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年龄并不能界定人的优秀,一个人只要他有天分肯努力,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可能获得很高的学位,很优秀的资质的。
胡玥在五年发表了60多篇论文惹争议,她发表的论文存在的问题是署名为第一作者的比较少,大多是通讯作者或联合通讯作者。胡玥作为一个以“2008年”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成绩考入华中理科大学的优秀学霸,在大一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自己过人的天赋,在大二的时候就跟随导师一起研究课题,参加比赛,并且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这种天才学生多几篇论文其实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在胡玥发表的论文当中,只有二十余篇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这就说明了胡玥发表的论文并不都是她一个人的成绩,而是一个团队的成绩。一个人五年之间发表60篇论文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一个团队在5年时间里发表60篇论文则是有可能的事情。胡玥在很早的时候就加入了韩宏伟教授的科研团队当中,所以这些论文有很多都是来自团队的力量。
很多人将胡玥比作美女博导、博导外貌的天花板、学霸天花板。因为,胡玥在2018年就成了副教授,并且在2019年就正式成为了博士生导师。这已经能够说明胡玥的学术水平了,不然博士生导师的职位是拿不下来的。
5年发表60多篇论文,平均每月就有一篇论文,甚至还多。这样的成绩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人员都是非常有优异的。但在这些论文中,胡玥作为第一作者的并不多,这在胡玥之后的研究生涯中可能会成为一个阻力。在之后发表论文时,用自己的名字作为第一作者,这样才能更有知名度。
她发表的论文没有问题,有网友计算出她平均每三个月发表一篇论文,这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网友会担心她今后的发展。
她发表的论文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她发表论文的效率特别高,所以很多网友都会担心她的起点太高了,最后发展如果没有亮眼成绩的,很难服众。
谭思超,男,出生于1979年2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1]。研究方向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 。董子涛,自身拥有很强的学术基础,参加比赛获得奖项数不胜数。刘平,同样是一个学霸级别的人物,发表过很多专利。张新成,在其领域是领头羊的人物,极其刻苦。 邢立达博士,研究方向包括古生物化石,以及它的功能形态学,空气动力学,古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而一直截止到现在,他已经发表了论文110多篇,他发表论文的刊物也都是在行业内赫赫有名。
胡玥太聪明了,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才。
她确实很努力,学习也特别好,成绩一直很优秀,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很厉害了,所以她这些成就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
发表的论文数量过多、3个月就能完成一篇等。发表的论文数量过多,而且她年纪很轻只有31岁;3个月就能完成一篇,已经超过了不少博导。
........是五篇啊,大哥
他14岁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在2018年的同一天发表了两篇Nature,又在2020年的同一天发表了两篇Nature,特别厉害。
据美国《纽约邮报》1日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两名高中生因一项重大天文发现——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四颗新行星而受到称赞。 16岁的卡蒂克·平莱(Kartik Pinglé)和18岁的贾斯敏·莱特(Jasmine Wright)帮助证实了这些系外行星的存在,并在最近就他们的发现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莱特在谈到这一发现时说:“我感到非常兴奋和震惊。”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作为哈佛大学和史密森尼大学天体物理学中心学生研究指导计划的一部分,这两名高中生与一名科学家一起合作。之后,他们与自己的导师、麻省理工学院卡夫利天体物理与空间研究所博士后坦苏·戴兰(Tansu Daylan)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 他们首先分析了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大量数据。TESS是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通过勘测附近的明亮恒星来寻找新的行星。该研究小组聚焦于TESS发现的一颗明亮的类日恒星(称为TOI-1233),以观察是否有行星围绕它旋转。 令他们惊讶的是,该小组发现了围绕这颗距离地球约200光年的恒星运行的四颗行星。莱特称,“我们知道这是戴兰研究的目标,但真正找到一个多行星系统,并成为发现它的团队的一员,真的很酷。” 指导该项目的天体化学家克拉拉·索萨-席尔瓦(Clara Sousa-Silva)称,这两名个十几岁的少年可能是做出这样发现的最年轻的天文学家。 上周,这两名高中生与戴兰共同撰写的同行评审论文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戴兰表示,与年轻的研究人员合作是一种“双赢”。他说:“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非常喜欢与年轻的大脑进行互动,这些大脑对实验和学习持开放态度,很少有偏见。我还认为,这对高中生也很有好处,因为他们可以接触到前沿研究,这为他们将来迅速从事研究事业做好了准备。” 报道称,这两名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平莱正在考虑毕业后学习应用数学或天体物理学,而莱特最近被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天体物理学专业录取。
因为他从小就很聪明,很爱思考,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条件,以及他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和以及对学习的钻研,自然就厉害了
以他现有的头衔来看,他目前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最年轻的学者。除此之外,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曹原是在成都出生的,随后跟随父母一起去了深圳,从小就展现了非凡天赋的他,总能在他身上找出超越同龄人的闪光点。年仅11岁的他进入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而且仅仅花费相当于常人一半的时间,就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全部读完了。也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全部课程,并且以理科69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进行学习。
这个时期的曹原除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之外,他还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别的同学正在为考试操心时,他已经轻松完成了所有课业,并且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当他听说,若是在常温状态下能够找出拥有超导特性材料,便是能够震动整个科研界的发现之后,本来就对物理学充满兴趣的曹原就将其作为了挑战目标。到了大二时期,他就开始着手石墨烯相关方面的实验,并开始请求学校的教授对自己进行指导,等他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考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且于次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从这些履历来看,曹原不愧是一个实打实的“天才”人物,他的惊人天赋,使得他做到了常人要花费两倍甚至是三倍时间才能达到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的事迹被众人知道后,才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才能引起众人的关注,曹原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就研究出了“震动世界”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曹原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除了保持自己优异的成绩之外,还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因为热爱物理学的缘故,他埋头于实验室,坚持不懈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之后,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大约1.1°的角度时,就会产生超导效应。兴奋不已的曹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篇章。而《自然》科学杂志也发布年度科学人物,而年仅24岁的曹原赫然位列榜单第一名。
曹原取得了震惊学术界的发现之后,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橄榄枝,就连向来自大的美国也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加入美国国籍,并且许诺了一系列“好处”。但是面对所谓的“诱惑”,曹原并没有丝毫动心,他并没有觉得美国绿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他能够在物理学上达成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他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
在高中时期,我曾听老师介绍过曹原,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2010年,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2年,他被选为首批交流生赴密歇根大学学习;2014年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在2018年,一连发表两篇重磅石墨烯论文以第一作者在《自然》上而且在2018年12月18日,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等等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这可真是太赞了!
是,是因为他之前就发表过这样的文章,然后也在物理方面非常的有成就,而且他的这些著作也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为他是个天才呀。很难想象会有这么优秀的人,他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相信他肯定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麦克斯韦——岁发表论文的少年
——14岁发表论文的少年
麦克斯韦(1831~1879),英国著名物理学家,14岁开始发表论文,在分子运动论、热力学、视觉理论上都有杰出的贡献,被誉为“电磁波之父”。
在英国爱丁堡的一个律师家里,1831年11月13日,迎来了一个伟大的生命,他就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麦克斯韦的父亲约翰先生是个律师,但他热爱科学技术,修房、做玩具、缝衣服样样都行。
在乡村,约翰先生有一座非常幽静的庄园。这里绿草肥美,空气清新,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庄园旁流过,流向无边无垠的绿草深处。庄园中间那座红瓦灰墙的楼房,是约翰亲手设计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给人以宁静和秀美之感。
麦克斯韦就在这田园般的乡村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可麦克斯韦童年的欢乐是极其短暂的。他8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了,母亲的死,使他伤心至极。从此以后他变得内向,性格孤僻。
1841年,父亲带着麦克斯韦回到爱丁堡,10岁的麦克斯韦被父亲送到爱丁堡中学插班学习。
在中学这段日子里,父亲经常带麦克斯韦到爱丁堡皇家学会听科学讲座。
一天,他们来到科学大厅。只见,讲台上有个圆形大铜盘,金光灿灿,铜盘两侧有块马蹄形磁铁。麦克斯韦个儿小,一下钻到讲台前,他发现铜盘的边缘和中间有一根导线,两根导线连着一个电流表。
“先生们!”一个学者高声说道,“这是大科学家法拉第用了整整10年功夫研究制成的第一台磁感应发电机。下面,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说着,他摇动摇柄,铜盘飞快地转动起来。不一会儿,只见电流表上的指针移动了。
“哇!真不可思议。”麦克斯韦高兴地叫道。
回到家里,麦克斯韦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今天看到的试验:
“为什么铜盘在磁铁中间一转就产生了电流?而不转就没有电流呢?电和磁以及运动这几者有什么关系呢?”
他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难以入眠。第二天,他到处去找有关法拉第的书,搜集有关电和磁方面的资料。他还从一些杂志上剪下法拉第的照片贴在床头,以此来鼓励自己努力学习。麦克斯韦成了个电学迷。
光阴如梭,两年过去了。爱丁堡中学一年一度的数学和诗歌比赛,评选揭晓。大红榜上写着:数学比赛第一名麦克斯韦;诗歌比赛第一名麦克斯韦。
比赛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麦克斯韦。他更加刻苦学习,还不到15岁,就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叫《论椭圆和蛋形曲线的绘制以及教学公式》。论文写好了,父亲一看简直不敢相信,因为这个论题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太深了。
父亲把论文送到爱丁堡大学,请著名的数学教授鉴定。
第二天,教授把论文拿给同事们看。大家都表示怀疑。有的人甚至说这可能是从书上抄来的。
于是,大家就忙开了。一连几天,他们翻遍了所有新出版的数学杂志。最后,教授终于从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论文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研究。他把麦克斯韦的论文同大师的比较,使他吃惊不小。原来,二者的数学公式是一样的,但麦克斯韦的算法完全不同于笛卡尔的方法,而且比之更简洁。最后,教授和同事们认定论文完全是麦克斯韦独立完成的。
他们一致决定在皇家学会上宣读这篇论文,并要发表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
皇家学会特别授予他数学金质奖章,麦克斯韦也因此获得了“少年数学家”的美称。
此后,麦克斯韦更加热衷于电与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磁通量的单位命名为麦克斯韦。
15岁的年纪,你在做什么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5岁的年纪不是在上初三就是高一,整日忙于课业。课余时间,沉迷于刷剧、追星,或者打 游戏 等 娱乐 休闲活动。 但是,有这样一个女孩子,15岁就已经攻克了困扰国外知名数学家五年的世界性难题,并因此受邀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家大会,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科学家”。人民日报在报道她的事迹时,用了“年少有为”四个字来形容她。 这个女孩叫谈方琳。 也许有人会说,这又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天才的故事。其实并不尽然,如果了解了她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对于她的成功有不一样的认知。 那么为什么她小小年纪,就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呢?她又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呢? 2004年,谈方琳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其中,父亲是数学系的教授,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获得过国际数学大奖。母亲也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 社会 地位高、经济条件良好,而且本身就是老师,他们对孩子自然也寄予厚望。在谈方琳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很重视她的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是,他们教育孩子还很有方法。 秉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原则,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来不强行让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的爱好。他们要做的就是适当给予指导,然后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 在谈方琳刚学会说话时,父母就给她买了很多的书,古今中外的都有,每天都坚持带她读书,希望能够帮她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好习惯。她最喜欢的是那些介绍数字的儿童书籍,一遍遍地要父母讲给她听。 作为数学系的教授,看到女儿对数字如此敏感,父亲很是欣慰,在此后的家庭教育中,他也比较注重孩子数学能力的培养。 谈方琳的父亲在家的时候经常会看书,做一些数学研究,每当这个时候,谈方琳就会好奇地坐在父亲旁边,看他做研究。 虽然小小年纪的她什么也看不懂,但是父亲这种勤勉治学的态度,还是给谈方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在她上幼儿园时,父亲开始有意给她讲一些简单的数学原理和方法,没想到谈方琳经常都是听一遍就懂了。 而且,谈方琳对这些数学概念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让她的父亲很是惊喜,他觉得这孩子还是有点数学天赋的。 很快,谈方琳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她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始学习。因为父母早期的培养,谈方琳有很强的求知欲,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远超同龄人。入学之后,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尤其是数学,本年级的课程对她而言就是小菜一碟,就连高年级的试卷,她也能轻松地完成。 她所展现出来的惊人的学习力,让学校的老师们都很震惊,哪怕是日日辅导她的父母,也是十分惊讶。 于是,父母给她报了一些数学竞赛的辅导班,但是却只让她去那里学知识,并不让她参加数学竞赛。 他们觉得,要是参赛的话,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刷题,而这会一点点地磨灭孩子的学习兴趣。 此外,谈方琳的父母也并不在乎那些外在的荣誉,他们想的只是能让孩子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 有机会的话,谈方琳的父亲还会带她参加一些高端的学术会议,让她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让她接触到了很多在学术上有建树的前辈们。 可以说,谈方琳的父母不仅发现了她在数学上面的天赋,培养了她对数学的兴趣,还教给她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她在数学之路上的启蒙人和早期带路人。 上初一时,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谈方琳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数论方向。与此同时,谈方琳的父亲也发现,因为研究方向不同,他竟然在辅导女儿时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 于是,父亲为她请了个老师,同样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专门研究数论的教授。本以为让大学教授去辅导初中学生,会让对方感到大材小用。 但是那个教授在接触到谈方琳之后,见识了她在数学上的天赋,很是珍惜这颗好苗子,决心要好好加以培养。 能跟着这么专业的老师学习,谈方琳也很珍惜这次机会。就这样,在同龄的孩子还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谈方琳已经开始跟着大学教授学习抽象难懂的数论知识了。 从初一的暑假开始,谈方琳跟着这位教授做起了研究。在教授的引导下,谈方琳的数学天赋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她的研究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由于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论研究中,她忽视了学校的课程学习。有一次期末考试,由于准备得不充分,她考得很不理想。 毕竟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因为害怕父母会批评自己,放学后她也不敢回家,背着书包在门口徘徊。 这一幕刚好被下班回家的父亲看到了,父亲一看就大概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但他什么也没有说,而是带着谈方琳去打羽毛球,回家之后又一起玩跳棋,只字不提考试的事儿。 后来,待谈方琳心情好转之后,她主动将考试失利的事告诉了父母,但是父母并没有责怪她,还劝慰她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一些挫折。这些挫折能帮我们看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改正就好了。不要害怕挫折,要把它当做一次成长的机会。 在父母的这种宽松而开明的教育下,谈方琳很快整理好心情,凭借着出色的学习能力,她很快就把学习成绩赶上去了。 在此后的学习生涯中,她也能很好地平衡学业和兴趣,再也没有出现过顾此失彼的情况了。 在教授的引领下,谈方琳开始阅读《美国数学月刊》上的文章。这种全英文的期刊杂志,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 但是谈方琳没有退缩,她一手拿着杂志,一手拿着字典,硬是一点点地把它们啃下来了。 通过这种学习,她的学术能力变得更强了,英文水平也跟着提高了不少,可谓是一举双得。 偶然间,她在杂志上看到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在2013年发表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很感兴趣,于是她开始着手完善这个公式。 这个难题,已经困扰了这位数学家五年的时间了。对于一个14岁的女孩来说,即使有大学教授辅助,要想解开这个数学式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她在课余时间,整天呆在房间里写写算算,用过的草纸放在一起的话得有一大摞;她还翻阅了很多相关的学术资料,花费了很多心血去研读;在研究过程中,一次次来了灵感,然后又一次次地推翻,整个过程很是艰辛曲折。 就这样,在谈方琳初三的时候,她终于完成了“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组数的估计”这个课题。她的研究成果一出,让全世界各地的数学家都大为赞赏。 凭借这个课题,谈方琳还荣获了“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 科技 创新比赛”一等奖和主席奖,她是获奖者中的唯一的初中生。 颁奖大会上,一位中科院院士在了解谈方琳的事迹后,大为震惊。专门交待工作人员,待会议结束后,一定要把谈方琳留下来,想要与她切磋一番。 2018年,首届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办,谈方琳接到了参会邀请,这一次,她不再是跟在爸爸后面可有可无的陪衬了,而是凭自己的真本事获得了参会资格。 2019年,她再次收到了大会的邀请,那时她刚升入高中,还是一名高一学生。 “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最强大脑”的英雄大会,到场的都是在各自领域取得过卓越成就的世界级科学家们,其中有44位曾获得过诺贝尔奖,还有很多其他各大国际知名奖项得主。 谈方琳是大会邀请的最年轻的一位参会者,在这次大会上,她见到了那位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教授与她交流之后,对她赞赏有加,称她是真正的神童,这让谈方琳有点受宠若惊。 谈方琳很珍惜这两次参会机会,希望能向这些科研前辈们请教、学习。她问世界著名的光遗传学的创始人吉罗.麦森伯克先生,做科学研究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这位科学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坦途,而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 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而且通常是经历多次失败之后才会获得一次成功,然后前进一点点。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面对困难和失败要能做到不气馁、不松懈、不丧失自信。成功的那一刹那所感受到的喜悦,会抵消前行路上的种种苦涩。 教授的回答给谈方琳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更加坚定了她要在科研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念。 在这次大会上,谈方琳有幸见识到了很多世界顶尖科研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让她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虽然她的研究小有成果,但是与那些顶级科学家相比,她还有很多路要走。 也正是这次大会,让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很多新闻媒体都注意到了谈方琳。当天,人民日报官微就以“15岁女生参加顶尖科学家大学”为题,报道了谈方琳的事例,她一下子就火了。很多媒体想要去采访她,但是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在这位天才少女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而已,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厉害,不应该被过度解读。 她的父母也常常教导她,做科研并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热爱。比起那些虚名,真才实学更为重要。 因此,一直以来,谈方琳的偶像都是那些科学巨星,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一直激励着谈方琳不断前行。 如今,她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这所学校是上海四大高中之一。她很少再去参加数学比赛和学术会议了。和这个年纪的学生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学习,期待着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在业余时间,她更喜欢一个人呆在书房里,默默地看书,然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研究。 2020年,谈方琳还入选了上海市英才计划,师从复旦大学名师姚一隽教授。这位教授大有来头,并且数次担任英才计划导师,辅导学生拿下多项国际大奖。相信谈方琳在姚教授的指导下,有朝一日肯定也能拿下国际顶尖大奖,并能够在科研道路上有所成就。 虽然谈方琳已经取得了世人眼中不凡的成绩。但是,放眼全局,数论也只是庞大的数学王国里一个分支,她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 而且,只有通过更为系统的学习,才能让她的基础打得更扎实,这样以后的科研之路才会走得更顺、更远。 有人说,谈方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她天赋异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其实不然,连爱因斯坦都说过,天才是1%的天分和99%的汗水组成的。 孩子本身的天赋很重要,但是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他们能为孩子创造的条件也非常重要。方式不当,或者太过于急功近利,都很有可能会让伤仲永的故事再次发生。 谈方琳的成功,更离不开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做科研是一项很枯燥的事,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件事,要能耐得住寂寞,还需要极大的韧性,否则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这,更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支持。 一朝成名,天下皆知。当无数的光环聚拢在谈方琳身上的时候,她并没有因此而迷失了方向。反而主动选择避开那些鲜花和掌声,一个人回归寂静处,继续自己的研究,不断地提升自己。有这样的心境和态度,我相信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