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推地方特色产业,其余产业有序融合进来。实践证明,以往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不适宜现代化的发展,无法通过规模化大批量生产来吸引相关产业的聚集。只有发挥区位优势,找到当地的特色资源,打造成为优势主导产业,才能形成地域品牌,从而吸引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入驻,并进一步将当地其他产业纳入进优势产业的生态之中,为优势产业提供服务,做好产业融合。2、将一些粗加工留在生产地进行。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业链中,越靠后的环节产生的附加值越大,而农产品的生产是最前端的环节,因此也就是附加值最小的工作。目前限制加工业下放的原因主要是农产品生产的分散化,如果形成地域特色产业,做到地区规模化生产,那么农产品加工就可以在原产地进行,也就是将第二产业下放至农村。不仅节省了运输仓储的费用,还能够有效拉动当地农村的经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发展。3、尽量延伸产业链。农村经济大多属于第一产业,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下沉和城市人口消费升级的发展,“旅游+”、“互联网+”等模式在农村大有可为。比如通过发展农村观光和体验式旅游,可以将花卉、苗木、林果和茶叶等产品的产业链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而畜牧业、养殖业,可以通过推动和第二产业的衔接,在当地进行加工和包装,还可以搭上互联网的便车,直接线上销售。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链延伸不能千篇一律,要一个产业一个产业、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研究。4、引入资本技术人才。资本、技术和人才三大资源的欠缺一直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原因,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必须要让这些配套资源跟上发展的步伐。把工商业所积累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等资源投入到农业中去,使工商资本与农业生产要素相结合,以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模式创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更容易打破产业界限,通过整体策划,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获取更高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