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刚刚接触测量放线工作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为提高自身素质,徐伟从1987年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工程就开始了自学之路。由于这项工程造型复杂,给测量放线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为攻克技术难题,徐伟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测量放线的中专课程。工程结束后,徐伟结合工作实践,完成了论文《中日青年交流中工程施工测量》,分别获了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北京测绘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从此,徐伟的工作开始由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的知识技术型转变。在随后的时间里,勤奋好学的徐伟又完成了工民建专业的大专课程。实践中,徐伟又对激光铅直仪的应用技术、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完成了《激光铅直仪在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等论文,发表在《建筑技术》杂志上,进一步丰富了徐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30年来,徐伟在大型场地控制测量、钢结构安装测量、土应力对测量点位的影响、非圆曲线测量、数字化测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在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华北大酒店、东方广场、首都机场扩建等一系列大型工程建设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任务下来后,徐伟又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这项大型工程的测量放线任务。面对庞大的工程和复杂的仪器操作,徐伟再次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在工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徐伟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向机场出发;早7点,要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开碰头会研究当天工作;接着是十几个小时的现场测量操作;晚上7点,现场部分测量工作结束,马上又要组织召开当天的研讨会,解决当天问题,讨论第二天工作安排。那段时间,徐伟没有了时间概念,回家最早的一次,也是晚上10点钟才从工地离去。首都机场工程的庞大超出人的想象。从东到西800米、从南到北又是800米,在工地进行测量,一天下来走多少个来回,数也数不清,真可以说是“放长线”。每天走上数十里路徐伟觉得算不得什么,最让人怵头的,是在日头底下连站10几个小时不动窝儿的点观测。一天忙下来后,回家时再走200米路,徐伟都要歇上好几回。在徐伟面前,测量工作多累多苦都没怨言,徐伟喜欢这项工作,喜欢完成一项项工程、解决一个个难题后留下的成就感。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使徐伟不仅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如此庞大的施工现场,如果完全按照图纸测量,那是既费时又费事。善于开动脑筋的徐伟在经过一番实地测量后,制定出每20米测一个方格点的棋盘式测量法,即在总周长达到2公里、轴线关系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先量出100米的大方格,再根据场地上的坐标按照20米的倍数测量,最后准确地确定出20米方格的定位。测量效率大幅提高,由原来的每天测量40个点一下提高到200个点。搞了多年的技术工作,使徐伟考虑问题更加周全。2004年,针对公司测量仪器管理混乱,重复购买的现象,徐伟提出了测量人员及仪器统一集中管理的建议,并起草了《测量仪器集中管理与内部租赁办法》,得到了领导的认可。2004年下半年,三建公司测量仪器开始实施集中租赁与管理,每年可为企业增收十余万元。凭借自身精湛的技艺和刻苦的努力,徐伟从当初的小学徒一步步成长为测量放线的高级技师,并成为北京测量协会的会员,他扎根于建筑工地,用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步步地实现着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