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忠变成范跑跑,是为了“救人”。 14年前一跑成名后,范美忠执教的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 将范美忠比喻为社会的病人。 校长还说,这个社会就喜欢戏弄弱者,就像鲁镇里的人戏弄孔乙己一样。 卿光亚当时的这番话,范美忠也能看出来,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 不想让他被外部的舆论继续吞噬。 但是范美忠自始至终却“并不领情”。 无论是当时还是其后,抑或是在地震逃跑之前, 范美忠一直做的是他自己。 范美忠出生在四川的隆昌县。 瓜子岩村,一个闭塞的西南山乡。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童年, 看起来他不缺玩伴和关爱。 只不过渐渐懂事后,范美忠每天看到的场景, 是一个摇摇晃晃的男人从外面走进家里。 自从范美忠明白母亲每天劳作的辛苦后,他似乎就没有看到过父亲下地。 家里这个唯一的成年男人,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喝酒。 除此之外,还喜欢整夜整夜地耍钱。 母亲没有和父亲争吵过,抑或是范美忠没有看到过。 父亲对家里不管不顾,母亲又整天忙碌着, 看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让范美忠变得极度没有安全感。 所以,多年后逃跑事件发生后,外界纷纷揣测, 范美忠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或许正是童年的这种阴影导致的。 范美忠没有否认这一点,他也一再表示,自己缺乏安全感。 但是范美忠从不承认,小时候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扭曲和晦暗。 他曾经说过,自己一辈子最学不会的,就是分裂和扭曲自己。 换言之,从小到大,他都不是一个主动改变自己去迎合社会的人。 这一点,在范美忠的人生境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是范美忠在求学道路上非常顺畅。 相比于几个哥哥和姐姐,范美忠或许一心想走出大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能够走进北大读书,这对于范美忠的人生而言就像“开了光”一般。 但是,范美忠并没有改变自我。 他像是一个“又臭又硬”的人,总是在不适宜的场合里给自己惹麻烦事。 作为北大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可谓工作能够随便挑的。 但出人意料的是,范美忠没有留在北京,也没有选择去其他大城市。 他回到了自贡,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 单单是这样的选择,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 不过在范美忠自己看来,他有自己的坚持。 他当年的一名北大同学,后来在四川大学当教授。 同学觉得范美忠这么做是大材小用,他说范美忠可以去当一名大学教师。 不过范美忠却告诉同学,不要评职称、不要写论文、待遇还要好。 “别说学校领导不答应,我都不会答应!”同学如此回复。 范美忠倒是无所谓,他一直坚持着自己,所以到头来教学十几年, 一直没有拿到教师资格证。 以至于当年发生逃跑事件后,有媒体报道说范美忠的教师资格证被取缔了。 范美忠听后都是哑然失笑的状态。 当初,因为在课堂上讲述很多不合时宜的历史, 学校知道后差点把校长吓死,赶紧恭恭敬敬地将这尊神给请(赶)出去了。 一个学校不收,那就到另外的学校。 早年的范美忠,换过很多家学校。 最终都是因为在教学理念上的本质分歧,让他的工作难以稳定且持续。 从自贡的蜀文中学,到广州华美外国语学校,再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他走过的学校确实不少,但干的时间都非常短。 最短的就是在广州的学校,前后只干了三个星期。 于是,他也曾转战媒体,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教育领域的杂志期刊, 都曾留下过范美忠不羁的身影。 和当老师比起来,范美忠也发现,即便是媒体这种本该说真话的地方, 同样也充斥着太多与他自己理念相悖的事情。 事实上,范美忠经历和看到的很多事情,其他人也都能看到。 所不同的是,很多人会妥协,或者干脆选择无视。 换言之,很多人会试着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 就像石头顺流而下,经过千百次的冲刷和漂流, 众多河床中央和河沿岸的石头都变成了圆滑的鹅卵石。 然而范美忠毕业之后多年,身上依旧是棱角分明。 这种棱角分明,让他在逃跑事件发生前就得罪了不少人。 然而短短的时间里,他就得罪了圈子里的一大帮人, 很多人恨不得把他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一位中学老师给杂志投稿。 这位中学老师是特级教师,算是教育界的大拿。 以往对于他投来的稿件,杂志都会刊发的。 那是一篇给中学生推荐文学书目的文章。 这位中学老师推荐的,清一色都是20世纪中外的现实主义题材名著。 范美忠看过之后,就随口“大放厥词”。 他认为,就冲这位老师推荐的文章,当老师根本不合格。 没有半点的审美能力,推荐的作品都是老掉牙的东西。 不睁眼看世界,现代文学领域的流派早就异彩纷呈了。 很显然,范美忠的这番议论,把这位特级教师给得罪了。 杂志社的领导后来找他谈话,不过范美忠“死不悔改”。 他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不把那个人的错误说出来,他还会继续在教育界丢人现眼。 据说,有一次,他曾经当着杂志主编的面, 骂一位教育专家,主编让他道歉。 哪知道过歉他又说道,虽然我已经道歉了,不过依旧觉得你很S。 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不过,范美忠并没有承认自己当面骂过谁,毕竟最基本的教养还是有的。 话虽如此,但是在一次演讲活动的时候, 面对台下很多文科老师,范美忠公开说在他看来,中国绝大多数的文科老师都是白C。 类似于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范美忠经常干。 所以在教育和媒体之间辗转多年,他一直没有稳定下来。 最终,他还是回到了课堂教书。 逃跑事件发生之前,范美忠做的时间最长的工作, 就是都江堰光亚学校的老师。 在这期间,范美忠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女儿。 人们或许会认为,做了父亲的范美忠,会收起身上的锋芒毕露。 然而他还是原来的自己。 女儿读小学的时候,当他得知学校组织学生佩戴少先队标志参加升旗仪式后, 范美忠恼火地给学校打了一通电话。 在他看来,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什么活动,应该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 孩子没有选择和分辨的能力,就应该让家长来决定。 而学校代替家长做决定,本身就是越界了。 那一次,范美忠要求学校道歉,不过学校自然不会有任何的表示。 这也让范美忠对这所学校产生了反感。 不过,其他学生的家长,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只有他自己提出这样的质疑,一度让他的亲友觉得,女儿在学校会受到孤立的。 不过,范美忠还是不改自己的初衷。 他认为,要想追求真实而自由的人生态度,就一定要学会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 即便是女儿,也得学会自己去承担。 这样的态度,坚持充斥在范美忠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一次上街,他坐了一辆三蹦子。 三蹦子跑起来,在闹市上闯红灯可谓旁若无人。 于是,他就提醒开车的师傅不要闯红灯。 谁知师傅觉得他态度不好,两个人就吵了起来。 吵到最后,范美忠差点跟对方打起来。 就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变通的人,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选择了自己先跑。 他这一辈子,肯定都忘不了2008年5月12日那天。 那时他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 当大地震来临,范美忠丢下学生,自己先跑到了操场上。 原本随着地震的发生,这样的事情会被巨大的混乱遮盖。 外界,也不会知道范美忠究竟是何方神圣。 但是范美忠很快发现,另一个教师朋友抛下同事先跑了出去。 事后这名同事开始内疚和自责,甚至于还绝食。 范美忠思前想后,想开导这名朋友。 他想告诉朋友,在危险降临时,产生本能反应的人不止你一个,我也一样。 于是十天后,范美忠在网上发表了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 他还是像过去那样实话实说,有什么说什么。 范美忠表示,自己现在除了女儿,包括母亲在内的其他人都不会管。 这番言论一表态,范美忠变成了范跑跑。 不过那期间他没有上网,并不知道外界的情况。 直到文章发出来十天之后,有媒体第一次联系了范美忠,试图采访他。 范美忠这才知道自己变成了范跑跑。 他开始密集接受采访,并且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过,他的逃跑并没有带来什么恶劣的影响。 因为他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在地震中垮塌,也没有一个学生伤亡。 与这所学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其他很多学校都发生了倒塌,并且很快被媒体报道出了其中存在豆腐渣工程的问题。 于是,当很多网友在网上声讨范美忠,甚至表示应该追究他责任的时候, 范美忠认为这种所谓的慈悲是假的。 如果真的要追究,就应该去追究那些制造豆腐渣工程的人。 他甚至公开地表示,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慈悲无用,因为这种落几滴眼泪的慈悲太廉价, 对于很多事情于事无补。 而全社会需要的真正慈悲,则是能让大众真正获益。 很显然,范美忠当时一竿子打翻所有人的言论惹来了更大争议。 很多人恨不得将他杀了。 不过总是如此,范美忠依旧我行我素。 彼时,外界普遍认为他会被所在的光亚学校除名。 而直到2013年,范美忠才从光亚学校辞职。 辞职之后的范美忠,找新的工作显然很难。 在逃跑事件发生之前,他就像一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 那段时间,他就呆在家里看孩子、做饭和看书。 他的妻子也从事教育工作,在丈夫辞职后,妻子的收入成了全家主要来源。 而范美忠也表示,他时不时会在外面进行一些关于《红楼梦》和《庄子》的讲座。 这些收入虽然不多,但是也够养活他自己。 那段时间,范美忠曾想写关于《红楼梦》的解读。 作为“全民公敌”,范美忠时不时还会接到媒体采访的请求。 虽然他知道有些媒体为了获取流量,公然会在采访中设置对立和撕裂的议题, 甚至还存在错乱剪辑的情况,但是对于这一切,范美忠统统不在乎。 在舆论最为暴热的阶段,他曾经说过自己就是当代的鲁迅。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范美忠发现自己的追求和心中所想,跟庄子更为契合。 据范美忠自己所说,曾经也想过接受基督教的思想, 但进了教堂之后,他却在里面打瞌睡。 而慢慢进入庄子通透的心灵和世界之后,他发现内心的困惑释然了许多。 范美忠曾经说过,自己在国内是最好的文科老师。 但是表态之后,他又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当下常规的技术型教学, 他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和才华。 所以,范美忠一直没变,一直还在保持着自己的追求。 他将自己比喻为一种边缘人。 不会去适应什么,愿意继续去过那种经济上不宽裕,而且看起来还没安全感的生活。 14年过去了,外界每当提起范美忠,依然把他跟当年的逃跑勾连起来。 但如果从范美忠的整个人生经历来看, 当年他选择主动逃跑,是一种生理本能。 至于后来把这件事公之于众,外界看来是他在进行一种无道德感的“挑衅”, 而在范美忠自己看来,他站出来说出此事, 恰恰是不想社会用类似的态度去绑架更多的人。 外界也有评价,认为他当初的那番表态, 是为了缓解因为逃跑而产生的强烈负罪感。 这种说法既正确但又不正确。 负罪感是他另外先逃走的同事产生的, 他写那篇文章,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在“救人”。 至于范美忠自己,几十年过去了, 他自始至终都是那个敢于在大众面前L奔的人。 文|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