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机流通也被注入巨大的活力,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期。农机企业如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将会给自身发展注入新血液,增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占领市场。
随着现在社会上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大大超出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克里曼特•斯通认为,未来的营销,不需要太多的渠道,只要能让你的产品进入销售者的手机,就是最好的营销!随着国家继续加快完善支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法规政策环境,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等,农机电子商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机流通销售产值近年来保持着20%左右的增幅,呈现出稳健的发展趋势,为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传统农机流通模式相比,电子商务面临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农机流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增加了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益,改变了传统的商务模式,开始引起流通企业的重视。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也将为农机行业带来新的契机。
据了解,随着农机流通网络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机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农村乡镇覆盖率将提高到90%以上。同时伴随着国家加快完善支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法规政策环境,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等,农机电子商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与传统农机流通模式相比,农机电子商务面临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农机流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需要政策扶持、资源优化和服务跟进的聚力推动。
一、市场主线、政策扶持。
随着知识型、经营性农机用户的增多,开始对农机电子商务有了强烈的需求。从流通企业电子商务目前发展情况看,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投资上的扶持,优先发展农机流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有实力、服务到位的品牌农机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提高用户购机的便利性。以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
同时,应制定专项政策减少购机补贴农机流通电商备案手续,区别实体经销商和电商在经营资质、范围、规模、营业、仓储场地面积等方面的差别,界定电商限入门槛,并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
二、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制定出科学的整体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实施目标,不断优化电子商务资源,提高运营能力,增强业务竞争能力。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和规模,实施农机流通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以信息化带动农机流通创新发展。
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要加大对基础经营、基本设施等投入,搭建电子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索农机超市、跨区经营等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整机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技术培训、客户管理等运营功能,构筑交易规范、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运营体系。按照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连锁、代理、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界定线下、线上关系,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实现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
三、加强服务、助推销售。
加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创建农机流通电子商务服务品牌,构建敏捷高效的农机服务体系,形成布局合理、服务到位的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的服务网络信息支持体系。
整合优化社会服务资源,做到产品销售和服务区域无缝连接,实行敏捷化动态管理。着力完善自身的服务管理和快速反应机制,不断升级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服务配件建设,提高农机销售和配件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
四、加强人才团队建设。
学习借鉴国内外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构建支持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用人环境,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采取专业化培训和交流培训相结合,理论研讨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加强对人员的全方位培养;积极引进海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尤其要加强从事电子商务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造就一大批既具有信息化技能知识和丰富营销实践经验,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把握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