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王熙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王熙俊发表论文

오(王) 히로시(熙) 순(俊)

王 왕 Wang熙 희 hee俊 준 jun

王亚熙发表的论文

当然是王教授,这是王教授发表的。

著作权当属王教授,杂志社只是收录了王教授的著作,这个不影响著作权人本身。不影响著作权人本身的含义是说并不影响著作权人是王教授的意思。

好熟悉吧,我在王亚熙84660432空间 经常看到更新程琳的照片啊。

王玉俊论文发表

尹剑飞的儿子叫什么?回答如下:景风并没有和誓言里说的一样站在自己这边,又听说杭老爷夫人叫自己去杭家学习而不去绣庄,她抗议,无奈抗议无效。

尹剑飞的儿子叫尹峰,尹剑飞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其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都是比较强的

尹剑飞,男,1974年出生,江西赣县人,中共党员。现为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教授。中文名尹剑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74年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毕业。2005年到深圳大学任教,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长期从事形式化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等方面研究,先后在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IEEE Computer、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等计算机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5篇被EI收录。讲授过《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测试》等课程。叶志高:志存高远 造就辉煌发布日期:2020-11-26 08:33字号: 〖大 中 小〗志存高远  造就辉煌——记江西手上农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大洞乡彭坪村脱贫户叶志高骄阳朗朗,稻田涌金,野花烂漫。站在淙淙的小溪边,叶志高望着河边来回穿梭的挖掘机,俊朗的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要不了多久,他的休闲养生山庄如期完工!●脱贫“志高是个苦娃娃。”大洞乡彭坪村党支部书记叶兴发说。和大多数九零后一样,出生于1993年的叶志高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疼爱他的爷爷、能干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及年长他两岁的哥哥。一家人过着云淡风轻,却也平静美好的日子。厄运发生在2008年。这一年,叶志高15岁,正在校园里做着凭知识走出大山的梦,正值壮年的父亲遭遇车祸离世了!消息传到叶志高耳中,少年志高意识到,他的学生生涯到头了。少年失怙,生活向叶志高展示了冷峻的一面。“那些天,我根本就无心上学,满脑子想的是我年迈的爷爷怎么办,我妈妈怎么办,家里欠下的外债怎么办。”叶志高说。2009年春节刚过,不满16岁的叶志高带着几百元学费,瞒着母亲,偷偷地跟随同村的伙伴一道,到江苏无锡一家电子厂务工。拼死拼活地干了两个月,挣到1900元钱。两个月后,远在浙江温州打工的母亲终于知道叶志高辍学打工的事,心疼不已,含泪让儿子辞了江苏的工作,把他招到自己的身边。身单力薄的母亲,尽管不能为尚未成年的儿子提供安稳的生活,也要尽自己最大能力,给他最多的庇护。在母亲的关照下,叶志高进了与她同一家制鞋厂。这是一个计件的活。为了多挣点工钱,叶志高从早上五点一直干到深夜十一点,月底结账他得到3000多元,是全厂同类工人中工钱最高的。到年底回家过年,叶志高已有10000多元积蓄。还清了父亲在世时建新房欠下的债务,积蓄所剩无几。“这样打工不是办法!”打工一年,叶志高感觉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他想改变挣钱方式。第二年春节后,没有钱、没有经验,也没有什么人脉的叶志高,选择留在家乡武宁县大洞乡彭坪村。先跟着在集镇做小买卖的阿姨学做生意,一边帮她卖货、进货,一边留意寻找更好的出路。“到底我能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回旋在叶志高的脑海中。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宁县大洞乡地处幕阜山腹地,与湖北省交界,山高林密,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村民历来有采中草药的传统。空闲时间,他就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跑遍江西、湖北两省交界的几个县市,从村民手里收购中药材,然后送到集镇上的统一收购点,赚取一点微薄的差价。2014年,考虑到叶志高的家庭情况,彭坪村把他家列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与他对结的帮扶干部了解到叶志高的家庭情况,纷纷给他出点子,帮他下一步发展出谋献策。有了大家的帮助,叶志高心里暖暖的,他心里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要用自己的智慧及双手,闯出一番天地,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也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王俊豪发表的论文

学院的浙商研究中心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研究所、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营销与商务管理研究所等一直是学校的重点研究机构。近五年(2008-2012),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23项;科研项目经费到款2766万元。2013年,学院科研经费671万元,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EI/SCI/SSCI收录期刊论文20篇。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市场调研预测学”、“企业领导学”、“市场营销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并重的办学方针 。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发表了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表1 2001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者 获奖名称、等级、年份 1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工商大学,胡祖光 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 2 科学精神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徐炎章 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 3 企业家角色人格——对企业家的哲理思考 浙江工商大学,吕福新 浙江省第十届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 4 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王俊豪、顾春梅、朱晓燕、胡世峰 浙江省第十届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 5 企业兼并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吕筱萍 浙江省第十届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 6 “读、写、议”教学活动:从教育创新到创新教育 浙江工商大学,胡祖光、吴寅华、胡树珍、韩玉志、柯力 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 7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习模式探索 浙江工商大学,王俊豪、诸伟岳、朱明伟、乜标、盛亚 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 8 非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胡祖光、伍争荣、吴航、吕筱萍 浙江省科技技术奖二等奖,2003 9 不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理论应用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胡祖光、伍争荣、吴航、吕筱萍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10 卷烟市场秩序评价体系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吕筱萍、李颖灏 浙江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11 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郑勇军 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 12 企业家行为格式—对角色人格管理的探究 浙江工商大学,吕福新 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4 13 技术创新扩散与新产品营销(专著) 浙江工商大学,盛亚 浙江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专著类优秀奖2004 14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美国、香港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对比分析 浙江工商大学,向荣 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优秀奖2004 15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论 浙江工商大学,胡峰 第六届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论著三等奖,2005 16 家族企业的资源短缺与理念接续 浙江工商大学,吕福新 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 17 银行跨国并购:理论、实证与政策协调(专著) 浙江工商大学,胡峰 杭州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 18 应用型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管理中的基数确定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胡祖光、伍争荣 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 19 企业主体性产权理论的构建—相关和自主统一的属性所有权 浙江工商大学,吕福新 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 20 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浙江实证 浙江工商大学,李靖华 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 21 研发购并的动因、决策流程与风险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程兆谦 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 22 探索新型住房福利政策模式、健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 浙江工商大学,胡峰 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奖,2008 23 跨国并购政策协调——欧盟经验、嬗变趋势与中国的选择(专著) 浙江工商大学,胡峰 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 24 “英语寝室”与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新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胡祖光、刘法公、张俊英、丁仁仑、刘立 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009 25 零售创新:基于系统的思想与方法 浙江工商大学,盛亚、李靖华、胡永铨、葛玲英、张静 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 26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韦影 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 27 浙商的崛起与挑战——改革开放30年 浙江工商大学,吕福新、韩永学、杨轶清、李继先、张宗和、顾春梅、王春福、吴波、吴高庆、易开刚、俞荣建 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 28 分布式连锁商业数据挖掘模型 浙江工商大学,肖亮、琚春华 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 29 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创新——基于服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视角 浙江工商大学,易开刚 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三等奖,2009 30 美国外国投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胡峰 2009年“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正文活动优秀论文奖 31 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胡峰 杭州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王俊豪发表的论文2019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王俊豪,1956年生,经济学博士。曾先后在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学术研究工作。现任浙江财经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第一、二层次人选。主要研究领域是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理论。已出版11部学术著作;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第三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以及省部级奖5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国家教育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建设部和浙江省等省部级研究项目10多项。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