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碑刻论文写作方法

发布时间:

研究碑刻论文写作方法

选好论证题材是关键

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方法,连贯起来就可以了。

研究性论文是指针对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文章。以下是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研究性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研究性论文写作基本方法如下:

1、论文的基本要求

⑴论文应有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关键是真实性。提出新观点、发现新规律、找出新方法。

⑵论文应有明确的目的,以研究的客观实验或观察的材料或数据为依据,以这些实际材料进行准确的科学总结,得出正确结果。结果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上升为理论,即论文的结论,达到研究的预期目的,论文才能结束。

⑶论文应有文学性:论文应通顺易懂;内容简明、准确;阐述问题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用词要规范标准;图表应清楚正确。总之论文的撰写是一个把研究的结果与目的溶在一起的思维过程,作者应具有一定的文学水平、表达能力、写作技巧,才能写出一篇较好的论文。

2、论文的格式

(一)前置部分

(1)、题目 (2)、作者 (3)、关键词 (4)、摘要 (5)、前言

(二)正文部分

(6)、材料与方法 (7)、结果 (8)、讨论 (9)、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摘

(三)外文部分

(12)、题目 (13)、作者 (14)、Key words(关键词) (15)、Abstract(摘要)

上述为常见的格式,但各种杂志目的要求不同,而格式的前后次序、作者简介、文字多少、文献限量等也各有不同。投稿前应先看看该杂志征稿启事,并参考该杂志发表的论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此外,还可根据论文的内容,灵活地拟定。只要把观点说清楚,材料组织恰当,有利于论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即可,如病例报告、病例分析在写观察的总结性结果时,可按下述格式撰写论文

(1)、题目 (2)、作者 (3)、前言 (4)、材料(对象)与方法(包括诊断依据、治疗方法) (5)、结果 (6)、讨论 (7)、参考文献

外文等看看所投的杂志要求与否来决定。

研究性论文写作 基本原则

★架构要清晰,表述要清楚,逻辑要合理,证据要客观,态度要严谨,尊重他人的贡献.

★设置研究标准,学术八股文,很明确的表达问题,研究方法要设置良好并很好的实施,数据假设要合理、有用, 促进知识.

★建议要精确、易懂、有说服力、语气恰当.

研究性论文的写作要求:

(一)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1、有重大创见的发覆之作。即对传统主流观点质疑、商榷或颠覆性的论文,观点新是最重要的。如顾诚先生关于李岩、沈万三、卫所制度的研究。2、补白之作,或者没有经过系统、详细而深入论证者。无论是前人未曾涉及的领域,还是一些具体小问题的考订,只要是补前人缺漏,有自己的“新”得,有值得学习。像“巡洋会哨”前人就无系统研究。“忠顺营”和“入卫兵”此前也无人注意。3、在理论或方法的提出或使用上,能够给同一或相似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借鉴或指导意义者。像杨念群“中层理论”的使用,葛兆光的“一般的思想史”提法,这些体系或论证并不是很完善,但能给人以启示,并在一些研究领域里加以运用。 4、新材料(中文和外文)的挖掘与使用,可以推进、丰富或完善某些领域、某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如碑刻、考古材料、档案、文书、田野、外文文献等以及未被前人注意或认真研究的传统文献等,相关的分析、考辨和研究都值得关注。 至于严格的治史规范,自然不必说了。目前绝大部分论文写作的方法是,选择一个所谓的新“角度”,使用二、三手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组合、串联别人的材料,就是所谓的“创新”,其实是了无新意的。

唐代碑刻研究论文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唐代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晚唐书法较少发展。唐朝初期,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 ,以书法取士。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倡导书学,并竭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这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历代盛称的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初唐风格。这时,行草书尚守晋法,以右军为宗,没有什么新意。这一时期的书法家有钟绍京、陆柬之、王知敬与唐太宗。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阳(今山西汾阳)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是魏征之甥。从魏处获观所藏虞、禇书法,临习精勤,遂以善书名世。其书得于禇者为多。唐人说:“买禇得薛,不失其节”,但“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其弟薛曜与之同一师承,但更纤细,是徽宗“瘦金体”的前源。其真书的代表作品为《信行禅师碑》,该碑刻于武后时(684-704)。石已久佚。唯清代何绍基藏有宋孤本,现已流入日本。唐代书家林立,众派纷呈,固然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活跃有一定的联系。唐代君主大多数能书,特别是太宗李世民尤为突出。他对唐代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世民(597-649),李渊之次子,对文化很重视,对书法大力提倡,如在“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嗜书者二十四人,隶馆(弘文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唐朝叙书录》说:“(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其存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盛唐,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真草更彻底的摆脱了王家的书派的束缚,形成自己的新风格。这时出现了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篆隶二体又重新出现书坛,虽未见超出古人之上,但颇有一些名家。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其成就则不如史惟则。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这时的名家还有徐浩、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等人。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都学过李邕的书法。韩择木(生卒年不详),昌黎(今辽宁义县)人。为韩愈同姓叔父,官至右散骑常侍、工部尚书。传世碑刻有《告华岳文》、《叶慧明碑》、《心经》等。如果说李邕是唐代行书之冠的话,那么,李阳冰就是唐代篆书之冠,后人将李阳冰与李斯并称“二李”。唐代帝王善书者除唐太宗外,还有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他是睿宗第三子,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工书法。唐玄宗工隶书、行书,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楷书有《赐虞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唐代的隶书成就远逊于汉隶,工于隶书的除唐太宗、徐浩外,还有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李潮等隶书四大家。李潮,杜甫的外甥,在唐开元年间以隶书享名。唐代的书法艺术不仅在楷书上众派纷呈,树立典范,在草书也形成了鼎盛的局面。书法家有初唐的孙过庭及盛唐的张旭、怀素、贺知章等著名的书家。晚唐时随着国势渐衰,书法也没有初唐、盛唐兴盛,但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家杜牧、高闲、裴休等。敬客为高宗时人,河东望族,史迹无考,以《王居士砖塔铭》而称于世。铭是高宗显庆元年,灵芝撰,敬客楷书,明万历年间出土,后石薄而裂为七,藏合阳县官库中。此铭王昶认为是石。当时翻刻很多。翁方纲说:“此刻书法全得禇意,唐揩之最精者。禇书之妙,乃在上通隶古,旁证欧、虞。后有作者,未免失冲和之度。此刻婉润秀整,虽已开后人法门,尚未失河南规矩。”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是唐代重要碑刻,是唐代书法代表作品。据考此碑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书,是颜书碑刻中较小之字,为颜真卿早期楷书代表作品。此碑字体整密匀稳、法度严谨,笔法方折丰劲,秀丽多姿。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云:[此帖结法尤整蜜,但贵在藏锋,小远大雅,不无佐史之恨耳。]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 颜真卿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 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一说为琅琊临沂人。玄宗开元进士,出为平原太守。肃宗时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刑部尚书,累进封鲁郡公。颜真卿家学渊源,精於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格,是唐代的大书法家。此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正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此碑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刊石。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陕西兴平县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拓本原为李宗瀚旧藏,今藏故宫博物院。碑中“凿井见泥”之“凿”字笔划完好,宋拓。白纸挖镶剪裱册。这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的作品,在现存作品中年代较早。结定平稳谨严,一丝不苟,刚劲秀丽,与其后期书法面貌很有不同。《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品,为后人初学书法的极佳范本。但是,此碑并没有形成颜真卿宽博雄浑的风格特点。此碑用笔笔笔藏锋、笔笔回锋,结构疏密匀称,风格严谨庄重。临习此碑应注意用笔的提按转折、结构的内紧外松和上紧下松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这里不好找, 去百度搜一下就是了,

唐代碑刻研究论文题目

第3个题目可以考虑。原因如下: 1、先否定2、3两个。唐代帝陵已有很多研究,你再搞初步就是画蛇添足;非中原是什么概念?这么大的范围怕是搞不了吧。除非是一个遗址的,或者说是个别的几个或一组青铜器。 2、再说第1个,已有的夏商遗存怕是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都发了,你若做个综合性的研究,难以写出新意,也是初写文章的大忌。 3、做第3个题目因为地域限制可以有所突破,但同时要掌握整个陶瓷发展的历史和占有已有的发掘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作出自己的推断。

写关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比如文学昭明文选,还有玄学,史学的造诣,还有经济发展。政治的运作,改朝换代,派系宗室之争。还有北方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太武帝的统一战争,以及北魏的分裂,北齐和北周的建立,北周的军事制度对隋唐的影响,内容选择性不少,我是这方面专家,希望可以帮你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宋词:是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从诗歌的角度去理解,从先秦两汉找它的形态,从唐五代论述它的起源,从宋词本身各流派论述它的丰富形态和内容,从明清显示它的衰落,宏观把握它的脉络、特征、从近现代诗词论述它的影响,从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演绎出论文的结论。很好写的。望采纳~~~~~~

宋代碑刻墓志研究论文

1.《宋代巡检初探》,载《中国史研究》1989(3);2.《宋代州级属官体制初探》,载《中国史研究》2002(3);3.《宋代官员考试任用法初探》,载《史学月刊》1992(2);4.《宋代宗室外戚宦官任用制述论》,载《史学月刊》1995(5);5.《宋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载《史学月刊》1996(5);6.《宋代知州及其职能》,载《史学月刊》1998(6);7.《宋代县级公吏制度初论》,载《文史哲》2003(1);8.《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初论》,载《中州学刊》1991(5);9.《宋代通判及其主要职能》,载《河北学刊》1990(2);10.《宋代黜降官叙复之法》,载《河北大学学报》1990(3);11.《宋代官吏回避法述论》,载《河南大学学报》1991(1);12.《宋代军资库初探》,载《河南大学学报》1996(6);13.《宋代州府公吏制度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2004(6);14.《宋代定差法述论》,载《西南师大学报》1992(3);15.《宋代任官制度中的荐举保任法》,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16.《宋代官员黜降法初探》,载《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7.《宋代任官制度中的权摄官》,载《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8.《宋代监当官初探》,载《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19.《宋代幕职州县官及其改官制度》,载《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0.《墓志铭在研究宋代官制中的价值》,载《东吴大学历史学报》,2004年;21.《20世纪宋代地方政治制度研究述评》,载《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22.《说破先天易,流传正始音》,载《岳飞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23.《宋代出版史研究·序》,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24.《宋代外交使节的选任制度》,载《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25.《宋代明州における地方官僚体制研究——监当官を中心として考察》,载日本《高知大学学术研究报告人文科学编》第55卷,2006年;26.《宋朝外交使节管理制度初论》,载《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7.《朝见与朝辞——宋朝知州与皇帝直接交流的方式初探》,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5);28.《官人选任制度の発展と宋朝の文官政治》、《皇学馆史学》第21号,2007年;29.《韩绛生平政绩初探》,载《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30.《崔与之的仕宦与交游——以荐举制度为视角》,《纪念崔与之诞辰850周年大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31.《关于南宋时期的“便民五事”——南宋中央获取地方信息的渠道之一》,载《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下)》,人民出版社,2009年;32.《宋代巡检再探》,载《宋史研究论文集》(中国宋史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33.《王十朋的治家与从政》,合著(1),线装书局,2012年;34.《淳熙三山志史料价值初探》,合著(1),载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续之下),人民出版社,2013年。

洪起畏墓

作为南宋故都所在,杭州常常会有一些有趣的考古发现,让那些几近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故事不断地刷新我们的史学认知。

比如说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一个墓葬发掘信息,让我们对于那场决定了南宋最终命运的大决战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之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这场战役中,除了遗臭史书的逃跑主将贾似道,还有个罪魁是首先逃跑引发溃败的孙虎臣,然后,被消灭了主力的南宋便一溃千里节节败退,镇江知府洪起畏也弃城跑路。这位洪起畏便是此次考古发掘的墓主人。那些战役信息便来自他的墓志铭。专家说,鉴于墓志都是出自当事人之手,所以在某些时候,比之史书史料可信度更高。

这座墓葬位于临安市的一个小村,是洪起畏夫妻合葬墓,发现时已经被盗3次,里面几乎没剩下什么,但是它的规模很豪华巨大,而且留下的墓志清晰完整,信息量很大,不但成为判断墓主人身份的实质性证据,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千百年前纷繁历史真相。

墓志信息很大

老婆杭州人,祖父写过《春秋说》

这个墓是洪起畏夫妇墓,位于临安市郎碧自然村,背靠将军山,前面是南苕溪,竹林幽幽,风景和风水都很好。考古所从去年11月开始发掘,不过,因为被盗3次,里面的宝贝几乎没有剩的。这对夫妻同茔同穴不同室,男左女右,中间隔开,两个人的墓志都保留完好。洪起畏的墓志风化得有些厉害,很多字肉眼辨不太清楚,而且还是用比较潇洒的行草写的,需要后期用高科技手段分辨,但信息量很大。

这位洪起畏,是杭州人,关于他的史料很少,基本是在别人的传记中提到一句,比如《宋史·贾似道传》里曾提到: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这说明洪志畏曾担任过临安知府,并常与贾似道不谋而合。

而他的祖父洪咨夔,做过刑部尚书、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兼侍读,写过《春秋说》,有专门的传记《宋史·洪咨夔传》。不过,史料中说他死于端平年间,但端平几年并没有记载。在墓志上则明确写道是端平三年,并且死后,赠太师申国公,谥忠文,享受宰相级别的待遇,算是补充了史料空白。

至于洪知府的老婆郎氏,史料上几乎难觅踪影,这回看了墓志也清楚了。郎氏也是杭州人,生完第二个儿子坐月子时,得了寒疾,冬天又复发了,结果医生下了一剂猛药,美丽的 *** 38岁就死了,而知府大人活到了79岁,所以老婆的墓志,是他亲手写的。

虽然他后来又娶了个老婆,但他对郎氏评价很高,说她脾气好,不随便训斥别人,尤其口风很严,绝对不说人是非。杭州市考古所副所长郎旭峰说,墓志里还提到郎氏的祖父叫郎简,被封为武林侯,这在史料里也是没有的。

那场宋元决战谁是跑跑

孙虎臣先逃贾似道跟风

洪起畏在墓志里,还写到了一件大事情:丁家洲之战。

这次战役,在《宋史》和《元史》里都有记载,是南宋与元最后一次大规模决战,发生在1275年2月22日。这次战役里,牵涉到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奸臣贾似道。

宋史里说,贾似道抽调南宋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铜陵东北江中,结果贾似道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招致惨败,乘单舟逃到扬州去了。

大家都知道,贾似道后来遭群愤,被贬官,最后送去广东充军,在贬官的路上,被跟他有仇的郑虎臣杀掉了。这一连锁反应,直接导火线就是丁家洲之战。他被杀的时间是1275年7月,跟这场仗只隔了5个月。

而第二年的1月,一年都不到,南宋都城临安就被占领了。

丁家洲的失败,意味着南宋的灭亡。而后面的一些斗争,比如文天祥抗元,都是小规模的战斗,已经不成气候。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礼说。

洪知府此时在干嘛?那时,他是镇江知府,在元兵准备进攻时,弃城跑了。但在墓志里,只写了打败仗的情况,却没写自己逃跑这件事。

在墓志里说起这次战役,洪起畏的说法是,贾似道也想努力收集溃兵再战,却没做成。最重要的是,他还提到,当时的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是前锋,一触即溃,是他先逃跑的。

而史料里,关于谁先逃,说法很多。

《元史·伯颜传》里说,是水军统领夏贵先逃的:贵先遁,以扁舟掠似道船。

《宋史·贾似道传》里又讲:似道亦与虎臣以单舸奔扬州,两人一起逃的。

墓志记载与史料有出入,一般情况以墓志为准,因为是当事人写的。郎旭峰认为,洪起畏的墓志可能他事先就写好,也可能是了解他的族人写的,但他没必要为贾似道辩护,不管是孙虎臣先逃,还是贾似道先逃,当时镇江已是空城,注定是守不住的,从逻辑上分析,他的说法还是客观的。

这是土豪墓室

31层封土,每层颜色不同

洪起畏的墓志有看头,他的被盗了又盗的墓,在平常人看来空空如也,可在考古学家眼里也很有看头。这座墓的看头就是封土。

古代等级高的封土称为陵、山,在汉代,身份越高,封土也越高越厚,但宋代其实并不流行,不过,洪知府却有点小心思。

笔者走上缓坡,就被墓的封土惊到了。说是封土,不如说是座小山,长58米,最高处有13米。仔细看,这土是一层层夯打的,每层颜色还不同。

有31层。市考古所副研究员刘卫鹏很淡定,他说,13米的高度,在宋墓里算是高的了,而且夯筑非常密实,坚硬,用料还不同,前面23层用黏土夯筑,24到27层是用黏土、沙子、白灰(渣)等混合。

果然是城中名门望族,世代为官,财力丰厚,光是外面的封土就这么考究,那墓室更不得了。

因为墓室前有石条封门,石条两侧还以夯土加固,为了保护原貌,考古队员只能将墓顶上的两个盗洞扩大后,进入到墓室内。没想到,这墓砖又是层层叠叠,先是砖,再是糯米石灰,再加层土,再铺土……郎旭峰给笔者讲了下里面的讲究。

白白的糯米石灰占了大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三合土,经常用于古建筑的地面,防水,防潮,密封性好。郎旭峰说,这完全是不计工本地营建墓室,元代以后的墓比较多地用到这种材料,早期的墓室并不普遍,直接上封土就行了,没这么精细,这也代表了一种新墓葬形式的出现。

淳祐五年(1245)春,南宋人揭绍宗效仿唐人白居易,自己给自己撰写了墓铭。五年后将要刻于石,妻子徐继真提出一个要求:“生既与君偕老,死后或者同穴,君已自述传不朽,盍为我纪其概,砻二石而同刻焉。”揭绍宗遂为妻子豫撰了墓志,并将这一情节记叙其中,这个故事今天可以从《宋徐氏豫撰墓志铭》中读到。《宋徐氏豫撰墓志铭》现藏明止堂博物馆,已在《明止堂藏宋代碑刻辑释·墓志》(中西书局,2019年)中刊布。

篆刻论文的研究方法

徐无闻先生虽然国早离开了人间,但他留下的书法篆刻作品,以其独特的文人风格深深的影响了几代学人。其学书印的广采博收,风格的醇雅遒媚以及人格魅力的影响,对西师流派的形成影响巨大。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徐无闻书法篆刻的师承方法(一)取法乎上 笔法精微徐无闻先生在对待传统经典文本时,强调须“入古”,深刻体会最典型的碑帖。愈是流传久远、愈有影响的经典作品,就愈要研习,不可避重就轻,走终南捷径。如许多人对于小篆的意义,认为线条单纯无变化,有提无顿,不见圭角,就忽略不写,或写的粗细一样,往往笔力差弱。徐先生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篆法也是非常丰富和变化的。他仔细研究了二李(李斯、李阳冰)的小篆后,指出共同的六点,分析细微,利于创作和临摹。徐先生较一般学者的艺术成就来看,不仅要精深,而且要面广。他自己说一生中同时打几口井,虽然辛苦,可最后都能见到水出来。在书法篆刻领域,他不尽多体同时并学,力求贯通,数体并行,相得益彰。举凡传统艺术的核心诗书画印靡不涉及并且投入极大之热情,耽于斯乐于斯,不知老之将至。“通会”是徐先生最大的特点。综合修养是成就大家的必经之途,而能一道贯通,不走捷径,取精用宏,广采博收,才能奠定自己的高度。学养之目的不仅仅在修炼高妙的技巧,而更在于培养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和理念,统率自己的思想,不至于被外界所惑。(二)变化出新 自成“徐体”徐先生一生的努力,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三十岁以前的萌芽期,三十至五十三岁的探索期,五十三至六十二岁的成熟期。大约在五十以后,徐先生的书法篆刻逐渐成熟,风格逐渐明显。他曾说过,最精工的要攻下来,最豪放的也要攻下来。早年对篆隶楷用功甚多,五十后对草书用力最多,如反复临摹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怀素《自叙帖》等,对明清草书用功略少,盖限于篇幅之故。徐体的形成在六十岁左右完全成熟,片纸尺书人争藏之以为宝也。其特点如下:(1)各体皆有所本而又能自出机枢。经过了临摹—博观—蜕化的阶段,终于能够出现自己的面貌。(2)代表性点画是其个性体势的代表。书贵取势,圆活如珠乃贵。先生重视“力”与、“势”,如其行草书的“反捺点”、“短竖”、楷书的“长竖弯钩”、中山王篆书的“圆弧圈”、小篆的“玉箸”、“铁线”等。(3)徐体的形成,是人书俱老的实证,更是人格凝定的结果。先生之书是其人生的浓缩,是其人品、才情、思想、审美的折射。二、朴茂醇雅,遒媚飘逸----徐无闻书法篆刻的风格取向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有许多的因素,比如技巧的熟练、人生阅历的丰富、学养的提高、审美观念的成熟等因素。总之,是大器就要晚成,风格需要凝定,综合的作用乃成就一个大家。因为每个是家独特的社会阅历和艺术造诣,天资与人力的不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徐无闻先生的人生,是诗人、学者与艺术家三位一体的,诗人的豪放、学者的严谨与艺术家的浪漫完美的结合在他的身上,以致于人们从各个角度看到他的形象,而很少有人能够全面的了解他。外貌普通内心丰富,最早他攻篆刻较多书法尚少,接触文字甚早而非自己的专业所长,文革中下放改造却手抄《说文》解闷,加入中国作协早于中国书协,先带唐宋文学硕士而后再带书法硕士,虽然年轻却与国内许多一流学者有着交往……诸如此类的矛盾现象,实际更能反映他生活的真实,丰富多彩的瑰意奇行,成就了他的人格和盛名,使他的精神世界显得如此绚丽,如此壮观,如此充实。(一)自然为邻 情真调逸任何艺术的最高境界都必须是归依自然,乃入佳境。徐无闻先生的努力也是如此。对于自然的概念,他认为在学习传统的技法之后,应该追求笔情墨趣,从“书法”的模仿转向“书意”的表达,以心作为统帅,超越形质的障碍而归于自然。如他论述谢无量书法云:“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坡公此语真三昧,不创新时自创新。”徐先生强调书法风格的形成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可强为。他评价冯建吴的篆刻时说:“他的篆刻,除了取法秦汉玺印和吴昌硕之外,并取材于碑碣、砖瓦、泉布上的古文字,而在奏刀过程中又特别注意笔意的表达。近几年,他的篆刻作品,更臻于浑朴自然。”这里实际上也表达出徐先生自己的观念,从更为本色的作品中去领略“浑朴自然”的妙趣。徐先生认为,书家要离功利远一点就“雅”,要投身到自然就能葆有童心。这正是庄子所谓的“全德之人”。离开功名之“俗”就会亲和自然,乐山乐水而可以有深情、有境界。如其《谒渐江上人墓》所云:“画名垂久远,忠节难沉沦。山水摅真性,松梅见至情。”肯定了渐江在融身自然中获得了自我的观照,澄怀味道,必能畅神。周永健先生认为,对于蜀中能出徐先生这样的人物,是因为:“两川秀色,全其才艺;三巴精魂,铸就艺质”。(二)以学促艺 士气清逸徐先生之书法篆刻,是典型的文人书法。一是诗书画印的全面结合,综合贯通;二是“清而厚”的士气,给人以脱俗、清新、高华之感。他认为,文人的士气表现在“清新”、“脱俗”两方面。如论黄石斋《山居诗》:“在明代众多书家中,黄石斋很突出,很有新意,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大幅行书的豪宕,长卷小楷的清峭,用笔劲拔生辣,没有半点甜熟庸俗,深具阳刚之美”。又说:“马叙伦写小字全是悬肘,清秀虚和,全不费力,甚为难得。一般书家都没有这种功夫。”徐先生用“清峭”、“清秀虚和”等词语来评价书法,继承了刘熙载《书概》论士气之“贵清而厚”的传统,强调书法要精到,更要清新、脱俗、自然。“萧散疏放”的晋人韵致始终是中国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艺术境界和生活态度。徐先生在节临并跋褚遂良书法时说:“淳熙秘阁续法帖所刻《枯树赋》,视帖中他书尤佳,行笔自然,结字疏散,与太宗温泉铭颇有相似之处,皆导源右军。(三)根植篆籀 归于醇雅明代赵凡夫认为:“字须遵古,古文故烦,惟篆可法;上以溯古,下以通时,篆明而诸体具。故先字义,以冠诸帖。”这是颇有见地的,醇厚之论与此有关。徐无闻先生作为学者,不仅勤与著述,而且将学问“活用”起来,转换为艺术创作。如对古文字的编纂、考订、梳理与艺术的书写、创作结合起来研究,取得了超越别人的成绩,获得了艺道一体、技道双修的无上快乐。古文字是难度很大的书体,字数少、辨识难、记忆难,纯粹的古文字考证费时费力,颇难下手,一般书家都绕道而行,避难就易。学养在书法方面的具体表现常常在古人所谓的“小学”里面。但仅仅把文字学独立开来时错误的,历史上著名的文字学家名声更大,就在于把书法与文字学结合起来。以文字的演变为渊源求新求变,注入新鲜的创作血液,深究古法,旁通二篆,俯贯八分,而能别开新面如罗振玉、王福庵、商祚承、容庚等,创作与研究并重,书法和文稿都具有更强的收藏价值。徐无闻先生的篆书研究从《说文》开始,对二李、邓石如、吴昌硕、赵之谦、钱 坫、王福庵等的篆书都进行了广泛的临习。对于历史上争论的“碑帖之争”,他采取杨守敬、赵熙“合则两美,离则两伤”之说,互济互用,取长不短,终能别开生面,自臻化境。书有“篆籀之气”即能醇厚古雅,本是一种超然之境界,远功利、储学识、静尘心。倘没有真正的学术精神,只是投机取媚,大可不必去涉及,而且短期不见效果。徐先生认为,掌握笔法是必要的,但仅此还不能尽书艺之能事,还得追求“笔意”。这“笔意”就靠书外修养,这就是东坡所言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而好些学者所作的篆隶,笔意的醇雅多优于专门书家。“醇雅”者,既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人格,综合而为一种艺格、艺品,是一种学养在书法笔迹中的体现,是一种淳正高雅的格调、气息或韵趣,简单的说是字外功夫的美学效果。三、五体皆工 书印俱善----徐无闻书法篆刻作品评价徐先生的多面修养,体现在创作中也是多方面的成就,在艺术界并不多见。(一)篆书创作分析:集字对联在徐先生的古文字创作中,集字部分是一大特色,也是难度更大的创作。首先是文字的选择,风格的取向;其次是诗句的对仗、平仄等,还得考虑内容的意境、含义等。(二)行书创作分析:气骨遒拔 清雅劲逸行书是徐先生数量最多,运用最广的书体,以小字为妙,手札最工。魏晋风骨、宋元意趣,在他手中是运用自如,痛快沉着,时见妙姿。他的小行书功力深厚,极得二王笔法,凡所涉及之名作罔不临习,极尽精微。学大王之内擫笔法,风骨老健,笔力劲拔,遒媚飘逸;学小王之行书如《鹅群帖》等纵逸飞动,外拓疏朗,神彩飞扬。除此之外,还须融合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松雪等书家笔法而能自裁,龙跳虎卧,痛快沉着,中宫紧敛而气息舒放,精能而见纵逸,对当代书家沈尹默、潘伯鹰等的作品也用功临摹,参合己意,化古为新,自成面目。(三)草书创作分析: 豪逸激昂 劲逸飞动草书在徐先生作品中不占主流,但其临摹功力和化古为今的努力依稀可见。到五十以后,先生说过,把最精工的攻下来,也要把最狂放的攻下来。若再假以十年,徐先生的草书必然有更大进境。先生的创作建立在广泛的临摹上,仅我所见,通临者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李白忆旧游》等数种。早年锁定在宋代草书之前,六十左右用力体会明清草书之意趣,研究与创作同步。(四)楷书创作分析:点画精微 端雅清健徐先生的楷书创作从法度最成熟的隋唐作品入手,从备其大雅的楷书入手,所包含的法则、规律就更为明显。徐先生主张重视隋代末期和初唐时期书法的多元性,没有唐代中后楷书的程式化弊端。如他认为初学楷书从《等慈寺碑》入手,既有碑朝《张玄墓志》、等特点,有有初唐楷书的一般法度,工整秀逸,端庄流美,雅俗共赏。而且其灵活性甚大,在整齐上求变化,于平正处追险绝。徐先生对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大家都用功甚深,力求精准得当,然而又需要具有“审辨的能力”。(五)隶书创作分析:沉郁飞动 体势连绵徐先生精与篆书,衍为隶书。分意翩翩,法意相参。对于汉隶的认识,徐先生认为一般谈隶书主要言汉隶。汉隶改圆匀的曲线条为平直的直线笔画,改线条勾勒为笔画组合,脱离象形性质为纯粹符号。汉隶定型的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称为“隶变”。“隶变”是字体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汉隶变化丰富,风格多样,选择空间大,但创作时要注意一些问题。因为篆、隶、楷等书体均以填格方式进行,整齐有序,但创作时要注意笔意的贯通,充分表达作者的意绪。注意整体的气脉贯通和笔意的表达。如碑刻隶书多没有墨迹那样清楚和贯通,笔意的自己揣摩。(六)篆刻创作分析徐先生的篆刻创作,与他的书法创作相得益彰。对其篆书创作的作了深化和补充。铁笔与软笔都需要表现笔意,表现书家的创作理念、审美祈向和精神境界。徐先生的篆刻,宗法秦汉,精能浑穆而生机活泼,充满生命的活力。篆刻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圆朱文类,汉白文类,古玺类。其用字考究,选字恰当,反复推敲,力求精当。真所谓“惨淡经营而出之以自然”。历来文人雅士用篆刻表达自己的心志闲愁,寄托理想抱负,明心进道,印章之道乃得千古激赏,叹为知音。方寸世界虽然很小,确实气象万千。徐先生认为,印章活动余地小,更增加了创作的难度,所以书法篆刻家更要具有精湛的表现功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的艺术修养。后者如文学、诗词、美学、哲学、金石、绘画、理论等各方面。徐先生不把篆刻看成只是实用的“雕虫小技”,而是看成能抒怀寓志的雅玩。其闲章内容很丰富,尤其是三十耳聋以后,“永谢浮名”之举,表现在篆刻中的名句更多。如“自强不息”、“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勤补拙”、“行云流水”、“前身相马九方皋”、“去日苦多”、“寻章摘句老调虫”、“交联金石许同游”等,在形式感于内容的协调上做得非常完美,令人畅神舒心。开宗立派,薪火相传----“西师流派”的主体特点定位。

篆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清代篆刻艺术

摘要:篆刻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金石味”、以刀代笔、在仅有的“方寸天地”之内抒发文人的情怀、表现天地万物是篆刻艺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文章以清代篆刻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清代篆刻艺术兴盛的原因和代表人物、作品及影响。

关键词:篆刻艺术;清代;代表人物

篆刻艺术,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故而又称印章艺术。虽然历代有隶书入印、图形入印、楷书入印等,但在历史的选择中均没有成为制印的主流,因其印面多用篆书体,所以习称篆刻。

一、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

我国篆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先秦古玺、秦汉印开始至今,出现了许多印人大家及风格流派。然就其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如同社会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繁荣、衰落、繁荣的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

(一)印章艺术的发展

自商代出现印章,在春秋战国时,因政治经济的发展,手工业逐渐发达,印章的用途也逐渐扩大。到秦汉,印章艺术进入第一个繁荣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组织的扩大,社会昌盛,官私印章的使用更为广泛,佩印成为普遍风气,从而促进印章工艺空前发展。印章的文字、形制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印文书体上,由体势趋于平正端和的小篆、摹印篆代替了六国文字,布局均衡严谨和富有装饰,并形成了多样的因势布白手法和构图形式,线条挺劲浑厚,气势雄强,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秦汉时期还奠定了完整的官印制度。

(二)篆刻艺术的出现

魏晋时期的印章风格多受汉代影响,到了唐宋时,篆法开始衰微。魏晋以后因真行草书盛行,篆书脱离了实用功能,印篆中掺进了隶楷笔法,这种现象越到后来越严重,以致随意改动笔画,篆法错写比比皆是,所以,篆印艺术的衰微似乎也是历史使然。不过唐宋时期的书画艺术逐渐发展起来,开始把印章用于书画。文人士大夫官场不得志,或不满社会,消极厌世,或寄情于山林,致力诗文书画。印章因而也成了他们抒发闲情逸志、诉诸喜怒哀乐的“方寸天地”。特别是宋元以来的中国画越来越明显地趋向于“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文人画”形式,更加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唐宋元是印章发展从实用向欣赏发展的过渡时期。

(三)篆刻艺术繁盛

我国真正的篆刻艺术是从明代兴起,文彭以汉印规范印学,推广石质篆刻材料,广收门徒,普及篆刻艺术。到了清代,篆刻艺术在形式和内涵上超越了前代,出现了万紫千红、派别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像皖派、浙派、邓派、吴派、赵派等众多的印学学派,造就了赵之谦、吴让之、邓石如、吴昌硕等一大批印坛巨匠,成就卓著。清代的印风一直支配和影响着中国印学的发展,对当今的篆刻家来说,仍有继承和借鉴之意义。

二、清代篆刻艺术兴起的原因

进入清代,在金石、文字学迅速复兴并推动书法界好古风气的同时,篆刻艺术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大家为了深入研究、把握第一手实物资料,一时汉碑、汉印、金文款识等的收集、整理之风随之而起,这就大大推动了书法、篆刻艺术的繁盛,同时清朝时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国内经济、清廷注重文化的政策,清代主流学术的影响,以及其它艺术对篆刻艺术的滋养均对篆刻艺术的繁盛起了重要作用。

(一)文字的影响

从乾隆朝开始,书法的发展异军突起,一批长于金石古刻的书家从帖学的包围中突围而出,举起了振兴篆隶的大旗。篆书和隶书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年代,邓石如、钱坫、桂馥等,他们的成就可以说直接秦汉远在唐人之上了。在“帖学”之外为清代书法的发展另辟蹊径,篆书和书法的结合引起了清朝书法艺术的复兴,有了“篆隶中兴”的成功经验,书法界学习古碑刻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在新书法形成的发展浪潮中,清朝的篆刻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代。篆刻离不开篆书,清代篆书的复兴,为篆刻艺术提供了必要的艺术载体和肥沃的生长土壤。

(二)金石学的影响

金石之学始于宋,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历代金石之名义、形式、制度、沿革,以及所刻文字图像之体例、作风。清代金石学的兴盛对当时篆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金石学还有玺印的研究在清朝这一形势下,治印者与学者们一样,也接触了大量金石文字,并在赏鉴、研究过程中触发了艺术的灵感,提高着印章的审美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篆刻实践。金石学对古代印章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它的理解,也直接丰富、深化了篆刻艺术的各种风格,金石学中各门类的研究,扩大了篆刻艺术以资取法的范围,直接孕育了“印外求印”理论。从现象上看,清代著名篆刻家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在印史上都是空前的,而且他们常常是篆刻家、金石家、书法家、画家等双重甚至多重身份集于一身,也统一于一身。

(三)其它影响因素

清朝篆刻艺术的兴盛从更深的层次去探讨,与清朝的文化背景、政治质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清王朝的建立,割断了明末诸贤所形成的浪漫书风,把偏离主线的书法革新局面重新扳回到中和体系上来。石质印材引入制印领域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还有清代稳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发展对篆刻艺术产生了需求。另外作为篆刻主体的制印者,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到,文化层次的提高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清代篆刻艺术代表人物、作品及影响

清代是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风格各异,流派独立,特别是在清代碑学盛行时,碑学家无不兼擅篆刻,可以说清代的碑学与篆刻学是相辅相成的。在清代,最有影响者当属浙派、邓派和黔山派。浙派为丁敬首创。以古玺和秦汉印为宗,有刚劲朴茂、雄健苍古之目。邓派亦称新皖派,以邓石如为代表。石如工四体书,“书自印出,印由书出”,推崇阴柔,以圆取胜,作品苍劲质朴,恢弘酣畅,洒脱清新,自成面目。对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后学晚辈有较大影响。黔山派,为黄士陵所创。士陵早年学吴让之,取法古玺,于浙、皖两派之外另辟蹊径。布局峻峭,用刀凌厉,平洁光滑,静中见动,古雅秀美。承继者有黄石、李尹桑、乔大壮等。现着重介绍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派系―浙派和邓派。 (一)丁敬和浙派

浙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四人篆刻风格较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以朴拙取胜,黄易和奚冈则以秀逸著称。与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合称为“西冷八家”。“西冷八家”是浙派的代表,反映了国人对乡先贤的尊崇,因都是浙江杭州人,后人就把他们及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浙派崇尚秦汉玺印,应用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柔美流畅的皖派诸家,所以有“皖派阴柔,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这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

丁敬远承何震,博采众长,不主一家。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印谱》等,以“碎刀”为技法,千变万化,强调节奏起伏,锋颖明快,线条呈现轻重疾涩的变化,能有效的克服明人浮华的风气、纤巧的弊端。丁敬的篆法特点在于简洁工稳,自然平淡,不假华饰,达到脱尽豪华见真淳的境界。他的“两湖三竺万壑千岩”、“洗句亭”、“采菊东篱下”、“心无妄思”、“启淑私印”诸白文印,篆法逐渐删繁就简,参以隶法,简古平淡,尚率真而厌华巧,颇有高古含蓄、大智若愚之风度。如其中的“水”字旁,多参用隶书写法,“无”字写法则完全借用隶书结体,“启”字则参用简体字。尤令人惊异的是,丁敬在五十五岁时为其诗友大恒和尚所刻祝寿印,以佛教的一个吉祥标志“�”来代“万”字,此符号本梵文“吉祥万德之所集”之义,丁敬将此字置于印的中部,取佛典所云“如来佛胸现大人相”之义,蕴义甚深。自此,后世多有模仿者。

蒋仁诗书画兼工,印风师丁敬,朴拙苍劲,洗练简古,自有创格,别具情趣。因性情耿介,不轻易奏刀,流传作品不多,其代表作有 “真水无香”“邵志纯字曰怀粹印信”等。

黄易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景庵印谱》等。专研金石学,善山水画,书法以篆隶名世。其治印受业于丁敬,而以稳中求变、灵动清劲出之,章法注重虚实对比,耐人寻味。有“蒋仁尚拙,黄易尚巧”之说。他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深得个中三昧。

奚冈著有《蒙泉外史印谱》,诗词书画皆有声于当时。篆刻服膺丁敬,印风能拙中见放,透落秀逸之气。篆法方圆互见,更得自然率真。

总之,蒋、黄、奚三家从不同方向对丁敬平方正直一路的朱文印和仿汉白文印有所发挥并走向精熟稳定的阶段,碎刀、短切的刀法进一步强化,呈现出浙派上升期的勃勃生机。

(二)邓石如和与邓派

在清代的印坛上,邓石如是一位别开生面的杰出巨匠,有《完白山人印谱》传世。清代魏锡曾对其作过“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评论,可以说是对他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的深刻剖解。在书写工具上,他突破“秉笔烧毫”之法,充分发挥羊毫刚柔相济的特性,形成体势方圆互见,结构宽阔开张,意态千变万化,线条富有笔情墨趣的雄浑朴茂的篆书新体。篆书风格的变革,为他印风的更新奠定了基础,在书法和刀法、笔意和刀味完美统一上,邓石如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和同时代的人。

他的代表作“意与古会”、“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淫读古文甘闻异言”,具有“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独特印风。前二方在章法上颇有特色,“意”印三密一疏,构图自有空灵之处;“江”印篆法流动自然,婀娜不失刚健,拿浙派驻涩势切刀相异,对角虚实交叉,读来饶有起伏,堪称绝胜之作。“淫”印可以视为邓氏的基本风格,以小篆作白文,颇为大胆,不落陈规。无显匠意,一气呵成,流露明确的自然主义倾向。在刀法方面,此期作品则开始走出徽派印人讲求笔画匀整、工致的习尚,以较为自由的运刀手法表现线条,走刀如笔、转运轻浅的特点已经形成。从这一点上看,邓石如刀法的“写意”性格也已经十分鲜明。

邓石如的篆刻美学思想,直接催生了他的艺术新面目并启迪了后世印人。他提出“刻印白文用汉,朱文用宋”,阐发了不同形式的印章用篆的差异性:他以“刚健婀娜”这一审美境界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在章法上强调“计白当黑,奇趣乃出”、“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对比效应。以求生动出奇趣,呼应得平衡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记载着厚重的悠久传统。篆刻是书写、刻印、转印相结合的艺术,是浓缩的、有蕴含的美,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多种艺术形式中的奇葩,除了它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寸方天地、刀石生趣的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创作形式和艺术魅力,深受历史文人雅士的青睐。千百年来,传承演进、异彩纷呈、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邓散木.篆刻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2]韩天衡,孙慰祖.印章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1999.

[4]高文亮. 试论篆刻艺术的形式美[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3).

[5]戴林.中国印章艺术[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褚晓琼(),女,浙江嘉兴人,本科,副研究馆员,浙江省嘉兴市文化馆,群文专业书法艺术。)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

写论文的常见研究方法: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研究过程

1、确定调查课题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2、制定调查计划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时间安排。

3、收集材料收集材料时要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或途径。

4、整理材料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后续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5、总结研究对整理完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