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真的已经没落了。
作为一名“00后”,可以说我是喝着“心灵鸡汤”长大的,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谁动了我的奶酪》,再到鸡汤五星大师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全集》等等,还有《读者》《意林》《青年文摘》这些杂志。这些书籍杂志在如今都或多或少的被打上了“鸡汤”的烙印。
在我初中时期的时候,鸡汤其实是个褒义词,在很少接触互联网,未来一片渺茫的枯燥学习生涯中,那些富含人生哲理的成功故事,激励了多少像我一样的少男少女,抚慰了多少颗弱小而敏感的心灵。所以我还是由衷感谢那些鸡汤书籍和杂志在我最无助彷徨的时候给了我一剂强心针,在我最浮躁的时候给了我一针稳定剂。
不过,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不断迭代,“心灵鸡汤”似乎已经不再受人们所欢迎,甚至变得人人喊打起来。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鸡汤这个词在大众的认知里经历了从“补品”到“毒品”的转变。
“心灵鸡汤”的本质是在失落的时候给予人鼓励,在痛苦的时候给予人安慰。但是,伴随着人们使用媒介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改变,内容也开始爆炸式增加,在流量的驱动下,大量夸张的无底线的杜撰鸡汤充斥着整个网络。可以说,目之所及到处都是鸡汤啊。
再喜欢喝“鸡汤”的人,一日三餐顿顿喝,不出几天他看到鸡汤就会反胃。另一方面,人们原先期待能从鸡汤文章中找到解决现实世界中碰到的问题的方法。但是很多心灵鸡汤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只能让人获得一时的快感和慰藉,可回到现实时,问题并不能得到恰当的解决,获得的满足感也变成虚假的了。
期待中的“灵丹妙药”最后被自己识别出来只是一碗糖水,绝大多数人都会仿佛被欺一样抱怨“不灵”“假药”,处于热心和责任,还会提醒身边的人不要,而“反鸡汤”似乎已经在特定人群中取代了“鸡汤”这个词,甚至在成为主流。
陈雪波就说“在听过太多蜜糖一般的心灵鸡汤后,突然出现的消极、自我放弃、批判信息反而更容易被信以为真、奉为圭臬。特别是一些反鸡汤句子血淋淋地指出了部分人的真实现状、尤其容易赢得共鸣。”相较于激励式的鸡汤,反鸡汤更像是在揭露世界的真实面目或者探求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同样在经历了生活的困难之后,一些人希望能得到鸡汤的疗愈,而另外一部分人则需要情绪的宣泄。鸡汤是自我疗愈,而反鸡汤是自我排解。失意的时候来点鸡汤,唤回希望,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压力山大的时候来点反鸡汤,会心一笑,排解掉烦恼。
所以对现在的网络环境,心灵鸡汤和反鸡汤都应该存在,相辅相成,相生相克才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