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的写作几乎是离不开实验的开展的,很多研究结果和实验数据都是SCI论文的构成部分,也让SCI论文更具说服力,更具可读性,但是实际中作者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所开展的两个实验有交叉部分,这也就说明两篇SCI论文中会出现一部分同样的实验数据,有的作者不免担心。SCI论文数据能重复使用吗?这种情况绝不罕见,SCI论文数据重复并没有明令禁止,但重复使用需要作者特别谨慎处理,如果处理的不好可能会给作者带来麻烦。一般来说,在多篇文章中使用一样的数据是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这种重复发表的行为是不被鼓励的,但如果作者认为之前的数据对这篇后续论文非常必要,请先告知期刊编辑。作者应该要尽最大努力维持投稿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在这种情况下,将以编辑的决策为依归,还有,后续的论文中也要明白指出哪些数据已经发表在别的地方,引用先前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如果作者而一定要使用一部分相同的实验数据,可以做个简单的修改或是转换,也就是不要原封不动的搬过来用,再就是一定要做好标注,不然就很容易被认定为自我抄袭,因为之前的相关数据版权已经属于之前发表的杂志社了,如果再用相同的内容发表新的论文而不做任何标注,就很容易被认定为抄袭了,因此需要作者特别注意。
一般是重复率不低于10%,检测报告的结果关系论文是否抄袭,5%以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是看重复率在10%和20%之间,这个检测报告是查重率的比较适中的,对于论文剽窃的那一部分需要稍微的修改。最后,重复率超过30%,这说明论文抄袭的部分很多了,所以论文大部分都需要修改或重写。
一般而言,SCI论文查重率是不能超过20%的,论文中单个来源的重复率要小于4%。当然,有很多期刊对论文重复率的要求是不超过15%,不同期刊对于论文重复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具体期刊大家就要对其进行具体的了解。论文查重报告中的重复率率一般是由每一个单独匹配来源的重复率累加所得,SCI论文查重后的相似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重复率低于10%论文是可以通过查重的,没有多大问题,这类论文检测出的重复率一般是来源相对分散的匹配文本或常见短语,通常每一处匹配来源仅仅占据1%~3%的相似率,是在期刊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的。第二类:重复率在10%~50%之间论文重复率在在这个范围是需要对论文进行适当修改以便降重的,大部分作者的查重报告结果可能处于该范围内,属于比较适中的百分比。相似率在此范围内会判定论文是否抄袭,取决于单个匹配来源的相似率,应着重对重复度高的部分进行修改。第三类:重复率高于50%论文重复率严重超标,说明论文中有一处或多处单独匹配来源存在着高度的重复,即检测出大段语句与数据库中的某几篇文献一致,是需要引起警惕重视的。有极大的概率会被判作是抄袭,必须重新评估和谨慎改写。
你这种情况在国内发表基本没有问题 不会被认为是学术不端但是如果这两篇文章可以合成1篇来写 而你又拆成2篇 顶多会被大家认为你是为了高产而拆文章这样的情况在国外基本不会出现 国外不求文章多 基本上能合成1篇尽量写在1篇里
229 浏览 4 回答
219 浏览 4 回答
252 浏览 8 回答
301 浏览 4 回答
282 浏览 5 回答
227 浏览 4 回答
322 浏览 4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197 浏览 6 回答
253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196 浏览 3 回答
105 浏览 2 回答
194 浏览 5 回答
225 浏览 3 回答
280 浏览 6 回答
234 浏览 6 回答
145 浏览 8 回答
103 浏览 2 回答
231 浏览 4 回答
228 浏览 8 回答
293 浏览 6 回答
121 浏览 4 回答
118 浏览 5 回答
80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