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上有
[编辑本段]什么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编辑本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编辑本段]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全球变暖是真实的,而且正在进行! 主流科学界一致对全球变暖是越来越清楚了,每天在改变我们的气候都是真实的,他们也正在进行中。在20世纪末年初以来,表面平均温度的地球增加了约1.1f ( 0.6摄氏度) 。在过去的40年中,气温上升约0.5f ( 0.2-0.3摄氏度) 。在过去400-600年,全球变暖,在20世纪是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 7分之10的年,在20世纪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中一个最强劲的下午1998是最热的一年,因为可靠的温度测量开始的。 此外,变化,在自然环境支持的事实,即地球正在变暖; 山区giaciers也在逐渐消退; 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 % ;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快三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里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植物和动物改变其范围和行为回应气候。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编辑本段]全球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编辑本段]全球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危肋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的过渡地带,人类很早以前就在海岸带地区居住和谋生,海岸线和环境的变迁已经对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使现今的人们对海岸带尤为关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焦点。最佳的方法是实行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本质是谋求各类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不断解决和改善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管理和规划
水资源问题是山东省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的关键,而山东省,特别是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缺水局面,水资源合理规划管理是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该实行以公平水价为调节杠杆、开源节流并举、开采补源并重、积极拦蓄地表径流、充分开发利用黄河水和开发利用微咸水的方针。
(一)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合理调控地下水位
通过以下措施调控地下水位:
1)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的基础上,分区段确定地下水合理水位、警戒水位和限制水位值。
2)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实现调控地下水水位的目标。
3)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网,及时了解水位、水质现状,及时进行预警预报,并提交决策部门发布实施。
2.建立地下水库、应急水源地
在滨海河谷建设地下水库具有不占地、不动迁、周期短、水资源调节作用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防止海水入侵、有效解决淡水资源不足、提高抗旱防洪能力等优点。目前,沿海地区的烟台、青岛市均已完成了不同规模的地下水库建设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如烟台莱州王河地下水库供水工程已经显现了可观的综合效益。目前,橡胶坝和人工湖周围地下水位平均升高3.1m,一些地段上升了近8m,同时有效改善了地下水质。经定期采样化验显示,地下水氯离子含量比工程建成前平均降低了50%,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解决了沿海10多个村的人畜饮水问题。王河地下水库的蓄水效益也十分明显,年平均入渗补给量约为3200万m3,每年农业灌溉供水量达1300万m3,可增产粮食330万kg,并且还使荒芜多年的大片海浸地得到重新开发。
据测算,仅山东半岛适宜建地下水库的位置就有54处,可建地下水库总面积近7900km2,可调节拦蓄地下水量40亿m3,采取人工补源等手段,每年能增加地下水可开采量15亿m3。
(二)地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
1.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
山东省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中型水库大多建在河流中上游,以防洪灌溉为主,调蓄能力不强,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发挥基础优势,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打破过去一个流域、一座水库、一条河道、一个灌区的单一治水方式,多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联网,构筑水利工程网络体系,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统一优化配置,调剂余缺,以丰补歉,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资源潜力,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初步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通过水系联网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根据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现状和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方位搞好调水、引水、拦水,加快水网工程建设步伐。一是超前运筹,科学规划。围绕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从统一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入手,编制海岸带水网建设的总体规划;二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利用引黄工程、西水东调工程,通过调水、引水工程建设,逐步构筑起多库串联、水系联网、联合调度的大框架,实现水库之间,以及区域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联合调度、统一配置的目标;三是加强管理,搞好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实行计划用水。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重点保护饮用水源,集中力量抓好水库上游污染治理、库面网箱养鱼和机动渔船清理,以及下游河道治理,保证水质满足功能需求;四是科学调度,合理调配。根据用水需求,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行水资源总量分配制度,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确保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增强水利产业活力
在积极争取国家扶持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努力探索多元化的水资源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使水利工程在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明晰产权,理顺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水利产业活力,为进一步搞好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力保障。
(三)开源节流、联合调度工程
1.节水工程
在广开水源的同时,必须全面节流,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源。农业节水是关键,目前引黄灌水亩次定额120m3左右,浪费严重,会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工业节水主要是从现在的重复利用率不足35%提高到60%,到2010年力争达到90%。
2.微咸水利用工程
区内和邻近的天津、河北等地已进行了微咸水灌溉及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应大面积进行推广。
3.鲁北平原岸段修建平原水库、拦引黄河水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库容1000万m3以上的水库11座,应继续选择低洼地段修建平原水库,以保证生活、生态、工农业发展的供水水源。
4.胶东半岛岸段河流下游河道修建拦蓄水工程
选择适当位置建拦水闸,既可阻挡海水,又可拦蓄淡水,增加地下淡水的补给量。
二、环境工程地质规划
山东半岛地处华北地震带,著名的郯庐大断裂横贯该区,对该区的区域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次级活动性构造在人类强烈经济活动影响下,会加剧其活动性,需要调查区内活动性构造的特性、分布、活动性规律,为大型工程项目选址提供地质依据。在冲积平原地区、滨海冲积海积平原地区、冲湖积平原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呈条带状或片状分布有软弱土层、饱和液化砂土,对工程建筑极为不利,会大幅增加工程造价,处理不当会对建筑物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
鲁北平原岸段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差,并且存在地震、黄河尾闾河道摆动、地基承载力低、砂土液化、地面沉降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在胶东半岛局部岸段存在活动性断裂构造、软土、液化砂土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在规划和管理决策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1)鲁北平原岸段和胶东半岛岸段的局部地区新构造运动活跃,有遭受地震影响的可能,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差,一切建筑物都应设防加固。
2)黄河尾闾河道的稳定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尽量延长现行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寿命。
3)要进一步对规划的黄河十八户流路进行可行性论证。
4)对天然地基承载力低区,一般建筑不宜采用天然地基;对承载力较低区,土体稍做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的持力层;对承载力中等区,土体不做或稍做处理,即可作为一般建筑的持力层;对承载力较高区,一般建筑物可直接采用天然地基。
5)对于中等和严重砂土液化区,应加强浅层地下水的开采,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小砂土液化的危害。
6)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的、不可恢复的地质灾害。为了减少由其引起或加剧的海(咸)水入侵、海岸侵蚀、风暴潮、洪水泛滥等灾害,应尽快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查清地面沉降现状及引发因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7)加强地面重要工程建设项目、地下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为指导,开展地学、环境、海洋、生物、灾害等多学科研究论证。
三、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和规划
(一)逐步建立地方海洋法规体系,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法律及相关法规制订出符合山东海岸带实际情况的法规制度。如青岛市已经制定了《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定》、《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规和规章,为依法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保证
建立起以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为行政管理主体,国土资源、环保、规划、科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力度;成立高层次的海岸带开发管理协调领导小组,负责一些重大涉海问题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实施;建立重特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制度,为海岸带污染事故及时处理和控制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海岸带组织监察队伍,为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提供监督保证。
(三)制定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保护规划,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体系
通过制定科学的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保护规划,确定近岸海域的主导功能、兼顾功能和限制功能,明确划分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区、治理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特殊功能区,并将其作为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指导性规章予以实施;编制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综合平衡港口、航运、渔业、旅游、临海工业、海洋科技等各行业的发展,提出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措施,把行业规划统一为综合规划。
(四)贯彻实施海域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促进海洋保护迈上新台阶
实施海域功能控制制度,按照海域功能区划要求,使各海域生产力布局合理;实施海域使用审批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并严格实行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制度,严格控制和管理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活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明显影响的海洋工程上马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渔业法》及其相关规定,严格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伏季休渔制度。
(五)加强近岸海域环境资源调查和陆海交汇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以近岸海域环境资源调查为基础,以各项法规制度为依据,加强执法力度和综合整治工作的投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并完善其运行机制,建立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不断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
四、海岸带环境变迁研究与监测预警
山东省海岸带在区域地壳升降活动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海侵、海退活动与海岸线变迁频繁,从而带来了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其中以黄河三角洲最具代表性。
(一)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变迁
黄河以其极高输沙量,快淤快蚀的演化特点著称于世,而黄河的受水盆地(渤海)却较浅,河口水深仅数米至10余米,且坡降小,各种海洋动力因素复杂,致使高含沙水体在浅水河口塑造的黄河三角洲极不稳定,沉积环境多变,垂向序列复杂,三角洲进积、蚀退交替。因此,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的变迁与黄河三角洲的演化紧密相连,而三角洲的演化又与黄河的行水路线密切联系,行水河道的存在决定了区域的淤积和侵蚀。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1976~1996年近20年RS影像的分析处理,获得了大量的海岸带环境变迁信息,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变迁信息系统和动态数据库。利用RS和GIS的技术集成,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数字高程模型,综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规律,并根据海岸带变迁的实际情况分河口段、钓口段和黄河港段来具体分析论述其近20年的变迁,得出了不同地段不同年代的侵蚀淤积速率。
1)河口地区在1976~1981年间,清水沟流路尚未形成明显的沙嘴,尚处在摆动之中,但沙嘴已呈淤积延伸之势。1981~1984年,沙嘴明显向东淤积扩张,口门淤积速度达5km2/a,平均每年造陆面积约50km2。1985~1991年,沙嘴变化比较平稳,淤积速率约为2.4km2/a,1991~1996年,沙嘴淤积速度明显加快,使得1985~1996年平均淤积速率达12.1km2。从整个岸线变化情况看,可初步认为沙嘴变化存在短期幅度大,长期幅度小的规律。即一方面年际间的变化幅度大,一年内沙嘴淤进、蚀退可达5km;另一方面长系列年的变化幅度小,平均每年淤进1km左右,沙嘴的淤积主体随沙嘴的延伸而逐渐向海域推进。
2)钓口河地区海岸带的面积一直在缩小,在断流之前,1975~1976年的沙嘴处于延伸状态,延伸速率约为每年1.5km。断流之后,沙嘴及附近海岸线处于蚀退状态,1976~1984年,沙嘴共蚀退3.2km,平均每年0.4km。1985~1996年的沙嘴共侵蚀202km2,其中1985~1991年侵蚀98km2,1991~1996年侵蚀104km2。1985~1996年,岸线最大侵蚀断面速率达900m/a,一般为300~400m/a。钓口河流路断流以后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沙嘴及其附近海岸线处于蚀退状态,初期蚀退较快,以后逐渐减缓,以至达到暂时平衡状态。
3)黄河港地区地处M2分潮无潮点附近,钓口河没改道的1975~1976年间,海港附近的海岸线处于蚀退状态。1976~1984年间,由于钓口河附近岸线的大面积蚀退,部分泥沙在海洋动力的作用下,被带到这一区域,造成该区域海岸线的淤进。1985年建港后,由于海港防潮堤的突出,港口左侧,海洋动力作用加强,岸线处于蚀退状态。1988年,桩西油田建成之后,海岸线(以一般高潮线为标准)基本被固定下来,港口右侧的岸线由淤积状态转为蚀退状态,但蚀退幅度不大。总之,由于人为的影响,1985~1996年,该区海岸线基本未发生大的变化。
(二)海岸带环境综合监测预警
1.建立健全海洋监测、监视和评价网络
开展近岸重点海域赤潮监测预报研究工作,试验性发布赤潮警报,为沿海经济发展和海水养殖业服务;建立青岛市海洋预报台和海洋灾害预警报系统,实现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传输网络化,完善海岸防灾紧急救助系统,提高防抗海洋灾害的能力。
2.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网络
以现有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为基础,开展海岸带陆域以浅层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为主兼顾深层地下水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建立海水入侵监测、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地面沉降长期监测点;开展海岸淤积、侵蚀定期遥感监测工作。完善海岸带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机制。
3.建立入海水环境监测
以现有水文勘测部门水环境监测网络为基础,加强入海河流的水环境监测;以环保部门的现有监测点为基础,开展独立入海排污口水质、流量监测。
4.建立统一的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共享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本质决定了必须多学科协同工作,监测数据是实现优化决策的基础,也是实现综合管理目标的关键,实现数据管理的一体化、网络化,共享监测数据是必需的。
[编辑本段]什么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编辑本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编辑本段]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全球变暖是真实的,而且正在进行!主流科学界一致对全球变暖是越来越清楚了,每天在改变我们的气候都是真实的,他们也正在进行中。在20世纪末年初以来,表面平均温度的地球增加了约1.1f(0.6摄氏度)。在过去的40年中,气温上升约0.5f(0.2-0.3摄氏度)。在过去400-600年,全球变暖,在20世纪是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7分之10的年,在20世纪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中一个最强劲的下午1998是最热的一年,因为可靠的温度测量开始的。此外,变化,在自然环境支持的事实,即地球正在变暖;山区giaciers也在逐渐消退;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快三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植物和动物改变其范围和行为回应气候。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
356 浏览 3 回答
197 浏览 5 回答
343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5 回答
200 浏览 1 回答
206 浏览 2 回答
229 浏览 3 回答
193 浏览 4 回答
191 浏览 4 回答
336 浏览 3 回答
351 浏览 4 回答
336 浏览 3 回答
88 浏览 3 回答
182 浏览 3 回答
275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