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 EP) 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 年中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的, 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13 oC到016 oC, 如果人类不有效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在未来40 年至50 年内全球平均温度如每10 年上升012 oC, 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相应上升1 oC到4 oC, 而二十世纪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大大超过过去5 000 年中的变化。”这种高频率、高变幅的气候变化具有相当的破坏性, 将威胁着全球安全, 人类生存, 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平衡。1 气候变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变暖趋势将造成地球上南北地区温差减小, 经向大气环流减弱, 海水温度上升增强, 全球降水地理分布发生根本变化, 气候带出现南北位移, 总的趋势是低纬度降水稍有增加, 洪涝、海潮灾害频繁和强度增强。中纬度年平均降水减少,干旱、风沙灾害持续。气候带在近几十年内向两极方向移动的趋势加剧, 动植物带滞后气候带的移动。对某些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响应是突然的, 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或退化。据相关资料分析预测, 按照目前气候变化的趋势到本世纪中期, 全球森林的覆盖面积由58%将减少到49% , 沙漠由21% 将扩大到24% , 苔原由3% 减少到零, 自然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气候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直接影响全球生物的多样性和动植物物种的发展衍化规律, 干旱、洪涝、高温、寒潮和暴风雨雪等自然灾害频发, 使全球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化。2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最严重的, 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洪涝、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最严重,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危害。气候变暖引发农作物病虫害和高空臭氧量的变化, 低纬度区域农业脆弱区产生强烈的影响, 高中纬度作物生长季节延长, 产量有可能提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进行农业技术革新和农作物布局的调整。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是农业的命脉, 也是人类生存的源泉。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也有重大影响, 根据气候变暖趋势, 今后几十年现有的山地冰川中的三分之一或一半以上将可能消失。冰川缩小会影响河流流量的季节性分配, 并会对区域性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按气候变化规律, 全球气温平均升高1~ 2oC, 降水量将会减少10%。4 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气候变暖引起海水热膨胀, 海洋温度上升, 南北极冰川和冰盖逐渐融化, 加速海平面上升, 改变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 并引起港湾和湿地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并危及海洋生物及人类海洋资源的利用。目前, 全球人口的一半居住在沿海地区, 如果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增温3~ 5oC, 海平面将上升约1m , 则洪水将会淹没大片耕地、城镇及工业设施, 污染人类生存环境以及改变海岸线, 将使某些岛国人类无法居住, 数以千万计的居民要迁移, 使贫困地区成千上万的人民流离失所。5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健康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可造成气象灾害频发, 高温热浪将造成各种传染疾病不断暴发、流行。若全球增温持续可造成平流层中臭氧层的耗减而出现紫外—B 辐射的增加和增强, 将可能提高皮肤癌、白内障和雪盲的发病率, 并影响人类的免疫抑制系统等。6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主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今后几十年我国大陆地面气温将可能在不断波动的情况下趋于增高, 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南方增温幅度略小, 北方增温幅度较大, 影响我国副热带高压北界由秦岭、淮河一带扩展到黄河以北。造成东北和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的大部分和祁连山、天山的冰川都逐渐趋于消失。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并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将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及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大幅度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我国北方干旱趋势持续加剧, 南方暴雨、洪涝灾害频繁。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会影响从辽宁至海南的沿海地区, 而北方地区干旱水资源短缺, 到本世纪中期京津唐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量约为2115 亿m 3至14 亿m 3。7 气候变化带来发展机遇人们已经认识气候变暖的危害及气候变化的成因和规律, 气候变化不会引起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和变化, 更不会导致人类生存的末日。因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出现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 世界各国积极采取对策,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和强度。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各国政府机构组织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科技协作和签订关于保护大气环境, 抑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国际协议。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将会引发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 并对社会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人类活动会引起气候的显著变化, 气候变化又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自然生态和人工影响下的生态系统演变及复原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危机还未对人类生存产生重大影响时, 努力掌握气候变化规律, 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和能力, 并积极开展保护大气环境、生态环境,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 为加快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