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1、代数结构理论及其应用代数结构理论及其应用是基础数学硕士点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矩阵分析与应用、环模理论、同调代数及代数数论,取得了系列成果。近年来,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的论文有39篇,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方向带头人冯良贵博士200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2),并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006年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4),同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在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领域,主要从改进研究工具入手,以揭示系统蕴含的新现象、新规律为目标,重点研究周期解、行波解、吸引子等特殊解的性态特征,已在泛函分析的相关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结果发表在JMAA、Proc.Amer.Math.Soc、Fuzzy sets and systems等国际数学杂志上。近年来,新编教材5部,57篇论文被SCI、EI检索。朱健民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黄建华、刘易成遴选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在国际方程界产生了较大影响。3、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依托银河巨型系列计算机的研制并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应用课题作为背景开展研究工作,目前包含快速算法及其在信号与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电磁拓扑与计算、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其应用、函数逼近理论及其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和应用数值代数与高可信并行算法在内的五个研究内容。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48篇被SCI、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成礼智教授的博士论文于2005年被评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唯一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其撰写的专著《小波的理论与应用》作为科学出版社代表性著作参加2005年国际图书展,获中国图书奖。4、编码密码理论及其应用纠错编码和密码学是信息科学中两个重要的学科方向,前者是保障信息在通信过程中的可靠性,后者是保障信息在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该方向主要研究纠错编码理论、序列密码、分组密码和Hash函数的设计与分析理论,取得了许多成果,近五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Science in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The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等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EI检索。学术带头人李超教授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2)和三等奖2项(排名4),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