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大众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

大众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1906 年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新圩镇鲤湖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兴宁县中,刘子超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运动,并经常作为学生代表登台演讲,同学们称赞他是一个“出色的青年鼓动家”。1926 年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到上海从事地下斗争,改名为刘苏华。他以上海艺术大学学生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29 年,他先后担任了中共沪西区委宣传部长、中共闸北区委书记。他很重视马克思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一些大学、中学进步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撰写一些理论文章。1932 年后,已成为上海社联的主要骨干,经常以国际共运研究专家的身份到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及某些社团发表演讲,并参加关于社会性质的论战。1936 年夏,从上海到达太原,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刘子超先后调任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所长、华北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山西抗日新军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司令员、晋冀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为培训抗日干部,发动群众积极投入抗战,做出卓越贡献。1939 年6 月,刘子超来到山东,担任了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一上任,他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抗日宣传工作中去。在舆论宣传方面,他“希望《大众日报》,首先担负起引导抗日战争正义舆论的责任。其次希望能够担负起教育大众的责任。最后,希望能够担负起反汉奸谬论和揭露日寇欺宣传的责任”。当报社领导人请他为报纸撰写稿件时, 他笑着说:“作为宣传部长, 为党报供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我刚到山东战场不久,对情况生得很。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后来,情况熟悉后,尽管工作很忙,他还是利用行军和战斗的间隙,为报社撰写社论、专论十几篇。他写的论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通俗易懂,在山东军民中,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1939年12 月,在山东省召开的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刘子超做了《纪念一二·九与华北青年当前的任务》为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论述了“一二·九”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后,强调指出:广大青年的重大任务,就是到民众中间去,做唤起民众、组织民众参加抗战的工作。要广泛动员千百万青年,积极参加抗日部队,参加游击队、自卫团、青救会、职工会、妇救会,进行站岗放哨、侦察警戒,帮助军队作战,打破日寇的政治进攻、经济进攻等,使广大青年进一步明确了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责任。1940 年3 月,大汉奸汪精卫投降日本之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公开为日本侵华政策效劳。为了揭露汪精卫投降类的丑恶行径,使人们识破汪精卫的汉奸真面目,刘子超在《大众日报》上接连发表了《汪逆兆铭卖国事敌的罪恶种种》《驳斥汪逆的伪三民主义》等文章,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汪精卫卖国的种种罪行,从理论上戳穿了汪精卫标榜的所谓“三民主义”的投降实质,动员山东抗日军民,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口号,同国民党的反共分裂行为做坚决的斗争。1941 年冬,日军对沂蒙山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在随部队转移途中,他仍主动克服各种困难,抓紧一切时机进行宣传鼓动工作。12 月11 日凌晨,刘子超和部队十几名同志转移至沂南县高湖村时,与敌遭遇,不幸牺牲。

从事教育、武装、新闻、科普、理论宣传和干训工作。先后主编和参与编写了《村级领导学》、《思想政治工作学》、《领导智慧录》、《马克思主义哲学问答》、《公民法律指南》等10余册专著。其中参与编写的《村级领导学》丛书获全国第二次领导科学优秀著作奖。主编的《村级领导学》第二分册《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获山东省领导学与人才学学会、济南市社联、济南市党校系统优秀杜科成果奖;在《大众日报》、《理论学刊》、《农村经济研究》、《济南日报》、《泉城论坛》、《历山学刊》、《领导科学报》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

大众日报发表理论文章难吗

如果 是像读者 这样的文摘的书籍。 你可以买一本读者。看下后面会有提示投稿方式的。 可以邮寄也可以网上发表在邮箱里 但是要注明个人信息。别出现失误就可以了。

15天。大众日报理论版15天一期,大众日报,创办于1939年,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党报。报社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

请问你是想发稿么

大学生活,可以投《暖爱》、《阿拉神话》等,你可以登陆中国写手之家网站,在上面看那些杂志社的约稿函,有他们杂志社的投稿邮箱,还可以直接联系编辑的QQ,约稿函上面也有,然后根据不同杂志社的不同要求来写稿子,一般的小杂志社都会在约稿函中写出发放稿费的具体方式,比如某某银行的账号,支付宝等等。全国知名报刊杂志稿费标准人民日报(100元/千字) 光明日报 100元 解放军报 150元 经济日报 80元 中国青年报 100—150元 工人日报 60—80元 科技日报 80元 金融时报 100元 北京日报 150元 文汇报 100元 新民晚报 80元 广州日报 100元 南方周末 150元 南方都市报 100—200元 深圳特区报 150—200元 中国文化报 50元 杂文报 80—100元 长江日报 80元 江南时报 50元 羊城晚报 80—100元 江西日报 80元 福建日报 100元 大众日报 80元 四川日报 80元 法制日报 80元 广东工商报:头条稿100元/千字。 天津日报:70元千字。 今晚报:80元/千字。 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一般稿80元/千字。 天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 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 天津青年报:纪实稿100元/千字。一般稿80元/潜在千字。 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 工人日报:100元/千字。 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 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 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 工人日报:100元/千字 天津青年报:纪实稿100元/千字 广东工商报:头条稿100元/千字 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 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 今晚报:80元/千字 天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 天津日报:70元千字 徐州日报 千字/40 彭城晚报 千字/30 宿迁日报、晚报 千字/40 淮安日报 千字/30 淮海晚报 千字/20 无锡日报 千字40 江南晚报 千字50 南通日报 千字30 江海晚报 千字30 锡山日报 千字30 常州日报 晚报 千字30 江苏工人报 千字50 服务导报 千字70 扬子晚报千字80 钱江晚报 千字80 杭州日报 千字80 中国交通报 千字80 中国环境报 千字80 京郊日报 千字40 北京晚报千字80 中国水运报(湖北)千字30 中国青年报 千字100 中国教育报 千字80 中Q蟊ā∏ё?0 新民晚报 千字80 海运报 千字20 《家庭》杂志:千字600-1000元。重头稿8000-15000元/篇。 《知音》杂志:特别稿1000元/千字。一般稿300-500元/千字。 《伴你同行》杂志:头条稿300元/千字。普通稿150-200元/千字。 《爱人》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如风 《深圳青年》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人物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李非 《八小时以外》杂志:纪实稿200元/千字。 《家庭之友》杂志:纪实稿300-500元/千字。责任编辑:张硕 《家家乐》杂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张晓 《人之初》杂志:200元/千字。责任编辑:黄效德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特别稿300-500元/千字 故事会 300-600 新故事 200-300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0-300 山海经 150-300 故事林 150-200 故事家 150-350 上海故事 150 故事世界 70-100 今古传奇故事报 60-100 民间文学 70-100 百姓故事 70-150 新聊斋 70-100 民间故事 70-100 故事大观 100 三月三 70 中外故事 70 民间传奇故事 50 文艺生活 50 少年故事会 40 幽默与笑话 100 快活林 100-150 家家乐 300-600 家庭医生 300-600 恋爱婚姻家庭 300-600 家庭 400- 知音 1000- 女报 500-1000 爱人 200- 小小说读者 50-500/篇 中国家庭网 稿费按分级支付,原则是优稿优酬,特稿特酬,80-100元/千字 IT168网 稿费标准从60元/千字到300元/千字,平均每千字125元。 太平洋汽车网( )原创稿件的稿酬标准为40-100元人民币/千字人民网 1、人民时评 150元/千字 2、网友说话 30-50/篇 3、观点碰撞 30/篇 4,千龙网“千龙时评” 100-200/篇 5,中财论坛 30-50元/篇,要求原创.稿费一周结帐 6,太极网 30--150/篇,要求原创,稿费一月结帐 部分散文报刊投稿信箱 《散文》月刊 《美文》 《散文百家》杂志 《中华散文》杂志 《散文选刊》杂志 《海燕·都市美文》 《南方都市报》城市笔记(讽刺幽默类短文每稿100-150元) 《羊城晚报》花地(文学) 《中国青年报》副刊 《钱江晚报》副刊 《新安晚报》文学之舟(要求一稿一投) 《江南游报》旅人笔记(不要大众化的) 《消费时报》副刊(散文随笔小品杂文不要诗歌) 《齐鲁晚报》人间 以下是报刊投稿名录,因内容过多,只好把连接地址发来, 诗词散文小说---报刊投稿名录 综合文艺---报刊名录 文学、文化报---报刊名录 工人、青年报---报刊名录 早、晚报---报刊名录中央、省、地(市)、县中共机关报 报纸类(一)---报 刊 名 录

大众日报发表文章算论文吗

严格来说,直接用来做毕业论文是不可以的,但是您可以参考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文章的主体可以不变,而是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做一些改动、增加或者是删减,形成一篇新的论文。

算论文。许多学校还对“三报一刊”理论文章作者予以项目资助。中央三报一刊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理论杂志《求是》。人民日报(People's、Daily)是中国共产党委员会机关报。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理论文章可以算论文。

欧克的,只要老师通过了就可以    。只不过在检测老师看来不属于,但是在那个弱智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里,它全部默认为重合字数,计算在内,因此就成了抄袭。所以的话尽可能写新的吧!祝你好运!

大众日报发表论文

1973年9月入学,就读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1979年9月,升入肥城市第三中学。1982年9月,考入肥城师范。在校期间勤奋读书,创作了大量作品。发表《滴水穿石》、《乐乐乐的故事》、《河边垂柳》、《教鞭》、《望子成龙小议》、《苗苗树苗一样高》等一批诗歌散文言论小说。1985年7月,任泰安日报社经济部编辑。期间,撰写的新闻荣获“全国煤炭好新闻一等奖”。1986年3月,任泰安日报采通部记者。期间,因为在中央、省级报刊、广播发表作品多,多次获得《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泰安市委宣传部的表彰奖励。有多篇作品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1987年9月,任泰安日报要闻部要闻编辑。期间,多次获得《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支部生活》杂志、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泰安市委宣传部的表彰奖励。有多篇作品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1990年3月,任泰安日报工商部经济编辑。期间,多次获得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泰安市委宣传部的表彰奖励;有多篇作品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1991年7月,先后任泰安日报总编室责任编辑、副主任。期间,发表论文多篇,部分获得论文奖。获得泰安市拔尖人才,获泰安市委、市政府“泰安市跨世纪青年科技干部”等。2004年6月,泰安日报泰山晨刊出版部主任。期间,获得“山东十大自学标兵”等。2006年12月,泰安日报文体部主任。期间,先后获得“2008强国博客年度十大官员博客圈子”、人民网“全国十大优秀圈主”。2012年4月,泰安日报编委、总编助理。2013年7月,泰安日报社社委、泰安日报编委、总编助理。2013年10月,泰安日报社社委、泰安日报副总编。

陈楚生是广东人,是快乐男生第1名,28岁

陈楚:山东荣成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军区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大众日报》总编辑、辽东日报社社长,东北日报社副社长、长江日报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驻苏联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外交西亚北非司、新闻司司长,常驻联合国代表,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秘书长。B陈楚 生于1979年,杭州人,从3岁起开始漂泊之旅,至今仍未安定,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想一下现在在哪座城市。从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到今天的IT精英,年轻的他和年轻的中国IT业一起成长。而天极网经理的正式身份之外,他还拥有另一个时髦的名号———城市探险者,酷爱探询这个城市中被废弃的“凶宅”和各种地下通道。爱好喝酒、探险、上网“胡喷”,个人网站 C陈楚陈楚名治安,号借光斋主、梦寻斋主。1947年出生于四川唐昌。陈楚现为世界艺术家联合会理事、美中企业家艺术家委员会理事、台湾国际文人画家总会执行理事、中国当代书法家连谊会副会长、中国碧海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空军蓝天书画院首届院士、四川省益州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都江堰是书法家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都江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中国雪山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陈楚所谓“陈楚”,即今河南省东部周口市所辖区域。这里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陈楚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过去一直在淮阳。淮阳上古为太昊伏羲之墟,西周为陈国,战国末期楚国徙都于此,史称“陈楚”。陈楚地区处在上古华夏、东夷、苗蛮等多种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谓“陈楚文化”,概指产生发展于陈楚地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在陈楚地区的人们所共同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称。 陈楚文化研究是以大量周口文献(文书)、文化遗存、民俗传说为依据,以周口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而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综合性研究。 陈楚文化的研究大致有以下方向: 1、民族始祖文化。 2、姓氏文化。 3、易文化。 4、老子及道家、道教文化。 5、陈地历史名人、家族文化。 6、陈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二、陈楚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国内地域文化研究,均追溯至春秋、战国,比如邯郸赵文化研究、江苏吴文化研究、陕西秦文化研究、山东齐鲁文化研究等,那个时期形成的丰盛文物制度,为当今地域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陈楚文化与上述地域文化相并列,并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质。 学界坦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文化的中国。在信息日趋发展的今天,实现地方崛起,文化研究先行是睿智的抉择。因此,国内各地方纷纷推出自己的地域文化,此前提到的以外,与我们毗邻的阜阳轰轰烈烈地提出淮河文化这一概念,已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拥有如此丰富文化资源的我们,成立专门学术机构研究陈楚文化,具有时代紧迫感。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依托,团结周口乃至河南省内外学术力量,成立陈楚文化研究所,着力研究和开发陈楚文化,打造文化名牌,加强不同文化区域间的交流与对话,宣传和扩大周口市的文化影响,为实现中原文化整体突围,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立陈楚文化研究所的可行性 周口师院开展陈楚文化研究已有10年历史。1995年起《周口师专学报》开设“陈楚文化研究”专栏,提出了“陈楚文化”的概念;十年来,周口师院逐渐形成了颇具实力和影响的陈楚文化研究团体,相继承担完成了相关省部级研究课题2项、厅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陈楚文化》(邹文生、王剑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万姓同根》(王剑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王新桢诗文校注》(王开文著,河南大学出版社)等3部;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了一批在陈楚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建树的学者。 由于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对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视,尤其是规模空前的姓氏文化节和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的举办,使得周口区域内文化研究的热潮方兴未艾,各县市相继成立民间研究会,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以周口师院为依托,成立陈楚文化研究所,团结周口乃至省内外研究力量,研究开发陈楚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四、陈楚文化研究所成立宗旨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紧围绕陈楚文化,团结和组织省内外热心于此的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宣传陈楚文化研究成果,开发、利用陈楚文化资源,配合“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理清古代文化的传承脉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扩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特别是为实施中原崛起的战略服务。 五、陈楚文化研究所作为实体的业务范围 1、积极从事陈楚文化研究,为开发陈楚文化资源和探索中华古文明渊源提供科学的论证。 2、国内外广泛收集有关陈楚文化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物考古资料和书刊音像作品等,为研究工作积累和提供资料。 3、举办“陈楚文化论坛”或“陈楚文化研讨会”,吸引热心于此的专家、学者探讨、争鸣与深入研究,不断扩大研究成果。 4、举办和开展有关活动,加强同国内外有关学术团体、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工作者和一切热心人士的联络与合作,进行学术研究与创作的交流,传播陈楚文化的研究成果。

大众日报论文发表

《声训运用举隅》(《文史哲》 1986 年第 1 期)《词类活用琐议》(《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 1988 年第 2 期)《古代汉语虚词里的音近用同现象》(《淄博师专学报》 1988 年第 3 期)《“浑”之语转蠡测》(《山东大学学报》 1989 年第 1 期)《古车名原》(收入中国矿大出版社 1989 年《汉语论文集》)《杨树达语源学思想及其研究方法》(《文史哲》 1991 年第 1 期)《沈兼士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推阐〉 》(齐鲁书社 1991 年《语言学要籍解题》)《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同上)《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同上字)《张揖评传》(收入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年《中国语言学家评传》)《声训原理初探》(《山东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1 期)《读贾谊 〈新书〉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丛刊》 1992 年 4 期)《谈谈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2 年第 4 期)《 〈韩诗外传今译〉正误 》(《山东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3 期)《孙坚奋书画集序》(山东大学出版社《孙坚奋书画集》 1994 年)《“授鱼”与“教渔”》(《中国教育报》 1996 年 11 月 3 日)《也说“怕译书名”》(《中华读书报》 1998 年 4 月 22 日)《漫谈古籍书名的翻译》(《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8 年第 2 期)《关于〈六家诗名物疏〉》(《山东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4 期)《源于商周,高于商周》(《大众日报》 1999 年 4 月 15 日)《“小”义同源词类纂》(《人文述林》 1999 年第 2 辑)《得失未知出心裁》(《山东大学学报》 1999 年增辑)《独上高楼》(《中国书法》 1999 年第 8 期 )《历代书论精华选》(《大众日报》 1999 年 9 月 23 日)《试说“方”的词义系统和词族系统》(《文史哲》, 1999 年第 6 期)《独好修以为恒》(《中国艺术报·东方艺苑》 2000 年 4 月 7 日)《遗憾太多难珍藏》(《中国艺术报·东方艺苑》 2000 年 8 月 11 日)《养根而俟实,加膏以希光》(《大众日报》 2000 年 1 月 22 日)《高标独立,古籀重辉》(收入《山东省书法理论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 2000 年,《书法导报》 2002 年 3 月 6 日 、 3 月 20 日 转载)《书学理论工作者的综合文化修养》(《书法》 2001 年第 5 期)《 蒋维崧 教授耄耋之年受大任》(《大众日报》 2001 年 10 月 18 日)《曾子的伦理思想》(《曾子及其里籍》,中华书局 2001 年 9 月)《 < 以学驭书 > 的对话》(《书法报》 2002 年 2 月 18 日)《异域同芳是书法》(《书法导报》 2002 年 11 月 13 日)《应该重视书法文化教育》(第三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论文,《书法之友》 2002 年第 8 期转载)《针对成人教育特点,改革训诂学教学》(《中国成人教育》 2002 年第 6 期)《喜读〈訄书详注〉》(《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3 期)《应该加强本土文化的意识》(《书法导报》 2002 年 11 月 27 日) 《应该加强保护文化资源的意识》(《书法导报》 2002 年 12 月 4 日)《借来“清”字说峻翁》(《光明日报》 2002 年 12 月 5 日)《启功先生赞成书法写汉字》(《汉字文化》 2003 年第 1 期)《对〈“铭”字文化溯源〉的补充意见》(《汉字文化》 2003 年第 2 期)《蒋维崧谈书法创作》(《书法报》 2003 年 2 月 10 日)《以学驭书一硕儒》(《山东书法百家》,学苑出版社 2003 年 5 月)《〈诗疑辨证〉提要》(《诗经要籍提要》,学苑出版社 2003 年)《〈诗说〉提要》(同上)《〈九经古义·毛诗〉提要》(同上)《〈白鹭洲主客说诗〉提要》(同上)《〈诗传诗说驳议〉提要》(同上)《〈毛诗写官记〉提要》(同上)《〈六家诗名物疏〉提要》(同上)《启功·蒋维崧·书法人才与学科建设》(《启功先生书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2003 年)。《山东书法界同仁追念邹振亚》(《中国书法》 2003 年第 8 期收录 )《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评选评委笔谈》(《中国书法》, 2004 年第 3 期收录)《读鉴斋》(收入《甲申小集》,华夏翰林出版社 2004 年)《人格道德的修养》 ( 《齐鲁晚报》 2005 年 7 月 31 日)《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 追忆启功先生之一》 ( 《山东大学报》 05 年 7 月 26 日 ,25 期)《通过大字报认识的老师》, ( 《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8 月 16 日 ,27 期)《贵为帝胄 贫为草民》, ( 《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8 月 23 日 ,28 期)《幽默人生 幽默艺术》,(《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8 月 31 日 ,29 期)《形义密合的汉字》,(《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9 月 6 日 ,30 期)《仁慈为怀 广施博爱》,(《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9 月 13 日 ,31 期)《借形标音的汉字》,(《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9 月 27 日 ,33 期)《书法表现的汉字》,(《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11 月 15 日 ,39 期)《挽启功先生联 2 则》,(《中国书法》 2005 年 8 期)《蒋维崧书法集出版说明及后记》,(《蒋维崧书法集》,中华书局, 2005 年 10 月)《学垂典范 艺壮国光》,(《书法导报》 2005 年 11 月 23 日)《与书家商讨错别字问题》(《 2005 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 2005 年)《书法学科建设需要多种学科支持》(中国书法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文物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独立)

王加斌 沂源县实验小学校长,1960年1月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沂源县三岔乡人,1980年至今在沂源县实验小学任教,先后任教导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导主任、校长。 他多次承担县市级公开课或观摩课,多次获省、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先后有十几篇论文发表在《山东教育》以及全国级的刊物上。1997年主持编写了《山东省小学道德教育丛书·社会生活卷》和《我最敬佩的人》。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和市、县优秀校长,并在山东经济腾飞“青春立功”活动中荣立二等功。《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淄博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他把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学校管理之中,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其办学经验曾在全国、省、市、县经验交流会和有关会议上作过介绍。他大胆改革考试方法,增加对学生行为习惯、技能能力的抽测。实行等级加鼓励性评语的方法,全面、综合评价学生。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估方法,将各项工作以及师德修养等全部纳入考核之中。 他坚持德育首位,狠抓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大教育的网络,提高德育实效。少先队先后获全国红领巾助残先进集体、全国红领巾小建设优秀奖、全国红旗大队和全国读报队长知识先进单位等称号。 他锐意教学改革,积极进行教学实验。有五项被列为全国、省、市教改实验项目。“作文教学过程规范化”实验已在全省推广,其实验报告在《山东教育》上发表,在省小语年会上获论文评选一等奖,在1996年全国海峡两岸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学术研讨会、1997年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实验研讨会上都作了重点交流。市教研室在该校召开了两次现场会,推广该实验。1998年学校被命名为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首批实验学校。 他注意突出办学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特长。从改革音、美课教学入手,开辟了第二课堂和周末艺术学校,成立了器乐、美术、书法、刺绣等40多个兴趣组。聘请20多位社会专业人员兼职任教。艺术教育经验分别在省、市艺术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中小学音乐报》也作了专版报道。 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其经验在1991年全国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并刊登在1992年《人民教育》上。重视发挥实验小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开放周,把每周的星期五定为教学开放日,坚持送课下乡活动,先后与北京中关村一小等10处小学结为联谊学校,每年接纳约2500人到校参观学习。 任校长以来,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单位、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省级规范化学校、省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教学改革先进校等市级以上荣誉108项。反映学校素质教育的专题片《知识的摇篮》、《欢乐的校园》、《留住美丽》、《山妞》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出。《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淄博日报》等也对学校素质教育进行了报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