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巴西利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巴西利卡研究论文

加洛林文艺复兴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也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 查理大帝的贡献除了武功,还有文治。他要通过对基督教思想的提倡和宗教教育的发展来统一民心,使基督教的传统与日耳曼民族的活力融为一体,使帝国同拜占庭、阿拉伯、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一样比肩而立。因此,他出台了一系列崭新的宗教思想文化政策。主要措施是以基督教思想的一统地位为核心,在基督教思想权威的统协下,大力兴办教育,倡导学术研究,鼓励收集古代文化典籍,支持改革旧有的拉丁文字。他的目标正如阿尔古因所描绘的那样,他要在法兰克建立一个新雅典。这个新雅典要比旧的时代的希腊的雅典更加迷人,更加辉煌。在查理大帝看来,这个新的雅典的文化内核必须是基督教学说。因为蓬勃发展的基督教的思想将超过古代希腊罗马学院派的智慧,能够给新的中世纪的“雅典”带来宗教的辉煌。查理大帝在崇尚基督教一统地位的前提下,对基督教文化的规范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宗教文化范本的定型工作。他在位期间,制订了《加洛林书》,规定了罗马教义和宗教的基本仪式,从而使各处自发的对教义的解释和凌乱的宗教仪式得以定型。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利用王权的力量,指派阿尔昆组织人员在797—800年对当时收集到的各种《圣经》文本进行了校勘,统一了《圣经》文本并将其译成了拉丁文,从而成为后来天主教通用的定本。同时还授权阿尔昆对基督教的文献典籍(包括《本尼狄克院规》等)进行大规模的抄写和修订。还有些抄本主要是福音书、插图和绘画几乎都是表现基督及其使徒的形象。不仅如此,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还模仿当时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和修缮了很多精美的宫殿与教堂,因此,加洛林王朝的教堂大多是以拜占庭建筑为样本的“巴西利卡”式建筑。这些建筑,充分地体现和发展了罗马式的建筑艺术风格,开创了建筑史上罗马式艺术风格的时代。应该说,查理大帝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来做这些工作的,然而,也恰恰是他的这些努力,在中世纪欧洲这个历史上的“黑暗时代”里,为中世纪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做了奠基性的工作。查理还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基督教教育的发展。因此在8世纪出现了粗糙的专门教育机构——宗教学校和收集人类已有知识和文献的机构——图书馆。787年,查理写给佛伦西亚地区的主教与修道院院长的谕令中,就要求每一座教堂和每一所修道 院都要设立学校和建立图书馆。查理大帝建立学校目的是用拉丁文传授“七艺”,“以培养教士与俗人的读书、写作能力”。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造就适宜封建统治所需要的人才。他不仅让教会学校召集依附人的子弟和自由民的子弟学习,而且要求乡村牧师免费教授穷孩子们学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查理从有学问、有知识的神职人员中选任教师,甚至从意大利和英格兰请来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如在他自己亲自下令创办的宫廷学院中,就网罗了很多学者前来任教。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有学识渊博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教士、诺森伯里亚的学者阿尔昆;意大利比萨的副主教、语法学家、文学家佩特鲁斯和阿奎勒斯的保罗伊努斯;伦巴德的历史编纂学家保罗努斯和迪雅克努斯;西班牙主教、古典派学者西奥达尔;乌尔吉尔主教菲利克斯等以及后来撰写查理大帝传的艾因哈特等等。阿尔昆对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思想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不仅协助查理大帝制订了适应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的基督教文化政策,而且还把对古代文化肯定的态度嫁接到基督教文化之中。因此后人认为正是他较为系统表现出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精神。原因在于,他把目光越过了罗马而盯住了希腊,并把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与基督教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中世纪的基督教真正具有了西方的文化形态。例如,他推崇的“七艺”,即算术、几何、音乐、天文、文法、修辞和逻辑,就是希腊文化的结晶。但是,阿尔昆又不是古典文化的弘扬者,而是要将其进行改造后,使之成为为基督教服务的东西。具体来说,在阿尔昆的眼中,文法指的是拉丁文法;修辞专指宗教教义阐释和讲经布道的辩才;逻辑则指供神学论证和驳斥异端邪说的形式推理方法;算术用来解释《圣经》中的数字;几何成为根据《圣经》的思想来解释大地的工具;天文学用来推算宗教节日和按教会传统来构筑宇宙图式的手段;音乐更成为了以礼拜圣诗为内容艺术形式,乐曲被用于宗教仪式。这样,希腊的“七艺”经过阿尔昆的改造,成为了中世纪宗教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说阿尔昆是加洛林文艺复兴早期的伟大宗教文化学者,那么,约翰•斯克特•埃里金纳(约810—880年)就是加洛林文艺复兴最后的集大成式的代表人物。埃里金纳是爱尔兰人,早年在修道院接受教育,精通希腊文。845年,查理大帝的孙子,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请他出任宫廷学校校长。877年秃头查理死后,他回到英格兰。他的主要著作有851年写作的《论神的预定》和在865年前后写成的《自然的区分》等。但是,真正建立他作为伟大集大成式学者声誉的,则是他对《狄奥尼修书》的翻译。《狄奥尼修书》原是希腊文,埃里金纳在858年奉秃头查理之命翻译这部著作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论述了现实世界与天国神意的神秘联系,即和谐永恒的神意天国原型藉世俗的形象彰显自身,世界因此极似一种天国本体的隐喻和象征。把这个思想运用到艺术上,那么,在埃里金纳看来,它意味艺术作品虽然是物质客体,然而其本原在上帝。艺术观念的原型是上帝这个“逻各斯”,“逻各斯”下达到艺术家的灵魂,再由灵魂下达到物质。因此,在埃里金纳眼中,艺术同自然一样,其美在于神圣秩序的彰显。这样,在埃里金纳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艺术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融合。

关于古罗马的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 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寺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

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

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

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

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

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米。

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米。

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

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

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

约在公元前2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1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

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

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

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5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

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公元2世纪中叶建造的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米,底径2米,都是用独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

神庙后墙上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重约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

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陶管,散发热量。

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以改善音质。

此外,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

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

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

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

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

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15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古典复兴以及19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30年代。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相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参考资料: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 随着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设立了建筑学院,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们瞧不起工匠和工匠的技术,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学院派。学院派建筑和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19世纪。学院派有关建筑师的职业技巧和建筑构图艺术等观念,统治西欧的建筑事业达200多年。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伤兵院新教堂又称残废军人新教堂,是路易十四时期军队的纪念碑,也是 十七世纪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新教堂接在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南端,平面呈正方形,中央顶部覆盖着有三层壳体的穹窿,外观呈抛物线状,略微向上提高,顶上还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惯用的采光亭。穹窿顶下的空间是由等长的四臂形成的希腊十字,四角上是四个圆形的祈祷室。新教堂立面紧凑,穹窿顶端距地面米,是整座建筑的中心,方方正正的教堂本身看来像是穹窿顶的基座,更增加了建筑的庄严气氛。 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国家性的、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比 十七世纪显著减少。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在这些住宅中,美奂的沙龙和舒适的起居室取代了豪华的大厅。在建筑外形上,虽然巴洛克教堂式样很快为其他建筑物所效法,但这时期巴黎建筑学院仍是古典主义的大本营。 当时的著名建筑有和谐广场(又译协和广场)和南锡市的市中心广场等。后者由在一条纵轴线上的三个广场组成:北为政府广场,长圆形;南为斯丹尼斯拉广场,长方形;中间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群是半封闭的,空间组合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广场上的树木、喷泉、雕像、栅栏门、桥、凯旋门和建筑物的配合也很恰当。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虽多,但可以归纳为4种基本风格。 ①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等。 ②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 ③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 ④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相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以上 4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筑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庙,就同时包含有宫室型、住宅型和园林型3种类型, 帝王陵墓则包括有纪念型和宫室型两种。 地方民族风格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地区间(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山区)的封闭性很强,所以各地方、各民族的建筑都有一些特殊的风格,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8类: ①北方风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但尺度合宜;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装修比较简单。总的风格是开朗大度。 ②西北风格。集中在黄河以西至甘肃、宁夏的黄土高原地区。院落的封闭性很强,屋身低矮,屋顶坡度低缓,还有相当多的建筑使用平顶。很少使用砖瓦,多用土坯或夯土墙,木装修更简单。这个地区还常有窑洞建筑,除靠崖凿窑外,还有地坑窑、平地发券窑。总的风格是质朴敦厚。但在回族聚居地建有许多清真寺,它们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与一般民间建筑有明显的不同。 ③江南风格。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河网地区。组群比较密集,庭院比较狭窄。城镇中大型组群(大住宅、会馆、店铺、寺庙、祠堂等)很多,而且带有楼房;小型建筑(一般住宅、店铺)自由灵活。屋顶坡度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富丽,雕刻彩绘很多。总的风格是秀丽灵巧。 ④岭南风格。集中在珠江流域山岳丘陵地区。建筑平面比较规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门窗狭窄,多有封火山墙,屋顶坡度陡峻,翼角起翘更大。城镇村落中建筑密集,封闭性很强。装修、雕刻、彩绘富丽繁复,手法精细。总的风格是轻盈细腻。 ⑤西南风格。集中在西南山区,有相当一部分是壮、傣、瑶、苗等民族聚居的地区。多利用山坡建房,为下层架空的干栏式建筑。平面和外形相当自由,很少成组群出现。梁柱等结构构件外露,只用板壁或编席作为维护屏障。屋面曲线柔和,拖出很长,出檐深远,上铺木瓦或草秸。不太讲究装饰。总的风格是自由灵活。其中云南南部傣族佛寺空间巨大,装饰富丽,佛塔造型与缅甸类似,民族风格非常鲜明。 ⑥藏族风格。集中在西藏、青海、甘南、川北等藏族聚居的广大草原山区。牧民多居褐色长方形帐篷。村落居民住碉房,多为2~3层小天井式木结构建筑,外面包砌石墙,墙壁收分很大,上面为平屋顶。石墙上的门窗狭小,窗外刷黑色梯形窗套,顶部檐端加装饰线条,极富表现力。□嘛寺庙很多,都建在高地上,体量高大,色彩强烈,同样使用厚墙、平顶,重点部位突出少量坡顶。总的风格是坚实厚重。 ⑦蒙古族风格。集中在蒙古族聚居的草原地区。牧民居住圆形毡包(蒙古包),贵族的大毡包直径可达10余米,内有立柱,装饰华丽。□嘛庙集中体现了蒙古族建筑的风格,它来源于藏族□嘛庙原型,又吸收了临近地区回族、汉族建筑艺术手法,既厚重又华丽。 ⑧维吾尔族风格。集中在新疆维吾尔族居住区。建筑外部完全封闭,全用平屋顶,内部庭院尺度亲切,平面布局自由,并有绿化点缀。房间前有宽敞的外廊,室内外有细致的彩色木雕和石膏花饰。总的风格是外部朴素单调,内部灵活精致。维吾尔族的清真寺和教长陵园是建筑艺术最集中的地方,体量巨大,塔楼高耸,砖雕、木雕、石膏花饰富丽精致。还多用拱券结构,富有曲线韵律。 时代风格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功能和材料结构长时期变化不大,所以形成不同时代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审美倾向的差异;同时,由于古代社会各民族、地区间有很强的封闭性,一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或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发生了急剧的交融,也会促使艺术风格发生变化。根据这两点,可以将商周以后的建筑艺术分为3种典型的时代风格: ①秦汉风格。商周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但商、周建筑也有地区的、时代的差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文化不同,建筑风格也不统一。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风格,即以齐、晋为主的中原北方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秦统一全国,将各国文化集中于关中,汉继承秦文化,全国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代表秦汉风格的主要是都城、宫室、陵墓和礼制建筑。其特点是,都城区划规则,居住里坊和市场以高墙封闭;宫殿、陵墓都是很大的组群,其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重要的单体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尺度巨大,形象突出;屋顶很大,曲线不显著,但檐端已有了“反宇”;雕刻色彩装饰很多,题材诡谲,造型夸张,色调浓重;重要建筑追求象征涵义,虽然多有宗教性内容,但都能为人所理解。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明确,布局铺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②隋唐风格。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中原士族南下,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随着民族的大融合,深厚的中原文化传入南方,同时也影响了北方和西北。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发展。随之输入的佛教文化,几乎对所有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传统艺术的门类和表现手段,也改变了原有的风格。同时,文人士大夫退隐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田园风景诗的出现,以及对江南秀美风景地的开发,正式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基本风格,由此也引伸出浪漫主义的情调。 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糅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其特点是,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采,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③明清风格。五代至两宋,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城市生活内容和人的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随之也改变了艺术的风格。五代十国和宋辽金元时期,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再一次得到交流融汇;元代对西藏、蒙古地区的开发,以及对阿拉伯文化的吸收,又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明代继元又一次统一全国,清代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建筑终于在清朝盛期(18世纪)形成最后一种成熟的风格。其特点是,城市仍然规格方整,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总之,盛清建筑继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按照建筑艺术特有的规律,终于最后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成熟的典型风格——雍容大度,严谨典丽,机理清晰,而又富于人情趣味。 秦汉、隋唐、明清3个时期相距时间基本相等,它们是国家大统一、民族大融合的3个时代,也是封建社会前、中、后 3期的代表王朝。作为正面地、综合地反映生活的建筑艺术,这3种时代风格所包含的内容,显然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艺术范围;建筑艺术风格的典型意义和它们的反映功能,显然也远远超过了建筑艺术本身。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它的发展与每一阶段的社会体制、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有着直接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①传统建筑在数量上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出 现了新的审美趣味,致使建筑风格和某些艺术手法有所变化。 ②近代工业生产和以公共活动为主的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新类型的建筑。 ③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也要求相应的新形式。 ④封建等级制度的废除,社会体制的变革,使得传统建筑艺术赖以存在的许多重要审美价值发生了根本动摇,建筑艺术的社会功能有所改变,要求创造出能体现新的审美价值,适应新的社会功能的新形式。 ⑤传统的审美心理与新的审美价值、新的社会功能产生了新的矛盾,在新建筑中能否体现和怎样体现传统形式,成为近现代建筑美学和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 在上述社会变革与建筑变革构成的复杂的背景面前,中国近现代建筑表现出一些新的艺术特征: 传统建筑的园林和装饰艺术出现了新风格 在传统建筑中,园林和装饰是由于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19世纪中叶以后,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园林大部分经过改建和重建,它们共同的倾向是,建筑的比重大大增加,空间曲折多变,装饰繁复细腻,假山曲屈奇谲,相当一部分流于繁琐造作。建筑装饰则普遍走向大面积满铺雕镂,色彩绚丽,用料名贵,题材范围扩大,手法非常细致,还有一些西方巴洛克、罗可可的手法类杂其中,某些构图意匠也受其影响。 突出了建筑的类型风格 近代出现的新类型建筑开始大都是直接搬用西方同类的建筑,而西方各类建筑又大都有一套基本定型的形式,当时常见的有殖民地式、古典复兴式、哥特复兴式、折衷式等,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青岛到喀什,举凡机关、银行、商场、会堂、公寓、住宅、学校等,各自都以基本定型的形式标志出自己的内容,而同类型的形式又大同小异,极少显示出特有的地方民族特色,甚至出现了北方建筑用深拱廊百页窗(殖民地式),南方建筑设壁炉(古典复兴式)的现象。而在20~30年代兴起创作民族形式以后,大多数也都是套用古代某一时期官式建筑法式(主要是清代),致使广州的民族形式建筑与北京的无大差别。只在80年代以后,才较多地注意地方特色,即所谓乡土建筑风格。 单体建筑重在表现外观造型 近现代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封闭内向,以表现空间意境为主的审美观念,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这与同时输入的西方建筑重视表现实体造型的审美观念是一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的艺术形式包含着两类内容。一是某些大型的、纪念性比较强的建筑仍十分注重造型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功能要求有较强的政治伦理内容,即以特定的形式表现某些特定的精神涵义。如银行、海关常采用庄重华贵的西方古典形式,以显示其财力的坚实富有;一些政府机关和纪念建筑多吸取传统形式,以显示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国粹的精神。二是大多数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一方面追求时髦新奇,同时仍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学堂、洋戏院和城市里弄住宅等,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以后则更多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形式;80年代以后又兴起了追求乡土风味的形式,这些都是与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一致的。 城市环境和建筑群体突出了开放型性格 近代城市功能的急剧变化,给传统的环境艺术以根本的影响,原有的群体序列艺术和环境尺度远不能适应新的功能,于是产生了崭新的群体艺术。首先,不同城市和不同街区对开放性、公共性有不同的要求,出现了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群体环境,其艺术形象异常鲜明,如北京的使馆区,青岛、大连、哈尔滨的行政区,上海、天津、广州的金融商业区和高级住宅区,南京、长春的政权机关区,以及各大城市的新型商业街区等等。其次,随着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输入,也引进了城市和街区群体构图艺术,使得一些城市和街区出现了新的风格。开始是德国式、俄国式、英国式、日本式等等新的小街区建设,其后就扩大为整个城市自觉的整体经营。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都进行了新的规划,大多注意到新的环境艺术构图和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尤以1929~1930年上海、南京的规划和1939年伪满洲国新京(长春)的规划最为典型。50~6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起,表现城市个性的群体环境艺术手法开始成熟,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广州北部新区的开发,都是突出的例证。80年代以后,新兴市镇建设更注重群体艺术的价值,深圳、珠海以及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卫星城和居住小区,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它们的个性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都很突出。 时代风格变化迅速 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短短的100多年间,建筑风格变化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古代。其间,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受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制约的特殊类型。从艺术特征来看,后者无疑更具有典型的美学价值,也就是说,新内容、旧形式和中外建筑形式能否结合,怎样结合,一直是近代建筑风格变化的主线。寻求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道路,一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一时的建筑热潮。国外建筑师尤其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出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之语)。马国馨在本书中讨论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斯特林,意大利的皮阿诺、罗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次浪潮,如铃木博之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同时代性”,即不仅是追求一种异国情调而是和别的国家“现时”同一水准的内容,是日本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平起平坐”。马国馨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尚没有完全达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浪潮将深刻影响到日本建筑界。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他们既有彼此在一定时期内共存的一面,也有产生激烈冲突的一面,由此将引起日本建筑系统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与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在西方建筑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情况下,日本建筑界作出了有力的回应,日本建筑文化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下健三、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家。而中国,虽经过长期的奋斗,但似乎还未能在国际建坛上起主要作用。整个20世纪,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国建筑师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大师(这里的“保守”指一种文化态度,没有贬义)。而力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则因为没能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而不为国际建坛所关注。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却只能落得“勇敢的牺牲”的结局。面对中国建筑的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参考资料:书名:日本建筑论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丛书)

巴西研究论文

德国,无疑问

浅论国防产业1 国防产业的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国防产业是指相对民用产业而言,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国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公共产品的生产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实现物和能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战争准备的直接响应部分,其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为国防力量提供各类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上。国防产业作为军品生产能力属于国防资源范畴,作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产出机构又属于国防生产力范畴。国防产业履行着经济能向战争能的转换职能,是经济能向战争能转换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机器。我国的国防产业体系涵盖国民经济体系的各部门,在军事工业领域主要由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通信、信息、核工业、军械、军需等部门所组成。这些部门既是国防产业的主体,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具有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双重主体的特征,其产业结构代表了国防资源的结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中科技体系的结构走向。国防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民用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国防产业属于一种消耗性经济,其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只能是作为国防的消费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第二,国防产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经济活动一般严格按计划进行,买卖双方是固定的,不允许自由买卖。第三,国防产业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它关系到战斗的胜利和生命的安危。第四,国防产业的结构和规模随军事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第五,国防产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 分类国防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国防产业包括国防工业、国防农业、国防交通通讯业、国防建筑业。国防工业主要有兵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核及军需工业等部门,它直接为军队提供武器装备、被服、装具等,是国防生产的核心部门。国防农业是指为国防建设提供食物、衣着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原料的农业生产,它是军队得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国防交通通讯业是指交通通讯业中用来保障军品生产和武装力量发挥作用的部分。国防交通通讯业具有同各方面联系的广泛性、产品的非实体性、军民通用性等特点。国防交通通讯业对战争的胜负起到重要作用,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国防建筑业是指从事营房工程、筑城工程、海防工程、防空工程、二炮工程、通信工程、后方基地仓库工程、人防工程等施工任务的产业,它为保存军队有生力量和国家战争潜力提供重要条件,是国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狭义的国防产业主要是指国防工业。国防工业是指其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即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为军队或国家安全生产必需的武器装备和特殊用品而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国防工业是寓于整个国民经济中为保障国防建设与战争需要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对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2 国防产业的增长源泉 劳动力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在对物质资料进行再生产的同时,还不断地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是生产诸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一种生产要素,担任着生产要素组织者的责任,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地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因此,劳动力是国防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要素,对国防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金在现代生产中,复杂多样和大量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种生产要素之所以能有机地聚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资金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资金的规模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又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在我国的国防产业中,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发展国防产业的资金(国防费)几乎都是由国家支出的。由于“资源有限论”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可投入国防产业的资金是有限的。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防资金投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国防现代化建设将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资金在国防产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技术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创造的各种手段、方法、技巧和配方。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通过与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的紧密结合,深刻地改变着工业再生产的面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格局的改造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国防产业的发展过程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个国家不失时机地调整国防资源结构,加快国防军工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这对于武器装备的更新、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都是极为必要的。此外,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高技术战争的时代,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这也充分证明了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管理手段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到,管理要素要按贡献进行分配。可见,管理作为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已经慢慢被人们所重视。一项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一个企业在相同的资金、人员和技术设备的投入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已经在很多活生生的案例中得到验证。但是,综观中国管理20多年的艰辛历程,原本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却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这一问题在国防产业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将来国防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管理手段这种无形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并力争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极点。 信息化改造信息化改造的主要作用来自网络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三方面功能:①技术基础的优化功能。信息不仅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而且具有影响全局的特点,此外,网络技术还提供了新型的知识载体。一切其他方面的技术,都可以借助于网络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能够使其作用发挥到极致。②知识存量的改造功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人大科学时代,各门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层出不穷,知识存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地步,并且因人类独特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还在不断地扩张。由此可见,由于知识存量之大,只有使人们借助网络技术,才能迅速且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实现目标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改造成本和国防产业结构的改造难度。③创新能力的价值功能。网络经济实现了全球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然而网络经济并非就是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它的核心是在开放的条件下,通过信息为创新提供路径,使创新思维在信息支持下迅速产生成果。网络时代的到来,要加快国防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就是要突出信息技术的核心作用,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使国防产业的结构构成与网络时代的经济、技术要求相吻合,与高技术战争的有效供给目标相适应。3 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的措施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但与此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新世纪初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已成为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借鉴日本、德国、巴西等军事强国发展国防产业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优化我国国防产业增长结构。 增加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为国防产业提供高技术依托国防产业既是国防建设的主体,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具有经济和国防双重主体的特征。因此,国防科技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安全防卫的基石,可以说谁掌握了国防高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一直坚持国防科技有步骤地发展。近年来,日本对军事科研的经费投入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据美国国防部发表的报告称,日本的国防科技发展势头强劲,在不少领域里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了美国。而我国的军费投入相对落后,中国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姜鲁鸣指出,1990年以来,中国国防经费总量虽然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总额为1 853亿元,约合224亿美元,仅占GDP的,比世界国防费占全球GDP平均的比重低了。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比如鼓励民间企业介入并开发同国防装备有关的高科技,把许多尖端的民用技术直接用于国防产业的生产,为国防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依托。 注重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协调发展,采取寓军于民的政策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优先发展国防经济可以刺激新的社会需求和经济活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国防产业,把国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国防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国防产业的辐射作用和“联系效应”。通过加强国防产业与民用产业生产部门间的科技成果交流和相互补充,避免了重复研制,节约了国防开支,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积极扩大军品出口,给国防产业注入强大动力军品出口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国防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国际形势总体缓和的趋势下,国内军品订货减少,国防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出口。在我国,国防经费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国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军工部门在满足国内武器装备需求的前提下,应该积极扩大军品出口,把军品出口作为保持国防产业规模和能力,补偿国防科研经费不足,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措施。在军品出口的形式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军火出口形式就很多,可以直接出口武器装备,也可以出口军品生产技术,甚至出口生产武器装备的生产设备,当然这些都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军品出口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好处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可以加快资金周转,赢得外汇和购买必要的军事战略物资,以便进一步研制新型的武器系统,满足军队的需要和再扩大军品贸易;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军品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促成足够的开工率,维持国防产业的发展。 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的渗透在我国,对于决定国防产业效益的经济结构,一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高投资、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导致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效益低下,国防抗衡力不强。究其原因,信息技术落后和信息的非对称是其中重要缘由之一。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国防建设的需要出发,都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的渗透程度,以此加快对国防产业各部门的全面改造。信息产业对我国国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信息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带动度很高的产业,它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现代经济的增长源泉。因此,应将信息产业作为国防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产业,提升整个国防产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信息技术是国防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质量服务业转变。因而,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可为国防建设和战争进行有效准备.考文献1 祝尔坚.信息化与国防产业跨越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2(2)2 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于连坤.国防经济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4 苗建军.知识产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 孔祥富.德国的国防产业[J].德国研究,2003(1)6 孔祥富.巴西的国防产业[J].拉丁美洲研究,2002(3)7 孔祥富.日本的国防产业[J].现代日本经济研究,2003(3)

这个综合看,还是中国·····但是局部看却不一定····我国的基础研究相对欠缺,创新不够····

查到以下内容,如果需要的话请留邮箱。1 不污染环境的生物泡沫塑料 ,塑料科技, 2001 查看全文 2 氧化沟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的控制及应用研究 ,戴兴春、谢冰、黄民生、张玉梅、田泽辉,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查看全文 3 MSBR系统诺卡氏菌生物泡沫的防治对策 ,杜英豪、崔文亮、钟志蓉,中国给水排水, 2007 查看全文 4 鲁岗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生物泡沫发生与控制 ,赵福欣、张万泽、武旭辉,给水排水, 2006 查看全文 5 生物泡沫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余曼丽、穆松,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 查看全文 6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产生机理及控制 ,谢冰、徐亚同,净水技术, 2006 查看全文 7 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的影响与控制 ,雒满意,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5 查看全文 8 活性污泥法的生物泡沫形成和控制 ,李探微、韦苏、吕阳泉、彭永臻、陈志根,中国给水排水, 2001 查看全文 9 巴西开发成功生物泡沫塑料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1 查看全文 10 生物泡沫塑料在巴西问世 ,聚氯乙烯, 2001 查看全文 11 曝气池中生物泡沫的产生和控制 ,黄旭勇、赵保全,甘肃科技, 1999 查看全文

利用洛特卡定律研究论文

文献计量学是以几个经验统计规律为核心的。例如:表征出科技文献作者分布的洛特卡定律(1926);表征文献中词频分布的齐普夫定律(1948);确定某一学科论文在期刊中分布的布拉德福定律(1934)等。文献计量学一直围绕这几个定律,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验证与完善这些经验定律;其二是扩大与推广这些经验定律的实际应用。目前,文献计量学应用十分广泛。微观的应用有确定核心文献,评价出版物,考察文献利用率,实现书情报部门的科学管理。宏观的应用有设计更经济的情报系统和网络,提高情报处理效率,寻找文献服务中的弊端与缺陷,预测出版方向,发展并完善情报基础理论等。由于存在影响文献情报流的人为因素,很多文献问题尚难以定量化。特别是由于文献系统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有效的信息,来揭示文献的宏观规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有赖于数学工具和统计学技术的支持,移植或利用更有效的数学工具和统计学方法,将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普赖斯对信息计量学的贡献- -普赖斯先生1922年生于英国伦敦。1946年在伦敦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4年又在剑桥在学获得科学史博士学位。1960年到1983年去世前一直任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史与医学史系教授,并长期担任系主任。是美国第一位阿瓦隆基金科学史教授。这样的背景给他在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普赖斯对信息计量学的贡献小生那些应用理论和技术去解决信息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科学家,往往非常依赖与那些在信息领域研究中,更为基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们通常并不熟悉那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日常生活领域的科学家,比如说的《两种文化》(Two Cultures)。遗憾的是,我们很少谈论这些科学家,即便是我们通常谈起这些科学家,我们也很少能相互理解清楚。D.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便是这些伟大科学家中的其中之一。他的著作几乎在所有信息领域工作者手中人手一本。每当我们遇到诸如:科学发展指数规律、科学引文网络等难题时,我们就正好处于普赖斯所研究的领域。普赖斯先生1922年生于英国伦敦。1946年在伦敦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4年又在剑桥在学获得科学史博士学位。1960年到1983年去世前一直任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史与医学史系教授,并长期担任系主任。是美国第一位阿瓦隆基金科学史教授。这样的背景给他在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工作当中,他认为科学如同社会活动一样,是由一种强有力的规律所决定的。他那种历史的角度去审视科学的发展。他曾说到:“为了理解好当今社会的科学领域,我们必须沿着科学历史发展的轨迹去追溯,抓住那些关键的转折。”他又将数学的方法带入到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定量的方法去测定科学增长的持续性。他的这种创新性的突破,促使了在后来的信息计量学领域里涌现出大量出色的科学家,如Belver Griffith和Henry Small,这些科学家通过大规模的统计科学引文索引,来研究科学学的内在的结构规律。普赖斯曾经说过:“信息不仅仅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从麦克卢恩(注:麦克卢恩,加拿大传播理论家)的近似荒谬的角度出发,信息又是一种终极的产品。”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兴趣促使他在科学学的增长、衰落的规律,科学文献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价,科学知识的规范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将传统的“无形大学”(invisible college)的概念拓展为一种非正式交流的渠道,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科学前沿的科学家们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无形大学”的研究广泛的展开。起初,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辨认这些社会组织、团体的类型。后来,这个概念被用于描述科学研究中信息交流的过程。如今,我们在整合一个学术信息管理系统时,我们仍然沿用普赖斯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普赖斯不仅仅在信息领域取得的卓越的成绩,他还在信息政策和科技对人类的影响等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他早些时候,他曾指出:“科学信息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主要输入信息。”下面将普赖斯在科学计量学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做简要说明。(1)指数增长律与逻辑增长律在科学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中,最突出的成果和进展当数“指数增长律”和“逻辑增长律”。早在1944年,美国韦斯莱大学图书馆馆员弗里蒙特·赖德(Fremont Ryder)就对美国有代表性的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增长率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美国主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平均每16年递增1倍。尔后,普赖斯把赖德的这一发现推广应用到科学知识的全部领域,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49年,他天才地发现:“一叠叠的(10年一叠)《哲学汇刊》靠墙竟堆成了一条完美的指数曲线”。次年,发表第一篇有关“指数增长”的研究论文;1959年在耶鲁大学作了“科学指数增长”等问题的系列讲座,其演讲集于1961年正式出版,定名为《巴比伦以来的科学》。普赖斯在书中指出,从1750年起,科学期刊的数量大约每50年增长10倍。同时,他又对《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和《物理学文摘》等几十种文摘杂志中的期刊和论文数量的增长特点进行了统计研究,也发现了“按指数增长的规律”。因此,普赖斯得出结论:“似乎没有理由怀疑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按指数增加的,每隔大约10年到15年时间增加一倍”,“每年增长约5%~7%”。而且,他以科学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个不同年代的文献量在坐标图上逐点描绘出来,然后以一光滑曲线连结各点,十分近似地表征了科学文献随时间增长的指数规律。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指数增长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研究,普赖斯最先注意到科学文献增长与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如果用F(t)表示时刻t的文献量,则指数定律可表示为下式:F(t) = aebt (a>0, b>0)式中:t--时间,以年为单位;a--条件常数,即统计的初始时刻的文献量c--自然对数的底(e=…)b--时间常数,即持续增长率。其次,再看逻辑增长律。早在1963年,普赖斯在其名著《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就论述了“科学文献和科研人员的指数增长定律和逻辑增长规律”,并认为“指数型规律终将成为逻辑型”。原苏联科学学家纳里莫夫(В.Налимов)在研究科学文献增长规律时,发现文献的增长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的增长模式也并不相同。他和符莱杜茨(Г.Влздуц)在进行大量研究后认为,科学文献开始要经过一个急剧增长的过程,随后增长速度减缓,指数增长过程变为逻辑曲线增长过程。同时,考虑到物质条件、经济来源以及作者智力等方面的因素对科学文献增长速度的影响,在具体的文献统计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文献按逻辑曲线增长的理论和模型。其数学表达式为:F(t) = k/(1+ae - kbt) (b>0)(2)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1971年,普赖斯提出一个衡量各个知识领域文献老化的数量指标,即后人称谓的“普赖斯指数”。就是在某一知识领域内,把对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当作指数,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一般来说,某一学科或领域文献的“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短,说明其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快。“普赖斯指数”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的定量指标。普赖斯认为,“有现时作用”的引文数量与“档案性”引文数量的比例,是比引文的“一半寿命”更为重要的特征。文献的“半衰期”只能笼统地衡量某一学科领域全部文献的老化情况,而“普赖斯指数”既可用于某一领域的全部文献,也可用于评价某种期刊、某一机构,甚至某一作者或某篇文章的老化特点。(3)普赖斯定律在洛特卡定律的基础上,普赖斯进一步研究了科学家人数与科学文献数量,以及不同能力层次的科学家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普赖斯定律和一些其他重要结论。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普赖斯写道:“科学家的总人数,大致是按杰出科学家人数的平方增长的。”所谓普赖斯定律(Price Law),即科学家总人数开平方,所得到的人数撰写了全部科学论文的50%。如果设最高产的那位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数为nmax,将科学家们发表论文的总数记为x(1, nmax),则普赖斯定律可用下式表示:(1/2)x(1, nmax) = x(m, nmax) = x(1,m)式中,m为普赖斯假定的这样一个数,即个人的论文数大于m的科学家们所发表的论文总数恰好等于全部论文总数的一半,而式中x(m, nmax)的意义恰好表征了这一半论文。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确定m的数值?普赖斯根据洛氏定律,借用数学结论,经推导得出:m≈0 .749(nmax 1/2)。这是洛特卡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这说明,发表了(nmax 1/2)篇以上论文的科学家们所发表的论文总数等于全部论文总数的一半;或者说,杰出科学家中最低产的那位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数,等于最高产科学家发表论文数的平方根的倍。普赖斯还曾试图找出全体科学家总数中杰出科学家的比例关系。经过进一步推导和计算,得出:R≈ 1/2式中,R是杰出科学家人数与全体科学家总数之比。这是普赖斯得出的洛特卡定律的又一个重要推论。(4)最大引文年限早在1965年,普赖斯在对引文进行大量统计分析工作后就提出了“最大引文年限”的问题,并指出:文章被引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表以后的第二年。这也就是说,当年发表的文献,所用的被引文大量来自前二年的。“最大引文年限”反映了科学文献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期。这一重要参数的确定,不仅对于文献信息规律等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有利于有效地确定各学科领域文献剔旧的最佳时限,使文献利用率达到最佳值,对文献出版发行工作等都具有指导作用。普赖斯所取得的成就基本上奠定了科学学的核心分支学科——科学计量学的诞生,理所当然成为“科学计量学之父”。著名学者Belver Griffith曾这样颂扬他:“普赖斯在科学文献方面的理解和成就促使了在文献计量领域的一场革命,也使得我们对科学学理解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现在国际《科学计量学》杂志和美国科学史学会都设有D.普赖斯奖。

阿里巴巴论文研究

1,阿里巴巴本身就是个例子: 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务交流社区和网上交易市场。他曾两次被哈佛大学商学院选为MBA案例,在美国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两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Yahoo, Amazon, eBay,AOL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其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云也被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领袖"、被美国亚洲商业协会选为"商业领袖",并曾多次应邀为全球著名高等学府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讲学,是50年来第一位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国企业家。 也许是取决于“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务”,阿里巴巴如今巳成为全球首家拥有210万商人的电子商务网站,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B2B网站",杰出的成绩使阿里巴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WTO首任总干事萨瑟兰出任阿里巴巴顾问,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政府和民间机构均向本地企业推荐阿里巴巴。 "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许是阿里巴巴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阿里巴巴的网上会员近五成是通过口碑相传得知阿里巴巴并使用阿里巴巴;各行业会员通过阿里巴巴商务平台双方达成合作者占总会员比率近五成。 在产品与服务方面,阿里巴巴公司为中国优秀的出口型生产企业提供在全球市场的"中国供应商"专业推广服务。中国供应商是依托世界级的网上贸易社区,顺应国际采购商网上商务运作的趋势,推荐中国优秀的出口商品供应商,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国际订单。截至2003年5月底加盟企业达到近3000家。目前已经有70%的被推荐企业已在网上成交,众多类别市场名额已满。2002年3月开始为全球注册会员提供进入诚信商务社区的通行证-"诚信通"服务。阿里巴巴积极倡导诚信电子商务,与邓白氏、ACP、华夏、新华信等国际国内著名的企业资信调查机构合作推出电子商务信用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网上诚信档案,通过认证、评价、记录、检索、反馈等信用体系,提高网上交易的效率和成功的机会。每月赢收以双位数增长。 阿里巴巴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资本起步,吸纳了国际资本2500万美元,经过3年的发展,于2001年底实现当月盈利,2002年实现每月收入双位数的增长,实现全年盈利,从而保证对客户的持久服务能力。 下面是对阿里巴巴公司商业的模式进行分析。 阿里巴巴的营运模式是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抓住基础的,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捕捉新出现的收入机会。从最基础的替企业架设站点,到随之而来的网站推广,以及对在线贸易资信的辅助服务,交易本身的订单管理,不断延伸。出色赢利模式符合:赢利的强有力,可持续,可拓展。 1、架设企业站点 很少有企业把它理解为是一项重要的业务,理由在于这是一个高度离散的行业。你可以很从容的获得一个或者几个制作企业站点的机会,但不等于能够获得很多。这里存在收入收集上的困难。有一些公司主营这项业务,它们往往将业务定格在高端客户。阿里巴巴是一个很大的商业社区站点,这就是说它有与许多潜在顾客频繁接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能顺利的把潜在机会转化为现实收入。阿里巴巴的目标受众每年都要参加许多类似广交会之类的展销会议,这时候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员就出现了,有一些低成本的推广活动。线上与线下的营业推广相结合,实践证明能有效的收集商业机会。中小企业存在很大的伸缩性,这是说业务流程和业务规模都在迅速的发生变化。有时候它或许会找邻居帮助设计一个主页,这在当时可能已经足够了,但是很快它就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就超过了邻居的能力。阿里巴巴则有能力提供从低端到高端所有的站点解决方案。它能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获得全部收益。更大的优势在于制作商品交易市场型的站点。阿里巴巴只是替商品交易市场做一个外观主页,然后将其链接在自己的分类目录下。交易市场有了一个站点,实际上这和阿里巴巴的站点是同一个站点,这就提高了被检索的机会。网页设计毕竟是一项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的业务。网站设计其实和开发应用程序没有什么不同,这是说存在国际转包的内在需求,这和印度班加罗尔的故事相同。这也解释阿里巴巴为什么把它的人手更多集中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杭州。国际转包的实现除了需要品牌,还要有对应的机构设置。无疑,阿里巴巴一直就是往这一方向走。 2、站点推广 对于网站的媒体定为一直十分模糊,它应当是广播式的,还是特定用户检索式的?其他从事于企业站点设计的公司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对应的推广能力。而网站设计一旦完成,推广是自然需求。网站实际上是另一种媒体,广告收入对大多数网站都很重要。无论一些针对企业的服务是否被称之为广告。广播式的模式容易让人理解,但是逻辑上我们更倾向于检索式的。原因很简单,网站首页的空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注意力本身是一种稀缺资源。一些站点的合适位置已经充满了形式各异的广告,我们忍不住困惑,增长的潜力在那里?如果我们定义为检索式的,这同时就表明了有几乎无限可供销售的广告位置。这好像就是最初网站在股市受到追捧的原因。跟大多数人的认识相反,中小企业存在很强烈的营销愿望。这一愿望没有更多转化为现实的理由是:首先通常营销的费用超过了中小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其次以前并不存在相应很好的方式。在阿里巴巴今天的收入中,站点推广的收入占了一半还多。“中国供应商”和“网上有名”。 “中国供应商”面对的是出口型的企业,“网上有名”则针对内销或工厂的出口主要以买断形式进行的那一种。其中的价格依据是,如果某家企业愿意以3万人民币的价格租赁两周的广交会展销摊位,那么它为似乎也会愿意以同样的价格购置一年的在线展销时段。今年这一价格已经上升到4万。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某种意义上阿里巴巴要证明服务的有效性。阿里巴巴有一个系统服务的思维。除了在网站上的页面设置,还可以通过“商情快递”邮件杂志,检索上的优先派序。至少它能证明付费的顾客要比免费的客户有更多的机会。有人愿意以6万人民币的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服务内容。 3、诚信通 网络可能是虚拟的,但贸易本身必须是真实的。信用分析是企业的日常工作。这很好解释,网友们在拍卖网站上的交易并不是每一次都那么如意。易趣的统计表明在同通过身份认证但只有少数交易经历的所谓一星级顾客交易中,有6%最终受到了投诉。都一样,企业间交易存在相似的压力,所不同的是企业对此有更高的敏感性。在线贸易一方面体现了采购行为更充份的竞争性,另一方面企业对网络信息本身充满了质疑。“诚信通”作为一项服务不难理解。可以在“诚信通”上出示第三方对其的评估,企业在阿里巴巴的交易记录也有据可循。问题是这项服务本身是否会非常成功。阿里巴巴显然是希望所有的注册会员都使用这项付费的服务,最起码新注册的用户是如此。这个问题的确非常有趣。如果这一预想符合了现实,大多数的企业都购买了“诚信通”,那么意味剩下少数也会购买,即便不购买也不再重要。每个“诚信通”的价格都很便宜,但对网站而言几乎不存在成本。这就是说阿里巴巴的运营业绩将会非常的成功。另一种可能是只有少数企业购买了,这就存在用户流失的问题。类似于阿里巴巴模式的网站今天多如牛毛。阿里巴巴的认识是,首先他们在前期的努力已经吸纳了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顾客群。另一方面在线交易本身必须实现其严肃性。“如果某一商人在支付最基本的费用上都存在问题,那么他根本就没有资格从事生意本身。”我想这一逻辑应该被认为是正确的。 4、贸易通 贸易通是阿里巴巴网站新推出的一项服务,它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项:和百万商人安全、可靠地进行即时在线沟通、互动;结识、管理自己的商业伙伴,开展一对一的在线营销;强大的商务搜索引擎,搜尽天下商机;"服务热线"为诚信通会员即时解答网络贸易疑问,方便享受高质量的在线客户服务。其界面有点类似于常用的聊天工具QQ,非常友好且使用简单。不过,有关“贸易通”的收费一直没有行动起来,但这却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愿望。阿里巴巴的定义是从企业的每一次日常交易中抽取佣金,这在前期被舆论认为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B2B贸易存在重复交易,企业通常不会一次就更换一家供应商。这样企业很容易绕开任何中介。这又是一个没有思维,就迅速下判断的例子。当然并不是这样的。“贸易通”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订单管理软件。我想很多IT评论人都忽略了阿里巴巴这一项服务,实际上它对阿里巴巴未来的潜在影响最大,绝对不能看成电子邮件的豪华版。这里有一个观念上的不同,产品重要的是需求,而不是技术表述。“贸易通”则解决了这所有的问题。而且操作中存在很强的可行性,可以通过短消息捆绑按次计费。这一服务所面临的价格敏感性很小,而且存在一个很大的数量。“贸易通”则延伸了企业软件托管的思路。2,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Linux应用案例 解决之道阿里巴巴在2003年年初开始启动是数据库升迁项目。3月底引进基于Linux平台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Oracle9iRAC),4月初开始安装,到4月底便成功上线。新的数据库集群是以Dell 6650为硬件服务器、存储服务器采用Dell/EMC CX200存储阵列、以Red Hat Linux Advanced Server 为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9i集群数据库,采用三层架构,部署两个节点的集群系统。在从原有系统向新系统迁移数据时,按数据的不同特征进行,不仅能够快速迁移数据,并且大大减少了由于系统迁移而可能造成的停机时间。阿里巴巴数据库项目主管鲁国良先生说:“我们原有系统采用的数据库也是Oracle数据库,只不过它是基于Linux的单机数据库,因此,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大问题。由于Oracle9iRAC在节点间信息交换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得我们在从原来的单机系统升级到集群系统时,几乎不需要更改应用,新系统得到快速部署,一个月之内就能够上线。”应用效益鲁先生说:“通过采用2个节点的集群系统,我们能够很好地避免在升级Linux系统时可能出现的停机现象。Linux仍在迅速发展之中,其内核技术更新快,为了及时获得Linux更先进的功能,我们需要及时升级Linux内核技术。由于Exodus中的数据库集群采用的是2个节点的集群系统,我们可以先对集群中的一个节点升级其Linux内核,然后再升级另一个节点,在此过程中,系统完全能够正常运行。借助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Oracle9iRAC)的强大功能,系统的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得多,并且能够有效弥补Linux操作系统的一些不足,在降低应用成本的同时,获得强大的性能。”在性能与成本之间获得很好的平衡,全面满足网站的应用需求。采用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Oracle9iRAC)作为Exodus的数据库平台,阿里巴巴既能够充分利用Linux平台的低成本优势,同时能够获得Oracle9i数据库强大的性能优势,获得对网站发展至关重要的系统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性能提高60%。以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为动力的“Exodus”投入使用后,成功地把阿里巴巴网站性能提高了60%。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不久,中国部分地区遭受“非典”袭击,为了尽可能避免相互接触,企业纷纷转向网上交易,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商业网站之一,阿里巴巴成为广大企业进行交易的平台,日交易从“非典”前的4千~5千笔迅速攀升到6月初的9千~1万2千笔。“Exodus”的及时投入使用,为阿里巴巴从容应对快速增长的交易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帮助阿里巴巴及时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系统管理简单化。借助Oracle9iRAC先进的Data Guard技术,阿里巴巴能够简化数据库的管理工作。Oracle9i Data Guard能够维护关键数据的实时拷贝,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数据丢失。工作区之间强大的转接和转回能力,使得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维护更为容易,同时又降低了宕机时间。比如,在过去,当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的网络出现异常时,往往需要采用手工方式复制Archive Log,并应用到备用系统,工作量相当大,现在,这些工作都能够自动完成。大大减少宕机时间。借助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Oracle9iRAC)的高可用性,阿里巴巴无论是升级Linux内核还是升级应用,都不需要关闭系统,有效减少了计划内停机时间。同时,集群系统中两个节点互为备份,大幅度减少了意外停机的时间。减少测试环境和实际应用环境的差异,提高系统部署的效率。现在,Linux已成为成长型企业的首选应用开发和测试平台,比如在Linux系统上运行开发数据库,而在其它系统上运行产品数据库,结果是在开发、测试、产品应用平台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到系统部署时的投入。阿里巴巴通过采用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Oracle9iRAC)作为产品数据库,有效地缩小了这些差异,使很多测试工作变得真正有意义,直接用于产品应用平台,从而提高系统的部署效率。为什么选择ORACLE在谈及选择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的原因时,鲁先生说:“Oracle9i集群数据库在性能、安全性、24x7高可用性、稳定性方面都很好地满足了我们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它强大的易扩展性,尤其适合阿里巴巴快速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Oracle公司对Linux的积极态度和支持力度以及在Linux平台上不断实现的性能突破,坚定了我们采用Linux的信心,使我们既能够满足电子商务网站对性能和安全性的高要求,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解决了成本控制的问题,这对我们成长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使我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Linux平台上获得企业级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在Linux平台上运行网站的关键应用系统。其强大的集群能力,使我们能够在以后交易量上升到一定程度需要增加系统容量时,只需简单地增加节点,完全不需要更改应用,我们获得了一个真正按需部署的系统。”未来计划我们将继续关注Oracle在Linux方面的合作以及技术的发展。随着阿里巴巴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充分利用“Exodus”系统成功应用基于Linux的Oracle9i集群数据库的经验,改善其它应用系统,逐步把这些系统迁移到Oracle平台上。

近日在ACM SIGCOMM 2019上,阿里云两篇论文被主会收录,阿里巴巴作为唯一中国公司作现场报告。核心研究成果将用于新一代高速云网络,同时实现高速云网络的极致性能和超高稳定性。实践成熟有望替代TCP和RDMA协议的拥塞控制算法,在云数据中心大规模应用。 随着云计算发展,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超大规模云网络架构正成为主流,但传统的TCP网络协议难以支持云网络高速、低延迟的要求。RDMA等新一代技术改进了传统TCP的部分弊端,大幅提升网络性能,但仍存在相当高的不稳定性。 阿里巴巴的本次研究成果主要阐述了自研的新一代高速网络拥塞控制协议HPCC(High Precision Congestion Control),兼具性能和稳定。在其帮助下,主流云应用如分布式存储、大规模机器学习等性能将得到几倍到几十倍提升,传输延迟显著降低,更加适用云计算时代的网络需求。 SIGCOMM是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世界顶级学术会议,对论文质量要求极高,必须满足基础性贡献、前瞻性影响和坚实的系统实现要求,2019大会仅录取了32篇论文。 阿里巴巴始终致力于云计算网络技术的研发,此前已通过对RDMA网络的改造,从网卡底层开始设计,结合自研交换机能力,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RDMA高速网络”。 作为全球前三、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阿里云在全球19个地域拥有56个可用区,网络总带宽已达到 PB 级别超大规模,目前正在进行400G 网络的研发测试。

2017年 10 月 11 日,阿里巴巴达摩院正式成立,马云的一句 “ 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让外界对它的未来发展,有了更 “意味深长” 的期待。

在近三年多的时间里,达摩院在人工智能学术科研与应用上齐头并进,无论在国际学术顶会以及各类竞赛上,还是在推动学术成果的商业化落地上,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这也反过来吸引着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研究者们都汇聚于此。

对于这些顶尖研究者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想必大家都充满了探知欲!

7月9日(晚)19:30-21:00 ,AI科技评论就将联合阿里达摩院,外加阿里集团在学术科研上同样“坚挺”的存在——阿里安全,给大家呈上一场 “ACL 2020 系列论文解读·阿里巴巴专场” 直播!

届时,来自阿里达摩院机器智能技术团队和阿里安全安全智能团队的 6 位高级算法专家、算法工程师以及研究型实习生们,将分别聚焦于多任务学习、少样本文本分类、 任务型对话、神经机器翻译、知识蒸馏、跨域分词标注等NLP 细分领域,为大家带来一场论文解读盛宴!

本次分享的嘉宾具体都有谁呢?下面一一揭晓:****分享主题: SpanMlt:一种基于跨度的用于属性词和观点词配对抽取的多任务学习框架 ****分享嘉宾:黄龙涛

分享内容:

属性词和观点词抽取,是细粒度的基于属性的情感分析(ABSA)的两个关键问题。属性-观点词对( aspect-opinion pairs)可以为消费者和观点挖掘系统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全局配置文件。但是,传统方法无法在没有给定属性词和观点词的情况下,直接输出属性-观点词对。尽管研究者最近提出了一些共提取方法来联合提取属性词和观点词,但是并不能配对抽取两者。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方法来解决属性词和观点词的配对抽取(PAOTE)任务。此外,本文从联合词和关系抽取的角度而非此前大多数工作中执行的序列标注方法的角度,来处理该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共享跨度的多任务学习框架,其中在跨度边界的监督下提取词。同时,使用跨度表示法来联合识别配对关系。大量实验表明,我们的模型始终优于 SOTA 方法。

分享内容:

现有的工作往往使用元学习(meta learning)的方法,通过在一系列meta-task中切换来获得少样本学习的能力,但是在task间的切换会带来遗忘的问题,因此考虑使用记忆机制来辅助meta learning的训练。在本工作中,我们将监督学习得到的分类参数作为meta learning的全局记忆,并提出了动态记忆路由算法,基于dynamic routing的方式将全局记忆信息融入到meta task的训练和预测阶段。此外,动态记忆路由算法还可以使用query信息来增强归纳类别表示的能力,对口语场景下的语言多样性表达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在中英文场景少样本分类任务数据集上,均取得了STOA的结果。

分享主题:多领域对话动作和回复联合生成****分享嘉宾:田俊峰

分享内容: 在任务型对话中,产生流畅且信息丰富的回复至关重要。现有pipeline方法通常先预测多个对话动作,然后使用它们的全局表示来辅助回复生成。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第一,在预测对话动作时,多领域的固有结构被忽略了;其次,在生成回复时没有考虑到对话动作和回复之间的语义联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同时生成对话动作和回复的神经联合生成模型。与以往的方法不同,我们的对话动作生成模块可以保留多领域对话动作的层次结构,同时我们的回复生成模块可以动态地关注到相关的对话动作。在训练时,我们采用不确定性损失函数来自适应地调整两个任务的权重。在大规模MultiWOZ数据集上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在自动评估和人工评估上都比SOTA模型有很好的提升。****分享主题:神经机器翻译的多尺度协同深度模型******分享嘉宾:魏相鹏**

近年来,神经机器翻译(NMT)方法凭借其出色的翻译性能在大量应用场景中取代了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方法。目前,制约NMT模型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和数据规模。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协作(MSC)机制的深度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以提高模型对底层(具象化)和高层(抽象化)特征的建模能力。

实验证明,(1) 多尺度协作机制有助于构建极深的NMT模型的同时带来性能上的提升,(2) 基于MSC机制的深度NMT模型能够更好地翻译语义结构复杂的自然语言句子。

****分享主题:多语种序列标注的结构级知识蒸馏******分享嘉宾:王新宇**

多语言序列标注是一项使用单一统一模型预测多语言标签序列的任务。与依赖于多个单语模型相比,使用多语言模型具有模型规模小、在线服务容易和对低资源语言通用的优点。然而,由于模型容量的限制,目前的多语种模型仍然远远低于单独的单语模型。本文提出将多个单语言模型(teachers)的结构知识提取到统一的多语言模型(student)中,以缩小单语言模型与统一的多语言模型之间的差距。我们提出了两种基于结构层次信息的知识挖掘方法:

****分享主题:跨域中文分词的远程标注与对抗耦合训练******分享嘉宾:丁宁**

完全监督神经方法在中文分词(CWS)的任务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如果由于域间的分布差异和集外词(OOV)问题导致域迁移,则监督模型的性能始终一直大幅下降。为了实时缓解此问题,本文将跨域中文分词的远程标注和对抗性训练直观地结合在一起。

7月9日,6位来自阿里的分享嘉宾,与大家不见不散!

ACL 2020原定于2020年7月5日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西雅图举行,因新冠肺炎疫情改为线上会议。为促进学术交流,方便国内师生提早了解自然语言处理(NLP)前沿研究,AI 科技评论将推出「ACL 实验室系列论文解读」内容,同时欢迎更多实验室参与分享,敬请期待!

研究卡夫卡的论文

建议你读这两本资料,中文资料有限,还是直接读英文的好:1)Franz Kafka's The MetamorphosisBook by Harold Bloom; Chelsea House, )REHEARSALS OF DISCOMPOSUREAlien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odern Literature: Franz Kafka Ignazio Silone, D. H. Lawrence T. S. Eliot,by Nathan A. Scott Jr. ,KING'S CROWN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1952

中国(大陆)当代作家对卡夫卡的接受和回应显然是与中国的外国文学领域对卡夫卡的译介分不开的,因为中国作家通常是没有可能阅读到卡夫卡作品的原文的。而中国对卡夫卡的翻译介绍比较晚,解放前对卡夫卡的零星介绍还不足以引起作家们的注意和重视。大概到了1966年,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其中包括卡夫卡的6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审判》。但这部小说集当时是作为“反面教材”在“内部发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中国作家恐怕很少有机会读到这个译本。1979年初《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卡夫卡及其作品才算是第一次在中国公开亮相。接下来,1981年初《外国文学》发表了卡夫卡的4个短篇:《判决》、《乡村医生》、《法律门前》和《流氓集团》。随后,卡夫卡的幽灵便迅速在大江南北弥漫,在各种文艺刊物上出头露面。由于“在卡夫卡这里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就是无法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1]因此,卡夫卡在中国作家心中最初引起的更多的是惊讶和不解,而不是认同和接受。但对于少数敢于探索、勇于冒险的作家而言,他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并且通过这些作家,卡夫卡终于在中国扎下根来,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将卡夫卡引以为“知音”。一、“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中国作家徐星曾经说过,“现代主义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生活方式问题,真正超脱的人实际是最痛苦的人。卡夫卡活着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写什么样的作品是生活方式决定的,是命中注定的。”[2]的确,卡夫卡的生活和写作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模仿的。卡夫卡,这位西方现代艺术的怪才和探险家,他以痛苦走进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实,以毁灭为自己加冕……他是现代世界里的唯一的“精神裸体者”,他的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完成了他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徐星一句话便道出了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本质。卡夫卡的生活虽然是不可模仿的,但他的创作却是可以借鉴的。的确,卡夫卡极大地影响了许多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1999年新世纪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丛书《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其中莫言、余华、皮皮均选了一篇卡夫卡的小说。皮皮说,那些好的小说“会陪伴你度过各种光阴。每次读起,无论是晴朗的午后,还是小雨的黄昏,你都会跟它们做一次交流,围绕着生死爱恨。”[3](P1)“当年我已经从它们那里获得了超值的享受和补益,今天我再一次从它们那里收获。”[3](P1)在这些好小说中有一篇就是卡夫卡的《在流放地》。皮皮在大学里写的学士论文就有关卡夫卡的,因此她对卡夫卡曾有过一番研究。她在读《在流放地》时,“经历了很丰富的阅读感受,平静、紧张、恐怖、思索、佩服等等,尽管它的篇幅对此而言显得过于短暂。”[3](P12)在影响余华的10部短篇小说里,也有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余华说:“我之所以选择《在流放地》,是因为卡夫卡这部作品留在叙述上的刻度最为清晰,我所指的是一个作家叙述时产生力量的支点在什么地方……《在流放地》清晰地展示了卡夫卡叙述中伸展出去的枝叶,在对那架杀人机器细致入微的描写里,这位作家表达出了和巴尔扎克同样准确的现实感,这样的现实感也在故事的其他部分不断涌现,正是这些拥有了现实依据的描述,才构成了卡夫卡故事的地基。事实上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只是人们更容易被大厦的荒诞性所吸引,从而忽视了建筑材料的实用性。”[4](P5)面对卡夫卡等的作品,余华说,“我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4](P11)余华在其他地方还多次谈到卡夫卡。1990年,余华在一篇名为《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的文章中写道,“1986年让他兴奋不已”,[5]这一年他读到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这篇小说“让我大吃一惊……让我感到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5]他认为卡夫卡的出现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奇迹”。[5]卡夫卡那种异常锋利的思维,他那轻而易举直达人类痛处的特征给余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医生查看病人的病情时,发现了患者身体右侧靠近臀部处一个手掌大小的伤口:玫瑰红色,有许多暗点,深处呈黑色,周边泛浅,如同嫩软的颗粒,不均匀地出现淤血,像露天煤矿一样张开着。这是远看的情况,近看则更为严重。谁会见此而不惊叫呢?在伤口深处,有许多和我小手指一样大小的虫蛹,身体紫红,同时又沾满血污,它们正用白色的小头和无数小腿蠕动着爬向亮处。可怜的小伙子,你已经无可救药。我找到了你硕大的伤口,你身上这朵鲜花(Blume)送你走向死亡。①余华读罢感到震惊不已。这种冷静客观的对血淋淋事实的描写,尤其是用“鲜花”来形容伤口,使余华大开眼界。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就是在读了卡夫卡《乡村医生》后写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是卡夫卡完成了余华的成名作。在中篇小说《一九八六年》中,余华笔下中学教师自残的场面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他嘴里大喊一声‘劓!’然后将钢锯放在了鼻子下面,锯齿对准了鼻子。那如手臂一样黑乎乎的嘴唇抖动起来,像是在笑。接着两条手臂有力地摆动了,每摆动一下他都要拼命地喊一声:‘劓!’钢锯开始锯进去,鲜血开始渗出来……他喘了一阵气,又将钢锯举了起来,举到了眼前,对着阳光仔细打量起来。接着伸出长得出奇也已经染红的指甲,去抠嵌在锯齿里的骨屑,那骨屑已被鲜血浸透,在阳光下闪烁着红光。”[6](P151-152)余华在这种充满血腥味的、残酷无情的“死亡叙述”中更是将异常冷漠、绝对超然的叙述笔调和风格推向了极至。1999年余华又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卡夫卡和K》的文章,专门论述了卡夫卡与《城堡》中的K之间的关系。余华说:“内心的不安和阅读的不知所措困扰着人们,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没有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学出路,或者说其他的出路也没有,人们只能留下来,尽管这地方根本不是天堂,而且更像地狱,人们仍然要留下来。”[1](P46)面对卡夫卡的作品,还包括他的书信、日记,余华“留下来”认真研读、细细体会。他说:“卡夫卡一生所经历的不是可怕的孤独,而是一个外来者的尴尬。这是更为深远的孤独,他不仅和这个世界所有的人格格不入,同时他也和自己格格不入。”[1](P39)至于卡夫卡的叙述手法,余华更是推崇备至:“卡夫卡的描述是如此的细致和精确”,“又充满了美感”,“叙述如同深渊的召唤”。论及卡夫卡日记和小说的关系时,余华又说:“卡夫卡的日记很像是一些互相失去了联系的小说片段,而他的小说《城堡》则像是K的漫长到无法结束的日记。”[1](P40)余华以其作家的敏感和深刻,很快就从卡夫卡那里捕捉到了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影响莫言的10部小说里,莫言也提到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莫言认为,一篇好的小说,应当具有独特的腔调。这种独特的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7](P2)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就是这样一篇小说。这是一篇“最为典型的‘仿梦小说’,也许他写的就是他的一个梦。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像梦境。梦人人会做,但能把小说写得如此像梦的,大概只有他一人。”[7](P7)莫言感觉到了卡夫卡的独特腔调,并在他的小说中也有所借鉴和表现。宗璞开始阅读卡夫卡的时间较早,那是在60年代中期。她原本是为了批判卡夫卡才阅读卡夫卡的,但是,她却发现卡夫卡在她面前“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令她大吃一惊。她说,“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是一种抽象的,或者说是原则性的影响。我吃惊于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更明白文学是创造。何谓创造?即造出前所未有的世界,文学从你笔下开始。而其荒唐变幻,又是绝对的真实。在文革中,许多人不是一觉醒来,就变成牛鬼蛇神了吗?”。[8]她的小说《我是谁?》写“文革”期间人变成蛇的异化情态,“孟文起和韦弥同样的惊恐,同时扑倒在地,变成了两条虫子……韦弥困难地爬着,像真正的虫子一样,先缩起后半身,拱起了背,再向前伸开,好不容易绕过一处假山石。孟文起显然比她爬得快,她看不见他,不时艰难地抬起头来寻找。”[9](P38)这种写法,显然是受到了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但是,在宗璞的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又直露地发出了我终究是人的愿望,这又使得她与卡夫卡区别开来了。在卡夫卡那里,异化是一种世界观,无时无刻不在;而在宗璞那里,异化只是暂时的现象,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在卡夫卡那里,变形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在宗璞那里,变形只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在卡夫卡那里,叙述是冷静和客观的,作者置身于故事之外,漠然地注视着这一切,而在宗璞那里则是夹叙夹议,作者置身其中,感情悲愤激越,最后作者甚至直接站出来说道,“然而只要到了真正的春天,‘人’总还会回到自己的土地。或者说,只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才会有真正的春天。”[9](P61)这样直露的议论,已经不大像是写小说了。宗璞说过,她的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可称为“外观手法”,另一类则为“内观手法”,后者“就是透过现实的外壳,去写本质,虽然荒诞不成比例,却求神似……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写的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可是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准确。他使人惊异,原来小说竟然能这样写,把表面现象剥去有时是很有必要的,这点也给我启发。”[10]可见,宗璞的这种“内观手法”显然来源于卡夫卡,但是,宗璞并不想走向彻底的荒诞变形,她笔下的人物虽然已蜕变为“蛇”,然而,最终仍然是人性占了上风。宗璞的另一篇小说《蜗居》简直就是一篇卡夫卡式的寓言小说。小说中主人公的背上长出一个蜗牛的硬壳,他便像蜗牛一样的爬行。但与卡夫卡不同的是,宗璞具有浓烈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并且,一有机会她就直接地表露出来。蒋子丹的情形与宗璞有点相似。1983年她在读过卡夫卡等作家的作品后,便想试着写一种荒诞小说,这种小说“所有的细节都真实可信(至少貌似真实可信),没有一句话让人费解,但在骨子里横着一个荒诞的内核,这个内核里又包裹着某种险恶的真实。”[11]她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作了她的短篇小说《黑颜色》、《蓝颜色》、《那天下雨》和中篇小说《圈》。当时很多读者都看不懂这些小说,但她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她说,“我觉得一个作家选择了错误的目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没有目标。”[11]格非也非常钟情于卡夫卡,并研究过卡夫卡。他曾对鲁迅与卡夫卡进行过比较分析,他说:“鲁迅和卡夫卡,他们都从自身的绝望境遇中积累起了洞穿这一绝望壁垒的力量,而‘希望’的不可判断性和悬置并未导致他们在虚无中的沉沦。从最消极和最悲观的意义上说,他们都是牺牲者和受难者。而正是这种炼狱般的受难历程,为人类穿越难以承受的黑暗境域提供了标识。”[12]“与卡夫卡一样,鲁迅深切地感受到了存在的不真实感,也就是荒谬感,两者都遇到了言说的困难,言说、写作所面临的文化前提不尽相同,但它们各自的言说方式对于既定语言系统的否定,瓦解的意向却颇为一致。”[12]卡夫卡的这种荒谬感、言说的困难,以及对既定语言系统的否定和瓦解,对格非的创作恐怕不无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通过鲁迅这一中介而得以完成的。在格非的小说《边缘》中有一段描写使人们不由得想起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小说中有一位名叫仲月楼的医生,“他脸上时常挂着一种不经意的笑容,即使是他在手术台上摆弄死人的时候也是如此。”[13](P169)小说里写到这位医生一次给一位重伤员施手术,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位伤员在痛苦地颤抖、痉挛。他一面不紧不慢地按照某种固定的程序做着他所应该做的一切,一面又津津有味地向小说的叙述者“我”大谈如何勾引女人:① 仲月楼用一把镊子从那处伤洞里伸进去,试着将那枚弹头夹出来,有几次差一点获得了成功,但每次快要弄出来的时候,弹头又像泥鳅一样滑了进去。仲月楼抬起袖管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等到女人的身体发软,你才可以撩开她的裙子,然后抚摸她。只要你有耐心,女人最终会支持不住的。”仲月楼自言自语地说着,站在一旁的护士好像早就感到不耐烦了。她提醒仲月楼,那个躺在香案上的伤兵说不定已经死了。仲月楼没有搭理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门外。……“我想他的确已经死了。”仲月楼说。[13](170)伤员死了,仲月楼看去毫不动情。一个客观、冷漠、简单的“说”字,令我们对仲月楼的情感状态一无所知。二、通向灵魂的城堡被誉为中国文坛独立特行的女作家残雪,有“中国的卡夫卡”之称。有评论者写道,“如果说,80年代的《苍老的浮云》、《天窗》、《山上的小屋》等作品中喷薄而出、纷至沓来的梦魇般的意象,与卡夫卡那现实主义般地精确刻画荒诞事物的风格仍保持一定距离的话,那么,在90年代创作的那些更为节制、纯熟、理性的小说中,我们隐约地感到,残雪与卡夫卡达成了更深的默契。”[14]1999年残雪推出了一本专门解读卡夫卡的大著《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15]更是让人们吃了一惊。残雪作品中所包含的那种极端个人化的声音一直令许多读者望而兴叹,她笔下的那个冷峻、变态和噩梦的世界也一直难以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她在偌大的中国似乎缺乏知音,然而,她在一个十分遥远的国度里却发现了卡夫卡,并引以为知音。于是,奇迹便发生了,一个20世纪末的中国女作家与一个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男作家在灵魂深处相遇、对话,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砰然心动的事。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卡夫卡的评论和著述可以说汗牛充栋,存在主义认为,是卡夫卡首先看到了追求自由存在的痛苦和孤独;荒诞派在卡夫卡那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反英雄”;黑色幽默派从卡夫卡那里看到的是灰暗色调和讥讽意味;超现实主义看到的是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和“超肉体感觉”;表现主义看到的却是梦幻和直觉;而卢卡契索性认为卡夫卡表现了社会和阶级斗争的本质……而残雪却几乎将所有这些评述都悬置一旁,直截了当地将卡夫卡当作一个作家,或者更确切地说,当作一个小说家来理解。在残雪看来,卡夫卡是一个最纯粹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道德家、宗教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批评家,他的全部创作不过是对作者本人内心灵魂不断地深入考察和追究的历程。这样一来,残雪似乎一下子就抓住了卡夫卡最本质的东西。的确,写作就是卡夫卡生命中的一切,没有了写作,卡夫卡的生活将变得毫无色彩和意义。卡夫卡说:“在我身上最容易看得出一种朝着写作的集中。当我的肌体中清楚地显示出写作是本质中最有效的方向时,一切都朝它涌去,撇下了获得性生活、吃、喝、哲学思考、尤其是音乐的快乐的一切能力。我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萎缩了。”“我写作,所以我存在。”他“不是一个写作的人,而是一个将写作当作唯一的存在方式、视写作为生活中抵抗死亡的唯一手段的人。”[16]只有写作才能证明卡夫卡的存在。卡夫卡为了写作而拒绝了友谊、爱情、婚姻和家庭,他选择了他自己所惧怕的那份孤独。卡夫卡大概可以算世界上最孤独的作家,而他的小说所表现的也正是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所以,卡夫卡自己的生活与创作就在这里合而为一了,他成了在生活上最无作为和在创作上最有成就者。残雪对卡夫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颇有同感,她在一篇名为《黑暗灵魂的舞蹈》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是这种写作使我的性格里矛盾的各个部分的对立变得尖锐起来,内心就再也难以得到安宁。我不能清楚地意识到内部躁动的实质,我只知道一点:不写就不能生活。出于贪婪的天性,生活中的一切亮点(虚荣、物质享受、情感等等)我都不想放弃,但要使亮点成为真正的亮点,惟有写作;而在写作中,生活的一切亮点又全都黯然失色,没有意义。[17](P11)这段话与卡夫卡如出一辙,而与卡夫卡不同的是:残雪并没有拒绝丈夫、儿子和家庭。残雪的孤独更多的是灵魂的孤独,在现实生活中她比卡夫卡幸运得多。对于卡夫卡著名的三部长篇小说,残雪就是从这一角度开始了她的解读。残雪认为,《诉讼》描述了一个灵魂挣扎、奋斗和彻悟的过程。“K被捕的那天早上就是他内心自审历程的开始”,“史无前例的自审以这种古怪的形式展开,世界变得陌生,一种新的理念逐步地主宰了他的行为,迫使他放弃现有的一切,脱胎换骨。”[15](P85)那么,城堡是什么呢?它“似乎是一种虚无,一个抽象的所在,一个幻影,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奇怪的是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且主宰着村子里的一切日常生活,在村里的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它那纯粹的、不可逆转的意志。K对自己的一切都是怀疑的、没有把握的,唯独对城堡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15](P192)原来,城堡就是生命的目的,是理想之光,并且,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心里。《美国》实际上意味着艺术家精神上的断奶,“一个人来到世上,如果他在精神上没有经历‘孤儿’的阶段,他就永远不能长大,成熟,发展起自己的世界,而只能是一个寄生虫。”[15](P38)至于卡夫卡的一些短篇小说,在残雪看来,《中国长城建造时》象征着“艺术家的活法”;《致某科学院的报告》记录了“猿人艺术家战胜猿性,达到自我意识的历程”;《乡村教师》中的老教师体现了“艺术良知”;《小妇人》及《夫妇》描述了“诗人灵魂的结构”;《地洞》则表现了艺术家既要逃离存在遁入虚空,又要逃离虚空努力存在的双重恐惧……看来,残雪完全是以独特的、写小说的方式来解读和描述卡夫卡的作品的,这使得读者在惊讶残雪的敏锐、机智和个性外,也渐渐地开始怀疑,残雪在这里究竟是在解读卡夫卡,还是在构筑她自己心中的卡夫卡?抑或真正的卡夫卡其实就等于她心中的卡夫卡?她究竟是在解读小说,还是在创作小说?我认为,无论残雪的初衷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由于有了残雪的解读,卡夫卡在中国的“知音”将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你在这里应该能找到。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