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本源》第二章 地面乱象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看到地球表面上一片乱象。 群山深谷纵横交错,高原平地割据纷争,海洋湖泊交相辉映,火山口、陨石坑星星点点,遍布全球。不止这些,在茫茫大海里,不时冒出来一串串岛屿,好似在海水里时隐时现的游龙。大陆边缘相互映衬,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生生撕裂开来。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地球经历了什么,导致她老人家伤痕累累、癍迹重重? 那自然是一次次的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大陆漂移、板块运动,以及陨石轰击的结果。 造山运动 地球上,陆地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9%左右。然而,就在这比例不大的陆地面积当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却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1%,至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竟占据着陆地面积的28%以上,共约42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也恰巧与整个亚洲面积相当。再加上一些低山和丘陵,地球上的陆地可以说到处布满了山。 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把海底的山都暴露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会发现,海底的山比陆地上的山更加雄伟壮观。陆地上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是11034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放在这么深的海沟里根本就露不出头。 那么,地球为什么不是标准的球形,或者说不是标准的椭球形(因为地球有自传,赤道应当略高于两极)?这么多奇特的地形地貌是怎样形成的?为了解释这些地表岩石的褶皱和逆冲现象,1830年法国地质学家E.德.博蒙于提出 “地球收缩说”,认为地球由于不断变冷而收缩。随后,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先驱L.开尔文提出了地球冷凝的物理模式。之后,J.D.丹纳提出地槽是在地球收缩而形成的凹陷基础上演化来的。“收缩说”成为19 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主流学说。 地球收缩说 收缩说认为,地球由于放热变冷而导致不断收缩。在这个模式中,几百公里以下的地球内部仍然接近于初始的温度。而最外部的圈层,包括现今所说的岩石圈和上地幔,已经变得相对较冷。这样,在最外部圈层之下的部分由于迅速变冷收缩,而向地球内部分离。分离所留下的空间由最外部圈层在重力作用下向内收缩来充填,这一收缩、充填作用使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处在一种横向挤压的状态中。收缩说首次提出了具有明确物理基础的全球性动力地质原因,较之以前各学派对地壳运动认识上的一个明显进步,在于它揭示了地壳水平运动的存在。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强烈的地壳运动只是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时代发生,冷缩说不能解释地球上山脉的分布为什么具有一定的构造方向,呈现出条带状结构,而不是像收缩的干苹果那样,杂乱无章。另外,像在阿尔卑斯山所发现的强烈褶皱,地表只有在皱缩到原先距离的1/4至1/8才能出现,而要达到这样的收缩,当时的地球就必须降温2400度以上。根据计算,过去的地球绝对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温度。 收缩说从提出开始,就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主要是无法证实地球表面的构造确实是由收缩造成的,它对广泛分布的由正断层表现的张性区域也无法解释。20世纪20年代,放射性射线发现后,人们认识到,地壳中同位素衰变放热可能导致地球(或地壳)热胀。冰期和间冰期的发现和证实,表明地球表面可变冷也可变热。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地球膨胀说,尤其是海底扩张说的提出和证实,收缩说走向衰落。 目前对于山脉的形成最流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相撞就会凸起高高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然而喜马拉雅山区在凸起之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怎么又成了陆地呢?据对青藏高原的考察,科学家在这里还发现了鱼龙化石,说明在这片高原在隆起之前的水深起码在4000米以上。就算是有板块的碰撞那也应该是亚洲板块插入到印度板块的下面才对。 地质学家李四光认为:造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般有两种挤压,一种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东西向的水平挤压;另一种是由于在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不过如此巨大的挤压力量到底从何而来?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上,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太空人带回了的月球岩石样本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地球的往事。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同时也没有地球上的那种浸蚀作用和流水的搬动。因此,自月球46亿年前形成以来发生的事件,都保持有比较完整的记录。地球形成的年代和月球相当,但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记录只有39亿年历史。而月球表面的岩石却有31~46亿年的历史。 因此,月球表面为我们提供了地球--月球系统历史中空白年代的宝贵资料。例如:月球的表面揭示,在40亿年前,月球曾受到许多陨星猛烈而持续很久的轰击,那些陨星很可能是一颗颗大彗星。 因此,人们自然想到,地球在那个年代,也同样遭受过大量陨星的轰击。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山脉成因的“陨星说”。 陨星说 陨星说认为,大约在40亿年前,地球表面比现在相对平滑,不过温度相当高,它就像一个小太阳既发光也发热,当时表面尚未形成岩石圈,因为表面都是液态的岩浆。大约就在那个地质年代地球被一个特大的彗星撞击,中心地点在现在的太平洋区域,撞击力使这一区域凹陷,撞击力通过地球内部的地核传到背对太平洋的一面,从而隆起原始古陆的雏形。这便是地球当初的泛大陆。 他们认为,太平洋中的有些大海沟就是多次撞击爆炸的裂痕。裂痕深入到地球内部,大量的岩浆受撞击爆炸的挤压,被推向海沟的两边,使海沟两边凸起高高的山脉,那些山脉于今是太平洋中的岛屿,这就是为什么海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要薄的原因。还有海洋地壳有缺失岩层的所在。由于物质丰富,这次撞击也可能以太平洋为中心波及全球。也就是全球只要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山,都与这颗彗星有关。 但是,陨星说并没有得到地质学上的证据支持,陨星撞击出来的应该是环形山,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山脉走势,大多不是环形,而是以条带状结构为主。还有,陨星带给地球的矿物没能找到。 大陆漂移学说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此后经研究、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约三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天地本源》第二章地面乱象 《天地本源》第二章地面乱象 《天地本源》第二章地面乱象 大陆漂移说逐渐被人们认可,但对造成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却有种种猜测,至今未有定论。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互吻合的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 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很小,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由于导致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没能解决,所有的地球科学家对“大陆漂移说”始终不予理会,不过“大陆漂移说”却因古地磁学的发现而峥嵘再现,“海洋扩张说”崭露头角。 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 海洋探测的发展同时也证实了海底岩层薄而且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外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据此,美国学者赫斯(H.H.Hess)提出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 在海底山脉中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岭,魏格纳在世时人们就不陌生。但是,类似的海岭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所有的海洋,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绵延1万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岭的中段,还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谷地”,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中央谷地”与中央海岭并排相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缝,海底也许就是在这里扩张的。随后科学家又测定出从地球内部涌流出的地壳热流量,也了解到从海岭之下的深处似乎正在喷涌出热物质。 根据以上探测结果,科学家得出结论: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形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张,这种结论支持了“海洋扩张说”,而“海洋扩张说”也解释了大陆的分裂和移动。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密度小,地幔就会上浮。根据“海洋扩张说”,大陆下的地幔对流升腾造成大陆分裂,进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将大陆推开。 此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观测了能够解释美国西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壳形成原因的地磁异常情况,弄清了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宽度上存在百分之一的磁场异常,在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呈条纹状分布。此外,随着同时期岩石年代测定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弄清了以往数百万年间曾经多次反复的地磁场逆转历史。 1963年,弗莱德·瓦因和德拉蒙多·马修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加利福尼亚的地磁异常带是地球磁场逆转的反映。在中央海岭,由于高温岩浆的冷却生成了海底地壳,也就形成了具有当时地球磁场方向的磁场的岩石。瓦因等人认为,地球磁极曾多次逆转,具有各个地质时期磁场方向特征的海底地壳,在海底并列呈条纹状,这个事实为观测所确定。由于海底向海岭两侧扩张,如果瓦因等人的见解符合实际,那么观测得到的反映磁场异常的条纹,相对海岭两侧应当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也被实际观测所确认。汇集来的有关观测数据都在支持“海洋扩张说”,而且根据海底磁场异常的数据,使迄今科学家掌握的只有几百万年的地球磁场的逆转史,一下子扩大至2亿年。 正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动力支持,加上新的证据(古地磁研究等)支持大陆确实很可能发生过漂移,从而使大陆漂移学说开始死而复生,形成了板块运动说(板块构造学说也称新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运动说 板块运动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引伸。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海岭也称之为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700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2~3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5~6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而大陆壳已发现有37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35公里,最厚可达70公里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6000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当两个大板块相互靠拢并发生碰撞时,就会在碰撞合拢的地方挤压出高大险峻的山脉。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的喜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万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有时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以至把原来板块上的老岩层一直带到高温地幔中,最后被熔化了。而在板块向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即形成了很深的海沟。西太平洋海底的一些大海沟就是这样形成的。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与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板块边界为不稳定地带,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板块的边界上,火山也特别多在边界附近,其它如张裂、岩浆上升、热流增高、大规模的水平错动等,也多发生在边界线上,地壳俯冲更是碰撞边界划分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板块边界是地壳的极不稳定地带。 “海底扩张说”有力地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这一学说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了。还有那个老问题,驱使板块运动和海底扩张的力量是什么?对此,有人提出了地幔对流的假说。 地幔对流说 地幔对流说认为,地球犹如一只尚未煮熟的鸡蛋,地幔是还能流动的蛋清,正是流动着的地幔物质,提供了大陆漂移的动力。 《天地本源》第二章地面乱象 《天地本源》第二章地面乱象 软流层中的地幔物质由于热量增加,密度减小,体积膨胀,产生上升热流,上升的地幔物质遇到地壳底部向四周分流,随着温度下降,地幔物质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这一过程称为地幔对流。 板块构造说认为地幔对流(mantle convection)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机制。这一词汇在19世纪已有人提出,英国著名地质学家霍姆斯(A Holmes,1928)和格里格斯(D.Griggs,1939)试图用地幔对流作为大陆漂移的驱动力。20世纪60年代这一观点被地质学家广泛接受,并成为海底扩张、板块移动以及地幔柱形成的重要机制。地幔是由高温的热物质组成的。由于地幔内部存在密度和温度的差异,导致固态物质也可以发生流动。地幔对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一种热传导方式,又是一种物质流的运动。地幔对流是在缓慢的进行的,对流活动的时间可达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地幔对流的流动形态可以不同。热的地幔物质上升减压常常伴随有部分熔融作用发生。地幔对流可以是从核幔边界上升至岩石圈底部,形成全地幔对流环;也可以是分层对流,即上、下地幔分别形成对流环。近些年来地震层析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已证实地幔的流变。 地幔对流说认为,在地幔中,特别是地幔软流层中发生的热对流。地幔对流是一种自然对流,既是发生在地幔中的一种传热方式(通过物质运动传递热量),又是一种地幔物质的运动过程(由物质内部密度差或温度差所驱使的),是地球内部向地球表面输送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它被认为是地球演化的最可能的驱动因素,并且与大洋中脊裂谷和大陆裂谷的形成,地表热点的分布,地震和火山活动,以及某些矿物的生成密切相关而受到重视。 地幔对流是人们根据对地球的认识而逐渐推断出来的一种假说。早在1881年,费希尔(O.Fisher)在《地壳物理学》一书中就提出了地幔中可能存在着对流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英国地质学家霍姆斯(A.Holmes)曾企图以地幔对流来解释大陆漂移的驱动机理。60年代,地幔对流的思想则成为解释海底扩张和板块大地构造学说的重要理论之一。板块学说认为,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因素是某种形式的地幔对流。地幔对流是与 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同时发展起来的。 按流变性质划分,地球上层应分为岩石层和软流层。软流层中的地幔物质由于部分熔化具有类流体性质。在有限厚度流体层中由密度差(或温差)驱使的热对流一般呈蜂窝状结构,每个蜂窝中都有上升流、下降流和水平流动,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对流单元。二维问题中的对流单元称为对流环。完全流体层中的对流环一般呈长方形。根据深源地震资料以及地幔相变区和流变参数的估算,多数学者认为地幔对流层的最大深度为 700公里左右。因此在一个板块下面就要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对流环。相邻对流环中的流动方向相反,对浮于其上的岩石层板块的拖动力方向也相反,造成拖动力互相抵消,这就是地幔对流研究中的所谓“纵横比予盾”。 有人认为把地幔对流限制在 700公里深的上地幔内的根据是不充分的,因而主张全地幔对流。由于对流层的深度扩展到核幔边界的2900公里深处,板块水平尺度与对流层深度之比为1的量级,纵横比的矛盾就可以得到解决。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地幔对流研究十分活跃,包括探讨全地幔对流的特征及其与地表观测数据的联系,特别是已开始考虑三维效应。但是全地幔对流假说是否成立,还要由它能否解释各种地球物理观测资料来判定。 岩石层板块在大洋中脊由热地幔物质产生,在海沟处返回地幔,因而水平运动的岩石层板块是地幔对流的组成部分。对流系统中应当同时包含具有不同流变性质的岩石层和软流层物质。初步计算结果表明,岩石层在对流系统中出现,也使对流环的纵横比更为合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在不断改进,以期得到与地表观测更符合的结果。 地幔对流中的上升流动对地球物理学有重要意义。它是从地球内部向地表输送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主要途径,被称为地幔上涌流动或热柱。柱状地幔上涌流有时也被称为地幔涌流。上涌流动与大洋中脊裂谷和大陆裂谷的形成,地表热点和火山现象密切相关,因而受到重视。 然而,有些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对洋底探测的种种表明,地幔对流说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比如,前面提到的纵横比予盾;有的海沟并非连续的,而是呈阶梯状分布,地幔对流不可能阶梯状对流;还有就是地幔对流的动力源尚未完全揭开。 导致火山喷发、造山运动、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下,来源于地幔,这一点已无可质疑。 那么,热岩浆对流能量来源于哪里呢?有人认为是地球形成的早期有连续不断的陨星碰撞。地球形成的早期有连续不断的陨星碰撞这一点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但是,陨星碰撞带来的热量有多少,能够支撑多少年岩浆对流散热? 也有人认为,地下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地下发生着一系列连续不断放射性衰变提供了热量,这一点也已经已经得到证实。 地球内部核反应 《天地本源》第二章地面乱象 地球诞生的初期是一颗炽热星球 据腾讯科学2015年03月28日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报告说,他们通过对中微子的观测发现,地球自身热量大约有一半来自放射性物质衰变,另一半则是从地球刚形成时保存至今的原始热量。地球在诞生几十亿年之后,仍然是一颗炽热的“心”。 此前曾有研究由间接证据推算出类似的数值。这项新研究是首次根据实际观测得出结论,有助于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 以日本东北大学为主的这个研究小组,利用位于日本中部岐阜县一座矿山地下千米处的装置“KamLAND”,观测来自地球内部的中微子。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小、穿透力极强的基本粒子,可由多种途径产生,包括地球热量的重要来源--放射性铀和钍的衰变过程。 由于中微子可以穿透几乎任何障碍,即使放射性物质位于地下深处,也能依据观测到的中微子数量,推算出放射性物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从2002年3月到2009年11月,研究小组共观测到841个中微子。排除掉来自核电站、核废料、宇宙射线等的中微子之后,可能有106个中微子来自地球内部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据此推算,地球内部天然铀-238和钍-232衰变产生热量的功率大约为21万亿瓦。结合以前对钾-40等物质衰变的研究,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在地球表面释放的热量中,大约有54%来自放射性物质衰变,剩余部分是从地球诞生时保存至今的原始热量。 科学界通常认为,太阳系是近46亿年前从一片气体尘埃云中诞生的,其中一部分尘埃在引力作用下收缩成为地球。地球在最初形成时是炽热熔融的状态,此后因为原始热量流失而逐渐冷却。同时,地球内部铀、钍、钾等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持续产生出新的热量。 地球形成已经几十亿年,这源源不断衰变的物质来源于哪里的,地球形成之初胎里带来的?那么地球形成的时候从哪里得来的大量放射性物质,能够至今没有枯竭呢? 按照传统地球成因理论,组成太阳系的物质基础是氢、氦等气体和宇宙尘埃,没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和出处。归根结底,造成地面乱象,推动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还是没有很好解释清楚。
珊瑚礁 珊瑚礁享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和“海上长城”等美誉,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珊瑚在长达2.5亿年的演变过程中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不论是狂风暴雨、火山爆发还是海平面的升降都没有能让珊瑚灭绝。其形成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按形态划分有:裾礁(岸礁)、堡礁、环礁、桌礁及一些过渡类型。据估计全世界珊瑚礁连同珊瑚岛面积共有1000万平方公里。珊瑚礁生长速度一般为每年2.5厘米左右。有些珊瑚礁厚度很大,系因珊瑚礁生长发育过程中礁基不断下沉或海面不断上升所致。珊瑚礁岛,它是分布在海洋中水深较浅地方的一种石灰石(化学名字叫碳酸钙)堆积物,是由海洋中能分泌石灰石的多种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这类动植物,人们常称它们为造礁生物。 现代海洋中的蓝色、蓝绿色、红色海藻,在形成珊瑚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珊瑚虫。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没有内脏,身体只有一个空腔),它能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一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了今天世界热带海洋许多岛屿和礁石,甚至在大洋上的一些海岛国家的全部领土,都是由小小的珊瑚虫(也包括一些能分泌石灰石的藻类植物)经过千万年努力建造起来的。所以人们称珊瑚虫是海洋上伟大的建筑师。现代海洋中的珊瑚礁,有岸礁、堡礁、环礁三种类型。岸礁(※千万注意不是“暗礁”)生长在大陆沿岸和海岛周围的边缘地带,它的分布宽度从十米到百米,分布范围与形态,与沿岸水下地形特征和水深情况密切相关。岸礁石珊瑚生长发展的初期,一般规模较小,但它分布的范围较广。我国海南岛四周就有零星的珊瑚岸礁分布。堡礁生长在离岸较远的海上,它像城堡一样,围绕在陆地周围,所以称它为堡礁。堡礁与陆地之间隔着一个宽度几公里至数十公里的水域,这个水域基本上被珊瑚礁围着,所以称它为泻湖(泻湖原指水较浅的海湾,被泥沙淤积口门,封闭成湖泊,但涨潮时能与海洋相通)。泻湖的水深一般为几十米,最大可达上百米,堡礁自身的宽度从几百米到数公里不等。但它完全连续的,有的地方有缺口,使泻湖与外海相通,泻湖里面有时会有暗礁,航行于泻湖里的船只,要特别小心,否则会触礁沉没。世界上最大的堡礁在珊瑚海的西北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澳大利亚东海岸外的大堡礁,它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一直向南延伸,断断续续长达2010公里,离澳大利亚大陆的距离为16—240公里。大堡礁水下景色非常美丽,被国际组织评为世界水域七大奇观之一。澳大利亚已把它列为国家海洋公园和海上自然保护区,每年吸引了世界许多游客去观光。环礁在分布形态上与堡礁相似,但它不是围着陆地或在接近陆地的海洋里生长,一般是大洋中形成一个珊瑚岛礁群的体系。发育完整的环礁,包括四周的礁环、中间的潜水泻湖和泻湖里的几个珊瑚岛组成。像环形那样分布的礁群,周边的直径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如果从高空的飞机上向下看去,就像那抛向碧海上的一束花环,又像撒向海面上的一串白玉珍珠项链,绚丽多彩。涨潮时礁石淹没在水下,透过清澈的海水,人们能见到隐伏在水下的珊瑚礁轮廓。由于礁石生长处水浅,海浪传布到这里会产生破碎的浪花。从高空看去,形成银白色的圆环 陆缘冰陆缘冰一般是指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通常在由冰河流入海洋过程中形成。陆缘冰本身的解体融化对海平面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随着它的解体,原先受其保护的冰河等往往会加速融化,这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还可能对洋流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很关注陆缘冰的命运过去10年中,南极东部的拉森陆缘冰两次出现大面积的突然解体,让科学家们颇感困惑。由英国和阿根廷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最新研究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与拉森陆缘冰之下的海水变暖有关。 1995年和2002年,拉森陆缘冰北部两块面积分别相当于卢森堡领土大小的区域分别解体,形成冰山。两次解体均在几个星期内完成,比南极陆缘冰通常的变化速度快得多。早先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南极地区气温上升导致了更多冰雪融化,融水渗入陆缘冰后加快了裂缝的形成和最后的解体。 但英国剑桥大学谢泼德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气温上升这一理由并不充分。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成拉森陆缘冰部分解体的主要原因可能并非表面融水,而是海水变暖后从底部对其所产生的消融作用。谢泼德等人的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地磁极地磁场在地球表面的两个极点。关于地磁极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和结果:理论的和实测的。理论的地磁极是从地球基本磁场中的偶极子磁场出发的。C.F.高斯用球谐函数分析法,把地球看作一个均匀磁化的球体,求得了偶极子磁场的磁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为北纬79°、西经70°和南纬79°、东经110°,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交角为11°。实测的地磁极是从全球地磁图(等偏角地磁图和等倾角地磁图)上找出的磁倾角为90°的两个小区域,位置约在北纬75.5°、西经101.0°和南纬66.5°、东经140.3°。这两个地点不在地球同一直径的两端,大约偏离2500千米。由于它们是由磁倾角的实际观测决定的,故又称为地磁倾极;理论的地磁极则称为偶极子磁极。偶极子磁极与地磁倾极并不互相重合是由于非偶极子磁场的存在。 理解了地磁极,南北只是加个方向
地磁 dìcí [geomagnetism;terrestrial magnetism] 地球所具有的磁性现象。罗盘指南和磁力探矿都是地磁的利用。 又称“地球磁场”或“地磁场”。指地球周围空间分布的磁场。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它的磁南极(S)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N)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地表各处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都因地而异。赤道附近磁场最小(约为0.3—0.4奥斯特),两极最强(约为0.7奥斯特)。其磁力线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磁场的方向是水平的,两极附近则与地表垂直。地球表面的磁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通常把地球磁场分为两部分,即来源于地球内部的“基本磁场”和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变化磁场”。 自从人类发现有地磁现象存在,就开始探索地磁起源的问题。人类最早、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地球是一块大磁体,北极是磁体的N 极,南极是磁体的S极。这种想法不但中国古代有,在西方1600 年以前吉尔伯特也提出过这样的论点。 但是这种论点有一个片面性,地球本身是个大磁体,这说明地磁场的起因是纯属地球内部的原因。那么地磁场的产生有没有地球外部的原因呢?也就是说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太阳的磁场,乃至地球在太阳系中最初生成的时刻,有没有形成地磁场的因素呢? 通过卫星和宇宙飞船对空间环境的探测,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虽然太阳黑子引起的电磁亚暴会剧烈地干扰地磁场,但是可以排除地磁场形成的外部原因。 那么地磁场产生的内部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种认为地球内部有一个巨大的磁铁矿,由于它的存在,使地球成为一个大磁体。这种想象很快被否定了。因为即使地球核心确实充满着铁、镍等物质,但是这些铁磁物质在温度升高到760℃以后,就会丧失磁性。尤其是地心的温度高达摄氏五六千度,熔融的铁、镍物质早就失去了磁性。因而不可能构成地球大磁体。 第二种看法是认为由于地球的环形电流产生地球的磁场。因为地心温度很高,铁镍等物质呈现熔融状态,随着地球的自转,带动着这些铁镍物质也一起旋转起来,使物质内部的电子或带电微粒形成了定向运动。这样形成的环形电流,必定像通电的螺旋管一样,产生地磁场。但是这种理论如何去解释地球磁场在历史上的几次倒转呢? 第三种看法认为是地球内部导电流体与地球内部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地球内部本来就有一个磁场,由于地球自转,带动金属物质旋转,于是产生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又产生了地球的外磁场。因此这种说法又称做“地球发电机理论”。这种理论的前提是有一个地球内部磁场,那么,这个地球内部磁场又是来源于什么地方呢?它的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呢?这又无法解答了。 此外还有旋转电荷假说、漂移电流假说、热电效应假说、霍耳效应假说和重物旋转磁矩假说等等,这些假说更是不能自圆其说。因此,地磁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这个具体要看你发的是什么样的杂志了,不同杂志的发表周期也不一样。省级、国家级的普刊一般是2-6个月(特别快的1个月左右,一部分可以办理加急版面)。杂志都有出版周期的问题,而且有的版面特别紧张,所以,如果用,要提早半年,不宜临时抱佛脚。每年三月份、九月份,是各地上报职称材料的高峰期。各个正规杂志社稿件大量积压,版面十分紧张,因此,及早准备。早准备、早受益。我当时是在百姓论文网发表的,省级的大概在2个月左右拿到手的,各方面都挺满意的,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2002年4月11日刊登一篇论文详述了地磁场日益严重的弱化,引起了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普遍关注。佐以1999年发射的丹麦“阿斯泰兹”(Orsted)号人造卫星 (Orsted satellite是丹麦的第一颗卫星,是以Hans Christian Orsted( 1777年至1851年)命名的,丹麦物理学家,教授,哥本哈根大学。这是一个几乎太阳同步低地球轨道。)收集的最新资料,科学家们发现了磁场弱化问题。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洛博士等人发现北极和南非一个地区的磁场已经变得特别弱。岩石的“记忆”是怎么形成的呢?熔岩流里含有微小的矿物颗粒,它们是无数的指南针或小型磁铁,自由地指向当时的磁场。当熔岩冷却,其中的小指南针就固定在原地,就算磁场改变,它们也不能再移动,专家们称它为古地磁。辐射爆发,谁能幸存?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大气科学家查尔斯·杰克曼博士和他的欧洲同事们一起用计算机模拟磁场倒转可能带来的变化。他们公布报告说,变弱的磁场会让太阳粒子风暴袭击大气层,破坏大量的臭氧,而臭氧是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侵害的。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会伤害地球上的生命,降低农作物产量,增加癌症发病率,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杰克曼博士称,臭氧层受到太阳粒子风暴的袭击,一般可以在2~3年内自然复原,但是只要地磁场依旧微弱,臭氧层仍面临着新的辐射危险。塔多诺博士说,无论地磁是倒转还是变弱然后恢复原状,它对人造卫星和臭氧层的实际影响是差不多的。地球磁场防护的崩溃会让太空粒子更深地穿透大气层,摧毁地球上的电网,正如太阳粒子风暴有时候造成的后果那样。但许多生物学家倒是觉得,因为磁场倒转速度够慢,地球生物的韧性够好,大部分生物能够适应磁场变化。他们注意到化石记录并没有显示磁场倒转和物种大批灭绝之间存在相关性。当年幼的大头海龟们踏上长达8000英里的环大西洋旅程,它们利用看不见的磁场信息来确定自己的方向和方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开始发现大量证据表明很多动物依赖地磁场导航。加州理工学院的约瑟夫·克什维科博士发现,蜜蜂、鸽子、细菌、大马哈鱼、鲸鱼、蝾螈和其他一些动物身上都存在这种依赖性。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学家肯尼斯·洛曼博士说,磁场弱到一定程度时,“海龟们就有麻烦了”。1971年,哥伦比亚大学詹姆士·黑斯博士注意到,微小的散线虫类的灭绝和一次的磁场倒转有很大关系。但有些科学家否认二者一定有相关性,因为数据上的证据并不明显。1995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A)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成功地用计算机模拟了地核中“地磁发电机”的活动,包括地磁倒转。在电脑模拟的数百万年里出现了十多次倒转。在地球深处,地核分固态的内核与液态的外核两部分。液态外核的熔铁流活动产生地磁场,相当于一部超级“地核发电机”。没人准确知道为什么地磁场要周期性倒转,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地核中熔铁流活动的改变导致的。不管最新发现如何,公众都不用惊慌。科学家们说就算地磁倒转“迫在眉睫”,它仍然需要2000年时间来完成。上一次的逆转发生在78万年前,那时直立人还在学习怎么制造石头工具呢。为了更好地理解正在发生的磁场减退现象,欧洲航天局批准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追踪磁场活动计划。他们将在2009年发射3颗人造卫星,而在极地圈上空几百英里处飞行的太空船将于2015年出发。胡洛博士称,科学家们会将卫星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结合起来作出远期预测,还将针对危险提出一些警告,可能的解决方案中会包括增强卫星防护等。国际在线专稿:据physorg网站报道,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地球南北磁极翻转需要花费4000至5000年,但是最新的证据显示这一变化只需要几年时间即可完成。洛杉矶西方学院的地质学家斯科特·博格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乔纳森·格伦一起发现了这一证据:在内华达州Battle山上有一处距今1500万年的熔岩,通过观察熔岩内部磁性晶体的磁场模式,他们发现地球南北磁极曾经在一年里翻转了53度。这意味着地球南北磁极曾在4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翻转。此外,斯科特·博格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也可能表明在磁极翻转的整个过程中曾出现过一段大幅度的加速时期。尽管没人能确定这类磁极翻转是由于何种原因,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一现象与地球外核层的铁水移动有关。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的,一个是如果你发的是普刊,那么周期就会短一些,一个是如果你发表的是核心期刊,有可能一年多才能见刊发表,前提是录用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情况是,如果你是自己投稿,会慢一些,如果你是找一些论文机构帮忙投稿发表,会快速一些。我之前找淘淘论文网发表的经济类论文,2个月就给你加急发表了,是普刊,如果是核心他们也没法加急。所以看你发表的什么刊物了。
首先拿自然投稿来说,省级和国家级的论文审稿需要1-2天,发表时间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话半个月内就可以完成,慢的话甚至要4-7个月之久了。对于质量水平较高的期刊和一些大学期刊来说,投稿发表时间通常在6个月左右,较快的也需要3-4个月。科技核心期刊审稿需要1-3个月,发表需要6-10个月,总体时间大致是1-1.5年。北核和南核的审稿需要3-4个月时间,出版则需要6-15个月时间,跨度大,总共需要时长约1-2年。SCI和EI等与北核南核时间周期类似。众所周知,省级和国家级别的期刊是普通期刊,是职称期刊发表的起跑线。相对而言,从选刊到成功收刊用不了多长时间。有些刊物块的话研究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收到了,如果慢的话,大概也就是3个月左右的时间。
以中级职称论文为例,因为中级职称论文的要求就是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中级职称评定对论文的要求并不算高,比较适中,一般要求发表1-3篇职称论文即可,发表刊物是省级或是国家级就可以,要求看上去确实不高,但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主要还是集中在论文的写作上,虽说要求不高,但也需要申报人员认真对待的,如果抱着浑水摸鱼走走过场的心态,按照当下职称评审制度的考核标准,很难通过评审,如今的职称评审越来越注重申报人员能力水平的考核,职称论文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科研成果形式,如果在论文写作达标过程中有疑问或者需要专业指导,可以登陆职称驿站咨询在线编辑。
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文章是原创的,抄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具体的你可以去问问百姓论文网,我同事都在那里发表的,期刊也都拿到手了,很满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你要根据你们单位的评职文件了解单位是否对期刊有特殊的要求。有特殊要求的话就根据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投稿就可以了。一般评初级职称不用发表论文,晋升中级职称(讲师,工程师)需要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三篇,公开发表,省级期刊。晋升高级职称(高讲,副教授,高工)需要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论文五篇,公开发表;三篇国家级期刊,两篇省级期刊,如果名额有限,需要核心期刊发表几篇。另外,评职称也不是只有发表论文这一项,申请专利或者著作教材挂名副主编也是可以的哦!专业发表九年,只做正刊,流程完善,有保障。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我哦。
对要发表论文的条件要求:创新性、实用性、、严谨性、规范性;对选择期刊的要求条件:正规、可查询、级别适合;对作者的要求条件:学历、工作经历以及当下评职级别要符合,不可越级评职称。这些都是发表论文时要注意的条件事项,所以准备进行论文撰写发表的人员一定要注意这些信息哦。
对于地球生物来说,地磁场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屏障,可以阻挡来自宇宙的各种高能辐射,尤其是来自于太阳的高能粒子伤害。
不过,地磁场似乎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打算,而是偶尔会发生反转。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地磁场平均每20万-30万年会发生一次反转,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互换位置。
而上一次地磁反转非常不同,因为在它以后至少75万年的时间里,都已经没有再发生反转了。最近的一项研究将这个数字精确到了77.3万年,并且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一些细节。
上一次地磁反转名叫 松山-布容地磁反转 ,是以其发现者法国地球物理学家Bernard Brunhes和日本地球物理学家Motonori Matuyama的名字来命名的。自从这一次地磁反转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试图确定其发生的具体时间、持续时长、以及其中的细节。
最近,《地球与行星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松山-布容地磁反转的论文,主要作者Yuki Haneda是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的项目研究员,也是日本国立先进产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让我们对那一次地磁反转有了新的认识。
在对这段时期进行研究的时候,Haneda主要参考的是当时留下来的熔岩流。那些熔岩在凝固时,可以记录下地磁场的方向,这一点非常有趣。
但另一方面,由于火山只是时不时地爆发一下,所以它们并不能很好地记录下连续的古地磁变化。想要了解两方面的信息,研究人员需要找到一个替代品,他们选择了 千叶综合剖面 。
千叶综合剖面是位于日本县的一种沉积岩,保存了大量的花粉和各种微型、巨体化石。它所在的时代,恰好包含着上一次地磁反转。最重要的是,它还包含着大量的火山灰化石。地球物理学家据此认为,这是松山-布容地磁反转的完美记录者。
通过对千叶综合剖面样本的分析,Haneda团队取得了一些和以往其他团队不同的结论。此前有研究认为,上一次地磁反转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完成,有的则认为只需要几十年就可以迅速反转,对于这个持续时长的数据,不同团队因为研究的样本所在区域不同而不同。而这一次来自于Haneda的样本暗示我们,当时的地磁反转用掉了大约20000年的时间,并且在长达10000年的时间里导致了地球的一些不稳定现象。
不过,Haneda对自己的数据非常有信心:“我们的数据是松山-布容地磁反转时期最详细的古地磁记录之一,为地磁反转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
他的信心是有理由的,在千叶综合剖面的海洋微化石和花粉中,他们也找到了地磁反转的线索。多个证据告诉我们:上一次地磁反转就是出现在77.3万年前。
接下来,他们希望深入研究地磁反转对于地球的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也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究的问题之一。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相当有限,但是有些科学家还是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推测。
2006年,在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秋季会议上,就有一个研究小组做了题为 "地球磁场能否影响气候 "的报告。他们认为,在大家讨论全球变暖的原因时,很少会提及地磁场以及地磁场和气候、生物之间关系的话题。
地磁场的变化对于地球生物来说,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我们已经知道,许多地球生物都会季节性或者按照生理周期进行大规模的迁徙活动,比如鲸鱼、鸟类、海龟等等,其中一些动物极有可能就是利用地磁场来进行导航的,这种现象叫做磁场感知。
这就非常令人好奇:当地磁场发生反转的时候,这些动物又会如何迁徙呢?
要知道,地磁场反转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调转方向就完成了的。实际上,在地磁场反转期间,其强度会降低,并且有可能在赤道附近出现许多临时磁极。而且,地磁场的磁极并不是直奔目标而去,而是会四处游走,有时候甚至会原路返回。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轨迹和漫长的岁月,才能完成一次地磁场反转。
已经有研究表明,太阳风形成的电磁现象,就足以导致迁徙中的鲸鱼方向错乱,甚至游到沙滩以至于搁浅,搁浅概率比正常情况下高4.3倍。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地磁场的反转会给这些动物带来一定的困扰。
不仅仅是这些动物,其他生物可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地磁场在反转过程中会变弱,这对于抵御太阳和宇宙辐射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更多的辐射来到地表,可能会有很多动物受到伤害,但这一个研究仍有待于科学家的确认。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尽管可能出现这些情况,但 历史 上这么多次地磁场反转似乎也并没有让地球生物遭受灭顶之灾。但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不是满足于没有灭绝就够了,而是希望没有任何人受到地磁场反转的伤害。我们还没有经历过任何一次地磁场反转,因此只能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分析,来未雨绸缪。
另外,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是,地磁场减弱带来的对太阳辐射抵抗力的下降,至少会给人类的电子设备和航天器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1859年的卡林顿太空天气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们虽然生活在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之内,但是目前来说还很难摆脱宇宙、太阳甚至是地球本身带来的气候影响。我们不知道这些气候及其变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是否会给我们带来伤害。但是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否则一旦真的有危险的情况发生,我们将会束手无策。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地磁场的变化,它似乎的确有变化的趋势。我们真的生活在新一轮地磁反转的周期内吗?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科学家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确保我们不会在反转过程中,受到任何的伤害。
三 电磁波在医疗上的应用在科学上,称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容许的电磁辐射为电磁污染。电磁辐射分二大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除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可能造成直接破坏外,还会在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电磁干扰。另一类是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射,微波辐射能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严重时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但是对电磁辐射,要正确认识,而且要科学防护。事实上,电磁波也如同大气和水资源一样,只有当人们规划、使用不当时才会造成危害。一定量的辐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医疗上的烤电、理疗等方法都是利用适量电磁波来治病健身生物电磁场保健将人体置于姜氏场导舱内接受载有青春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结果发现:人体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降低,韧性增强;甲状腺素、 性激素分泌增加;免疫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无明显变化。提示:植物幼苗电磁波有助于红细胞功能的发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青春活力,提高性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对人体发挥返老还青和医疗保健作用。激光治疗激光是6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光源。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农业、卫生医疗和科学研究,也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用它既能切割组织,又能同时止血,能使肿瘤组织迅速气化和雾化,从而使肿瘤在瞬间消失。激光对组织具有热、压、光和电磁场效应的作用。1、热效应:激光能使肿瘤组织在几秒种的短时间内,局部温度高达200-1000摄氏度,使其变性、凝固坏死,继而气化消失。2、压力效应:激光本身的光压和由高热导致的组织膨胀引起的二次冲击波,加深了肿瘤组织破坏。3、光效应:激光被肿瘤组织吸收后,可增强热效应,使肿瘤组织被破坏。4、电磁场效应:激光是一种电磁波。能产生电磁场,可使肿瘤组织离化、核分解而被破坏死亡,如有残癌也可自行消退,这可能与免疫有关。激光制造成激光器、激光手术刀用于治疗体表肿瘤,眼耳鼻咽喉肿瘤、神经肿瘤等。EMF系统EMF系统是由(株)日本MDM公司开发研究生产的新一代脑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其作用原理,我们俗称之为“电磁刀”。EMF系统利用高频电磁能对机体组织进行汽化,切割和凝固。因该系统外周围优良组织的热损伤小且不需要对极板,因此尤其使用于脑外等精密外科。对硬性及深部微小脑瘤的去除极为有效。EMF系统与常规的电刀相比,在原理和设计上都有很大区别。EMF系统用于汽化,切割和凝固的输出功率很小(49W以下),为一般电刀所不及。不需要对极板这一特点使单极手术刀用于脑外手术成为可能。没有烧伤感电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危险,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与激光刀相比,不需要眼球保护镜和其它保护附件,操作时对患者和医生均无危害。手术时与患部直接接触,医生可以灵活掌握调节。与超声波刀相比,EMF系统对于硬化深部微小肿瘤的汽化治疗效果尤为显著。HandPiece非常轻便且呈弯曲状,使视野不受影响,并有利于长时间手术。刀头部分可以任意弯曲,适用于各种手术需要。微波治疗微波是指波长在1毫米至1米范围内的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波。70年代后期微波技术在医疗上得到应用。科学家研究发现,微波治疗有3种:一是大剂量高热治疗肿瘤,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降低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增强化疗、放疗效果;二是用于局部生物体组织的凝固治疗,具有不炭化、不产生烟雾的特点;三是小剂量的温热治疗,可以解痉、止痛、消炎并促进伤恢复等。电磁波消毒利用电磁波的场效应和热效应,在5-l0分钟内能迅速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毒要求,对成捆、成扎的纸币、成叠的毛巾、医疗器械具有穿透力强,无残留药毒性的消毒特点,是当今消毒领域的新突破。
你的问题太广泛 是什么论文 小论文?毕业论文? 如果是小论文可以到有数据库的院校下载,如果是毕业论文,建议还是自己好好写写,多看小论文,尤其是SCI/EI 收录的文章,多看看,多模仿,相信你会写出优秀的论文的
论文投稿期刊的格式是什么?格式是最基本要求,期刊投稿对格式的要求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只要掌握了一般的格式也就基本掌握了所有学术期刊的发表格式要求了,论文发表的格式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内容这几个方面,每个细节都要重视起来,可能哪个环节没有注意到就会导致论文不能顺利的发表,格式看似简单,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来看看期刊投稿对格式的一般要求:( 一 ) 题名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1 .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2 .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3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4 .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二)作者姓名和单位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依此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代写工程师论文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 关键词4; 关键词5 (要求5-8个关键词,各词间用分号";"隔开)(五)正文内容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①篇幅:一般在3000~5000字左右;文稿章节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式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三级标题形式为 1.1.1、1.1.2、2.1.1、2.1.2…。②符号:正文、图表中的变量都要用斜体,英文缩写、计量单位、函数名称、运算符号、括号等都要用正体, 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及符号请注明, 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③插图:要有图序、图名,插图要精绘,图字要清晰;插图和照片不得用复印件,必须是精绘图和原照片;图、表应安排在正文中的相应位置上;④表格:要有表序、表名,用三线表(表格的左、右端不封),采用小数点对齐式;⑤公式:公式须用字符格式录入。(请您认真校对稿件,避免出现拼写错误、漏字、多字等问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六)参考文献来稿一定要有参考文献,限著者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按在文章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即可,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两个办法,1.直接找编辑部,2.找代理价格方面:如果是核心,编辑部便宜,但是稿子质量要好,如果是普刊,代理有可能便宜,不排除黑心代理质量方面,核心因为能够和编辑提前沟通,所以找代理的要求略低方法,编辑部就是找样刊和期刊网然后找编辑部邮箱和电话联系,硬磕,代理呢,注意防,定金最好没有,最好打听周围人用过的代理,话说我的客户都是互相介绍的
你好,我在工作的时候兼职投稿,已经有两年多了,在圈内也认识了很多的编辑和写手朋友。关于你的说《女人坊》《爱人》,更是熟悉。下面跟你介绍一下: 1、《女人坊》有上下半月两本,根据不同栏目,2000字以上的稿子千字200元,3000字以上的稿子千字300元。稿费一般在见刊后的两个月内发放。 2、《爱人》旗下有七本刊物《爱人》上下半月、《爱人坊》、《爱人品位》、《爱人文摘》、《爱人》月末、《百家故事》,除了《百家故事》是千字200元之外,其他六本和《女人坊》的稿费标准差不多,另外就是会根据稿子的质量,适当调整稿费的标准。 3、爱情故事可以投的杂志还有很多,比如《幸福》、《尤物》、《伊媚》、《亲密》、《闺房》上下半月、《秘密花园》、《爱人坊》金版银版、《女报》、《女刊》……等等 4、一般来说,一个稿子只能投一家,如果未过终审,则可以投给另一家,一本杂志一般只跟一个编辑。 5、不同杂志风格不同,稿费不同,你可以先投给稿费高的,再投给稿费低的。《女人坊》、《爱人》属于稿费标准比较高的,其他的略低,在千字100—200元左右不等。 6、稿子一般有初审、二审、和终审三道关口。审稿周期为一个月左右,个别杂志会稍微久一点。7、投稿给编辑,你需要先找到他们的约稿函,然后根据约稿函里栏目设置的要求,有的放矢,写成稿子后,发到编辑邮箱,或者QQ上直接传给编辑。建议先研究一下你要写的杂志的风格,不然编辑会觉得你浪费她的时间。 最后,祝楼主好运。
第一,你可以写信或者是投稿,根据你稿子的风格和质量确定杂志社,杂志社的稿费不会给你很低的,最起码只要你过了,看你稿子的质量来定稿费,不会很差的。 注意联系方式…… 第二,女人坊那一类的杂志稿费大概千字200-300,爱人坊是这么定的那其他的也差不了多少,爱情类的小故事,要看字数了,长的可以往那种比较成熟点的小说杂志投稿,短的可以往少女向杂志投稿,稿费不是很高但是也是很不错的业余。 第三,一份稿子你投出去了,杂志社一般会说明多久回复,若超过了还没有回复,你的稿子便可以投给另外的杂志社的。 第四,稿费的问题,每一家杂志都会报出规格的,你可以谨慎的去选择就好了,我也是写文的,如果文写的好,编辑会主动找你的,稿费也不会亏待你,所以这一点不用多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