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派有关壮学的学术成果颇为丰硕,主要论著如下所示:《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僮族弟子》(黄现璠,载《光明日报》1956年5月10日)、《谈僮歌》(黄现璠,载《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广西僮族反抗压迫史》(黄现璠,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印,1957年1月)、《壮族在广西的历史分布情况》(黄现璠,载《广西日报》1957年4月19日)、《谈桂西壮族自治州古代崖壁画及其年代问题》(黄增庆,载《广西日报》1957年3月9日)、《从考古资料看广西壮族的由来及其在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情况》(黄增庆,载《广西日报》1957年4月16日)、《广西明江、江两岸的古代壁画》(黄增庆,载《文物参考资料》第四期,1957年)、《刘三姐》(萧泽昌,载《广西妇女》1957年第2期)、《关于壮族族源的探讨》(粟冠昌,载《民族研究》1958年第9期)、《关于壮族族源问题的商榷》(粟冠昌,载《民族研究》1959年第9期)、《侬智高起兵反宋是正义的战争》(黄现璠,载《广西日报》1962年4月2日)、《关于壮、瑶族几个历史问题的讨论》(周宗贤、李干芬,载《历史研究》1962年第5期)、《从出土文物来看广西僮族的古代社会》(黄增庆,载《广西日报》1962年6月20日)、《土司制度在桂西》(黄现璠,载《壮瑶史科学讨论会论文集》第一集,1962年7月)、《江应梁对僮族奴隶社会的看法》(李干芬,载《广西日报》1962年7月25日)、《关于僮族瑶族历史上几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李干芬等,载《广西日报》1962年8月8日)、《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黄现璠,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63年3月)、《广西土官民族成份初探》(粟冠昌,载《民族团结》1963年第2、3期)、《广西出土铜鼓初探》(黄增庆,载《考古》第11期,1964年)、《从考古资料看广西壮族的由来及其在原始社会的生活情况》(黄增庆,载《广西日报》1967年4月19日)《壮族人民为保卫祖国边疆作出的重大贡献》(周宗贤、莫家仁,载《学术论坛》第3期,1979年)、《明代抗倭的壮族女英雄瓦氏》(周宗贤,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1979年)、《广西古代铜鼓》(黄增庆,载《思想解放》第6期,1979年)、《披荆斩棘建设边疆——古代社壮族开发祖国南疆的贡献》(周宗贤,载《广西日报》1979年7月18日)、《远古的广西人》(黄现璠、张一民,载《桂林日报》,1980年8月10)、《壮族名称演变》(黄现璠,载《桂林日报》,1980年8月27)、《试论侬智高的国籍和他一生的活动》(粟冠昌,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1980)、《广西最早人类及其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黄增庆,载《思想解放》第4期,1980)、《富有革命传统的壮族》(李干芬,《民族团结》第6期,1980年)、《壮族别称乌浒人之探讨》(黄现璠,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81)、《试论韦拔群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黎国轴,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81)、《西瓯骆越考》(张一民,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81)、《侬智高起兵反宋前的壮族社会性质浅谈》(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81)、《壮族社会的奴隶制社会问题探讨》(李干芬,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81)、《试论南越王国》(周宗贤,载《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1981年)、《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再探》(粟冠昌,载《学术论坛》第2期,1981)、《广西土官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粟冠昌,载《民族研究》第3期,1981)、《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粟冠昌,载《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试论百越与百濮的异同》(黄现璠合撰,载《思想战线》第1期,1982)、《广西土官制度的渊源》(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2辑,1982)、《广西两大类型铜鼓的特征和由来的探讨》(黄增庆,载《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2)、《广西左、右江地区崖洞葬初步调查》(张一民,载《民族学研究》第4辑,1982)、《广西形成多民族聚居的状况探源》(李干芬,载《学术论坛》第5期,1982)、《关于壮族是否终经过奴隶社会的探讨》(张一民、黄增庆,载《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集,1982)、《明代广西各族人民的起义斗争》(粟冠昌,载《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集,1982)、《试论广西壮汉民族融合问题》(覃树冠,载《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集,1982)、《先秦时期广西社会初探》(黄增庆、张一民,载《民族论丛》1982年第2期)、《论秦瓯战争》(周宗贤,载《学术论坛》第4期,1982年)、《清代广西的社会经济》(覃树冠,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1983)、《广西宁明花山壁画与岩洞葬》(黄现璠遗作,载《西南民族研究》,四川出版社,1983)、《骆越历史初探》(周宗贤,载《西南民族研究》,四川出版社,1983)、《宋代壮族土官统治地区的社会结构》(周宗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明代的广西土官》(粟冠昌,载《学术论坛》第5期,1983)、《从考古资料看兄弟省区对广西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黄增庆,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3辑,1983)、《壮族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的探讨》(张一民、黄增庆,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3辑,1983)、《壮族人民英雄陈洪涛》(黎国轴,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3辑,1983)、《近代史上的壮族军阀》(李干芬,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3辑)、《壮族古代铜鼓的铸造工艺》(黄增庆,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1984)、《冯冼夫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合睦的贡献》(周宗贤,载《岭南文史》第1期,1984年)、《瓦氏夫人》(周宗贤,载《三月三》第1期,1984年)、《从文化遗存浅谈壮族古代文化特质》(黄增庆,载《三月三》第3期,1984)、《岭南越族源流浅析》(周宗贤,载《三月三》1984年第5期)、《壮族古代奴隶制探索》(周宗贤,载《民族研究》1984年第6期)、《壮族的传统美俗》(周宗贤,载《学术论坛》第2期,1984年)、《岭南越族源流浅析》(周宗贤,载《三月三》第5期,1984年)《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黄现璠遗作,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5辑,1985)、《古越地望刍议》(黄伟城,载《百越民族史论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侬智高到大理的几个问题探讨》(李干芬,载《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浅谈广西原始社会文化》(黄增庆,载《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清代广西的改土归流》(覃树冠,《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广西壮族与云南贵州兄弟民族的古代文化关系》(张一民、黄增庆,载《贵族民族研究》1985年第3期)、《先秦时期广西越人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张一民、何英德,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从出土文物探骆越源流及其分布》(张一民、何英德,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增刊)、《唐宋元明清广西羁縻州县或土府州县洞司等设置概况》(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壮族的玛拐一节和蚂拐歌》(周作秋,载《民间文学》1986年第6期)、《西瓯骆越与壮族的关系》(张一民、何英德,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清代广西土官统治区的土地问题》(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2期)、《广西考古资料所见百越文化习俗》(黄增庆,载《百越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必须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黄增庆、张一民,载《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元代广西的土官制度》(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明代广西土官制度的改土归流问题》(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如何看待壮族巫术文化》(李干芬,载《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甑皮岩氏族初探》(何英德,载《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4期)、《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教育刻不容缓》(张一民、何英德,载《百越民族史论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清代广西土官制度改土归流述议》(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西瓯社会经济形态》(张一民、何英德,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略论壮族的实际与四化建设》(李干芬,载《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西瓯骆越的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文化的贡献》(黄增庆、张一民,载《百越民族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清代广西土官制度的衰落》(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1、2期)、《三议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覃德清,载《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赵宋王朝与广西士官的关系》(粟冠昌,载《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壮族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贡献》(何英德,载《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民主革命先躯—壮族英雄王和顺》(李干芬,载《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粤西壮族铜鼓多维文化浑融性的深层透视》(覃德清,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多维文化聚合与壮族抒情悲歌繁荣的原因》(覃德清,载《民族艺术》1996年第2期)、《楚与西瓯骆越的文化关系》(张一民、陈剑之,载《湖南省博物馆文集》第4辑,1998年4月)、《广西南部壮族起源考》和《壮学研究四十年》(何英德,载《桂林文博》1999年第1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壮民族的现代化》(何龙群,载《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多重的认同,共赢的汇融──壮汉族群互动模式及其对消解民族矛盾的启示》(覃德清,载《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激扬民族潜能 共创和乐美境——论21世纪壮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覃德清,载《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论20世纪的壮族文学》(黄绍清,载《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经济形态制衡中的婚姻习俗与亲属制度的变迁——华南紫村壮汉族群婚姻文化习俗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覃德清,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红水河流域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及其衍生载体的建设》(覃德清,载《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瓯骆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覃德清,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黄派有关壮学专著先后出版有《侬智高》(黄现璠遗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柳州史话》(萧泽昌, 张益桂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南方民族论稿》(周宗贤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壮族通史》(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合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论韦拔群》(黎国轴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韦拔群传》(黎国轴,严永通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可爱的凤山》(黎国轴,华盛国编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覃德清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特别是“黄派”成员粟冠昌教授还先后参与了《广西通史》、《壮族通史》(三册,粟冠昌任副主编)等著作的主要撰写工作;张一民教授先后参与了《广西通志·教育志》、《广西教育志》、《广西教育史》等书的编撰工作;黎国轴教授接受广西河池地委的聘请,担任中共河池地区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成员和编审,负责审查、修改、出版了《中共广西河池地区组织史资料》等11本书,共约500万字。现尚有自著《右江革命歌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书准备出版。近年来他们虽然高龄80多岁,依然老当益壮,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热心研究着“壮学”,连连推出佳作,例如粟冠昌教授推出的《广西土官制度研究》(粟冠昌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张一民教授相继推出的《壮族形成时间辨析》(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一个壮族子弟的奋斗历程》(香港天马出版社,2005年)、《民族学·民族史·地方史志文选》(香港天马出版社,2005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见闻录》(香港天马出版社,2006年);黎国轴教授先后推出的《壮族故事荟萃》(香港天马出版社,2005年)、《壮族机智人物故事》(香港天马出版社,2005年)、《壮族节日故事》(香港天马出版社,2006年)等等。“黄派”宗师黄现璠的大量遗稿近年来同样开始被陆续整理发表和出版,例如《壮族族源与花山崖壁画之关系》(黄现璠、何英德、周作明,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内收有“壮学论丛”)、《民族调查与研究40年的回顾与思考》[上、下](黄现璠遗稿,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4期)、《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一)(黄现璠遗稿,载《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同时提出了“民族语义学”这一重要新概念。这一切充分说明:“八桂学派”导师黄现璠和“黄门十八贤”为振兴广西民族文化教育和学术事业的发展以及开启“八桂学派”的历史之幕和促进“壮学”的兴盛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