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最佳治愈办法是中医,而中医科学院的下属中医院有几个呢,这里不能说,说了就不能通过哎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术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 总结并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策略 回顾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心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方面的护理策略和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1例患者并发乳糜漏,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甲状腺癌,护理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因此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从2011.7-2012.12对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生理、心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年龄在26-66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2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1例行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8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并发乳糜漏,住院期间均给予整体护理治疗,从生理、心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加强切口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常在无意中或体检中发现肿块,病史短而突然,或肿块已有多年突然增大,多担忧疾病的预后,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所以对待患者应热情,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多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前准备的作用,,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予镇静安眠的药,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2.2 术前准备 要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锻炼,即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于术中手术野的暴露。指导其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策略。指导其进食足够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术前遵医嘱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情况予颈部及胸部备皮。
3.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 术后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有无手足麻木、抽搐感,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
3.2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切口应观察有无肿胀,周围皮肤有无渗血及青紫,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其通畅有效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出血或乳糜漏及时汇报对症治疗。
3.3 体位及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颈部应制动,以免过多活动引起出血,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卧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利于引流管通畅且利于呼吸顺畅。术后6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予进温凉半流质饮食,切忌过烫。进食时观察有无呛咳等不适。
3.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呼吸困难和出血 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按医嘱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立即配合床边抢救或进手术室,迅速去除血肿;若为喉头水肿者,嘱其不说话,遵医嘱使用激素。
(2)喉返神经损伤 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失音。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焦虑。
(3)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损伤可引起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在进食或饮水时发生呛咳、误咽。发生呛咳,要协助病人坐起进食,或半流质饮食。
(4)甲状旁腺损伤 出现口唇、四肢麻木、手足抽搐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抽搐时,立即用压舌板或匙柄垫于上下磨牙间,以防咬伤舌头。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
(5)乳糜漏 术后观察引流液情况,引流量突然增加,且由黄色变为乳白色,应怀疑淋巴漏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引流液的化验,早期诊断治疗。遵医嘱予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制约饮食,补充营养,应用奥曲肽等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1例乳糜漏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
3.5 出院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自行检查颈部,出院后定期复诊。
(2) 指导其练习颈部活动,推动颈部的功能恢复。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在切口愈合后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预防肩下垂。功能锻炼应持续至出院后3个月。
(3)帮助其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4)对于甲状腺全切除者,应早期给予足量的甲状腺制剂,预防肿瘤复发。
(5)术后忌碘饮食,勿食海鲜类食物。
4.小结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外科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最有效策略。由于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创伤较大,因此护理工作在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越来越重要,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总之,从生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雪辉,黄梅连,吴秋莉.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 2011,(1):67-68
[2] 周磊,陈秀娟,李晶. 甲状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护理 2011,30(3):151-151
[3]李伟汉,张浩,刘平贤. 奥曲肽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乳糜漏治疗中的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 2005,28⑶:36-37
建议患者及时的去往医院查明情况,发现问题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症,情况给出治疗方案。
食盐加碘并不会过时,除了少数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及患有甲亢等需要限制碘摄入的人群外,其他人都应该继续食用加碘食盐。
吃了这么多年加碘盐,还要继续吃吗?终于有了正确说法了!
碘盐,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90后、00后往往就是在碘盐的伴随下长大的。大多数人,每天食用的食盐都是添加了碘元素的盐。只不过如今走进超市,已经不再是碘盐统领天下,也有了无碘盐的地位。碘盐吃了已经将近30年,还需要继续吃碘盐吗?
碘盐,是在食盐中额外添加了碘元素。为防治碘缺乏病,我国于1995年推行食盐加碘计划,到今天已经有25年的时间。碘元素的缺乏会造成甲状腺肿的情况,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大脖子病。而碘元素在主要存在于海洋中植物性食物中,陆地上的食物中碘含量远远低于海洋性食物。
九十年代,物流也没有现在如此发达,内陆地区的居民就容易出现碘元素缺乏的情况。为了改善碘元素缺乏,我们国家就在1995年开始推行食盐加碘计划。食盐是每天都要吃的调味品,可能会不吃某种菜或某种肉,但是食盐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品,食盐加碘计划也确实改善中国人碘缺乏的情况。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早已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想吃的海产品也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买到,碘缺乏引起的疾病已经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无碘盐也出现在市场上。对于加碘盐,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如果您出现了这些情况,就不能继续食用加碘盐。
碘的靶器官是甲状腺,碘过量是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可疑因素。高碘摄入可能是甲状腺发生BRAF突变的危险因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陈竞文、宋陆军在《中国临床医学》2009年10月第16卷第5期发表论文《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新特点》的结论是:甲状腺癌发病率从8%升高到25.0%,甲状腺微癌发病率从23.5%上升到45.8%,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病例数从7.1%升高到22.9%。高碘摄入量可能是两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这可能是高碘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增加的分子机制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等在2010年5月14日发表的《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摄入过量的碘会扰乱甲状腺现的正常功能,既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暴露于高碘可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减退。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出警告,中国已属于碘导致的甲状腺机能亢进风险地区。加碘盐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完全可以不用吃加碘盐。而且,这些人群如果再继续食用加碘盐,对于健康反而会带来危害。
高碘地区的人
居然在沿海地区,饮食上不缺乏海产品。有些老太太在闲暇之余也会到海边捡拾一些海产品回家吃,丰富的海产品也已经让这些人群早已经脱离碘缺乏人群行列,没有必要继续食用加碘盐。
甲亢患者,吃碘盐会加重病情
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出现问题,摄入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对于已经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群,不适合继续食用加碘盐。
甲状腺肿瘤患者
甲状腺肿瘤也是甲状腺疾病之一,对于已经出现甲状腺肿瘤的人,需要分辨清楚是“热结节”还是“冷结节”。“冷结节”的人,不用刻意控制碘的摄入量,而“热结节”的人,是必须严格控制碘的摄入量。
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甲减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甲减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需要结合病情和医嘱,决定要不要补碘。
甲状腺疾病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权威数字显示,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主要原因是生活条件的好转,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甲状腺如何防治纤维化?甲状腺你必须知道的3件事。 甲状腺如何防治纤维化 2017年12月4日,耶鲁大学医学院精准肺医学研究中心科学家余国营主持的新研究在Nature在线报道,首次揭示了甲状腺素在肺纤维化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补充甲状腺素可能是防治肺纤维化的有效途径,这将对人类解除肺纤维化痛苦产生根本性影响。该发现不仅有望解除特发性纤维化、尘肺、急性肺损伤以及复杂性哮喘病患的痛苦,同时也给这个调节新陈代谢的「老激素」赋予了新的「使命」,在组织和器官(肺、心血管、肾、皮肤等)损伤的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甲状腺素开辟了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甲状腺你必须知道的3件事 1、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甲状腺癌不是由良性结节转变而来 2017年6月5日Nature Communication 在线刊出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宁光院士和王卫庆教授的研究论文《The genetic landscape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 revealed by whole exome and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研究证实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甲状腺癌更倾向于从正常甲状腺直接发展而来,而不是先变成良性结节,再演变成甲状腺癌。「因此患者在确诊良性结节之后,不要过分担心其演变成甲状腺癌,只要适度随访观察即可」。也就是说,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未必会发展成为甲状腺癌,相当多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不需要开刀。 在规范化的诊断下,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都不需要开刀,但针对以下几类甲状腺结节患者有必要引起重视,如直径超过 1cm 的甲状腺结节、30 岁以下年轻人、生长速度增加、压迫周围器官的,有可能需要手术。确诊甲状腺良性结节还是甲状腺癌,主要依赖甲状腺 B 超,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检查,鉴别困难时,应该引入突变基因检测。 2、JAMA:过去四十年,美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2017 年 3 月 JAMA 发表的一项研究观察了过去四十年(1974-2013)美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共纳入 77,276 例甲状腺癌病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到 84%,其次为甲状腺滤泡状癌(11%)。 过去四十年(1974-2013),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主要是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增加,每年增加 4.4%。研究作者 Kitahara 认为,过度诊断可以部分解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但不能解释全部,环境因素或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起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另外,这项研究首次发现,美国的甲状腺癌相关死亡率也增加,在 1994-2013 年期间,死亡率每年增加 1.1%。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仅在有颈部以外远处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死亡率显着增加。 3、JCEM:2 万例大型人群的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观察 2017 年 5 月,一项发表在 JCEM(IF = 5.455)的研究显示,6.5% 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一个月内出现并发症(感染、发热、血肿、心肺栓塞事件),12% 一年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声带麻痹)。这项研究观察了 1998~2011 年间接受手术的 22,867 例甲状腺癌患者。除了总体人群的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之外,在一些特殊人群,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甲状腺结节很多人都有,没有必要过于担心”,甲状腺结节是指长在甲状腺内的肿块,由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引起的潜在病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增生、炎症、肿瘤等都可造成甲状腺结节。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整体检出率超过50%,这与甲状腺彩超普及有很大关系。 “检出率越来越高,这主要还是与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有关,看得清楚了,自然也就发现得多了。”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都是良性,恶性结节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临床上绝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没有症状的。它还有一个特点便是重女轻男,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虽然大部分为良性,但仍有一定癌变几率,所以需重视起来。 除了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等都是在体检中比较常见的。据媒体报道,扬州一单位千余名职工体检,其中有200人查出了肺部结节。肺结节分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检出率在2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良性,恶性只占了约20%。虽然良性结节也有癌变的可能,但也不需太过恐慌,恶性并需要手术的,毕竟占少数。改变饮食习惯 预防甲状腺癌 30岁的于女士半年前查出甲状腺癌,家中亲戚三人也先后确诊甲状腺癌,所幸经过及时治疗,昨日四人均康复出院。经过交流,医生发现这一家四口都有同样的饮食习惯——爱吃腌鱼腌肉,而这或许与患病有一定关系。 甲状腺癌和家族基因、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家族中多人同患甲状腺癌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治愈。 市民要养成均衡饮食、常吃新鲜食物的习惯,少吃腌制食品,定期体检。甲状腺癌呈年轻化、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家人中发现有人患甲状腺疾病,其他家庭成员有必要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坐诊医院:北京天健医院
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话,还好。所以女性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要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而且每个月最好能做一次自我检查。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些大成市中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 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对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可见于乳腺癌组织细胞表面,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是目前乳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EA和CA1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辅助手段.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随机收集吉林省人民医院2006年间原发性乳腺癌40例,均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诊断. 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小叶癌15例,髓样癌5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3~78(平均49)岁. 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20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小叶增生8例,乳腺纤维腺瘤12例,亦全部为女性,年龄16~72(平均47)岁. 两组病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 年龄经检验(P>0.05). 1.2方法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尽快分离血清,置-80℃冰冻保存待检,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CEA和CA153含量,血清CEA试剂盒由潍坊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CEA血清正常参考值为15 μg/L, CA153检测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MA),血清CA153试剂盒由Centocor公司生产,正常值20 U/mL,按说明书操作. 结果判断: 以试剂盒给定的阳性界值,CEA为15 μg/L. CA153为20 U/mL,高于正常值为阳性. 组织学分级: 采用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2],将分化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 Ⅱ, Ⅲ级. CEA和CA153联检中如果有一项为阳性者即为阳性病例.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阳性率之间用χ2检验. 2结果 2.1乳腺癌组和对照组CEA和CA153表达的比较乳腺癌组CEA 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21.55±6.96) μg/L和32.5%,对照组CEA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9.83±2.31) μg/L和0. 乳腺癌组CA153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37.63±23.22) U/mL和47.5%,对照组中,乳腺小叶增生有1例呈阳性,但其血清值小于37.63 U/mL,其余均小于参考值,乳腺癌组和对照组此两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和CA1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1乳腺癌Ⅲ级分化组CEA和CA153含量及阳性率均高于Ⅰ级分化组(P<0.01),肿瘤>5 cm组的CEA和CA153含量高于2~5cm组和<2 cm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CEA和CA153含量及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 表1乳腺癌患者血清CEA和CA1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略 2.3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表达与CA153表达的关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阳性组CA153含量高于CEA阴性组(P<0.01),CEA阳性组的CA153阳性率亦高于CEA阴性组(P<0.01),表2. 表2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表达与CA153表达的关系 略 3讨论 肿瘤标志物目前日益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临床监测,判断疗效及愈后等方面.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中以CEA和CA153使用的较为广泛[3]. CEA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属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结构抗原,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决定族的酸性糖蛋白,是从腺癌和胚胎结肠粘膜组织中分离的辅助诊断指标[4],但其特异性较差,除结肠癌外,还可见于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等,可作为肿瘤普查筛选的指标之一. 肿瘤相关抗原CA153最早发现于乳腺癌细胞,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分子量较大的粘液样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00~450 ku,包括一个膜区,一个细胞内区和一个富含糖基的细胞外区,由抗人乳脂球膜抗体115D8和DF3所识别,存在于多种腺癌内,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胰腺癌[5],当细胞癌变时,由于糖基转化酶被激活,引起细胞膜上蛋白酶和唾液酸酶活性增高,细胞骨架破坏,CA糖类抗原增多并从癌细胞膜上分离出来[6],向血液中释放,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转移复发的判定,当乳腺癌发生肝转移,尤其是骨转移时CA153含量会显著升高,阳性率可达100%[7],EssmannSeboth等[8]曾报道有CA153检测比临床及影像检查早48 mo发现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病例,因此它对乳腺癌的动态追踪、判断复发转移有一定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CEA和CA15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愈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47.553. [2] Page DL, Ellis IO, Elston CW. Histologic grading of breast cancerLets doit (editorial)[J]. Am J Clin Pathol, 1995,103:123. [3] 孙龙安,李龙,林钢主编. 医学特种检验与实验室诊断[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3. [4] Kuasela.P, Haglund C, Ruberts PJ. Comperison of a new tumor marker CA242 with CA191CA50 and Carcinoembryorni cantigen (CEA) Indigertive tract disease [J]. Br J Cancer, 1991,63(4):636-640. [5] 万文徽,李吉友. 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20(1):49. [6] Haglund C, Lundin J, Kuusela D, et al. Ca242 a new tumor marker for pancreatic cancer[J].Br J Cancer,1994,70:487. [7] 陈智周,范振符,杨剑,等. 肿瘤标记物CA153的免疫放射分析及临床应用[J].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125. [8] EssmannSeboth D, Fuchs I, Jakesz R, et al. CA153 in the post operative follow up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Klapdor R, eds.Current tumor diagnosis: application, clinical relevance, research trends[M]. New York: W Zuckschwerdt Verlag, 1994:158-159.
乳腺癌是一种高发且困扰着许多女性的疾病,2020年中国有42万新发病例,且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中,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是相对较高的,据2018年《柳叶刀》上发表的全球癌症生存状况监测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我国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为83.2%。
而在医疗发达的国家,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例如日本的5年生存率高达93.7%。Ⅰ期的5年生存率为100%,Ⅱ期的5年生存率为96.1%,Ⅲ期为80%,Ⅳ期也有40%。
扩展资料:
容易中招乳腺癌的人的特点
1、遗传和家族史
约5%~1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家族性遗传的风险。
若近亲身患乳腺癌,自己患病风险将较无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增加7倍;另外,具有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也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2、激素水平影响患癌风险
姐妹们可别小看性激素的力量。性激素伴随女性一生,实实在在地与乳腺癌密切相关。若乳腺长期暴露在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环境下,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映像新闻-2021最新发布,乳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这6类女性最该当心!
专业领域:乳腺癌杂志国家:美国投稿系统:是否收版面费:是分享的经验或教训:1、投稿20天左右可以发信问一问,我投的时候用了差不多一个晚上,网络太拥挤太慢。所以误以为结束了,但是实际上没有递交成功。白白的耽误了两个月。我的催问信 ,供参考:Dear Dr. Lewis A Chodosh ,(该杂志主编)We submitted a paper entitled " *** " (Manuscript ID: 5340265452290289) on October 15, 2008. About 50 days has past, but the manuscript is still under review. I am quite anxious for the current status regarding our paper. And how long dose the review progress last, usually?When can we receive your decision letter?Looking forward to yours reply!Kind regards.Yours sincerely,***2、投这个杂志主要是身边有师兄投了,而且中了。该杂志偏重于临床,乳腺癌患者或荷瘤动物研究,可能比细胞系研究有优势。当然文章要有新意,那就不必说了。3、杂志的速度不算太快。你若急着赶时间,建议稿投其他速度快的杂志。
昨天与大家分享了西方正念名师Trudy Goodman博士的演讲 《月亮、女性和正念》 ,探讨了女性在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去了解自己,关照自己。
就在上个月,我们收到了一位乳腺癌患者的投稿。在多数人眼里,她家庭事业双丰收,看起来似乎过得不错,直至疾病来袭,她被推到了死神面前,不得不从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才发现,原来自己过得一点都不开心。
偶然间,她开始接触一个从未了解的领域......现在她已经出院,即使因为药物副作用提早更年期,她也能从容接纳,生活和工作都更加平和喜悦, 是什么让她发生这些改变呢?
痛苦并不是要让你悲惨,而是让你变得更觉知。 ——题记
今年3月,我意外得知自己得了乳腺癌。
我还很年轻,不到40岁,孩子还小,事业上正顺风顺水。本以为我会和其他人一样,顺利工作到退休,然后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是这样严重的疾病意味着,我不得不中断工作,而且无法再尽心地教育孩子,长时间内只能和医院打交道。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我会得这样的病。 我没有家族遗传史,饮食也很注意,平时有规律地运动,除了偶尔加班开会,晚上也不会熬夜。那时候,我每天以泪洗面,曾一度拒绝治疗。
后来在主治医生以及家人的劝说下,我最终进行了手术。术后,虽然有亲朋好友的关怀与问候,但我始终摆脱不了压抑的心情和没完没了的噩梦......伤口的疼痛、对化疗的恐惧让我日夜难眠,肿瘤的复发率也像一把利剑时时悬在我的头顶。
那种难受的滋味,真觉得死了也比这样好百倍。
正是这个时候,我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来看我,她知道了我的情况以后,向我介绍了正念练习。开始我非常好奇,完全不知道正念是什么概念。我的朋友向我解释, 简单来说,正念就是活在当下,看这个有趣的中国字“念”,就是心放在今日。
我们人啊,每天的念头实在太多了,但大部分是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恐惧,对于我们做好今天的事情并没有多大帮助。正念练习就是帮助我们去除杂念,一心一意只把眼前该做的事做好。
我听了以后,觉得这正是我所需要的,那时候的我,脑子里反反复复的都是各种糟糕的打算,总是想,如果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家里怎么办?完全没有心思去面对和配合术后的治疗。
我请这个朋友尽快教我怎样做正念练习。 她说初学者可以先做呼吸练习,把思想集中在一呼一吸之间,一旦察觉自己开始胡思乱想了,就做10~20分钟,这样可以让自己先平静下来。
我依照她的方法去做,果真心情没有这么烦乱了,再后来我把思想集中在伤口上,一边做呼吸练习,一边想像着我的伤口在迅速愈合,而且随着呼吸减缓,疼痛也减轻很多。
我一共只换了两次药,伤口就全部收好了。和我同期做手术的大部分病友伤口愈合都比我延迟了很久,有一个病友更是伤口反反复复化脓,导致医生不得不把腐肉剪掉再重新缝合伤口。换药的医生半开玩笑地和我说:“要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伤口好得那么快,我就不用这么忙了!”
出院的时候,我把自己的心得和病友们分享,她们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说正念,都非常好奇,纷纷表示也要试一试。
现在,我的病理分析下来了,非常幸运的是不需要放化疗,但是要持续进行五到十年的内分泌治疗,就是吃药让体内的雌激素失去作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但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就是让女人直接进入更年期。各种潮热,心悸以及抑郁接踵而来。于是我继续每天15~20分钟的正念练习,想像着清凉的泉水缓缓地流过我的身体,慢慢的,潮热的感觉越来越少,心情也逐渐开朗起来。
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我开始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过去。
美国著名的作家路易斯·海曾经说过, 癌症就是深深的伤害,长时间忍受怨恨,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或忧伤,心怀怨恨。
而乳腺方面的问题, 是代表拒绝给自己营养,把其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过度关爱别人,过度保护别人,过度忍受。 回想患癌症前的两三年里,工作压力很大,却得不到家庭的关爱,每天回到家,还要面对婆婆无休止的挑剔和老公不理解的指责。内心的怨念不断滋长,却因为太忙没有给自己时间去疏解,以至于毒素一直在体内积累。
对我而言,现在最要紧的是去除这些怨念。而正念练习和冥想很大程度上能舒缓怨念,我们种下善的果,就会发出善的芽,学会宽容和原谅,学会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家人虽然唠叨,但出发点也是为了整个家好,为什么就不能相互多一点沟通呢?
除了对家人宽容, 更加重要的是对自己宽容 ,不要对自己一再的提高要求,要学会接受自己,赞同自己,爱自己。
该休息的时候就一定要休息,该拒绝伤害的时候就要拒绝伤害 ,如果觉得家里人和你说话的态度不够好,请一定及时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换一种方式和你沟通,也许更加有效。
癌症的确带给我们深深的恐惧,可是另一方面,也迫使我们深深的思考。换一个角度思考, 痛苦并不是要让你悲惨,而是让你变得更觉知。
希望通过这次经历,通过正念练习,我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要等到无法挽回的时刻才去改变。
作者等到了癌症来临时,才发现自己一直“把其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过度关爱别人,过度保护别人,过度忍受”,以致于忘记了关照自己。
重新审视你的当下: 我的生命此刻处在哪个周期?****你是如何看待你所处的生命阶段的?
当职场、家庭、生活的压力不断升级,你可曾给自己一份肯定,一份关照,去好好爱自己?
分享你的故事或经验吧,本周,一起做个“正念女性”。
医学文献检索题(我们这学期刚上完这门课哈哈哈)
(P.S. 疫情期间,这有免费的账号和密码。)
2.进入SinoMed首页,点击导航栏的“文献检索”,选中 中文检索
3.选择绿色导航栏下方的“主题检索”,在此列标签下的搜索框中输入“乳腺癌”,并点击“查找”。
4.进入查找页面,并点击“主题词”的“乳腺肿瘤”。
5.进入主题词“乳腺肿瘤”界面,将“TH 治疗(+)”勾选【勾选“TH治疗(+)”后,其中的有一些标签会被系统勾选,保持默认】,点击“发送至检索框”,此时,最上方检索框中会出现:"乳腺肿瘤/按摩疗法/影像诊断/膳食疗法/诊断/药物疗法/护理/预防和控制/气功疗法/康复/放射疗法/外科学/治疗/穴位疗法/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疗法/中医疗法"[不加权:扩展]
6.弹出检索页面,左侧会有一栏“结果筛选”,点击里面的“期刊”
7.耐心地往下找找,会找到“临床肿瘤学杂志”,并勾选
8.检索出了337篇文献
长期从事乳腺病的临床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在浆细胞乳腺炎的早期诊断、乳腺肿瘤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填补了多项该领域国内空白。她率先将乳腺病无创医学理论引入中国,并付诸临床实践,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诊断类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乳腺癌风险因子的测定。由她主持开展的乳腺癌因子的检测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对类乳腺癌的诊治水平,迄今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她领导中药离子导入、酶介入疗法等手段进行癌前干预,有效地阻断乳腺癌的发病途径,防止各种乳腺疾病恶化为乳腺癌。克服了国内医院未能开展乳腺癌未能实现无创诊疗的障碍,使很乳腺癌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2006年,她发表的《如何预防乳腺疾病的临床研究》为国际首次报道。2011年,其论文《乳腺多维联合康复体系临床运用效果研究》、《多维联合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研究》曾分获北京市科研进步奖。黄艳主任在承担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现代医学》等多家杂志特邀编委的工作,在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共著书籍10余本。2005,黄艳以特邀编辑身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发表论文《乳腺癌因子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进展》,在国内外乳腺病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邓初夏博士主要从事基因打靶和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FGF/FGFR)、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致癌机理的研究,尤其在乳腺癌发病机理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1999年在《Cell Molecular》、《Nature Genetics》及《Science》上发表的几篇关于BRCA1基因致乳腺癌机制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十几年来邓博士及其同事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很好地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工作的开展。迄今为止,邓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已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及子刊物等世界著名杂志上。2000年获得“NIH-亚太地区华人优秀成就奖”,2002年获“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奖”,2005年获“NIDDK‘You Make A Difference’成就奖”,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Fellow,A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