)=(具体如何估计,省去1万字,后面会有更详细科学的例子) 3)后验概率 P(A|B)称为'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即在B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重新评估。这个例子里就是在女神冲你笑后,对女神喜欢你的概率重新预测。 带入贝叶斯公式计算出P(A|B)=P(A)* P(B|A)/P(B)=50% * 因此,女神经常冲你笑,喜欢上你的概率是75%。这说明,女神经常冲你笑这个新信息的推断能力很强,将50%的'先验概率'一下子提高到了75%的'后验概率'。 在得到预测概率后,小鹿自信满满的发了下面的表白微博:无图 稍后,果然收到了女神的回复。预测成功。无图 现在我们再看一遍贝叶斯公式,你现在就能明白这个公式背后的最关键思想了: 我们先根据以往的经验预估一个'先验概率'P(A),然后加入新的信息(实验结果B),这样有了新的信息后,我们对事件A的预测就更加准确。 因此,贝叶斯定理可以理解成下面的式子: 后验概率(新信息出现后的A概率)=先验概率(A概率) x 可能性函数(新信息带来的调整) 贝叶斯的底层思想就是: 如果我能掌握一个事情的全部信息,我当然能计算出一个客观概率(古典概率)。 可是生活中绝大多数决策面临的信息都是不全的,我们手中只有有限的信息。既然无法得到全面的信息,我们就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出一个好的预测。也就是,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你可以先估计一个值(先验概率),然后根据观察的新信息不断修正(可能性函数)。 如果用图形表示就是这样的: 其实阿尔法狗也是这么战胜人类的,简单来说,阿尔法狗会在下每一步棋的时候,都可以计算自己赢棋的最大概率,就是说在每走一步之后,他都可以完全客观冷静的更新自己的信念值,完全不受其他环境影响。 3.贝叶斯定理的应用案例 前面我们介绍了贝叶斯定理公式,及其背后的思想。现在我们来举个应用案例,你会更加熟悉这个牛瓣的工具。 为了后面的案例计算,我们需要先补充下面这个知识。 1.全概率公式 这个公式的作用是计算贝叶斯定理中的P(B)。 假定样本空间S,由两个事件A与A'组成的和。例如下图中,红色部分是事件A,绿色部分是事件A',它们共同构成了样本空间S。 这时候来了个事件B,如下图: 全概率公式: 它的含义是,如果A和A'构成一个问题的全部(全部的样本空间),那么事件B的概率,就等于A和A'的概率分别乘以B对这两个事件的条件概率之和。 看到这么复杂的公式,记不住没关系,因为我也记不住,下面用的时候翻到这里来看下就可以了。 案例1:贝叶斯定理在做判断上的应用 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碗,1号碗里有30个巧克力和10个水果糖,2号碗里有20个巧克力和20个水果糖。 然后把碗盖住。随机选择一个碗,从里面摸出一个巧克力。 问题:这颗巧克力来自1号碗的概率是多少? 好了,下面我就用套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到最后我会给出这个套路。 第1步,分解问题 1)要求解的问题:取出的巧克力,来自1号碗的概率是多少? 来自1号碗记为事件A1,来自2号碗记为事件A2 取出的是巧克力,记为事件B, 那么要求的问题就是P(A1|B),即取出的是巧克力,来自1号碗的概率 2)已知信息: 1号碗里有30个巧克力和10个水果糖 2号碗里有20个巧克力和20个水果糖 取出的是巧克力 第2步,应用贝叶斯定理 1)求先验概率 由于两个碗是一样的,所以在得到新信息(取出是巧克力之前),这两个碗被选中的概率相同,因此P(A1)=P(A2)=,(其中A1表示来自1号碗,A2表示来自2号碗) 这个概率就是'先验概率',即没有做实验之前,来自一号碗、二号碗的概率都是。 2)求可能性函数 P(B|A1)/P(B) 其中,P(B|A1)表示从一号碗中(A1)取出巧克力(B)的概率。 因为1号碗里有30个水果糖和10个巧克力,所以P(B|A1)=30/(30+10)=75% 现在只有求出P(B)就可以得到答案。根据全概率公式,可以求得P(B)如下图: 图中P(B|A1)是1号碗中巧克力的概率,我们根据前面的已知条件,很容易求出。 同样的,P(B|A2)是2号碗中巧克力的概率,也很容易求出(图中已给出)。 而P(A1)=P(A2)= 将这些数值带入公式中就是小学生也可以算出来的事情了。最后P(B)= 所以,可能性函数P(A1|B)/P(B)=75%/ 可能性函数>1.表示新信息B对事情A1的可能性增强了。 3)带入贝叶斯公式求后验概率 将上述计算结果,带入贝叶斯定理,即可算出P(A1|B)=60% 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约束条件:抓出的是巧克力。如果没有这个约束条件在,来自一号碗这件事的概率就是50%了,因为巧克力的分布不均把概率从50%提升到60%。 现在,我总结下刚才的贝叶斯定理应用的套路,你就更清楚了,会发现像小学生做应用题一样简单: 第1步. 分解问题 简单来说就像做应用题的感觉,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一些条件,然后记清楚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 1)要求解的问题是什么? 识别出哪个是贝叶斯中的事件A(一般是想要知道的问题),哪个是事件B(一般是新的信息,或者实验结果) 2)已知条件是什么? 第2步.应用贝叶斯定理 第3步,求贝叶斯公式中的2个指标 1)求先验概率 2)求可能性函数 3)带入贝叶斯公式求后验概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