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千百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当然,还应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类修缮活动又往往是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尚,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按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到的知识面。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次,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所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坚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早于西方七个世纪,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再如赵州桥的浅基础、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唐张嘉贞的《安济桥铭》中所云:“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一评价,几乎和二十世纪工程界学者异口同声,技术高超,于此可见。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在六世纪初,我国的能工巧匠发挥智力,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值得自豪的。 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贵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赵州桥,又名极安桥,也叫大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虑,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李春设计的桥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不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在1300多年前,在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石匠李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实为难能可贵。 李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与众不同。他采用长方形石料,每块重约一吨,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是何等的艰辛。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可见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 李春带领其他工匠,将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全桥由28道独立的石拱纵向并列组成。他想,这样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独立负荷载重,又便利于修缮。为了加强各拱圈的连接,他又采用9道铁梁贯于拱背之上,接着用腰铁嵌入拱石之间,使桥能"奇巧固护,用于天下"。 最后,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的佳作。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样的布局,采用这样的巨形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在欧洲,14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但是,比中国赵州桥晚了700多年,并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所以,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这座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但是,关于李春的生平事迹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就连隋朝之后的唐朝人,也只有"制造奇特赵州桥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数语记载。在赵州桥建成100年以后的唐朝开元13年(公元726年)中书令张士贞在《安济桥铭》中简略提到:"赵州清水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没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赵州桥的基础非常坚固。1350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这说明李春桥址选择科学合理。赵州桥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石料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可见李春对工程学、力学、建筑学、水文、地质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无疑是他从劳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编辑本段二、作者简介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中国桥梁学家、水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江苏镇江人。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 茅以升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工程建国”的信念,使他更加发奋读书,把建设祖国视为己任。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次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被称为“茅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回国后,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的校长,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设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79年应邀访问卡利基—梅隆大学母校时,校长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以表彰他对世界工程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 1982年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1933年领导设计、修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1959年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桥梁次应力》、《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编辑本段三、原文欣赏《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像天上的虹。我国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可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编辑本段四、课文研讨《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辉煌成就,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以茅以升为首的我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课文内容及重点解析 (一)、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1、字词注音、释义 洨河:(xiáo)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 匀称:(yún chèn)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张鷟:(zhuó),唐朝文学家。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旅行家。曾于1275年来到中国,在元朝任职17年,并游历中国各地。 和谐:(xié),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惟妙惟肖:(xià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雄跨:有气魄地屹立在江河之上。 雄姿:气势雄伟的姿态。 巧妙绝伦:比喻(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 巧妙:灵巧高明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多音字:载 称 载(zǎi)记载 称(chèn)对称 载(zài)载重 称(chēng)称呼 2、课文简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首先说明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一般到特殊,顺序合理。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而且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第二部分(第3—8段):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本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3段):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分布广泛。 第二层(第4—5段):以赵州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层(第6—8段):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9段):中国石拱桥有这样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10段):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3、小节大意 §1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外形) §2 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分布广泛 §3 概括的介绍了中国的石拱桥 §4~§5 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6~§8 介绍卢沟桥的特点 §9 介绍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原因 §10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4、写法解析 (1)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行文灵活。如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则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而且两例可以互相对照和补充。列数字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至21.6米”,比喻为“虹”“人间天上的桥”等。 (2)选材具有代表性。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选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桥——赵州桥、卢沟桥,令人信服。 (3)说明顺序恰当,层次分明。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在说明桥梁结构时,又是由整体到局部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序。例如“由一般到特殊”: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概括)→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具体)、卢沟桥的特点(具体)。又如“由整体到局部”:“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整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个拱圈拼成……”(局部)。再如“由先到后”:“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时间顺序)。 (4)语言准确,说明严谨。如“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修建于公元605元年“左右”;“几乎”与桥面平行。上面一些“概数”的运用,虽是“约略”之意,列数字起了准确说明的作用,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再如修饰语的准确:“其中最著名的当首推河北省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桥”。难点知识归纳 (一)、中国石拱桥 (作者:茅以升)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如何?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态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的结构特点: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2、对于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它的实际功能。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应该删去? 对此,作者茅以升的解释是: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因而“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不但不可省略,而正要使用它们来确定它们的递进关系。 3、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的特色与四周景色配合的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中,(二)、(三)是不能互换的。因为大拱两肩上的两个小拱既是赵州桥首创肩拱的主要特点,又是从外观上直接可以看到的美观形式。而28道拱圈,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且需在桥的底部才可以看到。所以作者是按其特点的大小介绍而不是按拱的大小介绍。 5、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表明了它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长达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谐,桥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确实是惊人的杰作。 2.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 3.示意图略。 二、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粗体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了。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5.“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能否互换?“不但”“而且”能否删去? 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5.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先后次序也不可以颠倒,若是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就改变了作者的原意。可见词、句的次序,关系到语言的准确和周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辞海》“卢沟桥”词条文字略。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桥等内容。 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二)《夜宿卢沟》文字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注意说明文和记叙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上,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这与课文里基本上是平实的介绍大不相同。 教学建议 一、教学时可以先从文体入手,给学生看一些简短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片断,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 二、本文结构清晰,可以让学生列出提纲,以便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一点。编辑本段五、有关资料一、桥梁专家茅以升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30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篇一:张志成同志于2006年9月参加工作,该同志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及学校保持高度一致,服从组织安排,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早来晚走、爱岗敬业、克勤克己。处处严格要求自我,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团结同志、勇于探索、甘于奉献、为人师表,班级管理工作成果显著。多年来,该同志能按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要求,认真学习了《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肩上的重任。该同志能做到: 1:依法执教,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从严格守法的高度执教,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2:爱岗敬业,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待工作尽职尽责,毫无怨言。 3: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 4:严谨治学,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能够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现将该同志这一年以来的工作做以下汇报:一:思想觉悟 “学为人师,德高为范”,是该同志一直以来遵守的。该同志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有很强的敬业奉献精神。 二:教学成果 本年度,该同志在教学方面,任教14高职电子班《电路制作》、17机电1班《电工基础》课程以及17机电1班《中级工》,工作量饱满。能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该同志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开课, 取得了一些成绩:2016年参加如皋市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016年参加南通市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专业课程(加工制造类)获二等奖; 该同志技能方面也取得一些成绩: 2009年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荣获中职组一等奖;2016年参加的教师技能竞赛荣获校级二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陈鑫萍同学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技能联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的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该同志所带班级17机电1班2017年被评为“学校先进班集体”。为培养学生兴趣,丰富课余生活,积极开展社团活动,该同志所参与的思源家电维修社团深获好评,被评为“如皋市优秀学生社团”。该同志还在2016,2017连续两年荣获如皋市嘉奖。 三:教研成果 2009年“爱士杰杯”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中,被评为最佳伯乐奖;2010年7月发表实用新型专利《超声波身高测试仪》;作为副主编撰写《维修电工使用操作》发表于 东南大学 出版社。并撰写两篇论文“中职模拟电子课程教学研究”和“浅谈中职电子学科关于数电课程的教学方法”发表于现代职业教育。 该同志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力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富有特色和实效的德育活动。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建立健全学生的各种管理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认知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重点,抓常规,抓落实,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学校构成良好校风和学风。 该同志努力构建学校、家长、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渗透,能做到家访、电话访,召开家长会,找个别家长座谈等多种形式,持续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构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力。透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貌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陶冶了学生情操。 总之,该同志多年来,能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工作,在思想上,能努力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认真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在学习上,能注意自身的学习提高,把握教改的脉搏;在工作作风方面,能够尊重教师,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在班级管理上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有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总之,该同志忠于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乐于奉献。已经完全具备推荐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条件。 篇二: 从农村到城镇,从城镇到城市,从学校到教育局机关,从机关又回到一线学校,工作二十多年来,他至始至终对教育事业 有一颗火热的心 , 有一种 高尚的 理想 追求和 有一种 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2015学年,他响应教育局领导的号召,从机关回到一线,任城南小学集团校副校长兼会昌河校区负责人。作为一所新建学校,会昌河校区当时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全部以城南本部教师流动过来的教师队伍人心涣散,工作消怠,没有归属感;二是虽建校三年,但是教育教学设施配套不齐全,校园文化建设几乎一片空白;三是因为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家长反映强烈,投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学校的发展才是唯一的途径。他凝心聚力,借势借力,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一所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少先队“小小志愿者”品牌凸显,荷韵课程暗香浮动,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校区一直狂奔在发展的道路上,谱写了一首壮美的创业者之歌。 一、立榜样,发挥示范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校领导班子及师生员工都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会昌河校区位处鹿城西部地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许多从本部流动到校区的教师心中并不情愿,校区人心不稳,多有怨言,行政也不敢作为。他在了解到老师们的心理动态之后,首先组织召开校区行政会,明确大家在新校区发展中肩负的使命,并达成行政班子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共识。然后在校区教师会上庄严承诺,掷地有声:要求老师们做到的,校区行政班子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们自己首先做到。第一个学期,他做到了把每个老师的课听一遍,每个班级的课上一节。两年来,他坚持做到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坚持和老师学生一起出操,带头申报课题、撰写论文、上示范课,老师病假、外出学习,他亲自给他们代课。在校区行政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事情多的时候,有时他是教导、有时候他是大队辅导员,有时候他是后勤总务,校区各项工作开展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既以此带动全体行政敢干事、肯干事,也是在深入参与中把行政抱成一个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的一言一行,深深的打动了中层干部和老师们,也激发了老师们来会昌河校区创业的热情,校区逐渐凝聚起发展事业的正能量,也使得校区逐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抓建设,打好发展基础。 会昌河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已近三年时间,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不完善,既为家长诟病,也影响了校区教师的士气。他积极争取教育局和集团总校的支持,给老师们承诺“学校的基建要不停建,建不停”。来校区的第一个学期,抓住校区申报标准化功能室建设的契机,建成图书室、实验室、体育室、美术室等4个市级标准化功能室以及电脑室、温州市首家数字化美术室,基本满足了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打响了第一炮。第二个学期又进行了门厅和保安室改建、主席台新建等基础建设项目。这个学期7人制足球场、校园主景观建设又已立项,等着暑期动工,建成后校区的硬件水平将大大提升。在抓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校区坚持抓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杀之贵大,赏之贵小”,在每次校区会议上,他对教师的各项工作和学校活动都及时进行总结,对老师们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树立教师队伍中的标杆,同时对个别屡谈不改的老师不手软,该处理的就按制度处理。对校区门卫保安、保洁工、食堂等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平等尊重,明确他们的岗位职责,校区的各项常规管理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和规范。 三、树愿景,引领内涵发展。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心中一定要有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团队才能产生强大的行动力。“办一所让人尊敬的学校”是他提出的创业口号,让人尊敬既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先进,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同时更指会昌人的创业精神让人感动。在抓学校基础建设的同时,他一直思考着学校的内涵发展。在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他提出了“做有故事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即利用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挖掘、提炼里边的教育意义,在师生、家长的共同参与中动态生成校园物质文化景点,用有故事的物质文化典藏学校的历史,汇聚学校的品质,传承学校的文化,表达学校的愿景,标识师生的精神生活。一首儿歌、一只死鸟、一棵枯树、一幅油画、一门课程等等故事全校师生耳熟能详,在鹿城教育界也是广为流传。他敏锐的捕捉到了千年会昌河的文化深厚底蕴所在一是开发《千年会昌河》校本课程,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城南小学会昌河校区依会昌河而建。作为温州人民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会昌河就是温州的代表符号之一。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会昌河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所谓“靠山吃山,靠河吃河”,把富有乡情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乡土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不仅可以防止会昌河文化断链,也可大大增强校园文化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校区全体行政集体申报了课题《以《千年会昌河》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并在市级立项,有关课题实施工作正有序铺开。二是规划建设足球场,发展足球体育特色。足球运动能不能开展好首先靠硬件,会昌河校区拥有200米标准跑道操场不可多得的先天条件,借足球进校园活动的东风,我们把操场规划建设成为7人制标准足球场,为高质量的普及足球运动提供了场地硬件保障。其次靠师资,我们引进了星极开朗足球俱乐部进驻我校,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由专业的外籍教练担任足球教学工作。最后是靠课程,我们抓住当前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开设了足球运动校本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并列入了课程表。校本课程保证了普及,每个星期四年级都有一节足球运动校本课,做到人人参与;拓展性课程保证了选择,对足球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足球运动拓展性课程,在普及的基础上有了提高的机会。三是组建西洋交响乐团,打造艺术教育特色。为继承和发扬百年城南办学特色,贯彻落实集团校“以艺益智、以艺健体、以艺育德、以艺促美”的办学方针,培育校区发展亮点,提升校区品牌形象,结合校区原有打击乐基础,提出创建西洋交响乐团发展构想,并从硬件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选拔机制、家校联动等方面制订了西洋交响乐团发展规划。校区特色发展因为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和原有的基础,科学定位,得到了教育局领导、集团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支持,勾勒出了校区发展的美好明天。城南小学会昌河校区作为集团校新建不久的校区,所有的教师都从本部调配,校区一方面传承着百年城南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校区也应根据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现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已有的发展基础,走出校区特色发展之路。 四、破难题,深化课程改革。 当前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研究的焦点。自《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未下发之前,会昌河校区就先行试点开设拓展性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本人通过调查梳理总结了拓展性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拓展性课程设置大众化;拓展性课程兴趣小组化;拓展性课程师资校外化;拓展性课程选择指令化;拓展性课程制度滞后化。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和不断的改进,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一是即整体规划布局,科学设置课程。明确拓展性课程的设置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要立足学校的育人目标;三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这样的课程科目开发思路,就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散又聚合,让每一门拓展性课程都是因需而设,用一条线索用一条线索把拓展性课程串成珍珠的项链。二是明确课程要求,规范课程建设。针对当前老师们普遍不具备课程开发能力的情况下,采取由点到面、逐项突破的策略,校区挖掘相对成熟的拓展性课程进行规范建设,推出精品课程,树立标杆,供其他老师观摩学习。三是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师拓展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选课指导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四是重视选课指导,关注学生兴趣。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和选课微调机制,从课程建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课程退出机制。四是跟进课程管理,建立保障体系。推出行政领导课间巡视制度,巡视的内容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纪律、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参与情况,严把过程质量关。以此不断推进校区拓展性课程建设,提高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质量。 五、求创新,推进德育工作。 本人面上负责校区工作,线上还负责集团学校的德育工作。针对集团学校原来的德育现状和格局,本人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和思索,也逐步理清德育工作思路:一是重基础,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组织德育处制订养成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二是抓热点,紧跟德育发展潮流。如开展美丽校园、美丽班级创建。三是转机制,调动德育参与力量。改变以往德育活动由本部德育处制订各校区执行为由各校区轮流制订,各校区可根据校区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的工作机制,此举既创造各校区德育干部锻炼的机会,也大大发挥了他们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四是求创新,做好常规不常文章。树立德育活动全课程理念,深入实施德育课程化。如校区围绕校园的树木设计爱鸟护绿、制作落叶拼图作品、为树木制作树名牌,为枯木设计造型等一系列活动,融爱心教育、美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常识教育等为一体。又如把学校传统的献爱心活动升级为国际风情贸易节,参加现场活动的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对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下一步,本人将协同德育行政进一步整合德育资源和力量,构建城南小学精彩德育体系,努力创建德育示范校。对学校的体育工作,艺术教育工作,本人也是及时召开工作会议,要求负责老师明确职责,提前做好谋划,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人将继续脚踏实地,异想天开,为百年城南再创辉煌贡献自己的赤诚之心。
中国石拱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千百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当然,还应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类修缮活动又往往是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尚,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按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到的知识面。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次,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所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坚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早于西方七个世纪,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再如赵州桥的浅基础、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唐张嘉贞的《安济桥铭》中所云:“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一评价,几乎和二十世纪工程界学者异口同声,技术高超,于此可见。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在六世纪初,我国的能工巧匠发挥智力,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值得自豪的。 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贵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赵州桥,又名极安桥,也叫大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虑,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李春设计的桥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不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在1300多年前,在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石匠李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实为难能可贵。 李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与众不同。他采用长方形石料,每块重约一吨,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是何等的艰辛。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可见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 李春带领其他工匠,将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全桥由28道独立的石拱纵向并列组成。他想,这样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独立负荷载重,又便利于修缮。为了加强各拱圈的连接,他又采用9道铁梁贯于拱背之上,接着用腰铁嵌入拱石之间,使桥能"奇巧固护,用于天下"。 最后,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的佳作。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样的布局,采用这样的巨形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在欧洲,14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但是,比中国赵州桥晚了700多年,并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所以,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这座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但是,关于李春的生平事迹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就连隋朝之后的唐朝人,也只有"制造奇特赵州桥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数语记载。在赵州桥建成100年以后的唐朝开元13年(公元726年)中书令张士贞在《安济桥铭》中简略提到:"赵州清水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没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赵州桥的基础非常坚固。1350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这说明李春桥址选择科学合理。赵州桥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石料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可见李春对工程学、力学、建筑学、水文、地质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无疑是他从劳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编辑本段二、作者简介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中国桥梁学家、水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江苏镇江人。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 茅以升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工程建国”的信念,使他更加发奋读书,把建设祖国视为己任。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次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被称为“茅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回国后,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的校长,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设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79年应邀访问卡利基—梅隆大学母校时,校长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以表彰他对世界工程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 1982年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1933年领导设计、修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1959年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桥梁次应力》、《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编辑本段三、原文欣赏《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像天上的虹。我国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可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编辑本段四、课文研讨《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辉煌成就,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以茅以升为首的我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课文内容及重点解析 (一)、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1、字词注音、释义 洨河:(xiáo)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 匀称:(yún chèn)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张鷟:(zhuó),唐朝文学家。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旅行家。曾于1275年来到中国,在元朝任职17年,并游历中国各地。 和谐:(xié),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惟妙惟肖:(xià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雄跨:有气魄地屹立在江河之上。 雄姿:气势雄伟的姿态。 巧妙绝伦:比喻(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 巧妙:灵巧高明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多音字:载 称 载(zǎi)记载 称(chèn)对称 载(zài)载重 称(chēng)称呼 2、课文简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首先说明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一般到特殊,顺序合理。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而且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第二部分(第3—8段):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本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3段):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分布广泛。 第二层(第4—5段):以赵州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层(第6—8段):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9段):中国石拱桥有这样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10段):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3、小节大意 §1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外形) §2 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分布广泛 §3 概括的介绍了中国的石拱桥 §4~§5 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6~§8 介绍卢沟桥的特点 §9 介绍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原因 §10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4、写法解析 (1)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行文灵活。如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则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而且两例可以互相对照和补充。列数字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至21.6米”,比喻为“虹”“人间天上的桥”等。 (2)选材具有代表性。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选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桥——赵州桥、卢沟桥,令人信服。 (3)说明顺序恰当,层次分明。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在说明桥梁结构时,又是由整体到局部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序。例如“由一般到特殊”: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概括)→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具体)、卢沟桥的特点(具体)。又如“由整体到局部”:“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整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个拱圈拼成……”(局部)。再如“由先到后”:“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时间顺序)。 (4)语言准确,说明严谨。如“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修建于公元605元年“左右”;“几乎”与桥面平行。上面一些“概数”的运用,虽是“约略”之意,列数字起了准确说明的作用,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再如修饰语的准确:“其中最著名的当首推河北省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桥”。难点知识归纳 (一)、中国石拱桥 (作者:茅以升)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如何?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态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的结构特点: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2、对于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它的实际功能。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应该删去? 对此,作者茅以升的解释是: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因而“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不但不可省略,而正要使用它们来确定它们的递进关系。 3、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的特色与四周景色配合的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中,(二)、(三)是不能互换的。因为大拱两肩上的两个小拱既是赵州桥首创肩拱的主要特点,又是从外观上直接可以看到的美观形式。而28道拱圈,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且需在桥的底部才可以看到。所以作者是按其特点的大小介绍而不是按拱的大小介绍。 5、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
列数据,作用是更能使人感受到它的雄伟.赞同28| 评论(2)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秒绝伦
310 浏览 3 回答
162 浏览 3 回答
338 浏览 2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4 回答
140 浏览 4 回答
342 浏览 5 回答
321 浏览 2 回答
212 浏览 3 回答
286 浏览 2 回答
337 浏览 3 回答
345 浏览 4 回答
242 浏览 4 回答
243 浏览 5 回答
254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