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船舶助航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海上安全航行技术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船舶助航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推广应用迅速发展。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航标协会IALA不断推进助航新体系、新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建设,如VTS、AIS以及E-NAVIGATION、E-ANSI等。船舶助航技术研究所面向行业内国内外船舶助航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密切跟踪IMO、IALA、IHO等国际组织的最新标准和技术规范,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技术创新、科研成果产品化运作及应用推广,在船舶助航技术研究领域,已承接了许多的课题,开展了多项学术研究工作,如:《基于3G和互联网技术的航标信息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管理平台的研发》、《厦门湾实时助航信息发布系统的研发与应用》、《AIS基站服务器及其共享发布平台》、《航标三维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前期研究》等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EI检索8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项,取得《网络电子海图信息系统(WEB-ECDIS)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IHO S-57/52的电子海图GIS系统,实现了从数据解析、数据编辑、符号制作、分层显示、空间分析等功能。与上海海事局厦门航标处合作多年,共同为我国航标助航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家海事部门的充分肯定,成为上海海事局航标技术研究中心(南方)技术支持单位。所长:张杏谷教授副所长:彭国钧博士秘书:柯冉绚硕士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路1号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1.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第三方物流、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航运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集装箱运输现代化管理、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设计和路径优化、海峡两岸航运物流关系等方向研究。2.主要研究成果近几年在物流学科主要承担了将厦门建成对台物流基地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知识的集装箱船舶自动配积机理研究、把厦门港建设成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对策研究、厦门建设成为世界石材贸易和物流中心的可行性研究、基于供应链网络的动态联盟构建优化理论与方法等省市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50多篇物流方面的论文。 海上交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国家海事主管部门和航运企业的永恒目标,也是国内外航海院校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海上交通领域,海上交通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我国对于海上交通安全风险的防控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面临着船舶数量剧增、海上通航环境复杂、海盗劫船事件频发等形势,海上运输所面临的新形势对海上交通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会对于海上交通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有着广泛和巨大的需求。海上交通安全研究所针对国内外海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主要从事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在海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开展了船舶动态监管、智能视频监管、船舶安全风险评估、航标配布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有10多篇被SCI、EI、ISTP等收录、检索,出版书籍多本。所参与的国家863项目荣获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三等奖。其研究方向有: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方法与保障技术通航环境规划与评价技术海上交通安全评价与船舶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与协调联动决策技术海上船舶交通监管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联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